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舞走进高校校园——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让现代舞走进高校校园——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让现代舞走进大学校园——关于发展高校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玉[1](2021)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社区舞蹈活动模式研究 ——以宁波市骆驼街道社区为研究个案》文中指出

魏燕鹏[2](2021)在《海南苗族传统舞蹈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据历史文献所载以及民间传说佐证可得知,中国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苗族人口为9426007人,其中海南省苗族人口便有74482人,位居全国有苗族的人口省份第十一位。海南苗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海南岛上,是海南岛的第二大少数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琼中、琼海、屯昌、万宁、保亭、五指山等地区。本文以海南苗族传统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艺术人类学、民族学等理论方法,从多方面对海南苗族文化及其生存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先采用文献梳理方式,从历时性角度出发,梳理海南苗族的历史渊源,捋清海南苗族所处地域文化的历史构成、发展与特性。其次通过田野调查方式,以文化整体意识对海南苗族传统舞蹈进行细致归类。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对海南本土学者访谈所收录整理的笔录,探索当前海南苗族传统舞蹈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关于海南苗族传统舞蹈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空间保护前景的一些思考。

宋娟[3](2021)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和艺术紧密结合的新兴体育艺术类项目。为了培养集“教、表、编、训”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复合型应用人才,自2001年起,各体育院校先后开设了体育舞蹈的本科教育课程,并借鉴了艺术院校的发展经验,依托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特色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然而由于体育舞蹈在我国体育院校开展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整体还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评价体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对当下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与策略。本文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德尔菲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15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尝试性地对随机抽样的三所体育院校教师进行评价和分析,诊断教师现存问题、审视自身专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从而提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为下一阶段自身发展做出预判和规划,促进体育舞蹈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发现,对于体育舞蹈教师来说,职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维度,三者也构成了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中的三个一级指标。指标体系共分三级,除上述三个一级指标外,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教师的修养、教学能力、带队训练能力、表演能力、编排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知识、体育舞蹈专业技术、体育学科理论知识、艺术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应用知识构成了十四个二级指标,而三级指标共有四十七个。(2)由权重得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A12教师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A41教师的文化修养、C25体育舞蹈舞伴间技术动作的配合、C34运动生物力学知识、B15教师示范能力、B52科研创新能力、B43剧目作品编排能力、B25具备训练和比赛的应变能力、C11教育学知识、B32舞蹈肢体表现力。这些指标是专家认为现阶段教师应该重点提升的专业素养。(3)运用本研究建构的评价体系对三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评价发现,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整体状况处于良好和中等之间,能够满足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教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济发达地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较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薄弱。(4)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结构比较复杂,呈现老中青教育经历各不相同的教师层次,来源构成分为六个方面:(1)开始体育舞蹈教育之初,从难美项目转项而来的教师;(2)本科经过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学习的教师;(3)通过艺术高考考上本科专业院校,高考前经过短期的专业训练,专业提高阶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的教师;(4)有过中专教育经历的教师;(5)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6)本科是通过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的高水平选手教师。艺术学院毕业的教师艺术知识丰富,剧目作品编排能力较强,体育知识却有待提高;经历过单招的教师竞技套编排能力较强,艺术知识却较为薄弱。教师教育经历不同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具有很大差异性,水平也参差不齐。(5)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育人理念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重视专业技术培养,忽略全面素质教育,轻视理论知识学习;教师文化基础、教育学知识、体育学知识、音乐学知识、科研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英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年长教师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专业技术有待加强,年轻教师示范能力很强,但理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竞技套路和组合动作编排能力很强,但剧目创编能力需要继续提升。(6)体育舞蹈显着特点是“男女配合”进行的“双人舞蹈”。在教学过程中,男女配合示范,能够起到直观的效果,学生能够直观看到舞蹈动作的双人位置,包括男伴的引带和女伴的跟随状态,以及运动路线和轨迹,易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调研的15所体育院校中有4所院校是双人共同示范舞蹈动作,其它11所院校是教师单人走进课堂,教师不仅要示范男性步伐和身体动作,还要示范女性步伐和身体韵律。这种区别于其他项目特点的教学状况,也对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7)学校应该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个体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重视艺术学知识学习,激活剧目编排创新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弥补自身示范能力不足;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积累,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建立项目特质意识,促进体育和艺术的融合。

