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穗高产谷子——高39(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梅[1](2019)在《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砷进入土壤中,会经食物链转化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试验选用“晋谷21号(JG21)、沁黄2号(QH2)、大白谷(DB)”(Setaria italica)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探究砷对谷子苗期、拔节期、成熟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植株对As的吸收转运,明确砷对谷子生理胁迫的临界浓度范围,进而初步探究谷子耐砷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期,随着As浓度的增加,DB、JG21、QH2生物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小,当As浓度≤10 mg·kg-1时,其生物量不断增加,促进谷子生长;As浓度>10mg·kg-1生物量逐步降低,其临界浓度为10 mg·kg-1。(2)不同生育期,随着As浓度的增加,DB、JG21、QH2的叶绿素和光合参数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低浓度As(≤10 mg·kg-1),可以提高谷子叶绿素的合成,提高气孔导度(Gs)开合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内CO2的增多,使得光合作用越来越强。随着As浓度的增加(>10 mg·kg-1),As破坏了谷子光合作用,并由成熟期As浓度与谷子叶绿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叶绿素a与As浓度的相关性较强。(3)随着As浓度的增加,DB、JG21、QH2的SOD、CAT、P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且在不同时期其酶活性为:苗期>拔节期>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表现为:成熟期>拔节期,脯氨酸的含量为:拔节期>成熟期。As浓度≤10 mg·kg-1,其含量均不断上升,当As浓度>10 mg·kg-1,谷子抗氧化系统受到抑制。(4)在成熟期谷子根部富集系数明显高于茎杆和籽粒,主要积累在根部,不同部位对As的富集能力为:根部>茎叶>籽粒,并且不同部位As累积量与外源As浓度增加一致。随着As处理浓度的升高,谷子的转运系数逐渐减小,主要积累在根部,其中籽粒的As含量远低于国家绿色食品限值标准(籽粒As≤0.7 mg·kg-1)。(5)经成熟期As浓度与谷子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当As浓度≤10mg·kg-1,主要通过提高谷子叶绿素的合成,脯氨酸含量增加、POD活性的提高,促进谷子生长发育;As浓度>10 mg·kg-1,谷子的MDA、脯氨酸、叶绿素b含量降低,进而会抑制谷子生长。
元旭朝[2](2017)在《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重要性状遗传群体的构建对谷子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和优势杂交亲本的选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87份谷子资源为研究材料,对茎秆与穗部性状相关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以谷子品种DT1为母本,通过与多个不同表型的父本杂交,得到杂交种F1代,对子代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通过真杂种及其亲本茎秆和穗部性状的表型测定结果对子代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初步构建株高的遗传定位群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谷子茎秆和穗部性状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其中,穗部性状较茎秆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尤其是单穗重、穗粒重和穗码粒数等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变异系数均达50%以上。2.通过茎秆和穗部相关的16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84.167%的性状间呈极显着相关。其中,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降维到5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由穗中部粗、单穗重、穗粒重、穗码宽度组成,贡献率为41.184%;聚类分析将材料聚为三大类群,每一类群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3.对杂交种F1代进行形态学鉴定,鉴定出36组真杂种,并采用InDel标记进一步对其进行分子鉴定,最终鉴定出22组真杂种。通过真杂种及其亲本茎秆、穗部性状的测定与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综合分析,发现与产量相关程度高的指标优势指数偏大,如单穗重、穗粒重。4.本试验通过对株高遗传群体的构建和表型测定,发现该群体苗期已表现出明显性状分离,初步确定了该遗传群体的可靠性。
张小明[3](2017)在《陇东旱塬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及水氮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陇东旱塬区以冬小麦单作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系统组分单一、产量不稳,且麦收后休闲时期较长、水热资源浪费严重。在该区采用粮-草结合的轮作复种模式,可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兼顾优质饲草生产,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是实现谷物种植型农业向粮草兼顾型农业转变的措施之一。为探讨不同粮草轮作系统的生产力及水氮利用效率,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通过定位试验,研究春小麦陇春31号(Triticum aestivum L.Longchun No.31)在陇东旱塬区的生长适应性,并设置其与八种一年生饲用作物燕麦(Avena sativa L.)、大豆(Glycine max L.)、豌豆(Pisum sativum L.)、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谷子(Setaria italic L.)、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春小麦轮作,比较了各轮作系统的产量、饲用品质及系统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等,研究结果对于改进传统作物种植模式,挖掘饲草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发现,春小麦陇春31号在陇东旱塬区春季播种可以完成全生育周期,该地区的气温变化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热条件。春小麦的生长速率在营养生长期最高,达8.66 g/m2·d,生殖生长期有所放缓,为1.52 g/m2·d。冬闲时期保持的土壤墒情对早期春小麦的营养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和2015年收获籽粒分别为1.52 t/hm2和1.78 t/hm2,收获指数分别为0.27和0.29。2.春小麦陇春31号收获后,复种八种一年生饲用作物,构成春小麦-饲用作物复种轮作系统。随着一年生饲用作物生育期的推进,八种一年生饲用作物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禾本科作物的干物质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大于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苏丹草的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生长第60 d(花期),苏丹草的干物质产量达到6.40 t/hm2。3.随着一年生饲用作物生育期的推进,八种一年生饲用作物生长至第60 d和第90 d时,豌豆的粗蛋白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平均为29.05%;谷子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28和50.54;苏丹草的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MI)、总可消化养分(TDN)、相对饲用价值(RFV)和相对饲用价值产量(RFVY)均达到最大值。4.较夏季休闲和春小麦连作而言,春小麦与一年生饲用作物轮作促进了系统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素吸收效率。九种不同的轮作模式下系统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均在春小麦与苏丹草的轮作模式下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通过转变传统作物种植模式,将春小麦陇东31号引入陇东旱塬区的粮草轮作系统,初步明确了春小麦和一年生饲用作物在轮作系统的生产力、营养品质及水氮资源的利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为春小麦引入陇东旱塬区的轮作系统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
