一、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任军峰,刘新社,喻建,魏柳斌,王前平[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盐岩、膏岩沉积,封盖性能好,膏盐岩之下的碳酸盐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勘探领域。在对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及沉积相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家沟组马五段膏盐岩盖层之下的马四段碳酸盐岩为目标,主要开展了储层及成藏特征研究。研究认为:马四段白云岩分布主要受控于古隆起控制下的台内分异作用,发育滩相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马三段等层段的溶孔型白云岩储层也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加里东期的风化剥蚀作用造成马四段白云岩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奥陶系盐下海相烃源岩形成了空间配置关系,天然气成藏具有双源供烃的特点,形成岩性相变控制下的白云岩岩性气藏。在对不同区域生储盖配置关系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盐下马四段盐岩底辟隆起带和中部乌审旗古隆起控制下的岩性相变带是盐下勘探的有利目标,深层的马三段、马二段也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苗涛[2](2021)在《靖边西部区域M井区山西组勘探潜力分析》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东部与靖边气田衔接,西与苏里格气田南区相邻。据钻探表明,研究区内山西组的油气显示较为活跃,是该区域上古生界主要气层之一。其无论是作为下古的接替层位,还是作为主要气层来开发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次研究以山西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取心、地化录井、测井解释、镜下薄片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组勘探潜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通过对沉积相的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为山西组主要的供砂渠道,河道侧缘发育水下漫溢砂。山1、山2段储层砂体经过多期沉积,砂体厚度受到物源供给及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主河道位置和物源供给充足的地区砂体累计厚度大,并由此向河道边缘和物源供给较差的部位砂体厚度逐渐变小。通过对储层特征的研究,表明山西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特低孔、低-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山1段岩性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山2段岩性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砂岩。其中,中-粗粒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为研究区气藏的有利储集体。通过对烃源岩地化数据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煤岩、暗色泥岩和泥质灰岩等烃源岩。煤层平均厚度为9.1m,为优质烃源岩;泥质烃源岩具有多层段发育、广覆式分布的特点,平均厚度为75m,镜质体反射率Ro大于2.0%,已普遍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煤和暗色泥岩的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生气强度约为24×108m3/km2。研究区山西组为致密砂岩岩性气藏。上古气藏的天然气组分主要以CH4为主,平均含量91.34%,非烃组分主要为CO2和N2;地层水呈弱酸性,为中高矿化度地层水。山西组平均无阻为5.8×104m3/d,试气效果良好。本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藏生储盖组合主要为源内自生自储自盖型,主力烃源岩为山西组间湾沼泽微相的煤和碳质泥岩以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的泥岩,储层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岩,直接盖层为在水下分流间湾微相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区域性盖层为石盒子组水下分流间湾微相的泥岩。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山西组成藏地质条件优越,试气效果也非常理想,勘探开发前景较好。其中,Ⅰ、Ⅱ类区域为研究区山西组的有利目标区。
王琨[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鄂尔多斯南部早古生代处于海相沉积发育部位,早古生代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研究其构造演化和天然气保存条件对古老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对盆地南部构造特征、变形期次及演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下古生界盖层及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盆地下古生界构造改造强度、储层发育及盖层分布条件对研究区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如下认识:(1)盆地南部断裂发育,走向以近东西向、北东-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北西西向次之,由南向北构造形迹规模由大到小,构造变形由强到弱。断裂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次为加里东期及喜山期。(2)盆地南部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燕山期最为强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背向斜及伴生的断裂构造,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带的主构造变形期,奠定了渭北隆起的构造格架;加里东期在盆地南缘西段表现强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向南倾北推的逆冲断裂;晚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在盆地西南边缘较为强烈,表现为挤压抬升剥蚀;喜山运动以抬升剥蚀为主,发育正断层。