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

一、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伟[1](2019)在《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名贵经济种类。随着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发展扩大,导致人工养殖中华鳖疾病的各种病原不断出现,每年都会爆发疾病,引起中华鳖大量的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体表皮肤感染细菌所致,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患有疥疮病的并且症状明显的中华鳖背甲病灶处、肝脏、肠道分离到致病菌,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两株优势菌Lb18-01和Lb18-02,采用生理生化方法鉴定两株病原菌的种类,同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两株菌株16SrDNA序列与NCBI的基因库中的细菌16SrDNA比较,利用ClustalX和MEGA软件对两株菌株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与同源性最高的细菌16SrDNA进行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生化理化鉴定的结果一致。鉴定Lb18-01为普通变形杆菌、Lb18-02为脑膜脓毒性黄杆菌。人工回归感染中华鳖症状与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患疥疮病的中华鳖病症相一致,其中Lb18-01对健康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1.0×106CFU/g和8.4×105CFU/g,Lb18-02对健康中华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8.2×105 CFU/g和6.3×105CFU/g。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两株病原菌均对青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20种药物均表现出了耐药性。病鳖和健康中华鳖组织切片比较结果表明:肝、脾、肾、肠等多种内脏器官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病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发现:病鳖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过氧化氢酶、还原性谷胱甘肽均低于健康鳖。血清中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着地低于健康鳖。病鳖的尿素氮、谷草酶:谷丙酶比值高于健康鳖值,肌酐的含量显着高于健康鳖。本论文以湖南某地的中华鳖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研究、血液生化指标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提供资料。

李芳[2](2019)在《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发展,鱼类疾病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淡水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motile Aeromonas septicemia,MAS)与弯口吸虫病(Clinostomum disease)(又称黄蛆病,yellow grubs disease),分别是典型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复殖吸虫病。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我国特有鱼类,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因其为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的唯一分布,因此胭脂鱼兼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近年来,上述两种疾病在胭脂鱼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给鱼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本研究针对胭脂鱼养殖场频发的上述两种疾病展开病因学、病理学及免疫应答机制等内容的研究,以期为深入解析宿主对MAS的免疫应答机制和防控胭脂鱼MAS和弯口吸虫病提供新视角和参考资料。1、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初步研究为鉴定某养殖基地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幼鱼病原菌,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患病胭脂鱼内脏和腹水中分离致病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和cpn60、rpoB、gyr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通过回感实验、半致死量(LD50)实验和16个毒力基因检测确定菌株致病性,同时开展32种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获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理材料,对筛选出的健康胭脂鱼幼鱼进行腹腔注射200μL2.0×108 cfu/mL(LD50-24h)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于感染后第4、12、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组织结构观察,第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超微结构观察,结合半定量描述方法对不同时间点各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价,以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elano-macrophage center,MMC)为参考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各组织中MMC响应策略,以评价组织免疫反应水平;为探究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对致病菌感染前、后(第4 h)的胭脂鱼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9个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后第4、12和24 h的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自然发病胭脂鱼幼鱼内脏团和腹水中分离到两株优势菌,经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两个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命名为BBAh1)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命名为BBAv1)。(2)回感实验证实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均为胭脂鱼MAS致病菌,两个菌株中分别检测到7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ompA和aspA)和8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aexT、ast和flaA),二者对胭脂鱼幼鱼的7天半致死量(LD50-7d)分别为1.93×105 cfu/g和8.77×105 cfu/g;且嗜水气单胞菌致死性更强,维氏气单胞菌致肠炎比例更高。(3)对32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菌株药敏特征相似,对28种药物显示出相似的敏感性,这可能与两个菌株来源于同一环境有关;建议使用两个菌株都十分敏感的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等药物来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4)MAS的组织显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内皮细胞损伤、溶血、血液凝集、MMC响应、组织坏死、淋巴细胞浸润、粒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肝细胞空泡化、凝固样坏死和胞质嗜酸性变性以及红细胞萎缩变性等;超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塌陷,系膜细胞肿胀,足细胞增生,滤过装置遭到严重破坏;巨噬细胞功能活跃,表现为大量吞噬各类损伤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肝脏狄氏间隙遭到严重破坏,肝细胞中糖原消失,线粒体外嗜肿胀,自噬溶酶体增多。上述现象说明:胭脂鱼MAS导致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机体造血、排泄和代谢等功能障碍,是细菌感染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5)MAS发展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中肾、头肾和脾脏MMC响应策略基本一致,表现为单个MMC面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相对组织面积越来越大;肝脏MMC响应策略与上述组织存在差别,即感染后12 h内,肝脏中MMC各指标基本无变化,至感染后第24 h,组织中MMC数量和相对组织面积才显着增加(P<0.05)。(6)组织MMC响应策略反映出组织器官免疫应答策略,即脾脏在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头肾、中肾,肝脏免疫反应能力最弱;另外,由于脾脏MMC响应最为敏感,因此其更适宜用作评价机体生理状态或免疫水平的生物指标。(7)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后第4 h,胭脂鱼脾脏共获得1390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q<0.05),其中907个表达显着上调,483个表达显着下调;随机抽取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qRT-PCR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进而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8)1390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16个二级GO类别,主要为白介素1受体绑定(GO:0005149)、白介素1受体复合物(GO:0045323)、细胞因子受体绑定(GO:0005126)、炎症反应(GO:0006954)、生长因子受体绑定(GO:0070851)和免疫反应(GO:0006955)等;15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含:NF-kB信号通路(ko04064)、TNF信号通路(ko04668)、NOD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1)、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0)和炎性肠炎疾病IBD(ko05321)等;上述GO类别和信号通路均与机体免疫反应相关。