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疾宁胶囊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永飞[1](2012)在《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痰瘀论治冠心病室性早搏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心悸宁丸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口服,每次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常规心电图、中医证候等疗效性指标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早博疗效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均有显着差异(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心电图疗效比较: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均P<0.05),两组PR间期、QT间期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心悸、气短乏力证候积分比较,均有显着差异(均P<0.05);胸闷痛、头身困重、脘腹痞满、口黏多痰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均有显着差异(均P<0.05);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均P>0.05)。组间比较:在对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两组差异不显着(均P>0.05);在对头身困重、脘腹痞满、口黏多痰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两组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5、安全性观察: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异常,不良事件发现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1、早搏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优于倍他乐克。2、心电图疗效:两组对于心电图疗效无显着差别,两组均对心律有调节作用,心悸宁丸对于心律改善作用优于倍他乐克,心悸宁丸对心电图PR间期及QT间期无影响,说明其不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3、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均对中医证候有改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悸宁丸对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证候治疗作用与倍他乐克无显着差异,但对头身困重、脘腹痞满、口黏痰多等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倍他乐克。4、安全性方面: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于晓明[2](2012)在《快律宁胶囊抗快速心律失常的离体药效学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快律宁(以下简称为KLN)胶囊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有无促心律失常的风险,探讨KLN胶囊对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将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普罗帕酮组和KLN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将对照组分别与用药组进行组间比较,将普罗帕酮组与KLN三个剂量组进行组内比较。1.观察KLN胶囊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D50、APD90、APA、VMAX、EAD等电生理指标,分析其作用机制;2.分别将各组用药前后的RR间期、QT间期、QTc进行比较,分析KLN胶囊有无促心律失常的风险。实验二:将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维拉帕米组和KLN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采用Langendoff灌流装置对大鼠离体心脏灌注硫酸亚铁/抗坏血酸的方法,复制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对比研究KLN胶囊与维拉帕米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实验一:1.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高、中剂量组的APD50、APD90均有延长(p<0.01),而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低剂量组则不明显(p>0.05)。组内比较显示,普罗帕酮组的APD50、APD90均长于KLN胶囊三个剂量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可以剂量依赖的减小VMAX,其中高、中剂量组减小尤为明显(P<0.01),组内比较显示,KLN胶囊三个剂量组与普罗帕酮的VMAX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可以剂量依赖的降低APA,组内比较显示普罗帕酮组的APA与KLN胶囊中低剂量相比有显着差异,普罗帕酮组的APA较低(P<0.01),与高剂量组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4.KLN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R-R间期用药后均有显着延长(P<0.05),而且呈剂量依赖性。5.KLN胶囊三个剂量组用药前后的QT间期及QTc无显着性差异(P>0.05)。6.普罗帕酮组用药后的RR间期、QT间期和QTc均有显着延长(P<0.05))7.KLN胶囊三个剂量组在灌流过程中均未诱发EAD,普罗帕酮组则有4例出现了EAD,经统计EAD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二:1.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可以剂量依赖的减少对外源性自由基所诱发VEB、VT的发生次数(P<0.01)。2.KLN胶囊三个剂量组及维拉帕米组均未出现VF,而对照组则诱发出VF,但经统计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高剂量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较晚(P<0.05),而KLN胶囊中低剂量组、维拉帕米组心律失常的出现也有推迟的趋势,但经统计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KLN胶囊三个剂量组的心率明显减慢,而且呈剂量相关性。5.与对照组性比,KLN胶囊高、中剂量组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KLN胶囊低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则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KLN胶囊可以剂量依赖的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电生理产生影响,而对QT间期无影响,因此可能具有较低的致心律失常的风险。2.KLN胶囊对外源性自由基诱发的心律失常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明显减慢心率,并可能对恶性心律失常(VT、VF)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维拉帕米。3.KLN胶囊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与同时作用于钾通道、钠通道,钙通道有关,同时可能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抑制钙超负荷,可能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特点,是一种类似于Ⅲ类和Ic类和IV类复合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能具有很好的疗效,并可能具有较低的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PETRONIS EROTOKRITOU[3](2012)在《快律宁胶囊及其含药血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快律宁胶囊(以下简称为KLN)及其含药血清对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Ca2+)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KLN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后取血,制备KLN含药血清。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Fluo-3/AM探针进行荧光标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观察,于第2次和第3次扫描之间加入药物。观察KLN对静息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和对心肌细胞钙库释放的影响,以及KLN含药血清对静息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KLN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升高静息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P<0.05),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升高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②与对照组相比,KLN高、中剂量能明显升高无钙台氏液中心肌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P<0.01),促进心肌细胞钙库释放,随时间推移,心肌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呈逐渐上升趋势,高剂量KLN的作用与中剂量相比更加迅速、显着。而低剂量KLN对心肌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与正常血清对照组相比,KLN高、中剂量含药血清可明显增加静息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P<0.01),而低剂量对静息细胞胞浆Ca2+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则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KLN既能促进心肌细胞自发的外钙内流,又能促进心肌细胞内的钙库释放。前者说明KLN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对Ca2+通道的作用有关,而后者说明本药还可能具有正性肌力作用。KLN含药血清的作用效果与直接向细胞外液中加入KLN结果一致。
