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谢爽[1](2019)在《吉林省通榆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缓解和消除贫困仍需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18年底,我国仍有1660万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对新的贫困形势,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在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回顾我国的扶贫历史,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粗放式的扶贫方式显露出诸多的问题和弊端,弄虚作假、扶贫工作形式主义、扶贫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脱贫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应运而生。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出发,以吉林省通榆县精准扶贫工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查阅通榆县精准扶贫政策文件及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下乡走访和与扶贫工作人员、贫困户交谈的方式了解通榆县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状况。研究发现,在政策实施以后,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通榆县的基本情况、贫困成因以及目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入手,总结出群众参与度不高、识别信息缺乏精准度、扶贫主体单一、措施缺乏针对性、资金使用不合理、以及扶贫考核形式化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动员贫困户积极参与,促进贫困自主脱贫;加强扶贫队伍组织建设;动员多方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合理使用扶贫资金、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建议。通过发现问题,找出成因,提出对策建议的逻辑研究思路,切实从理论上提高了通榆县精准扶贫实践的操作性和通榆县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对其他贫困农区乃至所有贫困地区参考和借鉴精准脱贫都有一定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袁哲颖[2](2019)在《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指的是把居住在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的居民搬迁到生活环境相对良好、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地区,极大地改善搬迁居民的居住条件、生产与生活环境,进一步使搬迁居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脚步相适应,进而为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打下基础。自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就着手探索性地尝试易地扶贫搬迁。这一工作从2001年至今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改善搬迁居民的社会环境资源以及搬迁居民的生活环境,扶贫搬迁工作逐步完成了进一步的发展,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面对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任务,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我们已经在短时间内改善了大量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本文将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陶港镇五马村、白沙镇石和村和浮屠镇华道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调查访谈案例,发现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存在三大困境——社区管理困境,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资源管理不当两方面;贫困户甄别困境,主要体现在易地搬迁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方面;搬迁户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搬迁户存在“等、靠、要”思想、搬迁户社会关系重组矛盾、搬迁户对政策公平性存疑和可持续生计困难四方面。对于以上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三大困境,本文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分析三大困境的成因。本文所涉及的理论指导主要有四点:农村社会流动理论、社区治理理论、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移民文化适应理论。针对上述三大困境及其成因,结合理论指导,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如:促进搬迁户思想观念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搬迁户社区文化认同,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社会监督机制等等。目前,阳新县通过多方努力,使得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单单使得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阳新县扶贫搬迁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解决阳新县移民安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为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刘斐[3](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路径与方法探析 ——以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是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在解决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融合、缓解乡村收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努力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重视推进旅游精准扶贫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重点识别规划一批旅游扶贫项目,能够带动贫困地区资源充分利用,建立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与活力再现。在此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旅游规划编制路径,寻求规划与旅游扶贫模式的结合,进而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贫困地区旅游事业的开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地区受困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缺少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政策、人才等机会,更易形成贫困。旅游业因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可以给贫困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与从业选择,同时能够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旅游扶贫在乡村地区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扶贫方式。