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一、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李露露[1](2021)在《小学语文部优课课堂评价语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徐晴[2](2021)在《“有教无类”思想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以乐亭第二小学美术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有教无类”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在此后的两千余年里该思想在教育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孔子提倡以“仁”为其理念的基石,重视每一个个体所拥有的价值。对每一个个体,孔子在授业时追求可以平等均衡的分享教育资源。在执教过程中,孔子追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掘每个人不同的潜能。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思想,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的教养到教学手段,形成了一套他独创的教学体系。不管现在的教育经历了多少次的“翻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在当代小学美术教育中,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依然可以被有效的运用到课堂当中。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活动,有他自身的特点。美术类教育的珍贵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可以使孩子们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发生根本性的蜕变,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另外一种可以抒发情绪,描绘自然的语言。学校美术课堂的设定,可以解放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的从艺术独特的角度观察世界,升华自身。本文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产生、内涵、意义,和“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思想结合运用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这一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有教无类”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主张,对当代小学美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使当代小学美术在传教的过程中实现平等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教无类”在我国从古至今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教无类”不会因为贫富、贵贱、美丑、老幼等原因把受教者排除在外,而是全部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教导学生,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挣钱发财,而是教导学生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提升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本文将就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以微末的眼光与见解,大胆的对先辈圣贤的伟大理念进行解读。并尝试着作用于当今小学美术的学堂之上,利用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产生的共同特点。用后世的眼光探寻以“有教无类”为主体的教育观,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升自我。

陈雪婷[3](2021)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学线上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 ——葫芦岛市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例》文中认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学校课程形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上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网络中来,打破了传统教学对空间、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意味着一切都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它不但带有明显的“应急”的特点,而且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乃至对线上教育本身,都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线上教学持有不同的态度,在线教学的开展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学校推进的深度也不尽不同。因此,了解疫情期间中学线上教学的现状,总结线上教学经验,对研究后疫情时代的中学教学模式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选取葫芦岛市某高中300名高一学生、5位生物学教师对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文献研究法首先了解国内外线上教学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编制和访谈提纲设计。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分别从线上教学的授课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线上线下学习的感受、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教学模式的选择五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表明,线上教学具有交互性、网络共享性,以及教学手段可选择的方式较多的特点,但线上教学形式往往较为单一,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懈怠的问题以及个别教学平台体验感较差。剖析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外部因素、教育对象、教学指导者的角度解读线上教学问题的成因,然后尝试为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比如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线上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教师课程精细设计和自省改进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应用,使得师生教学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师所处的外部条件也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线上直播教学专业培训,助力教师选择和熟练运用线上教学手段;另一方面,网络直播教学平台要不断改善平台使用体验来满足直播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

李婉冰[4](2021)在《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落实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映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层面上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本研究立足于H老师对高一必修、高二选修原电池内容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及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法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论文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在绪论中明确了案例研究方法对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研究的适切性,综述了关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以及“原电池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案例撰写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案例的撰写。案例的撰写分为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H老师对核心素养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认识与解读,并简单介绍了H老师的教学背景信息;第二方面是介绍了H教师在必修及选修阶段的原电池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反思评价的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案例的分析。本案例结合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原电池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首先,分别对高一、高二学生测试卷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学生在各个学业质量水平的平均得分率,得出高一阶段学生普遍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二,高二学生部分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水平四,部分只达到水平二。其次,依据课堂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得出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基本能通过课堂的学习分别构建单液、双液原电池模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课后测试及访谈的结果,分析了学生在原电池学习过程中素养发展的障碍成因。并且结合H教师在原电池教学中的表现,从教师对素养的认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三个方面剖析了教师对发展学生素养的影响。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障碍成因及教师对学生素养发展的影响,得出该案例对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启示:(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2)以实验为依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构建认识模型;(3)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张金燕[5](2021)在《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数字化实验教学为例》文中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提出后就成为了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证据推理”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本研究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利用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对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开发教学设计案例,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一线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数字化实验,围绕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培养,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对结合数字化实验与“证据推理”素养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梳理,建立以数字化实验为主题的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型,同时为检测学生在教育实践前后“证据推理”素养水平变化,建构了“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并以此工具为标准设计了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前后测试题。实践部分:选取高中化学人教版“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及“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案例,运用数字化实验进行了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教学设计,并在南昌Y中的高二(2)班为实验班进行教学实施,同时选取学生化学成绩相近的高二(4)班为对照班。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以数字化实验为例的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型有利于化学成绩的提升。第二,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水平与化学成绩呈正相关。第三,本研究提出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型有利于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水平提升。其中,中等生较优等生效果显着,男生较女生更显着,同时能有效帮助处于“证据推理”素养1水平的学生较快提升至2水平。

