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疗法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洪,黄瑞,邱静,王艺霖,邹朝彬,施柯丞[1](2021)在《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对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运动障碍康复机器人和认知障碍康复机器人方面对康复机器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每项技术提出了一些发展趋势的展望。最后以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为例介绍了康复机器人在其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案例及其发展趋势。
高慧渊[2](2021)在《基于多模态生理特征分析的下肢康复理疗仪设计》文中指出针对现有下肢肌力受损康复产品功能单一、体验感差、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以及下肢康复辅具多关注物理实效,忽视患者精神情绪对康复效果影响的问题,本文从用户情绪和康复体验角度出发,采用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技术,重点关注患者康复中的负向情绪并通过舒缓功能进行情绪调节,帮助患者尽早实现物理与心理整体康复目标。首先,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以情绪为切入点,将多模态生理情绪监测技术应用到下肢康复理疗仪的产品设计中。然后,对下肢生理结构、关节施力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人机工程学对产品功能结构以及人机尺寸进行约束。其次,对现有下肢康复产品,从功能、造型、色彩、人机交互等方面分析问题,构建用户画像和体验地图深入挖掘用户情感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要素。接着,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设计要素筛选,确定功能创新点。随后,结合产品造型意象理论知识,从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完善产品设计方案,并构建APP交互平台的相关界面。再次,通过视频诱发情绪的方式,利用下肢实验样本在静坐、被动、主动康复三种模式下,对用户悲伤、烦躁、中性及喜悦的四种情绪进行血压、心率的生理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最后,对产品及APP设计进行用户满意度评估,并利用有限元Ansys仿真软件对最终设计方案中的座椅及下肢康复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验证产品的合理性、可行性。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将多模态生理情绪识别技术应用在下肢康复理疗仪中,对拟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调整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有重要意义,通过舒缓功能来多维度提升患者在使用康复产品中的体验感,对相关医疗产品设计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黄莹[3](2020)在《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康复医疗的“体验性”逐渐凸显出来,康复是一项必须在运动中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且恢复行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本课题是基于运动知觉理论对康复体验进行的设计研究与设计探讨,打破了传统静态单向的康复设计思路,通过将康复的动觉体验作为本课题的设计研究对象,目的是形成一个动态的、主动的连续性康复状态,促进患者与环境互动的持续性满足与成长,从而获得愉悦的康复经历。运动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运动知觉是人类辨认与识别运动信息并对此作出相应运动反应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是多种接收器与大脑协同工作的结果,对患者的康复发展及生命延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课题首先对知觉加工及运动知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再对近几年来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概念的范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梳理,具体分析了体验设计EEI模型的体验层次及核心要素,针对其中期许、事件、影响三个体验层面对康复运动进行体验层次构建,从而进一步探索运动感知在体验设计中的潜在价值。康复体验层次构建是基于患者运动的动机与目标、条件与组成、障碍与实现、认知与情感反应、意义与重要性等内容进行的问题探索,为后续的调研提供思路并明确目标。本课题实地调研是在无锡市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展开的,采用了定性访谈、一日生活追踪、非参与式观察等调研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一是通过访谈整理患者的认知障碍和运动知觉特征,二是总结分析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时与产品之间的运动关系,三是绘制患者一日康复流程并得出患者运动状态与情感反应的结果,四是从整体的康复情境中体会空间的运动感知和运动限制。本研究在设计策略的提出上,基于运动知觉理论,以提高患者主动运动意识、引导流畅持续运动状态、加强情境空间运动感知为康复体验目标,选用EEI模型中期许、事件、影响三个体验层面以及产品、服务、空间三大体验范畴对具体的康复体验策略进行落实与细化,该策略要求研究者具备综合交叉的学科能力,是一次在康复设计领域的创新学术探索,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思路与方向。
贾博惟[4](2020)在《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验证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对于认知障碍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二科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最终列入统计的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者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等相关指南进行基础疾病管理,试验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型号ZN8020)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及基础疾病管理。两组治疗方案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日,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即MMSE、Mo CA量表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疗效差异,并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Mo CA量表的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MMSE、Mo CA量表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1)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确有疗效。(2)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确有疗效。(3)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组(试验组)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