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扶贫进行了诸多探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旅游扶贫理论、模式、效应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精准扶贫理论与旅游扶贫模式相关研究,并与规划研究方法相结合,同时总结贫困乡村旅游开发的普遍特征与问题,提出旅游精准扶贫规划的设计重点,最终确定旅游精准扶贫的规划思路,主要包括精准识别体系构建与社区扶贫模式选择,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业态选择与项目空间规划。其中,精准识别体系包括开发条件分析与识别、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选择与层级体系构建。在精准识别体系基础上,根据识别“项目”性质与“社区”现状,选择确定适合社区发展的旅游扶贫模式,并进行社区参与路径的指引。规划最后依据全域旅游思想,在全域景观塑造与精致空间生产战略引导下,进行功能布局与项目业态选择。本文规划研究希望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空间规划与治理体系的重构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按照“精准识别——模式选择——项目设计”的逻辑思路进行写作。文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研究绪论,阐释了本次规划研究的起点和目的,明确提出研究问题和实践意义,介绍案例地区,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进行文献综述,对历史上出现过具有影响力的反贫困理论进行概述,并对贫困空间治理与国内外旅游扶贫模式既有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最后对经典旅游扶贫案例进行研究,并提炼出主要经验与教训。第三章从精准扶贫视角审视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并借鉴旅游扶贫相关理论,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的规划路径与规划重点。第四章结合案例进行规划思路与方案的论证。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以及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正文共约43 000字,图表48幅。
银兴贵[4](2018)在《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民居建筑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民居传承着历史信息,反映了人类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广大的乡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结果。不管是何种民居建筑形式,它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经历了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但是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民居建筑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建筑形制,其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适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用地方材料以及注重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属于民族生态与审美的范畴,主要研究黔西北各民族在其民居建筑上的表征,其间探讨并提出生境、民居与人的生命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图建构立体式的民居环境模式,并使之对于当今的民居建设具有些许启示和借鉴,让栖居于新时代生态民居的人们真正的感受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首先,论文开篇是对选题的缘由和研究可行性的动因分析,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凸显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需求与特色,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论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最后确定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对前人理论研究的综述与总结,以及对在研究学科方向上的学术背景的探讨,从而引出笔者的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重点,并介定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同时,内容尽量以精简的文字概括本论文的地理、文化、历史、民族背景,以此来对后续的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进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框架。在以黔西北地区山地农村民居为对象的研究过程中,对该区域山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民居建造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勾勒出了研究对象所在区域地理分区范围并界定了对民居建造使用不利的环境影响因素的特征。其次,论文对“宅”的形成和发展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述,不求面面俱到,主要侧重于从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入手。一是从中国传统原始“宅”的起源、发展的路线和类型来明晰对于“宅”本身的概念,再对本论文所探讨的主体对象“宅”的存在意义有一个本质性的认识。围绕乡土民居建筑的生态化、地域化、适宜性三大主题,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的地域适应性建筑空间布局、适应地域气候的建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三个主要要素的分析,提出了黔西北地区乡土民居演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并试图确立适合黔西乡土民居建筑的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二是以聚落空间意向为角度,从自然、生产劳动、风水、宗法与聚落空间形态的关系出发对民居聚落的生态、文化两方面的空间表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更好地把握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下的民居聚落之间的种种差别,着重凸显黔西北民居聚落的独特性。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民居建筑承担了“住”的特质,民居建筑直观的形象、构件特征、建筑技术以及围绕建筑所产生和进行的活动,都彰显了可以物化的文化思维与精神力量;三是以“空间”与“记忆”作为认识村落历史的两个变量。正因为民居建筑的客观的表意性十分的突出,各种类型的民居建筑不仅提供了建筑本质上的“容器”功能,更成为记录历史上人类各个民族文明的有力证据。通过描述黔西北各民族生活状况的变化,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民居建筑与文化区域的关系,对其民族文化的理解在其民族建筑的有形实体中会得到进一步直观的体验,进而展示了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变迁。最后,论文对黔西北生态民居适应性进行文化上的分析与解释。