张鹏[4](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相宗杰[5](2016)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光合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选取10个谷子品种进行光舍特性及其适应性研究,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光-光合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等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对宁夏中部干早带谷子光强-光合响应曲线所得光合参数的研究表明,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都表现为孕穗期>灌浆期。表观量子效率在0.038μ mol·m-2·s-1-0.057μmol·m2-·s-1之间变化,光补偿点的变化范围在12.47μ mol·m-1·s-1-45.15μmol·m-2·-1之间,最大光合速率为30.59μmol·m-2·s-1-37.2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1.39μ mol·m-2·s-1-3.54μ mol·m-2·s-1。本地品种小红毛的表观量子效率高,利用低光强的能力较强,而引进的现代培育品种的最大光合速率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强,且杂交谷大于常规种。2、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光合速率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谷子拔节期有较高的光合速率,然后下降,在孕穗期达到最低值后上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全生育期光合速率平均为16.17μmol·m-3·s-1-21.48μmol·m-2·s-1,不同生育时期差异很大,成熟期最大,灌浆后期最小。品种间光合速率也有明显差异,晋谷21号最大,晋谷29号最小。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着正相关。干旱是引起的气孔关闭是造成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灌水可提高光合速率。对谷子孕穗期、灌浆期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在孕穗-灌浆阶段,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日中低落”,晋谷29号在孕穗期,张杂谷5号在灌浆中期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可能是夏季中午温度较高、大气干旱是造成的。3、生长分析表明,本地谷子品种小红毛苗期叶面积增长快,而现代培育品种在孕穗灌浆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全生育期平均值在1.58-3.89之间;光合势全生育期在182.19 m2·d·m-2-413.39m2.d.m-2之间,本地品种苗期有较大的光合势,而现代培育品种在孕穗灌浆期有较大的光合势,更有利于干物质的生产和产量的形成。净同化率随生育期的变化出现2个高峰,第一个是在拔节-抽穗期,第二次出现在灌浆期前后。作物生长率平均值在14.92 g·m-2·d-1-24.33 g.·m-2·d-1之间,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灌浆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光合速率、作物生长率、相对生长率、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因此,具有较高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作物生长率、相对生长率的品种籽粒产量高。
刘凤琴[6](2015)在《不同基因型谷子籽粒灌浆期高产群体冠层结构及叶片衰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是北方旱作农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干旱是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的生育及产量影响不同。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能够改善作物内部通风和光照,提高作物产量。从植株个体生理代谢来看,籽粒灌浆期顶三叶的光合性能对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叶片抗氧化酶能够清除活性氧,对延缓叶片衰老、维持叶片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考察不同抗旱类型谷子生育期叶片活性氧代谢,分析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特征,对于提高谷子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不同抗旱类型的谷子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谷子开花期至成熟期叶片活性氧代谢、光合性能及冠层结构特征,建立了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的回归模型。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植株衰老代谢差异明显,籽粒灌浆期抗旱丰产品种谷子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显着高于抗旱不丰产品种和旱敏感品种,抗旱丰产品种谷子MDA和O-2积累量显着低于抗旱不丰产品种和旱敏感品种。不同叶位相比较,旗叶抗氧化酶活性最高,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倒二叶和倒三叶抗氧化酶活性较低,叶片细胞膜脂氧化程度较高,顶三叶叶片活性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表明抗旱丰产品种谷子叶片衰老缓慢,功能期较长。(2)在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产量差异明显,抗旱丰产品种谷子平均产量较高,为6937.53 kg·hm-2;抗旱不丰产品种谷子平均产量居中,为5940.01 kg·hm-2;旱敏感品种谷子平均产量最低,为5194.98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谷子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与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O-2含量和MDA积累量与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叶片活性氧代谢与谷子产量有着密切相关联。(3)在干旱条件下,抗旱丰产品种谷子(公谷5号、晋谷31、大同32)冠层温度较低,相对冠层温度差平均值为-1.44°C,表现为冷型;抗旱不丰产品种(蒙丰谷7号、豫谷5号、晋谷18)的冠层温度较高,冠层温度差平均值为0.21°C,表现为中间型;不抗旱丰产品种(朝谷13)和不抗旱不丰产品种(青珍珠)冠层温度最高,两者的冠层温度差分别为1.08°C和2.12°C,表现为暖型。(4)谷子群体冠层内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由顶部向下递减,在冠层上部递减迅速,中部和下部递减缓慢。其中,冠层2/3的相对位置是光合有效辐射的突变区,约75%的光合有效辐射在作物冠层上部1/3被吸收。抗旱丰产品种谷子冠层上部吸收光辐射能力较强,其中抗旱丰产品种谷子2/3株高的平均透光率比抗旱不丰产品种、不抗旱丰产品种和不抗旱不丰产品种分别低21.83%、42.99%和62.10%。(5)谷子群体冠层光谱中有关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叶绿素相关性较高的波段集中在绿光波段(499-577 nm)、黄光波段(577-597 nm)、橙光波段(597-622 nm)和红光波段(623-659 nm),相关性系数均在0.760-0.856之间;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较高的波段集中在517-620 nm和697-726 nm内,相关系数均在0.7-0.771之间,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回归模型。