梁文超[4](2011)在《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平心定悸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统计自2010.2~2010.12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中药平心定悸汤,对照组选用西药普罗帕酮片,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症状,舌、脉等变化。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24.00%,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23.33%,总有效率76.67%。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5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对心悸、头晕、乏力等3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对胸闷、寐差等2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总疗效,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在改善症状和减少心律失常次数方面,治疗组有较大的优势。证明平心定悸汤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肖艳[5](2011)在《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着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资料,传统的辨证组方用药精神以及自己的实验体验,总结出了抗心律失常的小复方—复脉颗粒,并由医院制剂室制成颗粒剂,供院内使用。本课题试图采用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对黄教授的经验方剂进一步验证其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抗心律失常之外的其他作用,以此来继承和弘扬名老中医的经验,并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本课题以复脉颗粒为治疗组,选用公认的具有较好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复方—稳心颗粒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科学验证并评价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复脉颗粒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的影响以及有无心功能恶化、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同时观察了复脉颗粒对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进而初步探讨了复脉颗粒可能通过改变病人易发心律失常的病理状态(改善心电稳定性、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粘度等)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即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从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方法如下: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门诊和住院部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复脉颗粒组与稳心颗粒组。复脉颗粒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复脉颗粒:一次1袋(10克),每日三次,连用4周;稳心颗粒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一次1袋(9克),每日三次,连用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查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观察性指标,并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胸片等安全性指标,所有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包括心功能变化、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心血管系统外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两组之间进行动态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的比较,结合中医辩证证型、合并基础心血管基础疾病情况两组再进行分析;观察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复脉颗粒组结合合并基础心血管基础疾病进一步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结果1.复脉颗粒和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1)关于动态心电图疗效①两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疗效均较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疗效有一定的差异(因各型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均对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可能更好;复脉颗粒组对痰火扰心型、心虚胆怯型、心阳不振型效果相对稍差;而稳心颗粒对心虚胆怯型效果相对稍差,对痰火扰心型、心阳不振型效果最差。③两组对合并不同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心电图疗效有一定的差异(因各亚组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均对合并冠心病亚组、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亚组心电图疗效最好;对合并心力衰竭亚组,复脉颗粒组心电图疗效有高于稳心颗粒组的趋势。(2)关于中医主要症候疗效①中医主要症状疗效两组比较,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均能明显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症状疗效指数均大于70%。复脉颗粒组与稳心颗粒组比较有差异,提示复脉颗粒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稳心颗粒。②两组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症状指数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因各分型组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对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中医主要症状治疗指数疗效更好;对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复脉颗粒组症状治疗指数有优于稳心颗粒组趋势。(3)关于安全性和依从性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均无致心律失常作用、恶化心功能以及肝肾受损等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两组均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食欲下降等,复脉颗粒组较稳心颗粒组对消化道的影响更小,且患者的依从性更高。2.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之外的作用(1)对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同时均能明显降低QTd、降低MOC、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对合并不同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复脉颗粒在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方面以冠心病亚组最明显,与非冠心病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复脉颗粒可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而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具有优势。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用现代手段证实了名老中医经验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观察了复脉颗粒抗心律失常之外的作用(降低QT离散度(QTd)、降低心肌耗氧量(MOC)、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初步探讨了复脉颗粒可能通过改变病人易发心律失常的病理状态(改善心电稳定性、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粘度等)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即在治疗原发病因和整体治疗方面得到获益。故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及动物试验研究打下了临床基础。