蔡烁[4](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许玉霞[5](2020)在《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积极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村小学舞蹈美育的实施存在滞后性,发展还不完善,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以S小学为主的农村小学舞蹈美育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力求发现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我国农村小学舞蹈美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文章调查了麦积区S小学等10所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情况,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舞蹈美育的发展在舞蹈课程覆盖率、思想认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效能、教材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并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为我国农村小学实施舞蹈美育提出了因地制宜开设舞蹈课程,提高舞蹈课程覆盖率、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舞蹈美育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水平,提升教学效能、开发舞蹈教材等六条建议和策略。近年来,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社会力量的加入使我国农村小学舞蹈美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效果正在凸显。相信随着认识的提高,农村小学舞蹈美育会越来越受重视,将在多种措施合力之下取得较大的进展。

邢怡丹[6](2020)在《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其身心潜能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古训所言,人的天性在最开始都是美好的,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处的后天环境不同,人的性情也就有了好坏之差。在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为孩童的婴幼儿时期,更是人生的初始期和关键期。教育部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智力。”艺术教育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艺能益智的重要作用。舞蹈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对幼儿的教育可谓“一艺多教”“一艺多益”。关于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幼儿训练影响的研究已经开始有所展露,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语言表达、塑造个性、培养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想象创造力上有着极大帮助。早期教育阶段是幼儿接受教育和发展的重要而特殊阶段,了解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幼儿生理和心理有怎样的作用与影响,怎样才能运用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实现对幼儿多元潜能的开发?现如今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尚存在何些问题?本文研究幼儿早期舞蹈教育与幼儿潜能开发的关系,为对研究幼儿早期舞蹈教育方面添砖加瓦和对关注舞蹈对幼儿潜能开发的教育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建议。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搜集分析、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幼儿潜能开发的必要性,从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幼儿医学等多领域、宽角度,阐述了幼儿早期舞蹈教育与幼儿潜能开发关系,结合实际分析了幼儿早期舞蹈教育现如今的发展情况。当前幼儿早期舞蹈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第一,缺乏对幼儿早期舞蹈教育的重视,对教材、教学方法等缺少系统的认知;第二,因循守旧教学目标偏颇,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技能”“成人化”“重模仿”等。传统舞蹈教育还在延续着固定统一的模板进行教学,既教师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求同不求异,这种教育方式把舞蹈等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幼儿早期舞蹈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教育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和其他早期教育机构中对幼儿自娱自乐的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将幼儿的“好动、爱玩、好奇”引入舞蹈艺术课堂。本论文的研究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依据,以幼儿早期舞蹈教育为根基,释放幼儿天性,助力幼儿多元成长。

黄雨微[7](2019)在《网络舞蹈资源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降临,我们无时不刻不享受着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各行各业都借助互联网这把宝刀实现了资源共享、跨界融合的美好愿景。舞蹈这门身体艺术也自然沐浴着幸运的春风借势发展,业内人士纷纷响应时代的旗帜,走向了“舞蹈+互联网”的发展大道。舞蹈图片、舞蹈视频、舞蹈文章、舞蹈商品等一切与舞蹈相关的资源都在互联网这片沃土的栽培下日益丰裕,喜得成果。其资源的传播面积遍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已不再是为少数专业人士享有的成果,更是所有互联网使用者的时代福利。本文旨在对现有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舞蹈资源的供给和消费现状进行研究。第一,主要采取文献调查法和广义上的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网络舞蹈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以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方式罗列、概括其资源的点点滴滴。第二,主要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网络舞蹈资源的受众及其传播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以寻求其资源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本文通过对网络舞蹈资源的供需分析,进一步指导资源如何在互联网思维的帮助下走向传播发展的上乘之路,让这门较为小众的艺术能借东风之势获得更多的受众市场。

