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崔冠军[1](2020)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及其在云南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不同区域、不同贫困主体进行精确识别、精确管理、精确帮扶的治贫方式。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从贫困的标准来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马克思曾说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消灭剥削和阶级压迫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7年,我国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中首次提出了到建党第一百年时,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二个奋斗目标是到建国一百年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防范重大风险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和底线任务。习近平精准扶贫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扶贫经验,在中国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因此,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2013年至2019年,云南省累计脱贫843.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8%,脱贫成绩斐然。这要求云南省在扶贫过程中不能急躁蛮干也不能消极拖延,把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运用到云南实践中,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的放矢对云南省贫困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2020年习近平在全国扶贫座谈会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由于云南贫困地区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人口因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扶贫措施、方法均要着重建设与长远规划。再次,应着力利用好云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健全云南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从扶贫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来说,扶贫过程中对贫困户应收尽收,提高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动态调整贫困标准,高度重视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旨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本文结合习旨在提高云南扶贫开发的成效。
贺勇[2](2018)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决策的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的利益。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首先触及到的是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问题,由体制机制变革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利益不断出现分化、多元利益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决策面临有限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合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控制此消彼涨的零和博弈,寻求实现公共决策价值理性的正和博弈成为公共决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民主制度,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探索科学的资源分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1)只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作为“直过民族”地区深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扶贫的力度比其它地区相对更大,投入也更多,三台山乡贫困面貌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但传统扶贫工作存在的没有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确,扶贫对象选取不合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措施不够有力,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将扶贫工程简单理解为生活救济,使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扶持,或者无法满足贫困对象多样化的需要,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由于三台山乡德昂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扶贫开发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涉及到中央、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群众、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取向,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主体责任;围绕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确定与统计,脱贫标准的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及彼此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脱贫工作成效的评定等各个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主体之间,扶贫各方面与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在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方法和内容、规则与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价值追求理解上的冲突,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博弈。选择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作为研究案例,认真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博弈理论的基本方法,从信息、策略(行动)、规则、结果等方面,探索研究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目标与方法,行动与成效,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促进各个主体行动中的功能性变化,尽可能避免纳什均衡,避免彼此之间负和博弈,追求帕累托改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目标。运用博弈理论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纳什均衡,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迈入小康的宏伟目标,并以此推动解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注意,并应该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理论界在运用博弈理论对基层协商民主,选择典型调查研究政府公共决策,尤其是涉及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决策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得不够,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特别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和博弈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尚存较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上述领域的研究。通过对田野点三台山德昂族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过程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一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过程都是不同群体博弈的过程,都会产生利益冲突和博弈,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承认各种利益群体的真实存在,针对他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在坚持公共决策中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公共政策高效、有序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认真总结分析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决策是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利益博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制度性变迁是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约束和GDP为唯一政绩标准的激励机制,引入新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避免纳什均衡现象,建构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利益博弈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真正体现公共决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三是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王文彦[3](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云南省红河州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4](2017)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云南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是有机统一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中,各省区在发展上的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不均衡等,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是人民群众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主要障碍。基于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实践探索,深入研究加速推进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共享问题,对于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意义重大。
