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失去才知最可贵(论文文献综述)
邱海燕[1](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大学生的消费生活受市场经济、消费主义思潮、大众传媒乃至网络的影响,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明显落后于消费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研究,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路径刻不容缓。论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面临着消费主义话语、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挑战,阐述了消费主义话语以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欲望生产机制改造着大学生的消费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市场经济下商品意识的泛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论文论证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正视挑战,从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工作。基于此,论文对消费和消费观进行了一个溯源性的梳理和总结,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费观、西方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主要内容及价值取向,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人的”消费观指向人的实现和人的发展,强调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厘清消费、消费观等基本概念,对消费观的透彻分析本身就包含着对消费的分析,阐明消费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论文阐述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内在同一性,指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可行性。论文实证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方面生存消费比重最大,人际消费网络化和消费支付无现金化;大学生的消费观表现出传统勤俭节约观仍为主流、理性消费观为主导、非理性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特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存在消费观教育内容空泛、消费观教育活动开发不够、校内健康消费环境管理不严、消费观教育职责不明、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等问题,指出高校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方面要主动作为,将工作做细、做实、做深。论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一个可行的途径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来开展消费观教育工作。此外,抓实管理载体、活动载体和网络载体,选好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时机,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合力效应,构建家校社会协同消费观教育氛围。
白勇华[2](2016)在《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十七年“戏改”无疑是影响面极大,改革极为深入的一次文化实践。本论文将十七年“戏改”的焦点放在民间与国家的关系上面,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力图把研究拓展到“戏改”中的人、剧团组织形式乃至戏曲的地方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研究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各种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试图从中剖析革命国家在介入传统戏曲过程的种种犹豫徘徊、前后冲突甚至走向彻底激进化的原因。国家话语进入民间,完成人民性对民间性的置换,但在历史戏、家庭戏和“鬼戏”的整理改编中展现出国家话语的裂痕,革命话语、启蒙个人话语、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十七年“戏改”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革命文艺理论不只是把传统的戏曲现代化、革命化,同时还应看作是把它独立化,变成一个现代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不只是在传统戏曲里面加入某些现代元素问题,而是艺术理念、艺术文本、艺术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进行了结构性重组。而且,十七年“戏改”作为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合博弈的过程,也不能看作国家话语力量对民间元素的单向规训,其中本土民间的要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寻求到自身的存在形态,福建地方戏剧种的复杂多样导致传统戏曲中的民间社会文化元素的强力自我维护动能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是系统工程,并总是在国家与民间之间不断地左右摇摆,民间的因素或代表国家意志的因素在其中不断磨合,而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革命国家与民间力量的博弈存在诸多妥协,民间力量作为隐性的在场一直影响着戏曲的机构和生态。革命意识形态在重建戏曲市场与戏曲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为了确保自身社会和文化理想能够有机地贯彻到戏曲当中去,强力的行政手段和革命样板戏的出现其实是改造精英话语如何在民间社会当中成功立足的一次逻辑延伸,是追求现代的民族国家大叙事合乎逻辑的产物,不能仅仅看作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特例。
