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关心农村教育

都来关心农村教育

一、都来关心农村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媚[1](2021)在《农村小学初任教师角色适应研究 ——以四川省M市T校为例》文中提出

陈思齐[2](2021)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陪读现象研究 ——基于安徽省Y中陪读母亲经验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作为向上流动的渠道,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的重视。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撤点并校”为标志的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民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打工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下,送孩子进城读书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在这一选择下,农村母亲成为陪读的主力军。为了研究陪读母亲的产生原因、她们是怎样进行陪读的以及陪读对她们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采用了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选取了安徽省Y中的农村陪读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村陪读母亲的产生是农村家庭策略最优化逻辑下性别分工的结果,也是新教养脚本下母职规范的要求。在陪读中,农村母亲由于自身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只能以生活照料的形式、在学校权威的主导下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充当着“后勤部长”和“教导主任”的角色。在陪读过程中,失去现金收入的陪读母亲也面临着“贬值”风险,由于陪读母亲的陪读劳动是“无酬照料劳动”,其价值是通过陪读成功与否来衡量的,这使得农村母亲的陪读劳动价值存在被低估甚至被忽视的可能,为了抵御由于陪读所带来的“贬值”的风险,陪读母亲通过巩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以及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兼职的方式提升自我价值,获得自我肯定。

柳丽娜[3](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认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刘煜[4](2020)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意义,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但在现实层面,当前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笔者在报道中发现,X省Y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因此笔者对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在实地调研中选择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以Y县S小学为个案,以学校发展的相关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在S小学进行的观察和访谈,对S小学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究。笔者通过对在S小学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从动力来源、动力激发、动力集聚、动力维持四个部分解释其动力机制。其中,动力来源是指学校发展动力的主体,动力激发使学校的发展动力从潜在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可能,动力集聚使各发展动力成为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动力维持是保障学校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维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关键。研究发现,S小学的发展是诸多动力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有: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在S村爱心促教会成立、教体局对学校资金投入后,学校的发展动力得到激发,学校有了稳定的教师队伍,其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发生改变。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各动力主体间的相互认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影响动力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共同愿景是动力集聚的基础,认同感是动力集聚的催化剂,归属感是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通过爱心促教会的规范化运转、家校合作活动的常态化推行以及尽责教师文化的长效化发挥作用得以实现。学校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就是在尊师重教氛围和尽职尽责教师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教师行为的正反馈机制:“尽职教学——取得成绩——有效激励——达成目标——尽职教学”。

吴会方[5](2020)在《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文中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强则国强,人民对教育的追求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加强烈。在城市基础劳动力缺乏的持续拉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压力的巨大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村适龄入学儿童减少,村村办学就导致“不经济”,在“规模效益”的指引下,我国农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并校运动。布局调整后村小数量减少,学生上学距离和时间增加。多个小学高年级合并,完全小学变成了教学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所非完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这所农村小规模面临着学校生源少,师资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地村民对学校的认可度低。在被需要与被怀疑中,学校处于尴尬的处境。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以质化研究为主,配合使用量化研究,从人、财、物等方面具体分析一所小学在日常教育教学面临的生存困境。深入学校内部,到家长、村民中间,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分析学校在资源面临的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一、人力资源方面,师资水平欠缺,教师待遇低,教师培训少,培训内容与教学不相符,教师对培训评价低,生源家庭经济水平较低且家庭结构规律性变化,家长几乎不参与学校,学校对村委会有依赖;二、物力资源方面,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校园设施欠缺;三,财力资源方面,学校经费按100人算,学校经费有余,剩余的经费和学校落后的条件和师资不足相矛盾。要改变农村小规模的生存困境,研究主张首先要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竞争能力;其次,改善小规模学的资源配置能力;最后,扶持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生产能力。

