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家在日本最喜欢的花

我的国家在日本最喜欢的花

一、我国在日本受宠的花卉(论文文献综述)

郑迎[1](2021)在《民国时期旗袍装饰纹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马晓宇[2](2021)在《明清外销瓷花卉纹样研究 ——以菊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往来频繁,中外文化交流也愈加密切,并且这一交流呈现双向性,既有自身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自身也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交流,尤其在明清外销瓷装饰纹样上表现的较为明显,菊花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者”之一,它的纹样从中国传播至世界。明清外销瓷上的菊花纹样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装饰风格,同时也吸收了西方装饰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本文以菊花纹样为切入点,对明清外销瓷纹样反映的中西方装饰艺术交流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分别探讨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文化渊源、艺术特征,以及反映的中西方装饰艺术的交流。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是世界范围内菊花品种与菊花文化的传播,深入探究菊花纹样产生的文化渊源;第三部分是明清时期菊花纹样的艺术特征,主要从菊花的造型特征、形式构成、组合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以伊万里瓷器、克拉克瓷、纹章瓷、广彩为例,对明清外销瓷典型品种上的菊花纹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菊花纹样的异域化特征;第五部分主要分析瓷器、纺织品、壁纸、漆器等西方外销工艺品上的菊花纹样,来讨论明清外销瓷上的菊花纹样反映的中西方装饰艺术的交流。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石浩辰[3](2021)在《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研究》文中指出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连续剧则更能反映在中国服饰风格的本质,其中的清朝服饰更囊括了整个清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精髓,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对清代女性服饰文化的研究中,绝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来源多为对文物与历史典籍的考证,学者研究出来的成果最直接的被大众所看到的就是通过影视剧这类传媒途径,现象级影视剧中清朝服饰文化在当代各种电影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分析了着装传统、历史和文化的三个主要方面:款式、图案、色彩,从服装的进化角度能够实现清朝服饰元素的创新及其与现代服装的关系,本文从影视剧中服饰文化作为出发点,以清代女性服饰文化作为考证,结合现代的艺术设计手法,抱着求同存异的想法,对其中的服饰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在本论文中,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当前既有的清代题材影视剧的现状,归纳各位学者当前作出的研究贡献,明确本文所研究内容的重要意义和创作基本思路;第二部分通过对服饰制度、服饰图案和服装色彩三方面进行分析,将清代服饰文化与现代影视剧的艺术创作进行结合与举例分析,创作的影视剧论证主要为《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近些年来热播的一些清宫影视剧,同时探讨清代宫廷女子头饰和配饰,分析配饰元素对清代题材影视剧中整体造型设计的作用,分析整体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艺术价值;第三部分结合清代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对现代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元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服饰工艺、配饰设计以及现代面料印染工艺三方面。最后一章进行归纳总结,结语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反思,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成[4](2021)在《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扬州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闻名遐迩,承载了传统手工剪纸向艺术欣赏剪纸的历史转向,“仿”绘画现象是当代学界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全文围绕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的主线,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艺人创作“仿”绘画行为的前后社会逻辑;剪纸文本“仿”绘画的图像学前因后果;工艺“仿”绘画技术精进调整的文化双重性。同时,本文试图揭示扬州剪纸“仿”绘画的文化意义,及复杂的社会学关联,从而在个案研究中,对普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作出解答。基于笔者亲历的两年半田野考察,包括对52位重要代表性剪纸艺人的口述史整理、调研记录的梳理,本文通过对“仿”绘画剪纸文本的剖析,总结了剪纸图像“仿”主要包含:原生挪用式“仿”、换位式“仿”和移花接木式“仿”等三种创作形式;本文还通过对剪纸工具、制作流程、装裱形式等造物过程和行为分析,指出剪纸“仿”绘画的文化双重性。一方面,“仿”绘画使工艺在图像和技术上获得了某种“捷径”,借助“他者”成熟图像提升作品的社会认知度,拔高草根艺人文人化身份;另一方面,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工艺本体“异化”和“疏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工艺流变,当代工艺“仿”绘画,原因有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艺人群体的“逐利性”,使所谓的多重手工技术意义陷入文化伦理悖论。当代理想的工艺尺度,绝不应是对绘画图像的单向性屈尊攀附和亦步亦趋,而应是着眼于特定手工艺自我的、本体的、独立的、本质的、朴实的图像和技术新革命,唯有这样,才是文化可以自信作为遗产的真正当代和未来意义指向所在。