张新新[5](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康复疗效,以检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PSCI康复中的普适性,并为PSCI康复提供新的康复模式,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认知康复的临床应用,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认知训练改善认知功能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普通计算机组(15例)、互联网组(15例)。三组均接受传统认知训练,在接受传统认知训练基础上,普通计算机组增加普通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互联网组增加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在训练前后三组患者均进行DTI扫描,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NL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1.训练后,对照组的MMSE总分、定向、语言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命名、定向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CA总分、记忆力、注意力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镜像部位FA值均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后,普通计算机组的MMSE总分、定向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命名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CA总分、记忆力、视空间、注意力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镜像部位FA值较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训练后,互联网组的MMSE总分、定向、注意和计算、回忆、语言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和计算、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较训练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镜像部位FA值较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训练后,互联网组的MMSE总分、注意和计算、回忆较普通计算机组提高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总分对照组有显着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延迟回忆较对照组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计算机组比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注意和计算、抽象、延迟回忆有显着性差异(P<0.05);NLCA总分、记忆力较普通计算机组提高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记忆力和视空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普通计算机组的MMSE、MoCA、NLC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互联网组、普通计算机组、对照组患者梗死部位FA值较镜像部位FA值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时间与干预因素对三组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训练方法对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训练方法对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组患者的梗死部位FA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普通计算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普通计算机组、互联网组中,时间因素对患者的梗死部位FA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时间与干预因素对三组患者的镜像部位FA值不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方法对镜像部位FA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镜像部位FA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训练后的镜像部位FA值较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计算机组、互联网组较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能够有效改善PSCI,且传统认知训练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传统认知训练和联合普通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认知功能改善的神经机制可能与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在认知训练后增强有关,为PSCI患者认知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训练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璐[6](2020)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治疗认知障碍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实验研究和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且患者均存在一侧肢体偏瘫,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药物干预和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功能训练、高压氧疗法、作业疗法、运动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方式,而治疗组同时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部位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治疗疗效。其中Mo CA、MMSE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变化,NIHSS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er ultrasound,TCD)检测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Mo CA评分分别为(25.48±2.35)分和(20.32±3.08)分,MMSE评分分别为(28.24±2.01)分和(25.12±2.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显着(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2.52±6.05)分和(18.16±6.53)分,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更明显(P<0.05)。3、ADL能力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MBI评分分别为(73.40±9.70)分和(55.80±9.10)分,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ADL能力提升更显着(P<0.05)。4、血流动力学评定: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各动脉血流动力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着(P<0.05)。5、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干预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运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可增加局部及大脑皮质血流量,改善脑灌注和脑循环,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保护神经细胞,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循环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安全有效,操作简单,该疗法适合临床推行及应用。