张亚琦[7](2014)在《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作为粮食大省,谷子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影响粮食安全。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张杂谷”系列杂交种与其他常规谷子品种相比,其产量高,经济效益显着。但杂交谷子合理施肥方案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产量及耗水特性的研究来确定合理施肥方案。本研究在河北省张家口农科院谷子试验基地进行,以“张杂谷5号”杂交谷子为供试作物,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杂交谷子在不同氮、钾水平下的生长发育等响应特征,揭示氮、钾肥对杂交谷子生长发育、生理性状、耗水特性及肥料利用特性等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实现高产目标的最佳施肥方案,为杂交谷子高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氮肥、钾肥对杂交谷子生长的影响,设计氮、钾肥两个试验。氮肥试验分为6个施氮处理,分别为0,100,200,300(底施50kg/hm2,拔节施150kg/hm2,抽穗施100kg/hm2),300(底施50kg/hm2,拔节施250kg/hm2),400kg/hm2。钾肥试验分6个处理,分别为0,100,200,300,300(底施100kg/hm2,拔节施200kg/hm2),400。通过对谷子各个生育时期不同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钾肥均对杂交谷子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着影响。(1)在谷子生长发育各个时期,氮、钾对其株高、叶面积及茎粗的影响极显着。谷子生长前期,氮、钾对株高、叶面积及茎粗的影响较小,当谷子进入生长中后期,各处理均有大幅度的增加。且在氮、钾两个试验中,谷子株高、叶面积及茎粗的影响表现为N>K。随着施氮、钾量的增加,株高、叶面积、茎粗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以N3、K3处理影响显着。(2)在整个生长期中,杂交谷子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趋势是先慢后快,在谷子成熟期达到最大。谷子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各处理间差异性显着。(3)拔节-抽穗期,氮、钾肥两试验谷子农田日均耗水量差别较大。日均耗水量以N0处理最大,K0处理最小。而在生育后期又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对照处理耗水量最小,N3、K3处理耗水量最大。阶段耗水量虽表现不同,但总土壤耗水量表现均为N1、K3处理最大。施肥对杂交谷子土壤耗水量影响不明显,但对于提高水分利用率有一定影响。施氮肥WUE增加3.82%23.35%,施钾肥WUE增加5.23%15.36%。且以N3、K3处理最大,分别为15.16kg/(mm·hm2)和14.80kg/(mm·hm2)。适量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谷子水分利用效率。(4)测定谷子光合特性指标发现,施氮、钾均对谷子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及单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有促进作用。氮、钾肥试验中,N3、K3处理值最大。且氮素对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钾素。适量氮肥、钾肥的施入,对谷子光合作用影响显着,过量施肥不利于谷子进行光合。(5)氮、钾肥的施入对杂交谷子氮、磷、钾的积累及其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氮对谷子氮、磷、钾积累影响显着,但施钾仅对谷子钾素积累影响显着,而对氮磷积累作用较小。N3、K3处理分别在氮钾肥试验中其肥料利用率最高。(6)适量增加氮肥的施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抽穗期施适量氮肥,有利于作物籽粒的形成。即在氮肥试验中,谷子籽粒产量在N3(300kg/hm2,分三次施)和N5(400kg/hm2)处理达较高值,分别为8202kg/hm2和8537kg/hm2,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钾肥试验中,K3处理产量最高,为8348kg/hm2,即底施钾肥300kg/hm2。
张文兴,赵晋锋[8](2013)在《谷子诱变育种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诱变育种是新发展的一项现代育种技术,也是常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重要补充。诱变育种技术在谷子中应用较少,本文对谷子上应用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等化学诱变以及离子束注入、射线处理、空间诱变等物理诱变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效应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目前谷子诱变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且对今后谷子诱变育种技术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与领域进行了展望。
杨艳君[9](2013)在《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谷子(Setaria italica (L.) Beau)属禾本科(Grainier)狗尾草属(Setaria Beauv.),是群众非常喜爱的小杂粮作物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限制及大宗作物小麦、玉米等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杂交谷子系列品种的育成显着提高了产量水平。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是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而良种需良法配套,即最佳栽培技术,是发挥杂交谷优质高产潜力的重要保证。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生长发育特性、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张杂谷5号在山西晋中地区栽培密度和肥料供应最佳组合,旨在探索该品种高产栽培条件,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叶片光合、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充分发挥杂交谷产量潜力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张杂谷5号8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系数的顺序为叶面积系数>穗长>分蘖数>穗码数>穗粗>株高>茎粗>节长。氮肥对张杂谷5号株高、分蘖数、节长、叶面积指数和穗长均有显着影响,在设计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节长呈上升趋势,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穗长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分蘖数和茎粗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钾对谷子株高、茎粗、节长有显着影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株高和节长呈上升趋势,茎粗先升后缓慢下降。在设计范围内,随着行距的变窄,株高、分蘖数、穗粗、穗长、穗码数逐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呈下降趋势;随着株距的缩小,分蘖数、茎粗、穗长也均呈先增后减趋势;随着行距的变宽,茎粗、节长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株距的扩大,节长也呈上升趋势。氮与行距的相互作用对穗长有显着作用,高氮高密配合可增加穗长。钾与行距的互作效应对穗粗产生了显着作用。磷与株距的互作对谷子株高有显着影响。行距和株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穗码数有显着影响,窄行距和大株距以及宽行距和小株距配置有利于穗码数的增加。合理密植和适当施肥,可使叶面积指数在最适宜范围内,促进分蘖,基部节间粗短。本研究范围内中等肥力配中等密度有利于谷子的生长发育。(2)施氮、磷水平和种植行距对张杂谷5号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并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变窄,这三个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随着钾肥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略有增加,而后逐渐降低,这提示叶片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钾肥不敏感。施钾水平对可溶性糖有显着影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施钾水平和株距的互作对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都有显着作用,在低钾水平下,可以通过加大种植密度来调节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钾高密组合不利于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生产上可以在窄行中密度的基础上,通过增施氮磷肥来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达到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3)最大限度地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谷子与玉米、高梁等作物均为C4作物,具有高光效的特点。从遗传到生理谷子都具有超高产的可能,但是谷子的产量迟迟未能突破。原因之一是光能利用效率低。