(3)盆地南部主要有两期抬升冷却事件,分别是100-110Ma的早白垩世晚期和30-40Ma以来的新生代,具有南早北晚的特点。从早白垩世以来历经了强烈的剥蚀,抬升幅度较大,南部剥蚀量大,改造强烈,向北部改造强度及剥蚀量减小,改造强度周边强于盆地内部。(4)盆地南部区域性盖层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泥岩;下古生界奥陶系发育致密石灰岩和泥灰岩,膏盐岩主要发育在东北部,作为局部的、直接的盖层。研究区南段(陇县以南)缺失区域性盖层,保存条件差。地层水矿化度具有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指示南部和西部天然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盆地内部较好。(5)上古生界石盒子组泥岩厚度大,有较高的突破压力,达15MPa,封闭性强,盖层品质好;本溪组铝土岩突破压力大于15MPa,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盖层品质较好;奥陶系膏盐岩突破压力最高,可达20MPa,孔隙度0.15%,渗透率0.8×10-7um2,封闭性能强,盖层品质好。其次为泥灰岩,突破压力达12MPa,为较好的内幕盖层。(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泥岩突破压力具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特点,各井下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山西组泥岩突破压力大多数大于15MPa,封闭性能好。(7)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保存条件可划分为3类,总体而言保存条件由南向北变好,最南部奥陶系出露地表,找气前景差。中央古隆起及演化对研究区生储盖的分布及天然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预测了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区,认为富县-宜川一带为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块,彬县-淳化为较有利区块。
杨引弟[4](2021)在《神木北部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神木气田北部是近几年神木气田勘探的外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中具有多层含气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该地区成藏地质条件的认识多集中在神木及其南部地区,神木北部地区研究相对薄弱。勘探实践表明,北部地区包括太原组在内的上古生界气藏气水分布更加复杂,因此通过本次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神木气田外围地区成藏地质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从而指导勘探生产。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钻井地质、测井、试气试采资料,结合有机质烃源岩评价、岩心储层物性、天然气地球化学及地层水矿化度等测试分析数据,系统的研究了太原组气藏各成藏地质条件发育特征。评价重点在于对烃源岩质量评价、生烃潜力及其生烃历史的恢复。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藏剖面解剖,气水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总结该地区太原组气藏的发育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建立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气源条件良好,天然气以烷烃气和高甲烷含量为特征,天然气类型的为煤成气,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煤层,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偏向于Ⅲ型(腐殖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通过计算太原组的烃源岩生烃强度平均值为3.60×108m3/km2,神木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强度平均值为18.11×108m3/km2;太原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与岩屑砂岩,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区发育区域盖层与直接盖层,生储盖组合为自生自储型;发育的圈闭类型有岩性圈闭与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地层水类型为氯化钙型(Ca Cl2),表明太原组地层封闭性较好,水动力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成藏及保存。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分为两期充注,早期充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充注规模小,未能聚集成藏,晚期充注发生在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机质进入生气高峰期,此时圈闭已形成,在致密储层中充注成藏。研究区太原组天然气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为:区域构造对天然气藏的富集控制作用不明显;烃源岩的广覆式生烃为气藏奠定物质基础,生烃强度控制天然气藏的分布范围,太原组气藏不仅受控于太原组烃源岩,也受山西组、本溪组烃源岩影响;砂体展布与规模控制天然气横向上的分布与规模,优质储层物性特征仍然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但当烃源岩以及盖层条件良好的时,储层物性较差天然气也可以成藏;直接盖层对天然气富集成藏起主要作用,区域盖层因距离气藏较远,控制作用不明显。