(9)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TLR6和PGRP5)、白介素(IL1B、IL6、IL8、IL10、IL11和IL12)、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XCL8)、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分子(CD68、CD200、CD247、CSF3和CSF3R)及补体(C6和C7)等诸多免疫相关分子均积极参与到机体抗菌活动中。(10)据转录组和qRT-PCR结果推测胭脂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可能如下:病原菌进入机体后,其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便被模式识别受体(如TLRs和PGRP5)所识别,接着收到信号的受体细胞开始分泌细胞因子,如IL1和TNF等,这些细胞因子进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将直接启动其下游的NF-kB信号通路应答,活化的NF-kB进入核内与靶基因上游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起始转录,至此机体开始启动强烈的免疫反应来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感染,组织学层面可见免疫细胞大量增殖,吞噬作用活跃,MMC响应强烈,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等,但与此同时,MAPK和NF-kB信号通路似乎还启动了负调节机制来避免机体炎症反应过度。2、胭脂鱼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本研究从自然发病的人工池塘中随机抽取148尾胭脂鱼幼鱼进行编号和生长指标(全长、体长和体质量)测量;随后通过解剖从鱼体组织中剥离寄生虫包囊,并记录包囊寄生部位和数量用于计算感染率、感染强度、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使用解剖针分离出包囊中的囊蚴并将其保存于70%酒精,后采用形态学(制作囊蚴标本)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CO1和ITS)鉴定囊蚴种类;针对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和终末宿主食鱼鸟类,在发病胭脂鱼养殖场进行寄生虫生活史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囊蚴形态学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证实本研究分离到的寄生虫为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 complanatum)。这是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作为扁弯口吸虫中间宿主的首次记录,且证实囊蚴生殖系统形态特征是鉴别此类寄生虫的可靠形态学依据,CO1(6.87%)较ITS(1.68%)变异位点率更高,鉴别弯口吸虫的效率也更高。(2)抽查样本中共有96尾胭脂鱼受到扁弯口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9%,感染强度为1-7(2.3±1.38)个囊蚴/尾;较躯干部和尾部而言,囊蚴在胭脂鱼头部分布较多,相应的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分别为0.557和0.545。(3)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胭脂鱼在全长和体长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就体质量和肥满度而言,感染组(体质量=6.44±0.19 g;肥满度=1.70±0.03 g/cm3)则显着低于未感染组(体质量=10.36±0.51 g;肥满度=2.51±0.03 g/cm3)(P<0.01)。(4)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生活史完整:以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小土蜗(Galba pervia)为第一中间宿主,胭脂鱼幼鱼为第二中间宿主,食鱼鸟类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和普通翠鸟(Alcedo bengalensis)为终末宿主。(5)防治建议:1)年终彻底清塘并用生石灰杀灭螺类,清除池塘引水渠中大量繁殖的宿主螺类;2)在鱼苗、鱼种培育池上方设置防鸟网。综上研究,首次在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中同时分离到具有强烈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筛选出适于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药物;通过对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前后胭脂鱼幼鱼肾、脾和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发现一系列未见报道的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现象,以及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应答情况;通过嗜水气单胞菌刺激胭脂鱼脾脏的转录组分析,以及qRT-PCR对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检测,发现以TLRs和PGRP5为代表的PRRs在早期病原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步骤是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产生免疫应答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为扁弯口吸虫的中间宿主;弄清楚了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的完整生活史过程;提出了清塘杀螺、防鸟等防控措施。研究结果丰富了鱼类病害研究内容,为生产实践上防控胭脂鱼此类疾病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双[3](2018)在《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生化指标分析》文中提出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因具有个头大、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产量持续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大规模病害的爆发阻碍了异育银鲫养殖业的发展,其中病害主要有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2012年来,异育银鲫养殖区爆发了大规模“鳃出血病”,该病死亡率极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鉴定引起这种疾病的是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CyHV-2最早于1992年在日本的金鱼中被发现,因其是第二个从鲤科鱼中分离出的病毒,国际病毒系统分类与命名委员会命名其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HV-2),因其可造成鲫鱼造血组织器官坏死,因此,又称该病毒为“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Herpes viral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HVHNV)。鲤科鱼疱疹病毒目前分为三个型,分别为鲤痘疮病毒(Carp pox herpesvirus,Cyprinid herpesvirus,CyHV-1);鲤疱疹病毒 Ⅱ 型(CyHV-2)及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Cyprinid herpesvirus3,CyHV-3)。目前,对CyHV-3的研究较多,而对CyHV-2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首先利用SYBR Green建立了异育银鲫CyHV-2病毒数量的定量方法;然后对ORF72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和抗体制备;最后分析了病毒感染前后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这些数据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防治办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异育银鲫中CyHV-2载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本研究根据CyHV-2 ORF1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SYBR Green法建立了异育银鲫中CyHV-2的Realtime PCR定量检测方法,首先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对各组织中CyHV-2的拷贝数进行测定,分析出该病毒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发现脾、肾组织中表达量较高,鳃、肝、肠、肌肉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这些数据为监测、预防及控制CyHV-2的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2.ORF72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和抗体制备本研究根据CyHV-2-ORF7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CyHV2-ORF72,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113bp,可编码370个氨基酸的蛋白。该基因的PCR产物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ORF72,将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了分子量约为45 kDa的重组蛋白,与预测的蛋白大小基本一致。将纯化的重组蛋白皮下多点免疫注射新西兰大耳兔制备了 ORF72的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能与病毒粗提液有良好的反应,特异性较好。这些数据为下一步建立疫苗和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3.CyHV-2感染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本研究对感染CyHV-2前后异育银鲫血液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对血清酶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患病鱼血中除白细胞(WBC)数量显着升高(p<0.05)外,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极显着下降(p<0.01),红细胞压积(HCT)也表现出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病鱼组和健康鱼组相比,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氮(BUN)的含量也极显着升高(p<0.01);此外,病鱼中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这四个酶活力显着性升高(p<0.01),这些数据为进一步揭示CyHV-2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秦钦[4](2017)在《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发掘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快长亲本群体及家系为主要研究目的,结合抗病及饲料利用等方面指标,分析不同繁育组合的育种潜力。