氮、磷、钾、行距和株距是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表明氮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参数、非光化学淬灭参数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都有显着影响,在设计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随着施氮肥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趋势;非化学淬灭参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氮的增加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磷对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非化学淬灭有显着影响,并且这些指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钾单因素效应很明显,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都有显着影响。随着行距的变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增加,但行距变窄到一定程度,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等矛盾激化,净光合速率减慢,光合效率降低,最后导致产量降低。株距对所有的指标的单因素效应都不显着。钾也能通过氮肥间接促进光合来显示肥力效应,氮与钾的互作对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有显着影响。氮与株距、钾与株距间交互作用对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均有显着影响,钾与株距间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均有显着影响。氮与株距间交互作用对相对电子传递速率有显着影响。因此,张杂谷5号合理施肥的主要措施以增氮为主,通过增氮补钾,以钾促氮,配合施磷,更有利提高光合,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合理密植的增产机理主要是使光的截获量增加,从而增加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产量。(4)较高的光合碳同化能力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前提。谷子杂交优势利用是近年来谷子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杂交谷较常规谷增产率在40%左右,但对谷子杂交种光合优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对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都显着的高于晋谷21号。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和叶绿素含量一致,在拔节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这四个指标之间差异不显着,但在灌浆期差异是显着的。无论是拔节期还是灌浆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之间相对电子传递速率都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之间在两个生育期都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张杂谷5号PS Ⅱ反应中心在有部分关闭情况下的原初光能捕获效率比晋谷21号高。在拔节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之间光化学淬灭参数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灌浆期这个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在灌浆期,晋谷21号的非光化学淬灭参数显着的高于张杂谷5号。无论是拔节期还是灌浆期,张杂谷5号与晋谷21号之间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都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该参数在非胁迫条件下变化极小,并不受品种和生长条件影响有关。综上所述,说明杂交谷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光合特性显着高于常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张杂谷不仅能捕获多的光能,并且使所捕获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形成更多光合产物,张杂谷5号的光合优势是其产量高于晋谷21号的一大主因。(5)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出谷率、单穗粒重、单穗重显着正相关,而与千粒重无显着相关。这六个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顺序为:单穗粒数>出谷率>单穗粒重>单穗重>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磷和钾对单稳重有显着影响,磷对单穗粒重有显着影响,氮和磷对出谷率有显着影响。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单穗粒数有显着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单位面积穗数有显着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行距变窄和株距的缩小,单位面积穗数均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着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和行距、施氮水平和株距、施磷水平和施钾水平、施磷水平和株距、行距和株距之间的互作对单穗重有显着影响。施氮水平和株距、施磷水平和施钾水平之间的互作对单穗粒重有显着影响。施氮水平和施磷水平对出谷率有显着影响。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单穗粒数和产量有显着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着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着,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本研究推荐张杂谷5号的最佳的农艺方案为施氮(N)178-197kg hm-2磷(P25)88~101kg hm-2,钾(K2O)54~67kg hm-2行距为22-24cm,株距为12-13cm。
曾蓉[10](2013)在《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裂区设计,通过对不同追氮时期及不同追氮量对谷子生长发育以及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从而选择出最佳的追氮时期及追氮比例。通过对谷子株高、基部节间长、节间粗等形态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粗蛋白、淀粉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追氮时期以及不同的追氮量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都有明显的影响,适当的追氮处理可促进籽粒产量增加,过高的追氮处理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应选择不同追氮时期恰当的追氮比例,进而保证谷子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形态指标看,以拔节期追氮对谷子株高影响明显,株高与追氮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追氮处理对植株第一节间长的影响与对株高影响基本一致,孕穗期追氮处理对其影响不显着;拔节期与孕穗期追氮对植株第一节间粗影响都较明显,但追氮比例以前重后轻影响显着,其中以A3B2处理最大,过高的追氮处理对谷子株高及节间长影响不大,但其节问粗在减小,会引起植株倒伏现象的发生;氮肥处理后的穗长、穗粗表现都显着的高于不追氮处理。2.从光合特性看,不同的追氮处理对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追氮量的增加,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的追氮时期,以追氮量为150kg/ha的水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值最高,追氮量过高,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下降趋势,经追氮处理后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不追氮的处理,且其后期下降速率相比较不追氮的处理较缓慢,叶片功能期延长,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不同的追氮处理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明显,随着追氮量的增加,谷子叶片荧光参数Fv/FO、Fv/Fm、Yeild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以A2B2处理最大,植株光合能力最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与输送;最大荧光产量(Fm)随追氮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qN则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以不追氮的处理和最大追氮量处理最大。