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对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蒋崧韬[1](2021)在《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业经营总体上呈现出分散、细碎的小农经济格局。传统产权理论认为只要权利有清楚的界定,不管界定为谁属,市场的运作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却与传统理论相悖,在农地权利被清晰界定后,农地产权的整合仍然面临障碍,小农格局被长期固化。对于我国农业为何长期受困于小农格局,既有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本文聚焦这一问题,从体制的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农业体制归纳为“小农体制”,并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即小农体制下农户始终拥有土地承包权,农地整合只能依靠派生于土地承包权的经营权,由于经营权派生于承包权必然具有期限性,当经营权期限届满后必须向土地承包权回复,因此农地整合后的产权格局就不具有终局性且存在向承包权回复的体制性动力,进而导致我国小农格局的固化。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因此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就不仅是分散、细碎的农地产权格局,导致农地产权格局向分散、细碎的初始赋权状态回复的动力机制才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症结”之所在。本文随后从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指出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会给市场交易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对冲”市场机制整合农地的动力,同时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也会导致为整合农地而支付的交易成本不具有永久性效果以及因农地整合而提升的农业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积累。为了验证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本文就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经营体制方面,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始终面临交易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以及地权稳定性弱等困境。而在农业效率方面,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小农体制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农体制的表征还是小农体制的实质都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不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始终受到束缚。考虑到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新大陆国家除外)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改造小农的历程,而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多种应对小农体制的办法,因此本文对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以便从中找到参考和借鉴。从法国、德国、荷兰以及日本这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历程来看,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刺激、引导农场规模扩大,做好农户退出农业的安置工作以及出台限制农业分散的政策法规是被实践检验有效的通行做法。此外,设立专门的中介机构来促进农地产权整合、降低农地产权整合的交易成本也是各国的共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土地私有制下农地产权能够被终局性整合是上述国家改造小农格局成效显着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应对小农体制的实践来看,虽然各地实践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通过农地自发流转很难打破分散、细碎的产权格局。因此,各地大多由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来负责农地要素的整合、集中。然而,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作为农地整合机构也面临短板和困境:首先,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受其行为能力限制,在农地整合过程中只能发挥居间作用,相较于农业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职能的农地中介机构而言,其职能单薄难以承载更多的期望。其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本身不是农地产权整合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其整合农地的动力可能并不来自于市场机制,这种权利义务配置的扭曲可能诱发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行为的失范。再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大多不具备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在农地整合过程中难以对其行为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负责,农户成为相关风险的主要转嫁对象,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并不能解决小农体制下农地产权整合的非终局性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在借鉴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对策建议的思路是通过新的制度供给来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总体制度构想为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来充当土地流转中介。围绕这一总体制度构想,本文就该制度下如何保持农地产权的稳定、如何保障农民的主体性(包括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和农民的耕地需求等)、如何低成本实现土地供应以及如何保障市场交易双方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来参与农地要素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最后,本文根据该制度设计之初拟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对该制度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就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了必要的讨论。
卢月[2](2020)在《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管理能力的关键措施,是实现我国农业后继有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玉林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培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培训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行调查,探索培训过程中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培训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助产扶贫并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本理论和培训相关理论,为今后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现状,了解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本概况。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客体和环境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揭示农民参训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借鉴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对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出建议,试图为玉林市及其它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指导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存在一定不足。在培训主体方面存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缺乏科学性,教师课堂互动少、教学形式过于理论化,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不足。在培训客体方面存在培训对象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培训对象生产技术较传统等不足。在培训环境方面存在培训经费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宣传不到位等不足。2.根据调查现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对农民参训意愿呈显着负向影响,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期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与需要的技术知识符合程度、基地实训和参观学习地点与经营主体符合度、基地实训和参观学习是否有专业老师讲解、教师与学生讨论情况、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训意愿呈显着正向影响。3.根据调查现状和农民参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特点,借鉴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对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出三点建议:一、完善培训主体: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开设专题提升班;优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效果。二、重视培训客体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三、改善培训环境:加大宣传引导;加强培训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扩展资金来源,加强培训资金监管等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研究为玉林市进一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促进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它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借鉴。
