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鄂政发[2021]1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30日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第二节"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第三节"十四五"总体要求
玄杨静和[2](2021)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但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却最薄弱,是云南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短板”。要破解农业发展困境,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推广服务集二者于一身,通过农业推广服务将云南边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其主动做出改善自身生产、经营境况的行为。在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本研究将云南8个边疆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历程,阐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服务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服务效益的路径,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区域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何玉[3](2021)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开发与利用的综合性活动,同时也是我国制定的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鉴于现阶段我国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的调整,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就如何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来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应对挑战的能力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孙彤彤[4](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邢亚[5](2021)在《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昌黎县是秦皇岛地区的农业大县。“十三五”时期,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十九大”以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依托“生态立农、科技支农、品牌兴农、质量助农”的发展思路,激活农村地区发展潜能,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如何充分利用优势破除瓶颈,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突破口。总体来看,昌黎县现代农业起步晚、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因此,研究昌黎县现代农业,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法、SWOT分析法等,对昌黎县现代农业的总体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政府培训、产业化发展、机械化生产、品牌和市场建设等方面逐一调查、研究,努力找寻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与其中的不足。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详尽的分析后,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明晰发展路径,以“调优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节约自然资源”为目标,坚持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在生产要素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统揽,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等充实昌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条延长、利益联结紧密的新业态,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色彰显的新农业;完善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投入,夯实昌黎现代农业新增长点的基础;推进品牌建设,以具有昌黎县地域特色、优质安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应成为生产的目标,不断提升昌黎县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资源,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推进昌黎县现代农业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张婉新[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中,以“产业兴旺”为首位,彰显了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而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旅产业融合是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根本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青龙满族自治县借助于对农业旅游业功能的拓展,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培育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首先对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做了梳理,以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再分别从融合成效、融合速度、融合特点和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四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青龙县农业系统和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二者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青龙县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仅达到了勉强协调的水平。青龙县近年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优势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发现该地区在推进农旅融合进程中存在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产业新业态缺乏创新和内涵、营销力度不够以及专业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对国内外成功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促进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旅融合产品;拓宽农旅融合项目营销渠道;培养农旅融合项目复合型人才。
刘正茂[7](2020)在《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阶段,如何加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和中央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指明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向,也为农业试验站基地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农业试验站基地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支撑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农业试验站地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试验站基地定位不明确、管理机制落后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等方法,对国内外农业试验站基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相应了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寻找出了一条适合国内试验站基地快速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加强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以及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以下称江淮分水岭试验站)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了农业试验站的定义、分类、功能作用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国内外农业试验站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相关规划设计手段和原则。其次对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区位、地理条件、规划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基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从景观、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并编写了详细的建设内容。最后对试验站进行了整体效益分析,以及提出了试验站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朱千强[8](2020)在《大数据视域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由此开始,大数据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各行各业想要掌握的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也正在以大数据为中心快速向前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促进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还推动科技创新和GDP增长,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更强的动力。因此,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浙江省温州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土壤肥沃,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瓯柑、枇杷等多种农作物,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在如此优渥的自然条件优势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却遇到数据共享程度低、人才缺失等问题,对本市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调查研究大数据视域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温州市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具有突出意义。本论文以大数据视域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阐述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概念,从内涵和关键点上深入地对何为农业信息化进行说明。第二,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几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情况,梳理并总结出其各自发展的经验,由此进一步归纳出对于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启示。第三,对温州市农业发展的经济现状、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现状、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农业扶持政策等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户综合文化水平不高、农业大数据人才缺失、数据共享和推广难、农业服务平台利用率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第四,从数据角度分析温州市农业信息化水平。第五,对于以上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网络设备在农户中的普及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信息和数据的共享程度、建立市级农业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的农业大数据法律法规这七个方面提出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进而推动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