并进一步探讨营养、生长相关基因以及两者的互作对黄颡鱼家系生长的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内分泌系统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在动物营养、生长及营养调控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营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调节IGF-Ⅰ的表达,调控鱼类的生长发育。筛选能有效利用日粮营养的黄颡鱼家系,并探究其分子机制,通过日粮营养,调节IGF-I在黄颡鱼体内的表达,进而调节生长性能,对于黄颡鱼快长家系的选育意义重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了 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 120日龄和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数据。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25-0.66;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98%、2.99%和0.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83 g)高3.58%。各组合以G(♂)×S(♀)、G(♂)× C(♀)、S(♂)× T(♀)组合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55 g、121.76 g和 120.08 g。G(♂)× S(♀)、G(♂)× C(♀)、S(♂)× 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89%、22.36%和20.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77%、11.50%和4.62%。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2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选取滆湖(G)、石臼湖(S)和太湖(T)野生黄颡鱼亲本,设计建立5个繁育家系组,分别为群体内繁育组Ⅰ(G♂×G♀)、Ⅱ(S♂×S♀)、Ⅲ(T♂ × T♀)和群体间繁育组Ⅳ(G ♂ × S ♀)、V(S ♂ × T♀)。家系组苗种培育至70 d时,每个家系组取鱼600尾,设3个平行,开展养殖试验,试验时间60 d,试验结束时测量各家系组黄颡鱼体重,计算体重绝对增长率(AGRW)、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等,并测定胃肠道消化酶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AGRW、WGR、FCR及SR指标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的AGRW和WGR最高,分别为0.126±0.005和316.11±15.67,与其母本群体自交繁育家系组Ⅱ比较,在两个指标上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胃、肠蛋白酶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家系组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家系组Ⅳ(G♂×S♀),在饲料蛋白利用方面优于其他各组,促进了饲料利用和鱼体生长速度的提高,具有较好的生长表型,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势繁育组合。3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为了探究不同黄颡鱼家系组的免疫性能,选取(G♂×G♀)、Ⅱ(S♂ × S♀)、Ⅲ(T♂× T♀),Ⅳ(G ♂ × S♀)和V(S ♂ × T♀)5个家系组130 d日龄的鱼种300尾/家系,试验鱼体重为(8.5±1.5)g。开展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在攻毒0h及攻毒后6 h、24 h、48 h采样。测定累积死亡率(CM)及血浆、肝脏免疫相关指标,包括血浆总蛋白(TP)、乳酸(L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黄颡鱼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除血浆AKP之外的指标都表现出组间显着差异(P<0.05)。攻毒48 h后,CM由高到低顺序为Ⅱ>Ⅴ>Ⅲ>Ⅳ>Ⅰ。攻毒24 h后血浆TP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攻毒48 h后,家系组Ⅰ、Ⅳ保持了较高TP含量,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着(P<0.05)。各家系组血浆LA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8 h家系组Ⅰ、Ⅳ的血浆LA显着低于其他家系组。攻毒后各家系组血浆转氨酶含量急剧上升,家系组Ⅰ、Ⅱ血浆ALT在24 h首先恢复到攻毒前水平。攻毒24 h后,肝脏中SOD水平达到顶峰,48 h家系组Ⅴ肝脏中SOD水平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家系组(P<0.05)。肝脏MD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攻毒后6 h,家系组Ⅰ肝脏的MDA水平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48 h家系组Ⅲ肝脏的MDA显着高于家系组Ⅰ、Ⅱ、Ⅳ(P<0.05)。由结果可知,各家系组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差别。家系组Ⅰ(G♂ × G♀)在CM、TP、LA、ALT、MDA等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抗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抗嗜水气单胞菌方面表现出抗病优势。4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本研究从黄颡鱼幼鱼肝脏克隆了IGF-Ⅰ cDNA全长序列,并对IGF-Ⅰ基因在黄颡鱼体中的组织分布进行分析。开展饥饿及再投喂IGF-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测定禁食3周和再投喂3周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肝脏IGF-Ⅰ mRNA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84 bp,该全长序列包括480 bp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编码159个氨基酸,包括4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71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包括B,C,A,D结构区)和47个氨基酸E区。氨基酸序列对比和进化分析结果揭示,黄颡鱼IGF-Ⅰ在鲶形目及其近亲物种高度保守(71%-87%)。IGF-Ⅰ mRNA在黄颡鱼肝脏中分布最高,其次为脑组织。持续投喂对照组鱼体质量和体长都显着提高(P<0.05),肥满度变化较小(P>0.05);饥饿试验组在禁食期间,体重、体长、肥满度和肝脏IGF-Ⅰ表达显着降低(P<0.05),再投喂后的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显着提高,并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表明,黄颡鱼的IGF-Ⅰ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度较高,IGF-ⅠmRNA表达与营养摄入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5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本研究在IGF-Ⅰ cDNA基础上设计引物,以黄颡鱼DNA为模板,运用PCR产物测序方法,分离测序部分DNA序列,拼接得到IGF-Ⅰ基因的DNA序列。克隆得到的IGF-Ⅰ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5536 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外显子序列长度分别为33 bp、351 bp、36 bp和 144 bp;内含子序列长度分别为 1174 bp、1464 bp和2064 bp。利用设计的引物对黄颡鱼混合DNA及个体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获得7个SNPs位点:g.2143G>C、g.2539A>G、g.2711A>G、g.3187A>G、g.4095A>G、g.4305C>A以及g.4343C>T。7个SNPs位点全部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g.2143G>C、g.2539A>G和g.2711A>G位于第二内含子;g.3187A>G、g.4095A>G、g.4305C>A和g.4343C>T位于第三内含子。7个位点均是双等位多态性,其中转换5个,颠换2个。6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家系种质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滆湖(G)石臼湖(S)黄颡鱼群体2个子代家系组(G ♂×S♀)、(S♂ ×S♀)的幼鱼,每家系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日粮蛋白含量37%(P37)和蛋白含量40%(P40)的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含量、家系2因素对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IGF-Ⅰ mRNA的相对表达量等指标均影响显着(P<0.05),2因素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上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40)/(G♂ ×S♀)组获得最大末重、增重率和IGF-Ⅰ基因表达量。由此可见,黄颡鱼幼鱼可通过种质筛选和日粮蛋白营养调节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G♂× S♀)家系在高蛋白日粮投喂下,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汪建国[5](2016)在《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0)——鳜鱼疾病(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病毒性疾病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鳜鱼暴发性流行病"、"暴发性病毒传染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等,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鳜鱼暴发性死

汪建国[6](2015)在《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8)——鲫和金鱼疾病(三)》文中提出(一)病毒性疾病(一)1.鳙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症【病原体】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剂药物等进行治疗均无效果;对大批病鱼体表及内脏各器官进行寄生虫学检查,均未发现使鱼发病的寄生虫。用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鱼,致被感染鱼发病,发病症状与原症状相同,再用感染后的鱼组织感染健康鱼,仍能出现原病鱼症状。通过上述实验,疑是病毒病原,但具体是何种病毒仍需进一步研究。【流行与危害】此病流行季节是78月高温期,水温在2530℃,以2830℃