宋昆鹏[5](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及流体活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以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开展的地质勘探相继在二叠系中发现了三个主要含气砂岩带,目前已成为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天然气资源的储量接替区之一。天然气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低孔低渗~致密气藏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与砂岩原始组分有关,而成岩作用则会进一步增强、保持或破坏储层的储集性能。前人针对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砂岩储层成岩演化的相关研究较少考虑物源、沉积体系对碎屑岩组成的控制作用,流体活动成岩响应及其对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本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实地勘察、岩心观察解释、薄片镜下鉴定统计、扫描电镜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激光显微取样微区原位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野外露头剖面为突破口,直观地分析输导层中油气、泥岩隔夹层和复合砂体内部夹层的分布状况以及各结构单元的成岩演化特征,进而指导盆内钻井岩心储层构型特征、碎屑岩组成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输导层关键结构单元成岩演化路径、流体活动特征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埋藏热史资料,构建了盒8段输导层关键结构单元的埋藏-成岩-烃类充注历程,在成岩相尺度上对输导层结构单元进行了孔隙演化定量恢复。研究结果显示,盆地西南缘露头与盆地内部钻井盒8段经历了不同的烃类充注过程。相对于钻井岩心,盒8段露头砂岩中包裹体记录的烃类充注起始时间略早(80℃左右),较大规模的有机碳源成因的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早成岩阶段B期;盆内钻井岩心规模较大的烃类充注发生在烃源岩成熟之后的中成岩A期(120℃左右),有机碳源成因的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形成于中成岩阶段A期。盒8段输导层的结构非均质性显着,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叠置砂体间常发育隔夹层,形成了各类彼此连通或分隔的结构单元,主要包括五种:块状层理含砾中粗砂岩、正粒序层理中粗砂岩、平行层理中细砂岩、平行-板状层理中细砂岩相和泥岩。基于露头与钻井流体活动及成岩响应规律的对比分析,梳理了输导层中不同结构单元的成岩演化过程,并划分出4种主要的成岩相类型:岩屑假杂基化致密相、钙质胶结致密相、粘土矿物-杂基充填相、溶解成岩相。输导层结构单元与成岩相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平行层理中细砂岩和平行-板状层理中细砂岩结构单元中成岩相以岩屑假杂基化致密相为主,在成岩-孔隙演化早期致密化,成为低渗透性隔夹层,少量分布的粘土矿物充填相、溶解成岩相没有显着改善此类结构单元的输导能力;正粒序层理中粗砂岩和块状层理含砾中粗砂岩结构单元中粘土矿物-杂基充填相、溶解成岩相占绝对比例,在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属于有效输导层结构单元。平面上,盒8段有效输导格架位于受控于西南方向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与水下分流河道中心地带,以及南、北部物源交汇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心部位。
康昱[6](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李琼瑶[7](2020)在《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地层压力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层压力的特征及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联系。本文搜集整理了天环北段的钻井和地层测试等相关资料,通过实测压力的垂向分布,明确了现今天环北段上古生界为负压,并分析了负压形成及分布的原因。以测井资料为主,绘制了泥岩压实曲线图,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最大埋深期的剩余压力,根据剩余压力的垂向分布划分压力段和压力封闭层,并通过连井剖面的绘制了解研究区不同区域的压力特征,分析上古生界超压的形成机制。收集研究区各井的岩性、地温、剥蚀量、孔渗关系等信息,利用Petromod软件模拟了山西组的压力演化过程,以现今压力和最大埋深期压力为约束点进行校正,最终恢复研究区内不同区域山西组的压力演化史,并结合生烃热演化史和成藏史,总结压力演化与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1)根据实测压力与静水压力的比较,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储层现今为负压,剩余压力值在-4~-10MPa之间,且从盒8段-山1段剩余压力值逐渐减小,这种负压程度的差异主要与埋深有关。(2)研究区内的白垩系和侏罗系均为正常压实,但二者的压实系数不同,白垩系更大;三叠系及以下地层为欠压实段,上古生界石千峰组和上石盒子组现今超压明显。白垩系地层的剥蚀量介于200-600m,东部和南部姬塬的剥蚀量最大;白垩系的恢复厚度在1000-2000m之间,西北和南部的恢复厚度最大。研究区西北为稳定下沉区,其余地区构造活动较强。(3)最大埋深期剩余压力垂向上分段明显,研究区北部含4段压力段:静水压力段、压力递增段、基本稳定段和超压段,西南部则普遍缺失了基本稳定段,压力递增段从延长组一直延续到刘家沟组。压力递增段和稳定段的地层剩余压力不超过15MPa;超压段石千峰组剩余压力值平均为27MPa,石盒子组的剩余压力平均为31MPa,山西组和太原组主要介于23-30MPa。(4)石千峰组和上石盒子组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成因,山西组和太原组烃源岩的超压是欠压实和生烃作用混合成因,生烃为主要的超压机制。(5)地层压力的演化与埋藏史和生排烃过程密切相关:三叠纪有机质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但产气量少,超压的形成主要是欠压实的贡献;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生气高峰,天然气大量生成,剩余压力达另一个峰值;早白垩世在源储压差和扩散作用下,天然气垂向运移聚集成藏;早白垩世末后由于抬升剥蚀等后期改造,地层压力持续降低至今的负压状态。