梁雅茹[7](2020)在《医教结合视域下智力障碍学生手写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写能力是精细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整体的精细动作训练,或是将与手写能力相关的训练统一在精细动作训练中进行,较少单独探讨手写能力训练。故本研究将探讨在医教结合视域下智力障碍学生手写能力训练的成效,医教结合主要体现在医疗评估和教育评估的相互补充,康复师、教师和研究者协同制定手写能力训练方案以及干预过程中康复师和教师的督导三个方面。研究以两名就读于某特殊教育学校的智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中的多基线跨被试实验设计。研究者协同康复师和班主任进行医教结合式的评估,进而制定系列手写能力训练方案,自变量为手写能力训练方案,因变量为自编的手写能力评估表中十项手写项目的总分。通过对被试基线期(A1)、干预期(B1)、基线期(A2)和干预期(B2)的实验处理,采用目视分析和C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家长和教师的教学回馈访谈建立本研究的社会效度。研究结果如下:一是以医教结合方式开展的精细动作评估和干预具有可行性;二是智力障碍学生的手写能力通过训练得以显着提高;三是智力障碍学生手写能力的干预效果受个体自身和外界支持因素的影响。
张新新,毕霞[8](2020)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其他功能的恢复,增加了整体康复的难度,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进行预防和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将就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进行综述。
孟宪梅[9](2019)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脑卒中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健康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现有脑卒中护理实施尚不规范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制定基于最佳证据、涵盖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及健康问题的护理方案,为规范我国脑卒中整个疾病过程的护理实践,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服务的科学性、连续性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一—现况研究:通过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田野研究及对服务于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的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对国内脑卒中临床护理实践现况进行研究,并依据i-PARIHS框架,分析影响实施的促进及障碍因素。2.研究二—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基于国内脑卒中护理实践现况,对脑卒中护理相关循证指南及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进而运用AGREEⅡ及OQAQ对指南及系统评价文献进行再评价,依据JBI标准,统一证据分级及推荐分级。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护理方案主题及相关证据推荐等级,形成方案的理论主干,并在5W1H指导下,具体形成护理方案初稿。3.研究三--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为保障护理方案在多学科合作的流畅性,采用立意取样法对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及组织四家转化基地的护理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别从不同学科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及讨论方案转化实施可行性。4.研究四--护理方案临床转化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转化基地现况,选择代表全程性护理方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代表专科性护理方案的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在三个转化基地(包含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依据i-PARIHS框架,进行方案实施现况审查,发现障碍因素,并通过PDCA循环,予以解决障碍因素,对实施规范化,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对临床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在三个田野地进行田野观察及对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现有脑卒中护理实践涉及超急性期、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以基础护理为主,涉及康复护理实践内容有限,并存在护理实践不规范、与康复治疗师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与最佳证据相比,从护理实践范畴及实践系统性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庞杂、护理时间零散、学科成员间沟通缺乏等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可考虑利用领导层的支持鼓励、护士改进康复护理的意愿、康复团队成员互动机会、及机动护理人员配备等有利因素推进护理方案实施。2.研究二:以“脑卒中”“护理”及相关检索词,从循证数据库及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4篇指南文献及64篇系统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确定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四个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主题(深静脉血栓预防、压力性损伤、跌倒预防、抑郁)、及五个康复护理主题(两便护理、吞咽障碍及营养、痉挛/挛缩、语言障碍康复、二级预防)的384条证据,形成方案理论主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3.研究三: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及来自4个转化基地9名护理专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的焦点小组访谈,对护理方案进行以下修订:(1)不同疾病时期护理方案以不同医疗地点为导向;(2)根据国情,剔除院前护理实践内容;(3)精炼超急性期转诊内容;(4)在急性期护理方案中补充抑郁筛查及护理内容;(5)将两便护理及饮食护理重新命名为两便管理及吞咽障碍管理,纳入到“康复护理”条目中;(6)根据临床现况,对部分护理措施进行删除、补充、及更换等修订。4.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运行结果:三个转化基地两轮PDCA循环研究,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记录规范:入院深静脉血栓筛查表,护理记录单,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方案实施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方案管理,入组患者管理方式,及明确方案实施各时间节点。