徐雪莲[6](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阿地力·萨地克[7](2020)在《新疆农村教育硕士与职业发展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农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教育硕师计划是我国创新农村教师培养的机制,是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发展农村教育,补充农村教师短缺的政策。本文是以新疆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人的亲身实践以及问卷调查、访谈,对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育中的实际作用进行整体分析。本研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教育的问题,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出路等方面进行梳理。对我国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农村教育硕士的规模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情况,农村教育硕士就农村教育紧迫需要的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是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育中不仅是教学方面,而是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这一点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育中在教学方面的引领作用、在行政部门发挥的作用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部分是农村教育硕士职业发展主要对农村教育硕士职业认同感调研、对农村教育硕士离职意向调查、农硕生个案、农硕生在工作当中专业成长等方面展开讨论。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四年农村教育硕士的经历和体验,以一个农硕生的身份来解读和剖析“硕师计划”及相关政策,站在不同视角以不同对象来研究分析“硕师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本研究认为实施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对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以及推动我国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教育方针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薛芳芳[8](2020)在《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依靠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增强家长与学校的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为此,我国教育部2012年发布规范家校合作的第一份专门文件《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旨在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文件发布以来,我国家校合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农村地区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农村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外出务工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教育孩子以及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基于上述现状,农村地区家校合作应该如何开展?近些年来,J省Y县Z镇家校合作风声水起,以良好的家风影响校风进而改变民风,呈现出共生的特性,并赢得全国各地的喝彩。为此,本研究以J省Y县Z镇为个案,进入研究现场,首先对Z镇3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相关人士以及教体局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家校合作相关主体内心的想法;其次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观察家长与教师互动、家长与家长互动、校长与社区人士互动以及访谈中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等动作、神色以及态度等,深入全面了解家校合作相关主体的真实感受;最后,采用实物分析法,收集当地家校合作相关材料,比如:家校合作互动照片、家校合作工作手册以及家校合作经验交流材料等等,客观掌握家校合作的真实现状。通过对调研所获得材料的梳理、归纳以及分析,本研究归纳出共生型家校合作影响因素以及其生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共生型家校合作中,参与主体包括:“发起者”学校、“行动者”家庭、“支持者”社区、“扶持者”政府以及“收益者和号召者”孩子;且关注孩子的发展是学校、家庭、社区以及政府进入家校合作的动力。其次,围绕孩子的发展,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开始互动,互动中生成情感,彼此之间关系密切,走向共生;与此同时,政府发挥维系作用,分别表现在组织、评价以及培训等方面。最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政府的相互作用下,Z镇形成了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家庭及社区互动——政府维系——学生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郭静宇[9](2020)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家长参与问题研究 ——以L市一所学校的规划过程为个案》文中指出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一直是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其中教育资源分配是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资源分配策略,能够高效协调和规划教育资源。然而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需要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家长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相关主体之一,兼具社会公众和子女利益代表者的双重身份,其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满意度应该得到重视。在倡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环境下,家长作为教育决策金字塔体系中的“底层群体”,其话语权如何表达,家长是否能够成为参与主体是教育研究中应该被重视的问题。本研究是对家长参与教育资源分配的个案研究,试图探讨家长群体作为一股主体力量,对政府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具体以L市一所新中学诞生过程为线索,综合整理各类田野材料,梳理事件的发展脉络,运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全面呈现个案中家长参与改善基层地区规划方案的行动过程,讨论家长自下而上参与教育资源分配的行动逻辑,进而探讨家长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能动性作用以及家长参与对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重要意义,以此呼吁对家长群体诉求的重视,以呼应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在做个案调查时不仅收集和调查个案本身相关材料,还收集了市志、年鉴等社会背景材料,将个案产生的社会情境也纳入考察的范围。论文由引言和正文五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以及对如何开展实地调查和研究方法的使用进行说明。