郭皓炎[8](2020)在《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的含煤系地层,是开采页岩气的重点储层之一,其勘探潜力巨大。论文在对综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结合钻井数据,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方法以及元素分析对山西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样品薄片观察,物性特征的分析的研究手段分析了山西组中矿物组分和储层的孔渗特征。并且通过盆地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山西组进行了生烃演化史模拟分析,从而建立烃源岩的成藏模式和确定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实验结果和地质资料分析可以得到,研究区山西组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时期是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并且在早白垩世时期的累计排气强度为146×103m3/km2,为历史最高,生成的晚期天然气对最终的聚集成藏起到关键影响。在影响页岩气的主控因素方面:有机质类型为III型,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而研究区TOC的数值与含气量呈正相关,山1段为0.51%3.54%,山2段为0.58%5.15%;山1段泥页岩Ro基本在1.76%-3.38%,山2段中Ro在2.0%-3.34%之间,山1段平均达到了2.39%,山2段略高,为2.51%,均已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进入生气阶段,说明有机质成熟度直接控制页岩气的生成量;山1段和山2段黏土矿物含量分别为57.87%、60.3%,粘土矿物含量偏高,容易生成吸附态的气体,不利于开采。而两者中脆性矿物的含量的分别达到了42.12%和42.27%,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储层的压裂,产生微裂缝,使得游离气含量增高和提高开采效率,所以矿物脆度也是主控因素之一。
麻书玮[9](2020)在《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吴堡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晋西挠褶带内,勘探面积92.97km2,初步计算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为76.2×108m3。近年来对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物性刻画、成藏的主控因素等认识不清、研究区主要储层中气、水、干层分布的描述尚未开展,导致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工作无法取得突破。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区内测井资料整合、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系统认识了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通过测井识别地层旋回,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识别;(2)以刻画主要储层为中心,通过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储层物性计算方法,刻画储层物性分布特征;(3)对烃源岩、盖层、地层压力、构造条件,运移动力等成藏地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最主要地质因素;(4)通过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建立吴堡地区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定量判断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预测吴堡地区储层含气饱和度,并结合测井解释图版划分气、水、干层;(5)最后对储层气水分布进行预测,建立吴堡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模式。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吴堡地区盒8段和山2段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有利储集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盒8段和山2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降低95%。(2)岩心测试和测井资料拟合均显示,在所有储层中,盒8段和山2段这两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在10%以下,地面的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本次研究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级,物性条件依次递减。初步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Ⅰ级和Ⅱ级为有效储层。盒8段储层物性优于山2段,以盒8下段物性最好,且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多以Ⅰ和Ⅱ级储层为主,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则以Ⅱ级为主。(3)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大且成熟度高;盖层封闭性好,通过剩余压力计算,上石盒子组作为直接盖层,对下伏地层有足够的封盖能力;(4)研究区地层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是含油的良好标志,但是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表明,地层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影响较大,地层封闭性差,存在保存条件差的成藏风险。(5)生烃增压为盒8段次生气藏中致密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当生烃压力克服盒8段毛细管力后,致密气在储层聚集成藏。(6)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研究区整体气水分布与构造部位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指示岩性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计算表明盒8段含气性优于山2段,北部含气性优于南部。
