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岗是怎样走上自我覆灭之路的(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静[1](2020)在《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本质、价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直接决定着法治在中国的命运。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即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最重要的主体,其对法治的认知程度与定位,深刻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本文以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呈现出U字型的演变轨迹:从建国初期的良好开端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转向再到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回到正轨。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正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集、文选、年谱、传记等为基础,以这一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律文本、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法治事件为切入点,力求清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演变轨迹,总结蕴含其中的法治认识成果,探讨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发生嬗变的原因、经验教训与当代启示等问题,以期为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学理支撑。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为三个部分,共七章。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论文的基础,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和历史前提;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1949-1982年间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第三部分(第七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总结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教训和当代启示。引言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对论文的核心概念——法治进行科学界定,分析法治与人治、法治与法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论文的研究建立在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而已有研究不足又印证着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成为论文研究的新的生长点。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前人对法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根源、本质、职能的认识、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法治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法治思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法治思想、西方现代法治思想则是党对法治认识重要的思想资源。第二章考察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阶段党对法治的认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法治认识的重要历史前提。本章遵循中共党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将党对法治的认识分为土地革命战争阶段、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总结概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从三个历史时期的认识成果来看,既体现着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法治要为巩固革命成果、维护革命秩序、促进革命胜利服务的共性,同时又体现着特性,即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实践背景,又形成了对法治认识的新成果。第三章考察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巩固新生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中心任务。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主要是围绕为巩固新生政权提供法治保障为出发点的。本章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的制定和司法改革运动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法治事件为切入点,概括总结出这些重大法治事件所体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原则、法贵在行的理念以及司法要坚持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等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清醒的。第四章考察分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主要是围绕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法治保障为逻辑起点的。本章主要以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法治事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中共八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从整体来看,这三大法治事件分别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制度根基、筑牢了法律体系基石、提供了根本遵循,搭建起社会主义法治大厦的“四梁八柱”,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法治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第五章考察分析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及其发生曲折转向的原因。本章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对法治的认识成果,深刻剖析了党对法治认识之所以发生曲折转向的原因。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是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的互相交织,即便是在错误发展趋向压倒正确发展趋向,致使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几近中断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也并未完全抛弃宪法和法律,也曾希望通过法治的力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第六章考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反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法治的认识也由此逐渐回到正确轨道。本章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两案”的审判、“七八宪法”和“八二宪法”的制定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法治事件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这些重大法治事件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为开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第七章分析总结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及启示。提出了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把握法治国情;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四点经验及启示。结语在总结全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四个方面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周焕博[2](2020)在《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包括政党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建设,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性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推动重庆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有过短暂的合作。国民党为建立独裁统治撕毁政治协议、进攻解放区导致内战爆发,中国人民的和平期盼破灭。经过军事斗争和政治较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战略优势,中共中央适时发布“五一口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滥觞于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历史进程。新中国建立70余年的政治实践证明,这项基本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开创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统一战线历史文献的发掘和梳理,追根溯源,“五一口号”奠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入阐述了“五一口号”产生的理论渊源,分析了中国各党派对“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其在新政协运动中所持立场和实践举措,力求揭示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启示。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的理论渊源。作为本文的逻辑支撑,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等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为本文写作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概括了“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主要从社会历史因素:两条战线赢得胜利、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中国共产党主体因素: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中共中央绘就建国蓝图;民主党派客体因素: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等三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总结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主要从“五一口号”的直接影响--香港、解放区、国统区的新政协运动;新政协运动的硕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揭示了“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主要从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等方面进行讨论。
李永娜[3](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蒋夏潞[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执政本领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应对如此复杂的执政环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大力加强执政本领建设。而党的执政本领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执政本领建设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的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较为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党在这一时期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党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启示。文章首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历史背景出发,从国际、国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三个方面对当时党所处的环境及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结了党在这一时期进行执政本领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对党在这一时期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概括。主要包括:增强了政治领导的本领,形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本领,锻造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练就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造就了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本领。再次,阐述了增强的这些本领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主要体现了新中国初期党进行执政本领建设将增强执政本领与围绕中心任务相结合、学习苏联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结合、提高执政能力与巩固新生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最后,在这些基础之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当代启示。即中国共产党进行执政本领建设必须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党建全过程。而在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则必须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目标,同时,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坚持实事求是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抓紧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执政本领建设道路。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领才能得到全面增强,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各种风险和考验,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领建设也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