谭晓玲[5](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欧黎明,董宇[6](2016)在《科学方法论视野下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路径》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来观察、处理中国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具体实际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当前,云南各族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重要精神,同全国人民一起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着力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伟大事业中。因此,云南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探索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路径,着力推进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赵壮天[7](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佐[8](2014)在《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是我国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省份;水电开发区域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堪称“世界第一难题”,加之云南省特有的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等特点,云南省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作为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安置区作为这样一类特殊区域,如何有效构建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分别采用了理论与实证、文献与调查、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富有创新性的结论,对我国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保障和扶持以及安置区建设,乃至促进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着眼于失地农民安置困扰着各利益相关者,收入增长机制近期目标为失地农民安置区人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原有水平或高于国家贫困线标准,中长期目标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基于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动态博弈均衡分析出发,构建把失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安置区原住居民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水电开发和失地农民安置机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证明,按照现行的补偿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可以帮助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在安置区实现脱贫,调查数据的分析预测表明,到2020年失地农民样本家庭达到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需要保持年均13%以上收入增速,如果缺乏收入增长机制,则难以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达到全面小康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本文尝试从规划期的补偿安置与保障机制、中长期的产业发展与就业机制和即时的金融支持与创新机制三个维度,提高失地农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构建动态的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安置区2020年与全国同步达到全面小康,失地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在现有多种安置方式并存辅以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应引入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方案,即“补偿安置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应+产业/项目扶持+职业技能培训+股权/债权模式+土地信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保费用补贴+社区共同治理”模式。
李涛[9](2013)在《建好云南智库 服务“三个发展”》文中指出云南智库经过3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服务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云南智库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南智库将通过实施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强所兴院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建设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思想宝库、学术殿堂和决策智囊。
马树勋[10](2011)在《提高各民族群众素质与云南的全面小康》文中研究指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是云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没有各族干部群众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云南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各族干部群众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云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引导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念更新,使他们真正愿意(从自发到自觉地)投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过提高各族群众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真正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为云南的全面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及其在云南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主要观点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贫困理论 |
二、毛泽东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 |
三、邓小平对贫困问题的理论 |
四、江泽民、胡锦涛对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主要观点 |
一、“六个精准” |
二、“五个一批” |
三、三个格外、两个确保、一个目标 |
四、“四个切实”推动长久发展 |
第三章 云南省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扶贫概况 |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分析 |
二、云南贫困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
三、云南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状况 |
第二节 云南省精准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
一、云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措施 |
二、云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效 |
第四章 云南精准扶贫实践难点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实践基础性困难分析 |
一、云南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是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 |
二、思想文化综合素质偏低致使内生能力缺乏 |
三、生态环境恶劣致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
第二节 云南省精准扶贫存在的工作性困难分析 |
一、脱贫攻坚发展产业脱贫链条不完善 |
二、金融精准扶贫目标不准确 |
三、精准扶贫电商扶贫利用率存在不足 |
第五章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路径思考 |
第一节 完善云南省工作机制,加速经济发展 |
一、推进云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施行大扶贫战略措施 |
二、完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提高金融扶贫成效 |
三、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
四、完善精准扶贫制度设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做好云南贫困地区“扶智”工程 |
一、维度提高云南省贫困地区文化素质教育 |
二、加强精准扶贫信息宣传力度,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云南省特色产业 |
一、培育云南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与精准扶贫共同发展 |
二、补足发展短板,完善产业链条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部分 |
二、期刊部分 |
三.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部分 |
四.报纸及其他部分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对博弈及博弈论的研究 |
(二)对贫困定义及划分标准的研究 |
(三)对德昂族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研究 |
(四)对基层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利益博弈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利益博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
一、公共决策: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 |
二、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基础 |
三、公共决策中的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
四、制度体系: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规则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组之间的博弈 |
四、贫困人口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 |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制度性变迁: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 |
一、公共政策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平衡 |
二、约束激励机制的创建是破解纳什均衡的关键 |
三、坚持博弈的动态时空概念,推进演化博弈 |
四、坚持科学系统发展的序贯博弈思路 |
五、加强监管,维护博弈规则 |
第二章 三台山德昂族乡扶贫工作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三台山德昂族乡概况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情概况 |
二、三台山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直过民族区”的脱贫攻坚 |
一、开发式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十二五”以来扶贫政策的叠加期 |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
四、开发式扶贫的绩效 |
五、协商民主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 |
第三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的跨境婚姻与深度贫困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现状及特点 |
二、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的促成因素 |
三、三台山乡跨境婚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一节 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第二节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 |
二、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之间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 |
第三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 |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 |
第四节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
二、中国扶贫基金会 |
第四章 精准识别:各级组织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扶贫标准的确定 |
一、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
二、贫困的类型 |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
第二节 精准识别的方法和程序 |
一、建档立卡阶段 |
二、“回头看”阶段 |
三、动态管理阶段 |
第三节 精准识别的博弈 |
一、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二、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三、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第五章 权利与责任:各级组织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一、关于政策方面的博弈 |