汪建国[7](2015)在《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0)——鲤和锦鲤疾病(二)》文中指出(二)细菌性疾病1.皮肤发炎充血病本病是高密度单养鱼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一些名优鱼类中,已发现患此病的鱼类有鲤和锦鲤,还有罗非鱼、加州鲈、乌鳢、斑鳢、露斯塔野鲮及泥鳅等。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该病极容易发生,可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病原体】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romonas hydrophila sub.hydrophila)和温和产气单胞菌(A.sobria)。【流行与危害】本病在春季4月中、

秦莉[8](2014)在《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斑狗鱼是新疆主要的土着经济鱼类之一,属于凶猛的肉食性亚冷水性鱼类,在新疆的人工养殖虽起步晚但已成规模,由于集约化养殖密度高,饵料鱼来源不明等原因,导致病害问题随即发生,其中暴发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白斑狗鱼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给当地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使用药物防治细菌性败血症是当地发生该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可诱发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导致鱼体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并造成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疆白斑狗鱼发生的嗜水气单胞菌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病变的器官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分离菌株进行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为分析疾病发生过程中致病菌的特点积累基础性材料,为提高防治效果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自然条件下疑似患有细菌性败血症的白斑狗鱼分离到13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部分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致病力,结果显示:PK001-PK009等13个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基本一致,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16SrRNA以及毒力因子鉴定13个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可知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的病原菌,能感染鱼体引起细菌性败血症。其结果如下:将分离到的含有三种毒力基因的分离株PK001、PK006对健康白斑狗鱼进行人工感染回归实验,发现其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死亡率达到80%以上;并从临死白斑狗鱼的肾脏、肝脏等组织重新分离细菌,经鉴定与原病原菌一致。用鲫作为分离菌株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溶血素基因(hlyA)和气溶素基因(aerA)毒力检测对象,分别用含有三种、两种、一种和零种目的毒力基因的菌株PK001、PK002、PK005、PK009感染鲫,死亡率差别较大。人工感染其结果发现:菌株含有毒力基因的种类影响其致死力,菌株所含毒力基因越少则毒力越弱的规律。通过对白斑狗鱼发生该病的病理学变化分析得出:感染而发病的白斑狗鱼可见溃疡、败血等明显症状,主要特点是体表有明显病灶,软化且向外隆起,局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与其它鱼类的疖疮病类似。肝肾肿大、出血,严重的广泛性细胞破坏、坏死,导致了全身器官尤其是肝肾功能障碍和衰竭,最终机体防御机制崩溃而死于败血症。通过对患病鱼体组织中分离且已鉴定为有致病性的13株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进行常见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得出:13株菌对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都高度或中度敏感,且敏感性基本一致,实践证明这几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也较好;且本试验从白斑狗鱼分离的多株细菌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夏飞[9](2012)在《团头鲂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检测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俗称武昌鱼,是全国推广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由于集约化养殖技术的发展,现在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各种病害接踵而至,并呈现大规模暴发和流行的趋势,给团头鲂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养殖的团头鲂出现大量死亡,病鱼主要表现为行动缓慢,摄食量少,浮头,鱼体表出血严重。从患病的团头鲂肝脏中分离得1株优势菌记为WJ-8。将菌WJ-8进行人工回感试验,其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其对团头鲂有致病性。该菌的形态特征、主要理化特性、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表明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甲哌利福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21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12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运用石蜡包埋及组织切片技术对发病团头鲂以及健康团头鲂的肝脏、肾脏以及脾脏三种组织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病症主要表现为:三种组织中均有部分细胞核固缩或肿胀,细胞破损、坏死,肾脏以及脾脏组织中有铁血黄素沉着。根据GenBank收录的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基因和气溶素结构基因(aerA),依据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保守序列分别设计能检测alt和aer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供试菌株嗜水气单胞菌扩增2条目的条带,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00bp和280bp,而对照菌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河流弧菌(Vibrio fluxialis)勺PCR扩增则没有条带检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双重PCR最低能检测3×104CFU/mL菌体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模板DNA的检出极限为49fg/μL;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强毒株、弱毒株以及无毒株也进行了试验,发现强毒株以及弱毒株有目的条带;同时对送检的患病水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样品均可分离到优势生长的嗜水气单胞菌。结果证实,试验所建立的基于2种基因的双重PCR方法快捷、灵敏,为今后由于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生产中常用的10种药物分别进行了其对分离菌的MIC以及MBC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盐酸金霉素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效果以及杀菌效果最好,分别为2μg/mL、4μg/mL;其次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以及硫酸链霉素,这3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以及最小杀菌浓度均小于10μg/mL.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uv (Clontech)为基础,通过抗性基因改造构建了荧光粒pEGFPuv-Kar。通过电击转化法成功导入到嗜水气单胞菌株WJ-8中并且得以表达。质粒在嗜水气单胞菌WJ-8中的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直至接种第12次质粒稳定性为100%,至第21次,质粒稳定性降为5%。WJ-8GFP的人工回感试验结果与WJ-8的人工回感试验相一致,表明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导入嗜水气单胞菌中没有降低其致病力。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WJ-8GFP对团头鲂进行腹腔注射,观察其在6h、12h、24h、36h、48h时间段内在团头鲂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发现脾肾为主要的侵染器官,其中肾脏遭受攻击最为严重;菌株WJ-8GFP在12h时对各组织器官的侵染达到最高峰。

程方俊[10](2012)在《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及主要毒力因子研究》文中提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Yellow catfish)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及太平洋水系,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良鱼种,经济价值超过四大家鱼。在我国,黄颡鱼已人工驯化饲养,年产量已达50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年。由于养殖模式的变化和规模不断扩大,新的传染疾病出现了暴发与流行。近年来,重庆市一些集约化鱼场养殖的黄颡鱼出现鳍红肿、出血,肌肉溃疡及败血症的疾病,发病率超过30%,死亡率高达15%,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及养鱼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该传染病的病原尚不清楚,故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确定其病原及致病机理,可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黄颡鱼的溃疡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对于黄颡鱼养殖有重要的理论和生产意义。目前,有关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的病原尚不清楚,其致病机理也待研究。由于鱼类溃疡综合征的病原细菌有10余种,必须明确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弄清其发病机理,才能有效控制黄颡鱼溃疡综合征。