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1](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张瑞敏[2](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拉开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深度影响的大幕。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都可以被“数据化”,这些被数据化了的现象及行为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被采集、存储、分析和利用,大大超越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为更为精准地了解需求、把握动态、提供服务、预测发展等提供了强大支撑。正如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数据信息在了解人们行动轨迹、助力精准定位密切接触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对大数据高度重视,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大数据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大数据的重要性。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技术,还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思维理念,它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良好机遇。具体而言,首先,作为信息技术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极大地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和更富有穿透力、感染力。其次,作为资源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多元的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信息资源在“量”和“质”方面的局限性。再次,作为思维理念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工作思路,突破了传统简单化、统一化及线性的思维模式,为精准思政、个性化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引。总之,大数据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大数据又是一柄双刃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由此也引发一些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质疑与否定。面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就要继续深化对大数据的理论认知,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及创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由此,本研究聚焦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深入探讨大数据如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分别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思想资源上的追溯、现实境遇上的考量、价值契合上的探讨、风险困境上的分析、内在要求上的厘清以及创新策略上的谋划:第一,在对大数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数据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西方社会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追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论依据及思想资源,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合理性证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更加有理、有力。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现实境遇进行了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受大数据影响,发生数字化转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环境等要素受到大数据的冲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两方面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革。同时,由于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中运用和接受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问题的产生。此外,由于大数据的自身特征,在彰显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思维受限”、“精神迷失”、“数据奴役”等风险问题。对这些现实境遇的澄清,有助于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以大数据的功能特点和价值优势为着眼点,通过反思与透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制约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阐释了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之处以及为其带来的新机遇,从而论证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第四,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的运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主要挑战和障碍,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在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时“找准症结,靶向治疗”。第五,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数据应当遵循的原则及要求。面对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创新目标,以有针对性地运用大数据优势。还要明确创新过程中的“守正”因素,以坚守正确的创新方向。同时,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外部风险,为充分运用大数据提供保障。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的开展。厘清“相关”与“因果”,“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数据使用”和“伦理关切”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性因素。第六,从观念变革、内容优化、方法改善、管理机制完善以及保障体系健全五个方面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策略。这五个方面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形成合力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的开展。
袁帆[3](2020)在《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文中研究说明算法作为推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新闻生产和个性化新闻推送领域。但是在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算法也在领域内引发了一些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深究起来都关乎于伦理。本研究从“三视角”理论出发,以该理论作为窥探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问题的研究框架。根据该理论,需要从处境性视角即现状、规范性视角即标准、存在性视角即主体表现三方面来诠释伦理问题。于是本文依据该理论提供的“三视角”,通过第三至第五章着重阐释、分析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伦理问题。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从处境性视角来看。算法确实在当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引发并加剧了诸如信息茧房、社会价值观异化等一系列伦理失范问题,这些伦理失范问题束缚了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未来积极发展。究其原因是利益诱导与制度缺失等多方面导致。其次,从规范性视角来看。结合算法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大背景,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算法最基本要具备公正性即不歧视、预防性即要防范、尊重性即要合法、透明性即要可追溯、导向性即要负有积极舆论导向功能五大点。只有具备以上五点性质的算法,才能够辅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未来发展。再次,从存在性视角来看。