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葛少成,王卓龑,陈曦,范超男[1](2021)在《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文中认为矿尘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导致尘肺病或粉尘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给一线工人、煤矿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和损失。对泡沫除尘技术和风幕除尘技术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泡沫除尘技术的提出极大地改善了喷雾除尘的效率,之后不断研制出新型发泡剂、泡沫发生器以及将泡沫除尘的具体应用等,但是该技术的研究仍存在空缺,成本太高和抑制粉尘的扩散使其无法广泛应用,在对泡沫除尘的研究过程中,应继续考虑如何使其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同时抑制粉尘的扩散。风幕隔尘集尘系统有抽出式和压入式系统2种结构,在控制风流时,可以达到隔断、引射风流的目的,并且可以对风流增阻。目前,矿井风幕的理论体系与评价指标尚未完善,未来研究开发在完善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将控制噪声技术、节能环保意识与自身的性能相结合。
徐小奔[2](2020)在《综采工作面煤岩截割产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尘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危害之一,每年因吸入矿尘感染尘肺病的新增患者大约有一万五千名,而采煤机大规模应用使采煤作业机械水平及效率显着提升,但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急剧上升,为治理综采工作面高浓度粉尘,近年来国内外研发了许多与采煤机配套的喷雾、泡沫、除尘风机、阻尘风幕等粉尘防治技术,但研究者大多注重降尘设备自身技术的提升,对产尘源头,采煤机截割破碎煤岩研究十分薄弱、产尘规律及影响认识不清,不同采煤机粉尘浓度可能相差较大。由于未考虑产尘地点及煤岩的差异性,防尘措施的选择与实施缺少科学依据,降尘效果与产尘强度不匹配造成降尘效果不佳或用量冗余,造成技术经济的不合理。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滚筒和截齿破煤产尘特性及煤的基础理化性质对截割破碎的影响。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在学习国内外学者对于采煤机滚筒截割破煤岩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滚筒的机械性能对于截割破碎的影响,总结煤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研究煤岩破碎理论,结合最大拉应力理论来解释煤岩的破碎机理,并建立了单齿旋转截割力学模型,获得了单齿旋转截割阻力计算公式。分析实际工况下滚筒和截齿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建立滚筒截割均质煤岩的力学模型,在均质煤层条件下获取滚筒截割载荷,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采煤机截割头旋转截割煤岩是一个复杂而又不连续的受力过程,本文依据采煤机实际工况下的滚筒尺寸和力学参数,在相似模拟理论基础上,自行设计滚筒截割破碎煤岩模型,该系统包括电动机、滚筒截割头、十字滑块、煤块固定装置,透明密闭罩等装置组装而成。采用粉尘采样器收集空气中的粉尘,将从煤岩上截割破碎的粉尘颗粒收集并分析。分析研究煤岩性质对产尘浓度及粒径累计占比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煤体的坚固性系数对粉尘产生有负相关关系,坚固性系数越大的煤产尘浓度以及粉尘粒径累计占比越小;煤体自身的水分对粉尘产生起抑制作用,水分含量越高可呼吸性粉尘和PM2.5粉尘累计占比越低,产尘浓度越低;PM2.5粉尘和可呼吸性粉尘累计占比以及产尘浓度均随固定碳含量的减少而降低,确切说明固定碳含量对产尘影响效果成正相关关系;挥发分与粉尘产生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灰分对粉尘产生特性基本没有什么影响。通过离散元仿真得到以下结论:顾桥煤样受载合力值大于其他三种煤样的受载合力值,新集煤样和谢桥煤样的受载合力值相差不大,口孜东煤样的受载合力值在四个煤样中最小。由截齿受力—位移图可知,截割顾桥煤样时滚筒对煤壁做功最多,施加给煤壁的力和能量越大,煤体内部产生的细微裂纹也是最多的,其他煤样仿真符合试验研究结果。本文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实际工况下采煤机滚筒截割头截割破碎产尘特征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对粉尘产尘规律的深层认识,为实际工作降尘及防护提供重要指导意义。图[51]表[7]参[81]
张开[3](2019)在《煤巷干式钻孔施工集除尘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行业是我国最为传统的能源支柱产业,但煤矿的开采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煤矿井下的粉尘问题一直是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职业性尘肺病的影响。我国2009年至2017年期间无论是全国还是煤炭行业的新发职业性尘肺病发病数虽然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其中煤炭行业的新发职业性尘肺病数的占比最高曾达到65.13%。