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述

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述

一、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要对照(论文文献综述)

康又文[1](2020)在《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住宅存量时代背景下,我国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城市既有住宅量大面广,结构主体保存较好且区位条件优良。然而,由于设计建造标准不高、缺乏后期修缮维护等原因,其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的居住要求,因此针对既有住宅的改造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处于对外围护体系性能提升改造及社区外环境综合治理阶段,暂未涉及室内空间的提升改造实践,然而与此同时,住户自发对户内改造的探索实践愈发普遍,因缺乏专业认知及规范化指导,粗犷化、盲目化的改造现象层见迭出,因而亟待科学化、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系统化改造方法研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调研手段,整合既有住宅室内现状及改造需求,挖掘改造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相关性,对既有住宅室内改造做系统化分析研究,以提出室内精细化改造思路及综合提升路径。首先,在结合国内外既有住宅室内改造设计理论方法与案例基础上,分析国内住宅设计发展变迁,明确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住宅建筑背景信息;同时,根据大连市既有住宅的原始图纸收集整理、大连市区内访谈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统计等基础研究手段,对当前户内使用现状、居住需求、自发性改造概况等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基于调研统计,归纳总结出针对既有住宅室内改造中的关键性要点问题。在关键问题的总结梳理中,立足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既有住宅“既有”的客观特性加以分析,共总结出围绕住宅层高、管线改造、厨卫改造及改造施工四大要点,并结合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优化解决思路。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室内改造研究体系,从改造原则入手,限定改造操作中必须依循的安全性、阶段性、适应性等几大基本原则。其次,分别从开放性改造参与、多样化改造需求、多元化改造手段三个角度,对应提出“菜单式选择型提升”、“主体需求导向型提升”、“多标准复合型提升”三种提升路径,包括了室内改造操作推行的全面维度、适用广度及操作深度三层内涵,同时为既有住宅室内空间品质提升改造提供开放性思路和方法路径。本研究围绕既有住宅室内改造中关键问题,立足于“既有住宅”的特性分析,挖掘时代发展需求与“既有”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归纳梳理改造中核心痛点,并提出对应解决思路,建立系统化改造方法模式和全面提升路径,为今后既有住宅室内改造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沈昕[2](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尚师宇[3](2020)在《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近几十年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住区建筑经过了一段大量开发的时期,1980-1990年代的住宅建筑成为既有住区建筑的主体,由于住宅建设标准更新、住宅品质下降、居民居住要求提高等多种原因,既有住区建筑品质与使用要求难以匹配。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层面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改造,在政策、技术、标准编制等方面均取得了进步,但面对量大面广的既有住区建筑存量,仍然缺乏科学体系及长远规划,存在对决策多方影响因素讨论不足,对改造对象基础信息掌握不全,改造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采用更加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改造方法,及更加科学和灵活的改造手段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面向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品质提升问题,结合调查分析,梳理各阶段改造需求及影响因素。首先讨论影响建筑品质提升决策的因素,分为建筑自身和外部因素:通过调研讨论建筑自身性能品质,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大连地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进行调研,通过大量实态调研、图纸调研和居民自发改造调研,归纳各年代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的现状品质及典型做法;同时讨论影响改造决策的因素,通过分析改造实践案例、改造项目规划、各地政策文件,了解各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资金筹措方式;通过梳理规范演变、改造技术和历史文化,总结规范指标、技术难度及文化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和总结,判断各因素推动或阻碍改造决策的方式,分析改造决策与各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最终划分改造阶段提供依据。然后,收集国内外改造案例,借鉴典型及特色改造方法,按照项目重点分为节能及绿色化、安全性能、美观修缮、平面功能、可达性提升等多方面性能改造,将改造策略按照改造重点依次归类,形成围护体系改造策略库,并且尝试分析其推行的主要动因及实施难度的来源,从而为阶段性提升策略提供明确且具体的改造方式。最后,结合上述建筑自身品质需求及决策实施的多方影响因素讨论结果,对既有住区改造工作划分为基础提升、优化提升、特殊提升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策略库,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各改造阶段对应具体合理的改造方式方法。最后选取大连市典型住宅样本,依据提升阶段匹配相应策略。研究涉及的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典型特征总结工作,为补充既有住区建筑基础信息提供参考;通过多方影响因素考量改造决策,为规划改造方案提供更客观全面的思考维度;为改造工作划分阶段,有利于完善科学改造体系的建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今后的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改造工作拓展思路。