张笑辰[5](2021)在《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科技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标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课程改革与教学转型。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并探索新型学习方式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引入为此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项目化学习起源于1577年的欧洲艺术设计领域,经历了400年的发展。因其指向知识的应用和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PBL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最为关注的教学模式,成为培养职业教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以PBL项目化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以其在美术学科教学与中国本土职业教育实施案例为可行性研究,思考PBL在我校剪纸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与PBL在职业教学中如何推广应用。通过对PBL项目化学习理论与思想内涵研究、辨析项目化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区别论述项目化学习的教学优势。通过分析项目化学习案例,探究其在中职剪纸校本课程中实践开展的可行性与总结实践经验。在PBL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环节,笔者开展了《化“剪”成蝶》单元项目化学习,并进行案例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剪纸校本课程,通过设计单元化学材等一系列课程资源,并探讨建设项目化学习的合作式Tutor教学团队。本文对PBL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与分析,并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与学习测评、教师访谈等形式对PBL项目化教学成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在PBL项目化教学的真实开展中,也产生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延伸成果,如PBL促进了剪纸实训室的改建、校园剪纸文化气氛的建设等。同时在疫情期间,剪纸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抗疫特色宣传作品。最后,通过分析基于PBL《化“剪”成蝶》单元教学教学实践,总结优质项目化学习设计的特质。并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归纳了项目化学习在职业教育开展的优势与展望。

李嘉颖[6](2021)在《牡丹压花创作与技艺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在长期的栽培与利用过程中,人们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牡丹文化,自古以来牡丹便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牡丹是一种审美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压花艺术是多学科多领域结合的一项艺术,是植物标本的审美创新表现,是保护植物超越其自然界限的普遍愿望的产物。花朵的自然形态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增强了情感,而压花则可以保留其自然美,并通过将其应用于配饰和家居用品成为日常美学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精神文明的载体。牡丹压花是对牡丹形色美的定格和延续,是对牡丹植物材料的再利用,是对合理利用绿色资源的一种尝试。以牡丹花为主要材料,利用牡丹花瓣柔滑有光泽的特性,制作表现人物皮肤,服装,花等,充分发挥牡丹其色彩丰富,质感特别的优点,在压花中可应用于多种场景。而牡丹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植物这一材料本身可以为其注入生命力,进一步实现牡丹传统价值与文化的融合与升华。将植物的物理性质与艺术创作相融合,不断烘托表达内容,彰显牡丹的意志和所代表的中国花文化意向,提升中国牡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拓宽压花艺术作品的思想格局,深化压花艺术作品的价值内涵。本文对牡丹的压花工艺进行了探索。从花材选择分类,干燥护色,压制方式等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分析,针对牡丹的特性实践总结出牡丹的选择采集、压制干燥以及护色的方法体系;对压花作品的设计构图,制作技巧,保存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以牡丹压花画的制作为例总结提炼出一套工艺方法。进行了牡丹压花创作实践,借鉴牡丹文化中的诗词、典故、传说、绘画等,结合牡丹压花工艺技术,创作出了一组牡丹人物故事压花画且对历史牡丹名画《国色天香图》进行了压花复现。人物故事组图共四幅,提取牡丹文化形成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及故事,将经典故事传说和文学典故渗透进艺术创作中,彰显牡丹所蕴含的筋骨刚心,雍容大气,高雅无私,敢于反抗等精神意象。

杭春晓[7](2021)在《齐白石与“福尔达”轮的机缘》文中研究表明1932年7月,中华书局为齐白石出版了一本线装珂罗版画册。据现有材料看,齐白石民国画册总计4本,除1928年胡佩衡编《齐白石画册(初集)》外,正式发行的惟有此册。另两本乃白石老人自行印制,未曾流通。中华书局本与胡本不同,徐悲鸿手书的前言占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1]。翻阅该册,直观印象便是前言的重要性超越了画册主人齐白石[2]。确实,曾出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北平艺专)院长、时任中央大学教授的徐悲鸿,