龙源[8](2019)在《安徽舞剧发展历程研究(1955—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安徽舞剧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研究对象概念进行界定。在时间上,本文将研究时间范围设定为1955年至2018年,之所以将1955年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基于这一年对于安徽舞剧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年安徽首部小舞剧《刘海戏金蟾》首演于北京全国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从而标志着安徽舞剧新纪元的开始。在研究的地域空间上,本文所指的安徽舞剧侧重于“本土制造”,即由安徽省本土文艺团体自主完成创编、演出,包括外聘编导或艺术指导和邀请省外舞蹈演员担任主要角色的舞剧作品。本文意旨于尽可能地在全面梳理安徽舞剧六十多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安徽舞剧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对安徽舞剧发展的未来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发展思路。本论文由引言、安徽舞剧创作历程、安徽舞剧艺术特征、安徽舞剧发展历程审思、结语等五部分组成。引言包括对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研究难点的阐释;第一章,将安徽舞剧的发展归纳为发轫期、发展期、活跃期三个发展时期并对三个时期的代表舞剧《刘海戏金蟾》《摸花轿》《冬兰》《厚土》《徽班》《大禹》《立夏》等代表作品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安徽舞剧的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深入对地域性特点及所传达的民族精神方面进行剖析;第三章,对安徽舞剧发展历程进行审思,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以及舞蹈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思考。

赵紫浩[9](2018)在《基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并下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文件,再次强调创新创业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这一目标渗透在包括舞蹈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系统之中。而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为主要表现工具、以人的身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艺术,舞蹈所研究、表现、创作的对象来自于人在社会中的活动。本文建立在探究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基础之上,从“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与本质出发,以舞蹈美学为指导,分析舞蹈的本质内涵,分析舞蹈教育的发展和当代舞蹈的发展趋势,将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成果融入专业教育研究之中,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改革设想,构造符合舞蹈本质内涵和发展的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的教育理论,以期解决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善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为综合类高校的舞蹈教育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包耘赫[10](2018)在《《交响》办刊研究》文中指出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高校在学术上的成就与积累。《交响》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几十年的办刊过程中大量地追踪与发表了相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根据不同时期主编的变化,其办刊方针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放眼世界”,《交响》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目前国内关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交响》的历史渊源、引文分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本文从音乐编辑学角度出发对《交响》142期实体刊物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题具有写作空间和价值。从1982年创刊传承至今,在《交响》三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逐渐沉淀出以深入挖掘、传承陕西地方和西北区域音乐文化传统为立足点,积极追踪音乐学术热点,热情关注音乐教育和实践成果,努力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特点,在不同的办刊时期都编发有享誉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内对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音乐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期刊。各个时期历任主编都在工作中强调“学报是学校学术窗口”的作用,从研究栏目的设计,到学术活动的跟踪,从教师成果的及时发布,到学生习作的精心修改和编发,无不看重本校这片学术园地的生态维护和果实凝结。为此,在几十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诸如西安鼓乐研究、长安乐派研究、秦派民乐研究、陕西作曲家创作群体研究、陕北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地方戏曲研究等不同领域,都浸透有学报《交响》的影子,甚至有些理论概念、观念的沉淀、形成与发扬都离不开《交响》的助推作用。同时《交响》也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学术生态网,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学报了解并学习到一些音乐资讯和理论知识,可以从学报中找到补充自身认识与研究的切入点,学报为他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学报给很多人的创作、研究开启了思路,《交响》真正成为了多向交流、全方位覆盖的思想与理论碰撞平台。