严红波[6](2021)在《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初中英语课堂鲜活起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化教学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核心。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开展体验、实践、合作教学,使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由"书本世界"的人变为"生活世界"的人。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科目,语言本身就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学要想有质的突破,必须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初中英语课堂鲜活起来。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借助生活化教学为初中英语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呢?一、突破书本与生活的界限,促使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和运用语言。

刘奕婷[7](2020)在《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名师备受关注。许多人尊崇名师教学,并把名师教学案例作为教学标本加以借鉴和学习。由于很多人对名师教学缺乏思辨和省察的眼光,不免造成盲目跟进,盲目鼓吹名师教学的弊端。本文主要讨论窦桂梅讲授《清平乐·村居》《晏子使楚》《皇帝的新装》三篇课文的三个教学案例,以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言特征、教学风格、视听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为主要分析研究的对象,对她教学中存在的文本解读错误、刻意强调主题教学、过度强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偏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以窦桂梅的语文教学案例为分析研究对象,讨论其语文教学的得失,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有助于人们认识名师教学的不足之处与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有助于改变不分是非一味叫好的风气。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笔者自身加深认识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张亚培[8](2020)在《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xxx中学实践教学为例》文中指出“导学式”教学产生于上世纪末,是我国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高中历史教师“导”为主要线索,以学生的“学”作为主体,重视高中学生在历史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自主开展学习。具体而言,“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以高中历史“导学案”作为教学实践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历史知识的启发、引导、组织等深度参与下,高中学生自主的开展学习,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优化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教师与学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导学式教学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学科研究的特点,研究层次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并且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都有研究,但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应用研究还没有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在课型应用研究与导学案设计与制作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对于操作程序的设计缺乏时间规定;对于导学式教学实证调查与案例分析较少。导学式教学需要进行广泛的实践调查与实证分析,更需要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和不懈努力。研究导学式教学要科学把握导学式教学及导学案的概念和运用的理论依据,熟知导学式教学的类型;认真评析导学式教学的操作方法科学设计每个环节;要做到认真地比较近年来国内外提出新的教学方式与导学式教学的异同;研究过程中更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做好调查、访谈与数据及案例分析,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展示实施过程、评价和分析实施结果。并且根据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可实施的意见。通过研究发现,导学式教学可以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富有系统性,导学式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按照导入示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拓展训练、小结反思进行教学。导学式教学的六个基本程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六个基本程序建构起高中历史课堂导学式教学的基本框架,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导学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创造能力。导学式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导”必须在真正意义上建立在学生真实“学”的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由“导”引“学”、由“学”定“导”、为“学”而“导”。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在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导学式教学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和进行教学准备时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过程。导学式教育教学实践也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例如:导学案的精心设计与制作;导学式教学环节的时间管理,尤其是讨论环节时间的计划与控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等问题。教师在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应做好课堂管理工作,遵循导学式教学过程中科学与严谨把控原则,充分考虑学情;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学案,强化学生知识内化能力;控制好讨论环节的时间、随时倾听和掌握学生讨论状况,及时答疑解难,对导学式教学进行适时反思。在甘肃省天水市xxx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中使用导学式教学,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前提下,切实有助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管理、教学设计能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莫媛媛[9](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议题式教学顺应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师生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本文着重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总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具体实践经验,以期为一线教师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研究法以及归纳总结法。正文中从四个部分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第一部分,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首先,界定议题、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等核心概念。其次,阐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概括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即教学目标素养化、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最后,分析在新高考、新课标等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结合议题式教学实践,通过访谈研究和经验总结,根据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教学流程,概括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议题确定应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学设计应坚持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能力立意和素养导向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实施应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教学评价应坚持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做到的“八个统一”作为科学指导,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坚持议题教学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典型的议题式教学案例,呈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依次为明确目标选取议题、分解议题设计教学、围绕议题组织议学和教学评价升华议学。第一环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议,根据教材重难点,依托时政热点等选取议题。第二环节,教师基于教材分析确定子议题,结合子议题展开活动设计,围绕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第三环节,教师围绕议题,课上描述教学议题,组织学生在教学情境下开展合作探究,展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最后环节,依托教师评价学生综合表现、学生评价议题实施效果,通过课堂综合评价升华议学。第四部分,结合前文论述的议题式教学基本原则与实施的基本环节,尝试归纳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首先,立足教学目标,注意议题选择的合理性。教学应坚守课程性质,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价值引领,以实现课程目标。议题需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次,合理设计教学,注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活动设计必须围绕议题开展,进而设计学生共同探究的活动,创设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合理预设注重课堂的生成。