孙文[3](2020)在《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用则是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用主要是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指导下的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是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备要素,而且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规划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方向和发展路径。延安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通过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进行把握,能够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对农民收入形成最大限度的增长促进,最终实现当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本文主要以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和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以农业资源互补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结合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和农业技术创新概念对农业资源互补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进行分析。其次,从机理上确定了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与农民收入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改进农业生产要素质量、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和完善农业技术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实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进行分析;再次,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和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农业技术研发政策、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农业技术补贴政策以及农业投入结构优化政策五条途径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并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落实效果不显着、农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实施的产业基础薄弱以及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然后,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收入两项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农业技术创新相关指标对与农民收入指标增长具有较强的贡献率,表明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也说明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最后,在结合延安市发展实际的基础之上从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性投入、农业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机制、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法规以及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对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制定实施提出建议,以达到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张延曼[4](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王浩良[5](2019)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晋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中央“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之一,实施十几年来,对我国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粮食连续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市场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在整个农机行业下行趋势明显的背景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该如何更好落实,农机化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情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我们国家的机补政策的演变过程和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还着重介绍了农业发达国家对发展农机化的支持政策。在此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密切相关的主体,包括购机农户、经销企业和基层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结合晋中市的购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好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的7条建议。
郑川[6](2019)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2019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依然将农产品价格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发挥正确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国内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探讨。因此,基于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演进、政策效果,可以使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对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研究中国从古至今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当代政策的效果,以及国外政策的对比。二是梳理我国农产品政策的问题,探索政策改进的可能性。三是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受之影响的农民收入波动、国家粮食安全和市民消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探索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和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结构:首先,提出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总结学者在农产品价格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研究中国古今在农产品价格政策上进行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同时,选取发达、中等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农产品价格政策实行的背景、产生和发展。最后,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优化建议。为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农产品中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选取数据交络模型方法计算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二是通过历史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目的、产生过程、框架体系、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三是政策分析法,探索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筛选,以探索新的政策方案。四是以比较法,从中国古代与当代之间、国外国家之间、中外之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全面理解政策、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五是采取机制设计法,通过设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总体目标,把价格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价格调控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充分肯定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原创性的古代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政策的斐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创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前者是理论的一般,后者是理论应用。这些中国原创的理论、方案、政策在农业价格管理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也给后人这样的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只有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发展,才能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中国人的应有贡献;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连续调整与边际改进,才能实现中国粮价的持续稳定;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市场变化中找准定位,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二是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发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的8年间,确实显着提高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由于主产区农民收入中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玉米,玉米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政策对玉米价格提升幅度为每50千克8.084元,以2015年为例,可使农民增收161亿元。增收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1.19亿吨,主粮玉米增产0.72亿吨,占粮食增产的六成。玉米产量的增加对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临时收储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玉米市场价格被扭曲等问题。三是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效益递减的趋势。综合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说明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额度的增加,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包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功能,以及分区域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国外价格政策方向调整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巴西等典型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发现国外农业补贴程度不降反增。政策方式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政策目标从生产支持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对象从高保护普惠政策调整为支持创新、专用性、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的农产品。五是加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要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分层次安排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按照WTO农业规则,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价格支持以价补分离形式开展,支持价格损失保障补贴,以市场为主、国家政策为辅开展定价。补贴政策以支持地力保护、藏粮于地的政策目标为主。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主要的创新点和见解:一是补充农产品价格政策在历史研究上的不足。指出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我国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验证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的一系列原创理论,以及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具体政策包括轻重理论、平籴论、常平仓、青苗法等原创性政策。二是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丰富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由于农产品价格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容易产生市场紊乱和调控时滞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价格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与市场的理论关系。将市场与国家放在同一层次研究两者关系,在经济运转中本质上研究政府与企业、家庭、个人的关系。三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建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需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价格竞争力。