冯玉荣[8](2020)在《清玩与捐疴:明代江南儒医与花药园》文中提出明代江南士绅及富商置设园林,赏花雅集,蔚然成风。所置花木,不唯梅兰,还常杂植药品,兼及日常用药之需。明代江南一地,儒医亦多有雅致,不少医者也栽植花药,或专营药园。以药为花,又以花入药,有迹同文人的审美情致,更有医者独有的应用之道。无论是花园静卧的清雅,同道相聚的唱和,还是花药品类的择选,入药配方的调制,都合于"上符性命之理,下从耳目之玩"的道理。医者花药园,不求宏大精奢,而在取得观赏与实用的平衡。所制花药,或为问诊自用,或为施药济人,或为市售得利,在清玩欣赏之间,隐含医者仁心。较之文人花品雅俗之鉴,医者花药园营造出了一种适于自己的理想生活意境,也拓展了花药的日常及生活美学意义。

赵咪咪[9](2020)在《明代文人茶对日本书院茶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文人茶滥觞于魏晋时期,至明代臻于至真阶段。日本没有原生茶,茶与饮茶文化的发生与发展都得益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中茶的传播。明代文人茶随着官方与民间往来东传日本,对室町时代书院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利用文献比较与分析等方法,分析明代文人茶东传的蛛丝马迹及其与日本书院茶的丝缕关联,进而解析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从而探寻日本茶道的文化逻辑与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演进。绪论部分对明代文人茶和日本书院茶作了概念厘清,第一章梳理了文人茶自形成至明代的发展脉络,认为明代文人茶延继了古代知识分子借茶修身与隐逸的精神意蕴,而物我观念转变下“以茶事美”的美学实践则是其时代特征;第二章研究官方与民间视域下的中日茶文化交流,指出明日勘合贸易与五山禅僧从物质与精神层面促使了明代文人茶的东传;第三章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解读日本书院茶中蕴含的明代文人茶要素,分析文人茶在地化的表现和原因,由此认为日本书院茶在形成过程中首先摄取了明代文人茶的审美意味,并且承继为核心内容加以发展;第四章从历史演进和文化更迭两方面考察书院茶之于日本茶道的意义,从审美旨趣和精神意蕴两方面析出日本茶道对明代文人茶的继承与发展。室町时代书院茶首先摄取了明代文人茶的“以茶事美”,在形式上表现为室内陈设和空间营造的审美化,内容上则是茶会的审美鉴赏主题。在其后的发展中又渐渐吸收了明代文人茶所包涵的中国传统文人的“修身”、“隐逸”等思想,经过日本文化和禅宗语境的过滤,最终表达为“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等日本茶道精神。由此,摄取了明代文人茶的日本书院茶最终演变为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陈旭[10](2020)在《论李渔《闲情偶寄》的生命审美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闲情偶寄》作为清初闲赏文化的代表着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着李渔究其一生所探求的关于生活实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判断。书中对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个部分的阐述,细致入微,标新立异,充满了审美的探索和哲学的思考,也蕴含着以生命为本原,以体验为核心,追求个体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是研究清初文人闲赏审美文化的重要美学着作和理论。本文将以《闲情偶寄》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生命美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剖析明末清初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李渔充满戏剧化的人生经历这两个外在场域对其文化人格、行为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极力还原李渔为何且如何打破传统社会的桎梏,形成亦文亦商的品性特征和独树一帜的人格魅力。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分析各个领域蕴含的生命审美因素,全面解读李渔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对自身身份的界定、对女性形象和家班女乐的培育鉴赏以及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异于其他文人的独特和先进之处等一系列问题。并在批判和反省当代社会以感官化和娱乐化为目的、以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审美文化的泛化和异化等现象的同时,借鉴古人对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提出如何培养美感和正确审美观念的具体做法,为当代社会生活的审美模式提供借鉴,从而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论文分为五个章节,首先是绪论,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历年来国内外对于《闲情偶寄》一书的研究情况和亟待突破的领域、当代生命美学的思想传承。第一章是论文基础性问题的说明,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深入剖析李渔生命审美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其成因,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本质。第二章节和第三章节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将深入地分析《闲情偶寄》一书中从生存之需到实践之真到精神之美再到心灵之趣层层递进的体验与创造,在经历自然生命、自觉生命、自由生命和自我生命的觉醒后,展现李渔对生生不息、回环往复的生命理念的独特感悟,以及李渔用自己真实且充满戏剧色彩的人生经历所诠释的生命审美观。第四章是论文的结尾,亦是总结与反思,这一章节将深入剖析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形态,着力解决古今社会关于休闲美学的界定,并结合李渔的生命审美观,提出培育美感的具体方法,呼吁人们在面对日常生活时要树立古为今用的精致的审美态度和精神体悟。