本文主要将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的伦理责任主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算法的直接设计者和使用者即算法工程师,他们作为技术实践者会有意或无意的将价值观念、伦理倾向等内容渗透进算法。通过考察研究,本文发现现阶段算法工程师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比较浅薄、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改进意愿较为被动,算法伦理水平测量中专业伦理素养低等问题。第二类是算法的管理主体即产品经理等。本文以算法平台产品经理为考察对象,了解他们是如何认识算法伦理问题以及算法设计至完成阶段自我伦理定位。第三类是算法的施用主体即用户本身。作为算法的作用对象,同样作为数据的提供者,用户实质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算法完善的进程中。因此,用户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感知以及应对反映着用户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规避风险。本文的结果显示,即便用户能够感受到算法伦理风险,但为了满足需求,其仍旧会选择消极态度应对算法伦理风险。通过从处境性视角、规范性视角、存在性视角的分析,本文同样从此三视角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建议,来促成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首先从处境性视角中,以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通过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以及区块链技术予以辅助;其次从规范性视角中,参考西方经验,以外部法律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对算法行为及结果进行约束;最后从存在性视角中,以对算法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培育、用户算法伦理知识教育以及企业伦理管理三方面为切入,从主体内部涵化正确的算法伦理观、道德观。总之,对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伦理失范的分析,对算法伦理道德标准的构建,对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都是当下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当下最为缺乏的内容。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具备公正性、预防性、尊重性、透明性、导向性算法的顺利实现。
田维琳[4](2020)在《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与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社会公众方方面面的信息正在不断的以数据的形式被采集、归类和分析,成为体积庞大且容量仍然不断快速增长的大数据的一部分。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运用必然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大数据时代的人类社会交往也必然伴随着一种新型的伦理——大数据伦理——的产生。由于大数据技术发展发展较快,相应的伦理规范相对滞后,由此产生了种种大数据运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大数据伦理失范现象的产生有着技术、经济、法律等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对大数据伦理这种新型伦理的自觉意识不够。大数据伦理意识就是人们关于大数据技术运用全过程的规范意识。人们的日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受到自身意识的影响和调控,同样,人们的大数据伦理意识也会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到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网络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因此研究大数据伦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际意义。本文从大数据伦理失范行为的现象出发,着重分析了各种成因中大数据伦理意识这一主要因素。在对一些相关基本概念探讨的基础上,对大数据伦理、大数据伦理意识等既做了理论内容上的概括,又做了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本文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伦理意识的概念,认为伦理意识具有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层次结构,这为大数据伦理意识的探讨提供了理论逻辑脉络。据此,本文在借鉴学界对伦理、伦理意识等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大数据伦理意识概念的内涵,详细总结了大数据伦理意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七个方面的特征。从上述基本思路出发,结合大数据伦理意识的知、情、意的层次结构,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运用中其伦理意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危害及成因。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说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本文立足于本学科特征,在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培育方面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提出了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几项主要原则、培育的三种路径和七种具体方式。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在国内较早对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进行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内容结构、层次特征和培育思路。人们的伦理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大数据伦理和大数据伦理意识是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社会运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现象,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尚未得以充分研究。本文提出的有关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路径和方法,不仅对增强公众对大数据伦理的自觉意识,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阈的拓展和实际工作的有效展开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李诗悦[5](2018)在《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强调要落实“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建立一个共享共治的“网络命运共同体”之后,网络就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就此成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二社会”。网络舆情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议题,它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网络舆情正是连接网络社会和风险社会的桥梁。“网络社会”的兴起,既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红利,同时,也给人们来了许多的挑战。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简单的法律手段已经无法彻底的控制风险。在当下各类新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要利用好“自律”的手段,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网络空间的治理。正是因为这样,本文把网络舆情放在了伦理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在梳理和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伦理功能以及伦理精神实现之途径三个维度分析了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总结了网络舆情治理伦理失范的原因,最后制定了网络舆情治理伦理秩序重建之路。在网络环境下,从传统的舆情管理转向网络舆情多元治理已呈必然趋势,诸如案例分析和跨学科分析应成为本论文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围绕“网络舆情治理伦理”这一中心议题,主要讨论了以下相关问题。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以网络为载体的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主要有四个:信息正义、信息隐私、信息自由与信息真实。由于互联网的特性,网络舆情在实现其伦理价值目标之时发生了许多冲突:程序正义与效率至上、信息隐私与信息共享、网络秩序与信息自由以及真实传播与海量信息四个伦理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是由于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多重社会角色造成的。