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巩文欢[3](2021)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调查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健康问题;以格林模式理论框架为指导,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提高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延缓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从兰州市5个市辖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共计4个社区进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兰州市4个社区共计280例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第二阶段干预研究:从4个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社区各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联合穴位按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和穴位按摩基础上,再采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评分和血糖值的对比,并评价干预效果。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结果1.横断面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总得分为(62.68±10.72)分,自我管理水平整体中等偏下,行为维度得分最低;且多数患者存在糖尿病饮食、药物、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盲区和误区,自我管理态度不积极等问题。2.干预研究结果:(1)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知信行得分以及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在不同时间、不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和分组存在交互作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体重指数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行为维度得分最低。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良好,稳定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吴方团[4](2021)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寻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的特征,分析产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提供具体方法,及时发现低血糖,特别是无症状性低血糖,为临床预防、治疗及护理糖尿病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分泌科和普通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种监测血糖方法,找出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特征,比较并分析糖尿病低血糖的影响因素。1.采用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技术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观察组(n=40),未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对照组(n=50),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肾功能及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平均值(MBG)等资料。2.采用纸片法末梢血糖监测技术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2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观察组(n=52),未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对照组(n=175),收集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肾功能以及血糖、胰岛功能等资料。结果1.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方法显示(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HDL-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Cr、e GFR、Hb A1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晨空腹和早餐后2H、中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血糖,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餐前、睡前血糖、夜间12点血糖、凌晨3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血糖平均值(MBG)及血糖标准差(SDBG)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纸片法末梢血糖监测方法显示(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LDL-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TG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Cr、e GFR、Hb A1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晨空腹和晚餐后2H血糖,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2H、中餐后2H、睡前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肽曲线下面积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馒头餐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显示观察组各时间点的C肽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大的老年T2DM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其高发时段是睡前及夜间,胰岛功能、BMI、性别是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
刘巧艳,步红兵,尹卫,黄贤凤,朱丽群,宦迎春,杨玲,严丽荣,于明,许步慧,祖后娟[5](2020)在《基于JBI证据转化模式的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低血糖管理的循证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构建多学科联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33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订了20条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在内分泌科、老年科、神经内科开展质量审查。结果经2轮审查,护理人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明显提高(P<0.001),20条审查指标中有17条审查标准达标率不足100%,证据应用后17条审查标准达标率均较前提升,除第14条审查标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科室低血糖处理正确率由53.5%上升至94.4%(P<0.05);3个科室总的低血糖发生率由23.9%下降至10.6%(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的循证实践可以提高内分泌科及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护理实践的能力,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优化与更新不同状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评估、预防与处理流程。
余杭青[6](2020)在《基于系统评价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取并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因素;构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1.系统评价: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为主题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获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初始问卷。2.质性访谈:对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质性访谈,补充可能的低血糖危险因素。3.德尔菲法:就“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德尔菲函询,对函询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科研小组讨论,补充、删除、修改危险因素条目,形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问卷。4.队列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4月~2019年9月对天津市某三甲糖尿病专科医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抽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及低血糖事件随访;通过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相关因素,形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系统评价:最终纳入43个研究、53篇参考文献,共八个相关因素纳入Meta分析,分别为年龄、性别、低血糖史、磺脲类降糖药的使用、使用胰岛素、肾脏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心血管病变。对其他低血糖危险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系统评价过程中纳入的危险因素作为低血糖危险因素初始问卷条目。2.质性访谈:在本阶段,共获得十二个低血糖危险因素作为补充。结合系统评价结果,经过科研小组讨论,最终确定25个低血糖危险因素条目。3.专家函询:在25个低血糖危险因素条目的基础上,制作专家函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删除3个相关因素条目,修改3个条目,合并1个条目的4项内容,补充4个条目,形成最终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问卷。4.队列研究:29.19%的患者在三个月时发生低血糖,37.80%的患者在半年时发生低血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构建三个月及半年的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三个月模型包含的变量为近一年低血糖史、胃肠道疾病、使用胰岛素、使用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抑郁、近三月改变降糖方案、BMI、年龄≥65周岁;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3,YI最大处为临界点0.310,此时灵敏度为0.629,特异度为0.649;基于Bootstrap,估计C-index为0.702,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效度。半年模型包含的变量为年龄≥65周岁、使用胰岛素、近一年低血糖史、肝脏疾病、抑郁、近三月改变降糖方案及低血糖恐惧水平;绘制6个月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的ROC曲线,AUC=0.698,YI=0.315,敏感度为0.781,特异度为0.516。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与实际情况相似。决策曲线显示,三个月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及半年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明显。结论:本研究构建了8-变量三个月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7-变量半年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且两个模型的内部效度、校准度均良好。