本研究从患病黄颡鱼分离获得病原,借助细菌生化及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种类,对溶血素、气溶素、胞外丝氨酸蛋白、脂肪酶重要毒力因子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并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获得了重组溶血素,为利用重组溶血素蛋白作为抗原,建立检测温和气单胞菌技术及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了基础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病原分离鉴定与致病性从黄颡鱼病料的心血获得两株细菌,命名为RC-07-KA株和RC-07-XB株。两株细菌能够在LB、麦康凯、鲜血培养基上生长。生化试验鉴定两株细菌的氧化酶试验、精氨酸试验阳性、O/F发酵,KCN生长试验、七叶苷、水杨苷等试验为阴性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生化特性一致;通过PCR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25株细菌16S rRNA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分离菌株与6株不同来源的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 EU916710、 DQ822702、DQ822759(Lithuania,2008), AY987762(India,2006), DQ133178(Korea,2007), EU069415(China,2007)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达到96.4-99.8%。结合两种鉴定方法结果,证明分离的RC-07-KA株和RC-07-XB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RC-07-KA株回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RC-07-KA株对试验的黄颡鱼、鲤鱼、鲫鱼肌肉接种6.15×107CFU/尾,七天内能够导致死亡。鲫鱼病理组织观察表明,肾脏肾小球肿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有的管腔内可见丝状纤维蛋白渗出,肾小管间质中可见炎性白细胞浸润;心脏部分心肌纤维肿胀,横纹不明显;肝脏肝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中央静脉有纤维蛋白渗出,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肠道粘膜部分上皮脱落,肠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浸润等病变。表明RC-07-KA株对鲫鱼多器官有明显病理损伤。RC-07-KA株经LB液体培养基培养,过滤的无菌滤液,在10%鲜血LB琼脂平板上进行溶血活性初步测定,结果显示:无菌滤液的溶血效价达到1×25,表明RC-07-KA株具有较强产生p溶血素特性;无菌滤液经硫酸铵二步盐析法处理得到胞外粗提物。溶血试验结果显示:胞外粗提物有明显的溶血性,表明具有溶血活性的β溶血素可以通过硫酸铵盐析方法制备。2.RC-07-KA株主要毒力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多种毒力因子相关,包括气溶素、溶血素、蛋白酶、脂肪酶等,为了探讨RC-07-KA株的毒力因子,本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克隆了该菌株的溶血素、气溶素、脂肪酶和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2.1气溶素基因通过PCR扩增得到RC-07-KA株气溶素基因0.7kb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所得到的基因片段大小为692bp,序列能编码23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Blast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的序列与气单胞菌属内菌株的气溶素基因相关,属于气单胞菌属的毒力因子气溶素超家族(aerolysin superfamily),序列含有成孔毒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C-07-KA株气溶素基因序列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报道菌株A. hydrophila, AEF (HM853019, China,2010), A. sobria, isolate S2-As (AF443392, China,2001), A.sobria isolate S34-As (AF443394, China,2001), A.veronii, S43-Av (AF443395, China,2001), A.veronii bv.sobria (AB109093, Japan,2004), A.veronii, MTCC32497(EF034117, India,2007)的气溶素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近,为同一分支簇。分析结果同时显示:中国来源的气单胞菌分离株气溶素基因分别属于几个主要的簇。2.2β溶血素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RC-07-KA株p溶血素基因片段,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p溶血素基因片段大小为1467bp,包含一个ORF,编码48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54KDa。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气单胞菌属中的A. hydrophila菌株Sb(AY611033)、NLEPA-1607(AF410466)、AEF (HM853019), A.sobria菌株357(AY157998)、人源分离株(EF620533)和A.salmonicida菌株17-2(X65048)的β溶血素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大于95%,而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较低。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气单胞菌属的β溶血素基因可分为几个明显分支的基因簇,RC-07-KA株溶血素基因与AY611033(A.hydrophila strain Sb)、EF620533(host=Homo sapiens")、 AY157998(A.sobria strain357)、X65048(A.salmonicida strain:17-2)、AF410466(A.hydrophila strain:NLEP A-1607). HM853019(A.hydrophila strain AEF)为同一簇。对比分析气单胞菌属内与RC-07-KA株亲缘关系较近及较远的代表菌株p溶血素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指数及表面可及性,结果显示:气单胞菌属的溶血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与RC-07-KA株亲缘关系较近菌株β溶血素的抗原性相差较小,揭示p溶血素具有作为候选的蛋白疫苗的潜能。2.3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RC-07-KA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得到1.9kb基因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得到的RC-07-KA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大小为1875bp,包含一个ORF,编码62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RC-07-KA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AF253471(A.sobria strain288)、 AF126213(A.hydrophila, South Korea,1999)和CP002607(A.veronii B565)属于同一遗传衍化分支Ⅱ。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RC-07-KA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AF253471、AF126213和CP002607的序列相似性高,分别为93.6%、93.3%和92.5%。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克隆得到RC-07-KA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胞外丝氨酸蛋白酶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4脂肪酶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RC-07-KA株脂肪酶基因片段,克隆测序显示:得到的脂肪酶基因片段为2445bp,包含一个ORF,编码81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蛋白分子量约为83KDa。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RC-07-KA株脂肪酶基因与A.sobria strain AS228(AB206038, Japan,2005)、A.sobria strain AS008(AB206037, Japan,2005)、A.sobria strain288(JN019936, Japan,2011)属于同一遗传衍化分支Ⅱ。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RC-07-KA株脂肪酶基因与A.sobria AS228、AS008(AB206038、AB206037, Japan,2005)的序列相似性高,分别为93.6%、93.3%。3.重组溶血素表达载体构建将RC-07-KA株溶血素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的EcoR Ⅰ和Xho Ⅰ位点,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用EcoR Ⅰ、Xho Ⅰ、Sal Ⅰ进行单、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正确构建得到重组溶血素表达质粒pET28a-Hly。将pET28a-Hly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用IPTG诱导溶血素基因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株表达目的蛋白条带位于66.4KDa与44.3KDa之间,结果与预期相符,且重组蛋白多为包涵体,少量为可溶性蛋白。通过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66.4KDa与44.3KDa之间出现印迹条带,表明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重组溶血素的活性奠定了基础。4.重组溶血素优化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为了得到较多的可溶性重组溶血素,对IPTG、诱导温度及诱导表达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IPTG浓度为0.4mmol/L、诱导温度为32℃、诱导表达3-4h可溶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较高。在优化的条件下表达可溶性溶血素,用Ni2+-Sepharose6Fast Flow凝胶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纯化产物在58KDa左右得到单一条带,表明得到纯化的重组溶血素。采用鲫鱼红细胞为靶细胞进行重组溶血素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溶血素在20℃和37℃均具有溶血活性,1.0μg的重组溶血素、反应1h能明显观察到明显的溶血现象,反应3h能使试验红细胞完全溶解,表明重组溶血素具有活性,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中华鳖简介