二、我国在日本受宠的花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在日本受宠的花卉(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外销瓷花卉纹样研究 ——以菊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2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文化渊源
    2.1 菊花品种
        2.1.1 形成
        2.1.2 传播
    2.2 菊花纹样
        2.2.1 中国传统菊花纹样
        2.2.2 日本十六瓣菊花纹
    2.3 菊花文化
        2.3.1 情感象征
        2.3.2 情感流传
    本章小结
3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艺术特征
    3.1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造型特征
        3.1.1 写实特征
        3.1.2 装饰特征
    3.2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形式构成
        3.2.1 单独纹样
        3.2.2 适合纹样
        3.2.3 二方连续
        3.2.4 边饰纹样
    3.3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的组合形式
        3.3.1 花园小景
        3.3.2 花篮图
        3.3.3 四季花卉
        3.3.4 人物场景
    本章小结
4 菊花纹样在明清外销瓷中的典型应用
    4.1 岁有定样:伊万里瓷器
        4.1.1 “日本伊万里”中菊花纹样的模仿与创新
        4.1.2 “中国伊万里”中菊花纹样的借鉴与融合
    4.2 瓷逸幽蓝:克拉克瓷
        4.2.1 “光中菊”与“翠菊纹”
    4.3 绚丽化彩:广州彩瓷
        4.3.1 “金菊”与“满地菊”
    4.4 高级定制:纹章瓷
        4.4.1 折枝菊与折枝牡丹
        4.4.2 “菲茨修”与“竹枝纹”中的菊花纹样
        4.4.3 定制需求下的菊花纹样
    本章小结
5 明清外销瓷菊花纹样反映的中西方装饰艺术的交流
    5.1 西方瓷器上的菊花纹样
    5.2 西方工艺品上的菊花纹样
        5.2.1 纺织品
        5.2.2 壁纸
        5.2.3 漆器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附录B 外销瓷菊花纹样收录表格
附录C 菊花绘画收集
附录D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影视剧中清朝服饰现状及特征
    2.1 清宫剧服饰造型的现状及问题解析
        2.1.1 清宫剧服饰造型的现状
        2.1.2 清宫剧服饰造型的问题
    2.2 影视剧中服饰款式特征及场合应用
        2.2.1 符合历史形象的朝服与吉服
        2.2.2 具有创作灵活性的常服与行服
    2.3 影视剧中服饰审美与历史文化的差异
        2.3.1 历史形象的设计差异
        2.3.2 服饰款式与服饰文化
第3章 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视觉表现
    3.1 影视剧中服饰图案
        3.1.1 传统威严与强权的图纹
        3.1.2 祈愿吉祥瑞意的图纹
    3.2 影视剧中服饰色彩
        3.2.1 清代服饰中颜色的应用手法
        3.2.2 服装色调与明度的搭配
    3.3 影视剧中配饰造型
        3.3.1 发饰设计
        3.3.2 首饰设计
    3.4 影视剧中服装面料
第4章 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功能表现
    4.1 影视剧中服饰图案功能表现
        4.1.1 图案艺术审美性的体现
        4.1.2 人物心理的展现
    4.2 影视剧中服饰色彩功能表现
        4.2.1 统治阶级的写实
        4.2.2 人物性格的展示
        4.2.3 人物处境的刻画
    4.3 影视剧中配饰造型功能表现
        4.3.1 阶级性的传达
        4.3.2 人物性格的塑造
    4.4 影视剧中服装面料功能表现
第5章 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元素的影响
    5.1 服饰图案的影响
        5.1.1 层次丰富的满绣艺术色彩
        5.1.2 丰富现代服装设计元素
    5.2 服饰色彩的影响
        5.2.1 强化轮廓感的满绣工艺
        5.2.2 温婉保守的色彩明度搭配
    5.3 配饰造型的影响
    5.4 服装面料染织技术的影响
        5.4.1 扎染技术
        5.4.2 反底印染技术
        5.4.3 数码印染和雕印染技术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扬州剪纸“仿”绘画文本梳理
    第一节 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作品罗列
    第二节 扬州剪纸“仿”绘画历史图像解读
第二章 扬州剪纸“仿”绘画工艺考察
    第一节 不断调整的剪纸“仿”绘画工艺细节
    第二节 “花样时代”不曾有的剪纸装裱环节
第三章 工艺美术“仿”绘画现象文化解析
    第一节 扬州剪纸“仿”绘画根源及动因
    第二节 工艺美术“仿”绘画文化双重性
    第三节 社会人类学视域下工艺美术“仿”绘画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分剪纸相关人员访谈汇总表
    附录2 部分剪纸艺人访谈录
    附录3 部分包钧剪画作品
    附录4 对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的田野考察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
        (二)现代美术教学中的剪纸
        (三)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校本课程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一)思想萌芽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发展与趋势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实践研究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PBL项目化学习与剪纸艺术理论概述
    第一节 PBL项目化学习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PBL的概念
        二 PBL理论基础
    第二节 PBL项目化学习与其他学习的区别
        一 PBL项目化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二 PBL项目化学习与任务引领式的活动教学的区别