章淑颖[7](2019)在《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自2004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实施十余年,对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机工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补贴政策实施期间,农机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繁荣发展,农业机械产品出口额呈现数十倍的增长,出口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出口地域流向更加多元化。在此情形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农民和农业发展等领域,集中于考察补贴政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产出效应。然而,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价值链中,农机产业始终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将研究的切入点转向农机产业更具有理论意义。与一般性的补贴政策相比,农机购置补贴属于直接补贴,补贴的对象是农民,但由于补贴资金直接影响了购机有效需求进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平衡,因此补贴对农机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行为必然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该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而微观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必然叠加上升至整个产业。随着农机工业产值的提高,其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以农机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农机企业为着眼点,考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否对我国的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产生显着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作用是否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本研究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相关观点,深入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否影响了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在理论分析其内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衡量微观企业的整体状况来考察产业出口竞争力,运用面板Tobit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但这一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缓解,其真实效应呈现U型变化趋势。在考虑了不同的被解释变量和不同的样本之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因此,在企业方面,我国本土农机企业应树立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不能固守国内市场;在补贴政策方面,应及时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尤其要对特定技术水平的农机展开补贴,以促进竞争力提高;在创新方面,应鼓励产学研结合,让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享受更大的支配权和权益享受权;在外资投资方面,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一些欧洲国家的农机制造企业来华投资建厂。
耿仲钟[8](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魏晓卓[9](2015)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于2004年及时出台了包括“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作为我国农业补贴的重点与核心,以刺激粮食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在如今世界经济的复苏力度低于预期,经济前景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粮食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等复杂快变环境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10年来的“增产”与“增收”等绩效如何、“增产”与“增收”哪一个才是补贴当前最核心的任务、以及未来补贴的政策走向等问题,需要全面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以更加快速并有效地应对补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进程、绩效和方向更趋科学合理。和谐管理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复杂快变环境下的组织及社会管理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计量模型分析、演化博弈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主题”以及“和则”、“谐则”、“和谐耦合”、“和谐主题漂移”等问题,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复杂快变的环境下是否抓住了补贴的要害,补贴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工作重心需不需要调整;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进,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 2004~2012年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存在不足,应加快“漂移”以摆脱不和谐状态。通过粮食大事记辨识的我国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是“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而经过EOL模型判定的“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却为“增产与增收应并举”,对比发现两者有差别。从该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的效果看,“增产”绩效较好但“增收”绩效较差,说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未能解决好“增收”方面的问题,因此需尽快“漂移”。(2)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则”)体现在种粮上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力度高度相关。要发挥种粮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农民广义的种粮时间投入(包括:整地、播种、除草、施肥、打药、灌溉、收割等花费在粮田上的时间,购买化肥、农药、良种、农机具等花费的时间,以及售粮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时间等)需要保证维持在一定基本水平上,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农民群体行为演化的结果和收敛的时间不仅受到农民群体本身选择高时间投入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群体中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后者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越大,补贴效果越好且补贴政策起作用的效率越快。但是,农民只注重广义时间的投入却忽视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然而一味增加种粮的资金投入(如滥用农药、化肥等),也会加剧不良状态演化的进程。(3)美欧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经由“增产”向“增收”的演变,政策机理(“谐则”)给予我国镜鉴与启示。美国、欧盟和韩国粮食生产条件较好,易于实现粮食供给,其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均经历了从“增产”向“增收”的演化;而日本地少人多,耕地面积有限,一直强调“增产”,但也越来越注重“增收”和发挥粮食的多功能性。适度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结构,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建设,是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政策机理(“谐则”)对我国的启示。(4)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模拟显示其会经历先上升后平稳下降的过程,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也是模拟结果展现的趋势。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构建其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实证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收入之间的演化行为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三个变量中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一开始增加的速度最快,一段时间达到补贴最高点后则缓慢下降,这与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演化总体吻合,也契合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粮食产量起初持续增加,后期基本趋于稳产状态;农民种粮收入则基本上以一定的增长率持续平稳的增长。(5)下一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方向是“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应确立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创新理念。从2013年开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主客观动因的新变化显示,其“漂移”的压力已经产生,将会从2004~2012年的“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漂移”至下一阶段的“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创新理念是“漂移”的主要支撑条件:一方面,虽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但存在“粮食增产”等同于“粮食安全”等思维误区;通过设置“粮食安全等级预警表”,可以提升并强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确立粮食短缺与过剩均可能引发粮食安全危机、稳产才是期望的“满意解”与理想的“新常态”等理念。