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聚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瑞,宋娅娅,刘泽淼,黄贤金[1](2021)在《基于“双评价”的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及应用——以海南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经济分区,是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运行的科学依据。据此,文章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引入多要素空间叠置、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以生态空间为强约束要素、发展空间为主导性要素,可承载性为限制性要素的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并涵盖3项模块层、9项准则层、27项指标因子的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以海南岛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计算得到海南岛生态保护空间、生态优先空间、优化发展空间和重点发展空间分别占陆域总面积的22.38%、21.25%、26.48%和29.89%;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行政区边界和发展格局进行边界修正,最终将海南岛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和12个生态经济亚区,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田晓晖[2](2020)在《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状况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效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对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评估,以期今后为该市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指导与理论支持。本文以2019年杭州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小班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1)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杭州市森林资源状况以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森林资源总量较多,分布范围广,面积数量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类型以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为主,竹种类繁多,竹产业发达。同时发现了空间分布西丰东贫,均衡性不够、林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森林覆盖率渐趋饱和、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2)本文依据2008年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提出了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收集和处理大量社会经济发展公布的相关数据和生态站采集数据,利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得出其实物量和价值量。所得结果表明:2019年杭州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到1 088.49亿元。其中森林游憩、涵养水源价值最高,分别达到356、320.94亿元,占到了总效益的62.19%。3)本文在得出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基础上,综合用运相对标准化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线性加权法,得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将杭州市各地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淳安、临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优,建德、桐庐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良,富阳、余杭、萧山、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功能为中,其余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差。本文探索对杭州市各区、县(市)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客观的表达杭州各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水平。目前,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对辖区的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较为传统,容易受到人为干扰,主观性较强。结合应用需求,下一步拟采用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杭州市生态建设成效。
张静静[3](2019)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或者相互增益的协同关系。厘清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及其空间差异,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森林类型图、地形、NDVI、气象和土壤等多源数据,借助CASA模型、InVEST3.2模型和Arc GIS10.2软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森林蓄积量、固碳、水源供给、土壤保持和生境支持)评估与空间制图;运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法及K-Means聚类分析法,从多个空间尺度(区域、森林类型、县域、垂直带)探讨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及综合效益,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分区方案;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探讨服务之间权衡关系的驱动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蓄积量、固碳和生境支持服务高值区主要位于中高山地区,水源供给服务呈自南向北递减,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东部各县交界处。就森林类型尺度而言,除水源供给外,天然林提供的其他服务单位量均高于人工林。就县域尺度而言,除水源供给外,镇平和内乡境内其他服务单位量都比较小。就垂直带尺度而言,南坡自然环境条件比北坡优越,其各垂直带提供的水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供给能力较强,但其余服务还有待提升。(2)区域尺度上,有71.21%的服务之间存在低协同及不同程度的权衡关系,28.79%为高协同关系。森林类型尺度上,阔杂林、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和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林等高协同区占比重较大;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林则以单一服务主导占据优势。县域尺度上,鲁山、西峡、南召、内乡和镇平境内高协同区占比重较大,但水源供给单一服务主导也占据优势。垂直带尺度上,南坡中山落叶阔叶林带(SIII)服务协同关系最好,北坡低山落叶阔叶林带(NI)协同关系最差。(3)伏牛山中高山地区服务综合效益高于低山地区,天然林综合效益高于人工林,但整体来看综合效益还较低,分配不均衡问题较突出。森林类型尺度上,短柄枹栎林综合效益较高,且分配较均衡。县域尺度上,栾川森林资源状况更接近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垂直带尺度上,SIII综合效益最高,分配较均衡,是服务协同发展的最优状态。(4)服务权衡强度量化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土壤保持服务较低是导致大部分地区服务权衡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应将提升土壤保持能力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森林类型尺度上,阔叶林服务之间协同增益的关系较普遍,而针叶林中协同减弱以及权衡强度较高的状态较普遍。县域尺度上,仅在鲁山、南召、西峡、内乡和镇平境内的水源供给和固碳服务之间出现权衡强度较低且服务效益值均较高的状态。垂直带尺度上,仅在南坡低山落叶阔叶林带(SI)和含常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带(SII)内的水源供给和固碳服务之间出现权衡强度最低且服务效益值最高的状态,其次在SIII内蓄积量与水源供给、土壤保持之间出现权衡强度较弱且服务效益值较高的状态。