网络舆情参与主体既是网民,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承担着一定的网络社会责任,同时又承担着一定职业道德操守,在虚拟社会中,多重的社会角色会导致他们拥有多重价值观,当这些价值观聚合到一起而发生冲突之时,就会产生许多伦理失范现象,主要是网络霸权、个人隐私被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主义盛行、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及虚假信息、网络水军、网络炒作这九大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本部分运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港爆炸案”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在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由于多重价值观冲突导致的伦理抉择困境以及带来的伦理问题。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功能分析。伦理作为反映和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虽然无法与法律的力量相媲美,但是伦理导人向善,规范网民的言论与行为,制止不良信息行为,在构建和谐规范的网络社会信息秩序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功能的研究中,运用“江歌日本遇害案”分析得出,伦理在网络舆情治理中主要发挥了六大功能:认知与教育功能、规范与约束功能、引导与激励功能、调节与控制功能、评价与选择功能以及文化保护与创新功能。然而,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伦理功能出现了淡化、弱化以及被动化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规范缺位、法律的地位过于强大以及信息自由理念的倡导导致的。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精神实现之途径的分析。为了适应大数据化的互联网,网络舆情治理要提倡三大伦理精神:责任多元、适度传播以及信息共享。本文运用了“红黄蓝幼儿园集体虐童案”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了三大伦理精神实现的阻碍主要有三个:权责界限模糊、网络舆论过度以及信息共享的误区。基于上述三维度的网络舆情治理伦理分析,本文最后从“多元治理”的视角进行战略分析,对造成网络舆情治理伦理失范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其网络空间多元治理的路径。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秩序必须重建,其原因有网络、参与主体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同时,本文结合之前研究分析出的问题及原因,运用劳伦斯·莱格斯的“网络行为规范力”理论,尝试从建构、自律、把关、监管四个维度来找出网络舆情的伦理秩序的重构之路。
万玥[6](2018)在《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移动产品的更新周期逐步缩短,但是产品功能都大同小异,无法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独得用户的喜爱。近年来,互联网市场相继出现了几款移动短视频应用,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成为了现象级炙手可热的移动产品。移动短视频应用因为其“时长短、内容优、更新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移动短视频应用拥有的用户数量多,平台内容的娱乐性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在短视频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由于内容生产者和平台投资者一味的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因此隐藏着日益严重的信息伦理问题,并且正在以多种形式向用户和社会展现出来。本文以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分别对短视频行业的几类代表性信息伦理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包括造谣传谣、版权侵犯、制假售假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案例归纳出目前移动短视频行业内的伦理现状。在进一步分析上述信息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时,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观点,第一方面是客观上从行业外部环境以及应用平台从业者的角度对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短视频行业外部环境的监督,以及从业者的技术和平台监管等因素,另一方面是从传播过程的角度入手,运用了传播伦理、信息权利理论等知识对短视频伦理问题的参与者进行心理层面的主观分析,从用户的行为动机上为短视频行业的伦理问题做出解释。最后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分别从法律约束和市场监督、伦理知识普及、优化内容和创作者扶持等方面做出思考。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文献,对信息伦理、传播学伦理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总体上的研究框架;第二种是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综合、逻辑推理等宏观概括方法,对所收集的关于信息伦理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整合,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看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第三种是案例分析法,选取了短视频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伦理案例进行问题的剖析,通过对案例中各种关系的梳理挖掘其背后的产生原因,并就对策提供借鉴。
祝海静[7](2017)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生活诸多便利,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深受其困扰。信息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令人担忧,尤其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更是深远的。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使用群体之一,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较浅,政治辨别力和是非判断力较弱,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扬弃能力,往往在网络中难以把握正确方向,容易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道德水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教育的基础理论入手,阐明信息技术对大学生带来的利弊影响,阐述了信息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伦理及其教育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信息伦理的基本内涵,对信息伦理教育的概念、特征、功能、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作者对该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从而为探讨大学生的信息伦理教育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在对大学生信息伦理的概念与特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大学生信息伦理的现状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阐明加强信息伦理教育已成为时代趋势。第三部分是梳理提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基于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伦理教育。并针对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家庭、高校、教师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窦畅宇[8](2017)在《信息伦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和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当代信息技术的诞生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体生活方式与整个社会都因此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改变。“信息”改变了历史,重塑了社会,引导着文明形态的更新,信息时代人类的行为方式和伦理价值观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从伦理学的视角关注信息社会的新特征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信息伦理”是伦理学中新的研究方向。