黄庄巍[4](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闫楚倩[5](2019)在《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住宅一直是与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近代以来,自1898年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后,中东铁路不同级别的职工的居住需求奠定了哈尔滨住宅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分布结构。与此同时,在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下,城市迅速兴起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国际人口移居哈尔滨寻求生存机遇,为哈尔滨带来了多元的居住文化。多重条件刺激下,近代哈尔滨住宅建筑类型多样,内在文化丰富。本文旨在通过三个方面对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表征进行解读。从城市的尺度上,本文对比哈尔滨各个时期的历史规划图及实际市街建设图,解析在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中住区的规划扩张与演变。在先进规划理念、城区定位、居住人群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各城区内的住区在土地制度、规划布局方式及居住建筑类型方面产生差异性特征,并影响着城区内住区布局方式与住宅分布特点。影响哈尔滨居住建筑的文化种类多样,在文化交流中更是产生了新的交融与碰撞。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在主观性的居住需求、文化习惯及客观性的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影响下种类丰富且定位清晰,满足各类人群的居住要求。文章根据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方式定义居住类型,并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对不同文化下住宅的居住类型进行句法分析,判断其空间组构关系并总结居住文化空间基因型。以空间组构句法值为基础,本文分别从生活习惯、隐私需求、气候条件等方面解读近代住宅的内在居住文化特点,并分析其居住“宅形”。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三类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的艺术风格文化,即文化源地的传统移植、时代转折期的新风尚、文化涵化衍生的地域风格。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传统建筑的主体与客体居住价值转变及其在文化选择上的差异性原因。本文以历史文献图集、实地调研及访谈素材为研究资料,以空间句法为分析方法,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初步构建了近代哈尔滨住宅的研究框架。依次从住区规划,住宅单体类型、文化表征三个层面对近代哈尔滨住宅建筑的建筑形式与类型和文化价值与理念进行解读。

韩艺宽[6](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汪妍泽[7](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林婧怡[8](2019)在《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项目的建设量猛增。涉老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保障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设计认知的途径。然而近年来涉老建筑标准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对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当约束,也造成了设计认知的片面性。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推进及国家标准体制的改革使标准的发展定位亦面临转变。在这些背景下,涉老建筑标准应如何做出应对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对现有标准的改进方法,以使其在养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的回溯,分析了在标准体制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涉老建筑标准呈现的发展定位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四个养老项目设计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及问题,探讨了设计人员对标准的使用方式及需求。进而又通过对两项涉老建筑标准修订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利益相关方对现有标准的意见及改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使涉老建筑标准长期以来呈现出体系架构平行化、制定方式单一化、编写模式指令化的特征。标准合规方式的唯一性,造成其难以应对当前养老项目差异化的建设条件或运营需求,并影响了设计结果的合规性;标准的技术依据不充分、执行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意愿,降低了标准的使用率。养老项目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标准制定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意见处理方式的不完善,而难以得到有效协商和落实。研究进一步归纳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六项核心诉求作为改进目标。在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当前具备的改进基础与面临的难点,最终从体系内容重构、制定方式优化和编写模式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涉老建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可为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干申启[9](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刘晔[10](2018)在《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是一种广泛而重要的建筑类型,筱原一男通过他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实践,赋予住宅在建筑学上新的意义,持续地对建筑界产生着影响。本文旨在归纳整理日本着名建筑师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的内容及发展,并分析研究他设计的住宅作品实例,为我国的住宅建设,乃至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式,以及一些可供参考的实例与设计手法。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结合日本原版书籍,参考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动态,对其的设计理念进行梳理,以空间、住宅、城市三个层次进行归纳。对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以语汇归纳的角度,利用文字、表格、分析图、以及剖透视图进行形象地阐释,并用概念图表格作最后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筱原一男住宅创作的影响,得到了相关的启示。筱原一男的设计理念有着批判性的思想。针对五十年代日本合理主义的兴起,他提出要尊重日本传统与住宅艺术;而对于六十年代技术主义的泛滥,他以无机的意义空间进行应对;他从当代城市的活力中,结合“混沌”的科学概念,提出了“混沌之美”,成为了他后期设计的主要思想。这些理念,都是以一种抽象极简的设计手法,体现在他的住宅作品中。筱原一男一直追寻传统意象在现代设计手法中的延续,创造有意义的空间;同时注重人的情感,追寻住宅的艺术价值。筱原一男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对当时乃至后来的建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与总结筱原学派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同时研究他作品中的暧昧性与抽象性带给日本建筑界的影响,为现当代相关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拓宽了其设计理念的应用范围。