(5)基于乡镇尺度划分的森林管理亚区更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北坡大部分地区水源供给服务较差是导致权衡发生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当地气候背景和立地条件,采取工程措施改善水资源限制问题。而南坡中低山及山麓地带服务整体效益较差,一方面应加强对南坡马尾松人工林和栎类次生林的管理,同时推广针阔混交林代替纯林;另一方面应增加南坡锐齿槲栎林和短柄枹栎林的面积,提升其蓄积量、固碳与生境支持服务的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南坡立地环境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6)自然环境因素对服务权衡强度的贡献率较高,尤其是森林类型、降水量和海拔的贡献率普遍较高。具体来看,由高海拔至低海拔地区,森林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再加上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次生林和人工林面积逐渐增加,导致蓄积量、固碳等服务降低,而降水量增加导致水源供给能力提升,因此权衡关系普遍。未来应加强天然林保护以及人工林质量提升,并采取工程措施改善高海拔区以及北坡水资源限制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权衡关系。社会经济因素贡献率较低,这是由于其影响较复杂,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达到最高值后,蓄积量、固碳等服务有回升趋势,考虑是由于当地产业结构组成差异造成的。因此未来通过发展新兴行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有助于缓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权衡关系。
朱振亚[4](2018)在《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增长极之一,目前地区人地关系紧张、资源环境超负荷问题突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ArcGIS空间分析、分室情景模拟、多元统计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多种方法,分析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转换,评估生态服务价值组成和变化,分析其空间分布、综合分区及时空异质性,模拟不同情景下的服务价值变化,探究其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机制,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规划管理和生态服务价值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地区自然景观和人工或半自然-半人工景观空间分布较为明晰,林地、草地等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耕地、建设用地等主要在东南部。1990-2010年,地区土地利用主要转为半人工和人工景观,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为人工景观,人类活动等干扰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不容忽视。1990-2000年,北京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最快,2000-201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最快;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高,北京市最低。(2)2010年地区的净第一生产力77.75TgC/a,其范围0-1334.20 gC/m2a,均值361.31gC/m2a,最大值出现在北京市。地区的水源涵养量105.43亿m3/a,土壤保持量1473955万t/a。替代市场法估算的2010年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为2635.76亿元/a,地区的重要价值是土壤保持价值,其次是气体调节价值和物质循环价值,水源涵养价值的贡献最小。1990、2000和2010年,效益转移法估算的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2011.15、2131.21和2110.92亿元/a。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服务价值的比重超过80%,土壤形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较大。森林生态系统对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布最分散,文化服务价值最集中,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接近正态分布。单个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分区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梯型。地区的167个区县单元中67.66%个单元属于极强承载区,生态服务价值对人口或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不容乐观。(3)1990-2010年,总生态服务价值表现出聚集的趋势,高值聚类主要在西北部,而低值聚类主要在东南部。基于面积比率的聚集程度最大,基于GDP比率的聚集程度最小,EB标准化能消除部分空间异常值单元。1990-2010年,除文化服务价值外,其他三类服务价值的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而其他社会经济重心偏移方向各具特点。20年来,调节服务价值、总生态服务价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距离较大。总服务价值重心与城镇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高;以2000年为界,总服务价值重心与部分社会经济重心变动的一致性有所转变。“情景一”和“情景三”下,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分别下降1.1041和10.1244亿元,“情景二”下每年增加8.1168亿元。按照《土地规划》设定的情景,预计2030年比2010年增加19.7782亿元人民币。2015年,“情景一”的模拟结果最理想,其次是“情景四”,“情景二”的模拟结果最差。(4)温度和降水是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次是湿度,风因素的作用最小。累年气温年较差、累年年最少降水量和累年日降水量多0.1mm日数特别是后者对生态服务价值的正向作用明显;而累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对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的正负作用共存,以负面作用效应为主。四个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第一产业相关的因子是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财政税收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第一产业综合因子对生服务价值的负面作用显着,总人口因子的负面作用弱于第一产业综合因子,而第一产业简化因子的作用效应正负交替。第一产业综合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而总人口因子、第一产业简化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异质性增加。局部影响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空间非平稳性,局部影响模型优于全局影响模型。
阿荣[5](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张晶晶[6](2017)在《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提出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刚性约束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另一方面又使得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显,从而使得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又反过来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评价和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当前资源环境形势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海南岛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与旅游资源。近些年来,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推动下,海南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骤增变得更加突出,由此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受到关注。