3.对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选择合理的追氮时期及追氮比例,能够显着提高谷子产量。随着追氮量的增加,穗粒重、千粒重及籽粒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总追氮量低于420.31kg/ha,籽粒产量随追氮量增加而增加,高于该值产量反而呈下降趋势;在总追氮量较低时,增加后期追氮比例有利于谷子增产,当总氮量较高时,籽粒产量以降低后期追氮量更有利于谷子增产。该试验以A2B2处理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表现最佳,产量为7121kg/ha,单穗粒重为19.02g,千粒重2.83g,.因此就籽粒经济产量考虑,以拔节期追氮150kg/ha,孕穗期追氮150kg/ha的追肥方式最佳。4.从籽粒品质看,不同追氮处理对籽粒粗蛋白含量及总淀粉含量影响明显,随着追氮量的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在逐渐增大,籽粒总淀粉含量则随着追氮量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总追氮量低于264kg/ha时,总淀粉含量随着追氮量增加而升高,追氮量高于该值,总淀粉含量降低;该试验中经追氮处理,籽粒粗蛋白含量能从9.48%提高到12.30%,总淀粉含量从57.82%增加到66.09%。籽粒粗蛋白含量以A3B3最高,总淀粉含量以A3B1处理最高,拔节期追氮量较低时,总淀粉含量随孕穗期追氮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当拔节期追氮量处于高水平时,增加后期追氮量反而会影响总淀粉含量的积累。
二、长穗高产谷子——高3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穗高产谷子——高39(论文提纲范文)
(1)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选题背景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
2.2 土壤砷的来源及其污染 |
2.2.1 土壤砷的来源 |
2.2.2 砷污染现状 |
2.3 砷对作物的作用 |
2.3.1 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砷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3 砷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3.4 砷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3.5 砷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及分布 |
2.4 研究目的 |
2.5 研究内容 |
2.6 技术路线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试验土壤 |
3.1.2 植物盆栽材料 |
3.1.3 样品采集及方法 |
3.2 样品测定 |
3.2.1 土壤样品测定 |
3.2.2 植物样品的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1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生物量的影响 |
4.1.2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叶绿素的影响 |
4.1.3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4.1.4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SOD活性的影响 |
4.1.5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POD活性的影响 |
4.1.6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CAT活性的影响 |
4.1.7 结论 |
4.2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生长、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4.2.1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生物量的影响 |
4.2.2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叶绿素的影响 |
4.2.3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4.2.4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5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6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丙二醛的影响 |
4.2.7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拔节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8 结论 |
4.3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1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2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3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3.4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5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6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成熟期脯氨酸的影响 |
4.3.7 结论 |
4.4 重金属As在不同基因型谷子体内的富集与转移 |
4.4.1 不同基因型谷子根、茎杆、籽粒砷含量及其富集系数 |
4.4.2 谷子各部位砷的转运及分布情况 |
4.4.3 结论 |
4.5 不同浓度砷与谷子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1 低浓度砷与谷子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2 高浓度砷与谷子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3 结论 |
5 讨论 |
5.1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3 砷在不同基因型谷子体内的富集与迁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谷子表型 |
1.2 表型组学研究进展 |
1.3 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株高基因定位的进展 |
1.4.1 株高基因在大宗作物上研究进展 |
1.4.2 株高基因在谷子上研究进展 |
1.5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5.1 分子标记分类 |
1.5.2 InDel分子标记的进展 |
1.6 谷子杂种优势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药品 |
2.3 数据处理 |
2.3.1 变异系数 |
2.3.2 隶属函数值 |
2.3.3 遗传多样性指数 |
2.3.4 杂种优势 |
2.4 试验方法 |
2.4.1 去雄方法 |
2.4.2 CTAB法提取DNA |
2.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5 PCR克隆 |
2.6 引物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型多样性分析 |
3.1.1 茎秆性状分析 |
3.1.2 穗部性状分析 |
3.1.3 穗码分析 |
3.2 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 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
3.4 株高群体真杂种鉴定 |
3.4.1 形态学鉴定 |
3.4.2 分子鉴定 |
3.4.3 对鉴定成功的杂交组合进行测序验证 |
3.5 杂种优势结果分析 |
3.6 株高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
3.6.1 株高群体构建标准 |
3.6.2 株高群体构建 |
4 讨论 |
4.1 谷子茎秆和穗部性状多样性评价 |
4.2 谷子表型相关性 |
4.3 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
4.4 株高的4个分子标记 |
4.5 杂种优势评价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3)陇东旱塬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及水氮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1 陇东旱塬区农业系统概述 |
1.2 粮草轮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及品质研究进展 |