蓝天[3](2015)在《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钟理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殖民地时期的台湾,既接受过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也被迫接受过日本殖民教育。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台湾殖民时代、大陆抗日战争、台湾光复、两岸分离等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时期,他是台湾同时代作家中少有的一直坚持中文写作和人生经历如此坎坷的人。他的创作横跨大陆、台湾两个地域和几个不同时期,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同时也形成了主题意蕴复杂多变的风格。钟理和生命的最后十多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在这期间,他的生活陷入贫病交迫的困境,也正因为此,他触摸到了人生最真实、最粗糙的本体,使他对苦难、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思想上产生了升华。他一生多舛,在封建势力与殖民统治的双重压迫下,一度流落他乡,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一度失望于祖国、失望于未来,甚至对自己的身份动摇不定。台湾光复后,他曾满怀希望重回故土,而现实却再一次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想象。困厄的人生将他打入社会的最底层,这不仅没有打垮他的意志,反而激活了钟理和身上蕴藏的客家人“硬颈精神”。他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写作,创作了一批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个知识者的良知,书写他对乡土的眷恋、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对民族文化的执着和热爱。钟理和以及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历史的缩影,不可多得,也不可复制。本文从文化的视点出发,将钟理和的整个创作过程置于中国文化这段独特的历史发展时期,去分析他的创作环境、动机、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反思性的思想。本文运用了文化学、文化伦理学、文化心理学、后殖民文化等理论,将钟理和的作品、日记、信函视为一个整体,形成三者之间的互文关系,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出钟理和创作的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路径:构建钟理和创作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对影响钟理和文化观形成的内、外因素的考察,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支撑点,在对台湾地区文化场域的特点、流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汉文化、族群文化对钟理和创作心理的影响,分析他的作品中存在的“原乡”和“故乡”“双乡现象”和他在“自我流放”后出现的身份困惑等问题。本文的理论框架的构建是以文学场域论为出发点,重点引入了后殖民理论中的有关身份、移置、居间等核心理论,同时结合文化学及文学心理学中的部分理论,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它为后面的实证性研究——作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都是立足于上述理论所涉及的身份混杂、文化与语言等方向展开的,保证了论文前后的一致性。具体来看,第二章“原乡的失落”是根据第一章所提出的场域对文化身份的构建具有决定作用这一论述,运用有关后殖民理论对钟理和在大陆八年的生活中所遭遇的精神苦闷与迷惘进行分析,指出殖民者的认知暴力是导致被殖民者身份认同扭曲的根源,以及钟理和创作中的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是根源性文化作用的结果。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承接,论述内容为钟理和在经历种种人生痛苦之后所生成的悲悯心理对创作的影响。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引出的思考。这条路径既是本文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也是促使全文围绕文化这个中心点展开论述的根本保证。第二条路径:钟理和创作的实证性研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钟理和全部艺术作品的研究;二是钟理和信函与日记的研究;三是与钟理和有关的人物与作品的研究。前两者是对钟理和直接的研究,后者是补充性研究,丰富与完善钟理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钟理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观、价值观以及这些观念的变化,运用第一路径中所构建的理论进行剖析,揭示出钟理和创作中的历史性、复杂性和个人化等特点。