面对严峻的人口态势,当地资源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撑能力满足人口的发展需求;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环境容量是否能承受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亟需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因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海南岛的区域地质背景以及资源环境现状,参照海南岛地区发展规划,开展了海南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体系、方法模型与实践研究,并完成了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南岛国土区划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资源与环境单因素承载力评价研究:结合海南岛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建立了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单要素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类单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环境类单要素包括地质环境、土壤环境以及水环境。对海南岛6项资源环境单要素进行具体的调查与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形成各项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与评价体系,开展了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专项研究,并绘制了各项单要素承载力区划图。评价结果表明:(1)以海南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计算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良好,仅个别县市出现了超载状态;(2)海南岛水资源量丰富,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较大,在现有人口规模的基础上还可容纳1500余万人;(3)从海南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性、观赏性、规模等6项自然属性以及通达性、安全性、可保护性3项社会属性对海南岛84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价值研究,评价得出海南岛共有世界级地质遗迹4处,国家级地质遗迹10处,省级地质遗迹70处;(4)海南岛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地质环境较为脆弱,高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山地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5)受成土母质的影响,海南岛土壤环境中8大重金属的超载区主要分布于琼北的火山岩台地地区,但全岛整体土壤环境容量较高,土壤环境承载力水平比较乐观;(6)海南岛水环境承载力水平一般,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中小型河流CODCr和NH3-N污染严重,水环境容量较低。(2)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在完成6项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以及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运用“短板理论”进行了海南岛人口承载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较低,但计算结果为最理想的、最安全的人口容量。提出并建立了基于K-means型聚类分析以及Map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区模型,最终将海南岛划分为不超载区、承载临界区与超载区3个承载等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较好,不超载区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西南和东北部的广大沿海区域以及北部的屯昌县和定安县;承载临界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北部,包括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海口市在内的几个市县的部分区域;超载区则集中分布于海南岛的中部低山丘陵地区。(3)国土区划研究:根据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结合海南岛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海南岛主体功能区划,确定了海南岛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的布局,分析了各主体功能区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主体功能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土地利用格局具有圈层分布特点,表现为:由内向外依次为生态圈、农业圈、城市圈。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划定了海南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生态保护红线,从而确定了城市开发边界,为海南岛实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赵岩[7](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汪朝辉[8](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谭键[9](2012)在《海南省生态安全的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空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人类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生态压力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与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区域安全研究的关键领域也由传统的政治、军事问题扩大到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范畴,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已成为了当前安全科学的前沿领域。海南省地处我国最南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区位独特、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海南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敏感性强、承载力小、抗自然和人类干扰能力低,生态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差,一但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随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将加大步伐,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势必给这一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为风险对生态系统的损害,确保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关于海南的生态安全研究还较缺乏,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安全研究对于准确、科学地选择海南生态建设的策略,把握区域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做出控制和治理措施,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也丰富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完善和充实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利用海南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对海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总量生态足迹(EF)为2890133hm2。在各项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较高的是总量林地生态足迹、总量耕地生态足迹和总量水域生态足迹,较低的是总量草地生态足迹、总量建设用地生态足迹、总量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最高的总量林地生态足迹是最低的总量草地生态足迹的4342.76倍。在18个市县中,总量生态足迹最高的儋州市是450646.2hm2,最低的是五指山市,其值为31065.71hm2。海南省总量生态盈亏为2357083hm2。在各项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较高的是总量水域生态盈亏、总量林地生态盈亏和总量耕地生态盈亏,较低的是总量草地生态盈亏、总量建设用地生态盈亏、总量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盈亏。在18各市县中,总量生态盈亏最高的是文昌,其值为315554.59hm2,最低的是白沙-54892.75hm2根据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本文对2015年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海南省总量生态足迹为3560620hm2,比2009年增加了670487.34hm2,增长率为0.23。