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伊宁[1](2021)在《KLF2通过TGF-β信号抑制肝癌细胞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主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也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是一条控制众多生理反应的信号通路,在肝癌致病过程中扮演复杂的角色;反馈调节在决定TGF-β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及其病理生理作用(包括肝脏恶性肿瘤)中起着关键作用。KLF2是Krüppel-like factor(KLF)家族转录因子的一员,与阻碍HCC发展相关。然而,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研究发现:TGF-β能在肝癌细胞系中刺激KLF2基因表达;过量表达KLF2能够在肝癌细胞中抑制TGF-β/Smad信号转导,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负反馈调控环。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KLF2通过抑制Smad蛋白的转录调控活性而减弱TGF-β诱导的靶基因表达,包括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等,从而减弱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运动。因此,本论文研究表明KLF2蛋白在肝癌中通过调控TGF-β信号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蒋云霞[2](2021)在《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的作用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HSC-T6)为受试对象,探讨并完善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Litchi Seed,TFL)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SC-T6,分别观察TFL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对HSC生长增殖率的影响,从中选择最佳的TFL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HSC-T6分为细胞对照组和TFL实验组,细胞对照组的HSC-T6常规培养,TFL实验组采用上述最佳的TFL药物浓度干预HSC-T6,分别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HSC-T6的超微结构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含量的变化。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在大鼠腹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混悬液0.3 ml/100 g,2次/周,共8周。造模完成后,行肝组织病理染色检测,证实造模成功。将肝纤维化造模完成的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和TFL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大鼠在肝纤维化造模完成后常规饲养,TFL实验组大鼠予灌胃TFL 100 mg/(kg·d),4周后收集模型对照组和TFL实验组的大鼠血清。检测各组血清对HSC-T6的最大无毒浓度,以最大无毒浓度为最佳诱导剂量孵育HSC-T6,诱导分化14天后提取全蛋白,通过DDA/DIA技术筛选出模型对照组和TFL实验组血清干预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KOG、PPI、PATHWAY和亚细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TFL干预后HSC-T6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细胞间隙变大,胞膜四周纤毛脱落,多角伪足减少,膜表面不平整,细胞浆内线粒体明显变形,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粗面内质网扁池扩张,核糖体脱落,核内染色质浓缩或边聚,核膜皱缩,可见凋亡小体形成。2.ELISA 结果显示,TFL 干预后 HSC-T6 的 MMP-2、Col Ⅰ、Col Ⅲ含量下降。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和TFL实验组的差异蛋白共177个,其中上调蛋白84个,下调蛋白93个。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分子功能共10个条目,主要为分子结合和催化活性;细胞组分共18个条目,主要为细胞质和细胞器;生物过程共24个条目,主要为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等。4.KOG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比对到KOG数据库共有23个子类和192条蛋白注释信息,其中细胞过程和信号传递是获得注释信息最多的分类,其次为信息存储与处理、新陈代谢作用和缺乏注释的蛋白等。5.PPI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互作关系的上调蛋白28个:SELENOH、C1QC、C1QB、APOE、ANGPTL4、NF1、GPX3、CLU、DMAP1、VTN、MYH14、SELENOM、HRG、PF4、HMOX1、IGH1A、IGG2A、IGHG、PGK2、PLIN2、KDM4C、ITIH4、BAZ2A、C9、ADH7、MGST1、GSTA1、ATP9B等。存在互作关系的下调蛋白42个:RAD51、HELZ2、PBK/TOPK、HMGCS1、UBE2T、UBE2C、DLGAP5、LOC100911660、PTEN、BLM、CYP51A1、MDC1、LRRK1、MVD、NSDHL、IDI1、SPC24、CDCA8、KNSTRN、CCNB2、FAM83D、HMGXB4、STARD4、HLTF、LIPG、UHRF1、KAT8、PCSK9、UBE2S、AMMECR1L、WDR76、ZNRD2、DDX10、MAP3K3、PIMREG、SMAD1、MCL1、MPRIP、FIGNL1、RPAP1、STMN1、SPP1 等。6.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KEGG代谢通路分为6个分支,共注释38项条目,分支包括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人类疾病、代谢和有机系统等,其中差异蛋白占比前三的分支为人类疾病、新陈代谢和有机系统。代谢通路主要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和凝血级联、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免疫系统、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同种异体移植排斥、范可尼贫血途径、造血细胞谱系、非洲锥虫病、胆固醇代谢、类风湿关节炎、矿物质吸收、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的代谢、病毒性心肌炎、利什曼病、阿米巴病、癌症中的转录失调、扩张型心肌病、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FcεRI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酮体的合成与降解、PI3K-Akt信号通路、肝细胞癌、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等。