陈宇施[9](2020)在《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研究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农业大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第一责任和首要任务。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优势,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人才振兴的培育地、文化振兴的策源地、生态振兴的新智库、组织振兴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于城郊地区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能成型”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本研究对农业大学助力模式创新研究中所涉及的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支撑研究的分层次管理理论、高校职能理论及三螺旋创新理论等基础理论进行阐释;对我国乡村所具有显着的多维度层次差异性进行归纳,即在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乡村发展应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对农业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阐述,归纳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研究提出,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形成“校地联动、校企共助、项目引领、专家负责”工作机制,以农民为主体、产业为载体,发挥落地产业项目的引领作用和首席责任专家的核心作用;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将绿色理念与农业产业化相融合,形成“校县合作、县企互助、产业搭台、农户唱戏”的工作机制,以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为主导,技术支撑为核心,发挥专家与农民的合力作用;服务于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形成“政校合作、地企互助、市场导向、城乡融合”的工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载体、农民为主体、市民共参与。基于以上三种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规划和运用不同的实施方案推进乡村振兴,从而实现农业大学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阮珺[10](2020)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的发展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环境保护。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趋紧、生态破坏、农产品质量堪忧等问题,要想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型。作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作为财政支农体系中投入最实、综合效益最好的资金之一,在新的时代,应该遵循绿色发展新理念,助推农业的绿色转型。作为衡量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工具,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并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农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应该摒弃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通过研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结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体制机制,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为目标。在界定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以生产效率理论、农业公共投资理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和传导路径。然后,构建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通过包含非合意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最后,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从省级层面实证检验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ML指数分解值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根据回归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农业生态价值作为合意产出纳入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更加综合地评价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为切入点,考虑到了区域的差异,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建议。但是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中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价值的测算有待改进;另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所选取的控制变量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够全面,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农业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 |
一、1949-1977 年:起步阶段 |
二、1978-2000 年:加速阶段 |
三、2001 年至今:转型阶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自然环境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人口与民族环境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环境 |
四、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环境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产业 |
二、云南边境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组织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方式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生态效益 |
一、农业面源污染减少 |
二、森林覆盖率增加 |
三、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效益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提高 |
二、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社会效益 |
一、农业推广服务为服务对象“能力赋能” |
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组织化赋能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原因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原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重点 |
一、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 |
二、重视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三、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具体措施 |
一、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各类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 |
二、搭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系统 |
三、激发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综合开发概述 |
2 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
3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
3.1 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
3.2 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设施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 |
4 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
4.1 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
4.2 项目运行及组织管理效率与水平有待提高 |
4.3 管理队伍及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
5 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对策 |
5.1 建立并完善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 |
5.2 发展并创新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
5.3 加大并完善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
6 结语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归纳法 |
1.5.4 SWOT分析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现代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改造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知识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1 昌黎县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3.2.1 总体情况 |
3.2.2 基础设施建设 |
3.2.3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
3.2.4 政府培训 |