第二部分内容是第一部分内容的延续,尽管艺术性较弱,但也是钟理和创作的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信函与日记为第一部分提出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论点更加鲜明和具有说服力。第三部分内容与前面两部分内容的关系不是游离的,而是补充与完善,从不同的侧面丰富研究的内容,通过与他人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彰显出钟理和在艺术和思想上的独特价值。在完成了上述两条途径的论证之后,论文最后对钟理和的文学精神、文学价值和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陈彩林[4](2014)在《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从技术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总体性现代转型最根柢地表现为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这种生命重造旨在摆脱中国社会历史第一次大变动之后延续两千多年的民族生存惯性,以全新的人格样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争得“人”的价格。特殊的历史、时代、文化境遇将这一生命重造的使命过多地交由文学与文学家担承,于此鲁迅与沈从文凸显出独特的标志性,这种标志性集中见之于《野草》与《烛虚》。本文研究宏观思维格局的确立所依据的正是这种实际历史情形。相应地,将由中国现代历史而及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再及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后定格于鲁迅与沈从文这一由大到小的过程倒过来,本文便获得了符合特殊历史情势的由小到大的具体研究步骤,即:由《野草》与《烛虚》而及鲁迅与沈从文重造生命的标志性再及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重构所达到的高度,以此探寻民族生命朝向现代生存的形而上终极向度。依据这种总体性历史情势与思维格局,本文分七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论”,重在概论本文研究围绕“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这一基点与主旨的宏观格局与具体步骤。主要回顾了晚清以来“中华民族新生”这一历史主题与主线,以及在这一历史逻辑延伸中我们在现代社会实体重构与现代人的本体重构上的偏失,进而揭示出人的本体重构之于社会实体重构乃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柢性意义。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民族生命本体重构的独特担当,于此鲁迅与沈从文凸显出对立而又统一、殊途而又同归的标志性存在,进而确立了本文研究的核心任务,即:二人所共构的精神文化结构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使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在一个新的起点发生、发展的,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又为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向着未来标示出了怎样的终极向度与高度。最后确立了以凌宇先生关于《野草》与《烛虚》的论断为本文研究的“逻辑出发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标志性,即二者之于鲁迅、沈从文乃至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的独特存在。本文认为《野草》与《烛虚》集中再现出二人在民族生存历史转折处所展开的“自救”与“他救”。这种“自救”与“他救”呈示出“我”作为民族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者与“人”作为民族传统生存的沿袭者的最本质身份,这一方面凸显出“我”的存在即是“人”的拯救,另一方面凸显出“我”与“人”的尖锐化生存对立,而这种尖锐化生存对立呈示出民族现代生存“无”与“有”合体、“无”中生“有”的开端状态。二人共构的伟大乌托邦正深植于“我”与“人”的尖锐化生存对立两极而诞生。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我”,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有”一极。鲁迅与沈从文以“‘作家’的头衔”在世生存体现了创立、传播与践履新的价值体系三个层面的集中统一。作为二人最本己出场的《野草》与《烛虚》之“我”,其在世生存便是对自己所立人格样态的践履亲证,其实质是将自身“立之为极”以使“俾众瞻观”,“人亦庶乎免沦灭”。“五四”正是这样的两个“我”实体化的历史关键点。二人朝向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即是“我”作为民族现代生存之“有”的存在确证,其间深蕴着“我”的精神超越与慰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人”,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无”一极。从以“我”“立之为极”的“真的人”出发,透视民族生命的非人性病灶本身就是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现实发生。《野草》与《烛虚》以真切的生命感展示出这种社会人与非人对立的内在景观,具体化为“我”作为“独异个体”之于“庸众”(鲁迅所直面的民众)、“多数人”(沈从文所直面的“上等人”)的生存突围。“奴才”与“阉寺性的人”、“看客”与“莫名其妙的人”、“聪明人”与“知识阶级”凸显出民族生命衰萎的根性与民族生命本体的缺失,共构出一面更为完整的民族生命反思自我的镜子,呈示出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鲜明针对性。第五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生命哲学,即在“我”与“人”的两极观照中呈示出人之为人的应对。