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潆仪[1](2021)在《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因为会计风险的爆发而产生损失的现象频繁出现。特别是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不仅使其会计风险持续积累,而且还因为被处罚而使得商业银行蒙受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虽然分支机构在接受处罚之后,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能够悉心整改,从而提高会计风险的防控力度。但是,类似案件却始终未曾有所减少,反而还与日倍增。由此能够充分说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风险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虽然表面上商业银行都能够重视会计风险防控,但是真正落于实处,具有会计风险管理高效执行力的商业银行少之又少。本研究以P银行为例,系统的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银行的会计风险;第三部分主要讲如何识别P银行会计风险,以及P银行目前存在的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风险、会计信息风险和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在于其内部审计失效、会计信息流通不顺畅以及会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这些原因导致P银行会计风险持续爆发,尤其是各分支机构相继被处罚;第五部分针对这些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出强化内部审计的效用、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改善风险控制机制等对策;第六部分结合P银行会计风险的经验教训,提出P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的启示,包括高度重视银行内部审计效用、加快信息沟通系统的完善、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并得出总体结论,只有重视内部审计、加快完善会计信息沟通系统、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会计风险防控水平起到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贾思思[2](2020)在《农发行D市分行会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
李欣悦[3](2020)在《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金融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发展、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在获得可观收益的的同时,也面对着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营风险。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风险案件频发且涉案金额巨大、作案手段多样、案情复杂,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对于各金融机构来说,业务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要,业务的风险把控同样也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做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的稳健发展、风险的良好把控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发展的基础,是银行发展的基石。伴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研发,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始终呈现着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并没有平稳、健康的发展,隐含着风险。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且正面的作用,是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增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抵御外部事件侵袭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了A银行长春分行这一典型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当前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因素提取,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式对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及应对策略的保障措施,从而使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的风险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确保银行业务能够稳定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A银行长春分行未来的会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文引起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管理的关注,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
王利真[4](2020)在《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资金和信贷业务的特殊性质,会计风险一直是银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近年来,我国股份制银行发展迅猛,资产规模与业务种类快速增长,提供的金融服务日趋多元化,随之而来的会计风险也逐渐攀升。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各类金融机构陆续准入市场,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营受到严重威胁,相继爆发出数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要案。不仅使商业银行本身的财务业绩遭受损失,也使其社会信誉和形象受损,在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安定。人们不禁对商业银行的公信力产生了诸多疑惑,也对银行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无比担忧。因此,基于此过往背景与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并且刻不容缓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分析,界定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内涵、相关概念以及特点等,进而逐项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的意义、原则和基本流程展开论述。随后,结合目前体制下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管控现状,采用流程图分析法,以点带面,对影响中国银行HD分行的会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初步探讨其在会计风险管控方面的总体概况。紧接着,对中国银行HD分行的会计风险展开评估,通过建立会计风险评估模型,揭示其在会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并对中国银行HD分行的未来会计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展望,以期更好地指导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实践,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周茜[5](2019)在《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会计业务作为农发行的基础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会计风险成倍增加,这对农发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发行县支行作为农发行的最基层行,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很多会计风险隐患,因此对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将农发行X市的10个县支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风险、会计风险、银行会计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指出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和管理的原则。其次对农发行X市县支行进行总体概括,列举目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其目前会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再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进行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目前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效果中等,现有会计风险管理手段仅能预防普通的会计风险。紧接着基于对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评价的结果和2016年至2018年以来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会计对接检查整改通知书、会计辅导检查底稿、业务差错通报以及外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台账等资料,分析指出农发行X市县支行在会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会计业务操作存在违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监管乏力等,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会计风险成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就如何对农发行X市县支行进行会计风险防范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内控建设;二是提高会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与综合素质;三是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监督流程。