另一方面,“农民增收”尚未成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更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损害了补贴的绩效;而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既能够丰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的内容,又有利于收入分配倾斜农民,促进与“粮食安全战略”共赢,提高补贴的绩效,达成WTO的愿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民增收”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等“三农”问题持续高度重视。本研究的成果预期能够为优化和完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提供富有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决策依据,实现“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孙海波[10](2014)在《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与大山区、大库区融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特征,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两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为对象,尝试系统地探索农民收入的增长机理,为出台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除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外,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相关文献,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本文开展农民收入增长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报酬递增原理、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三个方面。报酬递增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运用报酬递增原理主要尝试从经济理论上解释收入增长之谜,人力资本是实现报酬递增的基础,而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第三章主要是介绍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并进一步发现制约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从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重庆地区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发展三个层次,分析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发现重庆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第四章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四个侧面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运用重庆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农民人力资本改良的政策措施。第五章首先定性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然后实证分析了农业经营收入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别从农村企业发展、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机理,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地从农民人力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三个层次,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由于收入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专业分工,而目前的统计指标还无法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构建一个包含农民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综合性数理模型,探讨农民增收机理将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二、德国对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对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小农经济理论 |
1.4.2 关于中国农业的小农经济特征 |
1.4.3 关于我国小农格局的成因 |
1.4.4 关于小农格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1.4.5 关于小农格局的破除 |
1.4.6 关于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实践经验 |
1.4.7 文献评述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章 小农体制概述 |
3.1 中国农业体制的性质 |
3.1.1 关于经济体制 |
3.1.2 中国农业体制为何是小农体制 |
3.2 我国小农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2.1 我国农地制度的沿革 |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沿革及性质辨析 |
3.2.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准所有权性质导致了小农体制的形成 |
3.3 相关概念界定 |
3.3.1 “小农体制” |
3.3.2 “小农经济”与“小农格局” |
3.3.3 其他相关概念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分析 |
4.1 从“科斯定理”看我国的小农格局 |
4.1.1 关于我国农地产权界定的讨论 |
4.1.2 关于农地要素流动交易成本的讨论 |
4.1.3 小农体制的作用“对冲”了市场机制对农地的整合效果 |
4.2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
4.2.1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特殊方式——土地流转 |
4.2.2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后果的不确定性 |
4.2.3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交易成本花费的无效率 |
4.2.4 小农体制下农业效率积累困难 |
4.2.5 小农体制导致小农格局被固化难以打破 |
4.2.6 关于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期限的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农体制与农业经营体制 |
5.1 小农体制如何影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 |
5.1.1 小农体制的表征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
5.1.2 小农体制的实质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
5.2 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
5.2.1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农地整合的交易成本高 |
5.2.2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成本高 |
5.2.3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的地权稳定性弱 |
5.2.4 从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看我国小农体制的特殊性 |
5.3 小农体制下的农业合作 |
5.3.1 普通农户间的合作难以达成 |
5.3.2 大户领办的合作——合作社的异化 |
5.3.3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分析 |
5.4 小农体制下的社会化服务 |
5.4.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沿革 |
5.4.2 小农体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
5.4.3 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的生存、演化逻辑看小农体制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6.1 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 |
6.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 |
6.2.1 方法简介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
6.4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模型参数估计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估计结果分析与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 |
7.1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相关经验 |
7.1.1 法国 |
7.1.2 德国 |
7.1.3 荷兰 |
7.1.4 日本 |
7.1.5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经验借鉴 |
7.2 国内应对小体制的实践尝试 |
7.2.1 “联耕联种”模式 |
7.2.2 “虚拟地块”模式 |
7.2.3 “土地信托”模式 |
7.2.4 “土地银行”模式 |
7.2.5 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经验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对策建议 |
8.1 根本方向:通过新的制度供给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
8.2 制度供给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
8.2.1 价值取向 |
8.2.2 基本原则 |
8.3 总体制度构想: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充当土地流转中介 |
8.3.1 农地经营机构的基本功能:承担农地要素流动的中介 |
8.3.2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独立承担中介职能避免政府干预 |
8.3.3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 |
8.4 农地经营机构的具体制度设计 |
8.4.1 保持农地产权稳定的相关制度设计 |
8.4.2 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和保障农户耕地需求的制度设计 |
8.4.3 保障低成本土地供应的相关制度设计 |
8.4.4 保障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流转土地的制度设计 |
8.5 对制度设计效果的检验 |
8.5.1 新的制度安排能否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
8.5.2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能否被实现 |
8.5.3 提出的基本原则能否被贯彻 |
8.6 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 |
8.6.1 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 |
8.6.2 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
8.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新型职业农民概述 |
2.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概念 |
2.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性 |
2.1.3 新型职业农民特点 |
2.1.4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培训相关理论 |
2.2.3 农村教育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概况 |
3.1 调查方法 |