正文总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个案发生之社会结构和背景。地理空间区位、社会发展变迁、经济形势及城市规划、教育底蕴等因素以及在此影响下家长所面临的的教育困境,共同构成了区域范围内行动者主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各种行动得以发生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以一座新学校在这样背景下的诞生故事为线索,追寻家长采取行动争取教育资源的过程,笔者以访谈材料、文献资料、田野观察记录以及微信群消息等为材料来源,从动态视角将整个过程分成期望落空、表达诉求、冲突与合作、新学校落成四个阶段。第三部分从行动的发生动机——资源运用——策略使用构建分析框架,以此来探讨家长在面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情况下的行动逻辑。家长采取行动的前提是对关涉自身教育利益缺失的逐渐认知,对资源分配不均的失望情绪经过时间积累和空间传播,最终激发家长参与争取教育资源行动的意识,当共同目标被澄清时,半组织化的家长利益共同体也随之形成,家长代表和积极支持者巧妙利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采取制造网络舆论场、运用人情关系网等策略,与政府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表达教育利益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已不再是政府统筹资源分配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作为主体力量积极参与到分配过程中。第四部分以案例为基础,论述家长参与的合理性及有限性,重新认识家长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案例中家长行动过程和行动逻辑探寻家长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境遇及未来路向。本研究的特色主要在于将焦点放在资源分配场域中的普通家长身上,视他们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动主体,同时以一座新学校的落成为串联线索来透视家长行动过程和行动逻辑,借此探讨家长参与地方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规划的重要意义。

王慧[10](2020)在《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学界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日益关注,家长、家庭在孩子成长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日益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家长教育参与能提高子女的学业成就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但有研究指出,相较于中上阶层家庭,底层家庭家长很少进行教育参与,参与也大多是也是低质量的,在农村底层家庭中更是如此。目前,针对“家长教育参与”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是借用量化研究工具,分析家长教育参与的阶层化、影响家长教育参与的因素、家长教育参与的效果等,较少以农村家长为主体、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结合农村家庭的各项资本来探讨影响家长教育参与观念与行为背后的逻辑与解释。基于此,本文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家长参与能有效提高子女学业成就及促进其社会发展为前提,选择安徽省D镇一所农村初中为研究现场,选取10对学生及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D学校、相关教师等为辅助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农村家长教育参与”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从农村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形成关于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认知及行动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的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家长不参与或者消极参与子女的教育首先是受经济资本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他们因经济条件不得不选择的周期性迁徙的家庭生活方式、挤压子女教育支出的农村核心和二胎的家庭结构以及“互联网+”时代对农村家长的负面冲击。其次,农村家长匮乏的文化资本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体现在:农村家长的客观化文化资本拥有量低、他们身体化文化资本的过时,以及这些因素导致的粗放型语言编码、不善言辞、暴力倾向和不太正确的思想观念等。最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双重缺乏造就了他们的社会资本网络很稀疏也很脆弱,使得农村家长及其子女在在家校交流时因过于顺从,被同化为陪考大军中的一员;而另一些社会资本强的农村家长,如果不是通过自身学识、突出贡献等公认优势和学校抵抗,多半会因不良教育参与使得学校对其和子女产生抵制,从而被提前淘汰出局。三重资本的匮乏犹如三座压在农村家长身上的大山,为缓解这一局面,需要乡镇府、学校和家长三方一起努力:当地政府不光要发展经济,更要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氛围;学校也要承担相应地职责,多创造家校交流机会,指导家长参与教育;作为主角的家长更要主动转变观念,为子女发展做好硬件和软件、观念和行动的双重准备。

二、都来关心农村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来关心农村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陪读现象研究 ——基于安徽省Y中陪读母亲经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陪读的研究
        1.2.2 关于陪读女性的研究
        1.2.3 关于母职的研究
        1.2.4 关于劳动性别分工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陪读母亲
        1.3.2 母职
        1.3.3 教育劳动
        1.3.4 劳动性别分工
    1.4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陪读现象产生的结构性原因
    2.1 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农村家庭
    2.2 打工经济的影响与农民家计模式的变迁
    2.3 城乡二元体制与“撤点并校”的负外部性
    2.4 从学校到家庭:教育责任的溢出
    2.5 小结
第3章 母亲陪读:被动的性别分工与主动的母职实践
    3.1 从打工到陪读:家庭策略最优化下的性别分工
        3.1.1 陪读:家务劳动的新形式
        3.1.2 母亲陪读:家庭策略最优化的逻辑
    3.2 从缺席到在场:母职的回归与强化
        3.2.1 缺席:远距离母职实践的挣扎
        3.2.2 “好妈妈”再定义:新教养脚本下的母职要求
        3.2.3 在场:农村陪读母亲母职的回归与强化
    3.3 小结
第4章 农村陪读母亲的教育参与
    4.1 陪读母亲的生活素描
        4.1.1 陪读母亲的一天
        4.1.2 陪读母亲的生活纪实:“孟母三迁”与“斗智斗勇”
        4.1.3 陪读生活自评:“坐牢”与“交代”
    4.2 教育劳动女性化背景下的农村陪读母亲
        4.2.1 角色定位:“后勤部长”与“教导主任”
        4.2.2 陪读母亲角色定位的原因剖析
    4.3 小结
第5章 陪读对母亲影响:“贬值”危机与价值重构
    5.1 陪读母亲的“贬值”危机
        5.1.1 不挣钱的陪读母亲
        5.1.2 失去话语权的妻子
        5.1.3 被孩子成绩捆绑的陪读母亲
    5.2 陪读母亲的价值重构
        5.2.1 母职实践的强化与“子宫家庭”的重建
        5.2.2 不做“闲人”:陪读母亲自我价值的提升
        5.2.3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陪读母亲的自我辩护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讨论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