在各项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较高的是总量林地生态足迹、总量耕地生态足迹和总量水域生态足迹,较低的是总量草地生态足迹、总量建设用地生态足迹、总量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最高的总量林地生态足迹是最低的总量草地生态足迹的68.58倍。全省各市县,总量生态足迹最高的是琼海市,其值为454921.80hm2,最低的是五指山市的51153.37hm2。2015年,海南省总量生态盈亏为1686596hm2。在各项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较高的是总量水域生态盈亏、总量耕地生态盈亏和总量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盈亏,较低的是总量草地生态盈亏、总量建设用地生态盈亏、总量林地生态盈亏。各市县中,总量生态盈亏最高的是儋州市,其值为313121.44hm2,最低的是琼海市,其值为-154969.55hm2。在对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低碳及制度等因素构建了海南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探讨的海南省生态安全发展程度的评价方法,指出要客观评价海南省生态安全建设效果,需加强海南省生态安全统计数据库建设、海南省生态安全统计分析工作、构建评价海南省生态安全建设状况的定量分析模型及政府政策层面等三方面基础性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李滋睿[10](2010)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畜牧业大国,肉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畜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我国肉类出口量仅占世界肉类出口总量的3.6%,动物疫病是影响着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动物疫病管理模式,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OIE认可为无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畜产品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实惠。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提出我国要实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因此,从我国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入手,研究动物疫病区划,对于确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指导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动物疫病区划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划的方法体系。重点探讨了动物重大疫病区域划分和各区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方面,研究了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发展战略。首先,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疫体系建设情况和防疫技术措施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动物疫情还不断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提出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动物疫情应急反应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地区防疫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贫困地区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其次,较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疫病区划的目标、原则、分类体系、区划方法及区划程序。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呈现区域性特点,遵循自然分离规律。通过计算动物疫病流行指数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区划。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区域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洁净区、散发区、中度流行区、较重流行区和严重流行区。分析了各个区的地理分布和疫病流行特点。第三,研究提出了不同流行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策略。洁净区是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和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首选区域,要严格采取扑杀措施防控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散发区动物疫病的防控策略是建立动物重大疫病隔离带,保证周边的动物疫情不传播到本区域内。同时,通过免疫等技术手段使散发区逐步转化为洁净区;中度流行区要适度发展畜牧业,严禁动物和畜禽产品外调和出口,控制疫病的发展和扩散;动物疫病较重区和严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边界地区,国外疫病影响、经济落后、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大都市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动物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地区的防疫工作要依靠国家来完成。第四,研究了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和猪蓝耳病等五种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区域分布,总结了国外防制经验和消灭净化方法,提出了我国消灭这五种动物疫病的思路和措施。最后,研究了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发展战略。主要战略措施是调整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域,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建设“生物安全小区”;转变无疫区畜禽饲养管理模式,提高畜禽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程度;强无疫区动物疫病的监测能力,摸清疫病流行情况;建立和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工作;积极推进我国无疫区的国际认证和认可工作。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有尽快制定和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扑灭计划、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国家兽医官制度、进一步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等。
二、海南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聚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服务 |
1.2.2 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服务 |
1.2.3 为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5.1 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
1.5.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估算 |
1.5.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评价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情况 |
2.1 |
2.1.1 地质地貌、水系及气候情况 |
2.1.2 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 |
2.1.3 旅游产业情况 |
2.2 本章小结 |
3 杭州市森林资源状况量化分析 |
3.1 杭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森林资源总量 |
3.1.2 森林资源结构 |
3.1.3 森林资源分布 |
3.1.4 森林资源状况特点 |
3.2 杭州市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
3.2.1 林地面积变化 |
3.2.2 森林面积变化 |
3.2.3 森林覆盖率变化 |
3.2.4 林木蓄积变化 |
3.2.5 森林蓄积变化 |
3.2.6 森林资源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 |
4.1 评估指标 |
4.1.1 涵养水源指标 |
4.1.2 保育土壤指标 |
4.1.3 固碳释氧指标 |
4.1.4 积累营养物质指标 |
4.1.5 净化大气环境指标 |
4.1.6 森林防护指标 |
