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激素和饮酒的人需要注意“骨骼保健”

大量使用激素和饮酒的人需要注意“骨骼保健”

一、大量使用激素及好酒者需重视“骨头保健”(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研究指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王宁[2](2021)在《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饮酒行为更是被社会普遍接受。但由酒精滥用所导致的危害,往往被掩盖和忽视。近年来,酒精成瘾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社会负担日益加重,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本研究从疾病社会史的研究视阈出发,尝试从历史、现代社会和成瘾患者三个方面明确酒精成瘾发生、发展的原因,厘清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寻求防治酒精成瘾疾病的有效社会干预措施,为构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通过梳理史料,总结了历代饮酒情况,明确了酒在中国社会的功能,阐述了古代酒政对酒品生产和消费的干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过度饮酒所引起的个人健康、社会治安及国家稳定等问题。酒作为一种凭借物,常能在乱世抚慰人心,让世人排遣烦闷情绪,但因过度饮酒带来的身体损害,常常被世人所忽视。本研究以古代文人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再现古代嗜酒、酗酒者的生存境况、社会文化背景,重新解释饮酒行为带来的身体危害,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嗜酒行为产生的影响。把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与当代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现代社会人群对酒文化及酒精性疾病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国民对酒文化、酒桌文化及饮酒健康问题的认知情况,探究当前社会对过度饮酒和酒精性疾病的态度和观念。结果表明,饮酒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总体来看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饮酒情况受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情况、收入水平及职业被动性的影响,个体或者无固定职业的人相对嗜酒成瘾危险更高。白酒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酒类,多与其较少量即可达到兴奋作用,饮用成本低有关。此外,敬酒、劝酒行为衍生的当代酒桌文化与饮酒风气,受到大部分调查者的反感,存在抵触情绪。劝酒行为背后隐藏的信任与秩序观念影响着当代酒桌应酬,对人们的饮酒、嗜酒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大多数民众能够意识到酒精成瘾造成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过度饮酒的借口。由于错误的饮酒观念及饮酒模式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因此科学传播饮酒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改善民众对酒精成瘾的态度和观念成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必然选择。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酒精依赖科、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田野调查,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成瘾故事、疾病体验及治疗经历,观察并记录医生、护士、护工、患者家属及科室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等。共招募患者32名,均为男性。当前中国社会情境下酒精成瘾患者的成瘾原因主要包括家庭聚集、工作应酬、情感障碍、风俗习惯、改善睡眠等方面,酒精成瘾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工作方面。生活忙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重负以及丧亲的痛苦,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患者的心境,不断将患者推向借酒发泄的危险境地,疾病进一步加剧了患者内心的苦痛,成瘾给患者一种耻辱感、羞愧感,代表他们社会能力的丧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患者常感到压抑或者自卑。从“标签论”的角度分析,当人们提及某人酗酒或者酒精成瘾者进入精神病院进行戒酒时,就有可能被当作一桩丑事,并危及患者的自尊、生活及工作。人们会联想他们醉酒的状态以及饮酒表现出来的恶劣行径,表现出厌恶情绪,甚至疏远他们。因此重视饮酒成瘾背后的故事,理解患者的生存境况,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开展医学人文关怀实践对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实现戒酒目的,具有重要意义。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干预措施应该贯穿其预防、治疗、预后的全过程,依赖国家、社会、医院、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本研究基于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基础,从国家层面的引导、社会层面的支持、医院层面的照护及学校层面的教育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干预措施对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建立全面系统的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张少颖[3](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石文林[4](2021)在《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岭南指五岭以南,岭南医学在吸收中原医学以及海外医学的同时,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岭南医学文化。岭南中医养生文化作为岭南医学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其内容丰富,别有特色。目前关于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的整理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岭南民国以前的养生文献进行搜寻、收集与整理,以探究岭南养生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并将所得资料按照内外妇儿等学科,以及饮食、情志、传统运动、房室、金丹等方法,分类述评,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岭南中医的养生特色,分析岭南养生文献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期为岭南养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1.