7.亚细胞定位结果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外,其余则较平均散布于胞质内膜、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胞质网丝以及细胞骨架上。结论:1.荔枝核总黄酮(TFL)可下调HSC-T6的MMP-2、ColⅠ和ColⅢ的表达水平,对HSC-T6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2.本实验基于DDA/DIA模式并通过GO、KOG、PPI、PATHWAY以及亚细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后发现C1QC、C1QB、C9、SELENOH、SELENOM、GPX3、APOE、CLU、ANGPTL4、NF1、HRG、PF4、ITIH4、ADH7、RAD51、BLM、FIGNL1、MDC1、SPC24、KNSTRN、CDCA8、HELZ2、HMGCS1、MVD、IDI1、CYP51A1、NSDHL、LIPG、PBK/TOPK、FAM83D、DLGAP5、UBE2T、UBE2C、UBE2S、UHRF1、MAP3K3、LRRK1、SMAD、、MCL、等差异蛋白与肝纤维化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PI3K/Akt通路、NF-κB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补体和凝血级联、细胞色素P450可能是TFL抑制HSC-T6生长增殖并诱导HSC-T6死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3.TFL可能通过调控多个蛋白和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抑制ECM的形成和诱导HSC-T6死亡,发挥拮抗肝纤维化的生物学效应。
韩艳珍,单铁英,李伟,刘海平,安晓红,康瑞静,储媛[3](2021)在《口服枸杞多糖对小鼠肝纤维化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口服枸杞多糖(LBP)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TIMP-2)水平的变化,探究LBP干预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结扎12只小鼠胆总管造成其肝纤维化,并分为肝纤维化组和LBP组,各6只。将6只健康小鼠做为正常组。LBP组服用含有LBP 25μg/L三蒸水200 ml,正常组和肝纤维化组仅服用三蒸水200 ml, 1次/d,连续服用30 d。HE染色后比较三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检测三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并进行比较。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MMP-2及TIMP-2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组肝脏里的每个小叶结构分界清楚,其中央为中央静脉;肝纤维化组肝脏中有轻重程度不一、面积大小不同的组织坏死,小叶轮廓不清,只见结缔组织范围扩大,内含数量较多的小叶间胆管;LBP组肝组织坏死程度减轻,坏死面积也有所减小,结缔组织范围缩小,其内的小叶间胆管数目变少。与正常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LBP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肝纤维化组MMP-2相对表达量略微上升(P>0.05),TIMP-2相对表达量升高明显(P<0.05),MMP-2/TIMP-2下降(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LBP组MMP-2相对表达量升高,TIMP-2相对表达量下降,MMP-2/TIMP-2上升(均P<0.05)。结论:LBP通过改变肝纤维化组织MMP-2及TIMP-2含量促使MMP-2/TIMP-2上升,从而减轻肝纤维化损伤。
罗泓杨[4](2020)在《胶原、HSP47、MMP-2以及TIMP-1在TAO患者眶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胶原(I、III、V型)、热休克蛋白47(HSP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球后脂肪与眼外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索其在TAO患者眶周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于2019.5-2019.9月期间收集明确诊断为静止期TAO患者(共8例)的球后脂肪组织4例以及眼外肌组织4例(TAO组),同期收集因眼外伤或眼球萎缩到我院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球后脂肪组织4例(对照组)与因斜视到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眼外肌4例(对照组)。TAO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无活动性炎症。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实验对组织行病理检测,分析样本中胶原表达及纤维化程度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组织中的胶原(I、III、V型)、MMP-2、TIMP-1以及HSP47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胶原(I、III、V型)、HSP47、MMP-2以及TIMP-1蛋白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对Western-Blot以及q RT-PCR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均呈正态分布,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使用Graphpad Prism8.0绘制统计图。结果:1.TAO患者眼眶影像学检查的特点:与对照组相比,TAO患者双眼眼球明显突出,球后脂肪容量明显增加,间隙不清,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2.TAO患者球后脂肪与眼外肌组织内HE染色实验结果的特点(1)在球后脂肪组织中:TAO组患者组织结构较对照组欠完整;脂肪细胞明显增多,大小不一且形态不清晰,部分细胞明显水肿。(2)在眼外肌组织中:对照组眼外肌组织正常结构完全消失,形态模糊;肌细胞少见,排列紊乱无规则;TAO组正常结构尚存在,形态较清晰,肌纤维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布较为集中,排列较为规律,横截面积大小不一。3.TAO患者球后脂肪与眼外肌组织内Masson染色实验结果的特点:(1)在球后脂肪组织中:Masson染色显示TAO组胶原纤维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纤维弥漫性分布,排列较对照组紊乱无规律。(2)在眼外肌组织中:对照组中肌纤维明显少于TAO组,而胶原纤维表达则明显高于TAO组,呈弥漫性分布,排列紊乱无规律。4.胶原、HSP47、MMP-2及TIMP-1在TAO患者球后脂肪与眼外肌组织中m RNA相对表达水平的特点:q RT-PCR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TAO组胶原Ⅰ、Ⅲ、Ⅴ,MMP-2、TIMP-1以及HSP47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无差异;5.胶原、HSP47、MMP-2和TIMP-1在TAO患者球后脂肪与眼外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特点:(1)在球后脂肪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TAO组胶原Ⅰ、Ⅲ、Ⅴ、HSP47、MMP-2以及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眼外肌组织中:与TAO组相比,对照组中胶原Ⅰ、Ⅲ、Ⅴ、HSP47、MMP-2以及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AO患者球后脂肪组织中I、Ⅲ、V型胶原,MMP-2、TIMP-1以及HSP47的表达高于眼外伤或眼球萎缩患者,纤维化程度也更高。2.斜视患者眼外肌组织中I、Ⅲ、V型胶原,MMP-2、TIMP-1以及HSP47的表达高于TAO患者,纤维化程度也更高。3..HSP47在TAO患者眼外肌中表达,但其与眼外肌的纤维化的关系尚需要通过选择更佳的对照组行进一步研究进行验证。