卢朝进[10](2020)在《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砂岩油气作为全球重要的非常规化石能源领域,相继在我国及全球各大含油气盆地中已有重大发现,其资源潜力巨大。前人研究已经证实盆地埋藏过程的差异对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砂岩孔隙动力学研究对探索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和成藏动力学机制有重大理论意义。然而本领域存在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一,目前砂岩压实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仍沿用泥岩压实理论,并未考虑砂岩自身的特殊性开展砂岩压实的深入研究;其二,不同埋藏过程盆地的砂岩压实差异程度及孔隙度差异演化机制缺乏系统性研究;其三,在不同埋藏过程背景下,砂岩孔隙动力演化过程研究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手段,致使致密砂岩成藏动力学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针对上述三个关键问题,论文运用地层孔隙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典型埋藏过程的盆地理论分析,并结合地质、录井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的验证,旨在阐明砂岩压实过程及压实机制;通过对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比的方法,建立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模式;运用多种方法综合重建了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地层压力差异演化模式,建立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过程。取得以下三项成果。提出砂岩透镜体“旋回式压实”新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层结构的压实过程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指出由于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中,砂岩和泥岩排液相互作用会导致“排液双阻”现象;基于定量孔隙度统计,证明砂岩透明体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并对砂岩进行压实实验模拟,证实深层砂岩仍存在非均衡压实作用;提出沉积盆地砂岩透镜体压实均存在“压实旋回”的过程;指出了两类典型盆地砂岩发育存在“多旋回”压实模式的动态发育机制。提出了埋藏过程控制砂岩致密程度的新观点。基于砂岩孔隙度演化双元函数和化学动力学,理论上指出时间因素是控制砂岩埋藏减孔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基于全球致密砂岩储层统计,证实时间对砂岩致密化过程有重要贡献意义;通过双元函数计算表明,在等埋深和等时间条件下,早期深埋型盆地的减孔量大于晚期深埋抬升型,在鄂尔多斯盆地自西向东的典型井砂岩压实程度对比中得到验证。通过对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压实特征分析,提出深埋型“高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和抬升型“低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进行重建,明确了埋藏后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发生回弹,最终建立了两类盆地砂岩演化的差异模式,即深埋型“早期分段减孔—晚期深埋减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抬升型“早期持续减孔—晚期回弹增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建立两类典型埋藏过程盆地砂岩古压力演化模式,提出了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动力学差异特征;运用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等效深度法存在的不合理性;以颗粒应力法为主,并结合Petro Mod模拟法和流体包裹体法恢复古压力法,建立深埋型和抬升型两类盆地砂岩地层压力演化模式,即深埋型盆地“早期低幅度增压—晚期持续高压”的演化模式和抬升型盆地“早期多段式增压—晚期抬升泄压”的演化模式;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鄂东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在中侏罗纪至晚白垩纪期间存在超压,早白垩纪之后发生大规模抬升剥蚀,导致盆地现今以常压和负压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静力平衡方程,结合天然气充注期次研究,建立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的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模式,深埋型盆地砂岩以“持续充注”为特征,抬升型砂岩天然气以“分段充注”为特征。
二、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背景 |
1.1地层发育特征 |
1.2古构造与沉积背景 |
2生储盖条件 |
2.1烃源岩条件 |
2.1.1奥陶系海相烃源岩 |
2.1.2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
2.2储集体特征及分布 |
2.2.1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 |
2.2.2溶孔型白云岩储层 |
2.3盖层 |
3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
3.1盐下天然气成藏模式 |
3.2成藏区带划分 |
3.2.1盆地西部 |
3.2.2盆地中部 |
3.2.3盆地东部 |
4 勘探方向与目标 |
4.1神木—米脂盐岩底辟隆起带 |
4.2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东侧构造—岩性带 |
5结论 |
(2)靖边西部区域M井区山西组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区勘探简况 |
1.2.1 国外致密气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勘探简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1.1 盆地演化 |
2.1.2 研究区地质构造单元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地层对比 |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岩性标志 |
3.2.2 沉积构造 |
3.2.3 电性标志 |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3.1 沉积相类型 |
3.3.2 山西组沉积微相特征 |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性特征 |
4.1.2 组分特征 |
4.2 储层成岩作用 |
4.3 储层孔喉特征 |
4.3.1 孔隙类型 |
4.3.2 喉道类型 |
4.3.3 孔喉参数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5 储层非均质性 |