文献调研法1.1目录调查根据《岭南医籍考》调查岭南民国以前医籍目录;1.2实地调研逐一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中图)、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中图)、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系教研室(以下简称系藏书)查阅以上目录中符合养生定义的医籍,其中养生定义采取教材《中医养生学》中的界说,指“采取措施保养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行为,使未病之人不病或少病得以健康长寿,使有病之人提高生存质量以防变防复甚或带病长寿”,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抄写、拍照、扫描、打印等,并结合互联网电子资料。2.归纳分析法将搜集到的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按照学科(内外妇儿等)、方法(饮食、情志、传统运动等)分类述评。3.田野调查法前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调研“新冠”期间当地的防疫手段和方法。4.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综合运用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对搜集到的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进行分析提炼,探讨岭南养生学术源流,总结岭南人民的养生特色,阐述岭南养生文献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结果:根据《岭南医籍考》提供的岭南医籍目录等信息,共搜阅到111本古籍,纳入73本。远古至秦汉时期岭南人民源自生存压力,不得不用火、干栏式建筑、舞蹈等防治肠胃病、风湿痹病等,提高生存率,大量地下文物的出土向我们昭示岭南人民已有药饵、熏香防疫、服食金丹等养生形式,此时尚无养生文献出现,属于萌芽期;晋唐时期岭南出现第一本养生专着《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与《申苏方》针对岭南的瘴疟、蛊虫等常见多发病提出防治,第一本岭南地方植物学着作《南方草木状》和记录岭南与海外药材的《海药本草》,里面均涉有养生延年作用的岭南地方物产,唐朝官员南下仕宦带来众多中原方书,以上均为岭南养生文化奠定基础,为奠基期;宋元时期国家级医家陈昭遇与其他医家合着《太平圣惠方》,涉及岭南脚气病、金丹相关内容,刘昉的《幼幼新书》使岭南养生已不限于常见多发病的防治,开始关注儿科,《岭南卫生方》是第一本冠以“岭南”的卫生方书,此为发展期;明清时期岭南养生内容向内外妇儿眼喉等全方面展开,影响较大者有《广嗣金丹》等,《生草药性备要》全面总结明代以前岭南人民用生草药防治疾病,《增补食物本草备考》首次系统归纳岭南地区食疗经验,并诞生第一本鼠疫防治专着《鼠疫汇编》等大量防治瘟疫的着作,又岭南近海,晚清时西医院、西医士率先经澳门登陆进入岭南,中西医养生始有汇通,现存由岭南人所着的富有中西结合特点的又一养生专着《中外卫生要旨》应运而生,此时期是岭南养生的繁荣及嬗变期。民国以前岭南古籍养生文献,涉及临床各科应用,其中既有借鉴中原的断脐、绷裹、调经、种子、临盆须知等养生调护内容,更有岭南地方的蛊虫、瘴疟、暑毒、脚气病、湿热等病候防治,养生方法包括煲汤、药膳、药茶、香薰、艾灸、传统运动等多种形式,总结岭南养生特色,发现岭南人民多食药膳,饮食清淡,喜泡药酒、喝药茶,尤其是煲粥汤;岭南自古瘴疠滋生,明清时期瘟疫流行,岭南医家对其提出诸多防治方法,重视瘟疫防治;岭南人民包容开放,融合中原养生文化,汲取海药,汇通中西,吸收养生新知。结论: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向我们揭示,岭南人民注重养生,早已蔚然成风,自古至民国,岭南养生源流可分为“萌芽期”、“奠基期”、“发展期”、“繁荣及嬗变期”。岭南养生具有以下特色:1.崇尚膳食颐养;2.重视疫病防治;3.积极吸收养生新知。这些养生文献内容,不仅为保障岭南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卓越贡献,并且记载、开拓了岭南地方本草的挖掘与使用,为岭南药食同源提供可靠依据,为岭南药膳的制作、开发提供具体思路,岭南养生文献所承载的岭南中医药养生文化,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时至今日,伴随岭南凉茶、汤澧饮誉海内外,以及岭南在防治“非典”、“新冠”中的突出表现,岭南养生文化正迅速发展,引起国人关注,这也进一步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播。

张云[5](2021)在《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推拿组均采用睡眠剥夺水箱进行每天不足6小时睡眠的睡眠剥夺,正常饲养组于每天同一时间放入模拟水环境水箱内,推拿组予以手法干预,连续14天。实验结束后,采集标本。ELISA法测垂体β-E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下丘脑CRH表达,ELISA法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与皮质酮(CORT)水平。并对检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垂体β-E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垂体β-EP含量分别为(170.63±32.66)pg/mg与(221.57±40.54)pg/mg,均高于正常饲养组(143.52±26.71)p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2)下丘脑CRH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与推拿组中分布于下丘脑神经元胞浆的免疫组化阳性黄色反应物颜色均较正常饲养组深,但推拿组较模型组浅,即推拿组经推拿刺激后下丘脑CRH表达量升高放缓。(3)血浆ACTH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血浆ACTH含量分别为(47.80±6.46)ng/L与(36.25±8.34)ng/L,均高于正常饲养组(29.13±1.6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4)血浆CORT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血清CORT含量分别为(8.23±2.34)μg/L与(5.52±0.92)μg/L,均高于正常饲养组(5.37±1.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健推拿手法通过促进脑垂体β-EP释放,降低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CORT含量,抑制HPA轴功能过度亢进,从而发挥其对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