二、让现代舞走进大学校园——关于发展高校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现代舞走进大学校园——关于发展高校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海南苗族传统舞蹈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海南苗族来源及其历史
    (一)海南苗族族称
    (二)海南苗族历史概述
    (三)海南苗族地理分布
二、宗教祭祀中的海南苗族传统舞蹈
    (一)盘皇崇拜
    (二)自然崇拜
三、节庆文化中的海南苗族传统舞蹈
    (一)农历新年
    (二)三月三(清明节)
    (三)六月平安
四、海南苗族传统舞蹈的分类
    (一)习俗舞蹈
    (二)生活舞蹈
五、海南苗族传统舞蹈生存现状与流变
    (一)海南苗族传统舞蹈的发展途径
    (二)从田间地头走向课堂舞台的延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汇总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院校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办学理念给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1.1.2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1.1.3 我国体育舞蹈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需求
        1.1.4 推动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发展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专业素养的缘起
    2.2 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内容研究
    2.3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2.4 教师专业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2.5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2.6 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研究
    2.7 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2.8 研究述评
3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3.2.2 教师教育理论
    3.3 小结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扎根理论
        4.2.4 德尔菲法
        4.2.5 数理统计法
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构建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原则
        5.1.1 系统性原则
        5.1.2 科学性原则
        5.1.3 针对性原则
    5.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工具NVivo简介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5.3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形成
        5.3.1 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5.3.2 指标筛选的流程和方法
        5.3.3 专家的选择与权威程度
        5.3.4 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5.3.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5.4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5.4.1 体育舞蹈教师的职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5.4.2 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能力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5.4.3 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知识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5.4.4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最终确立
    5.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5.1 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权重
        5.5.2 计算权重
    5.6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结果特征分析
        5.6.1 一级维度分析
        5.6.2 二级维度要素分析
        5.6.3 三级维度要素分析
    5.7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
        5.7.1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对应分值
        5.7.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
        5.7.3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分标准的适用性
    5.8 小结
6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分析
    6.1 部分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
    6.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6.3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6.3.1 学校层面
        6.3.2 教师个体本位
    6.4 小结
7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7.1 学校层面
        7.1.1 加强与艺术院校交流和合作
        7.1.2 尝试“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7.1.3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7.1.4 充分发挥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的作用
        7.1.5 降低学历要求,引进高水平选手任教
        7.1.6 健全教师评审和考核制度,多视角进行评价
        7.1.7 重视教师培养,促进老带新教师融合成长
    7.2 个体层面
        7.2.1 教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
        7.2.2 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7.2.3 教师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7.3 小结
8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
    8.3 研究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资料图片
附录4