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不管是为了掘进、瓦斯抽采或防突,还是为了探测或煤层注水都需要用到钻孔,而干式钻孔作业施工过程中通过风力作用将煤渣、粉尘、瓦斯等物质排出钻孔从而使得粉尘在巷道中飘扬污染工作环境,如何有效降低钻孔工作面粉尘浓度一直是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煤巷干式钻孔施工作业中粉尘的基本性质、来源及影响粉尘产生量的大小的因素、粉尘的受力与运动、喷雾降尘机理和空气幕隔尘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设计要求将煤巷干式钻孔除尘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干式钻孔孔口集尘装置将孔口的粉尘收集,第二步将收集到的粉尘通过除尘装置除掉。孔口集尘装置利用空气幕隔尘的原理进行密封,利用钻机系统中液压实现孔口集尘装置的自动化,主要包括集尘腔、活动式圆形防喷伤人挡板、煤渣收集箱、油缸和固定座等组件组成;除尘运用旋风除尘、惯性除尘和喷雾除尘的原理进行设计,包括除尘装置外壳、喷嘴和风叶等主要组件。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中的DPM模型和标准k?模型对煤巷干式钻孔孔口集尘装置中空气幕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对呼吸性粉尘的收集效果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参数条件下干式钻孔孔口集尘装置的底部出口的粉尘质量流量,发现煤巷干式钻孔孔口集尘装置在空气幕的出口初射角度为10°及出口风速为15m/s时的集尘效果最佳。通过将压力喷嘴的供水压力设置为1 MPa,改变气水混合喷雾的供水压力和供气压力进行干式钻孔除尘装置除尘性能的测试。综合比较分析当压力喷嘴的供水压力为1 MPa,气水混合喷雾的供水压力为1.0 MPa和供气压力为0.5 MPa时,干式钻孔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最好。
沈鑫[4](2018)在《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日趋严格以及煤炭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储煤方式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露天煤场都将面临着升级改造为封闭式储煤设施的形势。此外,煤炭本身具有自燃的特性,封闭式煤仓又有通风散热条件差的特点,所以在煤仓大幅度改造之际,亟需研制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的封闭式储煤设施安全智能监控系统。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封闭式煤仓的现场环境,并阅读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行业指标要求,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封闭式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封闭式储煤设施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与监控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煤炭自燃过程的研究现状、煤炭自燃的预测预报与火源探测方法研究现状、筒仓内物料的压力场研究现状等;(2)研究和分析了筒仓内散状物料的特性,借助EDEM软件建立了筒仓和煤散料的离散元模型,模拟和分析了筒仓入料时散料的流动状态和贮料时筒仓内的压力分布,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前期基础;(3)基于对封闭式储煤筒仓现场工况和影响筒仓安全关键参数的分析与研究,构建了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论述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硬件设计及选型,完成了整体的电控回路设计;(4)根据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了系统的PLC控制程序、触摸屏监控画面等,设置了各设备之间数据通讯参数等;(5)利用Visual Studio 2012,设计了上位机系统,建立了各个关键参数的监测数据库,设置与下位机的数据通讯参数,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包括单仓与整体实时监测画面、报警界面、趋势曲线界面、报表打印等。该系统具有安装使用方便、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不存在监测盲区、价格适中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储煤筒仓的使用要求。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同类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亚[5](2017)在《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方法探讨》文中认为煤矿粉尘主要是指在煤矿采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1]。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最为严重且危害最大的是尘肺病。2012年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控制在1500人内,而尘肺病死亡则为1800人,大大高于事故死亡人数[2]。为了防止接尘工人受到危害,免受职业病痛苦,我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颁布了相关规定条例,取得了一定成果[3]。本文对矿井粉尘危害、现阶段普遍使用的防尘技术及个体防护进行探讨。
