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交通建设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明[1](2021)在《贯通古今 呈现音画 ——长笛曲《古道掠影》音乐与演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道掠影》是2018年广州国际长笛比赛组委会委约张小平先生创作的一首中国风格的长笛独奏曲,作为决赛唯一指定的中国作品。作品表达了张小平先生重踏丝绸之路的感想,体现了他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热爱和怀念。张小平先生立足于自己几十年的长笛教学和演奏经验,在充分利用长笛乐器特性的条件下,将具有中国风格的节奏特点、和声、旋律与长笛的技术技巧紧密结合。张小平先生在创作中还融入了大量的中国西部地区音乐元素,采用民歌的音调、使用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节奏组合、还有对民族乐器的模仿。《古道掠影》也成为西方乐器演奏中国风格作品的一个成功范例。本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张小平先生的生平和他的音乐创作,阐述了《古道掠影》的创作意义,分析了《古道掠影》的曲式结构;第二部分是对音画的描写,共有五个画面,分别是:“天高云淡”、“丝路映晖”、“回首抒怀”、“共生共荣”、“行稳致远”。各个音画风格不同,各具特点;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古道掠影》中连音跳音、装饰音和“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的连音的演奏。这些演奏重点都是基于各自所在段落的音乐风格去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最合适的演奏方式。
魏晓敏[2](2020)在《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文中提出中缅关系与缅甸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当中缅关系良好时,缅甸华侨华人社团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机会和政策环境就会比较宽松,其发展就会比较兴旺;反之则比较萧条。二战后,中缅关系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两国迅速建交,胞波友谊逐渐升温,缅甸采取了宽松的华人政策,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着;奈温军政府时期,恰逢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缅两国关系跌至低谷,华侨华人群体成为被缅甸当局针对的对象,众多粤籍华侨华人在排华事件中丧失性命,社团的各项事业也在混乱的时局中被迫中断;中缅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重获生机,展现良好的势头。
刘莎[3](2020)在《流变与转型:金沙县酒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从人类发展史来看,酒绝非仅是作为客观物质而存在,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酒文化是以酒为载体,围绕酒产生的诸种仪式或行动构建的独特文化形态。民族性与时代性赋予酒文化鲜明的特性,与此同时,对日常生活事项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爬梳400余年发展史的金沙县酒文化,追踪以袁顺伦为代表的百年酿酒世家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轨辙,以横纵时空序列探索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调适,探索其在现代发展中的传承与转型。全文首置绪论、中置本论、尾置结论,本论共四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缘起,阐述了研究意义,厘清并述评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思路,明晰了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内容与重难点,提出了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一章厘清了金沙县酒文化的源流脉络。从文本记载和口述历史逐项爬梳金沙县酒文化的发生源头、发育河流、发展路径,发现一江(乌江)、一河(赤水河)、一道(茶马古道)孕育了以源村乡、安底镇及安洛乡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酒文化圈。第二章钩沉了金沙县酒文化的历史缩影。依托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渐次深描百年酿酒世家的老、中、青三代,廓清其与域内文化持有人的互动关系。沿自我视域审视,发现青年一代认为酿酒是一种责任,中年一代认为酿酒是一种生活,老年一代认为酿酒是一种回忆。沿他者视域审视,发现他者视域中的百年酿酒世家,青年一代认为袁家酒是可选可不选的,中年一代认为袁家酒是能选则必选的,老年一代认为袁家酒是没有也要选的。第三章追溯了金沙县酒文化的流变轨辙。比较传统与现代的祭祀、节庆及人生礼仪,发现酒文化的表现形式有较大变化,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进中,酒文化在仪式场域的形态变化是伴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变化中的相对稳定之处在于酒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媒介作用。第四章讨论了金沙县酒文化的现代转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符号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讨论酒文化的当代价值,认为文化符号到文化资本的转向,将是未来酒文化变迁之径。文章最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酒文化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酒文化及其制作技艺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的过程中,需要文化自觉,亦需要文化产业。
王飘逸[4](2020)在《基于网络照片内容分析的海南旅游地视觉表征研究》文中指出摄影改变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凝视与表征方式,而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又改变了旅游摄影图片的传递与交换方式。游客摄影并通过网络分享照片对旅游地形象构建与传播逐渐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者一方面受他人的摄影图片所投射的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摄影这一行为来完成自己对旅游地形象的表征和修正性建构,一方面又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来分享自己所认知的旅游地形象。大量的网络照片影响着旅游地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也影响着潜在旅游者的选择与决策,旅游目的地官方机构对于旅游地形象的控制与维护受到了挑战。本研究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背景,结合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并辅助以SPSS、Gephi等软件对海南游客的摄影行为和照片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首先,在广泛收集整合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海南知名景区针对游客发放收集311张问卷,对游客的摄影行为与表征功能进行调查和探讨。随后,抽样选取了 522张海南游客网络照片和517张海南官方发布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对海南游客与官方在视觉表征的内容结构、形象认知、主观偏好、表现手法与时空分布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海南最具独特性与知名度的热带风光和特色建筑之外,官方照片比较注重于表征民俗文化、历史遗迹、本土美食等具有文化内涵的静景静物,而游客照片比较注重于表征当地人的生活场景、艺术表演、旅游支持系统等具有生动性与体验性的会动的景物;海南官方照片的内部关系网络是向内集聚的,要素组合模式相对复杂与均衡;而游客照片的节点网络是向外发散的,在要素组合上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机性,在照片数量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最后,探索与总结了移动互联时代海南旅游地视觉表征和形象建构的过程与规律,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新时代下海南旅游地形象的官方表征与传播策略。