马文琪,吴秋生[6](2019)在《金融创新、公允价值计量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文中提出以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创新能够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金融创新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范围,提高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层次;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范围和运用层次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该结果说明,金融创新与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是必要的,但需要通过优化银行治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等,保障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可靠,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徐爱红[7](2018)在《关于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IT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银行会计信息在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经营成果和财务收支状况方面无法完全达到可靠、相关、可理解及可比的要求。面对这些现象,银行应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监督机制,提高人员素质,积极利用电子技术,开展分机构落账,从而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韩丽[8](2018)在《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旨在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然而,中小企业的会计凭证保存不完整、会计记账不规范、财务管理体系混乱,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成为了对中小企业展开授信业务的障碍。论文通过对H银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的研究,分析其有效性,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完善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及识别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的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及识别的概念与相关理论,为以后各章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主要介绍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第四部分,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评价,主要分析评价H银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的发挥成效、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启示和建议,主要针对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存在的问题,探讨银行如何提高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的方法,尝试性提出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的优化建议。论文经过研究总结得出,利用大数法则,建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库,可以依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库的聚合优势,实现会计信息数据的共享,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效率,降低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的风险防范水平。
姚月宁[9](2018)在《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有效性披露及监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效应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地的国家之间经济来往在不断加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国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要想保证这个过程中市场稳定性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证券公司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显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不断规范证券市场的制度。证券市场所反映的一系列数据是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受近些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余波影响,各国纷纷意识到增强信息透明度对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品质,能够减轻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起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作用、为证券市场稳健的发展保驾护航。对普通股民来说,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公司运营情况的了解,极大程度的保护了相关投资人的权益。1997年,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银行业要遵循公允价值的原则,国际会计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布相关财务信息。到2004年,新制定的巴塞尔协议中更加强调要求银行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在众多的银行之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始终占领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足以影响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具有高风险和高敏感性等特点。由于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还未形成,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方面比较薄弱,也存在很多的法律漏洞。例如,部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影响了投资人对银行经营能力的预期,从而扰乱了证券市场的运行秩序;还有的银行在信息披露时避重就轻,逃避关键问题,千篇一律,应付了事,信息浮于表面,披露出的信息无法为投资者提供他们做出投资决策所需的相关内容。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运行实际情况的把握,使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水平不能做出准确的预判,严重时还会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总体运行,因此,会计信息的有效公布对银行发展和国家经济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开始的比较迟,所以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政府的监督管理制度也有较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公布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分配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深刻分析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不足就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反映一家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资金使用状况,是信息需求者和企业投资者获得信息来源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这个晴雨表,企业投资者可以对这家公司经营情况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决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日益规范,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也在逐年增高,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内容要求更加具体,但是如果要跟有深厚发展历史的欧洲证券市场比较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证券市场上散布了太多未经考证的信息迷惑了公众的视听、搅乱了市场秩序,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加强管理,就会引发市场信任危机,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政策的实施。所以,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这个选题在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都意义重大。这篇文章在布局上划分为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的绪论详细分析了本次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节对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有选择性的讲解。第三章探讨了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界定和内容构成问题,分析了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界定标准,笔者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四章以我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探讨了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的质量。第五章介绍了国外在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管理过程的优秀经验。最后笔者立足于我国的现状对改善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笔者在选题前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时发现,现下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其中涉及到有效性的研究却很匮乏,尤其是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整理归纳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相关文献,为研究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出了关于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希望对规范我国上市银行乃至于整个证券市场的有序进行有所帮助。