王一品[6](2021)在《《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黄帝内经》(下文简称为《内经》)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其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均与骨伤科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主张用整体观来理解和阐释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本研究以《内经》骨伤科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为出发点,对《内经》中筋骨解剖、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养生康复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考据学角度对“筋”和“骨”相关术语在《内经》中的本义,历代医家注解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而使筋骨术语表述更加清晰、准确,进而为筋骨理论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佐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取古今对照的方式,剖析《内经》有关骨伤科筋骨理论的基本观点,力求从其成书年代的经济及社会环境特点出发,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内经》中有关筋骨方面的理论和术语,同时参考后世注家的相关注解条文,结合相关术语在现代骨伤科应用情况,明确其具体含义,并与《内经词典》和《中医大辞典》进行对照,查缺补漏,纠正其表述欠准确之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本部分首先梳理了《内经》筋骨理论体系,主要将其内容分为筋骨解剖理论、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和预防调护等,而后在论述过程中将理论内容与骨伤科临床实践相结合,概括说明筋骨理论与后世医家诊疗行为的相关性,进而为骨伤科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据,为筋骨术语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佐证。第二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随着骨伤专科的不断发展和筋骨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筋骨术语作为本行业标准化的风向标,急需后人对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内经》涉及筋骨术语的内容较多,原文中“筋”字出现次数为295次,“骨”字出现次数为456次,涵盖的范围较广,故本文将《内经》中“筋”、“骨”为首字或尾字的相关术语72个,以第一部分所述筋骨理论及后世注家注解为切入点,按解剖结构、证候名称、疾病病名、症候描述、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等方面,将术语在《内经》中本义、后世医家注解及相关引申义、以及现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完善相关义项,例如第一部分所述“五刺”之法配以汤熨可用治骨痹,从其治则治法出发可用以分析骨痹的病因病机,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骨痹的发病机制,加强对骨痹术语的认识;通过分析筋骨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精气、脉象盈亏的关系,可得知骨的藏泻异常、精气外泄、骨量丢失可致骨痿,该理论可利于理解骨痿术语的确切含义;寒邪可致周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而表现为骨痛,其对理解骨痛的致病因素、全面掌握骨痛术语的确切含义有所帮助。同时,本部分将研究得出的“筋”、“骨”术语相关义项与《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出现的义项进行比较,对不准确的表述予以说明,对缺如的内容予以补充,进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提供启示。结论:1.本文对《内经》中解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除对解剖结构进行“阴”与“阳”分层外,还按“皮”、“脉”、“筋”、“骨”来划分,进而完成较为准确的定位,其所述之内容对骨伤科后期诊疗理论的形成及操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因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既包括堕坠,跌扑,击仆,举重等外伤暴力,亦包含脏腑功能异常,邪毒自外侵袭,倦怠劳伤日久及饮食不节、房劳失节等内在因素,故在诊治过程中应对致病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内经》理论,采取内外兼治的方式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仅仅单纯重视局部症候,这符合《内经》所提出的“整体观念”诊治疾病理念。3.筋骨疾病的治疗以外治法为主,这在《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涂法、熨法、渍法、浴法、砭石法、结扎法及手术方法等。虽然《内经》中有关外治法的种类和操作方式的描述较为粗浅,但其对后世正骨手法的发展和手术操作的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内经》在防治筋骨疾病方面十分重视养生的理念,主要包括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动静相宜、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等养生手段,其所提出的养生理论对现代社会民众防治筋骨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仍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第二部分内容从骨伤科现代临床应用出发将筋骨术语《内经》中本义与后世医家提出的引申义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术语义项,以期为中医骨伤科筋骨术语的标准化提供有力佐证,并为筋骨理论、临床应用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同时,将得出的义项与《中医大辞典》、《内经词典》进行比对,对部分表述有误之处提出纠正建议,对部分缺失之术语予以补充,列举如下:“骨空”在《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均有收录,但义项含义欠准确,应为“骨干滋养孔”和“双骨结构间隙”;“骨蚀”的义项欠准确,应为“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骨质侵蚀破坏病变”;“髃骨”在《中医大辞典》收录了“肱骨头”义项,《内经词典》未收录,且义项含义欠准确;“骨节”在《内经词典》中收录了“骨”和“关节”两个义项,但《中医大辞典》未收录;《中医大辞典》中无“筋骨”、“筋脉”、“筋膜”、“筋躄”、“筋溜”、“筋纵”、“小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缓筋”及“然筋”术语;《内经词典》中无“筋急”、“筋挛”及“筋纵”术语等。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7](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指出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齐晓晔[8](2021)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得到的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1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的方法对涉及的中药及方剂进行统计,从性、味、归经及药物分类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使用Gephi软件对药物分类进行可视化处理。将频次≥23的中药用SPSS 23.