立足于从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层面上研究农村民居建筑生态化的发展问题,探讨符合黔西北地区山地环境的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确定了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对丰富和完善黔西北地区农村民居研究理论和实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对整篇论文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写清本论文得出的结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掌控以及对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杨永奎,余红梅,郑元红,梁燕菲,邱练[5](2017)在《化肥零增长背景下黔西北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毕节市地处黔西北高寒山区,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及生产条件差,土壤肥力低。为合理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毕节市测土配方施肥"及"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结果,分析毕节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现状,指出水土流失、秸秆焚烧、农民传统施肥习惯和绿肥种植面积低是引起毕节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陈春祥[6](2016)在《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黔西北山区属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区域全部九个县区中有六个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如何在这一区域形成精准扶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成功实现“人口控制、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是黔西北山区肩负的历史重任。从消除绝对贫困来说,精准扶贫在黔西北山区的实践已经走过三年历程,在取得一些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贫困识别不精准、帮扶机制不健全、制度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梳理和探究这一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今后的脱贫攻坚与同步小康,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选题主要以收入再分配理论、赋权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扶贫理论为基础,从多学科视角,对黔西北山区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试图探讨健全、优化及当前这一地区的精准扶贫机制。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第一,梳理黔西北山区的贫困现状和具体的精准扶贫实践,着重从黔西北山区目前的贫困类型和贫困特征方面进行分析梳理,通过三个精准扶贫实践案例村的选择,形成对该地精准扶贫实践的客观认识,进而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黔西北山区扶贫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对比精准扶贫实践前后的扶贫成效,充分肯定精准扶贫对黔西北山区的扶贫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二,通过梳理发现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与不足,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黔西北山区目前的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机制依然不够完善,存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和精准扶贫各要素之间整合不到位的情形,需要构建符合黔西北这一多民族聚居、人口发展过快、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和生态脆弱的山区扶贫开发实际的精准扶贫机制;第三,形成对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的观点看法并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中,尤其要注重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倡导建立精准识别的浮动机制,把更多的贫困人口纳入到精准帮扶对象中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贫困人口自身脱贫能力,实现机制落实到位、有力,扶贫攻坚精准发力,推动精准脱贫;最后对黔西北山区这一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精准扶贫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进行总结和展望。
谌忠,范厚明,吴显[7](2013)在《对贵州高寒岩溶山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探讨》文中指出通过对贵州高寒岩溶山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功能区的阐述,提出了特色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向及目标:要坚持"生态立园、经济强园、文化兴园"三方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品牌创新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帮手,致力把示范园区建设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窗口、产学研结合的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王晋臣[8](2012)在《典型西南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指出要建设贵阳、遵义、毕节等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明确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制定支持政策以及为西南岩溶地区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本论文基于毕节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构建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测评了当前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开展了现代农业功能区划研究,进而提出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和政策保障措施。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现状对比分析表明毕节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存。“十一五”期间,毕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式扶贫有效推进,特色种养业不断壮大,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农业试验示范功能凸显。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农业基础条件差,特色产业优势未充分发挥,贫困人口多、素质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业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等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黔中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川、滇、黔三省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以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毕节试验区的支持,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2)构建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表明毕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总体发展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准备阶段。