二、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要对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要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政策动态引导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提升相关基础研究
    2.1 室内改造相关研究综述
        2.1.1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1.2 已有研究评述
    2.2 典型改造案例分析
    2.3 我国住宅设计发展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市既有住区图纸及室内信息采集调研
    3.1 图纸调研与分析
        3.1.1 图纸概况
        3.1.2 基础信息统计
        3.1.3 图纸调研结果
    3.2 入户调研与分析
        3.2.1 调研对象
        3.2.2 调研目的
        3.2.3 调研过程
        3.2.4 入户调研结果
        3.2.5 入户小结
    3.3 问卷调研与分析
        3.3.1 调研对象
        3.3.2 调研目的
        3.3.3 调研过程
        3.3.4 调研结果与分析
        3.3.5 问卷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实态调研的室内精细化改造要点梳理
    4.1 既有住宅室内空间需求
        4.1.1 空间拓展化使用需求
        4.1.2 空间精细化设计需求
        4.1.3 空间适应性改造需求
    4.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重难点剖析
        4.2.1 住宅层高限制
        4.2.2 水电管线改造
        4.2.3 厨卫空间改造
        4.2.4 施工技术要求
    4.3 室内精细化改造发展方向
        4.3.1 全面提升空间品质
        4.3.2 改良操作施工方法
        4.3.3 室内智能化微改造
    4.4 本章小结
5 既有住宅室内空间品质提升路径
    5.1 室内改造提升依循原则
        5.1.1 安全性原则
        5.1.2 阶段性原则
        5.1.3 适配性原则
    5.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提升方法路径
        5.2.1 改造要素提取与归类
        5.2.2 菜单式选择型提升
        5.2.3 主体需求导向型提升
        5.2.4 多标准复合型提升
    5.3 室内改造提升系统化策略拓展
        5.3.1 明确安全改造范围
        5.3.2 完善改造管理机制
        5.3.3 细化规范及评价标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室内调研信息表(入户用)
附录 B 室内调查问卷
附录 C 改造对策分析示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1.2 研究对象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1.3 研究现状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1.4 研究目的
        1.4.1 批判惯性设计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1.7 论文组织框架
上篇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2.1.1 建筑囚徒
        2.1.2 意识醒觉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2.3.1 为何反常?
        2.3.2 反常为何?
        2.4 小结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的反常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3.1.3 不完全性定理
        3.2 哲学的反常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3.3 向“道”而思
        3.3.1 “形而中”学
        3.3.2 为道日损
        3.4 小结
下篇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4.1 园林的启示
        4.1.1 结构之道
        4.1.2 身体之道
        4.1.3 材料之道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4.2.1 似轩非亭
        4.2.2 以反为返
        4.2.3 借物观法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4.3.1 虚以待变
        4.3.2 变化无方
        4.3.3 不法常可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4.4.1 岂不自然
        4.4.2 匠无弃材
        4.4.3 以简驭繁
        4.5 小结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5.1 得未曾有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5.2 小处窥道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5.3 意趣偶得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5.4 小结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6.1 拓充语境之阈
        6.2 寻找形式之意
        6.3 恢复敏锐之能
        6.4 小结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7.1 “异化”装置
        7.1.1 解读“共同基础”
        7.1.2 “异化”的世界
        7.1.3 “质数”的启示
        7.2 体验差异
        7.2.1 借“词”观法
        7.2.2 意识的隐与显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7.3 神秘之城
        7.3.1 运想空间
        7.3.2 时间迷局
        7.3.3 混合现实
结语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3)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念及范围