信息伦理界定信息活动或行为中的善恶、正义等元伦理问题并为其提供辩护,调整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信息关系,是以虚拟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伦理秩序与道德规范的总和,也是适应技术发展的信息道德意识。借助于信息伦理的内容与方法,并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实践,本文关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信息时代的新拓展,并从相互关联的两个维度加以详细展开,即良序社会建设的应有伦理原则与优良个人品德建设的应有伦理原则。这对于从理论上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实践中引导人的日常道德生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都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伦理的兴起基于伦理活动的场域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转换、伦理主体存在状态从线下世界到赛博空间的转换,以及人与社会关系从现实关联到网络互联的转换三种变化,而随着理论的发展,信息伦理的研究由技术伦理形态扩展为社会伦理形态,其研究内容的可以归纳为相互区别且紧密关联的二重结构:以信息交往关系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秩序,与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个人品德。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历史现实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两个维度:良序社会建设与个人品德建设入手,本文对其包含的最重要伦理原则一一加以考察,从社会伦理秩序角度包括集体主义伦理原则、公正伦理原则和人道主义伦理原则。从个人品德角度包括:诚信伦理原则、尊重伦理原则和责任伦理原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它与信息伦理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思维方法上存在一致性,并能够互相印证其价值与科学性,因此可以说二者具有关联性,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也存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拓展和丰富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一种囊括更多内容的系统学说:从作为社会秩序的伦理原则层面:第一,信息共存的原则维系信息共同体的稳定,是信息时代的新集体主义。第二,信息公正原则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公平正义新要求。第三,信息自由是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最高伦理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意志,实现真正自由解放的条件。此外,本文关注信息时代的个人品德建设:第一,信息诚信的提出充实了新的交往原则,也是对信息时代个体德性的首要要求。第二,为解决信息时代对知识产权的无视、对信息隐私权的轻视以及对“异己”状态的抵触问题,信息尊重原则提供了道德标准。第三,信息时代“信息人”的使命是基于社会角色履行信息伦理责任。文章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既从纵向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现在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又横向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面对的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现实伦理问题,以求在信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并获得矫治社会信息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当代人信息实践的统一。
王婷[9](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王健[10](2018)在《“信息”的形而上学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然而究竟“信息是什么?”,这成了今天的“斯芬克斯之谜”。综观国内外学术界,各种观点与进路可谓纷繁凌乱、旁逸斜出。以“出其类、拔其萃”为志趣,本研究独辟蹊径,试图返回概念、进入问题本身,并以之为引导,在超越性的哲学视域内,对可能的信息观念及其所给予的世界图景进行一番探问:无论从视角、旨趣、进路还是问题域上看,这都根本是一项形而上学的活动。本研究首先对“信息”及其所归属的“信息哲学”论域进行概念史的考察,展露了信息概念之原初、本真意涵的沉降和信息哲学之于一种融贯研究范式的趋近,更重要的是初步厘定了后续研究的论题根基和主旨标的:古典形式理论和当代信息哲学,前者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为代表,后者以卢西亚诺·弗洛里迪和邬焜的形而上学为代表。由此,我们便可以深入到“信息”的形而上学“根源”、“初识”、“突围”、“图景”、“姿态”和“另一种信息观念”等六大面相之中。切入古典形式理论,首次为“信息”研究奠定深刻而充实的形而上学根基,是本研究的第一个创新所在。尤其重要的是,建基于其所给出的两种相反相成的世界图景,“信息”概念脱离了“实体性思维”的解释误区,得以获得直接性和生成性等的内在主义特征,进入到一片独特而新颖的研究视域中。据其所初步厘定的信息观念:柏拉图式的和亚里士多德式的,基本上涵盖了当代信息哲学研究的可能进路。本研究的第二个创造性贡献来自于对“自然信息”之谜的独特性探寻和解答。截然不同于学界限于“主客二分”框架的探讨,笔者选择直面来自于现象学的反诘,真正地深入到海德格尔对信息与技术、信息与生活(生命)、信息与语言的原始文本,和梅洛-庞蒂对形式之中介性、场域性和整体性,以及“信息意味着什么”的现象学论说中,获得了超出现象学之外的“别有天地”:信息,即自然之于人的显现。由此从超越性的视域内解答了信息形而上学的根本疑难,进而也立定了理解当代信息形而上学的“观台”与“心神”。选择从焕然一新的视角出发,沿着“信息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的主线,本研究首次深刻而全面地把握了卢西亚诺·弗洛里迪和邬焜的信息形而上学理论:前者突出了由基本概念到世界图景的层次递进的致思路径,后者刻画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描述到绎解、从建构到解构的两种比较性研究旨趣。综而言之,弗洛里迪所谓的信息,尽管内涵不同,然而却与知识具有几近相同的外延,离开信息无以阐述作为“信息圈”的新世界景观。这是柏拉图主义的信息观念,尽管逻辑上无可辩驳,事实中却难令人信服。在比较性的视域内,西蒙栋与邬焜的研究进路颇为相合,而弗洛里迪与邬焜之间则多有抵牾:无论从信息与意义、信息与实在的关系,还是对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而言都是如此。邬焜在某种程度上持有亚里士多德式的信息观念,尽管逻辑上可做增补,却极具自然主义旨趣。从古典根源中吸取营养,结合现象学的超越性视域,借鉴当代信息哲学的卓越智识,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构成了本研究的第三个也是最突出的创新,即独特地刻画了形而上学中的终极信息观念:信息,即可见的不可见化。概括而言,这是以对另一种信息观念的思忖(信息究竟是什么)为致思取向,依循形而上学的终极追问(存在者指向存在的超越),层级呈现出信息和事物、世界、存在和那“不可见的”之间的相即相离之关系,进而在超越性的哲学论域中最终获得的。内蕴在其中的另一种形而上学的信息世界图景,已然无需显白地呈现出来,其后的延续和追问都成为对它的再行“遮蔽”或解构,以迈向一种关于信息的“伟大的哲学”。
二、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三节 大数据基本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释义 |
一、大数据的概念分析与发展动因 |
二、大数据特征及价值 |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数据科学中数据与其代表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视“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数据”运用的理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数据研究的思想呈现 |
一、注重以“事实驱动”的方法论萌芽 |
二、“取实予名”的理念表征 |
三、对“以数为据”思想的践行 |
第三节 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中重视数据的理念梳理 |
一、西方“万物皆数”的哲学起源 |
二、数学文化在西方的形成 |
三、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应用 |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境遇分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变化 |
一、“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
二、“数据治国”成为政治治理新手段 |
三、“数字化模式”成为社会发展新目标 |
四、“数据化生存”成为文化发展新生态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形势变革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方式“灵活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存状态“数字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元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信息化”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呈现新矛盾 |