        1.1 中华鳖生物学特性
        1.2 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2 中华鳖主要疾病
        2.1 中华鳖细菌性疾病
        2.2 中华鳖真菌性疾病
        2.3 中华鳖病毒性疾病
        2.4 中华鳖其他疾病
    3 中华鳖疾病诊断方法
        3.1 常规诊断方法
        3.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3.3 免疫学检测方法
    4 中华鳖疾病防治
        4.1 药物防治
        4.2 生态防治
        4.3 免疫防治
    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病鳖主要症状及菌落的形态特征
        2.2 人工感染试验和细菌LD50 的测定
        2.3生化实验
        2.4药敏实验
        2.5分子实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组织病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肝
        2.2 脾
        2.3 肾
        2.4 肠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研究进展
        1.1.1 运动型气单胞菌简介
        1.1.2 病原菌鉴定方法
        1.1.3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症及危害
        1.1.4 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致病基础与感染途径
        1.1.5 转录组研究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
        1.1.6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1.2 鱼类弯口吸虫病研究进展
        1.2.1 弯口吸虫简介
        1.2.2 弯口吸虫病的病症及危害
        1.2.3 弯口吸虫与宿主互作研究
        1.2.4 弯口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1.2.5 弯口吸虫病的防治方法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鱼来源
        2.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2.1.3 人工感染实验
        2.1.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
        2.1.5 药敏实验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患病胭脂鱼病症描述
        2.2.2 病原菌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2.2.3 病原菌回感实验结果
        2.2.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结果
        2.2.5 药敏实验结果
    2.3 讨论
        2.3.1 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
        2.3.2 毒力因子分布与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关系
        2.3.3 气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
        2.3.4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2.4 小结
第3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菌感染实验
        3.1.2 显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3.1.3 超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3.1.4 组织病理特征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病理特征的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3.2.2 MAS对肾、脾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2.3 MAS对肾、脾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3.1 MAS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意义
        3.3.2 MAS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
    3.4 小结
第4章 胭脂鱼对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免疫应答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菌感染和取材
        4.1.2 感染前后脾脏总RNA提取
        4.1.3 RNA质检、cDNA建库和测序
        4.1.4 实验数据处理
        4.1.5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分析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RNA-seq分析和de novo组装
        4.2.2 基因功能注释
        4.2.3 Unigene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注释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分析
        4.2.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4.2.8 MAS引起大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
    4.3 讨论
        4.3.1 胭脂鱼脾脏的免疫功能
        4.3.2 MAS激活信号转导通路
        4.3.3 MAS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4.4 小结
第5章 胭脂鱼弯口吸虫病病原、病症及病因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鱼来源
        5.1.2 寄生虫分离与鉴定
        5.1.3 感染状况分析
        5.1.4 病因调查分析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囊蚴形态特征
        5.2.2 囊蚴分子标记CO1和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5.2.3 囊蚴在胭脂鱼组织中的寄生部位与感染情况分析
        5.2.4 囊蚴寄生对胭脂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5.2.5 弯口吸虫生活史调查结果
    5.3 讨论
        5.3.1 胭脂鱼是扁弯口吸虫的又一中间宿主
        5.3.2 扁弯口吸虫寄生对胭脂鱼生长存在明显不利影响
        5.3.3 如何有效防治胭脂鱼的弯口吸虫病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主持及参与项目情况

(3)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生化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异育银鲫的生物学特性
    1.1.1 异育银鲫的形态学特征
    1.1.2 异育银鲫的食性及生长特性
    1.1.3 异育银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1.2 异育银鲫的常见病害
    1.2.1 细菌性疾病
    1.2.2 真菌性疾病
    1.2.3 寄生虫病
    1.2.4 病毒性疾病
1.3 疱疹病毒Ⅱ型的国内外流行现状
1.4 疱疹病毒Ⅱ型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
1.5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临床症状特征及病理特征
1.6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1.6.1 电镜观察方法的应用状况
    1.6.2 细胞培养分离技术在研究CyHV-2中的应用
    1.6.3 PCR技术在检测CyHV-2中的应用
    1.6.4 CyHV-2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实验技术路线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实验技术路线 第2章 异育银鲫中鲤疱疹病毒Ⅱ型载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鱼和病毒来源
    2.1.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生物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2.2.2 病毒回感和病鱼组织的获取
    2.2.3 DNA的提取
    2.2.4 普通PCR检测
    2.2.5 荧光定量PCR
2.3 实验结果
    2.3.1 普通PCR检测结果
    2.3.2 疾病感染症状
    2.3.3 溶解曲线
    2.3.4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绘制
    2.3.5 QRT-PCR检测CyHV-16的组织分布
2.4 讨论 第3章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72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和抗体制备
3.1 材料
    3.1.1 用到的仪器设备
    3.1.2 载体、菌株及病毒来源
    3.1.3 用到的主要生物试剂
    3.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患病异育银鲫体内组织总DNA
    3.2.2 CyHV-2-ORF72的PCR扩增
    3.2.3 CyHV-2-ORF72基因序列与pET-28a载体连接
    3.2.4 重组质粒在感受态细胞中的转化
    3.2.5 筛选菌落PCR阳性克隆和测序分析
    3.2.6 重组质粒的原核表达
    3.2.7 重组蛋白的纯化
    3.2.8 CyHV-2-ORF7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2.9 Western blot验证ORF72蛋白多克隆抗体
3.3 结果
    3.3.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3.3.2 CyHV-2 ORF72重组蛋白的表达
    3.3.3 CyHV-2 ORF72重组蛋白的纯化
    3.3.4 CyHV-2 ORF72纯化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验证
3.4 讨论 第4章 CyHV-2感染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血象指标及血清酶活的影响分析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生物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鱼血的采集和鱼血清的分离