二、关于脱贫时间的博弈 |
三、关于统计报表的博弈 |
四、关于产业扶贫方面的博弈 |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博弈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三台山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 |
二、各参与市直单位的职责 |
三、各参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 |
一、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 |
二、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博弈 |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企业的责任 |
二、三台山乡企业帮扶工作情况 |
三、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权利和义务:贫困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
二、政府的权利与贫困人口的义务 |
第二节 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博弈 |
一、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
二、产业发展方面 |
三、成效评估方面 |
第七章 破解纳什均衡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 |
第一节 健全政府决策协商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
一、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
二、决策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
第二节 完善执行协商制度推进政策高效落实 |
一、执行协商的主体 |
二、执行协商的范围 |
三、执行协商的方式 |
第三节 推进政策评估协商强化结果运用 |
一、公共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协商 |
二、政策评估协商的主体、内容及方式 |
三、评估的价值追求是正和博弈,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制度规范 |
第四节 健全决策、执行、评估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协商目的有效实现 |
一、改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 |
二、构建公民协商意见整合机制 |
三、健全群众协商意识培育机制 |
四、加强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
五、积极构建利益捆绑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
第八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实现 |
第一节 强化对协商民主的监督问责 |
一、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监督 |
二、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 |
三、健全责任追究制 |
第二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
一、突出监督重点 |
二、强化执纪审查 |
三、加大问责力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云南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发展概况 |
(一) 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实现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
(二) 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2. 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
3. 新能源动力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
4. 通讯网络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
(三) 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
1. 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
2. 民族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
3.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
4. 以就业、低保、养老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 |
二、影响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共享发展的因素仍然明显 |
(一) 观念落后, 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
(二) 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规模狭小 |
(三)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缓慢 |
(四) 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间差距大 |
(五) 基础设施落后,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
(六) 生态破坏严重, 自然修复周期漫长 |
(七) 劳动者素质偏低, 人才成长缓慢、流失严重 |
三、推进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共享的策略思考 |
(一) 在加速推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让民族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
1. 要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
2. 继续推进民族自治地区的投资拉动战略进程。 |
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程。 |
(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让民族群众共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 |
1. 把科技创新驱动作为优先突破战略。 |
2. 坚持引进创新与原始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
3. 坚持各类企业在创新驱动中的主体作用。 |
(三) 努力推进和改善民生工程, 让民族群众共享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成果 |
1. 加大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进程。 |
2. 加速推进实现充分就业进程。 |
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体系。 |
(四) 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略, 让民族群众共享脱贫致富发展成果 |
1. 正确领会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略的指示精神。 |
2. 加速推进产业扶贫产业脱贫发展进程。 |
3. 全力构建激发民族贫困群众主动自我脱贫的内在动力机制。 |
(五)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让民族群众共享美丽中国建设发展成果 |
1.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
2. 加快推进培养和造就生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程。 |
3. 大力提高对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科学方法论视野下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切从云南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路径 |
(一) 云南发展的劣势 |
(二) 云南发展的优势 |
二、严格按照规律办事,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如实地揭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固有的特殊性路径 |
(一) 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着力点,推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发展 |
(二) 以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着力点,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
(三) 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着力点,促进沿边经济发展 |
三、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背景下考察探索适合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路径 |
(一) 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
(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集群效应带动全省全面小康的实现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央地博弈理论 |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已有研究存在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 |
2. 研究基础 |
2.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相关概念 |
2.1.1 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 |
2.1.2 水电水利工程移民 |
2.1.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 |
2.1.4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 |
2.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理论观点 |
2.2.1 国外有代表性失地农民收入增长理论 |
2.2.2 国内有代表性失地农民收入增长理论 |
2.2.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研究 |
2.3 水电开发利益冲突及利益共享观点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利益共享理论 |
2.3.3 水电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共享 |
2.4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公共政策观点 |
2.4.1 卡尔多-希克斯式社会福利改进 |
2.4.2 社会福利改进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
2.4.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的社会福利改进与公共政策制定 |
2.5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观点 |
2.5.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观 |
2.5.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5.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贫困问题治理 |
2.6 本章小结 |
3. 失地农民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与动态均衡尝试 |
3.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3.1.1 水电开发主体的行为假设 |
3.1.2 移民的行为假设 |
3.1.3 安置区原住居民的行为假设 |
3.1.4 地方政府的行为假设 |
3.1.5 中央政府的行为假设 |
3.2 静态博弈下的失地农民安置困境 |
3.2.1 博弈论及其基本要素 |
3.2.2 博弈模型的假设 |
3.2.3 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主体与失地农民的博弈 |
3.2.4 失地农民与安置区原住居民的博弈 |
3.3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下失地农民安置动态均衡尝试 |
3.3.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跨期模型 |
3.3.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利益相关者动态均衡尝试 |
3.3.3 收入增长机制可以实现水电开发博弈模型的动态均衡 |
3.4 本章小结 |
4. 云南建立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环境分析 |