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探索同一聚类中药物的相关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67篇,涉及频次≥3的中成药6种、方剂15首,其中频次最高的方剂为补肾壮骨汤,共10次,频率为5.68%,频次最高的中成药为金天格胶囊,共8次,频率为4.55%。所涉及的中药共150味,总频次为1829次,其中频次≥25的中药共18味,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共103次,频率为5.63%。在中药的性、味及归经方面,统计出所涉及频次最多的药性为温性药,共919次,频率为50.25%;频次最多的药味为甘味药,共1223次,频率为41.53%;入肝经的药物最常见共1213次,频率为27.83%;所涉及的药物分类中补虚药频次最高,共903次,频率为49.37%,其中又以入肾经、补阳药为主。将频次≥23的20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分为五类。结论:1.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为补肾壮骨汤,使用频次最高的中成药为金天格胶囊,临床多以金天格胶囊配合降糖药物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核心药物为熟地黄、黄芪、山茱萸、丹参、山药、淫羊藿等18味中药,其中熟地黄使用频次最高。3.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入肝经、肾经及脾经为主。4.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药主要为补虚类药物,其中又以入肾经、补阳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药物。5.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五个聚类结果,左归丸及三才大补丸为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药,多在此基础上加减药物以治疗本病瘀阻脉络及阴虚内热之证。6.虫类药的使用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特色用药,能活血通络止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田秋菊[9](2020)在《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阐述胃癌术后居家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基于对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的调查,结合H2H营养管理模式,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纵向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索导致胃癌术后3个月内体重丢失的高危人群特质;采用PG-SGA、食物频率问卷、张璟编制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问卷等研究工具,描述160例胃癌居家患者的营养状况、经口营养摄入情况及生活质量,并阐述影响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影响经口摄入达标的相关因素;采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确定胃癌术后居家患者饮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对相关需求进行文献检索和证据总结,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结合H2H营养管理模式,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结果:1.胃癌术后居家患者体重变化的分析:对49例胃癌术后患者纵向随访研究结果提示,从术前到术后1个月患者体重平均减少了 9.2%(P<0.001),到术后2个月平均减少了 11.0%(P<0.001),到术后三个月平均减少了 11.4%(P<0.001)。广义估计方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胃切除(P=0.014)和术前BMI(P=0.005)是术后体重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与部分切除患者相比,全胃切除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更易发生体重丢失(β=2.8%,P=0.014);与术前低体重患者相比,术前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体重丢失(β=4.5%,P=0.026)。2.胃癌居家患者营养状况:①在160例胃癌居家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6%。21.9%患者能量摄入不达标,32.5%的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达标;且营养不良组患者能量不达标(26.5%vs 10.6%,P=0.027)和蛋白质不达标(38.9%vs 14.9%,P=0.002)比例显着高于非营养不良组患者;②不同治疗阶段胃癌患者,居家期经口饮食不达标颇多,其中蛋白质摄入不达标率以胃癌术后3个月内患者(占53.3%)居高、继之依次为胃癌治疗前患者(占40.3%)、术前化疗患者(占25.9%)及术后3个月后患者(占16.0%),且不同治疗阶段胃癌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有显着差异(χ2=8.84,P=0.029);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OR=3.62,P=0.005)、经口蛋白摄入不达标(OR=3.01,P=0.018)是导致胃癌居家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④营养不良患者在躯体功能(Z=-3.33,P=0.001)、角色功能(Z=-3.39,P=0.001)、认知功能(Z=-2.37,P=0.018)、情绪功能领域(Z=-3.28,P=0.001)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Z=-4.88,P<0.001)显着低于营养正常患者,在疼痛(Z=-2.32,P=0.021)、恶心呕吐领域(Z=-2.98,P=0.003)显着高于营养正常患者;⑤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胃癌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Waldχ2=15.77,P<0.001)、ECOG 得分(Waldχ2=10.40,P=0.015)是蛋白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胃癌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Waldχ2=18.42,P<0.001)、ECOG得分(Waldχ2=11.16,P=0.011)是能量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3.基于互联网的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调查结果:采用人工检索和爬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互联网上关于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及需求进行提取,经去重、清洗后,最终纳入1420个饮食相关问题,提问中饮食问题的时间点涉及拟出院到胃切除术后数年。