在独特把握社会与人这一辩证统一体两面的基础上,内应中华民族新生这一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的主题,鲁迅以纵向的历史眼光在两千多年的民族主体生存史中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与人之存在奴隶时代循环的“十全停滞”,进而集中关注专制主义与人之存在问题,沈从文以横向的历史眼光在“神完全解体”与“神之存在,依然如故”的生存对照中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与人之存在的二律背反,进而集中关注神之解体与人之存在问题,并依据各自获得的特有“历史指示”分别作出人之为人的鲜明应对:“朕归于我”与“神在生命本体中”。《野草》实质是鲁迅以最本己之“我”的出场践履亲证“朕归于我”的生命哲学,《烛虚》实质是沈从文以最本己之“我”的出场践履亲证“神在生命本体中”的生命哲学。前者以恢复个体“‘人’的价格”为基点,以人之此在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确证出“自性”这一人之为人的元精神、元性质(自因本性),强调“自性”与人之存在现实性的统一,由此重构尊严、独立、个性、自由的民族生命本体。后者以恢复个体“对‘自然’倾心的本性”为基点,以人之此在对于生命内质的真正占有确证出“神性”这一人之为人的元精神、元性质(自因本性),强调“神性”与人之存在自然律的统一,由此重构至圣至美的民族生命本体。从“天人合一”到“朕归于我”、“神在生命本体中”,一方面显示出二人对于民族文化的结构性现代重构,另一方面显示出这种重构落脚于生命本体,一种对人之为人形而上本性的此在性占有与无限超越。第六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艺术形态,即二者是以怎样独特的艺术方式“启人生之閟机”的。二者“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全在于开启各自独特的“人生之閟机”。地域色彩的消解显示出二者以生成终极性“形而上质”为目的的艺术形态,而剧烈同一性、极致性生命体验正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伟大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殊途同归的精神现象与生命至境。象征既是呈现这一艺术形态的需要,更是呈现这一生命之“征”的需要。《野草》以“坟—绝望—反抗—自性”这一象征结构图式集中呈示出人何以为人的确证。《烛虚》则以“百合—美—生命—神性”这一象征结构图式集中呈示出生命何以为生命的确证。这两种象征结构图式最终呈示出二者在“谁是造物主”这一人之存在确证上的殊途与同归。因此,“独语”的艺术形态包涵着各自独特的现代性生命启蒙意味,于此,《野草》呈示出一种“大恐怖”的艺术,《烛虚》呈示出一种“至圣至美”的艺术。前者使人在灵魂的惊悚之中警悟于生命本体“自性”缺失的丑陋,后者使人在忘我的至圣至美体验之中恢复生命“神性”的庄严,因此,“独语”的过程实质是“我”最本己地出场向“人”开启重造生命的艺术教育。第七部分为“结论”,重在归结鲁迅与沈从文在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中的召示意义。从专制主义到民主共和,中华民族要彻底摆脱“奴隶时代的循环”,以抗拒奴性为基点,以“自性”为形而上终极建构尊严、独立、个性、自由的民族生命本体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要实现鲁迅所言的那种“人各有己”的“群之大觉”,马克思、恩格斯所取向的那种“人人各个有己”的“联合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神之解体到科学发展,人之存在要摆脱“所得于物虽不少,所得于己实不多”的二律背反,以恢复对自然倾心的本性为基点,以“神性”为形而上终极建构至圣至美的民族生命本体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要实现沈从文所希图的人性重返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所取向的“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我们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社会实体建构中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同时,还必须在民族生命本体建构中鲜明标示出“自性”与“神性”的形而上超越向度,使之落地生根,真正熔铸为民族生命的自因本性,由此在自身中获取一种自由自律的自我超向人类尊严与无限创生的不竭力量。
刘亚玉[5](2014)在《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57年至2000年的台湾电影史中,每个年代都不乏女性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顺应不同时代的电影潮流,透露出台湾社会不同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展现出与男性导演不同的性别视角。本论文将台湾女导演及其作品放置在三个历史时期来研究:第一章:1950年代的初涉电影创作的台湾女导演。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之后,被压抑许久的台湾本土文化开始复苏,出现了台语片的创作浪潮,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陈文敏影墨登场。在1957年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影展中,她参与编剧导演的作品有三部入围,作品多以家庭伦理片为主,初涉性别议题的思索。第二章: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女导演和她们的作品。政治戒严时期的台湾,文艺政策有诸多限制。女导演汪莹、杨家云曾参与政治宣教影片的创作,崔小萍、刘立立则拍摄时下流行的爱情文艺片等各种商业类型片。她们受到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从女性视点反观社会现实,着眼于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第三章:1980年代至2000年,台湾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导演。