        三 PBL项目化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pbl)的区别
    第三节 PBL项目化学习本土实践情况
        一 核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
        二 美术学科与项目化学习
        三 职业教育与项目化学习
    第四节 剪纸艺术概述
        一 中国剪纸
        (一)起源
        (二)发展
        (三)地域特点
        (四)蕴意
        二 丰富的世界剪纸
        (一)起源与发展
        (二)各国剪纸艺术
        三 美术教材中的剪纸
第二章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节 基于PBL的剪纸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一 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
        二 剪纸校本课程中项目驱动任务设计
        三 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
        四 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五 剪纸校本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六 剪纸校本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第二节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合作式tutor团队的创建
        一 合作性同事
        二 PBL Tutor的角色定位
        三 PBL合作式Tutor团队结构
        四 PBL合作式Tutor团队建设与工作计划
第三章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第一节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初期
        一 教学内容与构思
        二 引入项目
        三 素养聚焦
        四 教学过程
        五 评价
        六 学习成果
    第二节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中期
        一 教学内容与构思
        二 引入项目
        三 素养聚焦
        四 教学过程
        五 评价
        六 学习成果
    第三节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终期
        一 微项目化学习《我们的创意剪纸》项目探究
        二 项目化学习《化“剪”成蝶》项目探究
    第四节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 教学反思
        二 PBL对学生的影响
        三 PBL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四 优质项目设计的特质
        (一)情境的趣味性与真实性
        (二)过程复杂性与冲突性
        (三)成果的多样性与延伸性
        (四)其他特质
第四章 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成效与分析
    第一节 PBL《化“剪”成蝶》教学实践反馈
        一 项目化学习学生调查问卷
        二 学生项目化学习测评
        三 教师访谈
        四 结论
    第二节 PBL《化“剪”成蝶》教学成效延伸
        一 PBL剪纸实训室建设
        二 校园剪纸文化节
        三 中小学职业体验日
        四 抗疫剪纸主题网课
        五 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中亮点与局限
        一 亮点
        二 局限
    第二节 职业教育是项目化学习的最佳土壤
        一 注重实践教学
        二 真实的职业情境
        三 明确的素养指向性
        四 宽松自主的课程空间
        五 丰富的项目化教学资源
    第三节 项目化学习在中职校本课程中的展望与发展
        一 发挥校企合作在项目化学习的作用
        二 运用信息化提高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
        三 建立适用于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附录C 教师访谈提问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牡丹压花创作与技艺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压花艺术有关研究综述
        1.3.2 牡丹文化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花材的准备
    2.1 花材的选择
        2.1.1 花材的种类
        2.1.2 花材的挑选采集
        2.1.3 牡丹的种类选择和采集
    2.2 花材的压制干燥
        2.2.1 花材的整理压制
        2.2.2 干燥处理
        2.2.3 牡丹的压制干燥方法
    2.3 花材的护色处理
        2.3.1 压花作品的色变现象
        2.3.2 化学保色处理
        2.3.3 物理染色处理
        2.3.4 牡丹的护色方法
第三章 压花作品制作技巧及保存方法
    3.1 材料工具
    3.2 设计与构图
        3.2.1 压花设计构图原则
        3.2.2 压花艺术作品设计中的几种构图类型
    3.3 处理技法-以文中创作案例的制作举例
        3.3.1 压花制作技巧
        3.3.2 立体层次处理
        3.3.3 作品背景处理
    3.4 保存方法
        3.4.1 塑封覆膜保护法
        3.4.2 真空密封镜框保护法
        3.4.3 树脂保护法
        3.4.4 水晶浇注保护
第四章 牡丹人物画的压花创作案例
    4.1 牡丹文化的发展及重要人物故事的挖掘
    4.2 焦骨牡丹图的创作表现
        4.2.1 文化故事分析
        4.2.2 设计制作
    4.3 花容月貌图的创作表现
        4.3.1 文化故事分析
        4.3.2 设计制作
    4.4 花下客图的创作表现
        4.4.1 文化故事分析
        4.4.2 设计制作
    4.5 牡丹亭图的创作表现
        4.5.1 文化故事分析
        4.5.2 设计制作
第五章 历史牡丹名画的压花再现的尝试
    5.1 中国牡丹画综述
    5.2 “中国牡丹第一图”的压花复现
        5.2.1 “中国牡丹第一图”的介绍分析
        5.2.2 “中国牡丹第一图”压花表现手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清玩与捐疴:明代江南儒医与花药园(论文提纲范文)

