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折线岩移观测站误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宇[1](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开采沉陷预计参数计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可能会造成地表沉陷、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生产生活设施损害等情况,对开采矿区的安全生产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断推进,“三下”开采和智能矿山建设等概念的提出使开采沉陷预计参数求取方法的改进成为学者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方法中参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通过分析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地质采矿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对预计参数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数据进行相关程度判定,尽可能避免了地质采矿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信息重叠对开采沉陷参数预计精度造成的误差,并建立回归模型确定了所选取主成分的正确性。建立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PCA-卷积神经网络开采沉陷预计参数计算的模型,将开采沉陷参数预计结果与实际值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后的数据在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时可以产生更少的误差,验证了主成分数据集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在机制上获取具有较强自组织性、自学习性和自适应性的计算模型。利用优化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主成分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含有优化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参数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通过对鄂尔多斯补连塔矿和山西三交河矿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进行不同采矿条件下的开采沉陷预计,为优化煤柱设计和土地复垦提供参考,也对灾害预警评价和指导灾害防治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论文有图30幅,表20个,参考文献67篇。
姚树一,张燕海,杨可明,石晓宇,王剑[2](2020)在《注浆采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SMD-InSAR监测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矿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监测研究大多局限于以地表移动为对象,求取其他形变指标通常仍需野外测量。针对这一不足,构建出一种提取地表移动变形(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SMD)面域信息的模型——SMD模型。模型可求解的量有:①地表沿任意方向的倾斜、曲率,地表倾斜、曲率最大值与其所沿方向;②水平或近水平煤层开采下,矿区地表沿任意方向的水平移动、水平变形,地表水平移动、水平变形最大值和其所沿方向。SMD模型在垂直形变图的基础上,按照方向导数原理计算地表倾斜和曲率;地表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则根据开采沉陷先验规律计算。模拟试验显示,该模型可以较高精度获取地表移动变形值。淮北矿区某矿进行了充填开采,应用SMD模型结合时序InSAR分析该矿地表形变时空演化过程,以及充填开采的减沉减变效果,分析认为注浆活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形变。日平均注浆量、工作面推进距离与最大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SMD模型可用于分析区域地表形变综合情况,为范围评估开采沉陷对建构筑物的影响提供有力依据。
单帅帅[3](2019)在《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矿区煤层开采对地表浅埋输水管线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开采扰动影响下的管线形变和应力演变特征研究,并提出了管线形变治理方案。采用概率积分法对拟开采工作面进行动态预计,并分析了管道沿线地表的移动变形,将影响管线安全运行的地表移动变形分解为不均匀的下沉、横向水平移动和轴向水平移动。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管线模型,结合开采沉陷基本规律,采用节点位移法加载边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开采扰动过程中,埋地管道与土体在竖向和横向上没有发生分离,但在轴向上产生了相互滑动。通过分析管道轴向应力演变情况得知,影响管道顶部和底部轴向应力的主要因素为地表下沉曲率和轴向水平变形。根据基于应力的管道失效判别准则,将管道轴向应力达到许用应力时的地表变形值作为管道的失效判据,从而得出了管道在开挖和未开挖两种情况下的地表变形临界值。由工程实际情况可知,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治理在治理时间和治理技术上均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了在开采扰动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动态治理和在开采扰动前、扰动中或扰动后对管道沿线滩地标高恢复的管线治理时机。结合多种管线治理技术和措施,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综合治理方案。
赵强[4](2018)在《变形监测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工程中的应用——以大同同煤东周窑采煤沉陷区监测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结合近年来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和生产实例,通过采煤沉陷区地面变形稳定性监测及对监测数据资料整理,可为分析采煤沉陷地面变形的形成机理,研究地面移动变形的规律性,预测采煤沉陷地面变形稳定性提供精准、详实的数据,可为采煤沉陷地区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吕挑[5](2017)在《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以淮南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淮南矿区新区松散层厚度普遍在140~580m,属于厚松散层覆盖地质采矿条件,其开采沉陷机理和时空规律与常规采矿条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尚未准确掌握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开采沉陷规律及建立地表移动与变形科学预测方法,严重制约该区的"三下"采煤生产实践。