之后,营造民主氛围,注意议学实施的活动性。教师需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提供学生表达和解释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主体参与,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后,优化评价体系,注意教学评价的真实性。运用科学的议题式教学评价量表,专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教学评价应立足教学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他评相结合,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黄露[10](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在这转型与变革的四十年里,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有助于理清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地认知中学语文教学规律,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论文选择了中学语文经典课文《祝福》作为研究的着力点,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探究改革开放至今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为研究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科学主义时期的“工具思想”取向,素质转型时期的“语言思维”取向,人文回归时期的“人文素养”取向。笔者将三种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放置于语文教育历史长河中从三条路径进行分析:一条路径是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当时的语文主流教学观念探究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第二条路径是探究各个时期语文教育界对《祝福》的解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祝福》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此佐证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上述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祝福》教学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每种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困惑。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我国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思想本位”走向“人文素养本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具体来看,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从语文知识走向语文素养;教学方法从讲授分析走向合作探究;教学目的从智力培育走向素养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如何选择与确立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二、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2)“有教无类”思想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以乐亭第二小学美术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课题
    一、研究的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对象
    五、实用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关于“有教无类”思想
    一、孔子“有教无类”思想解释
        (一)“有教无类”的思想内涵
        (二) “有教无类”的影响与价值
第三章: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教无类”
    一、课堂中学生个体差异及教育方式
        (一)美术课堂中学生个体间的不同表现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三)“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二、“有教无类”在美术课堂中的实践
        (一)调研实习
        (二)教学报告总结
    三、“有教无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贡献及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学线上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 ——葫芦岛市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概念的界定
        2.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中学生物学线上教学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四)访谈目的
    (五)访谈对象
    (六)访谈内容
    (七)调查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
        2.调查访谈结果
        3.疫情下葫芦岛某中学线上教学的现状分析
    (八)中学生物学线上教学问题现状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影响教学质量
        2.学生自主自律性不强
        3.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经验欠缺
        4.教育信息化助推线上教学
三、适应后疫情时代的中学生物学线上教学改进策略
    (一)理念转变,模式融合
    (二)家校联动,强调自主
        1.以校为主着重学生自主自律
        2.家校联动共提监管意识
    (三)能力强教、因时制宜
        1.常态研训提升教学水平
        2.持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3.更新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四)客观评价、以评促改
    (五)平台完善、增强体验
四、结论
    (一)总结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线上教学的现状调查
附录 B 访谈记录
致谢

(4)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案例研究的缘起
        1.1.1 为什么选择案例研究
        1.1.2 为什么选择“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进行案例研究
        1.1.3 为什么选择“原电池教学”进行案例研究
    1.2 采用案例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原电池”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4.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1.4.3 案例研究
    1.5 案例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5.1 案例撰写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5.2 案例分析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案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在“原电池”教学中的培养
    2.1 H老师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认识与解读
    2.2 必修阶段H老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
        2.2.1 课前:H老师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2.2.2 课中:H老师关于“化学反应与电能”的教学实录
        2.2.3 课后:H老师的教学反思
    2.3 选修阶段H老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
        2.3.1 课前:H老师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2.3.2 课中:H老师关于高二“原电池”的教学实录
        2.3.3 课后:H老师的教学的反思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原电池教学中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发展情况分析
        3.1.1 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分析
        3.1.2 学生课后测试分析
        3.1.3 学生原电池素养发展障碍成因分析
    3.2 原电池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发展的影响剖析
        3.2.1 教师对素养的认识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2.2 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2.3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3 原电池教学案例对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启示
        3.3.1 以实验为依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构建认识模型
        3.3.2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促进素养发展
        3.3.3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高一原电池“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发展测评试卷
附录4 高二原电池“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发展测评试卷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数字化实验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1.1 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1.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1.2.2.2 “证据推理”素养的研究
        1.2.3 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2.3.1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
        1.2.3.2 国内教学设计研究
        1.2.4 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1.2.4.1 国外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
        1.2.4.2 国内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
        1.2.5 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流程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杜威五步教学法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2 证据推理
        2.2.3 化学教学设计
        2.2.4 数字化实验
3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3.1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3.1.1 设计角度的多样性
        3.1.2 整体结构的系统性
        3.1.3 教学流程的特殊性
    3.2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3.2.1 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
        3.2.2 收集有效的事实证据
        3.2.3 注重推理思维的培养
        3.2.4 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3.3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3.3.1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3.3.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设计