一、思维固化与思维变化之间的矛盾 |
二、对新技术的消极质疑与积极适应之间的矛盾 |
三、认知渠道单一化与情感表达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
第四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遭遇新风险 |
一、“算法黑箱”带来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数据爆炸带来“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大数据“入侵”带来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大数据扩张带来“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三章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新机遇 |
第一节 大数据破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制约 |
一、大数据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
二、大数据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新境界 |
三、大数据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形式 |
第二节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相契合 |
一、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 |
二、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多元性相契合 |
三、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变的时代性相契合 |
第三节 大数据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机 |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战略资产 |
二、大数据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有力支撑 |
三、大数据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性贡献关键力量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图景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取得的成果 |
一、相关理论研究有了一定基础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三、大数据研究机构层出不穷 |
四、大数据实践应用取得一定成效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普及率不高 |
二、可挖掘的数据源不足 |
三、大数据的共享不通畅 |
四、大数据的取舍之道不明晰 |
五、大数据运用中存在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所呈现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数据意识淡薄 |
二、大数据平台建设不足 |
三、大数据技术瓶颈 |
四、大数据人才短板 |
五、大数据法律规章及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 |
一、充分融入大数据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
三、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第二节 坚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一、强化“以人为本”原则 |
二、坚持“守正性”原则 |
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应对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外部风险 |
一、应对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应对“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应对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应对“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四节 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意识 |
一、大数据资源意识 |
二、大数据价值意识 |
三、大数据应用意识 |
第五节 把握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对关系 |
一、思考“相关”与“因果”的关系 |
二、澄清“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的关系 |
三、明确“数据使用”与“伦理关切”的关系 |
第六章 促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及对策 |
第一节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 |
一、树立数据化理念 |
二、树立精准化理念 |
三、树立个性化理念 |
四、树立协同化理念 |
第二节 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实施方式 |
一、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
二、融入大数据应用能力的教育 |
三、依托大数据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方式 |
第三节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经验型和实证型研究方法相结合 |
二、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
三、传统载体与大数据载体相结合 |
第四节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管理机制 |
一、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 |
二、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
三、完善明确的约束机制 |
第五节 完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提供大数据技术保障 |
二、完善大数据人才队伍保障 |
三、健全大数据伦理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革命的到来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
三、传统新闻伦理规制不完善,新伦理框架尚未形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三视角”理论及核心概念 |
一、“三视角”理论阐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及工具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应用概述 |
第一节 算法的历史变迁 |
一、作为数学实践的算法 |
二、以图灵机为载体的现代算法 |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算法应用 |
一、新闻自动化生产应用 |
二、新闻的算法推荐应用 |
三、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其他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境性视角: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
第一节 算法的伦理关涉 |
一、“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
二、算法关涉伦理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算法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
一、算法制造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现象加剧 |
二、算法扩大新闻圈“生态失衡”,价值观异化风险增高 |
三、技术神话下算法权益侵犯频发 |
四、算法认知存在缺陷,偏见与歧视屡见不鲜 |
五、算法权力兴起,技术赋权悖论凸显 |
六、算法商业目标浓重,触及非公正传播 |
第三节 为什么算法会伦理失范 |
一、算法伦理失范的理论究因:算法介入下新闻业“合理性”的偏移 |
二、算法伦理失范的诱因:商业化诱导算法逐利 |
三、算法伦理失范的归因:缺乏系统的算法规制体系,有空可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规范性视角:合乎道德的算法标准 |
第一节 公正性:弥合信息资源差别的需要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公正 |
二、算法的不公正传播——以搜索引擎“学术竞价”现象研究为例 |
第二节 预防性:虚假新闻及恶性内容传播的防范 |
一、为什么算法需要具备预防性 |
二、算法预防性的表现 |
第三节 尊重性:算法合法运行的基本条件 |
一、算法尊重性的伦理解读 |
二、算法尊重之一:对他人智慧成果的尊重 |
三、算法尊重之二: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 |
第四节 透明性:作为新闻透明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
一、新闻客观性:作为结果的客观 |
二、新闻透明性:从结果到过程的客观 |
三、作为新闻透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透明的实现与反思 |
第五节 导向性:社会主义大众传播的必备条件 |