针对上述不足,本文通过实测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以淮南矿区为例系统地开展了厚松散层条件下开采沉陷动、静态规律与地质采矿条件的相关性及多源异构变形预测模型融合方法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基于实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开采沉陷概率积分参数、移动盆地角量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了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在此基础上,基于统计回归理论建立了概率积分预计参数(下沉系数q、水平移动系数b、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拐点偏移系数S/H0和开采影响传播系数k)、移动盆地角量参数(下山边界角β0、上山边界角γ0、走向边界角δ0、下山移动角β、上山移动角γ、走向移动角δ、超前影响角ω、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φ)与地质采矿条件(松散层厚度h、平均开采深度H0、岩层厚度(H0-h)、平均开采厚度m和工作面尺寸D)的定量经验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原理,构建了下沉系数q与地质采矿条件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并测试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2)利用FLAC3D模拟揭示了厚松散层条件地表沉陷规律。以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地质采矿条件为背景,建立了适用于淮南矿区的FLAC3D数值模拟模型。采用控制单因子变量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厚松散层条件下松散层厚度、采高、D/H0与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以及地表下沉系数之间的关系。充分揭示了厚松散层条件开采沉陷规律影响因素及扰动机制。(3)构建了基于多源异构方法的变形动态预测融合模型。在分析了基于变形原因和时间序列的开采沉陷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基础上。优选了测精度高、互补性好的ARMA模型、GM(1.1)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四种时序变形预测方法,推导了融合准则,构建了开采沉陷多源异构变形动态预测融合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厚松散层覆盖工作面开采沉陷预测预报,结果表明多源异构融合模型的下沉和水平移动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均优于单一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马支训,曾凡盛,赵迎春,冯国栋[6](2015)在《合理确定采煤塌陷地复垦边界》文中提出煤矿为国家生产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农田形成了塌陷地。根据国家土地复垦法,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需要对其制定复垦方案,为下一步实施复垦,提供依据。然而,复垦边界的确定成为了关键,过小确定复垦面积,将导致部分塌陷地得不到恢复,过大的确定塌陷范围,使得塌陷影响较小的土地也被治理,浪费了国家和企业的资金。本文通过采煤塌陷地复垦边界的分析,为以后的复垦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徐平[7](2015)在《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管道运输的快速发展和煤矿开采沉陷区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埋地管道将受到采动沉陷影响,因此,煤矿开采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安全正常运营成为管道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沉陷土体中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力学响应研究是埋地管道安全评定的基础,对埋地管道的安全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与手段,对采动沉陷土体中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自行研制了用于沉陷土体中管-土相互作用研究的专用试验系统,主要包括:模型制作系统、沉陷土体的变形控制系统、土体及埋地管道的变形监测系统、管周土体压力及管道应变监测系统等。试验系统可实现不同开采沉陷方式、不同管-土力学参数条件下土体及埋地管道的应力及变形分布规律测试,为沉陷土体中管-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2)借助于研制的沉陷土体中管-土相互作用专用试验系统,对不同土体沉陷过程中的管-土下沉变形、管周土压力、管道轴向应变及管上侧土体的变形进行了测定,得到了管-土下沉变形、管周土压力及管道应变分布规律,揭示了沉陷过程中的管-土变形协同关系、管周体土体破坏及管周约束力分布特征。(3)建立了土体沉陷过程中埋地管道力学响应分析的数值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土体沉陷过程中管-土变形协同关系及管道附加轴向应力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到了沉陷过程中管道埋深、土体力学参数对埋地管道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4)基于概率积分法,分析得到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管道沿线的沉陷变形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沉陷变形预计公式,建立了采动沉陷中的管-土协同变形条件。基于采动沉陷中的管-土变形关系,建立了管-土协同和非协同变形阶段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给出了埋地管道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采动沉陷中埋地管道力学响应的分析程序。(5)针对某煤矿工作面的采矿地质条件,采用相似模拟试验方法预测了该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及埋地管道沿线变形规律。分析得到了开采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埋地管道的安全性进行了评定。研究成果可为采动沉陷过程中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定提供重要依据。
冯春辉[8](2014)在《大新锰矿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大新锰矿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锰矿床,自50年代建矿开采以来,经长期开采,露天矿产资源储量消耗加剧,露天开采延深增加,采剥比不断增大。为保证在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阶段其生产能力保持平衡,着手准备开采深部地下矿体研究,使之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平稳过渡。而边坡稳定性问题是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阶段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的边坡岩体在露天和地下开采环境下同时遭到双重叠加影响,寻求边坡失稳破坏综合治理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成为大新锰矿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大新锰矿安全开采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新锰矿露天矿区边坡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大新锰矿露天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特征,测试其边坡岩块和矿石的物理力学参数性质,总结归纳影响露天矿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因素,阐述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失稳机制以及失稳破坏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及对边坡稳定性研究的需要,选取合理的参数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计算。叙述了露天爆破的震动特征和灾害,理论上分析爆破振动对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给出爆破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安全判据。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大新锰矿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这对大新锰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与防护措施等方面提出边坡失稳预测、治理措施依据。
