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野兽派绘画的装饰美感(论文文献综述)
于鸿钰[1](2021)在《关紫兰的油画艺术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紫兰是民国时期女性油画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一生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在20世纪初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曾两次求学于日本,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东洋的女艺术家,并受到日本画风的影响。回国后,在上海唏阳美术院任教。关紫兰生活在民国时期的时尚大都市上海,先进的文化思想对关紫兰中国现代艺术的开创和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其绘画才华还是美貌,在当时都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她的绘画融合西方现代绘画和中国文人画及日本画风的影响,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本文通过分析关紫兰绘画人生重要的三个时期,对关紫兰的人生阅历以及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对构图、色彩的运用、用笔的表现和题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析,分析关紫兰不同时期多种风格的作品特点。她的作品正是所处特殊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读关紫兰的画不敢相信是一位柔弱女性画家所作,画面透出的那份发自内心的重量感是同时期的大部分异性艺术家所不能媲美的,这种特殊的感悟是关紫兰绘画之路的积累。关紫兰被称为“闺秀油画家”。她是把中西绘画精神相融合而不断创新的开拓者。她的绘画题材丰富,在油画、水彩画、木炭画、铅笔画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她的一生为绘画艺术做出宝贵贡献,对后来的美术学习者提供重要参考。
肖扬[2](2021)在《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装饰性表现 ——以我的毕业创作为例》文中提出
李秋仪[3](2021)在《纳比画派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法国画坛的风云变化都在欧洲艺术中起着先导作用,纳比画派出现在法国十九世纪后期,衔接着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这个群体被称为当时艺术新思想的传播者,他们主张理性与感性结合后对自然对象的重置,追求带有情感的色彩,表现出的艺术语言与审美视角,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油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之间的好坏优劣应从多个角度分析,不同的艺术理念对应不同的社会价值,虽然纳比画派在当时一度被忽略,但其艺术贡献在今日看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结合纳比画派理论知识,从纳比画派的发展概括入手,探索该画派形成的多种原因。着重对纳比画派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进行综合的分析、理解与学习,总结纳比画派绘画的规律与方法,从中得到充分的养料。在佐证纳比画派历史地位同时,探讨该画派对中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将在纳比画派中所吸收的艺术特点运用于笔者的创作中,以更好的掌握油画创作,笔者对自己作品中绘画的形式语言、色彩表现、创作方法与作品要传达的主要精神等问题,展开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表现语言,实现本人绘画学习的目的。
曹子达[4](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认为
江黎静[5](2020)在《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文中研究表明装饰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和精神需求,人们追逐装饰的精神世界以寄托和表现情感,装饰不仅记载着生命活力,而且承载着艺术审美的文化历史和时代印记。装饰经久不朽,具有多种特性与价值,能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意味和审美品质。装饰法则是人类设计实践规律与经验的总结,它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质,并在与设计风格不断碰撞融合中产生新的审美认知和多元化的艺术意味,也是设计师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打破了以往对装饰、装饰法则以及设计风格单独研究的传统时空维度,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明确指出现代设计语境下装饰法则的重要地位。论文旨在论述装饰法则影响下所形成的设计风格,以及各自在社会思潮、经济基础、审美品位与技艺材料等多方影响下的历史成因与风格特征。从装饰法则的新视角为现代设计风格提供丰富、多样性、可借鉴的“模板”,对于当代技术理性社会的“极简”主义审美泛化和装饰复兴发展给予一定的哲学思考。希冀从现代设计风格中汲取营养,衍生出一系列具有装饰意味与当代风尚的本土化产品,这对满足服务于当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魏媛[7](2020)在《东方审美视角下的维亚尔艺术》文中认为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1868-1940)是19世纪末法国最活跃的艺术团体纳比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特色鲜明,具有明显的象征主义、东方审美倾向等特点。