政治解严前后,台湾岛内民主与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大,政治宣教电影遭遇瓶颈,武侠片、爱情文艺片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在电影业一片低迷之中,新浪潮的电影导演走出了艺术探索的新步伐^张艾嘉、王小棣、黄玉珊等皆为新电影的重要推手或参与者。她们的作品中彰显着更加强烈的自觉意识,涉及性别议题、社会问题、历史题材,将民主意识贯彻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在内容和形式中都彰显出不同以往的美学特质。本论文将研究对象集中于1957年至2000年创作剧情长片的台湾女导演,探究她们的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内涵,运用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影史研究、影视批评学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郭雪波[6](2013)在《天玄机》文中研究说明卷首语献给丹麦探险学者亨宁·哈士伦和德国蒙古史学家海西希教授。两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我家乡科尔沁草原和南部库伦旗进行历史文化民族音乐考察,做出卓越贡献。——作者题记献给我的祖上一位萨满·博额师——阿拉坦·嘎达苏。——作者题记当一种宗教和它的文化,融入了一个民族的血液和灵魂,并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习惯及行为规范时,这个民族本身亦是宗教,宗教也就是这个民族,任何强势别想改变它,除
秦基伟[7](2013)在《本色(节选)——秦基伟战争日记》文中研究表明一九三九年8月5日自一九三八年七月开始做工作日记至三九年的七月,在这一年的过程中,虽然文化上有些进步,但我认为太慢了,还不能赶上我今天的工作需要,感觉到对工作有一些障碍。因此我今天仍然继续日常工作日记,它的作用不仅是练习文字上的进步,而且可以每天对自己思想意识上进行检查,并希望诸同志加以批评,其目的是使这个日记的过程能促进向着规律而正确的方向发展。
晓风[8](2013)在《传奇老作家吴奚如——从奚如给胡风的信说起》文中提出1979年1月,胡风恢复自由来到成都。几个月后,萧军、聂绀弩、李何林等老友得知消息,纷纷与他开始了通信来往。其中尤以吴奚如(以下简称奚如)通信更为密切,至1984年7月30日最后一封(他于1985年去世),我家现存52封。而从那几年的胡风日记上看,胡风至少也应有20封信给他。遗憾的是,奚如去世后,家中几经搬迁,未能妥存胡风给他的信,从此遗失,我们现在只有从奚如的信中大概了解二人间交往的情况了。吴奚如(1906—1985),湖北京山县人(他们共同的朋友聂绀弩也是京山人,而胡风则是湖北蕲春县人),小说家,"革命
籍满田[9](2013)在《晴雨路干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一、血尽毛干我输了,输得干干净净,不仅输掉了生的意义,也输掉了死的价值。新葡京是澳门最高档的酒店,两百平方米的豪华套房,夸张的大床,可调节角度的五十英寸电视,迷你酒吧各种洋酒应有尽有。站在最高的38层,可以观看海浪的汹涌翻滚,聆听海风的轻吟,沐浴潮汐带来的舒爽惬意。我已经在这里昏睡了二十多个小时,醒来后,冲了个澡,土耳其式浴室,多向式按摩浴缸,全套名贵的爱马仕沐浴用品,每个细节,都彰显着酒店的奢华。
彭小莲,刘辉[10](2012)在《荒漠的旅程》文中指出沉溺在记忆中,一九八九年四月的一天,风雨大作。这几乎不像是四月里的气候,夜晚的时候,甚至雷声滚滚。不久以后,胡耀邦去世了,街道上出现了学生的纪念游行队伍,交通开始堵塞,我骑着自行车绕过主要街道上班。那时候,我还在上海的一所中学教历史。桌上的裂缝很深,我把它擦了又擦,可是一些
二、健康失去才知最可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康失去才知最可贵(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消费与消费观的实质 |
第一节 消费的实质 |
一、消费的内涵 |
二、消费的实质 |
第二节 中西消费观概观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费观 |
二、西方消费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
一、“为人的消费”消费观 |
二、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观 |
三、消费与闲暇的辩证观 |
第四节 消费观的实质 |
一、消费观的内涵 |
二、消费观的实质 |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内涵 |
一、消费观教育 |
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 |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同一性 |
一、目标存在内在契合性 |
二、内容上具有相辅相成性 |
三、方法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
一、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 |
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原则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要性 |
第一节 应对现实挑战的需要 |
一、消费主义话语的挑战 |
二、多元价值观的挑战 |
三、市场经济的挑战 |
第二节 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
一、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大力量 |
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状 |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实表现 |
一、生存消费比重最大 |
二、人际消费网络化 |
三、消费支付无现金化 |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 |