郭瑞雪,魏新亮,魏思忱[5](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其中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纤维化组),肝硬化患者30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分别于入组当日(0周)、24周、48周检测所有受试者肝功能、APN、MMP-2、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各组各指标水平,评价APN及MMP-2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治疗0、24、48周时APN及MMP-2水平比较,由高至低依次为肝硬化组、肝纤维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MMP-2水平与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呈正相关(P<0.05);改善组APN及MMP-2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N及MMP-2水平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发展而升高,二者水平与肝功能恶化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APN及MMP-2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王洁冰,唐平阳[6](2020)在《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规范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替诺福韦+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试验组4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蚁利肝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相关因子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接受治疗后均显着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蚁利肝配方辅助西医规范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肝脏功能,延缓纤维化病程,且不良反应可耐受;该方案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对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表达更佳抑制作用有关。
闫瑞斌,马淑梅,卓玛,乔志忠,刘潇[7](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MP-2和TIMP-2水平及超声检查指标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意义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门静脉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4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使用超声B超检查测定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和脾脏厚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和TIMP-2水平,采用微孔板单光子计数仪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IV-C)和III前胶原氨基端肽(P III P)水平。常规行肝穿刺活检。结果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S0~S1患者13例,S2患者11例,S3患者14例和S4患者5例;自S2期到S4期,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和脾脏厚度不断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0~1、S2、S3和S4期患者血清MMP-2水平分别为(291.5±35.3) mg/L、(357.7±32.5) mg/L、(446.8±47.1) mg/L和(595.3±85.4) mg/L,血清TIMP-2水平分别为(154.3±28.6) mg/L、(210.7±24.1) mg/L、(255.7±31.9) mg/L和(302.5±74.3) mg/L,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46.5±32.1) mg/L和(126.5±20.1) mg/L,P<0.05];存在显着肝纤维化的CHB患者血清HA、LN、IV-C和P III P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P<0.05),且随着肝纤维化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超声检测门静脉指标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将有助于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对诊断和治疗疗效的判断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蔡盈盈[8](2019)在《缺氧肝细胞低表达Keap1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是肝脏的主体细胞,占肝内细胞的70%,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损伤,其中缺氧既是肝细胞损伤的源头因素,也是其他致病因子损伤肝细胞的帮凶。氧化应激是肝细胞损伤的关键机制,受损肝细胞释放大量的促炎和促纤维化因子,活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导致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同时基质降解减少。前期研究发现联合干预肝细胞内氧和氧化应激感受器,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产生,延缓肝脏纤维化的发展;但与基质降解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否同时发生变化尚不清楚。