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4个一级指标)和指标层(16个二级指标)组成,能综合反映现代农业支撑、农业产出、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2010年,毕节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指数为0.36,处于现代农业发展准备阶段,金沙县、毕节市、织金县则达到了现代农业初步实现阶段,其它县均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准备阶段。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支撑方面的实现度最低,分别仅为0.1和0.01。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应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城镇化和农民组织化建设,培育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水平。(3)农产品比较优势评价表明毕节地区薯类、烤烟、牛、猪等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茶叶、蔬菜等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与贵州全省相比较,2010年毕节地区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豆、油菜籽、烤烟、牛、猪、羊具有微弱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值在1.5以下;大豆、薯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指数值分别为1.96和1.59。与全国相比较,2010年毕节地区玉米、高粱、大豆、薯类、油菜籽、烤烟、牛、猪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毕节地区应实施农产品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农产品精品发展战略,稳定玉米、高梁、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薯类面积,适度降低小麦、水稻等种植面积;优先发展烤烟、油菜等优势较为明显的产业,培育茶叶、蔬菜、杂粮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重点发展牛、羊及生猪产业,积极发展特种养殖,打造以威宁、赫章、纳雍等地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4)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制定了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了农产品供给、文化休闲和生态调节与约束等功能分区。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在全地区各县市均有布局,共包括138个镇,以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功能目标;文化休闲功能主导区主要布局于毕节地区政府所在地及各县县城周边自然风景优美、民俗风情独特的区域,共包含46个乡镇,以构建“点、线、面”立体式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为目标;生态调节与约束功能主导区主要分布于威宁县、赫章县及其它县市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共包含60个乡镇,以提供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重点加强石漠化治理和防治水土流失。各县均以主导功能为基本发展方向,但也要兼顾其他农业功能的拓展。(5)结合不同农业功能区特点,总结出适宜毕节地区的七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人口众多、坡地比较肥沃的地区推广“五子登科”立体农业模式;在不适宜种粮的坡耕地大力推行“绿袍”模式,发展花卉、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在山高坡陡、降雨量较大地区全面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加强生态建设;在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带实施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强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在城市周边、风景区周边和具有特殊民族文化传统、风景秀美的乡镇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模式,着力提升旅游档次和服务水平;在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推广农业科技园区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经济基础比较优越、交通便利、主导产业较突出的乡镇,选择发展产业组织带动型模式,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6)提出了促进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和政策措施建议。重点加强高效运转的组织保障体系、稳定高效的资本支持体系、提升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务实有效的农民培训体系等建设。建议加快完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政策措施,提高现代农业的支撑保障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和特色是:(1)以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构建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评价了2005-2010年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及现代农业支撑水平、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明确了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的差距。(2)运用综合比较优势评价方法,评估了毕节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明确了农畜产品的产业发展重点及结构调整方向。(3)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功能区划,明确了农产品供给、生活保障、生态保障、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主导功能区,指明了分区特征及未来发展重点。
郑昭祥,杨忠,陈红[9](2006)在《山区节水农业发展思路探索》文中指出节水农业发展过缓,是制约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县节水农业现状、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的调查分析,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对典型山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进行初步探索和评价。
曾慧,王嵩,葛刚[10](2005)在《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二、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通榆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贫困的界定 |
2.2 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 |
2.2.1 精准扶贫 |
2.2.2 精准识别 |
2.2.3 精准帮扶 |
2.2.4 精准管理 |
2.2.5 精准考核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精细化治理理论 |