5.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二(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运行结果:在遵循转化方案一所制定的实施规范基础上,扩展吞咽康复管理规范:入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表,言语治疗师及护士吞咽康复管理职责,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师/护士记录单,及现场示范---配合指导---独立完成的技能培训模式。6.研究四:临床转化效果评价:方案一临床转化效果显示,57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Z=-6.457,P<0.01);26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Z=-4.244,P<0.01);且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行为,在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出血倾向、熟悉IPC使用注意事项及对皮肤评估等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方案二临床转化效果显示,15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对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7.046,P<0.01);23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15.842,P<0.01);且方案实施后护理行为,在接受培训、入院及时筛查、跟进筛查、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吞咽筛查异常转介言语治疗师、跟进吞咽康复训练及效果等方面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提高(P<0.05)。另外,对9名实施方案护士的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实施方案后,护理工作变得系统化、规范化、且主动及时;对自身的影响包括:扩充专科知识、增加专业自信心、增加护理实践意识、改善护患关系、及增加科研意识;可承受增加的工作量,并可通过常规化、碎片化服务、及优先筛查等策略解决。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护理方案及九个健康问题护理方案,为脑卒中专科护士提供统一护理实践规范框架,使脑卒中科学性连续性护理服务成为可能。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方案遵循美国护士协会5W1H的护理实践要求,明确与其他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体现脑卒中护理专科性及专业价值。通过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的试点运行,从全程性及专科性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验证,制定了护理方案的实施规范,尤其是康复问题的护理规范模式,使多学科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及临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脑卒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张丽[10](2019)在《改良易筋经团体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改良易筋经团体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易筋经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上海新起点康复医院招募符合条件的脑卒中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30人,团体作业组30人,易筋经组3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团体作业组和易筋经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团体作业及易筋经干预,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4周。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巴氏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于干预前与干预四周后对患者进行所有项目评估,数据收集整理后,以Excel2016建立数据库,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认知功能:干预后对照组的Mo CA总分及定向力得分较干预前显着提高(P<0.05),团体作业组的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显着提高(P<0.05),易筋经组的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显着提高(P<0.05)。干预前后的差值比较,在注意力、延迟回忆、定向力及总分上,团体作业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在注意力和Mo CA总分上,易筋经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在Mo CA总分上,团体作业组的差值高于易筋经组(P<0.05)。(2)睡眠质量:干预后对照组的睡眠时间得分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5),团体作业组的日间功能得分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5),易筋经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5)。干预前后的差值比较,在总分上,易筋经组的差值高于团体作业和对照组(P<0.05)。(3)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后三组的BI总分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干预前后的差值比较,易筋经组和团体作业组的BI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干预后对照组的SF-36平均分及PCS得分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团体作业组和易筋经组的SF-36平均分、PCS及MCS得分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干预前后的差值比较,在SF-36平均分及PCS上,团体作业组和易筋经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周的改良易筋经团体锻炼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其效果不差于团体作业疗法。
二、作业疗法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业疗法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人机系统的运动认知再学习(Motor and cognitive relearning of human-robot system) |
3 运动障碍康复机器人(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motor dysfunctions) |
3.1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3.2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3.3 踝足康复训练机器人 |
1)轻量化的康复机器人设计 |
2)人机协同康复训练技术 |
3)康复训练与评估一体化技术 |
4 认知障碍康复机器人(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s) |
1)基于多模态信息的鲁棒人机交互技术 |