        (二) 乡村小学校
        (三) 现代教育
        (四) 教育现代转型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效度
        (五)研究伦理
第一章 S小学的发展背景
    一、Y县基本情况
        (一)Y县概况
        (二)Y县文化氛围
        (三)Y县教育发展
    二、个案学校素描
    三、S小学的发展前夜:遭遇发展瓶颈
        (一)摇摇欲坠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课桌
        (二)铁打的校长,流水的教师
        (三)逐年减少的生源,濒临倒闭的学校
第二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
    一、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
        (一)校长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校长改变现状的意志
    二、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
        (一)成功人士潜在的动力
        (二)公众舆论带来的压力
    三、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
        (一)学校标准化工程启动
        (二)实干型教育局长上任
第三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过程
        (一)S村爱心促教会的成立
        (二)Y县教体局的资金投入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结果
        (一)稳定的教师队伍形成
        (二)S校的学校形象改变
第四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集聚
    一、动力集聚的基础——共同愿景
        (一)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
        (二)共同愿景的建立结果
    二、动力集聚的催化剂——认同感
        (一)学校内部成员间相互认同
        (二)学校内外部成员相互认同
    三、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归属感
        (一)归属感的建立过程
        (二)归属感的建立结果
    四、共同愿景、认同感和归属感间相互作用
        (一)作用过程
        (二)作用结果
第五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
    一、S村爱心促教会运转规范化
        (一)健全S村爱心促教会的运行机制
        (二)完善S村爱心促教会的监督机制
        (三)建立S村爱心促教会的参与机制
    二、家校合作活动的推行常态化
        (一)全方位的家访搭建双方沟通桥梁
        (二)新形式的家长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多指标的评选育人家庭树立榜样
    三、尽责教师文化作用的长效化
        (一)积极向上职业价值观树立
        (二)教师的职业态度发生转变
        (三)教师尽责教学行为的选择
第六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一)动力要素
        (二)动力系统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行机理
分析与讨论
    一、乡村爱心基金会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意义思考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校长)
附录2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3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家长)
附录4 :访谈情况简介
后记

(5)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资源
        二、学校教育资源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
        四、生存困境
    第三节 资源理论与资源视角
        一、资源相关理论
        二、资源视角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参与式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个案背景及生存现状的资源描述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节 白道口及大刘营资源现状介绍
        一、白道口教育现状
        二、大刘营情况介绍
    第三节 个案学校的制度资源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制度不完善
        二、个案学校的制度不合理与缺失
    第四节 个案学校物力资源现状
        一、教学楼老旧
        二、基础设施设备、图书紧缺
        三、办公、教学条件简陋
    第五节 个案学校财力资源现状
        一、个案学校收入
        二、个案学校经费支出情况
    第六节 个案学校人力资源现状
        一、教师资源
        二、学生资源
        三、农村社区资源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的原因追溯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的制度资源成因
        一、制度资源缺陷
        二、制度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管理资源成因
        一、管理资源的缺陷
        二、管理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人力资源成因
        一、人力资源缺陷
        二、人力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四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物力资源成因
        一、物力资源缺陷
        二、物力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的解决之道
    第一节 强化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竞争能力
        一、确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立地位增强竞争力
        二、办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增强资源竞争力
    第二节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配置能力
        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二、突出资源配置重点
    第三节 扶持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生产能力
        一、政府扶持
        二、社区扶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民生
        (二) 教育民生
        (三) 教育民生思想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五、研究思路
    六、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七、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政治的沉沦
        二、经济的衰微
        三、文化的下行