付长庚[6](2008)在《从内风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不但见于心血管病,也见于许多其它疾病的患者以及少数正常健康人。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轻重不一。轻者对健康无害,重者可产生血流动力学影响,出现症状,甚或危及生命,引起猝死(突然死亡)。因此,正确和深入的认识心律失常,并进行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治疗有药物、射频消融、起搏器等多种方法,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在治疗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导师经验与现代医家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相结合,运用中医药对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辩证施治。目的:从理论探讨及临床观察两个方面,探讨“风气内动”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中的作用和机理,以及熄风止悸法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理论探讨,提出“风气内动”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并以“滋阴降火、熄风止悸”立法,使用熄风止悸合剂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心悸)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治疗观察,并与心律平进行对照。结果:1.熄风止悸合剂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0.0%,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2.熄风止悸合剂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63.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熄风止悸合剂在改善心功能和心电图,降低心率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本研究丰富了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内容,肯定了“风气内动”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病因病机中的重要地位,验证了熄风止悸合剂“滋阴降火、熄风止悸”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红菊[7](2008)在《骨筋丸胶囊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筋丸胶囊为仿制国家标准的中成药,方中包括十四味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该类品种药效明确可靠,市场调研表明,该品种上市后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根据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对骨筋丸胶囊主要进行了提高质量标准、完善制备工艺、考查药品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明确了水提取工艺;原国家标准中,只有一项理化鉴别且专属性不强,现又增加了一项显微鉴别(血竭),三项薄层鉴别(三七、延胡索、独活)新增方法灵敏、可靠,具有创新性。原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目,新增两项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强。方中马钱子具有通络散结、消肿定痛的功效,其“开通经络,透过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鉴于马钱子有毒,并且其中士的宁既为有效成分又为有毒成分,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对其进行含量测定。
刘伟[8](2007)在《青蒿常山抗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临床和实验研究探讨中药青蒿常山抗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青山健心片临床试验观察了对160例早博患者的疗效,以及对118例冠心病早博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实验研究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青蒿常山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钙和钾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试验组160例早博患者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为84.38%;对早博的总有效率为83.76%;动态心电图疗效上,早博数由治疗前的335.26±329.31次/24小时降低到206.73±289.15次/24小时(P<0.001);对证候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6.89%;对轻、中度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0.77%、85.71%。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调节作用:试验组能降低24小时平均心率;对心脏自主神经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青山合剂低浓度(1和10mg/ml)对L-Ca无明显作用,40mg/ml对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L-Ca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Iks电流及其尾电流Ikstail的作用不明显。结论:(1)青蒿常山对过早搏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青蒿常山可抑制L-Ca电流,对Iks电流及其尾电流Ikstail均无明显影响。
李荣[9](2007)在《延胡索碱及延胡索复方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当今,冠心病已成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冠心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就是心肌缺血,要挽救缺血心肌就必须及时、有效地恢复缺血心肌的再灌注。但是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往往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iury,IRI)。如何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心脏病学基础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986年Murry等发现缺血预处理可减轻IRI,但由于缺血预处理本身是一种损伤性因素,很难在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作为药物预处理手段防治IR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88年,美国着名的CAST试验结果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给发展中药预处理防治IRI,特别是抗再灌注心律失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近来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中,特别是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抗心律失常方面,许多复方都选用了延胡索。延胡索是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但是应用延胡索碱预处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及运用延胡索复方桃仁红花煎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却未见报道。本课题即打算在此领域作些有益的探索。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药物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果,评价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与内容】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延胡索碱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膜片钳技术、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组化、电镜酶细胞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整体、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探讨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实验共分为六个部分。