3.2 玉林市基本概况 |
3.3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基本情况 |
3.3.1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
3.3.2 培训机构遴选 |
3.3.3 培训对象遴选 |
3.3.4 培训内容 |
3.3.5 培训方式 |
3.3.6 培训经费来源及农民补贴政策 |
3.3.7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 |
3.3.8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 |
3.4 玉林市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点概况 |
3.5 玉林市某培训点培训过程现状 |
3.5.1 培训模式 |
3.5.2 培训方式 |
3.5.3 培训时间 |
3.5.4 培训课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查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玉林市参加培训农民的调查结果分析 |
4.1.1 调查方式 |
4.1.2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交叉表满意度分析 |
4.3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培训主体存在的问题 |
4.3.2 培训客体存在的问题 |
4.3.3 培训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4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参训意愿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1 交叉表卡方检验分析 |
5.1.1 变量设定 |
5.1.2 交叉表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5.2 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 |
5.2.1 Logistic模型建立 |
5.2.2 模型变量描述 |
5.2.3 过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借鉴 |
6.1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做法 |
6.1.1 韩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做法 |
6.1.2 美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做法 |
6.1.3 德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做法 |
6.2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做法 |
6.2.1 盐城市“五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
6.2.2 山东省“三段式”创业培训模式 |
6.3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借鉴与启示 |
6.3.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
6.3.2 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内容 |
6.3.3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
6.3.4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投入 |
6.3.5 健全职业农民考核机制 |
第七章 促进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培训主体 |
7.1.1 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开设专题提升班 |
7.1.2 优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
7.1.3 丰富教学形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
7.1.4 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效果 |
7.2 重视培训客体教育 |
7.3 改善培训环境 |
7.3.1 加大宣传引导 |
7.3.2 加强培训管理 |
7.3.3 加大资金投入,扩展资金来源,加强培训资金监管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广西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框架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点 |
1.研究内容创新 |
2.研究视角创新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技术创新 |
2.农业技术创新 |
3.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 |
4.农民收入 |
(二)基础理论 |
1.资源互补理论 |
2.公共产品理论 |
3.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加的机理分析 |
(一)改进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1.依托技术创新研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2.依托创新成果推广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3.依托人才培养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4.依托农业投入结构优化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二)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1.优化新技术投入占比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2.优化制度创新投入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3.依托农业金融扶持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三)通过完善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1.农业技术补贴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2.农业技术补贴政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 |
三、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及问题分析 |
(一)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现状 |
(二)延安市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
1.延安市农民收入总量 |
2.延安市农民收入结构 |
(三)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分析 |
1.农业技术研发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
2.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
3.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
4.农业技术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
5.农业投入结构优化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
(四)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
1.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落实效果不显着 |
2.农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
3.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实施的产业基础薄弱 |
4.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不健全 |
四、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1.数据来源 |
2.指标选取与说明 |
(二)VAR模型设定 |
1.理论模型说明 |
2.计量模型设定 |
(三)实证检验 |
1.单位根检验 |
2.协整检验 |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VAR模型分析 |
5.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
(四)实证分析结论 |
五、优化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
(一)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性投入 |
1.政府应保持农业技术创新相关支持政策的延续性 |
2.政策制定实施应注重时效性 |
(二)加大农业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
1.加大农业技术补贴力度 |
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税收支持政策出台 |
(三)强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
1.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 |
2.加快农村地区“三权分置”政策实施进度 |
(四)增加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 |
1.健全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
2.完善农业技术创新金融扶持政策 |
(五)健全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1.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 |
2.促使农业科技研发主体多元化 |
3.加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
(六)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法规 |
1.健全农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2.推进政府农业技术创新激励体制建设 |
(七)发挥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落实中的主体地位 |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力度 |
2.转变将农民视为单一的被动接受目标团体系统的传统观念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晋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1.研究背景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 |
1.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内容 |
1.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
1.3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 |
1.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经济理论 |
1.4.1 国家干预理论 |
1.4.2 规模经济理论 |
1.4.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1.5 有关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补贴政策 |
1.5.1 美国发展农业机械的政策 |
1.5.2 欧盟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 |
1.5.3 日本、韩国发展农业机械的政策 |
第二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晋中市农民、经销企业和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的影响调查分析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3 样本调查内容分析 |
2.4 调查小结 |
第三章 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
3.1 晋中市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特点 |
3.2 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
3.3 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 |