本论文试图在东方审美的视角范畴下,阐述维亚尔在题材与形式表现中所含有的东方审美倾向。论述中首先梳理19世纪法国绘画中所含有的中国艺术元素和日本浮世绘艺术元素,随后论述二者对19世纪法国绘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阐述了维亚尔在题材与形式表现上所含有的东方审美倾向,以及同时代的画家对他这种审美倾向的影响。通过对维亚尔部分作品的画面分析,探讨其作品中包含的内在形式规律;联系其生活经历找寻维亚尔画面表达语言的潜在信息;深入挖掘维亚尔作品中的东方审美元素与表现风格,并从中思考东西方艺术的相通之处与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通过从东方审美视角分析维亚尔的绘画艺术,有助于提高自己对色彩和画面表现语言的认知,加深对维亚尔和纳比派艺术作品的理解。
刘岩松[8](2020)在《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装饰性绘画语言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一种绘画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以此作为传达审美的途径,中国工笔人物画也一样。从战国时期出现至两宋臻于巅峰,再到当下的悠久发展历史,孕育出其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崇尚“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等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因而工笔人物画中的艺术形象,多通过意象造型、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平面化的构图以及主观性的色彩等装饰性元素和表现手法来塑造风格迥异、丰富多元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装饰性元素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冲击着人们对传统的印象。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线条、构图、色彩、人物造型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等方面,这也是本文所论述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特点鲜明的装饰性绘画语言的主要探究内容。
安丽[9](2019)在《论梵高绘画作品中的艺术风格》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美术史上,梵高的绘画艺术占据了无可取代的时代位置,其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也给印象派绘画涂抹了诸多神秘的色彩。出生在荷兰乡村的梵高做过职员、商行经纪人、矿区的传教士到最后的职业画家,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为梵高的绘画创作题材做了更好地延伸。也许是个人的生活阅历,或者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梵高的笔下的作品总是会充斥着悲悯伤感的气息,溢于画外,难以言表。在梵高艺术生涯伊始,画面的场景大多是郁郁寡欢的劳作者。在埃顿时期,夕阳西下的余晖把劳作者的形象渲染的更加凄凉。在到多伦特和海牙时期,梵高的绘画作品开始频繁出现悲悯哀伤的女性形象、满脸沧桑的老年人、孤独枯萎的老树干和劳苦耕作的农妇形象等等。下面我们从梵高的绘画题材、色彩、造型等方面来对梵高的绘画艺术全面了解一下。
李倩[10](2019)在《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维也纳分离派杰出画家之一。克里姆特作品中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富于装饰意味的表现形式与强烈的民族风格,形成其独树一帜的绘画设计语言。通过研究克里姆特绘画特征与艺术心理,挖掘心理因素为艺术提供的创作动力,借鉴设计元素表现手法与精神内涵融入现代设计中,将促进现代设计形成新的设计理念拓宽创作思路。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影响克里姆特绘画创作的历程、社会背景、艺术思潮及异域文化等客观因素,从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三个阶段研究作品中构图、色彩、线条、饱含寓意性及女性形象为主的五个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进行研究。其次,重点剖析克里姆特绘画中潜意识、心理投射与情感动力等心理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而对新艺术运动时期克里姆特同期欧洲艺术流派、艺术家创作心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横向对比。最后,基于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所产生的交融性影响,包括在服装设计、首饰设计及插画设计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以Diro品牌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服装设计对线条与色彩的借鉴与再设计,FREYWILLE菲维亚珠宝首饰设计对克里姆特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精神情感的延续,探究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笔者的设计实践《成长》系列插画通过对克里姆特绘画设计语言与心理情感的借鉴与延伸,从设计构思、创作、到应用于产品进行实践,论证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结合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需求,通过研究与实践表明将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创作情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设计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为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二、谈野兽派绘画的装饰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野兽派绘画的装饰美感(论文提纲范文)