        四、教育的维艰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五、民生的凋敝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三、出版学术期刊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四、教育成果推广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二) 实验区的拓展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一) 大教育的概念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新疆农村教育硕士与职业发展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农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和重视
        1.1.2 发展农村教育的紧迫性
        1.1.3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需要
        1.1.4 新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对政策的背景分析
        1.2.2 对实施中的问题探析
        1.2.3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1.5.1 研究过程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新疆农村教育与农村教育硕士
    2.1 新疆农村教育
    2.2 新疆农村教育硕士开展情况——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2.2.1 新疆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硕士开展情况
3 新疆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硕士现状与调查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与访谈对象
        3.1.2 问卷的内容结构
    3.2 任教学校的调查
        3.2.1 任教学校学段:农村教育硕士主要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3.2.2 地域分布情况:农村教育硕士服务偏远贫困县为主
        3.2.3 农村教育硕士A老师的个案研究
    3.3 教育教学调查
        3.3.1 农村教育硕士当地学校有效提升了学科成绩
        3.3.2 农村教育硕士当地学校获奖比例高
        3.3.3 农村教育硕士A老师的个案研究
    3.4 教育部门调查
        3.4.1 各地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重视度较高
        3.4.2 农村教育硕士年度考核优秀合格率较高
        3.4.3 农村教育硕士A老师的个案研究
    3.5 国语教学情况调查
        3.5.1 国语教学调查
4 农村教育硕士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
    4.1 农村教育硕士自我评价
    4.2 学生评价
    4.3 农村教育硕士A老师的个案研究
5 新疆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硕士职业发展研究
    5.1 农村教育硕士职业认同感调查
    5.2 离职意向调查
    5.3 农村教育硕士职业发展过程的典型案例研究
    5.4 农村教育硕士职业定期研究
6 总结与建议
结语
附录Ⅰ农村教育硕士问卷调查表
附录 Ⅱ 农村教育硕士个案研究对象A老师的获奖图片
附录 Ⅲ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8)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家校合作相关研究
        (二)共生型家校合作相关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交叠影响域理论
        (二)共生教育理论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
    四、概念界定
        (一)家校合作
        (二)共生型家校合作
        (三)生成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信效度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场域
    一、Y县简描
        (一)自然地理
        (二)经济发展
        (三)文化氛围
        (四)教育发展
    二、Z镇简描
        (一)地理位置
        (二)经济发展
        (三)文化习俗
        (四)教育发展
    三、学校简描
        (一)Z小学——文雅
        (二)S小学——亲和
        (三)T小学——温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动力
    一、共生型家校合作的主体
        (一)学校——发起者
        (二)家长——行动者
        (三)社区——支持者
        (四)孩子——收益者与号召者
        (五)政府——扶持者
    二、共生型家校合作的动力
        (一)学校动力——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二)家庭动力——关心孩子学习成长
        (三)社区动力——家乡多出杰出人才
        (四)政府动力——家门口接受好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互动
    一、家校互动
        (一)互动基础:淳朴
        (二)互动过程:信任构建
        (三)互动效果:构建良好家校关系,化解矛盾与冲突
    二、校社互动
        (一)互动基础:情结
        (二)互动过程:荣誉构建
        (三)互动效果:爱心助教蔚然成风,教育质量得到改善
    三、家社互动
        (一)互动基础:熟悉
        (二)互动过程:感恩构建
        (三)互动效果: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构建良好邻里关系
    四、家校社互动
        (一)互动基础:归属
        (二)互动过程:责任构建
        (三)互动效果:校风带动家风,家风影响民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维系
    一、家校合作相关组织:保障
        (一)扶爱心助教基金会,重资金保障
        (二)设家校合作委员会,重管理保障
    二、家校合作相关评价:激励
        (一)评“最美育人家庭”,重荣誉激励
        (二)倡“绿色评价”,重成就激励
    三、家校合作相关培训:规范
        (一)推省级培训,重理论规范
        (二)促县域培训,重实践规范
        (三)扬学校培训,重实施规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运行机制
    一、共生型家校合作影响因素
        (一)隐性文化因素
        (二)显性人际因素
    二、共生型家校合作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经验与反思
    一、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经验
        (一)植根历史,自我创新
        (二)初心不改,持之以恒
        (三)注重情感,政府扶持
    二、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之反思
        (一)家校合作参与对象反思
        (二)家校合作内容反思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家校合作阅读随笔
附录二:家校合作访谈提纲
后记

(9)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家长参与问题研究 ——以L市一所学校的规划过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人民满意: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
        2.多元主体:转型期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
        3.偶然事件与个人思考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研究问题