4.1.7 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 |
4.1.8 森林游憩指标 |
4.2 评估方法 |
4.2.1 生态功能指数与调整系数 |
4.2.2 水源涵养计算 |
4.2.3 保育土壤计算 |
4.2.4 固碳释氧计算 |
4.2.5 积累营养物质计算 |
4.2.6 净化大气环境计算 |
4.2.7 森林防护计算 |
4.2.8 生物多样性保护计算 |
4.2.9 森林游憩计算 |
4.3 综合评价方法 |
4.3.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3.2 指标权重计算 |
4.3.3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3.4 聚类分析分类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实践 |
5.1 评估参数来源与处理 |
5.1.1 实物量参数 |
5.1.2 价值量参数 |
5.2 总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 各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1 水源涵养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2 固碳释氧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3 保育土壤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4 积累营养物质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5 净化大气环境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6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7 森林防护实物量和价值量 |
5.3.8 森林游憩实物量和价值量 |
5.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
5.4.1 指数数据标准化 |
5.4.2 指标权重值 |
5.4.3 综合评价指数 |
5.4.4 综合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理论基础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
1.2.5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进展 |
1.2.6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7 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数据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域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及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遥感资料 |
2.2.2 气象资料 |
2.2.3 野外调查资料 |
2.2.4 森林垂直带谱划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2.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效益量化方法 |
2.3.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驱动机制研究方法 |
2.4 小结 |
3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间差异分析 |
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间分布特征 |
3.1.1 森林蓄积量服务 |
3.1.2 固碳服务 |
3.1.3 水源供给服务 |
3.1.4 土壤保持服务 |
3.1.5 生境支持服务 |
3.2 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2.1 森林类型与蓄积量服务 |
3.2.2 森林类型与固碳服务 |
3.2.3 森林类型与水源供给服务 |
3.2.4 森林类型与土壤保持服务 |
3.2.5 森林类型与生境支持服务 |
3.3 不同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3.1 县域与蓄积量服务 |
3.3.2 县域与固碳服务 |
3.3.3 县域与水源供给服务 |
3.3.4 县域与土壤保持服务 |
3.3.5 县域与生境支持服务 |
3.4 不同垂直带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4.1 不同垂直带与蓄积量服务 |
3.4.2 不同垂直带与固碳服务 |
3.4.3 不同垂直带与水源供给服务 |
3.4.4 不同垂直带与土壤保持服务 |
3.4.5 不同垂直带与生境支持服务 |
3.5 小结 |
4 生态系统主导功能与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分级 |
4.1.1 服务能力分级的空间分布和统计分析 |
4.1.2 不同分级区域内森林类型组成分析 |
4.2 生态系统服务分级区域空间叠置 |
4.3 生态系统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分区 |
4.3.1 区域尺度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分区 |
4.3.2 森林类型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3.3 县域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3.4 垂直带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4 生态系统主导功能空间分布与森林资源管理 |
4.5 小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综合效益量化 |
5.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量化 |
5.1.1 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2 森林类型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3 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4 垂直带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与权衡强度量化 |
5.2.1 区域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2 森林类型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3 县域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4 垂直带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5 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强度量化 |
5.3 服务效益聚类分析与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 |
5.4 小结 |
6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驱动机制分析 |
6.1 影响因素选取 |
6.2 影响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2.1 自然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2.2 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服务权衡驱动机制分析 |
6.3.1 因子探测器 |
6.3.2 生态探测器 |
6.3.3 交互探测器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一、发表的科研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1 总体趋势分析 |
1.2.1.2 网络和热点分析 |
1.2.1.3 研究分布情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2.1 总体趋势分析 |
1.2.2.2 研究主题分析 |
1.2.2.3 研究分布情况 |
1.2.3 分主题研究进展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1.2.3.2 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和分区 |
1.2.3.3 影响因素或驱动力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介绍 |
2.2.1 自然状况 |
2.2.2 社会经济 |
2.3 数据预处理 |
3 京津冀地区的景观特征分析 |
3.1 土地利用景观的遥感解译 |
3.1.1 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方法 |
3.1.1.1 LUCC遥感解译流程 |
3.1.1.2 遥感影像的选择和处理 |
3.1.1.3 遥感解译标志的确定 |
3.1.1.4 质量控制与检查 |
3.1.2 土地利用景观解译结果 |
3.2 土地利用景观特征及空间分布 |
3.2.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 |
3.2.1.1 土地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及变化 |
3.2.1.2 分省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 |
3.2.1.3 各土地利用景观子类型结构特征及变化 |