询问关于胃癌术后“如何吃”的问题占全部问题的83.87%,询问饮食相关症状的原因和处理类问题占12.04%,询问营养品类问题占3.45%,询问饮食和预后问题占0.56%,询问饮食和运动类问题占0.07%。其中,在“如何吃”问题中,胃癌术后“常规饮食”及针对某一食物“是否可以吃”的提问分别占43.84%和44.44%。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饮食期间出现最多的七大症状分别为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胀、嗳气、反酸、体重下降,共占81.13%。针对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情感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问题情感倾向整体上处于正向(正性vs负性得分:1758 vs-1531),但是饮食和症状类问题情感倾向整体上处于负向(正性vs负性得分:256.5 vs-410),提示饮食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患者经口营养需求分析提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需求包括胃癌术后饮食相关知识、心理支持及专业人员提供营养知识的需求。4.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结果显示:基于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实践、运动管理、心理支持主题分别进行文献检索,本部分共纳入22篇实验性研究文章、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6篇胃癌术后经口营养宣教手册。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系统地对营养评估、促进经口营养实施的措施、运动管理、心理支持等进行证据评价和综合,结合前期的文献回顾和研究结果,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结论:1.胃癌患者术后3个月内经历体重持续丢失,全胃切除、BMI≥25kg/m2是胃癌术后3个月内体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2.胃癌居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3.胃癌切除术后3个月内接受化疗的居家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达标率最高,且蛋白质摄入不达标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4.患者的营养知识、活动情况是导致胃癌患者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者营养知识不足会影响经口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营养状况。5.胃癌术后居家患者常见饮食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吃”、“出现饮食相关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的需求主要为对饮食知识的需求、对专业人员实施营养支持的需求、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6.以本研究前期研究结果为基础,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由经口营养管理模块、运动管理模块和心理支持模块三部分组成。

郭文宇[10](2020)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及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入院排除手术禁忌,待术前血糖水平符合手术标准时行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试验组除手术外自入院起加服桃红四物汤加减,直至术后1月。在观察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差异、术前等待天数、手术时长、住院总天数、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通过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肢体分布、糖尿病病程、合并内科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亦无明显区别。但试验组在血糖相关指标、术前等待天数、住院总时间、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周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前两个月时试验组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在第3月时两组已无明显异。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可观的疗效,不仅可稳定控制血糖,还能促进骨折修复,加速患者短期功能恢复,为临床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大量使用激素及好酒者需重视“骨头保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量使用激素及好酒者需重视“骨头保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1.3.1 乳腺X线检查
        1.3.2 乳腺超声检查
        1.3.3 乳腺临床体检
        1.3.4 乳腺自我检查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1.3.6 其他检查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1.4.1 20~39岁
        1.4.2 40~70岁
        1.4.3 70岁以上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2.1.2 常规投照体位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2.2 诊断报告规范
        2.2.1 肿块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2.2.2 钙化
        2.2.2. 1 钙化类型
        2.2.2. 2 钙化分布
        2.2.3 结构扭曲
        2.2.4 对称性征象
        2.2.4. 1 不对称
        2.2.4. 2 球形不对称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2.2.5 乳腺内淋巴结
        2.2.6 皮肤病变
        2.2.7 单侧导管扩张
        2.2.8 合并征象
    2.3 病灶的定位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2.4.1 检查目的
        2.4.2 乳腺分型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2.4.4 与前片比较
        2.4.5 评估分类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3.3.1 基本要求
        3.3.2 图像的存储
        3.3.3 报告书写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3.4.3. 1 肿块
        3.4.3. 2 周围组织
        3.4.3. 3 钙化
        3.4.3. 4 血管评估
        3.4.4 彩色超声检查