赵红红[6](2016)在《咪唑类和季膦盐类离子液体润湿煤层结构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粉尘不但是井下重大的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着矿井工人的生命健康。目前煤层注水是一项根本性的防尘措施。但水的极性大,不易直接润湿煤层,因此各种润湿剂或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为热点。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类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态的盐类物质(简称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以及结构的可设计性。基于此,本论文提出利用双亲性离子液体润湿煤结构,以达到煤层注水效果的根本性提高。本文选取了复配A溶液,8种咪唑类离子液体[HOEt MIm][BF4]、[HOEt MIm][NTf2]、[AMIm][BF4]、[AMIm]Cl,[EMIm][BF4]、[EMIm][NTf2]、[Pr MIm][BF4]、[BMIm][BF4]以及2种季膦盐类离子液体[P4,4,4,2][DEP]、[P4,4,4,1][Me SO4]作为润湿性研究对象,利用接触角实验、保水性实验等测试不同液体对煤样的润湿效果和耐蒸发能力;利用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分析离子液体对煤中活性结构、矿物质的影响,对离子液体润湿煤结构进行了基础研究。本研究将为离子液体在矿井煤尘防治以及煤结构研究方面提供新的发展平台。首先利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了A溶液和不同离子液体在煤样表面的接触角,结果显示与蒸馏水对比,A溶液和离子液体与煤样的接触角均减小,说明两者均具有很好的润湿效果,其中A溶液的润湿性更加明显。不同离子液体的接触角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其润湿性不同,其中[HOEt MIm][NTf2]润湿效果最好,[P4,4,4,1][Me SO4]和[P4,4,4,2][DEP]次之,[HOEt MIm][BF4]的效果最差。对比分析相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和相同阴离子不同阳离子的离子液体所测接触角,推测阳离子对离子液体润湿效果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保水性实验比较A溶液和不同离子液体处理煤的含水率梯度和平衡值,结果显示与蒸馏水相比,A溶液和离子液体处理煤的蒸发速率较慢,水分保持时间较长,煤样表现出更强的耐蒸发能力。不同离子液体含水率梯度及平衡值有所差异,其中[EMIm][BF4]的保水性最好。此外,离子液体的润湿性和保水性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A溶液的保水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红外光谱实验比较离子液体处理煤和水处理煤中官能团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水处理煤比较,离子液体处理煤并未改变煤的主要结构,而是改变了煤中官能团的含量。[Pr MIm][BF4]、[BMIm][BF4]、[P4,4,4,2][DEP]、[AMIm]Cl、[AMIm][BF4]、[HOEt MIm][NTf2]、[HOEt MIm][BF4]、[P4,4,4,1][Me SO4]处理煤均明显减弱了煤中脂肪类和芳香烃类基团,[EMIm][BF4]、[EMIm][NTf2]处理煤明显增强上述基团,但明显减弱了含氧类基团。比较谱峰强度,推测能够减弱脂肪烃和芳烃类基团的离子液体通常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而含氧类基团对润湿性的影响可能与脂肪烃和芳烃类基团的减弱程度相关。
赵迪[7](2014)在《煤的润湿特性及其与润湿降尘剂的性能匹配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开采过程中,粉尘不但是重大的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对不同煤种的基础特性及润湿性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润湿煤粒的效果,优选出性能较好的表面活性剂,研制润湿型降尘剂。本论文对12种不同煤化度的煤样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及接触角测定等,研究分析了不同煤化度煤样的润湿特性。在充分了解各煤种基础特性的基础上,用化学降尘的方法,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行降尘剂的研制。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单体及其复配溶液进行表面张力、接触角及煤尘沉降试验的测定发现,在水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溶液对煤尘的润湿能力。大部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0.06%左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煤尘沉降时间减少,润湿效果提高。另外,复配溶液的沉降时间基本少于2min,远小于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的煤尘沉降时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提高复配溶液润湿能力的效果最好,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溶液的沉降时间不超过1min;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对较差。选用NaCl、CaCl2、Na2SiO3、Na2SO4四种无机盐作为增效剂和保水剂,研究发现,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的加入不利于煤尘沉降。对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盐增效剂后,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沉降时间从20min左右缩短到1min左右。