本实验探究了缺氧状况下,干预肝细胞内氧化应激感受器后,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以及酶活性调控相关分子的影响。目的建立敲低肝细胞内氧化应激感受器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1,Keap1)的干预模型,探讨下调Keap1的缺氧肝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及调控分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或MMP14)、小窝蛋白(caveolin-1,Cav-1)等的影响。方法根据本组建立的方法,构建Keap1sh RNA质粒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细胞中转染效率。缺氧培养Keap1下调的肝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PCR验证Keap1下调后的肝细胞模型中Keap1及其下游分子Nrf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上述肝细胞培养上清干预小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HSC-T6的MMP-2、caveolin-1、MT1-MMP、TNF-α、TIMP-2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上清中MMP-2活性。最后用TNF-α表达抑制剂来那度胺处理缺氧肝细胞,检测相关指标,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每项实验独立重复3次,数据由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成功建立Keap1下调的稳转肝细胞株,敲低肝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感受器Keap1之后,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Nrf2表达增高,而促炎介质TNF-α的表达减少。敲低Keap1的肝细胞上清能明显影响肝星状细胞的MMP-2、TIMP-2、MT1-MMP、caveolin-1蛋白的表达。Keap1下调的肝细胞行缺氧培养,收集其上清(CM)培养HSC-T6细胞,与单纯的DMEM组相比,肝细胞的CM使HSC-T6细胞MMP-2、caveolin-1、MT1-MMP、TIMP-2蛋白表达减少而MMP-2的活性增高。经TNF-α抑制剂处理的缺氧肝细胞上清使肝星状细胞TNF-α表达减少,MMP-2的活性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肝细胞氧化应激感受器Keap1下调,抗氧化应激分子Nrf2水平升高,肝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合成及释放TNF-α减少,可能对肝星状细胞内吞相关分子caveolin-1表达的刺激作用降低,减轻了对膜表面的MMP-2活化的干扰,MMP-2活性得以升高。
陈玉佩[9](2019)在《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文中认为腰痛是全球范围内高发且复发率极高的一种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此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且花费较少的腰痛治疗方法是目前医疗相关部门正在解决的问题。针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物理治疗方式被广泛推荐为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位于竖脊肌深层的腰部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裂肌形态的改变和功能的紊乱都会诱发或加重腰痛。因此,维持多裂肌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是预防腰痛发生的关键。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干细胞,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是受损骨骼肌实现再生修复的关键。课题组前期对电针“委中”穴治疗多裂肌损伤所致腰痛模型的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发现电针“委中”穴可能通过调节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肌酸激酶(CK)等,促进损伤多裂肌早期的再生修复,且以第4天的疗效最为明显。因此,本研究结合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电针“委中”穴对损伤多裂肌再生修复的影响,以及再生修复过程中Integrinβ 1/ERK途径对肌卫星细胞增殖相关分子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ular matrix,ECM)中胶原蛋白I(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委中”穴促进腰多裂肌损伤后再生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实验一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Collagen I、MMP2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与骨骼肌增殖相关的成肌分化抗原(MyoD)、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和ECM中Collagen I、MMP2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委中”穴促进腰多裂肌损伤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双侧腰4、5节段多裂肌局部注射0.5%的布比卡因建立多裂肌损伤的腰痛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频率2/100Hz,电流强度1-2mA,20min/次,1次/天,共针刺3次,正常组与模型组不给予针刺干预。第4天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针刺血清;收集损伤部位多裂肌,观察HE染色后多裂肌的形态学变化和Masson染色后胶原纤维的变化;WB检测MyoD、Pax7、Collagen I、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肌肉注射0.5%的布比卡因导致多裂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2)布比卡因注射后,多裂肌中胶原纤维数量增加;电针干预后胶原纤维数量减少。(3)Collagen Ⅰ、MMP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lagenⅠ、MMP2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ollagen Ⅰ蛋白表达降低(P<0.01)、MMP2蛋白表达升高(P<0.01)。(4)MyoD、Pax7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yoD蛋白表达升高(P<0.01)、Pax7蛋白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MyoD、Pax7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可能通过良性调节ECM中Collagen Ⅰ、MMP2的蛋白表达,促进多裂肌增殖,实现损伤多裂肌早期的再生修复。