        3.3.3 整合数字化实验的学习任务设计
    3.4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编制的依据与检验
        3.4.1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编制的依据
        3.4.1.1 课标中“证据推理”素养水平的界定
        3.4.1.2 “证据推理”素养水平的再划分
        3.4.2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编制依据的检验
    3.5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3.5.1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的编制
        3.5.1.1 前测试题的编制
        3.5.1.2 后测试题的编制
        3.5.2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评价工具的检测
        3.5.2.1 信度检验
        3.5.2.2 效度检验
4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4.1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4.1.1 教学分析
        4.1.1.1 内容分析
        4.1.1.2 教学背景分析
        4.1.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4.1.3 教学设计思路
        4.1.4 教学过程设计
        4.1.5 教学设计说明
    4.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4.2.1 教学分析
        4.2.1.1 内容分析
        4.2.1.2 教学背景分析
        4.2.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4.2.3 教学设计思路
        4.2.4 教学过程设计
        4.2.5 教学设计说明
    4.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4.3.1 教学分析
        4.3.1.1 内容分析
        4.3.1.2 教学背景分析
        4.3.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4.3.3 教学设计思路
        4.3.4 教学过程设计
        4.3.5 教学设计说明
5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实施
    5.1 教学实施
        5.1.1 实施目的
        5.1.2 实施对象及地点
        5.1.3 实施过程
    5.2 实施效果测试工具说明
    5.3 实施结果统计与分析
        5.3.1 化学成绩结果分析
        5.3.2 前后测试题结果分析
        5.3.2.1 前测试题结果分析
        5.3.2.2 后测试题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教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汇总
    附录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汇总
    附录 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教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汇总
    附录 4 实验班与对照班高二下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化学成绩
    附录 5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前测题
    附录 6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后测题 1
    附录 7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后测题 2
    附录 8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后测题 3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初中英语课堂鲜活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破书本与生活的界限,促使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二、采用多种方式去组织教学,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变课堂为生活实践的舞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借助对比学习活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7)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名师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案例的特征
        (二)名师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窦桂梅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分析——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
        (一)关于《清平乐·村居》文本立意的解读
        (二)解读过程中对人文性教学的强调
    第二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特征分析——以《晏子使楚》《清平乐·村居》《秋天的怀念》等为例
        (一)追求幽默感
        (二)追求深邃性
        (三)追求广博性
    第三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分析——以《圆明园的毁灭》《清平乐·村居》《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
        (一)突出人文性主题的教学方法
        (二)富含情感的教学语言
    第四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视听材料使用分析——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
        (一)《清平乐·村居》视听材料的使用情况
        (二)音频、视频等视听材料的过度使用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过多使用视听教学材料可能意味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
    第五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控制分析——以《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
        (一)《晏子使楚》的课堂教学节奏
        (二)合理的课堂节奏不等于分秒不差的课堂时间掌控
第二章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缺点
    第一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迎合教改要求和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
        (二)追求精巧的课堂设计
        (三)文本解读别出心裁,追求立意的深刻和高远
        (四)课堂教学追求“人文性”
        (五)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第二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缺点与警示
        (一)多样化的文本解读不等于可以随便解读
        (二)不做无意义的互动
        (三)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
        (四)语文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的距离不容忽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xxx中学实践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对于导学式教学相关概念及操作程序的研究
        (二)对于导学案设计及实施建议的研究
        (三)导学式教学应用价值的研究
        (四)对于导学式教学实施建议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导学式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导学式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二、导学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学习的认知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叶圣陶“导儿学步”教学理论
    三、导学式教学与相近教学模式的对比
        (一)相近教学方式的介绍
        (二)理念对比
第二章 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施—以甘肃省天水市XXX中学的实践教学为例
    一、实施对象
    二、导学式教学实施开展计划介绍
    三、实施教学具体实施内容
        (一)导学式实践教学前期理论探究
        (二)实施案例
        (三)导学式教学实践注意事项
        (四)关于导学式教学案例实施的解释说明
第三章 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三)问卷调查的内容
        (四)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五)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二、学生访谈分析
        (一)访谈准备
        (二)访谈结果
    三、教师评课分析
        (一)课堂情况评价
        (二)教学效果评价
第四章 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的总结反思
    一、导学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循序渐进 促进学生学习多元发展
        (二)融会贯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尊重差异维护学生主体地位
        (四)集体协作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
        (五)灵活设计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二、问题与实施建议
        (一)导学式教学在教育教学实践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二)导学式教学的实施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海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概念
        1.议题
        2.议题式教学
        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与自由学习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观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素养化
        2.教学内容活动化
        3.活动内容课程化
        4.教学评价多元化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
        2.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议题确定原则
        1.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2.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3.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二)教学设计原则
        1.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统一
        2.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3.能力立意和素养导向相统一
    (三)教学实施原则
        1.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2.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3.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四)教学评价原则
        1.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