1.2.1 粮草轮作对系统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 粮草轮作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1.3 粮草轮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研究进展 |
1.3.1 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3.2 粮草轮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粮草轮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1 粮草轮作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1.4.2 粮草轮作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1.5 春小麦的种植区域及其相关研究概况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春小麦在陇东旱塬区的生长表现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描述 |
2.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2.2.3 有效积温的测定 |
2.2.4 株高的测定 |
2.2.5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2.2.6 产量测定 |
2.2.7 土壤水分测定及计算 |
2.2.8 室内样品分析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陇春31号有效积温的变化 |
2.3.2 陇春31号的株高 |
2.3.3 陇春31号的叶面积指数 |
2.3.4 陇春31号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动态及生长速率 |
2.3.5 陇春31号的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6 陇春31号在不同生育期的植株粗蛋白含量 |
2.3.7 陇春31号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变化 |
2.3.8 陇春31号的土壤贮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3.9 陇春31号的氮素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春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生产力及饲用价值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描述 |
3.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3.2.3 株高的测定 |
3.2.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3.2.5 产量测定 |
3.2.6 室内样品分析 |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株高 |
3.3.2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叶面积指数 |
3.3.3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干物质产量 |
3.3.4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粗蛋白含量 |
3.3.5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粗纤维含量 |
3.3.6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饲用作物的饲用品质 |
3.3.7 春小麦后茬一年生作物的相对饲用价值及其产量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的生产力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描述 |
4.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4.2.3 土壤水分的测定及计算 |
4.2.4 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的干物质产量 |
4.3.2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的粗蛋白产量 |
4.3.3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中作物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状况 |
4.3.4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中作物生育期的土壤贮水量 |
4.3.5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中作物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 |
4.3.6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中作物的蛋白质水分利用效率 |
4.3.7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的全氮含量 |
4.3.8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的硝态氮含量 |
4.3.9 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中各组分氮素吸收利用情况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二、参与的课题项目 |
三、获奖情况 |
致谢 |
(4)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水农业 |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
1.4 节水灌溉研究 |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
1.5 有限灌溉 |
1.5.1 有限灌溉含义 |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土壤理化性质 |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降雨量 |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
2.4.3 土壤温度测定 |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4.1.1 苗期 |
4.1.2 大喇叭口期 |
4.1.3 抽雄扬花期 |
4.1.4 灌浆期 |
4.1.5 收获期 |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1.1 全氮含量 |
5.1.2 全磷含量 |
5.1.3 全钾含量 |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1 碱解氮含量 |
5.2.2 速效磷含量 |
5.2.3 速效钾含量 |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
6.1.1 茎秆 |
6.1.2 叶片 |
6.1.3 籽粒 |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
6.2.1 茎秆 |
6.2.2 叶片 |
6.2.3 籽粒 |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
6.3.1 茎秆 |
6.3.2 叶片 |
6.3.3 籽粒 |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6.4.1 全氮吸收量 |
6.4.2 全磷吸收量 |
6.4.3 全钾吸收量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1 各年份耗水量 |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9.1.1 株高 |
9.1.2 叶面积 |
9.1.3 单株干物质量 |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9.2.1 穗长 |
9.2.2 穗粗 |
9.2.3 突尖长 |
9.2.4 百粒重 |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
9.2.6 穗粒数 |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
9.7.1 总投入 |
9.7.2 总收入 |
9.7.3 产投比 |
9.7.4 净收益 |
9.8 讨论 |
9.9 小结 |
第十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光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谷子研究进展 |
1.1.1 谷子育种研究进展 |
1.1.2 谷子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
1.1.3 谷子的抗旱机制研究 |
1.1.4 谷子光合生理研究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光—光合响应曲线的测定 |
2.3.2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2.3.3 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测定 |