4.1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1 云南省水电开发情况概述 |
4.1.2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现行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评价 |
4.2.1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现行补偿安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4.2.2 云南水电开发现行补偿安置政策的长期效果仍待检验 |
4.3 云南建立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环境评价 |
4.3.1 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差距 |
4.3.2 云南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主要指标预测分析 |
4.3.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搬迁前后收入增长的对比分析 |
4.3.4 建立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样本调查分析 |
5.1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的永胜县样本调查分析 |
5.1.1 丽江市永胜县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
5.2 调查目的、样本选择及工作路线 |
5.2.1 问卷设计及调查样本选择 |
5.2.2 调查方法及工作路线 |
5.3 失地农民及原住居民收入及支出情况调查分析 |
5.3.1 失地农民搬迁前后自身及原住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分析 |
5.3.2 安置区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 |
5.3.3 安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及预测 |
5.4 安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入情况调查分析 |
5.4.1 安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及贷款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收入增长机制Ⅰ:补偿安置与保障 |
6.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土地财产及资源补偿机制 |
6.1.1 上地资源的价值与失地农民补偿经验分析 |
6.1.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土地资源补偿机制 |
6.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住房补偿安置保障机制 |
6.2.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住房补偿安置相关支撑政策 |
6.2.2 不同安置方式下失地农民住房补偿标准制定 |
6.2.3 沿海沿江发达地区旧房安居形式探析 |
6.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
6.3.1 资源瓶颈制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
6.3.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失地农民安置可持续发展 |
6.4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公共服务保障机制 |
6.4.1 公共服务支撑性功能实现 |
6.4.2 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功能 |
6.4.3 基础设施建设性功能实现 |
6.5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
6.5.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现行政策 |
6.5.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 |
6.6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社区共同治理机制 |
6.6.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社区共同治理的主要内容 |
6.6.2 构建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社区共同治理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7. 收入增长机制Ⅱ:产业发展与就业 |
7.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就业需求可能性分析 |
7.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与就业生产 |
7.2.1 系统动力模型与失地农民收入结构 |
7.2.2 故障树定性分析法与失地农民收入的生产风险 |
7.2.3 就业扶持与失地农民增收 |
7.3 失地农民就业与产业发展 |
7.3.1 产业结构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机理 |
7.3.2 地方产业支持机制缺失,导致地方产业发展困难 |
7.3.3 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 |
7.4 失地农民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
7.4.1 人力资源开发与投资途径 |
7.4.2 人力资源开发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机理 |
7.4.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方案 |
7.5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就业调节保障机制 |
7.5.1 构建失地农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
7.5.2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帮扶政策措施 |
7.5.3 探索失地农民创业“试营业制度” |
7.5.4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险体系 |
7.5.5 扩大失地农民水电开发谈判话语权 |
7.6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产业发展扶持机制 |
7.6.1 加大政府层面的协调帮扶力度 |
7.6.2 完善扶持失地农民优势产业优惠政策 |
7.6.3 建立水电开发利益博弈协调政策 |
7.6.4 建立电力交易规则及市场 |
7.7 本章小结 |
8. 收入增长机制Ⅲ:金融支持与创新 |
8.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对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的支持 |
8.1.1 金融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 |
8.1.2 金融支持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及手段 |
8.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的股权模式与债权模式 |
8.2.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股权与债权模式的可行性 |
8.2.2 股权模式 |
8.2.3 债权模式 |
8.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的土地信托模式 |
8.3.1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实践对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的启示 |
8.3.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土地信托流转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
8.3.3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区土地信托模式设计 |
8.4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安置的其他金融支持模式 |
8.4.1 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安置区企业发展 |
8.4.2 引入开发性金融支持安置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 |
8.4.3 优化安置区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涉农贷款模式 |
8.5 本章小结 |
9. 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方案设计 |
9.1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总体框架 |
9.1.1 基本原则:整合全面小康的宏观要求与失地农民的微观诉求 |
9.1.2 逻辑框架:构建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总体方案 |
9.2 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关键要素 |
9.2.1 补偿安置标准、方式和政策优化 |
9.2.2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应 |
9.2.3 产业/项目扶持+职业技能培训 |
9.2.4 股权模式+债权模式 |
9.2.5 土地信托+农民专业合作社 |
9.2.6 社保费用补贴+社区共同治理 |
9.3 云南永胜县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样本措施 |
9.3.1 云南永胜县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的具体措施 |
9.3.2 云南永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失地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问题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提高各民族群众素质与云南的全面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各族群众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
1、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
2、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建设中 |
3、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云南经 |
二、云南各族群众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分析 |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更凸现了云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矛盾。 |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提高各族群众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 |
2、要以各种载体和形式,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实现 |
3、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优先发展教育, 切实提 |
4、要积极推进云南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
四、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及其在云南的实践研究[D]. 崔冠军.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 贺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3]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云南实践[J]. 云南省红河州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2)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6]科学方法论视野下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路径[J]. 欧黎明,董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01)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8]云南水电开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D]. 张佐.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9]建好云南智库 服务“三个发展”[J]. 李涛.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1)
- [10]提高各民族群众素质与云南的全面小康[J]. 马树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03)
标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精准脱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