第3章 通榆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
3.1 通榆县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资源概况 |
3.2 通榆县贫困现状 |
3.3 通榆县贫困成因分析 |
3.4 通榆县精准扶贫工作举措 |
3.4.1 强化基础布局 |
3.4.2 加强精准识别工作 |
3.4.3 把百姓需求作为工作重点 |
3.4.4 推动各项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5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 |
第4章 通榆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群众参与程度低 |
4.1.2 信息精准度不足 |
4.2 精准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扶贫开发主体单一 |
4.2.2 帮扶措施差异性小 |
4.3 精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合理 |
4.3.2 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不规范 |
4.4 精准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4.1 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
4.4.2 考核结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应用 |
第5章 通榆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政策缺少正确认识 |
5.2 扶贫工作人员缺少专业度 |
5.3 缺乏相应的社会参与激励机制 |
5.4 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
5.5 考核结果缺乏合理反馈机制 |
第6章 通榆县精准扶贫实施的对策建议 |
6.1 精准识别方面 |
6.1.1 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
6.1.2 加强精准识别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扶贫队伍整体素质 |
6.2 精准帮扶方面 |
6.2.1 培育多元化扶贫主体 |
6.2.2 根据需求精准制定和实施帮扶措施 |
6.3 精准管理方面 |
6.3.1 政府应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并加大监管力度 |
6.3.2 加强动态管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
6.4 精准考核方面 |
6.4.1 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 |
6.4.2 实现考核结果公示制度,并合理利用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生态移民搬迁相关研究 |
二、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及研究的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五节 关键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章 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情况介绍 |
第一节 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情况 |
一、阳新县概况 |
二、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进展 |
第二节 阳新县样本村概况 |
一、陶港镇五马村 |
二、白沙镇石和村 |
三、浮屠镇华道村 |
第三节 阳新县样本村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一、陶港镇五马村 |
二、白沙镇石和村 |
三、浮屠镇华道村 |
第二章 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出现的问题 |
第一节 社区管理的困境 |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二、公共资源管理不当 |
第二节 贫困户甄别的困境 |
一、易地搬迁中的道德风险 |
二、易地搬迁中的逆向选择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的困境 |
一、搬迁户存在“等、靠、要”思想 |
二、搬迁户社会关系重组矛盾 |
三、搬迁户对政策公平性存疑 |
四、搬迁户的可持续生计困难 |
第三章 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的成因 |
第一节 社区管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
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
第二节 贫困户甄别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贫困人口随意性 |
二、甄别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
三、农民收入难以数字化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搬迁户依赖扶贫福利,脱贫致富意愿低 |
二、搬迁户心怀故土情结,社会关系重构难 |
三、搬迁户信息获取有限,政府公信力下降 |
四、搬迁户职业选择受限,收入生活受影响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的化解 |
第一节 社区管理改进措施 |
一、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筹资渠道 |
二、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 |
第二节 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贫困户甄别工作 |
一、提高甄别工作科学性 |
二、规避道德风险 |
三、实时了解贫困户近况 |
第三节 助力搬迁户可持续生计发展 |
一、促进搬迁户思想观念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
二、强化搬迁户社区文化认同,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
三、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社会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路径与方法探析 ——以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决策给贫困地区规划目标体系带来全新要求 |
1.1.2 贫困地区群众及政府脱贫欲望强烈 |
1.1.3 传统规划类型模式与方法在贫困地区的落实具有不适应性 |
1.2 概念界定 |
1.2.1 贫困 |
1.2.2 扶贫与精准扶贫 |
1.3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案例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扶贫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 |
2.1.3 “赋权”反贫困理论&合作型反贫困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扶贫模式研究概述 |
2.2.2 贫困空间治理研究概述 |
2.3 乡村旅游扶贫的案例研究 |
2.3.1 “中国扶贫第一村”——宁德赤溪村 |
2.3.2 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信阳郝堂村 |
2.3.3 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开化龙门村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旅游精准扶贫规划路径构建 |
3.1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
3.1.1 贫困乡村旅游开发的普遍特征与问题 |
3.1.2 旅游精准扶贫规划设计重点 |
3.2 旅游精准扶贫规划路径构建 |
3.2.1 精准识别体系建构 |
3.2.2 社区扶贫模式选择 |
3.2.3 扶贫项目体系构建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一都镇旅游精准扶贫规划的实践 |
4.1 一都镇现实发展状况及困境 |