陈博[9](2013)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采沉陷预计是矿山开采沉陷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开采沉陷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基础上,结合某矿区的实际,针对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方法,以MATLAB为平台,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探讨了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理论与方法,总结了不同预计方法的优缺点,推导了动态预计方法有关公式。2.结合矿区开采沉陷实测数据资料,分析比较了灰色模型、多项式拟合、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网络及自适应拟合推估等方法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中应用及所能达到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期沉陷变化较大、观测期数相隔时间较长的动态变形预计,各种预计方法都难以得到理想结果,其中AR模型较差,自适应拟合推估结果较好;对于各期沉陷变化较平稳,观测时间较平均的动态变形预计,由于能估计趋势项和随机项,自适应拟合推估、AR模型及BP模型预计结果较好,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的预计结果在整体上是较优的。
谢斌[10](2012)在《地层沉降的光纤离散数据建模研究》文中指出数据插值是指一组散乱(又称非均匀)分布的数据采样点在整个区域上构造一个基本的函数的过程。在大量的工程工程实践中,这样的问题成为解决工程问题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程结构和实际的工程施工环境,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监测设备监测到大量的初始数据,如施工参数,但这些大量的数据之间都是离散的,通过这些离散的数据,只能得到监测位置的属性,而其它位置则根据这些离散数据来估计其属性值,而这些估计属性值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施工精度方面的要求。此问题对众多科学和工程领域都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因为实际中能够测量或产生的数据经常会是稀疏且不规则分布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已知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必要的插值、拟合,以达到施工所需要的数据精度。本文中,首先介绍几种主要的的插值方法和拟合方法,然后详细讨论样条插值与样条拟合的方法,并采用我国华东地区普遍存在深厚的第四纪地层矿区煤层开采后松散层深部长期失水压缩而导致地表沉降同时造成了大量的煤矿立井井壁发生破裂为背景,以光纤光栅监测技术测出松散层有限层位的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数据位研究对象,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插值拟合对有限层位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任意层位的应力变化数值模型,从数学角度更加全面的预测整个松散层应力变化情况。针对上述离散数学问题,通过分析目前主要的插值方法与拟合方法(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线性插值、样条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得到插值曲线;样条拟合、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曲线)对光纤光栅监测的离散数据进行插值分析。所以本文最后运用多种插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各种方法的误差精度,选出最优插值法对已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运用MATLAB数值计算软件编写以上插值方法,通过图形、数据表格得出插值结果及拟合曲线。
二、关于折线岩移观测站误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折线岩移观测站误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开采沉陷预计参数计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2.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2.2 卷积神经网络特点 |
2.3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4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2.5 卷积神经网络应用 |
2.6 小结 |
3 开采沉陷主要地矿特征分析 |
3.1 特征选取方法 |
3.2 开采沉陷主要地矿特征分析 |
3.3 预计参数的回归模型 |
3.4 小结 |
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开采沉陷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 卷积神经网络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主成分-卷积神经网络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 卷积神经网络与PCA-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4.4 遗传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4.5 小结 |
5 计算模型应用与分析 |
5.1 鄂尔多斯补连塔矿模型计算 |
5.2 山西三交河矿模型计算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注浆采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SMD-InSAR监测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1 SMD模型基本原理 |
1.1 倾 斜 |
1.2 水平移动 |
1.3 曲 率 |
1.4 水平变形 |
2 SMD模型精度验证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试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5 结 论 |
(3)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工程概况 |
2.1 矿区概况 |
2.2 矿区地质采矿条件 |
2.3 鲍店煤矿5302工作面概况 |
2.4 南水北调输水管线概况 |
3 开采扰动区管道沿线地表沉陷预计分析 |
3.1 鲍店煤矿5302工作面沉陷预计 |