    4.2.2 血清酶活的测定
    4.2.3 鱼血象指标和生化指标的测定
    4.2.4 数据的处理
4.3 结果
    4.3.1 CyHV-2病毒的感染对异育银鲫血清酶活的影响
    4.3.2 CyHV-2病毒的感染对异育银鲫血象指标的影响
    4.3.3 CyHV-2病毒的感染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讨论 全文小结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概述
        1.1 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
        1.2 黄颡鱼养殖现状
    2 黄颡鱼研究进展
        2.1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
        2.2 黄颡鱼生殖生物学
        2.3 黄颡鱼性别决定
        2.4 黄颡鱼病害研究
        2.5 黄颡鱼遗传育种研究
        2.6 黄颡鱼基因辅助育种研究
    3 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3.1 IGFs家族
        3.2 IGFs分泌
        3.3 IGFs表达调控
        3.4 IGFs生物学功能
        3.5 水生动物IGF-Ⅰ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种群来源及家系构建
        1.2 家系培育及性状测量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态性检验
        2.2 各生长阶段体质量和混养存活率的描述性数据分析
        2.3 黄颡鱼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2.4 黄颡鱼亲本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3 讨论
        3.1 亲本评估与杂种优势分析
        3.2 家系育种及目标性状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家系构建及苗种培育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
        2.2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体组成
        2.3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消化酶活性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组生长性能差异分析
        3.2 不同家系组消化酶活力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准备
        1.2 攻毒试验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结果计算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攻毒后发病情况和CM
        2.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
        2.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抗氧化能力SOD和MDA变化
        2.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黄颡鱼攻毒后CM分析
        3.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分析
        3.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中SOD和MDA变化分析
        3.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取样
        1.2 引物设计
        1.3 IGF-Ⅰ cDNA序列扩增
        1.4 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1.5 各组织IGF-Ⅰ mRNA分布检测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GF-Ⅰ序列和进化分析
        2.2 IGF-Ⅰ系统树
        2.3 黄颡鱼组织中IGF-Ⅰ mRNA的表达
        2.4 黄颡鱼饥饿及再投喂生长变化
        2.5 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肝脏中IGF-Ⅰ mRNA表达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1.2 黄颡鱼D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1.3 黄颡鱼IGF-Ⅰ DNA序列克隆
        1.4 黄颡鱼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1.5 PCR产物的克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IGF-Ⅰ的基因结构
        2.2 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2.2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肝脏IGF-Ⅰ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黄颡鱼幼鱼肝脏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0)——鳜鱼疾病(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 病毒性疾病
(二) 细菌性疾病
    1. 烂鳃病
    2. 败血病
    3. 溃疡病

(6)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8)——鲫和金鱼疾病(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 病毒性疾病 (一)
    1. 鳙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症
(二) 细菌性疾病
    1. 打印病
    2. 鳙细菌性败血症 (溶血性腹水病)
    3. 白皮病
    4. 烂鳃病

(7)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0)——鲤和锦鲤疾病(二)(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发炎充血病
2. 赤皮病
3. 肠炎病
4. 烂鳃病
5. 白头白嘴病
6. 败血症

(8)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名词、缩略词表
第1章 概述
    1.1 白斑狗鱼简介
    1.2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1.2.1 生物学特性
        1.2.2 致病性及致病因子
    1.3 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
        1.3.1 药物防治
        1.3.2 疫苗防治
    1.4 嗜水气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1.4.1 A.hydrophila 出现耐药性的原因
        1.4.2 国内外 A.hydrophila 的耐药性状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及仪器设备
        2.1.3 流行病学调查
        2.1.4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5 病原菌的常规鉴定
        2.1.6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
        2.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2.2 病原菌菌落形态与培养特性
        2.2.3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
        2.2.4 16SrDNA 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及致病基因检测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白斑狗鱼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料来源及试验用白斑狗鱼
        3.1.2 供试菌株
        3.1.3 主要试剂、培养基及仪器设备
        3.1.4 人工感染回归试验
        3.1.5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3.2 结果
        3.2.1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3.2.2 临床症状观察及剖检变化
        3.2.3 病理组织学变化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地区人工养殖白斑狗鱼发生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4.1.2 供试药品
        4.1.3 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
        4.1.4 药物敏感性测定
    4.2 结果
        4.2.1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昌吉、五家渠分离株的来源
        4.2.2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团头鲂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检测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团头鲂主要细菌性疾病
        1.1 细菌性出血病
        1.1.1 细菌性出血病研究
        1.1.2 细菌性出血病防治方法
        1.2 竖鳞病
        1.3 打印病
    2 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
        2.1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2.2 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
        2.3 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断和鉴定
        2.4 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法
        2.5 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
    3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应用
        3.1 绿色荧光蛋白简介
        3.2 绿色荧光蛋白发展史
        3.3 绿色荧光蛋白特点
        3.4 绿色荧光蛋白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团头鲂出血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 材料
        1.1 病鱼来源
        1.2 试验材料
        1.2.1 试验试剂
        1.2.2 试验仪器
    2 方法
        2.1 细菌菌株的分离纯化
        2.2 分离菌形态观察
        2.3 分离菌人工感染试验
        2.4 胞外酶活性检测