一、互联网时代前与后中新闻传播的导向性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导向性的内容涵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表现 |
第一节 算法设计主体: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认知考察及伦理水平测量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梳理 |
二、研究准备及问卷设计、发放 |
三、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数据分析 |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问题发现 |
第二节 算法管理主体:算法媒介(类)产品经理的伦理考察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四、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节 算法施用主体:平台用户的算法伦理风险认知、感知及规避考察——以算法推荐资讯平台用户为例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四、描述性结论 |
五、影响用户算法及其伦理失范风险认知的因素 |
六、影响用户算法伦理失范风险感知与规避的因素 |
七、结论与发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视角”理论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 |
第一节 处境性视角:以技术治理技术 |
一、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 |
二、区块链:算法透明实现可能的重要技术支持 |
第二节 规范性视角:外部法律规范及职业道德体系设计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规范与政策设计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设计 |
第三节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伦理责任主体内部素养提升 |
一、算法伦理知识教育:新闻受众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 |
二、计算机专业伦理教育:算法道德代码注入的重要途径 |
三、平台伦理管理:算法伦理环境构建的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 |
1.2.2 关于大数据伦理的研究 |
1.2.3 关于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的研究 |
1.2.4 关于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2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内涵和特征 |
2.1 主要概念概述 |
2.1.1 伦理和大数据伦理 |
2.1.2 伦理意识与大数据伦理意识 |
2.2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主要内容 |
2.2.1 隐私意识 |
2.2.2 所有权意识 |
2.2.3 名誉意识 |
2.2.4 监督意识 |
2.3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特征 |
2.3.1 存在方式的内隐性 |
2.3.2 意识主体的多元性 |
2.3.3 作用方式的复杂性 |
2.3.4 培育过程的长期性 |
2.3.5 意识形成的动态性 |
2.3.6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
2.3.7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
3 大数据伦理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危害后果和成因分析 |
3.1 大数据伦理意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2 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3 意志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危害后果 |
3.2.1 社会后果 |
3.2.2 个体性后果 |
3.3 成因分析 |
3.3.1 监管法规缺失 |
3.3.2 经济利益诱惑 |
3.3.3 大数据伦理教育缺位 |
3.3.4 技术自身的缺陷 |
4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原则、思路和方式 |
4.1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主要原则 |
4.1.1 自主性原则 |
4.1.2 公正性原则 |
4.1.3 普惠性原则 |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国内外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经验借鉴 |
4.2.1 国外的培育实践 |
4.2.2 中国当前实践 |
4.2.3 经验总结和评价 |
4.3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基本思路 |
4.3.1 从“灌输”到“启发” |
4.3.2 从“隐性”到“显性” |
4.3.3 从“分散”到“系统” |
4.4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主要方式 |
4.4.1 专业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 |
4.4.2 特定群体教育与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 |
4.4.3 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 |
4.4.4 数据技术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
4.4.5 规范与构建相结合 |
4.4.6 道德感化与机制调控相结合 |
4.4.7 技术提升与创新管理相结合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伦理边界 |
第一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一、舆情 |
二、网络舆情 |
第二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经典思想之源 |
一、“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 |
二、“公共理性”——约翰·罗尔斯 |
三、“功利主义”——杰里米·边沁与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
四、“重叠共识”——约翰·罗尔斯 |
五、“网络行为规范力”——劳伦斯·莱斯格 |
六、“5W”模式——哈罗德·拉斯韦尔 |
第三节 六大理论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一、“风险社会”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二、“公共理性”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三、“功利主义”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四、“重叠共识”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五、“网络行为规范力”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六、“5W模式”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 |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 |
第一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四大伦理价值目标 |
一、信息正义 |
二、信息隐私 |
三、信息自由 |
四、信息真实 |
第二节 网络舆情治理中出现的伦理风险 |
一、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伦理困境 |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价值目标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天津“8·12”爆炸事件 |
一、舆情治理回顾 |
二、网络舆情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
三、伦理审视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功能 |
第一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六大伦理功能 |
一、认知与教育功能 |
二、规范与约束功能 |
三、引导与激励功能 |
四、调节与控制功能 |
五、评价与选择功能 |
六、文化保护与创新功能 |
第二节 伦理功能实现中的伦理争议 |
一、规范缺位导致伦理功能淡化 |
二、法律权威导致伦理功能弱化 |
三、信息自由导致伦理功能的被动化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 |
一、舆情治理回顾 |
二、舆情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
三、伦理审视 |
第五章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精神之实现 |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三大传播伦理精神 |
一、责任多元 |
二、适度传播 |
三、信息共享 |
第二节 伦理精神实现之阻碍 |
一、权责界限模糊 |
二、网络舆论过度 |
三、信息共享误区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
一、舆情治理回顾 |
二、舆情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
三、伦理审视 |