何旭文[7](2020)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以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为改善或解决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做法,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宁夏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8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3.半结构访谈法:对宁夏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名医务人员和7名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4.专家小组会议法:严格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护理教育、糖尿病专科护理、糖尿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管理5个领域的10位专家组织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对初步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修订。5.社区实践: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凯尔福邸社区卫生服务站的30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一个月的社区实践,观察居家护理服务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修订与完善。研究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290(94.16%)名患者需要居家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3.87±0.49。需求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得分分别为4.25±0.78、4.01±0.93、4.11±1.03。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参加社区活动满意度、因糖尿病住院次数和糖尿病疾病负担等。2.质性研究结果(1)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形成居家护理服务规范4大主题,15项亚主题。(2)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接受意愿较高、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验及感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经济支持4大主题和5项亚主题。3.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结果在量性和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糖尿病患病特点,初步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6个部分:“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居家护理模式原则”、“居家护理模式构建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和“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4.专家小组会议结果符合要求的10位专家参加了专家小组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意见主要包括:(1)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及原则不应属于模式框架的一部分;(2)明确居家护理服务团队成员构成及入选标准;(3)居家护理模式服务内容部分需进一步修改;(4)居家护理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与完善;(5)居家护理服务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6)居家护理评估表需进一步修订。最终,经课题组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并修订该模式。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5.社区实践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30名社区实践患者无一人因自身原因退出本研究,完全参与率为100%。(2)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为期一个月社区实践后,对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基础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皮肤护理的仅有1例患者无效;疼痛护理的有2例患者无效;自理能力训练护理的有5例患者无效;其他的实施压疮、口腔、排便、排尿、排痰及安全与预防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专科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糖尿病溃疡护理和糖尿病高危足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实施低血糖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糖尿病肾病护理以及糖尿病血糖管理护理的患者均分别有2例无效。(3)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社区实践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25.03±1.10)明显高于实践前(13.03±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影响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等。2.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较低,积极性不高,分工不明确;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专科性不强,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及标准等问题。3.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研究证实,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针对性地评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问题及需求,所涉及到的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可有效改善/解决患者居家护理问题,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王梦[8](2019)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Fear Of Hypoglycemia,FOH)现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与自我管理、认知融合的相关性,探讨影响FOH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医护人员对发生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视,为制定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使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份至2018年10月份,河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融合问卷(CFQ-F)、中文版低血糖恐惧感调查量表(CHFSII-WS)、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问卷(SDSCA)。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统计方法如下:(1)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频数描述计数资料。(2)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3)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与认知融合、自我管理的相关性。(4)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5)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感、自我管理、认知融合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的得分总分为25.81±8.81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一个人时发生低血糖”得分为2.69±0.90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对我的躯体或健康造成永久性伤害”得分为0.84±0.96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融合得分为35.35±10.07分,属于中度水平,自我管理得分为3.35±1.18分,处于较差水平。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的单因素分析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得分为因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自变量有年龄、性别、医疗付费方式、患糖尿病年数、运动强度、过去一个月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其中年龄在6070岁、女性、自费、患糖尿病年数≥20年、不进行运动、一个月内发生低血糖次数较多的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得分较高。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与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4,P<0.01;低血糖恐惧感与自我管理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0.485,P<0.01。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OH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差异的变量结果与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作为自变量,低血糖恐惧感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中年龄、一个月内发生低血糖次数、医疗付费方式、自我管理、运动情况、认知融合进入方程,共同解释总体变异量的59.4%。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自我管理行为在认知融合与低血糖恐惧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8%。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对低血糖的恐惧心理,提示医务工作者对此方面进行关注。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发生低血糖次数、医疗付费方式、运动情况、认知融合、自我管理等。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成正相关,与自我管理水平呈负相关,中介变量自我管理在认知融合与低血糖恐惧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苏清清[9](2019)在《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厘清患者信息化平台应用需求;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为实施个性化、高质量、延续性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提供保障。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信息平台应用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患者应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和主要应用需求。2.采用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选取28名从事糖尿病诊疗、糖尿病护理、慢病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3.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开发基于指南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并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比较干预12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用药行为得分最高,为(6.17±1.87)分;运动自我管理和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次之,分别为(4.93±2.10)分和(4.14±1.72)分;自我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行为得分较低,分别为(2.54±2.31)分和(2.16±2.43)分。2.56.52%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良好水平,29.13%处于中等水平,14.35%处于偏低水平。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和吸烟行为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4.93.48%的患者表示愿意使用信息化平台来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需求为门诊预约功能、随访功能、异常值提醒功能、信息检索/查询功能、健康教育功能和远程咨询功能。5.经两轮专家函询,构建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共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69项三级指标。6.结果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三级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干预组中低血糖者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9.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总分也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患者使用信息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强烈,开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智能化信息平台势在必行。2.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严谨科学,指标内容全面合理,可靠性好,为丰富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内容、提升糖尿病综合管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3.应用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于东梅[10](2019)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理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药物护理及预防措施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综合护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症状低血糖也得到及时纠正,未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重在预防,这样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病的认加强预见性护理,还可以减少低血糖病的发生。