实验一: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实验二: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三: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Ca2+-ATPase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四: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单个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动力学的影响。实验五: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实验六: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结果】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延胡索碱中、高剂量组的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率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延胡索碱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碱中、高剂量组的VT和VF的发生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对室性早博(VPB)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比较:延胡索碱低、中、高剂量组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明显推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碱预处理虽也能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但作用较之减弱(P<0.01)。3.ST段抬高程度比较:在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20min和60min时间点时,假手术组ST段抬高程度无明显改变,模型组ST段则明显抬高;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预处理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心率变化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延胡索碱低、中、高剂量组,以及缺血预处理组均能明显减慢心率,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低、中剂量组减慢心率的作用较之减弱(P<0.01),延胡索碱高剂量组则较之增强(P<0.05)。4.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心肌仅偶见细胞凋亡发生,模型组可见大量胞核呈深浅不一棕褐色的凋亡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凋亡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而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5.心肌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抑凋亡基因bcl-2在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明显减少,心肌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预处理及用药后bcl-2表达增高,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均较模型组组明显增高(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6.心肌细胞Fas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假手术组极少数心肌细胞Fas基因蛋白表达阳性;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Fas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加强,心肌细胞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分析: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P>0.05)外,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中、高剂量组的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碱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差异无显着性(P>0.05)。8.心肌细胞Ca2+-ATP酶活力分析: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Ca2+-ATP酶活力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中剂量组(P>0.05)外,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的心肌细胞Ca2+-ATP酶活力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碱高剂量组心肌细胞Ca2+-ATP酶活力差异无显着性(P>0.05)。9.单个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动力学变化(1)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概率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概率明显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细胞的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概率明显降低(P<0.01);而且缺血预处理组与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平均开放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电流幅值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平均电流幅值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延胡索碱低、中剂量组可减弱L-型钙通道平均电流幅度值(P<0.05),但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反而增强L-型钙通道电流幅度值(P<0.05)。10.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内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与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预处理与延胡索碱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心肌缺血、梗死面积比较(1)心肌缺血面积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P>0.05)外,其余各组心肌缺血面积均有减少(P<0.01或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除低剂量组(P<0.05)外,延胡索碱高、中剂量组心肌缺血面积与其相当,差异无显着性(P>0.05)。(2)心肌梗死面积比较: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组梗死面积均缩小(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除低剂量组(P<0.01)外,延胡索碱高、中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其相当,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而言,延胡索碱预处理不仅可推迟其出现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间,而且还可降低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率,减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率的增快。说明延胡索碱预处理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2.延胡索碱预处理可通过上调缺血再灌注心肌抑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和下调促凋亡基因Fas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从而保护心脏功能,具有类似于缺血预处理的内源性抗凋亡保护机制。3.延胡索碱预处理能显着提高心肌细胞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通过肌浆网Ca2+-ATP酶(肌浆网钙泵)、Na+-Ca2+交换体系、肌膜Ca2+-ATPas等途径将细胞内Ca2+运出细胞外,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钙超载,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4.延胡索碱预处理可降低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并显着减弱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平均电流幅度值,从而阻断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开放,减少“外钙内流”、“内钙释放”,降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避免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5.延胡索碱预处理与经典缺血预处理一样,可显着缩小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延胡索复方桃仁红花煎对冠心病频发室性早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与内容】采用前瞻性试验性设计方案。