吴云[10](2017)在《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失去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能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银行内控能力差、难以确认贷款利息等原因,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固定资产、负债业务、损益等方面信息失真的问题,制约着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应健全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能力;加强商业银行内控能力,加大对风险控制的力度;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打造合格会计队伍;建立会计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统;完善会计政策,减小选择空间的范围。
二、关于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
1.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影响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理论基础 |
2.1 风险理论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风险理论 |
2.1.2 风险识别理论 |
2.1.3 风险控制理论 |
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
2.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 |
2.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2.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2.3.1 会计核算风险 |
2.3.2 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
2.3.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2.3.4 联行业务风险 |
第3章 P银行会计风险的现状 |
3.1 P银行概况 |
3.2 P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3.2.1 会计核算风险 |
3.2.2 会计信息风险 |
3.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第4章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 |
4.2.1 会计核算风险的成因 |
4.2.2 会计信息风险的成因 |
4.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的成因 |
第5章 P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对策 |
5.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和审计效力 |
5.1.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 |
5.1.2 提高内部审计效力 |
5.2 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 |
5.2.1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
5.2.2 提高基层信息流通效率 |
5.3 健全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5.3.1 调整会计选人用人机制 |
5.3.2 完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 |
5.3.3 落实会计监督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P银行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
6.2.1 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用 |
6.2.2 加快会计信息沟通系统地完善 |
6.2.3 形成多元化的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因素识别 |
2.1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介绍 |
2.2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分析 |
2.3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因素提取 |
第3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分析 |
3.1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3.2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
3.3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测算分析 |
第4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
4.1 内控风险应对策略 |
4.2 流程类风险应对策略 |
4.3 人员类风险应对策略 |
4.4 系统类风险应对策略 |
4.5 外部事件风险应对策略 |
4.6 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
第5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应对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业务人员保障措施 |
5.2 技术保障措施 |
5.3 文化导向保障措施 |
5.4 风险补偿保障措施 |
5.5 资金支持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及其会计风险 |
2.1.1 商业银行简介 |
2.1.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内涵 |
2.1.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 |
2.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的意义 |
2.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的原则 |
2.2.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的基本流程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识别 |
3.1 中国银行HD分行总体概况 |
3.1.1 中国银行HD分行历史沿革 |
3.1.2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管控现状 |
3.2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识别思路与方法 |
3.2.1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识别思路 |
3.2.2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识别方法 |
3.3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3.3.1 会计业务风险 |
3.3.2 会计内控风险 |
3.3.3 会计人员风险 |
3.3.4 会计系统风险 |
3.3.5 会计信息风险 |
3.3.6 会计监督风险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中国银行HD会计风险评估 |
4.1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评估模型 |
4.2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评估问题及成因 |
4.2.1 会计业务核算工作存在隐患 |
4.2.2 会计内部管控体系建设滞后 |
4.2.3 内部稽核与外部监管检查不到位 |
4.2.4 绩效考核与会计风险制度相矛盾 |
4.2.5 会计人员录用制度缺陷 |
4.2.6 新系统上线转型风险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应对 |
5.1 提升会计业务核算管理 |
5.2 完善会计内部管控体系建设 |
5.3 加强内部稽核与外部监管 |
5.4 改进绩效考核标准 |
5.5 优化会计人员结构 |
5.6 创新发展会计电算化 |
5.7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立论依据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会计风险相关理论 |
2.1.1 风险理论 |
2.1.2 会计风险理论 |
2.1.3 银行会计风险理论 |
2.2 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2.2.1 客观性 |
2.2.2 隐蔽性 |
2.2.3 滞后性 |
2.2.4 突发性 |
2.2.5 严重性 |
2.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会计风险管理理论 |
2.4 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原则 |
2.4.1 适时性原则 |
2.4.2 适度性原则 |
2.4.3 重要性原则 |
3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及管理现状 |
3.1 农发行X市县支行概况 |
3.2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3.2.1 会计核算风险 |
3.2.2 会计结算风险 |
3.2.3 会计监督风险 |
3.2.4 会计管理风险 |
3.2.5 会计人员风险 |
3.2.6 会计信息风险 |
3.3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情况 |
3.3.1 会计制度制定方面 |
3.3.2 会计监督检查方面 |
3.3.3 会计考核机制建立方面 |
4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评价 |
4.1 会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
4.2 会计风险评价具体步骤 |
4.2.1 评价数据获取 |
4.2.2 模糊综合评价具体步骤 |
4.3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3.1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及检验 |
4.3.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及检验 |
4.3.3 综合模糊评级模型检验 |
5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会计业务操作存在违规 |
5.1.2 会计信息失真 |
5.1.3 会计监督乏力 |
5.2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5.2.1 内部因素 |
5.2.2 外部因素 |
6 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防范建议 |
6.1 强化内控建设 |
6.1.1 提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
6.1.2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
6.1.3 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
6.1.4 强化内控监督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 |
6.1.5 强化信息科技支撑 |
6.2 提高会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与综合素质 |
6.2.1 加强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
6.2.2 加强会计人员科学培训 |
6.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监督流程 |
6.3.1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
6.3.2 建立重点监督体系 |
6.3.3 设立独立的会计事后监督岗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金融创新、公允价值计量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