2.3.4 群体光合特性测定 |
2.3.5 植株主要性状的测定 |
2.4、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品种孕穗期、灌浆中期对光强的响应 |
3.1.1 谷子孕穗期对光强的响应 |
3.1.2 谷子灌浆中期对光强的响应 |
3.1.3 光合响应小结 |
3.2 谷子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变化 |
3.2.1 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的变化 |
3.2.2 不同谷子品种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变化 |
3.2.3 不同谷子品种孕穗期、灌浆中期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不同谷子孕穗期、灌浆中期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 |
3.3.1 不同谷子品种孕穗期光合日变化 |
3.3.2 不同谷子品种灌浆中期光合日变化 |
3.4 不同谷子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变化 |
3.4.1 谷子群体光合叶面积和光合势变化 |
3.4.2 谷子群体干物质总积累量、群体光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谷子不同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 |
3.5.1 谷子不同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1.1 谷子对光强的响应 |
4.1.2 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谷子光合变化 |
4.1.3 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谷子光合日变化 |
4.1.4 不同谷子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变化 |
4.2 讨论 |
4.2.1 谷子叶片光合特性探讨 |
4.2.2 群体光合探讨 |
4.2.3 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光合适应性进一步探讨 |
附录 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栽培要点 |
1.1 科学施肥 |
1.2 播种 |
1.3 有效防治病虫害 |
1.4 田间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6)不同基因型谷子籽粒灌浆期高产群体冠层结构及叶片衰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谷子的分布与生产 |
1.1.1 中国谷子生产概况 |
1.1.2 中国谷子生产分布 |
1.1.3 谷子的营养成分 |
1.1.4 谷子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
1.2 作物抗旱特性 |
1.2.1 光合特性 |
1.2.2 抗氧化酶系统 |
1.3 作物群体冠层结构 |
1.3.1 冠层温度 |
1.3.2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 |
1.3.3 叶面积 |
1.3.4 品种 |
1.3.5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籽粒灌浆期谷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叶绿素含量 |
2.2.2 酶液制备 |
2.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2.2.4 氧离子自由基含量 |
2.2.5 SOD、CAT、POD活性 |
2.2.6 MDA含量的测定 |
2.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2.4.2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2.4.3 叶片活性氧(O- 2)含量变化 |
2.4.4 叶片SOD、POD及CAT活性变化 |
2.4.5 叶片丙二醛MDA积累量变化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谷子植株叶片衰老与产量性状的关联 |
3.1 不同基因型谷子产量构成 |
3.2 谷子叶片活性氧代谢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基因型谷子群体冠层结构特征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冠层温度 |
4.2.2 光照度 |
4.2.3 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消光系数 |
4.2.4 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的测定 |
4.2.5 冠层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3.1 常规数据处理 |
4.3.2 冠层光谱反射率模型构建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冠层温度变化 |
4.4.2 株间光照度变化 |
4.4.3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4 谷子冠层反射光谱特征 |
4.4.5 不同基因型谷子冠层叶绿素含量 |
4.4.6 冠层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谷子籽粒灌浆期叶片衰老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
5.1.2 谷子产量构成及产量与叶片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5.1.3 谷子农田小气候特征 |
5.1.4 谷子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测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谷子研究现状 |
1.2.2 肥料对谷子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1.2.3 肥料对谷子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1.2.4 肥料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肥料对谷子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作物 |
2.2.2 供试化肥 |
2.3 试验设计 |
2.3.1 氮肥试验设计 |
2.3.2 钾肥试验设计 |
2.4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4.2 土壤含水量 |
2.4.3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5.2 植株生物学性状测定 |
2.5.3 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测定 |
2.5.4 谷子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5.5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及单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5.6 植物样品养分含量测定 |
2.5.7 杂交谷子植物肥料效应计算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
3.1.2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不同生育期叶面积的影响 |
3.1.3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不同生育期茎粗的影响 |
3.2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3.2.1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不同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 |
3.2.2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3.3.1 不同施氮处理下杂交谷子农田土壤水分变化 |
3.3.2 不同施钾处理下杂交谷子农田土壤水分变化 |
3.4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土壤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光合特性及单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5.2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蒸腾速率及单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 氮、钾肥对谷子氮、磷、钾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6.1 氮肥对杂交谷子氮、磷、钾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 |
3.6.2 钾肥对杂交谷子氮、磷、钾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2 杂交谷子耗水规律分析 |