遵循随机、对照、单盲原则进行研究。将60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博患者按为1∶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冠心病西医基础治疗加上延胡索复方桃仁红花煎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不用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室性早博次数的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症状的改变,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二者间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性早搏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室性早博次数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室性早博次数差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0%,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心悸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闷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为4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中医症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小样本观察,我们发现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药延胡索复方(桃仁红花煎)治疗,在减少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次数方面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但是在改善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候及中医症状特别是心悸、胸闷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副作用少,没发现有任何致心律失常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结语1.延胡索碱预处理不仅可推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出现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间,而且还可降低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率,减慢大鼠再灌注损伤后心率的增快。说明延胡索碱预处理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2.延胡索碱预处理可通过上调缺血再灌注心肌抑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和下调促凋亡基因Fas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具有类似于缺血预处理的内源性抗凋亡保护机制。3.延胡索碱预处理能显着提高心肌细胞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通过肌浆网Ca2+-ATP酶(肌浆网钙泵)、Na+-Ca2+交换体系、肌膜Ca2+-ATPas等途径将细胞内Ca2+运出细胞外,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和钙超载,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4.延胡索碱预处理可降低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和平均电流幅值,从而阻断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减少“外钙内流”、“内钙释放”,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避免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5.延胡索碱预处理与经典缺血预处理一样,可显着缩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6.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延胡索复方(桃仁红花煎)治疗,在减少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次数、抗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但是在改善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候及中医症状特别是心悸、胸闷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副作用少,没发现有任何致心律失常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赵伟国[10](2006)在《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本实验从多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研究入手应用现代中药化学方法提取分离桂枝甘草汤组分,通过对其药效药理的观测,以确定桂枝甘草汤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组分及其基本机制。 方法: 通过氯仿致小鼠心室纤颤实验,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实验,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实验,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实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心律失常实验,观察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各组分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检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和NO含量。 结果: 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水组分、30醇组分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且可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和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显着差异(P<0.05或P<0.01) 结论: 桂枝甘草汤具有复杂的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基本确定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有效组分为水组分和30醇组分。本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桂枝甘草汤的有效成分奠定了基础。
二、心疾宁胶囊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疾宁胶囊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试验分组及方法 |
5 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处理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 |
2 试验可比性分析 |
3 室性早博疗效比较 |
4 心电图比较 |
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评价结果 |
理论探讨 |
1 中医学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认识 |
2 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关系 |
3 导师学术思想总结 |
4 现代药理研究 |
5 临床疗效评价 |
6 心悸宁丸作用机制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2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3 随机分组情况 |
(2)快律宁胶囊抗快速心律失常的离体药效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中医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认识及研究 |
1.1 疾病范畴 |
1.2 病机认识 |
1.3 治疗 |
2 西医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2.1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病病因 |
2.2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
2.3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
2.4 非药物治疗 |
3 中药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3.1 单味中药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3.2 复方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3.3 目前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
4 KLN 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型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 |
4.1 心阴虚火旺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之一 |