2)视/听/触觉反馈下的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
5 脑卒中康复临床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Clinical case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its trends) |
1)运动和认知协同康复训练技术 |
2)基于多模态的闭环康复训练技术 |
6 结论(Conclusion) |
(2)基于多模态生理特征分析的下肢康复理疗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康复辅具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康复辅具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内康复辅具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 |
2.1.1 具身认知 |
2.1.2 具身认知理论发展应用 |
2.1.3 具身认知与心理情绪的关系 |
2.2 多模态概念及应用 |
2.3 情绪识别监测技术分析 |
2.3.1 情绪分类 |
2.3.2 情绪模型建立 |
2.3.3 生理特征分析 |
2.3.4 基于生理特征的情绪识别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下肢运动肌理研究与产品功能结构分析 |
3.1 人体下肢结构分析 |
3.1.1 下肢生理学解剖分析 |
3.1.2 下肢肌力分析 |
3.1.3 下肢关节角度运动特征分析 |
3.2 下肢康复原理与康复方案分析 |
3.2.1 人体下肢康复原理及方法研究 |
3.2.2 下肢康复训练方案 |
3.3 下肢康复理疗仪机构分析 |
3.3.1 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分析 |
3.3.2 人体坐姿参数分析 |
3.3.3 下肢康复理疗仪人体尺寸应用分析 |
3.3.4 下肢康复理疗产品功能结构模块划分 |
3.3.5 康复理疗仪机构人机尺寸分析 |
3.4 下肢关节驱动原理及方式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下肢康复理疗仪人机感知交互体验研究 |
4.1 下肢康复理疗仪人机交互体验分析 |
4.1.1 下肢康复训练产品分析 |
4.1.2 下肢患障人群特征分析 |
4.2 用户画像及体验地图分析 |
4.2.1 用户画像及故事场景构建 |
4.2.2 用户体验地图分析 |
4.3 下肢康复理疗仪用户使用需求总结 |
4.4 下肢康复理疗仪用户需求功能分析 |
4.4.1 设计要素提出 |
4.4.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5 基于用户需求的下肢康复理疗仪功能整合分析 |
4.6 多模态生理特征分析的下肢康复人机交互实验 |
4.6.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4.6.2 实验工具及流程设计 |
4.6.3 结果分析与实验意义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肢康复理疗仪产品方案设计 |
5.1 情感体验分析 |
5.2 产品造型意象分析 |
5.2.1 康复理疗仪感性词汇收集与筛选 |
5.2.2 下肢康复理疗产品样本的元素选取 |
5.2.3 下肢康复理疗仪设计风格确定 |
5.2.4 品牌文化植入 |
5.3 草图绘制及方案确定 |
5.3.1 前期草图绘制 |
5.3.2 方案优化设计 |
5.4 产品虚拟模型输出 |
5.4.1 三维模型建立 |
5.4.2 渲染仿真效果展示 |
5.5 下肢康复理疗仪设计说明 |
5.5.1 使用场景及流程说明 |
5.5.2 主要结构设计说明 |
5.5.3 色彩、材质及加工工艺说明 |
5.5.4 产品尺寸说明 |
5.6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6.1 手机APP界面设计 |
5.6.2 界面使用流程模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下肢康复理疗仪产品方案评估检验 |
6.1 下肢康复理疗仪产品方案满意度评估 |
6.2 下肢康复理疗仪有限元Ansys受力检验 |
6.2.1 座面支撑结构的Ansys分析 |
6.2.2 下肢康复部件Ansys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康复医疗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
1.1.2 运动康复在认知层面的关注度低 |
1.1.3 体验经济带动健康医疗体验设计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运动知觉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运动康复评定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用户体验介入康复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外延-Neutral Equilibrium理论的研究启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运动知觉及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探究 |
2.1 运动知觉相关理论探究 |
2.1.1 物理刺激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
2.1.2 知觉组织原则与知觉特征 |
2.1.3 运动知觉与选择性注意 |
2.1.4 运动知觉的应用研究 |
2.2 体验设计相关理论探究 |
2.2.1 “体验”的多重定义 |
2.2.2 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的转变 |
2.2.3 体验EEI模型的核心要素及特点 |
2.3 运动知觉在体验设计中的价值分析 |
2.3.1 将运动事件作为设计研究对象 |
2.3.2 在运动中创造独特性自主经历 |
2.3.3 从技术层面上搭建体验新舞台 |
2.3.4 营造动态平衡的社会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康复运动的体验要素层次构建 |
3.1 康复运动期许体验层次探究 |
3.1.1 康复患者的动机因素分析 |
3.1.2 康复治疗的目标要素分析 |
3.1.3 康复期望值对激励的影响 |
3.2 康复运动事件体验层次探究 |
3.2.1 康复运动的条件要素分析 |
3.2.2 康复体验的进程要素分析 |
3.2.3 康复进程中运动知觉分析 |
3.2.4 康复运动进程的自我创造 |
3.3 康复运动影响体验层次探究 |
3.3.1 运动体验对康复治疗的意义 |
3.3.2 运动体验对康复发展的重要性 |
3.3.3 康复体验带来的长久记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康复体验运动感知的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1.1 调研地址与目标人群的选取 |
4.1.2 内容及方法汇总 |
4.2 康复患者知觉特征的调研分析 |
4.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2.2 调研过程 |
4.2.3 调研结果 |
4.3 康复产品运动模式的调研分析 |
4.3.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3.2 调研过程 |
4.3.3 调研结果 |
4.4 康复服务运动状态的调研分析 |
4.4.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4.2 调研过程 |
4.4.3 调研结果 |
4.5 康复空间运动感知的调研分析 |
4.5.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5.2 调研过程 |
4.5.3 调研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基于运动知觉的康复体验设计策略 |
5.1 构建主动运动的产品体验设计策略 |
5.1.1 康复产品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
5.1.2 感官刺激-诱发患者的运动期许 |
5.1.3 产品功能-调节患者的动态进程 |
5.1.4 产品技术-促进社会角色的转变 |
5.2 引导流畅自如的服务体验设计策略 |
5.2.1 康复服务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
5.2.2 情感反应-做好运动预期的心理铺垫 |
5.2.3 协同创新-导向动态平衡的服务进程 |
5.2.4 服务延伸-加快康复运动的社会融合 |
5.3 营造运动无阻的空间体验设计策略 |