3.2.5 产业化发展 |
3.2.6 机械化生产 |
3.2.7 品牌和市场建设 |
第四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SWOT分析 |
4.1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S) |
4.1.1 区位交通优势 |
4.1.2 农业优势产业突出 |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较为完善 |
4.1.4 产业化水平提高 |
4.1.5 品牌建设成果显着 |
4.2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W) |
4.2.1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
4.2.2 政府投资不足 |
4.2.3 土地资源受束凸显 |
4.2.4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需加强 |
4.2.5 农村劳动力减少、青壮年比例下降 |
4.2.6 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缺失 |
4.3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O) |
4.3.1 现代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 |
4.3.2 京律冀协同发展拓宽发展空间 |
4.3.3 “互联网+”不断发展 |
4.3.4 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 |
4.4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T) |
4.4.1 农产品同质化严重 |
4.4.2 农产品价格和食品安全的挑战 |
4.4.3 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要求更高 |
4.4.4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高成本问题 |
4.4.5 城镇化面临挑战 |
第五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5.1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经验 |
5.1.1 法国 |
5.1.2 美国 |
5.1.3 日本 |
5.2 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
5.2.1 苏州市 |
5.2.2 寿光市 |
5.3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5.3.1 注重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
5.3.2 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
5.3.3 注重顶层设计,加大农业投入 |
5.3.4 发展绿色农业 |
第六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明晰发展路径 |
6.2 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
6.2.1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建设 |
6.2.2 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 |
6.2.3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 |
6.2.4 集纳更多更优农业生产要素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加强水利建设 |
6.3.2 完善电力、道路、网络设施 |
6.4 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 |
6.4.1 开展提升劳动力素质工程 |
6.4.2 注重科技人才培养 |
6.4.3 强化科技支撑 |
6.5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6 完善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投入 |
6.6.1 完善金融服务 |
6.6.2 增加资本投入 |
6.7 推进品牌建设 |
6.7.1 厚植品牌内涵 |
6.7.2 延长品牌价值链 |
6.8 坚持可持续发展 |
6.8.1 保护农业资源 |
6.8.2 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 |
一、产业融合 |
二、农旅产业融合 |
三、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农旅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三、休闲经济理论 |
四、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第二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兴起和现状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
一、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 |
二、乡村振兴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87-1999) |
二、缓慢发展阶段(2000-2005) |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6-2012) |
四、提质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 |
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加快 |
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特点 |
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 |
第三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模型 |
一、评价对象及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评价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测算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分析 |
第四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
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 |
二、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 |
三、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势 |
四、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基础优势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不能满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
二、农旅产业融合主体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
三、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缺乏创新和文化内涵 |
四、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
五、人才流失导致产业融合发展专业型人才短缺 |
第五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二、国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三、国内外案例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一、以城区为核心开发满乡满韵风情游和近郊农旅项目 |
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旅产业融合集聚区 |
三、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站和农产品全网络销售模式 |
四、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体系 |
五、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的农旅信息服务平台 |
第三节 促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指导作用,为产业融合构建良好的宏观保障体系 |
二、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增强辐射效应 |
三、依据民族文化和山地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产品 |
四、构建营销网络,提高行业竞争力 |
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业综合试验站概述 |
1.1.1 农业试验站的定义 |
1.1.2 农业推广的定义 |
1.1.3 农业试验站的种类 |
1.1.4 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基本特征 |
1.2 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功能和作用 |
1.3 国内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 |
1.3.1 国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发展概括 |
1.3.2 国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发展概括 |
1.3.4 国内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动态 |
1.4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1.4.1 美国新泽西农业试验站 |
1.4.2 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 |
1.5 本章小结 |
2 引言 |
2.1 规划背景 |
2.1.1 是农业高校教育扩展和科研发展的自身需求 |
2.1.2 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必然要求 |
2.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客观需求 |
2.2 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
2.2.1 规划的目的 |
2.2.2 规划的意义 |
2.3 农业综合试验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
2.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4.1 研究的内容 |
2.4.2 研究的方法 |
2.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2.5.1 论文的创新点 |
2.5.2 不足 |
3 相关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 |
3.1 现代农业试验站的空间布局 |
3.2 现代农业试验站景观系统规划原则 |
3.2.1 生态性原则 |
3.2.2 因地制宜原则 |
3.2.3 科学性原则 |
3.2.4 文化性原则 |
3.2.5 以人为本原则 |
3.3 现代农业试验站基地景观规划 |
4 实际案例—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规划设计 |
4.1 现状解读 |
4.1.1 区位分析 |
4.1.2 产业分析 |
4.1.3 规划范围 |
4.1.4 现状分析 |
4.1.5 SWOT分析 |
4.2 总体策划 |
4.2.1 项目定位 |
4.2.2 规划思路和理念 |
4.2.3 规划原则 |
4.2.4 规划布局 |
4.3 产业发展规划 |
4.3.1 产业规划思路 |
4.3.2 产业定位 |
4.3.3 基地产业链规划 |
4.3.4 产业绿色循环 |
4.4 景观系统规划 |
4.4.1 规划原则 |
4.4.2 景观规划结构 |
4.4.3 景观规划布局 |
4.5 道路系统规划 |
4.5.1 设计原则 |
4.5.2 道路设计 |
4.6 农田水利规划 |
4.6.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2 规划建设目标及标准 |
4.7 农业试验站基地发展对策 |
4.7.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4.7.2 保障措施 |
4.8 试验站效益分析 |
4.8.1 社会效应 |
4.8.2 生态效应 |
4.8.3 经济效应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数据视域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大数据 |