4.6 储层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烃源岩特征 |
5.1 研究区烃源岩类型 |
5.2 烃源岩评价方法与标准 |
5.3 有机质丰度 |
5.4 有机质类型 |
5.5 有机质成熟度 |
第六章 成藏地质条件 |
6.1 生烃条件 |
6.2 储层条件 |
6.3 盖层特征 |
6.4 气藏基本特征 |
6.5 山西组成藏组合特征 |
6.6 山西组勘探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现状 |
1.2.2 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3 盖层宏、微观封闭机理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下古生界地层分布特征及原型盆地 |
2.2.1 寒武系地层分布特征 |
2.2.2 寒武系原型盆地 |
2.2.3 奥陶系地层分布特征 |
2.2.4 奥陶系原型盆地 |
第三章 盆地南部断裂及构造特征 |
3.1 盆地南部主要断裂 |
3.1.1 断裂分布特点 |
3.2 断裂的形成演化 |
3.3 盆地南部构造带划分和构造特征 |
3.3.1 构造带划分 |
3.3.2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
第四章 盆地南部构造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 |
4.1 盆地南部现今构造特征 |
4.2 盆地南部不同时期构造格架 |
4.3 奥陶系顶面古构造演化 |
4.4 主要构造变形期次及变形特征 |
4.5 构造抬升期次及构造演化改造 |
4.5.1 盆地南部热演化史与剥蚀厚度恢复 |
4.5.2 改造强度 |
第五章 盆地南部下古生界生储盖特征及盖层评价 |
5.1 烃源岩和储层分布特征 |
5.1.1 烃源岩分布 |
5.1.2 储层分布 |
5.2 盖层展布规律 |
5.2.1 上古生界盖层 |
5.2.2 下古生界内幕盖层 |
5.2.3 盖层厚度宏观评价 |
5.3 盖层微观评价 |
5.3.1 孔隙度 |
5.3.2 渗透率 |
5.3.3 突破压力 |
5.3.4 成岩阶段与封闭性演化 |
5.4 盖层分类评价 |
第六章 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 |
6.1 天然气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关系 |
6.2 天然气保存条件 |
6.2.1 构造活动对天然气保存的作用 |
6.2.2 渭北隆起构造带及其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
6.2.3 盆地下古生界地层水矿化度指示天然气保存条件 |
6.2.4 盖层分布特征 |
6.3 天然气保存评价 |
6.4 奥陶系顶面演化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
6.5 有利勘探区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神木北部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神木北部气田研究现状 |
1.2.2 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2.3 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主要标志层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地层划分方案 |
2.3 沉积特征 |
2.3.1 岩心相标志 |
2.3.2 沉积构造特征 |
2.3.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条件 |
3.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3 生烃强度特征 |
3.1.4 气源条件对比 |
3.2 储层条件 |
3.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2 微观结构特征 |
3.2.3 储层物性特征 |
3.2.4 储层展布特征 |
3.3 盖层及生储盖组合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四章 气藏解剖及天然气成藏过程 |
4.1 天然气地化特征及成因 |
4.1.1 组分特征 |
4.1.2 碳同位素特征及天然气成因判识 |
4.2 天然气分布特征 |
4.2.1 天然气平面分布特征 |
4.2.2 气藏剖面分布特征 |
4.3 气藏圈闭特征 |
4.3.1 岩性圈闭 |
4.3.2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
4.4 地层水特征 |
4.4.1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4.4.2 水化学特征系数 |
4.4.3 地层水分布特征 |
4.5 天然气成藏过程 |
4.5.1 包裹体均一温度 |
4.5.2 成藏期次 |
4.5.3 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第五章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 |
5.1 构造条件的控气作用 |
5.2 气源条件的控气作用 |
5.3 储层条件的控气作用 |
5.3.1 砂体展布特征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5.3.2 储层物性特征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5.4 盖层条件的控气作用 |
5.4.1 直接盖层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5.4.2 区域盖层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及流体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研究现状 |
1.2.2 碎屑岩输导层成岩-流体活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2.4 沉积-埋藏演化过程 |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构型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3.3 孔隙组合及物性特征 |
第四章 储层成岩及流体活动特征 |
4.1 烃类充注期次与时间 |
4.1.1 薄片荧光微区分析 |
4.1.2 流体包裹体温度与成分特征 |
4.2 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
4.2.1 碳酸盐胶结物岩相学特征 |
4.2.2 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
4.3 储层成岩演化过程 |
4.3.1 盆地西南缘二道沟剖面盒8段输导层各结构单元成岩演化过程 |
4.3.2 盆内钻井盒8段输导层关键结构单元埋藏-成岩-烃类充注过程 |
第五章 储层埋藏-成岩-物性演化过程 |
5.1 盆地西南缘露头和盆内钻井盒8段输导层结构单元成岩相分布规律 |