3.2 管道沿线地表移动变形分析 |
3.3 地表移动变形对管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与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
4.1 建立管线模型 |
4.2 管道形变和应力分析 |
4.3 管道失效判据 |
4.4 本章小结 |
5 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治理方案设计 |
5.1 管线形变治理可行性 |
5.2 管线形变治理时机 |
5.3 管线形变治理相关技术和措施 |
5.4 管线形变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变形监测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工程中的应用——以大同同煤东周窑采煤沉陷区监测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及技术资料 |
2 采煤沉陷区地面监测网设计与监测方法 |
2.1 监测范围 |
2.2 监测点布置 |
2.3 监测方案 |
3 地表下沉等值线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以淮南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现状 |
1.3 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厚松散层下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
2.1 淮南矿区概况 |
2.2 厚松散层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特征实测分析 |
2.2.1 地表沉陷预计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地表沉陷角量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2.2.3 厚松散层下地表沉陷规律总结 |
2.3 厚松散层变形特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
2.3.1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方法 |
2.3.2 BP神经网络样本训练 |
2.3.3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厚松散层下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1 FLAC3D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
3.1.1 地层原型的简化 |
3.1.2 FLAC3D数值模拟方案 |
3.2 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1 采动程度对地表移动与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
3.2.2 松散层厚度对地表移动与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
3.2.3 采高对地表移动与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源异构变形预测模型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4.1 常规开采沉陷非线性预测原理及方法 |
4.1.1 ARMA预测模型 |
4.1.2 传统的GM(1.1)预测模型 |
4.1.3 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型 |
4.1.4 卡尔曼滤波模型 |
4.2 多源异构融合预测模型研究 |
4.2.1 多源异构变形预测模型的筛选 |
4.2.2 多源异构变形预测模型的融合准则 |
4.2.3 多源异构变形预测模型权系数的确定 |
4.3 工程实例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数据预处理 |
4.3.3 多源异构变形预测融合模型的构建及预测 |
4.3.4 预测结果的分析 |
4.4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6)合理确定采煤塌陷地复垦边界(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塌陷概述 |
2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3] |
3 地表移动盆地预测 |
3.1 预测方法 |
3.2 预计参数 |
4 复垦边界的确定 |
4.1 按照10mm下沉等值线确定复垦边界 |
4.2 按照80~200mm下沉等值线确定复垦边界 |
4.3 按照200~300mm下沉等值线确定复垦边界 |
5 费用对比 |
6 结论和建议 |
(7)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采动影响下地表与埋地管道变形及受力特征 |
2.1 采动影响下地表变形的基本特征 |
2.2 采动影响下埋地管道与管周土变形特征 |
2.3 采动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受力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采动沉陷土体中的管-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
3.1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试系统 |
3.2 试验台系统的设计 |
3.3 试验材料的制备与安置 |
3.4 试验观测与数据采集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土体沉陷过程中埋地管道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 |
4.1 沉陷土体中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 |
4.2 埋地管道与管周土体的本构关系 |
4.3 沉陷土体中埋地管道力学响应的模型建立 |
4.4 土体沉陷过程中的管-土力学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变形及受力分析 |
5.1 埋地管道沿线的地表变形预计 |
5.2 埋地管与管周土的协同变形分析 |
5.3 基于管-土协同变形的埋地管力学分析 |
5.4 基于管-土非协同变形的埋地管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应力分析及安全性评定 |
6.1 工程概况 |
6.2 采动覆岩及埋地管道变形的试验预测 |
6.3 地表埋地管道的应力分析 |
6.4 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安全性评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新锰矿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边坡稳定性问题研究进展现状 |
1.4.1 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
1.4.2 边坡稳定性控制与治理研究 |
1.4.3 边坡地质灾害分析方法 |
1.5 边坡稳定性研究趋势 |
第二章 矿山地质条件及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2.1 矿区概况 |
2.2 矿山地质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体系 |
2.2.3 矿体地质特征 |
2.3 矿石特征 |
2.3.1 矿石的结构构造 |
2.3.2 矿石矿物成分 |
2.3.3 矿体围岩和夹石 |
2.4 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2.4.1 露天矿岩块力学性质 |
2.4.2 岩体结构 |
2.4.3 岩石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露天矿边坡岩体的特点 |
3.1.1 露天矿边坡的复杂性 |
3.1.2 露天矿边坡的动态特性 |
3.1.3 露天矿边坡赋存地质条件的限制性 |
3.1.4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的特点 |