二、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糖尿病相关概述 |
1.2 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 |
1.3 格林模式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相关概念 |
3.1 社区 |
3.2 空巢老人 |
3.3 老年糖尿病患者 |
3.4 糖尿病自我管理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样本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质量控制 |
2.4 伦理原则 |
2.5 观察指标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概况 |
3.2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及相关代谢指标 |
3.3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 |
4 讨论 |
4.1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 |
4.2 加强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关注力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4 样本量计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干预研究 |
2.4 评价指标 |
2.5 伦理原则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 |
4 讨论 |
4.1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 |
4.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降低了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稳定了BMI、腰围和血压值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点、局限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第一部分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第二部分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价简化量表 |
附录4 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监测记录表 |
文献综述 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 |
1.2 老年2 型糖尿病的危害性 |
1.3 老年2 型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性 |
1.4 血糖监测方法发展 |
1.5 瞬感血糖监测与纸片法末梢血糖监测的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CGM方法观察老年T2DM患者相关指标 |
3.2 纸片法观察老年T2DM患者相关指标 |
4.讨论 |
4.1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特征 |
4.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
4.3 低血糖的防治对策分析 |
5.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
5.3 局限性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简历 |
致谢 |
综述 低血糖对各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基于JBI证据转化模式的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低血糖管理的循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2.1 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 |
2.1.1 确定临床问题 |
2.1.2 建立多学科证据应用项目团队 |
2.1.3获取证据 |
2.1.4 确定基于证据的审查标准 |
2.1.5 资料收集方法 |
2.1.6 实施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 |
2.2 证据临床应用 |
2.2.1 引入评估工具 |
2.2.2 增订及细化低血糖相关流程 |
2.2.3 联合开展多元化培训 |
2.2.4多形式宣教 |
2.2.5 配备硬件设施 |
2.3证据应用后再审查 |
2.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
3.2 护士低血糖处理正确率 |
3.3 护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问卷得分 |
3.4 护士及医生对基于循证的各项审查标准执行情况 |
4 讨论 |
4.1 多学科联合开展的循证实践可降低各科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
4.2 多学科联合开展的循证实践可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规范医护行为 |
4.3 多学科联合开展的循证实践促进了流程的更新与优化 |
(6)基于系统评价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技术路线 |
一、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问卷制定 |
1.1 系统评价 |
1.1.1 方法学 |
1.1.2 结果 |
1.1.3 讨论 |
1.1.4 总结 |
1.2 质性访谈 |
1.2.1 方法与对象 |
1.2.2 结果 |
1.2.3 讨论 |
1.2.4 总结 |
1.3 德尔菲法 |
1.3.1 方法与对象 |
1.3.2 结果 |
1.3.3 讨论 |
1.3.4 总结 |
1.4 小结 |
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验证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基线资料收集 |
2.1.4 结局指标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第一次随访结果 |
2.2.2 第二次随访结果 |
2.3 讨论 |
2.4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组建科研小组 |
2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依据 |
3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
4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第五章 修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社区实践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8)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2型糖尿病 |
1.2.2 老年人 |
1.2.3 低血糖 |
1.2.4 低血糖恐惧感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调查方法 |
2.2.3 统计方法 |
2.2.4 质量控制 |
2.2.5 伦理问题 |
2.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 |
3.1.1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社会人口学相关资料 |
3.1.2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
3.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 |
3.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单因素分析 |
3.3.1 社会人口学资料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单因素分析 |
3.3.2 疾病相关资料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3.4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
3.4.1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融合得分情况 |
3.4.2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现状 |
3.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 |
3.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多因素分析 |
3.7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在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中的中介效应 |
4 讨论 |
4.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 |
4.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 |
4.2.1 年龄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2.2 过去一个月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2.3 医疗付费方式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2.4 性别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2.5 患糖尿病年数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2.6 运动情况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 |
4.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融合、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
4.3.1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融合水平 |
4.3.2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
4.4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
4.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综合因素分析 |
4.7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低血糖恐惧感与认知融合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4.8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信息平台应用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
一、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二、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
三、讨论 |
四、小结 |
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3]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D]. 巩文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及原因分析[D]. 吴方团.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JBI证据转化模式的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低血糖管理的循证实践[J]. 刘巧艳,步红兵,尹卫,黄贤凤,朱丽群,宦迎春,杨玲,严丽荣,于明,许步慧,祖后娟. 护理学报, 2020(20)
- [6]基于系统评价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D]. 余杭青.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D]. 何旭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梦. 河南大学, 2019(07)
- [9]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 苏清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10]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A]. 于东梅.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