(二) 金融创新与公允价值计量 |
(三)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范围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
(四)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层次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
四、研究设计 |
(一) 样本与数据 |
(二) 变量定义 |
1. 金融创新程度。 |
2. 会计信息可靠性。 |
3. 会计信息相关性。 |
4.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范围。 |
5.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层次。 |
6. 控制变量。 |
(三) 模型设定 |
五、实证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 |
(二) 回归分析 |
(三) 稳健性检验 |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启示 |
(7)关于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2 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
2.1 违背会计准则 |
2.2 业务背景不实 |
2.3 系统参数维护或选择有误 |
2.4 分支机构会计信息失真 |
3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成因 |
3.1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
3.2 制度建设传导落后业务创新 |
3.3 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
3.4 IT系统功能不完善 |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
4.1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
4.2 强化内控监督机制 |
4.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
4.4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
4.5 开展“分机构”落账 |
4.6 培育内控合规文化 |
(8)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理论概述 |
2.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概念界定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会计信息真实性 |
2.1.3 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 |
2.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现状与识别策略 |
2.2.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现状 |
2.2.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 |
2.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理论依据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交易费用理论 |
2.3.3 大数法则 |
第三章 H银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 |
3.1 H银行简介 |
3.1.1 H银行历史背景 |
3.1.2 H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政策 |
3.2 H银行对中小企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 |
3.2.1 企业经营信息的搜集 |
3.2.2 资产负债表的识别策略 |
3.2.3 利润表的识别策略 |
3.2.4 现金流量表的预测分析策略 |
3.3 H银行对X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 |
第四章 H银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评价分析 |
4.1 H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优势分析 |
4.1.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防范有效性 |
4.1.2 历史会计要素的选择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
4.1.3 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具有授信风险前瞻性 |
4.2 H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识别策略劣势分析 |
4.2.1 交叉验证信息识别成本高 |
4.2.2 同质信息重复识别效率低下 |
4.2.3 缺乏大数支撑单户识别风险高 |
第五章 启示和建议 |
5.1 启示 |
5.2 建议 |
5.2.1 利用大数法则降低识别成本 |
5.2.2 利用大数法则提高识别效率 |
5.2.3 利用大数法则防范识别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有效性披露及监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本章注释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会计信息有效性披露 |
2.1.2 上市银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政府会计监管理论 |
2.2.4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本章注释 |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及内容构成 |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界定 |
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标准 |
3.2.1 充分性 |
3.2.2 真实性 |
3.2.3 及时性 |
3.2.4 准确性 |
3.2.5 合法性 |
3.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内容构成 |
本章注释 |
4 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监管问题分析 |
4.1 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现状分析 |
4.1.1 及时性现状分析 |
4.1.2 真实性现状分析 |
4.1.3 充分性现状分析 |
4.1.4 合规性现状分析 |
4.2 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4.2.1 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国外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经验 |
5.1 《巴塞尔协议》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及指导意义 |
5.1.1 《巴塞尔协议》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
5.1.2 《巴塞尔协议》有关信息披露规定的指导意义 |
5.2 美国关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规定及经验 |
5.2.1 美国关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规定 |
5.2.2 美国关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经验 |
5.3 国外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6 提高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
6.1.1 完善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6.1.2 健全上市银行监管所需的法规体系 |
6.2 改进行政监管机制 |
6.2.1 建立行政监管协调机制 |
6.2.2 改进行政监管方式 |
6.3 健全社会监管制度 |
6.3.1 加大社会舆论监督 |
6.3.2 强化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
(一) 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失真 |
(二) 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
(三) 负债业务信息失真 |
(四) 损益信息失真 |
二、造成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
(一)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失去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能力 |
(二) 商业银行内控能力差, 缺乏足够的监督力度 |
(三)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差, 法律意识淡薄 |
(四) 忽视谨慎性原则, 难以确认贷款利息 |
(五) 会计政策有缺陷, 选择空间弹性大 |
三、针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 健全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制度, 保证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能力 |
(二) 加强商业银行内控能力, 加大对风险控制的力度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打造合格会计队伍 |
(四) 建立会计信息化核算管理系统 |
(五) 完善会计政策, 减小选择空间的范围 |
四、关于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黄潆仪. 沈阳大学, 2021(06)
- [2]农发行D市分行会计风险控制研究[D]. 贾思思.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欣悦.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银行HD分行会计风险管控研究[D]. 王利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农发行X市县支行会计风险管理研究[D]. 周茜.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6]金融创新、公允价值计量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J]. 马文琪,吴秋生.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9(02)
- [7]关于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 徐爱红. 山西农经, 2018(17)
- [8]H银行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识别策略研究[D]. 韩丽.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9]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有效性披露及监管分析[D]. 姚月宁.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10]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J]. 吴云. 商业经济,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