        2.5 生理生化试验
        2.6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2.6.1 PCR模板DNA的制备
        2.6.2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7 药敏试验
        2.8 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2.8.1 组织样本脱水、透明以及浸蜡处理
        2.8.2 样本组织包埋处理
        2.8.3 切片
        2.8.4 烤片
        2.8.5 H.E染色
        2.8.6 封片
    3 结果
        3.1 菌落形态特征
        3.2 胞外酶活性
        3.3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3.4 生理生化特性
        3.5 系统发育学
        3.6 药敏试验结果
        3.7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7.1 肝脏组织病理观察
        3.7.2 肾脏组织病理观察
        3.7.3 脾脏组织病理观察
    4 讨论
第三章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工具酶和试剂
        1.3 引物设计
        1.4 细菌DNA模板制备
        1.5 双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1.5.1 镁离子浓度的优化
        1.5.2 退火温度的优化
        1.6 双重PCR反应的特异性检测
        1.7 双重PCR反应的灵敏性检测
        1.7.1 菌液的稀释
        1.7.2 DNA模板的稀释
        1.8 双重PCR检测不同毒性的嗜水气单胞菌
        1.9 双重PCR检测的应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1 最佳镁离子浓度
        2.1.2 最佳退火温度
        2.2 单一和双重PCR产物特异性
        2.3 双重PCR检测的灵敏度
        2.4 不同毒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
        2.5 双重PCR检测送检样品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常用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效果研究
    1 材料
        1.1 营养肉汤
        1.2 营养琼脂
        1.3 抗菌药物来源
        1.4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2 方法
        2.1 溶解剂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2.2 抗菌药物MIC的测定
        2.3 抗菌药物MBC的测定
    3 结果
        3.1 各溶解剂最小抑菌浓度
        3.2 最小抑菌浓度
        3.3 最小杀菌浓度
        3.4 各抗菌药物的MIC和MBC比较结果
    4 讨论
        4.1 嗜水气单胞菌抗菌药物的研究
        4.2 有效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研究分析
第五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嗜水气单胞菌株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的获取以及切胶回收
        1.2.2 酶切反应以及酶切产物切胶回收
        1.2.3 质粒pEGFP-N1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的连接
        1.2.4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2.5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嗜水气单胞菌
        1.2.6 GFP标记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
        1.2.7 质粒稳定性的检测
        1.2.8 WJ-8~(GFP)毒力的检测
        1.2.9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路径研究
    2 结果
        2.1 绿色荧光蛋白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表达
        2.2 双重PCR法检测
        2.3 质粒稳定性检测
        2.4 WJ-8~(GFP)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2.5 菌株WJ-8~(GFP)对团头鲂的半致死量
        2.6 WJ-8~(GFP)感染后团头鲂体内的分布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及发表的论文

(10)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及主要毒力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气单胞菌分类地位与生物学特性
        1.2.1 分类地位
        1.2.2 生物学特性
        1.2.3 基因组特点
    1.3. 鉴定方法
        1.3.1 数值鉴定
        1.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1.4 气单胞菌致病性
        1.4.1 鱼类感染疾病
        1.4.2 人类感染疾病
        1.4.3 动物感染疾病
    1.5 气单胞菌毒力因子
        1.5.1 鞭毛
        1.5.2 S-层
        1.5.3 气溶素
        1.5.4 溶血素
        1.5.5 毒性酶
        1.5.6 Ⅲ型分泌系统
    1.6 临床诊断方法
        1.6.1 PCR方法
        1.6.2 标记抗体技术
        1.6.3 酶联免疫吸附及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1.7 防治方法
        1.7.1 药物
        1.7.2 疫苗
第二章 引言
    2.1 我国黄颡鱼饲养状况
    2.2 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危害及研究状况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病原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试验
        2.3.2 病原主要毒力因子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3.3 重组溶血素表达载体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检测
第三章 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分离株形态、培养特性
        3.2.2 分离株生化试验
        3.2.3 分离株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RC-07-KA株致病性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黄颡鱼、鲫鱼、鲤鱼感染试验
        4.2.2 鲫鱼病理组织观察
    4.3 讨论
        4.3.1 RC-07-KA株致病性
        4.3.2 感染鲫鱼组织病理学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RC-07-KA株培养液溶血效价测定及胞外产物粗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温和气单胞菌(RC-07-KA株)静置培养滤液的溶血效价
        5.2.2 胞外粗提物溶血试验
        5.2.3 胞外粗提物鲤鱼毒性试验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RC-07-KA株主要毒力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温和气单胞菌RC-07-KA株的四种毒力基因的扩增与测序
        6.2.2 RC-07-KA株四种毒力基因的序列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C-07-KA株β溶血素重组质粒构建及其表达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溶血素基因片段扩增
        7.2.2 重组溶血素表达质粒构建
        7.2.3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
        7.2.4 Western-blot
    7.3 讨论
第八章 重组β溶血素优化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重组溶血素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8.2.2 重组溶血素纯化
        8.2.3 重组溶血素活性检测
    8.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
进一步研究设想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科研项目
附录

四、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D]. 王江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D]. 李芳. 西南大学, 2019(01)
  • [3]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生化指标分析[D]. 李双.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D]. 秦钦.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8)
  • [5]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0)——鳜鱼疾病(一)[J].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6(06)
  • [6]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8)——鲫和金鱼疾病(三)[J].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5(18)
  • [7]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10)——鲤和锦鲤疾病(二)[J].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5(10)
  • [8]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 秦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9]团头鲂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检测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D]. 夏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10]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及主要毒力因子研究[D]. 程方俊. 西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