3.3.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
3.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助力农民提效增收 |
3.3.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 |
第四章 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4.1.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滞后性,补贴程序较为繁琐,资金结算进度缓慢 |
4.1.2 补贴农机具的质量参差不齐,农机售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1.3 新购机农民培训不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 |
4.1.4 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机具利用率较低 |
4.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
5.1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和投入 |
5.2 强化监督机制,推动补贴公开高效落实 |
5.3 搞好培训,提升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 |
5.4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5 加强金融信贷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支持 |
5.6 支持农机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7 开展敞开补贴,实现农机购置补贴的普惠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附表Ⅰ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卷调查表(购机农户) |
附表Ⅱ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卷调查表(经销商) |
附表Ⅲ晋中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卷调查表(基层农机部门) |
致谢 |
(6)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 |
1.2.2 价格 |
1.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 |
1.3.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 |
1.3.3 农产品价格政策评价 |
1.3.4 研究评论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理论和政策演进 |
2.1 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中国古代理论及政策演进 |
2.1.1 古代理论演进 |
2.1.2 古代政策与方案 |
2.2 农产品价格管理当代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
2.2.1 当代理论发展 |
2.2.2 当代政策实践措施及成果 |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启示和改进建议 |
2.3.1 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3.2 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边际改进,才能实现粮价的持续稳定 |
2.3.3 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
第3章 当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1 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3.1.2 建立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 |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实证分析 |
3.3 结论与政策优化措施 |
3.3.1 妥善处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3.3.2 市场化方向改进支持政策 |
3.3.3 补贴政策应发挥社会综合功能 |
3.3.4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发挥市场活力 |
第4章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分析 |
4.1 各国政策体系发展和构成 |
4.1.1 美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3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4 韩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5 巴西农产品价格政策 |
4.2 政策分析 |
4.2.1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特点 |
4.2.2 政策趋势 |
4.3 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调整政策的方向 |
4.3.2 分类改革价格支持政策 |
4.3.3 加强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 |
4.3.4 加大对产业链各政策对象的支持 |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政策建议 |
5.1 农产品价格政策主要问题 |
5.1.1 政策理论的缺陷 |
5.1.2 政策目标的局限性 |
5.1.3 政策制定的不足 |
5.1.4 制度执行的漏洞 |
5.1.5 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 |
5.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 |
5.2.1 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5.2.2 创新价格政策体制机制设计 |
5.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内生竞争力的制度设计 |
5.3 政策实施具体建议 |
5.3.1 价格支持政策 |
5.3.2 农业补贴政策 |
5.3.3 加强金融支农制度的作用 |
5.3.4 统筹使用贸易政策 |
5.3.5 提高农业内生竞争力 |
5.3.6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农机购置补贴 |
2.1.1 政策概述 |
2.1.2 发展阶段 |
2.2 出口竞争力 |
2.2.1 基本概念 |
2.2.2 理论来源 |
2.2.3 指标测度和选择 |
2.3 农机购置补贴影响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2.3.1 市场容量扩大,新势力未进入,量价双升 |
2.3.2 国内外竞争对手进入,竞争加剧 |
第3章 农业机械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
3.1 中国农业机械出口产品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
3.1.1 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的总体状况 |
3.1.2 中国出口主要农机产品的比较 |
3.1.3 中国农业机械出口的地理流向 |
3.1.4 拖拉机市场和收获机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分析 |
3.2 世界农业机械出口现状、趋势和竞争力分析 |
3.2.1 世界农业机械出口的总体状况及特征 |
3.2.2 世界主要农机产品出口的发展趋势 |
3.2.3 世界主要农机出口国的竞争力分析 |
第4章 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核心解释变量 |
4.2.3 其他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
4.3.1 Tobit回归分析 |
4.3.2 政策效应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谐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效果的相关研究 |
1.2.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对农民种粮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5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 |
1.2.6 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和谐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相关概念 |
2.1.3 “WTO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和谐管理理论 |
2.2.2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2.2.3 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
2.2.4 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辨识与判定 |
3.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概念模型 |
3.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诠释 |
3.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研究的思路分析 |
3.1.3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说明 |
3.2 基于粮食大事记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 |
3.2.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体系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
3.2.2 “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结果: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 |
3.3 基于EOL模型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 |
3.3.1 “E”分析 |
3.3.2 “O”分析 |
3.3.3 “L”分析 |
3.3.4 “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结果:增产与增收应并举 |
3.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及绩效评价 |
3.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 |
3.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产量与收入效应评价 |
3.4.3 “增收”绩效的不足与和谐主题“漂移”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现象描述 |
4.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则”释义 |
4.1.2 补贴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和则”中的表现形式 |
4.1.3 农民务农时间变化的现象分析 |
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农民和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 |
4.2.3 模型演化 |
4.2.4 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4.3 不同情景下的数值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2 农民种粮的资金投入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3 粮食的市场价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
5.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基础 |
5.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谐则”诠释 |
5.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思路 |
5.2 主要发达国家及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1 美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2 欧盟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3 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4 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5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3 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对中国“谐则”构建的镜鉴与启示 |