        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统一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明确目标选取议题
        1.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议选取
        2.根据教材重难点选取
        3.依托时政热点选取
    (二)分解议题设计教学
        1.基于教材分析确定子议题
        2.结合子议题展开活动设计
        3.围绕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三)围绕议题组织议学
        1.教师描述教学议题
        2.教学情境下开展合作探究
        3.学生展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升华议学
        1.教师评价学生综合表现
        2.学生评价议题实施效果
        3.课堂综合评价升华议学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立足教学目标,注意议题选择的合理性
        1.坚守课程性质,实现课程目标
        2.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
        3.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价值引领
        4.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合理设计教学,注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1.活动设计必须围绕议题开展
        2.设计学生共同探究的活动
        3.创设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
        4.合理预设注重课堂的生成
    (三)营造民主氛围,注意议学实施的活动性
        1.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
        2.提供学生表达和解释的机会
        3.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主体参与
        4.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优化评价体系,注意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1.运用科学的议题式教学评价量表
        2.专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
        3.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他评相结合
        4.立足教学过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挥棒
        1.1.2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难以抉择的现象
        1.1.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探究语文四十年教学改革的钥匙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有助于把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演进规律
        1.3.2 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1.3.3 有助于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1.5.2 《祝福》的研究现状
        1.5.3 《祝福》教学案例的选择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与阶段划分
    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释义
        2.1.1 价值与教学价值
        2.1.2 价值取向与教学价值取向
        2.1.3 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2.1.4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2.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
        2.2.1 正确认识中学语文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把握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2.2.2 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
        2.2.3 把握语文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规律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革故鼎新
    2.3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阶段划分
        2.3.1 阶段划分的前提:中学语文教育社会背景
        2.3.2 阶段划分的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文件的指导思想
        2.3.3 阶段划分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教学观念
3 科学主义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78 年—1985 年):工具思想本位
    3.1 科学主义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思想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3.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工具与思想并重,追求教学体系科学化
        3.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文学型教学
    3.2 “工具思想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3.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文本解读阶级化,强调思想
        3.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3.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3.3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3.3.1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3.3.2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4 素质转型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86 年—2000 年):语言思维本位
    4.1 素质转型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语言思维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4.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培育思维,发展智力
        4.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思维型教学
    4.2 “语言思维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4.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解读多元化,开拓思维
        4.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4.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4.3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4.3.1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4.3.2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5 人文回归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2001 年—今):人文素养本位
    5.1 人文回归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5.1.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文精神的回归
        5.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人的发展
    5.2 “人文素养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5.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淡化主题解读,强化素养培育
        5.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5.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5.3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5.3.1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5.3.2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6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6.1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
        6.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动力
        6.1.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
        6.1.3 “人文素养本位”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6.2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启示
        6.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前提:追溯逻辑起点,明确语文教学本质
        6.2.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依据:着力于“人”的发展
        6.2.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关键: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7 研究发现与不足(代结语)
    7.1 研究发现
        7.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1.2 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7.1.3 “鉴古知今”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有效途径
    7.2 研究不足
        7.2.1 研究的严谨性有待加强
        7.2.2 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部优课课堂评价语个案研究[D]. 李露露. 西南大学, 2021
  • [2]“有教无类”思想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以乐亭第二小学美术教学为例[D]. 徐晴.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学线上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 ——葫芦岛市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例[D]. 陈雪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D]. 李婉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数字化实验教学为例[D]. 张金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初中英语课堂鲜活起来[J]. 严红波. 英语画刊(高中版), 2021(02)
  • [7]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D]. 刘奕婷.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导学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xxx中学实践教学为例[D]. 张亚培.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9]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D]. 莫媛媛.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D]. 黄露. 宁波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