        2.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3.学校布局调整
        4.关于教育决策的研究
        5.关于家长参与的研究
        6.小结
    (四)理论基础
        1.集体行动研究
        2.公共参与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1.研究方法说明
        2.调查过程说明
        3.过程——事件分析策略
    (六)研究思路与论文内容
一、嵌入市、区的学校
    (一)作为大结构的L市
        1.县制变革:撤县设市
        2.地形条件:北高南低
        3.市区变迁:城区外延
        4.经济发展:转型机遇
        5.教育传统:重教兴学
    (二)作为小环境的M片区
        1.地理区位:市西北角
        2.城建形态:城郊结合区
        3.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中被忽略
        4.学校变化:从有到无
    (三)处于漩涡中的BC中学
        1.建校:政策下学校布局调整的结果
        2.发展:夹缝中求生存
        3.M片区家长眼中的BC中学
    小结
二、新学校的诞生:家长参与的行动过程分析
    (一)期望落空:“新规划中学校址不合理”
        1.新规划中学地址初步选定
        2.新中学选址是否合理引起争议
    (二)利益诉求:“争取初中教育资源”
        1.“是不是要催一催政府”
        2.“争取初中教育资源”
    (三)冲突与合作:家长行动与政府回应
        1.“请大领导出来讲话钉锤”
        2.政府回应,建中学有眉目
        3.百转千回,舆论再次升级
        4.家长代表行动
    (四)尘埃落定:新中学诞生
    小结
三、家长参与的行动逻辑探究
    (一)利益认知:被压缩的教育资源
        1.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2.情绪渲染和群体共鸣
        3.参与意识被激发
    (二)权益争取:参与决策权利的获取
        1.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2.行动主体的分化
        3.寻求制度规范的保障
    (三)策略使用:家长行动的策略逻辑
        1.利用微信平台构建民间舆论场,扩大话语权
        2.重构“合理”与“合法”的界限,保证诉求权
    小结
四、家长参与教育资源分配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路向
    (一)家长参与: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调节阀”
        1.家长参与的概念重述
        2.资源分配中家长参与的必要性
        3.家长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限度
    (二)家长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境遇
        1.“官本位”政府角色认知依然普遍
        2.家长参与意识与能力不足
        3.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4.互联网的影响
    (三)家长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未来路向
        1.健全政府“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制度建设
        2.提高家长“自下而上”的理性参与意识和能力
    小结
五、总结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
        (二)研究者的自身经历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家长的研究
        (二)关于家长参与的研究
        (三)关于家长参与与资本的研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六、研究过程
        (一)确定调研地点,进入研究现场
        (二)收集研究资料,退出研究现场
第一章 研究现场素描
    一、D镇社会背景
        (一)地理位置
        (二)社会概况
    二、D初中基本情况
        (一)学校位置及其设施
        (二)学校师资及升学率
        (三)学生及家长的情况
    三、研究对象介绍
        (一)“早当家”的孩子们
        (二)陪读大军中的家庭
第二章 经济资本制约日常生活安排
    一、周期性迁徙的家庭生活方式
        (一)工作日:农村家长单独往返
        (二)双休日:全家定时定点往返
        (三)寒暑假:农村家庭短暂团聚
    二、“核心+二胎”的家庭结构
        (一)从家族到家庭的转变
        (二)从独生到二胎的“挤压”
    三、互联网发展中的教育行为
        (一)互联网教育中的农村盲区
        (二)互联网冲击下的教育陪伴
    四、经济资本短缺制约教育参与
        (一)最直接的制约:缺钱
        (二)生活方式影响教育参与
        (三)家庭结构影响教育参与
        (四)互联网影响教育参与
    五、小结
第三章 文化资本制约亲子交流
    一、简单朴素的粗放型语言编码
        (一)农村学生的语言编码
        (二)农村家长的语言编码
    二、沉默寡言的亲子交流形式
        (一)惜字如金的沉默互动
        (二)诉诸暴力语言的无奈
    三、文化资本匮乏制约教育参与
        (一)客观化文化资本拥有量
        (二)家长的身体化文化资本
    四、小结
第四章 社会资本制约家校交流
    一、常规家校交流活动
        (一)基本家校交流活动
        (二)第一届家长开放日
    二、家校交流中的消极参与
        (一)顺从与同化
        (二)抵制与淘汰
    三、社会资本强弱制约教育参与
    四、小结
第五章 关于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反思与建议
    一、家长参与与三重资本的关系
        (一)家长参与的应然与实然
        (二)资本之间的矛盾与联合
    二、农村家长不良教育参与的影响
        (一)对子女:成长缺少家庭支持
        (二)对学校:教育缺少合作伙伴
        (三)对自己:角色完成度较欠缺
    三、改善农村家长教育参与观念与行动的建议
        (一)乡镇政府: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经济资本
        (二)农村学校:扎根乡土,创新家校交流方式
        (三)农村家长:转变观念,增强自身文化资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都来关心农村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学初任教师角色适应研究 ——以四川省M市T校为例[D]. 杨媚. 西南大学, 2021
  • [2]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陪读现象研究 ——基于安徽省Y中陪读母亲经验的分析[D]. 陈思齐.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D]. 刘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D]. 吴会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疆农村教育硕士与职业发展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农硕为例[D]. 阿地力·萨地克.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共生型家校合作生成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D]. 薛芳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家长参与问题研究 ——以L市一所学校的规划过程为个案[D]. 郭静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D]. 王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都来关心农村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