(4)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四)新世纪以来(2000-)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1.提升文化自信
        2.实现全面育人
        3.强化独特身份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二)研究调查结果
        1.观众基本背景
        2.观众观演习惯
        3.观众背景知识
        4.观众观演驱动
        5.观众观演感受
        6.观众整体评价
        7.观众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总结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1.人格化传播
        2.多层次传播
        3.多媒介传播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现状
    一、舞蹈美育实施的政策环境
    二、麦积区小学舞蹈美育实施的社会环境
        (一) 家长对学校开展舞蹈美育的观念
        (二) 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情况
        (三) 校外舞蹈教育发展情况
    三、S小学舞蹈美育实施情况
        (一) S小学艺术课程设置情况
        (二) S小学艺术教师配置情况
        (三) S小学舞蹈美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四) S小学舞蹈美育开展情况
第二章 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舞蹈课程覆盖率低
        (二)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三) 舞蹈美育教学条件落后
        (四) 舞蹈美育师资队伍问题
        (五) 舞蹈美育教学效能低下
        (六) 舞蹈美育缺乏教材
    二、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三) 教育资金缺乏
        (四) 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五) 舞蹈美育发展水平低下
        (六) 舞蹈美育教材体系不完善
第三章 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开设舞蹈课程,提高舞蹈课程覆盖率
    二、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舞蹈美育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四、完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五、提高教育水平,提升教学效能
    六、提高舞蹈美育地位,开发舞蹈教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其身心潜能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幼儿早期舞蹈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关系
    (一)幼儿早期舞蹈教育概念厘定
    (二)幼儿早期舞蹈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发展
    (三)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引导幼儿心理发展
二、幼儿早期舞蹈教育挖掘幼儿潜能开发多元能力
    (一)幼儿潜能的概念
    (二)开发幼儿多元能力的措施
    (三)开发潜能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三、幼儿早期舞蹈教育现状调查
    (一)幼儿早期舞蹈教育教材的形成
    (二)幼儿早期舞蹈教育课堂活动设计
    (三)以唐山市三所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培训机为例
四、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发展困境
    (二)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发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网络舞蹈资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舞蹈与互联网的结合
    第一节 相关定义
        一、何为“互联网”
        二、何为“舞蹈资源”
    第二节 “舞蹈+互联网”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下受众需求的改变
        二、舞蹈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三节 “舞蹈+互联网”的特性
        一、符号性——回归大众文化的标识
        二、功能性
        (一)储存资料
        (二)广泛传播
        (三)资源整合
        (四)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第二章 网络舞蹈资源的供给现状
    第一节 综合概况
    第二节 网络各媒介的舞蹈资源供给
        一、网站
        (一)校内舞蹈资源网站
        1.舞蹈院校官网
        2.其他校内舞蹈资源网站
        (二)校外舞蹈资源网站
        1.官方舞蹈网站
        2.民间舞蹈网站
        二、自媒体
        (一)个人
        (二)团体
        三、应用APP
第三章 网络舞蹈资源的受众调查
    第一节 前期工作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三、样本选择
        四、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数据统计描述
        一、受众的基本信息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受众对各网络媒介平台资源的使用和需求情况
        三、受众对各网络媒介平台资源的满意情况
    第三节 基于受众调查的分析
        一、基于受众调查的总结
        二、互联网下的舞蹈资源传播问题
        (一)网络舞蹈资源受众数量偏低
        (二)资源供给需求不匹配
        (三)资源经营困难
        三、互联网下的舞蹈资源传播问题的原因
        (一)舞蹈受众本身偏低
        (二)未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传播
        (三)“舞蹈+互联网”圈未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
第四章 互联网下的舞蹈资源传播建议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用户体验
    第二节 实现定向传播,挖掘深度传播
    第三节 紧跟受众需求进行“迭代”更新
    第四节 舞蹈需用创意、个性的方式进行传播
    第五节 建立颇具商业价值的传播平台
    第六节 加强网络舞蹈资源的法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参考公众号
附录2 参考网站
附录3 北京舞蹈学院特色教育资源库
附录4 舞蹈学专业大学排名
附录5 访谈内容
附录6 《中国网民舞蹈审美力认知调查报告》
附录7 《当前中国社会对舞蹈的认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安徽舞剧发展历程研究(1955—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难点
第一章 安徽舞剧创作历程(1955-2018)
    第一节 安徽舞剧发轫期(1955-1978)
        一、安徽舞剧雏形诞生
        二、舞剧《刘海戏金蟾》:扎根民间成就未来
        三、歌舞剧《摸花轿》:歌舞情怀喜乐人生
    第二节 安徽舞剧发展期(1979-1999)
        一、安徽舞剧迅速成长
        二、舞剧《冬兰》:英雄的“妈妈”,革命的“母亲”
        三、舞剧《厚土》:“红手印”印出“小岗精神”
    第三节 安徽舞剧活跃期(2000-2018)
        一、安徽舞剧活跃发展
        二、舞剧《徽班》:成就国剧之源的“伶人绝唱”
        三、舞剧《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家国情怀