第六章 网络舆情治理秩序重构何以必要可能? |
第一节 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自身伦理缺陷 |
一、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 |
二、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从众心理的诱导 |
三、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的腐蚀 |
第二节 网络空间的治理伦理疏漏 |
一、网络的自媒体特征对于参与主体的高道德要求 |
二、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对于“信息把关”的忽视 |
三、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给事件持续关注度带来了挑战 |
四、网络信息的多元裂变降低了信息接收的准确度 |
第三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社会矛盾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道德情感与多种价值观的冲突 |
二、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发泄心理 |
三、网络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无法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
第七章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秩序重建 |
第一节 建构: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规范 |
一、建构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规范应遵循的原则 |
二、明确网络舆情的伦理道德底线 |
第二节 自律: 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伦理精神的内化 |
一、网络媒体的自律 |
二、意见领袖的自律 |
三、普通网民的自律 |
四、政府的自律 |
第三节 把关: 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保障 |
一、把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
二、制定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 |
第四节 监管: 政府管理部门的善用善管 |
一、完善政务网络窗口,做好网络媒体发展的“领头羊” |
二、加快网络立法,为网络媒体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
三、建立科学友好的监管机制,落实网络空间多元治理的新模式 |
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网络信息的良性共享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
1.4.2 短视频应用与其他形式视频的关系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移动短视频应用发展现状 |
2.1 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发展过程 |
2.2 移动短视频应用的主要问题 |
2.2.1 侮辱性词汇攻击他人 |
2.2.2 制造和传播谣言 |
2.2.3 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
2.2.4 侵犯他人视频版权 |
2.2.5 视频内容的价值观偏离 |
2.2.6 制作和售卖假货 |
2.2.7 涉嫌违法违规 |
3. 基于“他律”的原因分析 |
3.1 应用平台监管不力 |
3.1.1 内容审核难度大 |
3.1.2 以流量为目的的平台推荐机制 |
3.1.3 视频内容的盈利性驱使 |
3.2 市场包容度高 |
3.2.1 移动网络服务提高 |
3.2.2 互联网巨头入局扶持 |
3.2.3 广告投放和宣传需要 |
3.2.4 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增加 |
3.3 社会监督不足 |
3.3.1 法律法规缺失 |
3.3.2 媒体舆论监督不到位 |
3.3.3 公众的监督意识弱 |
4. 基于“自律”的原因分析 |
4.1 短视频用户的内容创立权利滥用 |
4.1.1 “权利”与“责任”不对称 |
4.1.2 用户内容创立的伦理限度 |
4.2 短视频传播者的价值观冲突 |
4.2.1 内容传播者的价值观冲突点 |
4.2.2 价值观冲突的实质 |
5. 短视频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
5.1 监督路径 |
5.1.1 政策法规约束 |
5.1.2 社会市场监督 |
5.1.3 网络平台监管 |
5.2 普及教育路径 |
5.2.1 应用平台上的伦理知识普及 |
5.2.2 伦理价值选择教育 |
5.3 扶持路径 |
5.3.1 培养和推广优质的UGC和PGC |
5.3.2 用户变现模式的规范和改进 |
6. 结语 |
6.1 研究心得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信息伦理教育:概念与理论 |
一、信息伦理与信息伦理教育 |
(一)信息伦理 |
(二)信息伦理教育 |
二、信息伦理教育的兴起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信息伦理教育的兴起背景 |
(二)信息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信息伦理教育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
(一)信息伦理教育的特征 |
(二)信息伦理教育的功能 |
(三)信息伦理教育的价值 |
四、大学生信息伦理的内涵与特征 |
(一)大学生信息伦理的内涵 |
(二)大学生信息伦理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现状 |
一、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
(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内容 |
(三)建立和谐文明的信息社会 |
(四)信息伦理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
(一)价值观念扭曲 |
(二)道德观念淡化 |
(三)人际关系疏离 |
(四)法律意识淡薄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现状 |
(一)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目标不明确 |
(三)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模式不科学 |
(四)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内容不全面 |
(五)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实施不到位 |
(六)高校教师信息伦理素质欠缺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
一、重视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意识 |
(一)把信息伦理教育作为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二)将信息伦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内 |
二、明确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目标,制定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标准 |
(一)明确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目标 |
(二)制定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标准 |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支持模式 |
(一)学校突出使命:加强信息伦理教育 |
(二)社会强化职责:完善网络行为控制与管理 |
(三)家庭承当重担:强化教育引导 |
四、完善构建系统化、基础化的信息伦理教育内容 |
(一)加强信息伦理理论研究,提高信息伦理教育水平 |
(二)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
(三)开发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实施课程渗透教育 |
(四)普及信息法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
(五)引入现代媒介教育,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
五、采取多元化信息伦理教育推动策略 |
(一)加强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 |
(二)重视信息伦理课程建设,形成信息应用伦理学科体系 |
(三)建立有影响、有特色的红色德育网站,开辟伦理教育主阵地 |
(四)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信息伦理认知能力 |
(五)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服务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 |
(六)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营造校园信息伦理文化氛围 |
(七)充分发掘运用网络微教育模式,拓展大学生信息伦理空间 |
六、提高教师的信息伦理素养 |
(一)教师队伍是开展信息伦理教育的重要保障 |
(二)多措并举提高教师队伍信息伦理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信息伦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中国化 |