        1.2.1 研究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阶段性品质提升经验总结
    2.1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理论实践
        2.1.1 国内外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理论
        2.1.2 国内外住区建筑品质提升实践
        2.1.3 阶段式品质提升相关理论实践
    2.2 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分类及研究方法设计
        2.2.1 建筑——自身性能品质
        2.2.2 决策——多方决定因素
        2.2.3 阶段式品质提升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既有住区建筑阶段式品质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3.1 建筑性能品质调研
        3.1.1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设及改造实践
        3.1.2 实态特征、居民需求调研及总结
        3.1.3 图纸信息、立面演变统计及梳理
    3.2 改造决策影响因素
        3.2.1 规范演变
        3.2.2 政策导向
        3.2.3 资金筹措
        3.2.4 改造技术
        3.2.5 历史文化
    3.3 阶段式品质提升经验总结
        3.3.1 阶段划分原则
        3.3.2 影响因素分类
        3.3.3 阶段初步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品质提升策略及方法
    4.1 方法策略收集
        4.1.1 政策实践
        4.1.2 案例模板
    4.2 方法策略分类
        4.2.1 外墙
        4.2.2 屋顶
        4.2.3 外窗
        4.2.4 阳台
        4.2.5 其他
    4.3 围护体系改造方法策略分析
        4.3.1 策略选用推动因素
        4.3.2 策略推广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5.1 围护体系提升阶段划分
        5.1.1 阶段一:基础提升
        5.1.2 阶段二:优化提升
        5.1.3 阶段三:特殊提升
    5.2 围护体系阶段提升策略
        5.2.1 基础提升策略
        5.2.2 优化提升策略
        5.2.3 特殊提升策略
    5.3 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应用示意
        5.3.1 改造对象选择
        5.3.2 提升阶段计划
        5.3.3 提升效果示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市早期住宅修缮情况
附录B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部位典型做法
附录C 我国各时期住宅立面特征元素
附录D 各年代住宅围护体系规范总结
附录E 南北方典型城市住宅改造工程
附录F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调研案例
附录G 国内外住宅围护体系品质提升调研案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1.3.2 中国近代住宅建筑相关研究现状
        1.3.3 空间句法在居住建筑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
        1.3.4 居住建筑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哈尔滨近代住区规划布局与基本特征
    2.1 哈尔滨近代城市发展演化中的住区规划
        2.1.1 哈尔滨城市总体住宅区域规划
        2.1.2 城市区域内的实际居住用地演变
        2.1.3 住宅区域内的道路交通
    2.2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的特征与差异
        2.2.1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基本特征
        2.2.2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差异
    2.3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的布局方式
        2.3.1 哈尔滨近代住宅的布局方式
        2.3.2 居住组团内的住宅分布特点
        2.3.3 住宅环境与附属设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近代住宅建筑类型与空间组构分析
    3.1 空间句法与居住空间
        3.1.1 空间组构研究方法
        3.1.2 居住空间形态“基因型”
        3.1.3 空间句法的指标分析
    3.2 哈尔滨近代俄式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2.1 哈尔滨近代俄式住宅基本类型
        3.2.2 哈尔滨近代俄式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3 哈尔滨近代日系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3.1 哈尔滨近代日系住宅基本类型
        3.3.2 哈尔滨近代日系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4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4.1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住宅基本类型
        3.4.2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近代住宅的文化解读
    4.1 文化相对主义下的近代住宅“宅形”
        4.1.1 居住文化差异与居住空间形态
        4.1.2 居住文化更迭与居住空间变异
        4.1.3 居住文化碰撞与空间氛围感知
    4.2 文化传播下的住宅建筑艺术特色
        4.2.1 住宅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4.2.2 住宅立面基本形态与构成方式
        4.2.3 住宅室内外环境艺术的交叉
    4.3 文化交流下的居住理念转变
        4.3.1 传统住宅的居住主体价值转变
        4.3.2 传统住宅的居住客体价值转变
        4.3.3 住宅建筑理性转换区别及其原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哈尔滨近代住宅建筑类型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7)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8)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1.1.2 当前涉老建筑标准呈现一定问题