一、传统勤俭节约观仍为主流 |
二、理性消费观为主导 |
三、非理性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消费观教育内容空泛 |
二、消费观教育活动开发不够 |
三、校内健康消费环境管理不严 |
四、消费观教育职责不明 |
五、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
第六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丰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 |
一、克勤克俭教育 |
二、理性消费观教育 |
三、适度消费观教育 |
四、绿色消费观教育 |
五、发展型消费观教育 |
第二节 拓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渠道 |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二、借助活动载体融入校园文化 |
三、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
四、借力网络载体构建网络消费观教育阵地 |
第三节 凝聚消费观教育力量 |
一、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二、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
三、激发大学生参与消费观教育的积极性 |
第四节 选好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时机 |
一、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抓实预警教育 |
二、奖助学金评选前后做好扶贫教育 |
三、职业价值观教育阶段抓好生涯教育 |
第五节 构建家校社会协同的消费观教育氛围 |
一、家庭成员内部要加强思想沟通 |
二、提高高校消费观教育话语的引领实效 |
三、社会舆论要唱响主旋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改”进程中的十七年“戏改”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改”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与延安“戏改” |
第三节 十七年“戏改”的过程描述 |
第四节 文革“戏改”再审视 |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戏改”的状态及其趋向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裂痕——十七年“戏改”的“剧本改编” |
第一节 人民性与民间性的置换 |
第二节 阶级、民族与个人:历史戏的选定与改编 |
第三节 反封建、个性解放与阶级对抗:家庭戏的择取与改编 |
第四节 革命国家角色的徘徊:“鬼戏”的审定与改写 |
附件 |
第三章 从“戏曲”到“戏剧艺术”——十七年“戏改”的形式改造与观念再造 |
第一节 从戏班到剧团:“新组织”决定“新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再造与戏曲表演决裂:舞台美术强化助推形式改造 |
第三节 戏曲的重造:“演戏”到“演人物”的转向 |
第四章 十七年“戏改”与福建地方戏剧种塑造 |
第一节 革命国家大叙事规训余绪——福建地方戏剧种改革 |
第二节 “新生活”与“新戏曲”:福建地方戏现代戏创作路径 |
第三节 梨园戏的抢救: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
第四节 革命与民间:“丑行”与“丑旦戏”改造及高甲戏剧种重塑 |
第五节 革命话语召唤下的底层艺术:闽南木偶戏题材限定与艺术转向 |
第五章 “新宠”岂是旧时“角”——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国家承诺”助推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教育与合作:新文艺工作者与旧艺人的相互学习 |
第三节 革命意识形态无法清除的残余:“团带班”与“戏校教育” |
第六章 政治的“召唤”:十七年“戏改”中福建城乡戏曲市场变迁 |
第一节 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戏曲市场主体:新剧团与新的利益格局 |
第二节 市场与民间的活力:思想要求、艺术规约的推行与消解 |
第三节 政治需求取代社会功能:古装戏的“消沉”与现代戏的“繁荣”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 |
第二节 钟理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文化场域对钟理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台湾文化场域的形成 |
第二节 族群文化对钟理和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原乡与故乡 |
第四节 文化场域的迁移:放逐与返乡 |
第二章 原乡的失落 |
第一节 认知暴力下的身份困惑 |
第二节 身份的迷失 |
第三节 “矛盾时代中矛盾的人” |
第四节 历史的书写与反书写 |
第三章 悲悯情怀的书写 |
第一节 台湾早期垦殖生活的悲苦 |
第二节 “同姓之婚”下的悲剧人生 |
第三节 挥之不去的死亡意识 |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守望者 |
第四章 文化的反思 |
第一节 “文学的方言” |
第二节 乡土的沉思 |
第三节 “国民性”批判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五章 “不屈的作家魂” |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升华 |
第二节 超越个体的人文情怀 |
第三节 台湾新时期文学的开拓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
第一章 “我”的存在即是“人”的拯救——《野草》与《烛虚》的标志性 |
第一节 “自救”与“他救” |
第二节 尖锐化的生存对立 |
小结 “我”与“人” |