        3.4.5 其他相关技术
        3.4.5. 1 三维成像
        3.4.5. 2 弹性成像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3.6.3. 1 记录病灶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3.6.3. 3 结论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3.7 报告范例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4.1.1 乳腺癌的诊断
        4.1.2 乳腺癌分期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4.1.7 高危人群筛查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4.3.1 检查前准备
        4.3.1. 1 临床病史
        4.3.1. 2 检查前准备
        4.3.2 MRI检查
        4.3.2. 1 设备要求
        4.3.2. 2 扫描体位
        4.3.2. 3 成像序列
        4.3.2. 4 后处理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4.4.1 点状强化
        4.4.2 肿块
        4.4.3 非肿块强化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4.4.5 病灶定位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4.5.1 评估不完全
        4.5.2 评估完全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5.1 适应证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5.1.3 其他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5.2.5 微创活检设备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5.3.1 禁忌证
        5.3.2 术前准备
        5.3.3 术中注意事项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5.4.1 禁忌证
        5.4.2 术前准备
        5.4.3 术中注意事项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6.1.1 标本类型
        6.1.2 标本固定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6.2.4. 2 取材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6.2.5. 2 取材
        6.2.6 SLNB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6.3.1 组织学分型
        6.3.2 组织学分级
        6.3.3 乳腺癌的分期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7.1.6 保乳手术
        7.1.6. 1 术前准备
        7.1.6. 2 手术过程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7.3.1 全乳放疗
        7.3.1. 1 适应证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7.3.1. 3 照射靶区
        7.3.1. 4 照射技术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7.3.2. 1 适应证
        7.3.2. 2 技术选择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8.1.1 多学科协作
        8.1.2 学习曲线
        8.1.3 知情同意
    8.2 SLNB指征
    8.3 SLNB操作规范
        8.3.1 示踪剂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8.4.1 SLN的术中诊断
        8.4.2 SLN的术后诊断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9.1 适应证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9.3 照射靶区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9.4.2 常规照射技术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1 0.2.5. 1 局部处理
        1 0.2.5. 2 全身处理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1 0.4.1 适应人群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1 0.4.3 主要措施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1 0.4.4. 1 疼痛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1 0.4.4. 4 疲乏
        1 0.4.4. 5 昏迷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11.1随访和评估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15.2诊断
    15.3治疗原则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16.1概述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16.4骨转移的治疗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附录

(2)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疾病社会史研究视阈的引入
        (一) 疾病社会史研究概述
        (二) 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尝试
    二、酒精成瘾疾病研究进展
        (一) 中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疾病社会史研究方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田野调查法
        (五) 半结构化访谈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古代饮酒风气与嗜酒危害的历史考察
    一、历代饮酒情况概述
        (一) 夏商周时期
        (二) 秦汉时期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 唐宋时期
        (五) 金元时期
        (六) 明清时期
    二、古代酒的功能
        (一) 宗庙祭祀
        (二) 人际交往
        (三) 情感表达
        (四) 经济效益
        (五) 药用价值
    三、古代酒政
        (一) 禁酒
        (二) 榷酒
        (三) 税酒
    四、文人嗜酒现象及危害的个案分析
        (一) 魏晋风度与刘伶醉酒
        (二) 田园诗人与饮者陶渊明
        (三) 人生得意与酒仙李白
    五、小结