一 花药园:上符性命之理,下从耳目之玩
二 清玩与捐疴
三 物性与花品
结 语

(9)明代文人茶对日本书院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一)明代文人茶
        (二)日本书院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意识
        (一)明代文人茶研究状况
        (二)日本茶道及书院茶研究状况
        (三)问题意识
    三、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论文构成
第一章 中国文人茶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中国文人茶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文人茶的兴盛——明代文人茶兴起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明代文人茶的形式与内涵
        一、明代文人茶的审美旨趣
        (一)空间美学
        (二)茶事美学
        二、明代文人茶的精神意涵
        (一)以茶修身:古代知识分子修身观的实践
        (二)以茶事美:“物我”观念的解构与重塑
        (三)以茶寄怀:隐逸情怀的阐释
第二章 中日茶文化交流与明代文人茶的东传
    第一节 概述中日茶文化交流
    第二节 明日勘合贸易及其中的茶
        一、明日勘合贸易的行与止
        二、朝贡体系中的茶
        三、遣明使节传播的茶
    第三节 五山禅僧与明代文人茶的东传
        一、五山禅僧对明代文人茶的摄取
        二、从五山文学看明代文人茶东传
第三章 日本书院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平安至室町时代初期的日本茶文化
    第二节 日本书院茶的形成与明代文人茶的吸收
    第三节 日本书院茶对明代文人茶的继承与发展
        一、日本书院茶——从以茶事美开始
        二、日本书院茶的发展及家元制的建立
第四章 书院茶在日本茶道中的位置及明代文人茶的传承
    第一节 书院茶在日本茶道中的位置及意义
    第二节 明代文人茶美学在日本茶道中的传承
        一、茶事艺术的传承
        二、空间艺术的传承
    第三节 启于审美扬于修身——明代文人茶精神在日本茶道中的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论李渔《闲情偶寄》的生命审美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闲情偶寄》研究情况概述
    第三节 生命美学概述
第一章 李渔生命审美观的孕育与形成
    第一节 明末清初变革之际的社会场域
    第二节 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戏剧化的人生境遇
    第三节 标新立异的行为方式和矛盾交织的个性特征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审美体验与创造
    第一节 生存之需: 再现真实的自然生命
    第二节 实践之真: 改造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自觉生命
第三章 精神境界中的生命审美感悟与升华
    第一节 精神之美: 超越无限的自由生命
    第二节 心灵之趣: 回归个性的自我生命
第四章 李渔生命审美理念的当代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古今交融的生命审美理念
    第二节 生命体验观照下的美感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我国在日本受宠的花卉(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旗袍装饰纹样设计研究[D]. 郑迎.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明清外销瓷花卉纹样研究 ——以菊花为例[D]. 马晓宇.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清代宫廷题材影视剧中女性服饰研究[D]. 石浩辰.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D]. 李成. 扬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PBL的中职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究[D]. 张笑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6]牡丹压花创作与技艺探索研究[D]. 李嘉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齐白石与“福尔达”轮的机缘[J]. 杭春晓. 画刊, 2021(04)
  • [8]清玩与捐疴:明代江南儒医与花药园[J]. 冯玉荣. 史林, 2020(06)
  • [9]明代文人茶对日本书院茶的影响研究[D]. 赵咪咪.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10]论李渔《闲情偶寄》的生命审美观[D]. 陈旭. 山东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我的国家在日本最喜欢的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