(1)关紫兰的油画艺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紫兰绘画人生重要的三个时期 |
(一)1925-1927 年国内求学时期 |
(二)1927-1930 年、1935-1937 年两度日本深造 |
(三)1937-1985 年波澜人生,优雅到老 |
二、关紫兰油画艺术语言特征 |
(一)构图 |
1.水平线构图 |
2.垂直线构图 |
3.三角形构图 |
4.S形构图 |
(二)色彩的运用 |
1.色彩的表现 |
2.运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 |
(三)用笔的表现 |
(四)题材的选择 |
1.静物题材 |
2.人物题材 |
3.自画像 |
4.风景题材 |
三、关紫兰绘画风格的形成因素 |
(一)师承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三)现代艺术的影响 |
四、对关紫兰油画风格的借鉴 |
五、毕业创作的启发 |
(一)主题与创作灵感 |
(二)表现形式 |
(三)表现语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纳比画派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纳比画派概述 |
第二章 纳比画派艺术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形式语言的含义 |
一、古典主义时期绘画的形式语言 |
二、现代主义时期绘画的形式语言 |
三、后现代主义时期绘画的形式语言 |
第二节 纳比画派艺术的形式语言辨析 |
第三节 纳比画派对印象画派的继承与创新 |
第四节 东方艺术对纳比画派的影响 |
第五节 纳比画派平面化意识在绘画中的体现 |
第六节 装饰性倾向在纳比画派中的萌芽 |
第三章 纳比画派艺术中的主观色彩 |
第一节 主观色彩的含义 |
第二节 纳比画派色彩的处理方式 |
第三节 博纳尔与他的绘画 |
一、博纳尔的艺术生平 |
二、博纳尔——“回忆”的作画方式 |
三、博纳尔——色彩的魔术师 |
第四节 维亚尔与他的绘画 |
一、维亚尔的艺术生平 |
二、维亚尔绘画中主观装饰性色彩 |
第四章 纳比画派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纳比画派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对西方油画的影响 |
第二节 纳比画派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
第五章 纳比画派艺术特征对我的启示 |
第一节 笔者室内题材的选择 |
第二节 笔者作品中的平面性和装饰性趣味 |
第三节 笔者创作过程中主观色彩运用的感悟和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范畴 |
2.1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内涵 |
2.1.1 装饰法则的界定 |
2.1.2 设计风格的含义 |
2.2 装饰法则与设计风格的变因 |
2.2.1 因时而生的装饰法则 |
2.2.2 嬗变多样的设计风格 |
第3章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碰撞 |
3.1 自然法则下的曲线美 |
3.1.1 流动缠绕的动植物美 |
3.1.2 娇柔曼妙的女性柔美 |
3.2 抽象法则下的几何化 |
3.2.1 直线的刚劲率真美 |
3.2.2 装饰面的抽象之美 |
3.2.3 几何体的机械之美 |
3.3 和谐法则下的色彩美 |
3.3.1 色彩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
3.3.2 色彩设计的情感化表现形态 |
3.3.3 色彩设计风格的审美化意味 |
第4章 当代装饰的弱化及应对策略 |
4.1 机器理性语境下“无”装饰的审美泛化 |
4.2 借“传统”“自然”之法,创“和谐”“装饰”新路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东方审美视角下的维亚尔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世纪西方绘画中的东方审美元素 |
一、东方审美的概述 |
二、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三、日本艺术的影响 |
第二章 东方审美在维亚尔艺术中的具体呈现 |
一、浮世绘的影响 |
(一)几何化的构成空间 |
(二)含蓄微妙的色彩意境 |
(三)华丽绚烂的图案设计 |
二、东方情调在维亚尔绘画语言中的表现 |
(一)安静闲散的氛围 |
(二)平和雅致的生活 |
第三章 东方意境在维亚尔艺术中的表现 |
一、维亚尔和中国绘画意境的契合 |
二、平面化的装饰风格 |
三、关照日常生活的亲情主义 |
第四章 东方审美视角在维亚尔艺术中的重要性 |
一、建立与印象派的联系 |
二、在纳比派艺术中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装饰性绘画语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及综述 |
(四)主要概念及相关问题 |
一、工笔重彩人物画中构图的装饰性 |
(一)空间分割与组合 |
(二)平面构成的借鉴 |
二、工笔重彩人物画中造型的装饰性 |
(一)整体性与概括性的装饰美 |
(二)夸张与变形 |
(三)意象化装饰 |
三、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线的装饰性 |
(一)白描的无色彩美感 |