5.3.1 增产向增收的演化方向,凸显“谐则”在增收方面改进的必要性 |
5.3.2 适度加大补贴促“增收”,优化补贴结构减“压力” |
5.3.3 补贴长期趋势是“稳中有降”,应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 |
5.3.4 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尤其重视公共储备的管理效率 |
5.3.5 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保障农民收益 |
5.3.6 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加强农业保险在内的政策法制化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分析 |
6.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机理阐释 |
6.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耦合”释义 |
6.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复杂性机理描述 |
6.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 |
6.2.1 模型建立 |
6.2.2 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6.2.3 系统混沌现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参数获取 |
6.3.2 参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研究 |
7.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概念模型 |
7.1.1 对“和谐主题漂移”的再思考 |
7.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漂移”诠释与概念模型 |
7.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动因 |
7.2.1 客观动因 |
7.2.2 主观动因 |
7.2.3 “和谐主题漂移”的方向: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 |
7.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支撑创新理念 |
7.3.1 对“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再思考 |
7.3.2 “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探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重要观点与政策建议 |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论文论着、课题、获奖等成果的获得情况 |
致谢 |
(10)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献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外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政策及实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政策实践的评价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 |
2.1 报酬递增思想 |
2.1.1 报酬递增的内涵 |
2.1.2 报酬递增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政府经济职能 |
2.3.1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
2.3.2 干预主义和政府职能 |
2.3.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府经济职能 |
2.3.4 新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
3 重庆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3.1 重庆市自然地理与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3.1.1 重庆市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 |
3.1.2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2 重庆市农民收入历时演变 |
3.2.1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其变化 |
3.2.2 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 |
3.3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
3.3.1 重庆市农民收入变化的特征 |
3.3.2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
3.4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 |
4.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
4.1.1 一般性的基础教育与收入增长 |
4.1.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民增收 |
4.1.3 健康保健与营养对收入的促进 |
4.1.4 人力资本的流动能力对收入的促进 |
4.1.5 重庆市农村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4.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特征 |
4.2.1 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
4.2.2 农村人力资源的政府培育 |
4.2.3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4.3.1 国家农民知识化政策 |
4.3.2 农民职业教育政策 |
4.3.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 |
4.4 政府行为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4.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
4.4.2 加强服务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
4.4.3 改善与优化农村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
4.4.4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
5 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
5.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
5.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5.1.2 现代农业的本质 |
5.1.3 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 |
5.2 重庆市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
5.2.1 农业发展现状 |
5.2.2 农业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与收入增长 |
5.2.3 重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5.2.4 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借鉴 |
5.3.1 国外现代农业组织模式 |
5.3.2 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 |
5.3.3 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 |
5.3.4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发 |
5.4 重庆市政府行为与现代农业发展 |
5.4.1 构建合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5.4.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
5.4.3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业 |
5.4.4 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
6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
6.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机理 |
6.1.1 农村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
6.1.2 农村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
6.2 农村企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 |
6.2.1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 |
6.2.2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工资收入增长 |
6.2.3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6.2.4 农村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 |
6.3.1 重庆市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其趋势 |
6.3.2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 |
6.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6.3.4 重庆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6.4 国外政府农村发展支持政策与启示 |
6.4.1 欧盟支持农村发展政策 |
6.4.2 韩国政府的农村发展政策 |
6.4.3 巴西与印度的农村发展支持政策 |
6.4.4 国外农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 |
6.5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
6.5.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
6.5.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
6.5.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5.4 重庆市农村工业发展对策 |
6.5.5 重庆农村新型城镇化对策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 |
7.1.2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 |
7.1.3 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相关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德国对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蒋崧韬. 四川大学, 2021(12)
- [2]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D]. 卢月. 广西大学, 2020(07)
- [3]延安市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研究[D]. 孙文. 延安大学, 2020(12)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晋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的研究[D]. 王浩良.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D]. 郑川.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D]. 章淑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D]. 魏晓卓. 江苏大学, 2015(01)
- [10]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海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