5.3.1 康复空间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
5.3.2 空间节奏-突破静态的空间体验概念 |
5.3.3 空间导视-降低康复运动的错误决策 |
5.3.4 过渡空间-引导运动无障碍的社会观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课题研究总结 |
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
2.1.1 PSCI的表现 |
2.1.2 PSCI的危险因素 |
2.2 PSCI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
2.2.1 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
2.2.2 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n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
2.2.3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 |
2.2.4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Assessment,LOTCA) |
2.3 PSCI的影像学检查 |
2.3.1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
2.3.2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 |
2.3.3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
2.4 PSCI的治疗 |
2.4.1 药物治疗 |
2.4.2 传统康复治疗 |
2.4.3 作业治疗 |
2.4.4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
2.4.5 重复经颅磁刺激 |
2.5 总结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分组方法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中止或退出试验标准 |
3.1.5 剔除标准 |
3.1.6 脱落病例管理 |
3.1.7 伦理 |
3.1.8 病例入组情况 |
3.1.9 样本量估算 |
3.2 试验流程图 |
3.3 设备及工具 |
3.3.1 认知训练设备 |
3.3.2 认知评定工具 |
3.3.3 DTI检查 |
3.4 研究方法 |
3.4.1 训练方法 |
3.4.2 评定时间 |
3.4.3 评定指标 |
3.4.4 质量控制 |
3.4.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三组训练前MMSE、MoCA、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 |
4.2 对照组训练前后MMSE、MoCA、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 |
4.3 普通计算机组训练前后MMSE、MoCA、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 |
4.4 互联网组训练前后MMSE、MoCA、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 |
4.5 三组训练后MMSE、MoCA、NLCA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 |
4.6 三组梗死部位FA值及镜像部位FA值比较 |
4.7 三组训练前后梗死部位FA值及镜像部位FA值比较 |
4.8 三组训练后梗死部位FA值比较 |
4.9 三组训练后镜像部位FA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三种认知训练对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5.2 三种认知训练对PSCI的疗效比较 |
5.3 认知训练对PSCI患者梗死部位及镜像部位FA值的影响 |
5.4 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6)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医教结合视域下智力障碍学生手写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医教结合”对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1.2 手写能力是影响特殊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 |
1.1.3 个人的研究兴趣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医教结合 |
1.3.2 智力障碍 |
1.3.3 精细动作训练 |
1.3.4 手写能力 |
1.4 文献综述 |
1.4.1 手写能力的相关研究 |
1.4.2 特殊儿童精细动作训练的相关研究 |
1.4.3 智力障碍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研究内容 |
2.3.1 关于对被试手写能力评估的研究 |
2.3.2 关于制定与实施精细动作干预方案的研究 |
2.3.3 关于被试手写能力效果评估的研究 |
2.3.4 影响被试手写能力因素的分析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方法 |
2.5.1 单一被试实验法 |
2.5.2 访谈法 |
2.5.3 观察法 |
2.6 研究工具 |
2.6.1 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 |
2.6.2 F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 |
2.6.3 手写能力评估表 |
2.6.4 被试基本资料调查表 |
2.7 研究思路框架 |
2.8 实验设计 |
2.9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2.9.1 资料的收集 |
2.9.2 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
3 研究实施过程 |
3.1 干预前的评估 |
3.2 被试的十项手写项目测试 |
3.3 实验实施过程 |
3.3.1 手写能力训练活动的设计 |
3.3.2 手写能力训练方案的制定 |
3.3.3 具体教学活动方案的制定 |
3.3.4 实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4 研究结果 |
4.1 被试手写能力数据统计结果 |
4.1.1 被试A手写能力干预效果 |
4.1.2 被试B手写能力干预效果 |
4.2 教育评估—双溪量表精细动作部分前后测结果 |
4.3 医疗评估—FMFM前后测结果 |
4.4 十项手写项目干预结果 |
4.4.1 被试在临摹画正方形项目上干预效果具有差异性 |
4.4.2 被试在描线项目上干预效果具有差异性 |
4.4.3 被试在两点连线项目上干预效果显着 |
4.4.4 被试在抓笔项目上干预效果不显着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运用医教结合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与讨论 |
5.1.1 医教结合在研究中的体现 |
5.1.2 医教结合在研究中使用的成效分析 |
5.1.2.1 医教结合的评估有效可行 |
5.1.2.2 手写能力训练方案的协同制定有效可行 |
5.1.3 运用医教结合方式的注意事项 |
5.2 干预效果分析与讨论 |
5.2.1 手写能力训练对提升被试手写能力具有显着成效 |
5.2.2 被试手写能力的提升效果具有差异性 |
5.3 手写能力训练方案的分析与讨论 |
5.3.1 手写能力训练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同性与渐进性 |
5.3.2 手写能力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个别化调整 |
5.4 影响被试手写能力干预效果的因素讨论 |
5.4.1 个体自身因素 |
5.4.2 外界支持因素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以医教结合方式开展的精细动作评估和干预具有可行性 |
6.1.2 智力障碍学生的手写能力通过训练得以显着提高 |
6.1.3 智力障碍学生的手写能力干预效果受个体自身和外界支持因素的影响 |
6.2 研究建议 |
6.2.1 形成医教结合团队,运用专业的力量 |
6.2.2 合理制定与实施作业治疗个别化课程计划 |
6.2.3 日常课程中教师应重视对特殊学生手写的科学指导 |