第二章 朝向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野草》与《烛虚》中的“我” |
第一节 “五四”与“我” |
第二节 “我”的确证 |
第三节 燃烧自我的快慰 |
小结 “我” |
第三章 难见“真的人”——《野草》与《烛虚》中的“人” |
第一节 “奴才”与“阉寺性的人” |
第二节 “看客”与“莫名其妙的人” |
第三节 “聪明人”与“知识阶级” |
小结 “人” |
第四章 在自身中看见神——《野草》与《烛虚》的生命哲学 |
第一节 奴隶时代的循环与神之解体 |
第二节 朕归于我 |
第三节 神在生命本体中 |
第四节 “自性”与“神性” |
小结 人之为人的应对 |
第五章 启人生之閟机——《野草》与《烛虚》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地域色彩的消解 |
第二节 “坟”与“百合” |
第三节 “独语”的现代性生命启蒙 |
小结 “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 |
结语 鲁迅、沈从文与“中国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1950 年代台语电影时代的第一位女导演 |
第一节 台湾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发出的声音 |
第二节 陈文敏在筚路蓝缕的台语片时代影墨登台 |
第三节 为女性书写悲情故事与民间传奇的女导演 |
第四节 小结:1950 年代初涉性别议题的女性书写 |
第二章 1960 至 198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主流电影中女导演汪莹的声音 |
一 、去中性化的女性革命史诗书写 |
二 、彰显政治意识形态的体育电影 |
三 、关注儿童的情感缺失和反观成人世界的虚妄 |
第二节 爱情文艺片早期的女导演——崔小萍 |
一 、逃离政治挂帅的琼瑶爱情文艺片 |
二 、小说与电影《窗外》之间的命运关联 |
三 、从性别视点比较宋存寿与崔小萍的两部《窗外》 |
第三节 琼瑶电影后期的御用导演——刘立立 |
一 、巨星影业时代男性导演作品与刘立立电影之比较 |
二 、从乌托邦爱情转向家庭伦理的琼瑶电影 |
三 、刘立立导演的非文学改编电影中的性别思索 |
第四节 电影类型极致多元的导演——杨家云 |
一 、玄小佛风格的另类爱情文艺片 |
二 、用各种类型片叙事中建构女性主体 |
第五节 喜剧式的家庭伦理片导演——苏月禾 |
一 、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情感转变与自我定位 |
二 、台湾新电影初期带有写实风向的爱情文艺片 |
第六节 小结:1960 至 70 年代女导演的创作环境概述 |
一 、“三厅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 |
二 、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对女导演的影响 |
第三章 1980 至 199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跨地域文化创作的导演——张艾嘉 |
一 、城乡变迁中人的移动与乡土情感的失落 |
二 、移民潮中离散的华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我蜕变 |
三 、“新时代的娜拉”——新时代女性的出走和回归 |
四 、导演自我反射式的情感反思 |
五 、张艾嘉电影中的男性叙述者和父亲的回归 |
第二节 以天下为己任为艺术使命的导演——王小棣 |
一 、从小人物的故事观照历史 |
二 、后现代台湾消费文化的浮世绘图谱 |
三 、探究青少年心理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反射 |
四 、用生活片段书写草根阶级的生命史 |
第三节 从感性书写到理性思辨的导演——黄玉珊 |
一 、传统的台湾父权社会压抑中的女性呐喊 |
二 、都市变迁中女性心灵成长史 |
三 、再现台湾本土艺术家追寻历史的足迹 |
第四节 跨区域制片的导演——刘怡明 |
一 、女性在后现代婚恋关系的新思考 |
二 、追寻父辈的原乡故土 |
第五节 小结:台湾新电影思潮影响下的女导演创作 |
一 、再论台湾电影新浪潮与女性创作者的位置 |
二 、论女导演电影中的本土意识 |
三 、后女性主义思潮语境之下的创作趋向 |
四 、新电影之后女性形象的嬗变 |
总论 |
参考文献资料 |
附录一:台湾历史学家及女导演访谈录 |
一 、台湾电影史学家黄仁先生谈台湾女导演 |
二 、汪莹导演访谈 |
三 、杨家云导演访谈 |
四 、王小棣导演访谈 |
五 、黄玉珊导演访谈录 |
附录二:参考影片目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项目 |
致谢 |
(10)荒漠的旅程(论文提纲范文)
沉溺 |
黑棉絮 |
故土 |
穿士林蓝布旗袍的女生 |
阳光下的阴影 |
我到底要什么 |
Number 1———我的大姨 |
开心的日子 |
逃离瑞华 |
红颜薄命 |
我是谁 |
心和心的约会 |
破碎的爱情 |
日子还要过下去的 |
情感的代价 |
迷失在纽约的路上 |
妈妈的选择 |
触摸不到的美丽 |
荒漠的旅程 |
以革命的名义 |
四、健康失去才知最可贵(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 邱海燕. 湖北大学, 2020(01)
- [2]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D]. 白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创作研究[D]. 蓝天. 山东大学, 2015(04)
- [4]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D]. 陈彩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D]. 刘亚玉. 上海大学, 2014(02)
- [6]天玄机[J]. 郭雪波. 中国作家, 2013(21)
- [7]本色(节选)——秦基伟战争日记[J]. 秦基伟. 中国作家, 2013(16)
- [8]传奇老作家吴奚如——从奚如给胡风的信说起[J]. 晓风. 新文学史料, 2013(03)
- [9]晴雨路干湿[J]. 籍满田. 中国作家, 2013(04)
- [10]荒漠的旅程[J]. 彭小莲,刘辉. 江南,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