实验二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的:通过酶消化法建立一种多裂肌MSCs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有效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只,分离获取腰4、5节段多裂肌,用I型胶原酶消化,使用差速贴壁法对腰多裂肌MSCs进行纯化处理,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ax7、MyoD、MyHC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1)形态学观察可见,分离、纯化得到的腰多裂肌MSCs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呈梭型。分离所得到的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2)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腰多裂肌MSCs在静止期表达Pax7、增殖期表达MyoD、分化早期表达MyHC。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可以成功分离获得多裂肌MSCs,其相关特异性标志物表达为阳性,说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鉴定多裂肌MSCs的方法。实验三电针血清促进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肌卫星细胞增殖与ERK关系的研究目的:观察ERK在电针血清促进多裂肌MSCs增殖和ECM重塑过程中Collagen Ⅰ、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血清促进ECM重塑和MSCs增殖作用与ERK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以实验一中所制备的正常血清、模型血清、电针血清,另加设ERK抑制剂血清(电针血清+PD98059)为干预手段,培养实验二中分离鉴定所得的MSCs。共培养24h后,CCK-8检测各组MSCs的增殖能力;WB检测各组Collagen Ⅰ、MMP2、MyoD、Pax7、ERK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 Collagen Ⅰ、MMP2 的 mRNA 表达。结果:(1)WB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2)MSCs增殖能力检测:①CCK-8: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MSCs的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MSCs的增殖能力显着上升(P<0.01),抑制剂血清组MSCs的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组MSCs的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②WB检测MyoD、Pax7: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抑制剂血清组与模型血清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血清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3)WB和RT-PCR检测ECM重塑: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Collagen I蛋白、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MMP2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Collagen I蛋白、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MMP2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血清组Collagen Ⅰ蛋白、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MMP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结论:电针血清通过促进ECM的重塑——增加MMP2的表达降解过多的Collagen Ⅰ,促进多裂肌MSCs的增殖,实现损伤多裂肌的再生修复;ERK参与了电针血清促进ECM重塑和MSCs增殖的过程。实验四电针血清促进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肌卫星细胞增殖与Integrinβ 1关系的研究目的:观察Integrinβ 1/ERK途径在电针血清促进多裂肌MSCs增殖和ECM重塑过程中Collagen Ⅰ、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血清促进ECM重塑和MSCs增殖作用与Integrinβ 1/ERK途径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同实验三,另设Integrinβ 1抑制剂血清组(电针血清+GRGDS)。干预24h后,采取 CCK-8 法检测 MSCs 的增殖能力;WB 检测 MyoD、Pax7、Collagen Ⅰ、MMP2、ERK、Integrinβ1 蛋白表达;RT-PCR 检测 Collagen Ⅰ和MMP2 mRNA 表达。结果:(1)WB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Integrinβ 1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Integrinβ 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2)MSCs增殖能力检测:①CCK-8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MSCs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MSCs增殖能力显着上升(P<0.01),抑制剂血清组MSCs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组MSCs的增殖能力显着下降(P<0.01)。②WB检测MyoD、Pax7: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抑制剂血清组与模型血清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血清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3)WB和RT-PCR检测ECM的重塑: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Collagen Ⅰ蛋白、mRNA表达上升(P<0.01),MMP2蛋白表达上升(P<0.01)、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Collagen I蛋白、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MMP2蛋白、MMP2 mRNA表达增加(P<0.01);抑制剂血清组Collagen Ⅰ蛋白、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MMP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mRNA表达上升(P<0.01);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血清组Collagen Ⅰ、MMP2 mRNA表达无差异,Collagen Ⅰ蛋白表达上升(P<0.01),MMP2蛋白表达下降(P<0.01)。(4)WB检测ERK: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抑制剂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电针血清组比较,抑制剂血清组ER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结论:电针血清通过促进ECM的重塑——增加MMP2的表达降解过多的Collagen Ⅰ,促进多裂肌MSCs的增殖,实现损伤多裂肌的再生修复;Integrinβ1/ERK途径参与了电针血清促进ECM重塑和MSCs增殖的过程。