5.2 成岩相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恢复 |
5.3 盒8段输导格架模型及有利输导层分布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地层压力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气藏 |
1.2.2 “负压”盆地 |
1.2.3 古压力的恢复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的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4 烃源岩特征 |
第三章 现今实测压力特征 |
3.1 地层压力相关术语 |
3.1.1 地层压力 |
3.1.2 静水压力 |
3.1.3 剩余压力 |
3.1.4 静岩压力 |
3.1.5 压力系数 |
3.1.6 破裂压力 |
3.2 实测剩余压力的分布特征 |
3.2.1 垂向分布特征 |
3.2.2 实测剩余压力剖面特征 |
3.3 现今负压形成的原因 |
第四章 泥岩声波时差法恢复最大埋深时古压力 |
4.1 综合压实曲线识别欠压实 |
4.2 区域泥岩压实曲线特征 |
4.2.1 压实趋势和压实系数 |
4.2.2 剥蚀量的计算 |
4.3 最大埋深期剩余压力的计算 |
4.4 剩余压力的纵向分布特征 |
4.4.1 剩余压力纵向分带现象 |
4.4.2 压力封闭层 |
4.5 剩余压力剖面 |
4.6 超压的成因 |
第五章 盆地模拟恢复压力演化史 |
5.1 剥蚀厚度及地热条件 |
5.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5.3 埋藏史及热演化史恢复 |
5.4 压力演化史恢复 |
第六章 压力演化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 |
6.1 压力演化与生排烃的关系 |
6.2 上古生界储层特征 |
6.3 超压驱动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思路 |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地质特征 |
2.2 山西组地层特征 |
2.3 古环境 |
2.3.1 古盐度 |
2.3.2 古气候 |
2.3.3 古生产力 |
第三章 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页岩空间展布特征 |
3.2 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页岩气特征 |
3.3.1 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2 页岩气成因 |
第四章 页岩储层特征 |
4.1 岩相特征 |
4.2 矿物组成 |
4.3 储层孔隙类型 |
4.3.1 微裂缝 |
4.3.2 晶间孔 |
4.3.3 有机质孔 |
4.4 孔隙的结构特征 |
第五章 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 |
5.1 山西组成藏期次 |
5.2 页岩气成藏模式 |
5.3 主要控制因素 |
5.3.1 有机质丰度 |
5.3.2 有机质成熟度 |
5.3.3 储层物性与含气量 |
5.3.4 沉积微相与含气量 |
5.3.5 矿物脆度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
1.2.2 成藏模式与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
1.2.3 测井地质学发展现状 |
1.2.4 吴堡地区地质特征认识及勘探开发现状 |
1.2.5 吴堡地区勘探存在问题及挑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和地层概况 |
2.1 区域沉积构造及演化 |
2.1.1 区域构造格局 |
2.1.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史 |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精细层序识别 |
2.2.1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 |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本原则 |
2.2.3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和微相特征 |
3.1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
3.1.1 沉积相标志分析 |
3.1.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 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 |
3.3 主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致密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识别 |
4.1 致密储层定义 |
4.2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
4.2.1 致密储层岩石学和微观结构特征 |
4.2.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3 储层的测井特征分析 |
4.3.1 储层测井解释 |
4.3.2 储层测井参数分布特征 |
4.3.3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 |
4.4 储层分类及有效储层区域识别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影响因素 |
5.1 致密气成藏的烃源岩条件 |
5.2 致密气成藏的保存条件 |
5.2.1 盖层对致密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
5.2.2 现今构造条件对致密气富集的影响 |
5.2.3 地层水特征 |
5.3 致密气成藏的储层条件 |
第六章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 |
6.1 成藏期次与成岩耦合 |
6.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运移动力特征 |
6.3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与致密气运移模式 |
6.3.1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 |
6.3.2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运移模式 |
第七章 吴堡地区主要储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模式 |
7.1 盒8段和山2段天然气分布特征 |
7.1.1 气水层识别 |
7.1.2 典型井重点储层段气水层识别 |
7.1.3 气水层分布剖面特征 |
7.1.4 气水层平面分布及其与优势储层关系 |