四种无机盐提高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润湿性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CaCl2>Na2SiO3>NaCl>Na2SO4。就保水性而言,四种无机盐均可以延缓煤样中水分的蒸发,其中CaCl2的保水效果最好,其含水率不低于5.71%,其次是NaCl和Na2SiO3,Na2SO4效果欠佳。将优选所得的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分别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四种润湿型降尘剂配方,并对配方进行了实用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配方对不同煤种煤尘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降尘性能,且对10μm以上的煤尘颗粒降尘效果较好。另外,这四种降尘剂配方对人体安全,其对工作面进行喷雾降尘的成本仅占原煤总产值的0.2%,每吨煤成本提高1元左右,经济效益显着。
庄海斌[8](2013)在《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阐述了了矿井粉尘的产生和危害,以及矿井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周建[9](2012)在《CFT除尘系统在全岩综掘开拓大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全岩综掘开拓大巷掘进过程中的粉尘难题,应用了高效CFT除尘系统,通过综合考虑风量匹配及除尘设备位置关系等,对系统进行配套,并在应用中不断优化改进,实现自动挪移,有效降低了作业时巷道粉尘浓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王永胜[10](2011)在《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井下各种危害因素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对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安全技术措施。
二、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粉尘研究 |
1.1 粉尘特性研究 |
1.2 粉尘危害研究 |
2 泡沫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
2.1 泡沫除尘机理和优点 |
2.2 近期泡沫除尘研究进展 |
2.2.1 泡沫发生器的研制 |
2.2.2 泡沫抑尘剂配方 |
2.2.3 泡沫除尘的应用 |
3 风幕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3.1 风幕集尘原理 |
3.2 风幕集尘技术研究现状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5 结论 |
(2)综采工作面煤岩截割产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岩截割理论模型的研究 |
1.2.2 煤岩截割试验的研究 |
1.2.3 煤岩截割仿真的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2 综采面煤岩破碎产尘机理研究 |
2.1 煤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2.2 煤岩破碎理论 |
2.2.1 截齿割煤破碎产尘过程 |
2.2.2 最大拉应力理论 |
2.2.3 修正的最大拉应力理论 |
2.3 均质煤岩单齿截割模型 |
2.4 滚筒截割煤岩力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截齿截割产尘试验及煤的理化性质研究 |
3.1 煤岩截割试验相似系数确立 |
3.2 煤岩材料的制备 |
3.3 煤岩截割试验装置研制 |
3.4 煤的理化性质基础实验研究 |
3.5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5.1 粉尘粒径试验结果 |
3.5.2 粉尘浓度试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煤岩性质对煤岩截割产尘的影响分析 |
4.1 坚固性系数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2 水分含量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3 固定碳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4 密度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5 挥发分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6 灰分对煤岩破碎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螺旋滚筒截割煤岩过程三维离散元仿真研究 |
5.1 基于SolidWorks螺旋滚筒模型的构建 |
5.1.1 SolidWorks软件简介 |
5.1.2 螺旋滚筒三维模型的构建 |
5.2 基于EDEM的煤壁与螺旋滚筒模型的构建 |
5.2.1 EDEM离散元软件 |
5.2.2 EDEM离散接触模型原理 |
5.2.3 煤岩颗粒参数的选择和设置 |
5.2.4 煤岩颗粒半径设置 |
5.2.5 煤壁颗粒工厂设置 |
5.2.6 接触模型及粘结参数设置 |
5.3 滚筒导入和截割过程仿真 |
5.4 截割过程三维离散元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5.4.1 不同煤样螺旋滚筒截割过程分析 |
5.4.2 不同煤样滚筒截割过程合力图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
(3)煤巷干式钻孔施工集除尘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干式钻孔孔口除尘装置研究现状 |