6.2.4 家长应重视并给予孩子充分的手写活动经验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3.2 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
1.1 PSCI的表现 |
1.2 PSCI的危险因素 |
2 PSSCCII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
2.1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
2.2 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 |
2.3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 |
2.4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 |
3 PPSSCCII的影像学检查 |
3.1 弥散张量成像(DTI) |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3.3 磁共振波谱(MRS) |
4 PSSCCII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2 传统康复治疗 |
4.3 作业治疗 |
4.4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
4.5 重复经颅磁刺激 |
5 总结 |
(9)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现况研究--田野研究及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一、田野研究 |
二、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
一、明确方案主题 |
二、成立研究小组 |
三、指南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四、系统评价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五、证据推荐等级评价 |
六、脑卒中护理方案拟定 |
第五部分 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护理方案修订 |
一、基于专业判断的方案修订--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转化基地护理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
第六部分 临床转化一全程性护理方案试点转化应用及评价研究:以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七部分 临床转化二专科性护理方案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以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八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效果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质量控制 |
五、伦理考虑 |
六、研究结果 |
七、小结 |
第九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纳入指南文献 |
附录3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 |
附录4 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 |
附录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 |
附录6 专家咨询知情同意书 |
附录7 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8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9 深静脉血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修订版) |
附录10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出院前/一周) |
附录11 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12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13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 |
附录14 访谈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改良易筋经团体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前期基础 |
3.研究意义 |
1.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剔除标准 |
1.1.5 中止标准 |
1.1.6 样本量估算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方案 |
1.2.2 易筋经组方案 |
1.2.3 团体作业组方案 |
1.3 结局指标 |
1.3.1 一般资料 |
1.3.2 主要结局指标 |
1.3.3 次要结局指标 |
1.3.4 安全性指标 |
1.4 数据收集及分析 |
1.4.1 数据收集 |
1.4.2 统计分析 |
1.5 质量监控 |
2.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及结局指标的基线比较 |
2.1.1 一般资料比较 |
2.1.2 结局指标基线比较 |
2.2 MoCA评估结果比较 |
2.2.1 干预前后MoCA得分组内比较 |
2.2.2 干预前后MoCA得分差值组间比较 |
2.3 PSQI评估结果比较 |
2.3.1 干预前后PSQI得分组内比较 |
2.3.2 干预前后PSQI得分差值组间比较 |
2.4 BI评估结果比较 |
2.4.1 干预前后BI得分组内比较 |
2.4.2 干预前后BI得分差值组间比较 |
2.5 SF-36评估结果比较 |
2.5.1 干预前后SF-36得分组内比较 |
2.5.2 干预前后SF-36得分差值组间比较 |
2.6 各量表的相关分析 |
2.7 不良事件结果 |
3.讨论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改良易筋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3.3 改良易筋经对睡眠的影响 |
3.4 改良易筋经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3.5 改良易筋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3.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附录三 :易筋经(脑卒中) |
附录四 :评估量表 |
附录五 :伦理报告 |
附录六 :学术会议情况 |
四、作业疗法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J]. 程洪,黄瑞,邱静,王艺霖,邹朝彬,施柯丞. 机器人, 2021(05)
- [2]基于多模态生理特征分析的下肢康复理疗仪设计[D]. 高慧渊. 燕山大学, 2021(01)
- [3]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D]. 黄莹. 江南大学, 2020(01)
- [4]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D]. 贾博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张新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医教结合视域下智力障碍学生手写能力的干预研究[D]. 梁雅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张新新,毕霞.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2)
- [9]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孟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改良易筋经团体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D]. 张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