4.1.1 一都镇现实发展困境 |
4.1.2 现状旅游发展及供给分析 |
4.1.3 扶贫角度评判一都镇现有规划 |
4.1.4 小结 |
4.2 开发项目精准识别 |
4.2.1 开发条件精准识别 |
4.2.2 扶贫项目选择与层级构建 |
4.3 社区扶贫模式选择 |
4.3.1 扶贫对象识别 |
4.3.2 基于“项目”+“社区”的扶贫模式选择 |
4.4 空间功能业态与微易行动计划 |
4.4.1 空间功能业态 |
4.4.2 微易行动计划 |
4.5 实施运营与保障 |
4.5.1 运营组织模式 |
4.5.2 乡村土地资源保障 |
4.5.3 农户参与机制 |
4.6 规划实施与效应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1 国外民居研究概述 |
1.2 国内民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论文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
2.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3 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创新之处 |
3 美的问题:生命的人类学预设 |
3.1 大众狂欢:真问题与假命题之论 |
3.2 当代境遇:美问题的人类学转向 |
3.3 生命出场:人类生命的三个维度 |
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生命视域下的黔西北山地民居的产生背景与特点 |
1 生命的物质生态维度:自然环境状况 |
1.1 自然地理要素 |
1.2 严寒恶劣的气候条件 |
1.3 生态环境的脆弱敏感 |
1.4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聚落选址类型 |
2 生命的精神生态维度:人文环境状况 |
2.1 多民族和谐共生的人文背景 |
2.2 农耕为主的生计方式 |
2.3 混杂融合的民族文化 |
2.4 依托自然环境的黔西北民居聚落组合形态 |
3 生命的社会生态维度:社会发展状况 |
3.1 历史述源和行政区划的大致情况 |
3.2 双重属性的宗教信仰 |
3.3 为变所适的辩证思维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生物生命满足的物质承载 |
1 民居:基本需求的物化 |
1.1 人居环境:人类生态的变迁 |
1.2 黔西北当代的生态民居 |
1.3 常规新民居建筑营造类型与手法 |
2 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地域性分析 |
2.1 民居建筑的地域性因素 |
2.2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生态意识分析 |
3 家园意识:民居建筑的基本功能 |
3.1 遮风避雨,生命免受不必要的危害 |
3.2 构筑屏障,生命免受他人的伤害 |
3.3 私密空间,为生命蒙上撩人的面纱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精神生命实现的诗意栖居 |
1 民居聚落生态意向 |
1.1 民居建筑选址的自然生态意向 |
1.2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选址原则与选址方式 |
1.3 民居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 |
2 生态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自觉运用 |
2.1 民居建筑的影响因素与装饰作用 |
2.2 民居建筑从实用过渡到工艺 |
2.3 黔西北民居聚落装饰的空间形态布局 |
3 场所意识:民居建筑的空间意向 |
3.1 公共场域的构成要素 |
3.2 民居建筑中场所精神的塑造 |
3.3 浪漫的还乡和诗意地栖居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社会生命记忆的实现路径 |
1 人居环境:人类生态的社会变迁 |
1.1 民居建筑文化的社会生境的改变 |
1.2 演进的社会生境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
1.3 社会生态中人类的审美智慧 |
2 信仰实践:民居建筑的社会标示 |
2.1 人的信仰实践根源 |
2.2 信仰实践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
2.3 信仰文化与民居建筑的生态关联 |
3 血缘、地缘与身份——三维一体的记忆“轴心” |
3.1 家族记忆 |
3.2 族群认同 |
3.3 社会地位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命与生态的逻辑环链: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 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黔西北民居建筑的保护 |
1.1 黔西北传统聚落和民居的遗存类型 |
1.2 变革中的民居建筑的更新和重生 |
2 黔西北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
2.1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因 |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源起 |
2.3 空间整合与生态调适 |
3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的人类学启示 |
3.1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生态要素与原则 |
3.2 生态、生命与民居的互动关系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说明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5)化肥零增长背景下黔西北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毕节市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状况 |
1.1 毕节市各县 (区) 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
1.2 毕节市不同类型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
1.3 毕节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2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原因 |
2.1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大量流失 |
2.2 重施化肥轻施或不施有机肥 |
2.3 绿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致使单位面积绿肥还田量少 |
2.4 秸秆大量丢弃和焚烧导致秸秆直接还田率低 |
2.5 沼肥施用耗工费时导致沼肥利用率低 |
3 对策 |
3.1 巩固水土保持项目成果, 减少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流失 |
3.2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利用, 因地制宜地培肥地力 |
3.3 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恢复和扩大绿肥生产 |
3.4 坚持走有机无机结合、平衡施肥的道路 |
(6)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贫困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贫困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精准扶贫 |
2.1.4 精准扶贫机制 |
2.2 选题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收入再分配理论 |
2.2.2 赋权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黔西北山区贫困与扶贫现状 |
3.1 黔西北山区贫困现状 |
3.1.1 黔西北山区概况 |
3.1.2 黔西北山区贫困类型 |
3.1.3 黔西北山区贫困特征 |
3.2 黔西北精准扶贫实践及其案例选择 |
3.2.1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实践 |
3.2.2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案例选择——基于三个贫困村的实践 |
3.3 黔西北山区扶贫效益评价 |
3.3.1 经济效益 |