4.2 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法 |
4.3 KLN 胶囊组方分析 |
4.4 快律宁(KLN)胶囊前期实验研究结果 |
4.5 “快律宁(KLN)”前期临床研究结果 |
4.6 本课题来源 |
4.7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KLN 胶囊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动物选择 |
1.4 实验分组 |
1.5 分组给药 |
1.6 电生理参数记录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KLN 胶囊对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APD50、APD90 影响 |
2.2 KLN 胶囊对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VMAX、APA 影响 |
2.3 KLN 胶囊对大鼠左心室 R-R 间期、QT 间期的影响 |
2.4 KLN 胶囊对 EAD 发生率的影响 |
讨论 |
1 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电生理特点 |
2 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 |
3 KLN 胶囊对大鼠离体心脏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 |
4 KLN 胶囊对大鼠离体心脏动作电位 APA、VMAX 的影响 |
5 KLN 胶囊与普罗帕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影响的比较 |
6 KLN 胶囊对大鼠离体心脏 QT 间期的影响 |
7 KLN 胶囊促心律失常的风险研究 |
8 KLN 胶囊组方药物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研究 |
8.1 黄连 |
8.2 苦参 |
8.3 生地黄 |
8.4 当归 |
8.5 酸枣仁 |
8.6 柏子仁 |
8.7 小结 |
9 KLN 胶囊抗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分析 |
实验二 KLN 胶囊对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动物选择 |
1.4 分组方法 |
1.5 Langendoff 心脏灌流 |
1.6 分组灌流给药 |
1.7 实验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心律失常个数的比较 |
2.2 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心率差及心律失常评分的比较 |
讨论 |
1 自由基致心律失常的机制 |
2 外源性自由基致心律失常实验研究 |
3 KLN 胶囊对外源性自由基诱发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
4 KLN 胶囊与维拉帕米抗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律失常作用比较 |
5 KLN 胶囊抗外源性自由基诱发心律失常机制分析 |
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快律宁胶囊及其含药血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1 历代中医家对心悸的认识 |
1.1 《黄帝内经》中心悸相关记载 |
1.2 张仲景对心悸的认识 |
1.3 隋唐时期心悸证治的发展 |
1.4 宋金元时期心悸证治的发展 |
1.5 明清时期心悸证治的发展 |
1.6 当代名医治疗心悸经验 |
2 现代医学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
2.1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
2.2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3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机及治法 |
3.1 阴虚火旺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 |
3.2 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治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选择 |
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快律宁含药血清的制备 |
2.2 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
2.3 荧光探针标记 |
2.4 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变化测定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快律宁胶囊对静息细胞胞浆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 |
3.2 快律宁胶囊对心肌细胞钙库释放的影响 |
3.3 快律宁含药血清对静息细胞胞浆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 |
讨论 |
1 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测定原理 |
2 钙离子与心肌细胞电生理 |
2.1 钙离子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
2.2 钙离子与心肌收缩性 |
3 细胞膜钙离子通道 |
4 快律宁胶囊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1 快律宁胶囊处方分析 |
4.2 快律宁胶囊中单味中药对细胞内钙离子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 |
5 血清药理学研究 |
5.1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的意义 |
5.2 动物选择 |
5.3 给药方法 |
5.4 含药血清浓度控制 |
5.5 血清添加量 |
5.6 血清的处理 |
6 快律宁胶囊对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作用 |
7 快律宁含药血清对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技查新报告 |
致谢 |
博士学位说文摘要 |
(4)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试验设计 |
(一) 研究设计 |
(二) 治疗方法 |
(三) 病例诊断标准 |
(四) 病例选择标准 |
(五) 观察项目 |
(六) 病证疗效评价 |
(七) 统计分析方法 |
二、临床资料 |
(一) 一般情况 |
(二) 治疗结果 |
讨论 |
一、历代对心悸的认识 |
二、心悸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心悸治则治法的探讨 |
(一) 益气养阴以治其本 |
(二) 补气重在脾肺 |
(三) 养阴重在滋肾 |
(四) 活血化瘀贯穿整个病程 |
(五) 治火当分虚实 |
四、平心定悸汤的方药分析 |
五、本研究临床疗效评述 |
六、本研究安全性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一、中医学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 |
(一) 心悸的中医源流 |
(二) 心悸的病因病机 |
(三) 心悸的治疗 |
(四) 小结 |
二、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研究 |
(一) 关于室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认识 |
(二)、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治疗 |
(三) 小结 |
三、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立题依据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 病人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终止试验、脱落病例及剔除病例的标准及处理 |
(六) 分组方法 |
(七) 药品的选择 |
(八) 治疗方案 |
(九) 观察指标 |
(十)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十一) 安全性指标 |
(十二) 对照和统计学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一) 、治疗前一般情况和基线情况 |
(二) 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 |
(三) 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
(四) 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
讨论 |
一、黄春林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及学术观点 |
(一)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经验 |
(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 |
(三)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二、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思路 |
(一) 复脉颗粒的临床应用 |
(二) 复脉颗粒的基础研究 |
(三) 复脉颗粒降低QT离散度、心肌耗氧、血小板聚集率作用的依据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一)、复脉颗粒和稳心颗粒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和分析 |
(二)、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之外的作用 |
(三)、复脉颗粒降低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意义 |