3.2.2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3.2.2.1 土地利用景观总体空间分布 |
3.2.2.2 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分布格局 |
3.2.2.3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分布格局 |
3.3 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1 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2 分省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3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转换格局 |
3.3.3.1 耕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2 林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3 草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4 转为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 |
3.4 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程度指数 |
3.4.1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1 地区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2 分省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分区 |
4.1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替代市场法估算 |
4.1.1 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估算方法 |
4.1.1.1 NPP物质量估算方法 |
4.1.1.2 水源涵养量的估算方法 |
4.1.1.3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方法 |
4.1.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估算结果 |
4.1.2.1 NPP物质量的估算结果 |
4.1.2.2 水源涵养量的估算 |
4.1.2.3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 |
4.1.3 生态服务价值替代市场估算法 |
4.1.3.1 气体调节价值 |
4.1.3.2 水源涵养价值 |
4.1.3.3 物质循环价值 |
4.1.3.4 土壤保持价值 |
4.1.3.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4.1.3.6 有机物生产价值 |
4.1.4 生态服务价值量的估算结果 |
4.1.4.1 气体调节价值 |
4.1.4.2 水源涵养价值 |
4.1.4.3 物质循环价值 |
4.1.4.4 土壤保持价值 |
4.1.4.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4.1.4.6 有机物生产价值 |
4.2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效益转移法估算 |
4.2.1 非建设用地价值当量的空间修正 |
4.2.2 基于空间分层抽样的生物量的测定 |
4.2.2.1 空间抽样统计过程和方法 |
4.2.2.2 耕地生物量的统计推断 |
4.2.2.3 林地、草地生物量的统计推断 |
4.2.3 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价值的确定 |
4.2.4 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
4.2.5 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汇总 |
4.2.5.1 分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4.2.5.2 分区县生态服务价值的统计分析 |
4.3 不同估算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
4.4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和分区 |
4.4.1 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区方法 |
4.4.2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
4.4.3 生态服务价值的综合分区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和趋势 |
5.1 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5.1.1 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5.1.1.1 全局自相关 |
5.1.1.2 局部自相关 |
5.1.2 空间权重文件的创建 |
5.1.1.1 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权重 |
5.1.1.2 基于距离的空间权重创建 |
5.1.3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1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局自相关 |
5.1.3.2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局部自相关 |
5.1.4 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1 199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2 200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3 201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5 基于人口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6 基于GDP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7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结果 |
5.2 价值重心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 |
5.2.1 生态服务价值重心的偏移特征 |
5.2.2 社会经济因子重心的偏移特征 |
5.2.3 重心变动的耦合性和一致性分析 |
5.2.3.1 重心变动的耦合性分析 |
5.2.3.2 重心变动的一致性分析 |
5.2.4 未来重心偏移的分析 |
5.3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室情景模拟 |
5.3.1 分室情景模拟分析方法 |
5.3.1.1 分室模型模拟 |
5.3.1.2 情景分析法 |
5.3.2 土地利用景观转换的分室模型 |
5.3.3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
5.3.4 不同情景下生态服务价值的模拟结果 |
5.3.5 分室情景模拟结果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 |
6.1 自然因素的全局影响机制 |
6.1.1 生态服务价值变量的确定 |
6.1.2 自然因素影响因子的筛选 |
6.1.3 自然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
6.1.4 自然因子的全局影响机制分析 |
6.2 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 |
6.2.1 自然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2 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分析 |
6.3 社会经济因素的全局影响机制 |
6.3.1 生态服务价值变量的选定 |
6.3.2 社会经济影响因子的制备和筛选 |
6.3.4 社会经济因子的全局影响机制模型 |
6.3.4.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社会经济回归模型 |
6.3.4.2 社会经济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
6.4 社会经济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 |
6.4.1 社会经济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4.2 社会经济的局部影响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三、区域均衡理论 |
四、地域分工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差异 |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
四、水文条件差异 |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
一、畜牧业资源 |
二、煤炭资源分布 |
三、旅游资源 |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
一、区域经济总量 |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位置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2.3.1 水文地质条件 |
2.3.2 工程地质条件 |
2.4 资源环境现状 |
2.4.1 资源现状 |