4.3 杂交谷子光合特性及单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情况 |
4.4 氮、钾肥对杂交谷子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谷子诱变育种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谷子的化学诱变 |
1.1 甲基磺酸乙酯 (EMS) 诱变 |
1.2 其他化学诱变 |
2 谷子的物理诱变 |
2.1 离子束注入技术 |
2.2 射线处理 |
2.3 空间诱变育种 |
3 展望 |
(9)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谷子概述 |
1.1.1 谷子的特点和地位 |
1.1.2 谷子的营养价值及用途 |
1.1.3 国内外谷子生产概况 |
1.1.4 杂交谷的问世 |
1.1.5 我国谷子生产现存的问题 |
1.2 谷子的产量形成 |
1.2.1 谷子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
1.2.2 谷子的“源”、“库”、“流” |
1.3 谷子产量改良的农艺措施调控 |
1.3.1 施肥与谷子产量改良 |
1.3.2 种植密度与谷子产量改良 |
1.3.3 播种期及播种方式与谷子产量改良 |
1.3.4 灌溉与谷子产量改良 |
1.3.5 化学调控与谷子产量改良 |
1.4 国内外谷子研究现状 |
1.5 统计方法在谷子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完全随机设计 |
1.5.2 随机完全区组设计 |
1.5.3 裂区设计 |
1.5.4 拉丁方设计 |
1.5.5 条区设计 |
1.5.6 正交设计 |
1.5.7 均匀设计 |
1.5.8 交设计与均匀设计的比较 |
1.5.9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
1.5.10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与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 |
2.2.2 谷子株高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3 谷子茎粗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4 谷子分蘖数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5 谷子节长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6 谷子叶面积指数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7 谷子穗粗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8 谷子穗长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2.9 谷子穗码数对施肥和密度的响应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与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3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与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4.2.2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叶绿素含量的效应 |
4.2.3 施肥和密度谷子净光合速率的效应 |
4.2.4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蒸腾速率的效应 |
4.2.5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气孔导度的效应 |
4.2.6 施肥和密度对谷子胞间CO2浓度的效应 |
4.2.7 施肥和密度对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效应 |
4.2.8 施肥和密度对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的效应 |
4.2.9 施肥和密度对光化学淬灭参数的效应 |
4.2.10 施肥和密度对非光化学淬灭参数的效应 |
4.2.11 施肥和密度对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效应 |
4.2.12 张杂谷5号的光合和荧光特性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与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谷子产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5.2.2 肥料与密度对张杂谷5号单穗重的影响 |
5.2.3 肥料与密度对张杂谷5号单穗粒重的影响 |
5.2.4 肥料与密度对张杂谷5号出谷率的影响 |
5.2.5 肥料和密度对谷子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
5.2.6 肥料和密度对谷子单穗粒数的影响 |
5.2.7 肥料和密度对谷子千粒重的影响 |
5.2.8 肥料和密度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5.2.9 张杂谷5号栽培条件的验证 |
5.2.10 边际效应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本文小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Abstract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谷子概述 |
1.2 谷子生产现状 |
1.3 氮肥与谷子的关系 |
1.3.1 氮肥运筹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2 氮肥运筹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4 追氮比例对谷子的影响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4 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孕穗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拔节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3 总追施氮肥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谷子籽粒品质的影响 |
3.2.1 氮肥运筹对谷子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氮肥运筹对谷子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谷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1 氮肥运筹下谷子株高及茎节的表现 |
3.3.2 氮肥运筹下谷子穗部性状表现 |
3.4 氮肥运筹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1 氮肥运筹下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3.4.2 氮肥运筹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氮肥运筹对谷子籽粒品质的影响 |
4.3 氮肥运筹对谷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4.4 氮肥运筹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长穗高产谷子——高39(论文参考文献)
- [1]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 王春梅.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2]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D]. 元旭朝.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3]陇东旱塬春小麦-饲用作物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及水氮利用的研究[D]. 张小明. 兰州大学, 2017(02)
- [4]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5]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光合特性研究[D]. 相宗杰. 宁夏大学, 2016(02)
- [6]不同基因型谷子籽粒灌浆期高产群体冠层结构及叶片衰老特性研究[D]. 刘凤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7]氮、钾肥对杂交谷子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D]. 张亚琦.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5)
- [8]谷子诱变育种研究现状[J]. 张文兴,赵晋锋. 生物技术进展, 2013(04)
- [9]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D]. 杨艳君.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1)
- [10]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曾蓉.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