第三部分 酒文化与饮酒健康问题的现代社会认知调查
    一、问卷设计
        (一) 一般情况调查
        (二) 饮酒情况调查
        (三) 酒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四) 饮酒健康问题调查
    二、调查实施
        (一) 问卷预调查
        (二) 问卷发放
        (三) 数据录入
        (四) 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二) 饮酒情况分析
        (三) 饮酒文化及健康问题
    四、小结
第四部分 酒精成瘾疾病田野调查研究
    一、方案设计
        (一) 调查形式
        (二) 受访对象
        (三) 情况说明
    二、基本信息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二) 访谈概况
    三、结果分析
        (一) 成瘾原因的自我分析
        (二) 酒精成瘾的负面影响
        (三) 承认与否认成瘾的矛盾心理
        (四) 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照护
        (五) 病历书写差异对比
        (六) 院外戒酒康复与关怀
    四、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一、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疾病认知
        (一) 嗜酒行为的文化解释
        (二) 酒桌文化与劝酒内涵
        (三) 疾病态度与健康观念
    二、酒精成瘾防治中的社会干预策略
        (一) 国家层面的引导
        (二) 社会层面的支持
        (三) 医院层面的照护
        (四) 学校层面的教育
    三、酒精成瘾疾病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一) 酒精成瘾研究与多学科交叉应用
        (二) 田野调查在酒精成瘾疾病史研究的新实践
        (三) 叙事医学实践对酒精成瘾防治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酒文化及酒病问卷调查表
    附录2: 受访知情同意书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2.2 可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问题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科研质量控制
        1.6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1 拟定方案主题
    2 成立研究小组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4 制定方案草案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方案修订方法
        1.3 资料分析方法
        1.4 科研质量控制
        1.5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2.3 确定方案内容
    3 讨论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第四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4)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国以前岭南养生学术源流探讨
    第一节 远古到秦汉时期:萌芽(开启药食等养生法)
    第二节 晋唐时期:奠基(首现养生专着)
    第三节 宋元时期:发展(养生始涉多学科)
    第四节 明清时期:繁荣及嬗变(中西交汇)
第二章 临床各科中的养生应用
    第一节 内科
    第二节 外科
    第三节 妇科
    第四节 儿科
    第五节 眼科
    第六节 喉科
第三章 养生方法述要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情志
    第三节 传统运动
    第四节 房室
    第五节 金丹
第四章 民国以前岭南养生特色分析
    第一节 崇尚药食颐养
        一、味清淡
        二、煲粥汤
        三、喝药酒
        四、喜药茶
    第二节 重视瘟疫防治
        一、瘴病
        二、天花
        三、霍乱
        四、鼠疫
        五、其他
    第三节 吸收养生新知
        一、融合中原
        二、汲取海药
        三、汇通中西
第五章 岭南中医养生文献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岭南养生文献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岭南养生文献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亚健康的概念及形成
    2 亚健康的评估
    3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3.1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3.2 中医对亚健康的干预
    4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4.1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干预
    5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和实验试剂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亚健康大鼠模型的建立
        2.3 推拿干预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ELISA法测脑垂体β-EP含量
        2.6 ELISA法测血清CORT和 ACTH水平
        2.7 免疫组化SABC法测下丘脑CRH表达
        2.8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脑垂体β-EP含量
        3.2 各组大鼠血清CORT及 ACTH水平
        3.3 下丘脑CRH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 推拿干预中医的理论内涵
    2 推拿部位及手法选择的依据
        2.1 推拿部位
        2.2 推拿手法
    3 亚健康状态与HPA轴的关系
        3.1 应激与HPA轴
        3.2 睡眠剥夺对亚健康产生的影响及HPA轴相关性
    4 β内啡肽与亚健康产生的影响及HPA轴相关性
        4.1 β内啡肽对亚健康的影响
        4.2 β-EP介导HPA轴
    5 实验数据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亚健康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筋骨损伤理论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
    1 筋骨解剖的理论内容
        1.1 《黄帝内经》有关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
        1.2 筋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1.3 “五体”与筋骨解剖的关系
    2 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