四、本课题的创新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
(一) 本课题的创新性 |
(二) 本课题的临床指导意义 |
五、存在问题及展望 |
六、结语 |
(一) 研究结果总结 |
(二)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从内风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一、中医"风"的理论概念 |
(一) 风有常、变之分 |
(二) 风证的特征 |
二、风的特点 |
(一) 风为百病之长 |
(二)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
(三) 风性善行而数变 |
(四) 风性主动 |
三、风邪致悸文献回顾 |
四、内风致悸探讨 |
(一) 内风理论产生的历史沿革 |
(二) 心悸与内风的关系 |
(三) 内风致悸病机探微 |
(四) 心悸发病关乎五脏,心风为本 |
(五) 辨证论治,熄风为先 |
(六) 风药止悸的运用 |
(七) 风药抗心律失常的药理研究 |
五、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病例选择 |
(一) 诊断标准 |
(二) 试验病例标准 |
二、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疗效评定标准 |
(五) 统计学方法 |
三、治疗结果分析 |
(一) 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
(二)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三)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
(四) 试验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
(五) 试验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变化 |
(六) 安全性指标 |
四、结论 |
讨论 |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 |
二、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概念 |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
(二) 药物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适应证 |
三、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一) 阴虚火旺是心悸的重要病因病机 |
(二) 风气内动是其主要的病理变化 |
四、治法及分析 |
(一) 治法 |
(二) 治法分析 |
五、方药组成及分析 |
(一) 方药 |
(二) 处方解析 |
(三) 现代药理研究 |
六、疗效机理分析 |
(一) 中医症状疗效显着 |
(二)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 |
(三) 改善心功能 |
(四) 调节血脂、血流变、凝血指标 |
(五) 安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7)骨筋丸胶囊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骨筋丸胶囊中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
一.药材的质量标准 |
二.投料前药材的鉴定依据 |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骨筋丸胶囊生产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骨筋丸胶囊生产工艺 |
第二节 三批中试样品生产工艺考察 |
第三章 骨筋丸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筋丸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第二节 骨筋丸胶囊的质量标准修订说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个人简历 |
(8)青蒿常山抗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部分 |
一、病例选择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二、试验药物及治疗方法 |
(一) 试验药物 |
(二) 治疗方法 |
三、观测指标及方法 |
四、临床疗效评定 |
五、中医症状量化分级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临床资料 |
八、试验结果分析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 历代医家对心悸病因病机的阐述 |
(二) 近代医家对心悸病因病机的阐述 |
二、痰热火毒扰心是心悸的主要病机特点 |
(一) 理论的提出背景 |
(二) “毒”的含义、来源和致病特点 |
(三) 清热化痰解毒是心悸的治疗大法 |
三、青山健心片的组方、方义和现代药理研究 |
四、心脏自主神经与心律失常 |
五、临床疗效分析 |
(一) 抗过早搏动疗效显着 |
(二)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
(三) 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调节作用 |
(四)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
实验研究部分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 |
(二) 受试药物的制备 |
(三) 实验动物 |
(四) 方法 |
二、结果 |
(一) 豚鼠心室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
(二) 青山合剂对豚鼠心室肌细胞 L 型钙通道电流(I_(Ca,L))的影响 |
(三) 青山合剂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_K)及其尾电流(I_(Kstail))的影响 |
讨论 |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产生的机制 |
(一) 自律性增高 |
(二)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
(三) 折返激动 |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三、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 |
四、膜片钳技术 |
五、青山合剂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探讨 |
(一) 青山合剂对豚鼠单个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影响作用 |
(二) 青山合剂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 I_(ks)电流及其尾电流 I_(kstail)的影响 |
青蒿、常山抗心律失常的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附报告 |
详细摘要 |
(9)延胡索碱及延胡索复方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进展 |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西医治疗进展 |
第三节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研治现状 |
第四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五节 心肌缺血预处理和药物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六节 延胡索和延胡索碱的研究现状 |
第七节 膜片钳技术简介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钙泵及钠钾泵活性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六节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四章 结语 |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实验研究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心疾宁胶囊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D]. 吕永飞. 河南中医学院, 2012(06)
- [2]快律宁胶囊抗快速心律失常的离体药效学实验研究[D]. 于晓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3]快律宁胶囊及其含药血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作用[D]. PETRONIS EROTOKRITOU.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
- [4]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D]. 梁文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D]. 肖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从内风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D]. 付长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7]骨筋丸胶囊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赵红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06)
- [8]青蒿常山抗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和机制研究[D]. 刘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
- [9]延胡索碱及延胡索复方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李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 赵伟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