2.2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
2.3 农业信息化 |
2.4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
2.5 农业信息化的关键点 |
2.6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经验和启示 |
3.1 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 |
3.1.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
3.1.2 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 |
3.1.3 日本农业信息化建设 |
3.1.4 以色列农业信息化建设 |
3.1.5 印度农业信息化建设 |
3.2 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 |
3.2.1 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3.2.2 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建设 |
3.2.3 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 |
3.2.4 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 |
3.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启示 |
第四章 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情况 |
4.1 温州市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
4.2 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情况 |
4.2.1 温州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
4.2.2 瑞安“5G+智慧水稻” |
4.2.3 乐清农业物联网 |
4.3 温州市大数据人才培养情况 |
4.4 温州市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 |
4.5 存在的问题 |
4.5.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
4.5.2 农户综合文化水平不高 |
4.5.3 农业大数据人才缺失 |
4.5.4 农业大数据共享和推广难 |
4.5.5 对于已建成的平台利用率较低 |
4.5.6 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
第五章 温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评价分析 |
5.1 构建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2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
5.2.1 基础数据无量纲化 |
5.2.2 权重计算 |
5.2.3 农业信息化评价模型 |
5.3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农业信息化指数测算 |
5.3.3 农业信息化水平分析 |
第六章 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
6.1 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 |
6.2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6.3 开展网络设备在农户中的普及教育 |
6.4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培养 |
6.5 提高农业信息和数据的共享程度 |
6.6 建立市级农业数据综合服务平台 |
6.7 建立健全的农业大数据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研究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
1.1.2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大学的职责所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
1.3.2 对乡村治理典型模式的研究 |
1.3.3 对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农业大学 |
2.1.3 模式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 |
2.2.2 三螺旋创新理论 |
2.2.3 分层次管理理论 |
2.3 乡村振兴战略分层次实施的政策依据 |
2.3.1 区域地理位置影响产业发展 |
2.3.2 自然资源禀赋滋养产业类型 |
2.3.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发展模式 |
3 乡村振兴与农业大学的关系 |
3.1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
3.1.1 “合作社式”乡村发展阶段 |
3.1.2 “市场化”乡村发展阶段 |
3.1.3 “城乡统筹化”发展阶段 |
3.2 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为 |
3.2.1 农业大学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提供智力支撑 |
3.2.2 农业大学发挥科研平台优势提供科技支持 |
3.2.3 农业大学发挥社会服务优势提供物质保障 |
3.2.4 农业大学发挥文化创新优势激活精神动力 |
3.3 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独特优势 |
3.3.1 农业大学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 |
3.3.2 农业大学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培育地 |
3.3.3 农业大学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策源地 |
3.3.4 农业大学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新智库 |
3.3.5 农业大学是乡村组织振兴的孵化器 |
4 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构建 |
4.1 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 |
4.1.1 “六个一”内涵解析 |
4.1.2 “六个一”产业振兴发展模式 |
4.2 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
4.2.1 “双水双绿”内涵解析 |
4.2.2 “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 服务于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
4.3.1 “田园综合体”内涵解析 |
4.3.2 “田园综合体”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5 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
5.1 “三位一体”政企校协同发力 |
5.1.1 建立政府支持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激励机制 |
5.1.2 搭建企业+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市场运作机制 |
5.1.3 完善高校支持农业大学师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激励机制 |
5.2 完善农业大学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
5.2.1 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交叉培养 |
5.2.2 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5.2.3 发挥优势学科参与战略服务 |
5.3 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
5.3.1 建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 |
5.3.2 坚持“农民+专家”党建融合组织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附录C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C1 发表论文情况 |
附C2 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10)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 |
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生产效率理论 |
二、农业公共投资理论 |
三、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路径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路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和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现状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演变分析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分析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变化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现状 |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
三、农业环境压力现状 |
第三章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方法 |
一、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 |
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三、熵值法 |
第二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的指标与数据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一、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静态分析 |
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动态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一、Tobit模型 |
二、构建模型 |
第二节 指标选取和数据描述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实证分析 |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农业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3)
- [2]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D]. 玄杨静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J]. 何玉. 南方农业, 2021(14)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5]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邢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6]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婉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D]. 刘正茂.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大数据视域下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朱千强.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研究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 陈宇施.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阮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