        2.1 筋骨生理功能与脏腑、血脉的关系
        2.2 筋、骨、肉之间的联系
    3 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
        3.1 外伤暴力所致
        3.2 脏腑功能异常
        3.3 邪毒自外侵袭
        3.4 倦怠劳伤日久
        3.5 饮食不节、房劳失节
        3.6 七情内伤
    4 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辨证方式
        4.1 筋骨辨证的理论基础
        4.2 筋骨辨证论治的特点
    5 筋骨损伤的治疗方法
        5.1 外治法理论
        5.2 内治法
        5.3 导引治疗
    6 筋骨损伤的预防与调护
        6.1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6.2 劳逸适度、动静相宜
        6.3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7 小结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
    1 骨
    2 “骨”相关术语
        2.1 关节结构术语(骨节、骨属、骨解)
        2.2 上肢骨术语(髃骨、壅骨、锐骨、臂骨、腕骨、肘骨)
        2.3 下肢骨术语(骭骨、成骨、京骨、然骨、核骨、股骨、胫骨、跟骨)
        2.4 上、下肢骨含义术语(髀骨、尻骨、辅骨、束骨)
        2.5 躯干骨术语(骨骶、颧骨、完骨、枕骨、柱骨、背骨、杼骨)
        2.6 特殊部位骨结构(骨空、骨髓、白骨、骷骨、绝骨)
        2.7 骨形态描述术语(大骨、高骨、横骨、扁骨、歧骨)
        2.8 症候描述术语(骨繇、骨痛)
        2.9 证候名称术语(骨蚀、骨疽、骨病)
        2.10 疾病病名术语(骨厥、骨痹、骨痿)
        2.11 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术语(骨围、骨度、巨骨)
    3 筋
    4 “筋”相关术语
        4.1 大体解剖结构术语(筋骨、筋脉、筋膜、筋纽)
        4.2 具体解剖结构术语(小筋、宗筋、婴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膂筋)
        4.3 疾病病名术语(筋躄、筋痿、筋痹、筋溜)
        4.4 证候名称术语(筋绝、筋急、筋挛)
        4.5 症候及穴位描述术语(筋纵、缓筋、转筋、然筋)
    5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一)史前医学时期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一、心脏主题展
        二、大脑主题展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与致谢
附件

(8)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胃癌流行病学概述
    2. 营养不良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 胃癌患者营养不良流行病学特征
    4. 胃癌患者营养治疗状况
    5.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实践现状
    6. 胃癌术后居家经口营养中存在的问题
    7. 营养评估和评价指标
    8. 营养管理理论
    文献回顾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理论基础
    3. 相关概念界定
    4.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
    6. 统计方法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体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部分研究总结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第四部分 胃癌居家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部分研究结论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
第五部分 基于互联网的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部分研究总结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第六部分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第七部分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10)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骨折分型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
        2.2 入院评估及处理
        2.3 术前评估及准备
        2.4 手术过程
    3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3.1 一般处理
        3.2 药物治疗
        3.3 功能康复锻炼
    4 住院观察内容
    5 随访及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一般资料比较
        7.2 研究相关资料比较
        7.3 安全性指标
    8 结论
讨论
    1 老年糖尿病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系
    2 骨折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3 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4 桃红四物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临床资料调查表
    附录2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表
    附录3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典型病例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四、大量使用激素及好酒者需重视“骨头保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D]. 王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D]. 石文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D]. 张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D]. 王一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研究[D]. 齐晓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D]. 田秋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D]. 郭文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大量使用激素和饮酒的人需要注意“骨骼保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