2.4.2 环境现状 |
第三章 海南岛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专题评价 |
3.1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1 技术路线 |
3.1.2 海南岛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与功能区划 |
3.1.3 农业用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
3.1.4 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
3.1.5 生态用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
3.1.6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综合评价 |
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2.1 技术路线 |
3.2.2 海南岛水资源分区 |
3.2.3 水资源总量评价 |
3.2.4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
3.2.5 海南岛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
3.3 地质遗迹资源承载力评价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评价方法 |
3.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4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1 技术路线 |
3.4.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
3.4.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3.4.4 地质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
3.5 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 |
3.5.1 技术路线 |
3.5.2 评价方法 |
3.5.3 农业用地土壤环境容量 |
3.5.4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容量 |
3.5.5 生态用地土壤环境容量 |
3.5.6 海南岛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3.6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3.6.1 技术路线 |
3.6.2 水环境容量计算 |
3.6.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第四章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与国土区划 |
4.1 人口承载力评价 |
4.2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4.2.1 评价方法 |
4.2.2 评价过程 |
4.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海南岛国土空间区划 |
4.3.1 主体功能区划 |
4.3.2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南岛国土空间红线划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基础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技术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则 |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
2.5.1 区划基本单元 |
2.5.2 技术途径 |
2.5.3 区划方法 |
2.6 小结 |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
3.3.1 区域特征分析 |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
3.4.1 区域特征分析 |
3.4.2 空间叠加分析 |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
5.1.2 基础功能类型 |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3.4.1 森林火灾灾害 |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
3.4.4 大气污染 |
3.4.5 地表水污染 |
3.4.6 旅游垃圾污染 |
3.4.7 噪声污染 |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
3.5 本章小结 |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主导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1.5 可比性原则 |
4.1.6 前瞻性原则 |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
4.3.3 指标的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6.3.1 生态环境压力 |
6.3.2 生态环境状态 |
6.3.3 人文环境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7.2.1 自然环境概况 |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
7.5 本章小结 |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
8.5.1 吸引社会捐助 |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海南省生态安全的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安全的提出 |
1.3 生态安全的概念 |
1.4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选题意义 |
1.6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安全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生态承载力机制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系统论 |
2.1.5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 |
2.1.6 系统安全理论 |
2.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
2.2.2 综合指数法 |
2.2.3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格局方法 |
2.2.4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2.5 PSR体系 |
2.2.6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海南省概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区域自然环境 |
3.1.2 区域社会经济 |
3.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 |
3.2.2 森林、植被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
3.2.3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 |
3.2.4 海岸带生态环境 |
3.2.5 环境污染状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省生态安全及其空间结构分析 |
4.1 模型构建及说明 |
4.1.1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
4.1.2 生态承载力 |
4.1.3 生态盈亏 |
4.1.4 万元GDP生态足迹 |
4.1.5 万元GDP生态盈亏 |
4.1.6 产业结构演进系数 |
4.1.7 泰尔指数 |
4.2 2009年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 |
4.2.1 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要素结构 |
4.2.2 海南省的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 |
4.3 2009年海南省的生态盈亏及其空间结构 |
4.3.1 海南省的生态盈亏及其要素结构 |
4.3.2 海南省的生态盈亏的地域结构 |
4.4 2009年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状况的地域结构 |
4.4.1 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足迹(FG)的地域结构 |
4.4.2 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盈亏(DG)的地域结构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海南省生态安全预测研究 |
5.1 2015年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 |
5.1.1 海南省的生态足迹及其要素结构 |
5.1.2 海南省的生态足迹的地域结构 |
5.2 2015年海南省的生态盈亏及其空间结构 |
5.2.1 海南省的生态盈亏及其要素结构 |
5.2.2 海南省的生态盈亏的地域结构 |