陈家欢[5](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黄清迎[7](2019)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样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并高度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明确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统领作用。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功能,其建设好坏直接关乎着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因此,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时代背景下审视党的政治建设,其选题意义就颇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政治建设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历久弥新的主题,一直伴随着政党和国家发展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主义政党自产生以来就高度重视政治建设问题。从马恩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开始,就特别注重从“政治纲领上来建设党”,突出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在无产阶级政党生存、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党的政治建设方面,不仅汲取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和学说,更结合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党情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强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并取得了显着成效,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和政治本色。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回答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问题,基于党中央对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作的四个方面的概括,即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进行阐述,由此构成了全文的基本框架。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基于所承载的初心和使命,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在事关党存在和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实践和活动过程。在新时代,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命题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从理论维度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从历史维度来看,它是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现实维度来看,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纵向推进的现实需要。回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一百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发现其政治建设同样经历了一段前进与曲折相交织的历史过程。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的基本原理,突出纲领上建党的一般原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政治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党的政治建设主要是为了夺取政权而集中在革命领导权、政治路线以及党内团结和斗争三个方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政治建设主要是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而集中在强化领导核心、明确政治工作的地位以及加强党的团结统一三个方面。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赋予了党的政治建设新的时代内涵,突出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强调坚持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和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把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建设的学说和理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诸多问题,深挖其根源,无不指向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抓实、抓好。基于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强大的政治魄力,突出强化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把它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如领导核心得以确立、政治生态得以净化、贪腐违纪态势明显遏制等;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淡化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内政治生活有待进一步严肃化;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既有党自身治党不严、管党不力的原因,也有外部的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因而,只有辩证分析党的政治建设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当中一项十分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多方举措配套,方能实现最大化效果。为此,就要从坚定全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提高政治能力和坚持净化政治生态四项基本政治要求着手,并通过落实领导责任、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问责四个方面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林木[8](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表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王明科[9](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齐雪[10](2016)在《从反骄傲到反腐败——《甲申三百年祭》的印行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甲申三百年祭》特殊的历史地位,从发表至今,六十余年间,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印行。本文旨在运用史料,分析这五次印行的原因及产生的历史效应。
二、高岗是怎样走上自我覆灭之路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岗是怎样走上自我覆灭之路的(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 |
(二)人治与法治 |
(三)法制与法治 |
三、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二)列宁的法治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法治思想 |
(二)中国近代法治思想 |
(三)西方法治思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历史前提 |
一、中国共产党对工农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工农民主政权重要法律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抗日民主政权重要法律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良好开端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 |
(二)《共同纲领》体现的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 |
(三)《共同纲领》的历史贡献 |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司法改革运动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司法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司法改革运动体现的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 |
(三)司法改革运动的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重大突破 |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对我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
二、“五四宪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的成果 |
(一)“五四宪法”的制定 |
(二)“五四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五四宪法”的历史价值 |
三、中共八大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
(二)中共八大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中共八大正确法治认识中断的原因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曲折转向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与党对法治正确认识轨道的偏离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与党对法治认识的逆转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认识逆转的直接危害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认识逆转原因的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反思与重塑 |
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党对法治认识的及时转向 |
(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七八宪法”的制定 |
(二)“七八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七八宪法”的地位与评价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 |
三、“两案”审判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两案”审判 |
(二)“两案”审判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两案”审判的法治意义 |
四、“八二宪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八二宪法”的制定 |
(二)“八二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八二宪法”的历史贡献 |
第七章 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
(一)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二)在法治轨道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国情 |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二)准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国情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 |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四、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一)以开放心态对待域外经验 |
(二)高度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五一口号”发布的理论溯源 |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理论 |
2.列宁统一战线思想 |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 |
1.毛泽东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
2.“三三制”原则实践总结 |
(三)继承中华和合文化传统 |
1.和合文化标示中华优良传统核心理念 |
2.和合文化促进中华历史发展 |
二、“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 |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