7.2 上古生界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作者简介 |
(10)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引言 |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层孔隙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砂岩压实规律研究 |
1.2.3 超压形成机理及对储层的影响 |
1.2.4 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 |
1.2.5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基础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深埋型盆地——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勘探概况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1.4 储集层发育特征 |
2.2 抬升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即勘探概况 |
2.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3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
2.2.4 储集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砂岩透镜体压实机制及孔隙度演化特征分析 |
3.1 泥岩压实基本理论 |
3.2 砂岩压实基本特征 |
3.2.1 砂岩压实主要发现在中浅层 |
3.2.2 大套砂岩压实过程基本理论 |
3.3 砂岩透镜体压实“排液双阻”现象 |
3.4 砂岩透镜体“非均衡压实”特征 |
3.4.1 砂岩透镜体压实镜下特征分析 |
3.4.2 砂岩透镜体压实作用定量剥离 |
3.4.3 不同埋藏类型盆地砂岩均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 |
3.5 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呈“多旋回”发育模式 |
3.5.1 砂岩在埋藏压实过程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
3.5.2 模拟实验证实砂岩透镜体在深层仍存在压实减孔特征 |
3.5.3 建立砂岩透镜体“多旋回式”非均衡压实演化模式 |
3.6 小结 |
第四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对比分析 |
4.1 时间是致密砂岩深埋减孔的主要因素之一 |
4.1.1 基于双元函数模型探讨时间因素对砂岩减孔的效应 |
4.1.2 砂岩胶结作用与时间关系的分析 |
4.1.3 证实地层埋藏时间是储层致密化的直接因素 |
4.2 不同埋藏史类型压实程度对比分析 |
4.3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演化模式 |
4.3.1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3.2 致密砂岩古孔隙度演化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砂岩孔隙流体动力演化过程分析 |
5.1 基于“颗粒应力”的古压力恢复方法 |
5.1.2 传统“等效深度法”存在问题 |
5.1.3 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 |
5.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古压力演化过程分析 |
5.2.1 深埋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
5.2.2 抬升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
5.2.3 抬升型盆地现今负压成因 |
5.2.4 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压力演化过程对比 |
5.3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天然气充注动力学过程特征 |
5.3.1 确定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临界孔隙度 |
5.3.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充注动力平衡过程重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
6.1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
6.2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
6.2.1 优质烃源岩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基础 |
6.2.2 成藏期临界储层物性下限决定油气成藏的有效性 |
6.2.3 源储压力控制油气“旋回式”充注过程 |
6.3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
6.4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J]. 任军峰,刘新社,喻建,魏柳斌,王前平.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6)
- [2]靖边西部区域M井区山西组勘探潜力分析[D]. 苗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D]. 王琨. 西北大学, 2021
- [4]神木北部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D]. 杨引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及流体活动特征[D]. 宋昆鹏. 西北大学, 2021(12)
- [6]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7]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地层压力特征及演化研究[D]. 李琼瑶. 西北大学, 2020(02)
- [8]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D]. 郭皓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9]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 麻书玮. 西北大学, 2020(01)
- [10]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D]. 卢朝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