3.3.2 社会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第四章 黔西北山区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贫困瞄准机制不合理 |
4.1.1 识别对象瞄准偏离 |
4.1.2 识别模式单一 |
4.2 精准帮扶模式带动乏力 |
4.2.1 产业扶贫选择单一化 |
4.2.2 集团帮扶效率低 |
4.2.3 金融扶贫驱动力不足 |
4.3 扶贫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 |
4.3.1 机构协调不畅 |
4.3.2 社会扶贫机构管理难度大 |
4.3.3 第三方保障缺位 |
4.4 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不健全 |
4.4.1 贫困人口赋权机制不健全 |
4.4.2 贫困人口参与决策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
4.4.3 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 |
4.5 扶贫制度建设不完善 |
4.5.1 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
4.5.2 区域公共财政制度的制约 |
4.5.3 区域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 |
4.5.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制约 |
4.6 贫困人口增收机制不稳定 |
4.6.1 贫困户增收渠道狭窄 |
4.6.2 贫困户增收缺乏风险预警 |
第五章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构建对策建议 |
5.1 精准贫困人口瞄准,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
5.1.1 建立识别标准浮动机制,精准定位贫困人口 |
5.1.2 建立多元化识别模式 |
5.2 建立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模式,变政府主导为参与 |
5.2.1 多元化产业扶贫模式 |
5.2.2 优化干部扶贫考核,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
5.2.3 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扶贫投入力度 |
5.3 强化帮扶协调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扶贫效率 |
5.3.1 强化政府协调机构建设,畅通机构协调渠道 |
5.3.2 强化企业组织构建,深化社会扶贫组织机构管理 |
5.3.3 强化社区组织构建,切实保障第三方力量到位 |
5.4 完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推动自主脱贫 |
5.4.1 拓宽贫困人口赋权渠道 |
5.4.2 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决策机制 |
5.4.3 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培训 |
5.5 强化精准脱贫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
5.5.1 优化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 |
5.5.2 推进区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
5.5.3 强化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5.5.4 加快区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5.6 建立大数据管理模式,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 |
5.6.1 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
5.6.2 建立精准扶贫预警机制,推动项目资金的大数据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等 |
(7)对贵州高寒岩溶山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区运行模式及特色 |
1.1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区 |
1.2 现代种苗生产及无公害特色蔬菜展示区 |
1.2.1 奇果蔬菜观赏展示 |
1.2.2 现代化种苗工厂 |
1.2.3 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 |
1.2.4 无公害秋淡蔬菜栽培 |
1.2.5 野生蔬菜栽培 |
1.2.6 无公害次早瓜菜栽培 |
1.2.7 药用保健蔬菜栽培 |
1.3 优质水果示范区 |
1.4 园艺植物观光展示区 |
1.5 科普培训区 |
2 发展方向及目标 |
2.1 加快建成黔西北集农贸、旅游、科普、休闲为一体的最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
2.2 创建特色农业科技新园区 |
2.3 实现园区产品多样化、优质化 |
2.4 实现农业种苗繁殖产业化 |
2.5 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 |
2.6 与外界联系实现网络化 |
2.7 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
3 发展措施及对策 |
3.1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
3.2 培育基础产业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 |
3.3 建立品牌创新机制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
3.4 改善服务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
(8)典型西南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
1.2.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1.2.3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1.2.4 农业功能区划研究 |
1.2.5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来源与可靠性分析 |
第三章 毕节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3.1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基本概况 |
3.2 毕节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区位和自然概况 |
3.3 毕节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特征 |
3.3.1 立体气候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 |
3.3.2 山地比重大,石漠化范围广 |
3.3.3 耕地少质量差且分散,坡地比重大 |
3.3.4 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多 |
3.4 毕节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成就 |
3.4.1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4.2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式扶贫有效推进 |
3.4.3 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特色种养业不断壮大 |
3.4.4 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可持续农业不断发展 |
3.4.5 多部门齐抓共管,农业试验示范功能凸显 |
3.5 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农业基础条件差,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
3.5.2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粮食生产比重大,特色产业优势未充分发挥 |
3.5.3 贫困人口众多,素质低,增收压力大 |
3.5.4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不高 |