        四、舞剧《立夏》:血洒革命征途,信仰铸就未来
第二章 安徽舞剧艺术特征
    第一节 安徽舞剧的题材内容
        一、恢弘的本土叙事
        二、深刻的时代精神传达
    第二节 安徽舞剧语汇的地域性及其创新发展
        一、语汇地域性
        二、语汇的创新发展
第三章 安徽舞剧发展历程审思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一、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性亟待改善
        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与艺术人才培养的矛盾突出
    第二节 舞蹈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舞蹈生态环境分析与对策
        二、设置安徽艺术学院,改善人才培养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安徽省舞剧创作概况表
    附录二 口述采访手记摘要
    附录三 采访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2章 何为“创新创业”教育
    2.1 “创新创业”概念及本质
        2.1.1 创新定义
        2.1.2 创业定义
        2.1.3 何为创新创业
    2.2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及本质
        2.2.1 创新教育
        2.2.2 创业教育
        2.2.3 创新创业教育
第3章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发展概况
    3.1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的属性
    3.2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
        3.2.1 专业学科情况
        3.2.2 课程设置
        3.2.3 学生生源情况
    3.3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3.1 课程设置反思
        3.3.2 教学对象的反思
        3.3.3 脱离舞蹈特性的教育方式
第4章 探究育人为本多元化的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
    4.1 从美学角度分析舞蹈和人的关系
        4.1.1 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4.1.2 舞蹈中“真、善、美”的美育原则
    4.2 结合舞蹈发展趋势探究舞蹈教育的发展
        4.2.1 舞蹈教育普及方面
        4.2.2 社会政治文化方面
        4.2.3 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变方面
    4.3 建立多元化的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
        4.3.1 育人为本的教育体制
        4.3.2 育人为本的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
        4.3.3 心智能力的培养
        4.3.4 现代意识的建立与培养
第5章 基于“创新创业”对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改革设想
    5.1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构建原则
        5.1.1 育人为本因材施教
        5.1.2 全面发展尊重自由
        5.1.3 强化自我意识,定位自身目标
        5.1.4 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培养创新型舞蹈人才
    5.2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实施目标
        5.2.1 贯彻舞蹈美育宗旨,塑造完美人格
        5.2.2 提升舞蹈审美能力,丰富情感表达
        5.2.3 运用创新思维,定位创业方向
    5.3 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建构策略
        5.3.1 改变教育理念
        5.3.2 构建科学的舞蹈课程体系
        5.3.3 建构科学的舞蹈教学方式
        5.3.4 优化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方式
        5.3.5 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交响》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音乐期刊
    第一节 音乐期刊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普通期刊
        二、核心期刊
    第二节 音乐院校学报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交响》的办刊缘起
    第一节 《延安歌声》时期
        一、《延安歌声》办刊前身及缘由
        二、《延安歌声》的编辑特点分析
    第二节 《交响》时期
        一、更名与复刊
        二、《交响》办刊三十余年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交响》的编辑实践与特色
    第一节 《交响》的编辑实践分析
        一、编辑主体的历史更替
        二、不同时期作者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专题栏目的内容设置
    第二节 《交响》的编辑特色分析
        一、办刊方针的变化与调整
        二、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变化
        三、读者定位及其拓展
        四、外部装帧设计的进步
第四章 《交响》重要栏目的代表性文论评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栏目
        一、西安鼓乐
        二、敦煌乐谱研究
        三、西北区域音乐及其秦派民乐研究
    第二节 音乐史研究栏目
        一、中国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二、西方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
        一、研究选题的多样性分析
        二、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982 年--2016 年《交响》目录汇总
致谢

四、让现代舞走进大学校园——关于发展高校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社区舞蹈活动模式研究 ——以宁波市骆驼街道社区为研究个案[D]. 杨婷玉. 北京舞蹈学院, 2021
  • [2]海南苗族传统舞蹈文化研究[D]. 魏燕鹏.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 宋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5]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S小学为例[D]. 许玉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幼儿早期舞蹈教育对其身心潜能的开发[D]. 邢怡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网络舞蹈资源现状研究[D]. 黄雨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8]安徽舞剧发展历程研究(1955—2018)[D]. 龙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基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探究[D]. 赵紫浩. 南昌大学, 2018(12)
  • [10]《交响》办刊研究[D]. 包耘赫. 西安音乐学院, 2018(11)

标签:;  ;  ;  ;  ;  

让现代舞走进高校校园——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