5.3 2015年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状况的地域结构 |
5.3.1 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足迹(FG)的地域结构 |
5.3.2 海南省万元GDP的生态盈亏(DG)的地域结构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海南省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
6.1 设计海南省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6.2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研究 |
6.2.1 因子分析法 |
6.2.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6.2.2.1 确定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
6.2.2.2 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改造成模糊一致矩阵 |
6.2.2.3 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
6.2.2.4 实证分析 |
6.2.3 格兰姆—施密特正交化法 |
6.2.3.1 基本思想 |
6.2.3.2 实证分析 |
6.2.4 组合评价法 |
6.2.4.1 事前检验 |
6.2.4.2 事后检验 |
6.3 海南省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管理理论发展 |
1.2 农业区划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
1.2.1 农业区划的主要理论 |
1.2.2 农业区划的一般分区方法 |
1.3 国内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现状 |
1.3.1 国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现状 |
1.3.2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实践 |
1.3.3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现状分析 |
2.1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
2.1.1 我国动物疫病分类 |
2.1.2 我国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
2.1.3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原因分析 |
2.2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
2.2.1 动物防疫法律体系建设情况 |
2.2.2 国家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
2.3 我国动物防疫主要技术手段 |
2.3.1 动物防疫的基本内容 |
2.3.2 动物防疫主要技术手段 |
2.4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物疫病区划方法体系研究 |
3.1 动物疫病的分区依据和原则 |
3.1.1 动物疫病的分区依据 |
3.1.2 动物疫病分区的原则 |
3.2 动物疫病分区方法和指标体系 |
3.2.1 动物疫病区划方法 |
3.2.2 动物疫病区划指标体系 |
3.2.3 动物疫病流行指数 |
3.2.4 动物疫病区划步骤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区划 |
4.1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指标的确定 |
4.2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 |
4.3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区划区域特征分析 |
4.3.1 动物疫病洁净区 |
4.3.2 动物疫病散发区 |
4.3.3 动物疫病中度流行区 |
4.3.4 动物疫病较重流行区和严重流行区 |
4.4 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主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区划 |
5.1 口蹄疫防控区划 |
5.1.1 口蹄疫概况 |
5.1.2 国外口蹄疫流行及防制情况 |
5.1.3 我国口蹄疫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
5.1.4 我国口蹄疫区域化防控措施 |
5.1.5 口蹄疫区域化扑灭计划 |
5.2 禽流感防控区划 |
5.2.1 疫病基本情况 |
5.2.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
5.2.3 国内禽流感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
5.2.4 我国禽流感区域化防控措施 |
5.2.5 禽流感区域化扑灭计划 |
5.3 新城疫防控区划 |
5.3.1 流行特点 |
5.3.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
5.3.3 我国新城疫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
5.3.4 我国新城疫区域化防控措施 |
5.3.5 新城疫区域化扑灭计划 |
5.4 猪瘟防控区划 |
5.4.1 疫病基本情况 |
5.4.2 国外流行及防治情况 |
5.4.3 我国国猪瘟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
5.4.4 我国猪瘟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
5.4.5 猪瘟病区域化扑灭计划 |
5.5 猪蓝耳病防控区划 |
5.5.1 疫病基本情况 |
5.5.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
5.5.3 我国猪蓝耳病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
5.5.4 我国猪蓝耳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
5.5.5 猪蓝耳病区域化扑灭计划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 |
6.1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6.1.1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 |
6.1.2 疫病区域化管理是促进动物性产品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 |
6.1.3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已取得明显成效 |
6.1.4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
6.2.1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2.2 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2.3 辽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2.4 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2.5 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2.6 重庆市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
6.3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政策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海南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聚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评价”的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及应用——以海南岛为例[J]. 肖瑞,宋娅娅,刘泽淼,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5)
- [2]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D]. 田晓晖.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D]. 张静静. 河南大学, 2019(04)
- [4]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D]. 朱振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海南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 张晶晶.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3)
- [7]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8]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9]海南省生态安全的空间结构研究[D]. 谭键. 中南大学, 2012(12)
- [10]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D]. 李滋睿.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