1.两条战线赢得胜利 |
2.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 |
(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
1.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 |
2.中国共产党绘就建国蓝图 |
(三)民主党派爱国人士郑重选择 |
1.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 |
2.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 |
三、“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 |
(一)“五一口号”推进新政协运动展开 |
1.香港新政协运动 |
2.解放区新政协运动 |
3.国统区新政协运动 |
(二)“五一口号”达成协商建国共识 |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新政协召开 |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3.《共同纲领》确立新型政党制度 |
四、“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 |
(一)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 |
1.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
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 |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接受历史和人民检验 |
(二)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 |
1.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
2.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 |
3.协商民主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三)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 |
1.“五一口号”精神实质 |
2.“五一口号”精神汇聚中国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的背景 |
(一)国际形势的新动态 |
1.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
2.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加深 |
(二)国内形势的新发展 |
1.全国解放结束国家分裂局面 |
2.国民党及封建残余迫切需要肃清 |
3.地方各级政权急需建立健全 |
4.国民经济生产亟待恢复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 |
1.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 |
2.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增强政治领导的本领 |
1.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 |
2.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 |
3.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二)推动制度创新的本领 |
1.创新政治制度的本领 |
2.创新法律制度的本领 |
3.创新经济制度的本领 |
4.创新文化制度的本领 |
(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
1.巩固工农联盟的本领 |
2.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本领 |
3.团结知识分子的本领 |
4.促进民族团结的本领 |
(四)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
1.与国内反动势力斗争的能力 |
2.与外国侵略势力斗争的能力 |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能力 |
(五)永葆政治本色的本领 |
1.强化理论武装的能力 |
2.增强组织发展的能力 |
3.提高自我净化的能力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增强执政本领与围绕中心任务相结合 |
(二)学习苏联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结合 |
(三)提高执政能力与巩固新生政权相结合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一)主要经验 |
1.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
2.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 |
3.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
4.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党建全过程 |
(二)当代启示 |
1.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2.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3.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
4.抓紧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一览表 |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
1.2.3 时空——明清广东 |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
1.3.6.1 断代史着作 |
1.3.6.2 地方志着作 |
1.3.6.3 专门史着作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综述 |
1.5.1.3 归纳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
2.2.4.1 土地政策 |
2.2.4.2 组织类型 |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
3.3.2.2 盐利与走私 |
3.3.2.3 租佃与争讼 |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
4.1.3.5 其它复合型 |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
4.4.1 建设概况 |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
5.1.1 私密居住(P) |
5.1.1.1 实体构成 |
5.1.1.2 要素特点 |
5.1.2 公共凝结(C) |
5.1.2.1 实体构成 |
5.1.2.2 要素特点 |
5.1.3 联合对抗(U) |
5.1.3.1 实体构成 |
5.1.3.2 要素特点 |
5.1.4 自然融合(N) |
5.1.4.1 实体构成 |
5.1.4.2 要素特点 |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
5.2.1 借势与造势 |
5.2.1.1 山水掩映 |
5.2.1.2 连片聚集 |
5.2.2 统合与多元 |
5.2.2.1 轴心布局 |
5.2.2.2 分支布局 |
5.2.3 特殊与普及 |
5.2.3.1 临时避难 |
5.2.3.2 住防合一 |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
5.3.1 网络秩序化 |
5.3.1.1 集聚 |
5.3.1.2 排列 |
5.3.1.3 复合 |
5.3.2 层级界域化 |
5.3.2.1 线性围合 |
5.3.2.2 点式布防 |
5.3.3 空间吸引场 |
5.3.3.1 错位 |
5.3.3.2 迷迭 |
5.3.3.3 曲折 |
5.3.4 精神布控点 |
5.3.4.1 核心性 |
5.3.4.2 多样性 |
5.4 本章小结 |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
5.4.2.1 环境适应性 |
5.4.2.2 安全围合性 |
5.4.2.3 族群凝聚性 |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
6.1.1.1 模式特点 |
6.1.1.2 实体分化 |
6.1.1.3 实例分析 |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
6.1.2.1 模式特点 |
6.1.2.2 实体分化 |
6.1.2.3 实例分析 |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
6.1.3.1 模式特点 |
6.1.3.2 实体分化 |
6.1.3.3 实例分析 |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
6.2.1.1 江-佛区 |
6.2.1.2 汕-揭区 |
6.2.1.3 惠-河区 |
6.2.1.4 其他核心点 |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和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 |
一、政治和政治建设 |
二、政党的政治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
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特点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突出问题导向 |
二、强调整体逻辑 |
三、凸显民心至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 |
一、突出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
二、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 |
第二节 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启示 |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建设成功的思想基础 |
二、坚持政治领导是党的建设成功的组织保证 |
三、提高政治能力是党的建设成功的根本要求 |
四、净化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成功的基本途径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现实要求 |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一、执政前党的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执政前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曲折探索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拨乱反正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的成就 |
一、党内领导核心得以确立 |
二、党内政治生态得以净化 |
三、贪腐违纪态势明显遏制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忽视、淡化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 |
二、党内政治生活有待进一步严肃化 |
三、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有待不断提升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强经济、弱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 |
二、党内法规制度的设计不全和执行不力 |
三、落后腐朽政治文化的广泛渗透和腐蚀 |
第五章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
第一节 坚定政治信仰 |
一、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三、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第二节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三、完善和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
第三节 提高政治能力 |
一、提升各级各类组织的政治能力 |
二、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 |
第四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一、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
二、大力建设党内政治文化 |
三、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
第六章 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落实领导责任 |
一、党委成员应当履行主体责任 |
二、各级相关部门应当恪尽职守 |
三、中央和国家机关应率先垂范 |
第二节 抓住“关键少数” |
一、“关键少数”要带头涵养优秀政治品格 |
二、“关键少数”要带头培育优良政治作风 |
三、“关键少数”要带头提升过硬政治能力 |
第三节 强化制度保障 |
一、健全完备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 |
二、将政治高线与政治底线相结合 |
三、加大法纪宣传教育和执行力度 |
第四节 加强监督问责 |
一、执纪监察突出政治巡视和政治监督 |
二、建立政治生态和党建考核评价体系 |
三、进一步加大严肃追责问责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城市接管 |
1.2.2 城市改造 |
1.2.3 城市管理 |
1.2.4 城市治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
一、概念界定 |
二、主要文献史料 |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
表格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从反骄傲到反腐败——《甲申三百年祭》的印行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甲申》于“两种命运”选择中的印行 |
二、《甲申》于国共内战时期的印行 |
三、《甲申》于1954 年的印行 |
四、《甲申》于1972 年的印行 |
五、《甲申》于2004 年的印行 |
四、高岗是怎样走上自我覆灭之路的(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D]. 李文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D]. 周焕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建设研究[D]. 蒋夏潞.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黄清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从反骄傲到反腐败——《甲申三百年祭》的印行史[J]. 齐雪. 郭沫若学刊,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