        1.1.3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环境发生转变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2.4 问题提出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 研究思路
        1.4.1 建筑学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1.4.2 标准化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1.4.3 概念框架与研究路径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6.3 研究资料的收集时间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2.1 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概况
        2.1.1 标准体制发展背景
        2.1.2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进程
        2.1.3 重点的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回溯
        2.1.4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状况小结
    2.2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分析
        2.2.1 体系与内容架构特征
        2.2.2 制定方式特征
        2.2.3 编写模式特征
    2.3 影响涉老建筑标准发展的因素分析
        2.3.1 标准体制的影响
        2.3.2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与问题
    3.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3.1.1 案例的选取方式
        3.1.2 资料收集方式
        3.1.3 案例信息及特征梳理
    3.2 标准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3.2.1 分析要素的确定
        3.2.2 标准的整体使用率分析
        3.2.3 设计结果的合规性分析
        3.2.4 标准的使用情况小结
    3.3 影响标准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3.3.1 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
        3.3.2 不同项目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3.3.3 不同条文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3.3.4 降低标准使用率及合规性的原因剖析
    3.4 对标准的使用需求探讨
        3.4.1 希望明确标准的底线要求
        3.4.2 希望了解标准要求背后的目的及原理
        3.4.3 希望有更充足的依据和说服力
        3.4.4 希望标准的表述更严谨
        3.4.5 希望标准要求更为灵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与问题
    4.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4.1.1 案例来源及背景信息
        4.1.2 资料收集方式
    4.2 标准制定流程及参与人员分析
        4.2.1 标准制定流程梳理
        4.2.2 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构成分析
    4.3 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意见内容分析
        4.3.1 意见征集情况汇总
        4.3.2 意见内容分析方式说明
        4.3.3 意见内容统计分析
        4.3.4 对标准的需求小结
    4.4 影响意见内容的因素分析
        4.4.1 各利益方的意见关注点不同
        4.4.2 意见单位来源及地区分布不均
        4.4.3 现有意见征集方式不完善
    4.5 标准制定过程中意见落实情况分析
        4.5.1 意见落实情况统计分析
        4.5.2 意见落实过程与结果
    4.6 影响意见落实的因素分析
        4.6.1 缺少明确的意见协调机制
        4.6.2 意见落实过程中核心利益方的缺失
        4.6.3 标准的既有定位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回应
        4.6.4 技术要求的调整缺少有效依据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探讨
    5.1 涉老建筑标准的核心诉求
        5.1.1 底线诉求
        5.1.2 目标诉求
        5.1.3 明确性诉求
        5.1.4 灵活性诉求
        5.1.5 协商性诉求
        5.1.6 配套性诉求
    5.2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思路借鉴
        5.2.1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思路
        5.2.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5.3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基础
        5.3.1 技术法规层级的明确
        5.3.2 团体标准地位的确立
        5.3.3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5.3.4 养老项目实践经验的累积
    5.4 涉老建筑标准的总体改进思路
        5.4.1 体系内容重构
        5.4.2 制定方式优化
        5.4.3 编写模式转型
    5.5 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探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方法
    6.1 体系与内容架构的改进方法
        6.1.1 底线目标的确定
        6.1.2 技术内容的层级落位
        6.1.3 行业间标准内容的协同
    6.2 制定方式的改进方法
        6.2.1 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6.2.2 标准编写及意见征集方式的优化
        6.2.3 标准意见协调环节的优化
    6.3 编写模式的改进方法
        6.3.1 编写模式与技术内容的适应
        6.3.2 编写模式与条文编排形式的配合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涉老建筑标准条文编写模式分析表(摘选)
附录B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访谈记录(摘选)
附录C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表
附录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内容变化分析表
