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苏[1](2008)在《贵州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及对策探讨》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无论在企业数量、提供就业岗位,还是在创造税收、填补市场空白等方面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贵州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许多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举步维艰,不少相当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困难而枯萎、衰竭,甚至胎死腹中。本文从企业融资结构、融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贷款特点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贵州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造成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对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得出基本结论。针对所推导的结论,提出符合贵州实际情况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并证明了其可操作性。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具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和建议,从理论上为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提供了比较合理的发展模型。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根据贵州中小企业抽样样本的特点和贵州的实际情况,将模型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从而保证了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关于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王铁山[2](2006)在《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及其优势》文中指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解决。文章通过对运用产业集群的原理,从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产业集群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中小企业的非透明性,并在信贷融资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冯伟,甄真[3](2006)在《对如何破解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对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几点对策。
姚毓春[4](2006)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解决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本地中小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竞争机制、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和推动技术改造及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综合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界定了中小企业的范围,并分析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介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四部分分别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资金来源构成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既有体制、中小企业本身、银行和政府相关服务等四方面挖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深层原因。第五部分从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完备的法律支持系统和优惠的政策扶持体系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经验。第六部分立足东北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对策。
吕骊佳[5](2004)在《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障碍,从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通过形成中小企业集群来解决这个难题的相关对策。
吕骊佳[6](2004)在《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障碍。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通过形成中小企业集群来解决这个难题的相关对策。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1.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贵州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2.1.2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2.1.3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
2.2.1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特点 |
2.2.2 贵州省金融信贷机构及其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的特点 |
2.2.3 贵州省信用担保机构及其特点 |
2.3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
2.3.1 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
2.3.2 中小企业融资难源于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与银行经营目标间的矛盾 |
2.3.3 银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
2.3.4 贵州省现有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触机构 |
2.3.5 信用的缺乏和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的缺乏也是贵州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
2.3.6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弱 |
3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
3.1 中小型企业融资模式 |
3.2 贵州融资模式初探 |
3.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探析 |
3.3.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
3.3.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
4.1 为中小企业提供立法和配套扶持政策 |
4.2 建立一个能让广大中小企业参与的资本性融资市场 |
4.2.1 培育和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长期持股型的风险投资公司 |
4.2.2 培育和发展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体系 |
4.3 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债务性融资体系 |
4.3.1 从提供资金的债权人方面来说应该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效率 |
4.3.2 从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方面来说要彻底改变弱势的融资地位 |
4.4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4.4.1 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 |
4.4.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组建模式 |
4.4.3 各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 |
4.5 建立一个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互补的金融体系 |
4.5.1 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 |
4.5.2 民间金融的危害性 |
4.5.3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
5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
5.1 建立符合贵州省情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
5.1.1 构架贵州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基本设想 |
5.1.2 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 |
5.2 利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
5.2.1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自身的积极性 |
5.2.2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服务机构贷款的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
5.2.3 完善中小企业贷教抵押与信用担保和评级体系 |
5.2.4 探索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和融资保险业务 |
5.2.5 积极探索不同渠道的直接融资方式 |
5.3 实施金融创新 |
5.4 集聚民间资金与引进外资相结合,拓宽资金渠道 |
5.5 案例论证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及其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
(1) 内部原因。 |
(2) 外部原因。 |
2 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
(1) 根植性。 |
(2) 专业化特征。 |
(3) 创新资源的易获得性。 |
3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 |
第一, 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
第二, 集群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挥区域性品牌效应。 |
第三, 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
第四, 集群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 |
第五, 集群可以降低进入和退出成本。 |
4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集群作用机制 |
第一, 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机制与银行信贷。 |
第二, 产业集群内的声誉机制与银行信贷。 |
5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及优势 |
第一, 集群增加了信息的对称性, 提高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用。 |
第二, 集群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
第三, 集群所结成的网络使企业逃废债务的可能性减少。 |
第四, 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 |
第五, 集群更易获取信贷知识和信息。 |
第六, 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取抵押担保贷款。 |
(3)对如何破解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二、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一) 直接融资能力弱小 |
(二)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
(三)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四) 自身素质不高 |
三、破解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几点对策 |
(一) 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
(二)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三)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
(四) 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五) 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
(4)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中小企业的界定 |
(二)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 |
(三) 本文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
(一) 麦克米伦(信贷缺口)理论 |
(二)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三) 中小企业所有者所有权控制偏好理论 |
(四) 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五) 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 |
(六) 信贷市场约束条件及关系型贷款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分析 |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缺口大 |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获得性差 |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内部自筹资金困难 |
(四)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重重 |
(五)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扶持相对较少 |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分析 |
(一) 体制性原因 |
(二)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
(三) 银行方面的原因 |
(四) 政府融资服务环境的原因 |
五、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一) 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 |
(二) 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
(三) 全面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
(四) 完备的法律支持系统 |
(五) 优惠的政策扶持体系 |
六、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
(一) 区别对待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
(二) 发挥好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 |
(三) 完善征信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四) 尝试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
(五)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必须改进经营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
(六)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七) 东北老工业基地要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 |
(八) 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推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后记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5)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一) 短期融资难度降低, 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 |
(二) 与大企业相比, 在债务融资方面处于明显劣势 |
二 探究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 |
(一) 内部原因 |
1 道德风险 |
2 逆向选择 |
(二) 外部原因 |
1 银行体系内部难以开展充分竞争 |
2 资本市场结构单一 |
3 交易工具过于单一 |
三 利用中小企业集群来解决融资困境 |
(6)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一) 短期融资难度降低, 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 |
(二) 与大企业相比, 在债务融资方面处于明显劣势 |
二、探究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 |
(一) 内部原因 |
1.道德风险 |
2.逆向选择 |
(二) 外部原因 |
1.银行体系内部难以开展充分竞争 |
2.资本市场结构单一 |
3.交易工具过于单一 |
三、利用中小企业集群来解决融资困境 |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及对策探讨[D]. 吴苏. 贵州大学, 2008(S1)
- [2]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及其优势[J]. 王铁山.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5)
- [3]对如何破解贵州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几点思考[J]. 冯伟,甄真.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 [4]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 姚毓春. 吉林大学, 2006(10)
- [5]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J]. 吕骊佳.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 [6]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集群对策[J]. 吕骊佳. 兰州学刊,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