张明发,沈雅琴[10](2019)在《氧化苦参碱抗慢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氧化苦参碱具有抗高脂饮食性、CCl4性、CCl4/酒精性、二甲基亚硝胺性、半乳糖胺性、免疫性慢性肝损伤作用。氧化苦参碱是通过抗氧化、抗炎作用,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以及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生成,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氧化苦参碱还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细胞吸收长链脂肪酸和脂肪酸合成并加速游离脂肪酸的β-氧化,产生抗脂肪肝作用。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1)KLF2通过TGF-β信号抑制肝癌细胞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肝癌的简介 |
1.2 TGF-β信号通路 |
1.3 KLF相关因子 |
1.4 KLF蛋白与TGF-β信号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材料 |
2.1.3 主要细胞及病毒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配制 |
2.2.2 细胞复苏 |
2.2.3 细胞换液 |
2.2.4 细胞传代 |
2.2.5 细胞冻存 |
2.2.6 细胞计数 |
2.2.7 RNA提取、逆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 |
2.2.8 Western blot |
2.2.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10 细胞迁移 |
2.2.11 基质胶侵袭 |
2.2.12 细胞免疫荧光 |
2.2.13 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 |
2.2.1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KLF2 蛋白抑制TGF-β信号 |
3.1 TGF-β在肝癌细胞中诱导KLF2 基因表达 |
3.2 KLF2 蛋白抑制TGF-β信号传导 |
3.3 KLF2 拮抗Smad蛋白转录活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KLF2 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运动 |
4.1 KLF2 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
4.2 KLF2 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EMT |
4.3 KLF2减弱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MMP2表达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KLF2在肝病中的生物学作用 |
参考文献 |
(2)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的作用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 |
1.1 细胞系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及传代 |
2.2 检测TFL药物对HSC-T6增殖的影响 |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SC-T6的超微结构 |
2.4 ELISA检测MMP-2、ColⅠ、ColⅢ的含量变化 |
2.5 肝纤维化动物造模分组及含药血清的制备 |
2.6 检测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 |
2.7 含药血清干预后蛋白质的收集与提取 |
2.8 DDA检测 |
2.9 DIA检测 |
2.10 主要数据库和数据指标 |
2.10.1 NR数据库和UniProt蛋白数据库 |
2.10.2 STRING蛋白互作数据库 |
2.10.3 GO数据库 |
2.10.4 KOG数据库 |
2.10.5 KEGG数据库 |
2.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TFL药物对HSC-T6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
3.2 TFL药物对HSC-T6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TFL药物对HSC-T6的MMP-2、ColⅠ、ColⅢ含量的影响 |
3.4 肝纤维化动物造模结果 |
3.5 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 |
3.6 肽段与蛋白的定量质控分析 |
3.7 DDA/DIA检测结果 |
3.8 GO富集分析 |
3.9 KOG注释分析 |
3.10 PPI分析 |
3.11 PATHWAY富集分析 |
3.12 亚细胞定位分析 |
4 讨论 |
4.1 理论基础 |
4.1.1 肝纤维化与肝星状细胞的理论基础 |
4.1.2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基础 |
4.1.3 中医药对肝纤维化认识的理论基础 |
4.1.4 荔枝核总黄酮(TFL)治疗肝纤维化的理论基础 |
4.2 TFL对HSC-T6生长增殖的影响 |
4.3 TFL对HSC-T6的ECM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
4.3.1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
4.3.2 Ⅰ型胶原(ColⅠ) |
4.3.3 Ⅲ型胶原(ColⅢ) |
4.4 TFL对HSC-T6部分差异蛋白功能的讨论 |
4.4.1 上调蛋白 |
4.4.2 下调蛋白 |
4.5 TFL对HSC-T6差异蛋白部分信号通路的分析 |
4.5.1 PI3K/Akt通路 |
4.5.2 NF-κB信号通路 |
4.5.3 胆固醇代谢与合成 |
4.5.4 补体和凝血级联 |
4.5.5 细胞色素P450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荔枝核总黄酮防治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口服枸杞多糖对小鼠肝纤维化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动物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建立肝纤维化病变模型及分组: |
1.2.2 肝功能指标检测: |
1.2.3 肝组织切片制备并HE染色: |
1.2.4 MMP-2和TIMP-2 Western blot检测: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三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比较 |