1.2.3 空气幕隔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钻孔粉尘基本特性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煤巷干式钻孔粉尘的基本性质 |
2.2 煤巷干式钻孔施工的粉尘来源和影响因素 |
2.2.1 干式钻孔施工粉尘来源 |
2.2.2 影响煤层干式钻孔施工产尘量的因素 |
2.3 粉尘受力与运动 |
2.3.1 粉尘的受力分析 |
2.3.2 粉尘的运动 |
2.4 喷雾降尘基础理论 |
2.4.1 惯性碰撞 |
2.4.2 截留作用 |
2.4.3 重力沉降 |
2.4.4 静电效应 |
2.4.5 扩散效应 |
2.5 空气幕隔尘基础理论 |
2.5.1 空气幕隔尘原理 |
2.5.2 平面紊动射流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巷干式钻孔孔口集尘除尘装置设计 |
3.1 干式钻孔集尘除尘装置的设计功能要求 |
3.2 煤巷干式钻孔除尘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2.1 煤巷干式钻孔除尘系统的结构组成 |
3.2.2 煤巷干式钻孔除尘系统工作原理 |
3.3 煤巷干式钻孔孔口集尘装置的设计 |
3.3.1 集尘模块设计 |
3.3.2 防煤壁垮落及喷孔模块设计 |
3.3.3 液压给进模块设计 |
3.4 干式钻孔除尘装置的设计 |
3.5 连接管线的选择 |
3.6 煤巷干式钻孔孔口集尘与除尘装置的制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尘装置集尘效果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方法 |
4.1.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1.2 基本控制方程 |
4.2 Fluent概述 |
4.3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定 |
4.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2 边界条件及基本参数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巷干式钻孔除尘装置除尘实验研究 |
5.1 干式钻孔除尘装置除尘性能实验 |
5.1.1 实验系统组成 |
5.1.2 实验主要设备与仪器简介 |
5.2 除尘性能实验准备及步骤 |
5.2.1 实验准备 |
5.2.2 实验方案 |
5.2.3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除尘效率的计算方法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煤炭监控技术的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的自燃过程 |
1.2.2 煤炭自燃过程中的火源探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筒仓压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煤散料特性分析与筒仓压力环境研究 |
2.1 散状颗粒基本性质 |
2.1.1 安息角 |
2.1.2 摩擦角 |
2.1.3 空隙率与堆积密度 |
2.1.4 粘聚力和粘结性 |
2.2 离散元法介绍 |
2.2.1 离散元的基本理论 |
2.2.2 EDEM软件介绍 |
2.3 煤散料在筒仓中的静动态压力分析 |
2.3.1 建立EDEM模型 |
2.3.2 仿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其硬件设计 |
3.1 前言 |
3.2 系统架构 |
3.3 温度监测子系统 |
3.3.1 测温总体方案设计 |
3.3.2 测温点布置方案 |
3.3.3 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
3.3.4 其他设备选型 |
3.4 气体烟雾监测子系统 |
3.4.1 可燃气体检测 |
3.4.2 烟雾检测 |
3.5 煤仓压力监控子系统 |
3.6 煤仓物位监控子系统 |
3.7 氮气惰化子系统 |
3.8 控制平台的选择及人机界面设计 |
3.8.1 控制平台的选择 |
3.8.2 触摸屏的选择 |
3.8.3 整体回路的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控制要求 |
4.2 PLC的I/O端口分配及通信参数设置 |
4.2.1 I/O端口分配 |
4.2.2 PLC数据通信设置 |
4.3 PLC应用指令 |
4.4 控制程序的编写 |
4.5 触摸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位机系统的软件开发 |
5.1 上位机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5.2 软件的数据库系统 |
5.3 系统功能界面设计 |
5.3.1 登录界面 |
5.3.2 监控系统主界面 |
5.3.3 单仓监控界面 |
5.3.4 报警处理及查询界面 |
5.3.5 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界面 |
5.3.6 其他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生产过程中粉尘的危害 |
1.1 粉尘来源 |
1.2 粉尘对工人危害 |
1.2 粉尘对安全生产的危害 |
2 煤矿粉尘的预防与治理 |
2.1 湿式除尘减少煤尘 |
2.2 煤层注水降低产尘量 |
2.3 通风除尘 |
2.4 加设防尘网装置 |
3 接尘工人的健康防护 |
3.1 完善企业防尘制度 |
3.2 加强工人个体防护 |
4 结语 |
(6)咪唑类和季膦盐类离子液体润湿煤层结构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润湿剂的润湿机理分析 |
2.1 润湿剂 |
2.2 润湿作用 |
2.3 表面官能团与润湿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离子液体润湿煤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煤样的性质 |