3.2 边坡影响因素、破坏模式及失稳机理分析 |
3.2.1 边坡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
3.2.3 联合开采作用下边坡失稳机理分析 |
3.3 大新锰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1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3.3.2 变分分析法的分析与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露天爆破振动对边坡岩体影响 |
4.1 爆破振动特征与灾害 |
4.1.1 爆破振动特征 |
4.1.2 爆破地震灾害 |
4.2 露天爆破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2.1 爆破动荷载下开挖边坡 |
4.2.2 爆破的动力破坏效应 |
4.2.3 爆破的松动破坏作用 |
4.2.4 爆破的累积疲劳作用 |
4.3 爆破振动边坡动力稳定性相关分析 |
4.3.1 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岩体的应力分布 |
4.3.2 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 |
4.3.3 爆破开挖边坡稳定性安全判据 |
4.3.4 大新锰矿露天边坡爆破控制措施分析 |
4.3.5 地下开采爆破对露天边坡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新锰矿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5.1.1 数值模拟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简介 |
5.1.2 有限单元差分法的原理 |
5.1.3 FLAC3D特点 |
5.2 大新锰矿数值模拟方案 |
5.2.1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5.2.2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5.2.3 数值模拟方案和边界条件 |
5.2.4 力学判据的选用 |
5.3 应力分布状态及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5.3.1 结束回采时矿房间柱最大主应力分析 |
5.3.2 结束回采时矿房间柱最小主应力分析 |
5.3.3 沿倾向垂直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新锰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与防护措施 |
6.1 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监测 |
6.2 边坡防护治理措施与监测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采沉陷预计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2 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动态预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开采沉陷预计主要影响因素 |
2.1.1 采矿因素 |
2.1.2 地质因素 |
2.1.3 地形因素 |
2.2 开采沉陷预计的内容 |
2.3 开采沉陷预计的常用方法 |
2.3.1 基于实测资料的经验方法 |
2.3.2 影响函数法 |
2.3.3 连续介质力学方法 |
2.3.4 随机介质理论 |
2.3.5 概率积分法 |
第三章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 |
3.1 灰色模型 |
3.2 多项式拟合模型 |
3.3 BP神经网络模型 |
3.3.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4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
3.4.1 平稳时间序列 |
3.4.2 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随机模型 |
3.4.3 平稳序列的建模 |
3.4.4 非平稳序列的建模 |
3.5 自适应拟合推估基本原理 |
3.5.1 拟合推估基本原理 |
3.5.2 自适应拟合推估基本原理 |
3.5.3 信号的协方差函数 |
3.5.4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4.1 矿区的基本情况 |
4.1.1 地质采矿的技术条件 |
4.1.2 观测站的设计 |
4.1.3 观测站的观测工作 |
4.1.4 观测资料的整理 |
4.2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实例及分析 |
4.2.1 算例及结果分析 |
4.2.2 不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方法精度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10)地层沉降的光纤离散数据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函数的插值方法 |
2.1 插值问题及其误差 |
2.2 插值的常用方法 |
2.2.1 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 |
2.2.2 牛顿(Newton)插值 |
2.2.3 分段线性插值 |
2.2.4 样条插值法 |
2.2.5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
2.3 小结 |
3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
3.1 最小二乘拟合法 |
3.2 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 |
3.3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数据插值与拟合的 MATLAB 实现 |
4.1 数据来源 |
4.2 应变数据的插值分析 |
4.3 应变数据的拟合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折线岩移观测站误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开采沉陷预计参数计算模型研究[D]. 徐静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注浆采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SMD-InSAR监测分析法[J]. 姚树一,张燕海,杨可明,石晓宇,王剑. 测绘学报, 2020(07)
- [3]开采扰动区管线形变及治理研究[D]. 单帅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4]变形监测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工程中的应用——以大同同煤东周窑采煤沉陷区监测工程为例[J]. 赵强.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2)
- [5]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以淮南矿区为例[D]. 吕挑. 安徽理工大学, 2017(10)
- [6]合理确定采煤塌陷地复垦边界[J]. 马支训,曾凡盛,赵迎春,冯国栋. 煤矿现代化, 2015(04)
- [7]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 徐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8]大新锰矿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D]. 冯春辉. 广西大学, 2014(02)
- [9]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方法研究[D]. 陈博. 山东理工大学, 2013(02)
- [10]地层沉降的光纤离散数据建模研究[D]. 谢斌.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