2.2 三组小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 |
2.3 三组小鼠MMP-2、TIMP-2相对表达量及MMP-2/TIMP-2比较 |
3 讨 论 |
(4)胶原、HSP47、MMP-2以及TIMP-1在TAO患者眶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患者资料与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创新点与待完善点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标本采集 |
1.3 检测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3组受试者各时期APN、MMP-2比较 |
2.2 APN、MMP-2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3 APN、MMP-2对治疗效果的评估情况 |
3 讨论 |
(6)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8]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 论 |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MP-2和TIMP-2水平及超声检查指标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肝穿刺 |
1.3 血清检测 |
1.4 超声检查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肝纤维化分期情况 |
2.2 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B超检查指标比较 |
2.3 CHB患者与对照组血清MMP-2和TIMP-2水平的比较 |
2.4 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
3 讨论 |
(8)缺氧肝细胞低表达Keap1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
(9)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细胞外基质的研究现状 |
1 ECM的组成及其降解系统 |
1.1 ECM的组成 |
1.2 ECM的降解系统 |
2 ECM作用的实现途径 |
2.1 ECM硬度 |
2.2 ECM硬度相关通路 |
3 ECM的研究进展 |
3.1 ECM与癌症的研究现状 |
3.2 ECM与纤维化疾病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细胞外基质与骨骼肌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进展 |
1 骨骼肌损伤的研究现状 |
1.1 骨骼肌损伤的原因 |
1.2 骨骼肌损伤的病理机制 |
2 骨骼肌纤维化研究现状 |
2.1 ECM调节骨骼肌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 |
2.2 ECM力学传导通路与骨骼肌细胞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骨骼肌再生修复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 MSCs的概况 |
2 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信号通路 |
2.1 MAPK信号通路与骨骼肌损伤 |
2.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骨骼肌损伤 |
2.3 Wnt信号通路与骨骼肌损伤 |
2.4 Notch信号通路与骨骼肌损伤 |
2.5 JAK/STAT信号通路与骨骼肌损伤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实验一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胶原蛋白Ⅰ、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血清促进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肌卫星细胞增殖与ERK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电针血清促进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肌卫星细胞增殖与Integrinβ1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各部分实验结果小结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氧化苦参碱抗慢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高糖高脂饲料性脂肪肝 |
2 抗四氯化碳(CCl4)性肝纤维化 |
3 抗其他类型的慢性肝损伤 |
4 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 |
5 结语 |
四、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论文参考文献)
- [1]KLF2通过TGF-β信号抑制肝癌细胞运动[D]. 李伊宁. 南昌大学, 2021(01)
- [2]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的作用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蒋云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口服枸杞多糖对小鼠肝纤维化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 韩艳珍,单铁英,李伟,刘海平,安晓红,康瑞静,储媛. 陕西医学杂志, 2021(03)
- [4]胶原、HSP47、MMP-2以及TIMP-1在TAO患者眶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D]. 罗泓杨.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J]. 郭瑞雪,魏新亮,魏思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2)
- [6]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王洁冰,唐平阳. 四川中医, 2020(04)
-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MP-2和TIMP-2水平及超声检查指标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意义探讨[J]. 闫瑞斌,马淑梅,卓玛,乔志忠,刘潇.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4)
- [8]缺氧肝细胞低表达Keap1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D]. 蔡盈盈. 东南大学, 2019(05)
- [9]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D]. 陈玉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氧化苦参碱抗慢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7)
标签:肝细胞论文; 基质金属蛋白酶论文;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细胞增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