3.2 选择离子液体润湿剂 |
3.3 煤样接触角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子液体对煤样的保水性实验 |
4.1 实验样品 |
4.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红外光谱实验研究离子液体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 |
5.1 红外光谱测试原理 |
5.2 水和离子液体处理煤中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煤的润湿特性及其与润湿降尘剂的性能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煤尘组成及结构 |
2.2 煤尘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2.3 表面活性剂润湿粉尘机理 |
2.4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3 煤样的基础特性研究 |
3.1 煤样的制备 |
3.2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3 煤样的粒度分析 |
3.4 煤样的孔隙结构分析 |
3.5 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 煤样的表面电位分析 |
3.7 煤样的润湿特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优选 |
4.1 表面活性剂单体初选 |
4.2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表面张力测定 |
4.3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接触角测定 |
4.4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煤尘沉降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实验 |
5.1 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 |
5.2 复配溶液的接触角测定 |
5.3 复配溶液的煤尘沉降实验 |
5.4 增效剂的选择 |
5.5 保水性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新型降尘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
6.1 新型降尘剂的研制 |
6.2 新型降尘剂实用性分析 |
6.3 新型降尘剂效果的模拟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矿井粉尘的产生及其危害 |
3. 我国煤矿目前采取的防尘措施 |
4. 矿井粉尘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
5. 结束语 |
(9)CFT除尘系统在全岩综掘开拓大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巷道地质概况 |
2 原巷道除尘方式 |
3 新型高效CFT除尘系统 |
3.1 CFT除尘系统结构原理 |
3.2 CFT除尘系统配套 |
3.3 CFT除尘系统配套优化 |
(1) 将除尘风机改为吊挂式 |
(2) 将附壁风筒改为落地液压驱动式 |
4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论 |
(10)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分析 |
1.1 井下水灾的危害 |
1.2 井下火灾的危害 |
1.3 井下粉尘的危害 |
1.4 井下瓦斯的危害 |
2 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2.1 井下水灾防治技术措施 |
2.2 井下火灾的防治技术措施 |
2.3 井下粉尘的防治技术 |
2.4 井下瓦斯的防治技术措施 |
四、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葛少成,王卓龑,陈曦,范超男. 能源与环保, 2021
- [2]综采工作面煤岩截割产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徐小奔.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煤巷干式钻孔施工集除尘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D]. 张开.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4]储煤筒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沈鑫. 吉林大学, 2018(01)
- [5]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方法探讨[J]. 张亚.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08)
- [6]咪唑类和季膦盐类离子液体润湿煤层结构的基础研究[D]. 赵红红.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煤的润湿特性及其与润湿降尘剂的性能匹配研究[D]. 赵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8]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探讨[J]. 庄海斌. 东方企业文化, 2013(14)
- [9]CFT除尘系统在全岩综掘开拓大巷中的应用[J]. 周建. 煤矿开采, 2012(06)
- [10]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J]. 王永胜. 信息通信,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