(二)线的装饰美感 |
四、工笔重彩人物画中色彩的装饰性 |
(一)平面化的色彩装饰感 |
(二)主观性色彩装饰 |
五、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性创新 |
(一)新材料的运用 |
(二)新技法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9)论梵高绘画作品中的艺术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 短暂传奇的一生 |
2 绘画题材的选取 |
3 画面色彩的搭配 |
4 简单狂野的造型 |
5 结语 |
(10)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克里姆特绘画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克里姆特绘画创作历程与艺术风格 |
2.1 环境对克里姆特艺术风格的影响 |
2.1.1 成长历程 |
2.1.2 社会背景 |
2.1.3 艺术思潮 |
2.1.4 异域文化影响 |
2.2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三个阶段 |
2.2.1 古典主义风格 |
2.2.2 象征主义风格 |
2.2.3 表现主义风格 |
2.3 克里姆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 |
2.3.1 二维平面化构图 |
2.3.2 情感性的线条 |
2.3.3 强烈的对比色 |
2.3.4 饱含寓意性 |
2.3.5 女性形象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3 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分析 |
3.1 克里姆特作品中的潜意识表达 |
3.1.1 意识与潜意识 |
3.1.2 潜意识符号 |
3.1.3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潜意识表达 |
3.2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心理投射 |
3.2.1 心理投射 |
3.2.2 心理投射与艺术创作 |
3.2.3 “女性”形象——强烈欲望 |
3.2.4 “情侣”形象——圣洁的爱情 |
3.2.5 “母亲”形象——对生死的阐释 |
3.3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情感动力 |
3.3.1 情感理论概述 |
3.3.2 情感表达与色彩运用 |
3.3.3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情感动力表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克里姆特同期欧洲艺术家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4.1 新艺术运动与维也纳分离派 |
4.1.1 新艺术运动 |
4.1.2 维也纳分离派 |
4.2 艺术家绘画特征与心理分析 |
4.2.1 线条的美与情感——穆夏 |
4.2.2 色彩的生命力——马蒂斯 |
4.2.3 潜意识的影响——达利 |
4.3 艺术家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4.3.1 穆夏对现代日本漫画的影响 |
4.3.2 马蒂斯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
4.3.3 达利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5.1 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
5.1.1 约翰·加利亚诺服装设计 |
5.1.2 线条——精神的表达 |
5.1.3 色彩——情感的展现 |
5.2 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首饰设计的影响 |
5.2.1 FREYWILLE菲维亚珠宝首饰设计 |
5.2.2 设计元素提取 |
5.2.3 设计情感表达 |
5.3 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个人插画设计的影响 |
5.3.1 设计方法 |
5.3.2 设计构思 |
5.3.3 设计分析 |
5.3.4 《成长》系列插画设计应用于创意产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谈野兽派绘画的装饰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关紫兰的油画艺术探究[D]. 于鸿钰.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装饰性表现 ——以我的毕业创作为例[D]. 肖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纳比画派形式语言和主观色彩研究[D]. 李秋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5]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D]. 江黎静.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东方审美视角下的维亚尔艺术[D]. 魏媛.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8]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装饰性绘画语言探究[D]. 刘岩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9]论梵高绘画作品中的艺术风格[J]. 安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4)
- [10]克里姆特绘画心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 李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