附录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附录F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附录G 涉老法律法规中对养老服务与设施环境的要求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基础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5.2.2 结构施工方式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5.4.1 “微排”未来屋
        5.4.2 “梦想居”未来屋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6.1 BIM技术简述
        6.1.1 BIM的基本概念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拓展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10)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创新点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对象和目的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过程
    1.5 论文的组织框架
2 筱原一男的职业历程
    2.1 人物简介
    2.2 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生涯的主要舞台
    2.3 以传统为出发点的早期建筑实践
        2.3.1 将传统作为自己的情感对象与设计方法
        2.3.2 久我山之家——以传统为线索的最初探索
        2.3.3 白之家——传统与抽象的集大成者
    2.4 以“混沌之美”为追求的设计历程
        2.4.1 上原的住宅——混沌之美的最初实践
        2.4.2 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激进的混沌之下的都市机器
    2.5 作为先锋的未完成——蓼科山地的初等几何计划
    2.6 本章小结
3 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的形成背景
    3.1 日本建筑文化背景
        3.1.1 日本的自然与社会
        3.1.2 日本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对筱原一男的影响
        3.1.3 日本人的建筑观与对筱原一男的空间概念的影响
        3.1.4 日本茶室美学的影响
    3.2 日本小住宅的发展背景与对筱原一男创作历程的影响
        3.2.1 战后到六十年代与“现代主义”对决的时期
        3.2.2 六十年代技术主义和预制住宅的思索
        3.2.3 七十年代的技术主义的衰退以及对筱原一男的影响
        3.2.4 八十年代以后的高科技与都市混沌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
    4.1 在住宅设计中运用的空间概念——抽象与象征性的表达
        4.1.1 永恒性
        4.1.2 抽象性
        4.1.3 象征性
        4.1.4 非合理性
        4.1.5 极简性
    4.2 对于住宅设计的态度与思考
        4.2.1 住宅作为建筑的集中表现
        4.2.2 住宅应该有无用的空间
        4.2.3 住宅是一件艺术品——住宅空间价值的论断
        4.2.4 住宅的空间表现的特征值
        4.2.5 住宅与民居之间的关系
        4.2.6 住宅的3种原空间
    4.3 住宅与都市之间的交互关系——混沌思想
        4.3.1 混沌之美——住宅与都市互动下的美学理念
        4.3.2 复杂性与非统一性的单纯表现
        4.3.3 小住宅与都市的交互机制
        4.3.4 进步的无序
        4.3.5 “零度机器”
    4.4 本章小结
5 筱原一男住宅设计作品及语汇分析与研究
    5.1 屋顶与结构——室内外交汇处的设计意向的表达
        5.1.1 与日本传统对话的时期
        5.1.2 无机性的立方体——意义空间的外壳
        5.1.3 作为异质介入手段的屋顶与结构
    5.2 内走廊——一种意识操纵的手段
        5.2.1 强烈对比下的手段
        5.2.2 龟裂空间下的连续性
        5.2.3 案列研究
        5.2.4 街巷概念的表现
    5.3 庭院——室外空间的操作与一种自然观
        5.3.1 从日本庭院中萃取出的特质——无时间性
        5.3.2 筱原一男的自然观——人工的自然
        5.3.3 住宅中的庭院——作品研究
    5.4 广间——空间表现的重点
        5.4.1 广间的概念与涉及的背景知识
        5.4.2 土间引入后产生的极限空间
        5.4.3 非合理性事物的象征性表达
        5.4.4 抽象化的自然的导入
        5.4.5 无机空间的表现
        5.4.6 事物的裸形性——广间化为意义的生产机器
    5.5 平面的划分方式与视线的组织
        5.5.1 平面的划分方式
        5.5.2 视线的组织——正面性
    5.6 材质的运用
        5.6.1 材质的分析
        5.6.2 案例的研究
    5.7 本章小结
        5.7.1 文章脉络
        5.7.2 本章中的住宅语汇总结
6 筱原一男的住宅创作影响及对我国建筑实践的启示
    6.1 筱原一男住宅建筑创作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影响
        6.1.1 筱原学派对筱原一男的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6.1.2 筱原一男作品中的抽象性对日本建筑界的影响
        6.1.3 日本建筑界对筱原一男作品中的暧昧性的继承和发展
    6.2 筱原一男住宅创作的实践与理论对我国住宅建设的启示
        6.2.1 对国内居住意识和住宅现状的思考
        6.2.2 对国内住宅设计和建筑师的启发
        6.2.3 国内住宅设计的未来的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筱原一男设计理念的原则
        7.1.2 筱原一男住宅作品的特征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筱原一男简介
附录二:翻译文献汇总
致谢

四、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要对照(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康又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3]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尚师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D]. 闫楚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7]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8]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D]. 林婧怡. 清华大学, 2019(02)
  • [9]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10]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D]. 刘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中日住宅设计与施工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