(二)信息伦理 |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信息伦理的关联 |
(四)可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 |
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内容框架 |
四、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信息伦理 |
一、信息伦理兴起的背景 |
(一)伦理活动的场域转换: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 |
(二)信息时代伦理活动的主体转换:从线下世界的人到赛博空间的人 |
(三)伦理主体与社会的关系转换:从现实关联到网络互联 |
二、从技术伦理到社会伦理:信息伦理研究的整体性视域 |
(一)信息伦理研究的第一层形态:信息技术伦理 |
(二)信息伦理研究的第二层形态:信息社会伦理 |
三、信息伦理的概念界定 |
(一)信息的三重含义 |
(二)伦理与道德的语义区分及内在一致性 |
(三)信息伦理的概念 |
四、信息秩序与信息德性:信息伦理研究内容的二重结构 |
(一)信息秩序:以信息交往关系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秩序 |
(二)信息德性: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个人品德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与信息伦理的关联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推进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双重维度 |
(一)良序社会建设的伦理原则:集体主义、公正与人道主义 |
(二)个人品德建设的伦理原则:诚信、尊重与责任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信息伦理的关联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信息伦理思维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
(三)信息伦理印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原则的科学性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信息时代拓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秩序: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良序社会建设的新伦理原则 |
一、信息共存:信息时代的新集体主义 |
(一)传统社会共同体与集体主义伦理原则 |
(二)信息时代的新型“信息共同体” |
(三)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的信息化拓展:信息共存 |
二、信息公正:信息时代的公平正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 |
(二)“数字鸿沟”与信息不平等 |
(三)公正原则的信息化拓展:信息公正 |
三、信息自由:信息时代的新人道主义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二)信息异化与大数据的“全景式监视” |
(三)人道主义伦理原则的信息化拓展:信息自由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德性: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个人品德建设的新伦理原则 |
一、信息诚信:信息时代的首要交往原则 |
(一)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 |
(二)“信息孤岛”与失信 |
(三)诚信原则的信息化拓展:信息诚信 |
二、信息尊重:信息时代公民权利的新需要 |
(一)尊重原则及其实质 |
(二)信息时代的知识产权与隐私权 |
(三)尊重原则的信息化拓展:信息尊重 |
三、信息责任:作为“信息人”的角色使命 |
(一)责任:社会关系中的个人角色使命 |
(二)信息空间中的责任缺失 |
(三)责任原则的信息化新拓展:信息责任 |
四、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
一、分享自我 |
二、三种社交形态 |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
二、立法的完善 |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信息”的形而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缘起与研究进路:作为一项解谜的哲学活动 |
1.1 新的“斯芬克斯之谜” |
1.2 答案在哪里? |
1.3 走向自我寻找答案的道路 |
2 “信息”与“信息哲学”的概念史考察 |
2.1 “信息”的概念史考察 |
2.1.1 基于词根“form”的信息概念史索隐 |
2.1.2 科学信息概念的兴起 |
2.1.3 信息概念的类型学索引 |
2.2 “信息哲学”的概念史考察 |
2.2.1 “信息哲学”和信息哲学研究范式的起源、涵义 |
2.2.2 “信息哲学”中的哲学属于何种信息? |
2.2.3 “信息哲学”是什么样的一种哲学? |
2.2.4 走向融贯的信息哲学研究范式 |
3 “信息”的形而上学根源:始于古典形式理论的爬梳 |
3.1 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 |
3.1.1 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
3.1.2 为什么是信息而不是??? |
3.2 柏拉图的形式/型相理论 |
3.2.1 关于eido的知识的间接性 |
3.2.2 影像:间接性的思想隐喻 |
3.2.3 形式在思想中显现出来 |
3.2.4 形式与Being(是或存在) |
3.3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生成理论 |
3.3.1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形式理论的批评 |
3.3.2 从存在到实体 |
3.3.3 “这一个”:直接性的实体指谓 |
3.3.4 在生成之中的形式 |
3.3.5 形式与自然 |
4 “信息”的形而上学初识:两种基本规定与一个诘难 |
4.1 基于形式理论的信息观念 |
4.1.1 出于柏拉图形式/型相理论的信息之思 |
4.1.2 出于亚里士多德形式-生成理论的信息之思 |
4.2 对“自然信息”的诘难 |
5 “信息”的形而上学突围:出入现象学之内外的挖掘 |
5.1 从显现到自然:深入现象学之内 |
5.1.1 另一种“自然”的显现 |
5.1.2 “自然”即“形式” |
5.1.3 “信息”的两重性意涵 |
5.1.4 从“摆置”(stelle)到“允诺” |
5.1.5 信息成为“诺言”(Spruch) |
5.2 从自然到信息:出于梅洛-庞蒂之外 |
5.2.1 梅洛-庞蒂的自然之旅 |
5.2.2 从“形式”出发的哲学视域 |
5.2.3 意义或信息的生成 |
5.2.4 认知作为形式赋予活动(in-form-ation) |
5.2.5 对“信息意味着什么?”的回答 |
6 “信息”的形而上学图景:信息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 |
6.1 对“信息在世界中的位置”的追索 |
6.1.1 从形而上学的视角对此问题的初探 |
6.1.2 信息是“自组织的”、“社会的”还是“生命的”? |
6.2 卢西亚诺·弗洛里迪对信息世界图景的建构 |
6.2.1 始于“数据”的语义信息阐释 |
6.2.2 信息与自然和人的关系 |
6.2.3 “信息圈”作为信息时代的世界 |
6.2.4 塞尔对弗洛里迪信息形而上学的批评 |
7 “信息”的形而上学姿态:比较中的邬焜信息形上学 |
7.1 吉尔伯特·西蒙栋与邬焜的信息形上学比较 |
7.1.1 形而上学的系统实在观念 |
7.1.2 信息形上学的致思志趣与逻辑理路 |
7.1.3 信息本质的形而上学规定与诠解 |
7.1.4 基于信息形上学的哲学观念变革 |
7.2 卢西亚诺·弗洛里迪与邬焜的信息形上学比较 |
7.2.1 对邬焜信息之规定的文本绎解与深描 |
7.2.2 信息是实在的还是不实在的? |
7.2.3 人在信息世界中的位置 |
8 另一种形而上学的信息观念:尝试与展望 |
8.1 对“信息究竟是什么?”的另一种探讨 |
8.1.1 “延异”作为信息生成的基元 |
8.1.2 循思信息的内在逻辑及其生成 |
8.1.3 “信息究竟是什么?”的层级规定 |
8.1.4 超越性视域中的解答 |
8.2 本研究之后的展望 |
8.2.1 对“延异”的延续与追问 |
8.2.2 对“生成”的延续和追问 |
8.2.3 “信息”的形而上学之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进路一,信息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
进路二,语言分析哲学的研究路径 |
进路三,认知与心智哲学的研究路径 |
进路四,形而上学与物理主义的研究路径 |
进路五,其他个别学科的研究路径 |
进路六,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路径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瑞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D]. 袁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 田维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 李诗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研究[D]. 万玥. 南京大学, 2018(08)
- [7]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 祝海静.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1)
- [8]信息伦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拓展[D]. 窦畅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10]“信息”的形而上学研究[D]. 王健. 西安交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