3.5.5 科技创新不足,农技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效益不明显 |
3.6 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与潜力 |
3.6.1 区位交通优化加速资源要素流通 |
3.6.2 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难得机遇 |
3.6.3 有机特色农产品优势迎合市场需求 |
3.6.4 毕节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政策强力推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择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择 |
4.1.3 指标权重确定 |
4.2 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 |
4.2.1 数据标准化 |
4.2.2 指标标准值确定 |
4.2.3 评价方法选择 |
4.2.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2 现代农业支撑水平评价 |
4.3.3 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评价 |
4.3.4 现代农业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4.3.5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毕节地区农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5.1 种养殖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5.1.1 种植产品综合比较优势评价方法 |
5.1.2 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评价方法 |
5.2 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5.2.1 水稻 |
5.2.2 小麦 |
5.2.3 玉米 |
5.2.4 高粱 |
5.2.5 薯类 |
5.2.6 综合评价 |
5.3 经济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5.3.1 大豆 |
5.3.2 油菜籽 |
5.3.3 烤烟 |
5.3.4 药材 |
5.3.5 茶叶 |
5.3.6 蔬菜 |
5.3.7 综合评价 |
5.4 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5.4.1 牛 |
5.4.2 猪 |
5.4.3 羊 |
5.4.4 家禽 |
5.4.5 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功能区划 |
6.1 农业功能区划基本目标和原则 |
6.1.1 基本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农业功能区划分指标与方法 |
6.2.1 分区指标体系 |
6.2.2 功能区划方法 |
6.3 农业功能区划范围与区划方案 |
6.3.1 区划单元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区划方案 |
6.4 农业功能区特点与发展战略 |
6.4.1 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
6.4.2 文化休闲功能主导区 |
6.4.3 生态调节与约束功能主导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7.1 山区立体农业模式 |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模式 |
7.3 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 |
7.4 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模式 |
7.5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
7.6 产业组织带动型模式 |
第八章 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
8.1 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
8.1.1 高效运转的组织保障体系 |
8.1.2 稳定高效的资本支持体系 |
8.1.3 全方位的产业化推进体系 |
8.1.4 提升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
8.1.5 持续到位的生态建设体系 |
8.1.6 务实有效的农民培训体系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8.2.2 鼓励实施土地流转 |
8.2.3 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 |
8.2.4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8.2.5 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
8.2.6 推动建立农业功能分区发展的政策框架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区节水农业发展思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自然条件 |
1.2 水土资源 |
1.3 社会经济情况 |
2 农业生产现状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水土资源不足 |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
3.3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
3.4 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认识不足 |
3.5 农业生产用水被大量挤占 |
4 节水农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
4.1 稻田节水灌溉 |
4.2 旱地灌溉 |
4.2.1 喷灌 |
4.2.2 微灌 |
4.2.3 膜上灌与坐水种 |
5 节水措施效益评价 |
5.1 灌溉能力评价 |
5.2 效益评价 |
6 环境评价 |
7 结语 |
四、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通榆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谢爽.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2]阳新县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与对策研究[D]. 袁哲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路径与方法探析 ——以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为例[D]. 刘斐. 南京大学, 2018(01)
- [4]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D]. 银兴贵. 贵州大学, 2018(05)
- [5]化肥零增长背景下黔西北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 杨永奎,余红梅,郑元红,梁燕菲,邱练.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8)
- [6]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 陈春祥. 贵州民族大学, 2016(08)
- [7]对贵州高寒岩溶山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探讨[J]. 谌忠,范厚明,吴显.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3)
- [8]典型西南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D]. 王晋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山区节水农业发展思路探索[J]. 郑昭祥,杨忠,陈红. 华北农学报, 2006(S3)
- [10]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曾慧,王嵩,葛刚. 贵州农业科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