杨文[5](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李思晨[6](2020)在《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人们正处于视觉性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现代人从清晨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各式各样的图像包围,故有学者称当今社会已进入图像时代。伴随着图像时代而来的还有史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图像转向”的要旨正是意识到图像作为史料并发挥文献证据价值,从而拓展史学视野与研究范围。十三行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贸易、文化交流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十三行图像资料是研究十三行的重要史料,本研究整理了原着绘本、编撰绘本、展览画册三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绘本,归纳了画师画作、随行记录画、外销画画品、器物画作四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类型。综合考量画本意义、画像内容、文字史料等因素,选取了《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两本画册进行研究。依据图像绘本的内容和性质,以及中国形象的解构指标,将画册图像分为风景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类。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图像分析、新文化史观、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风景画展示了中国秀丽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风景的地域认知,对港口城市的特别关注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认为中国风景散发迷人魅力。肖像画展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反映了明显的等级差异,特殊的吸烟爱好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物暴露诸多缺点。风俗画展示了中国多样的风习文化,呈现了“创新”与“落后”并存的劳动文化;贫富差距悬殊、嗜赌娼妓的休闲文化;态度包容、儒家正统、多教并存、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的习俗文化;适度宽宏、男尊女卑、野蛮处置、皇权至上的刑罚文化,从态度上看,中西观念冲突明显。在图像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解构。从文本广度和文本深度两个方面总结图像文本的特征,运用新文化史观分析西方视角态度变化和中国形象逆转的原因,运用东方主义分析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总的来看,图像文本所呈现的十三行时期中国形象,既是对中国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中西跨文化传播观念差异的展现,更是西方自身文化形态的折射。
陈春花[7](2020)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傍山而建,散布在群山之间。历史上着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在众多苗族传统文化中,湘西自治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精品,具有代表性。为做好本课题研究,笔者精心选择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为田野点。德榜村是纯苗族村寨,有银饰村的称号,其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流传百年之久,银饰作为该村的乡村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学艺,兴办家庭作坊。德榜村内新楼林立,邻里和睦,一片祥和。本文力图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德榜村传统的苗族银饰为出发点,以银饰产业为突破口,来探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选点理由、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生计、民族、文化、银饰锻制技艺等,为后面章节的论述作铺垫;第三章主要讨论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首先从德榜银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银饰传承传统文化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传递等方面介绍苗族银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然后阐述其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第四章主要通过银饰本身就是财富,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可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等方面来分析银饰具有经济价值,再通过对银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论述来探讨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讨论德榜银饰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促进村寨和谐等方面展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湘西苗族银饰作为纹饰和技艺是文化,作为物质是一种文化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湘西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推动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鲍文慧[8](2019)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汤阴五陵运河小镇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使游客欣赏、感受到相异于城市的乡土景观,感受乡土气息,释放身心压力。农村发展旅游可以使得原本返璞归真的原生乡村环境更强、更富、更美,带动产业经济,使村民和谐发展奔小康。单一狭隘的购物式、观光式或是娱乐式旅游,农村必然不是最佳目的地,所以游购娱等旅游项目都不能作为农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发展乡土文化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乡土文化景观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特征及分类和乡土景观在全域旅游格局环境的保护传承方面为依据,总结分析乡土文化景观在营造乡村风貌中的表达形式和重要基础作用,以构建景观服务体系为原则,“桃园古渡、五陵印象”为理念,传统民居街景、桃源运河古渡、花海田园景观特色打造为核心,从道路交通路网构建、区域重构、景观布局、乡土文化元素渗透、植物绿化设计与精神消费需求一系列设计内容,挖掘展示河南汤阴五陵运河小镇乡土文化景观,带动区域产业创新。综合交叉多学科理论,达到保护乡土生态环境、继承传统乡土文化,核心推动相关产业创新目的,形成宜居宜业宜心的乡村生活环境。
林芸[9](2019)在《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书写了中华民族独立的抗争史,中国有志青年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拯救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为之奋斗数十载光阴。因此,近代中国英杰辈出,他们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后提出众多关于救亡图存的路线,他们的智慧凝结成闪耀着时代光芒的救国思想。沙千里作为蚁社、救国会等众多抗战救国组织的领导人物之一,在带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道路上挥洒血汗,也为中华民族能在关键时刻团结一致而发挥重要作用。在抗日救国这一民族存亡的关头,沙千里通过民众抗战、经济抗战、宪政救国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完成自救,以及应该建立一个何种体制国家的抗战救国思想。第一部分,探索了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形成背景。沙千里出生至1931年间,中国遭受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侵略,西方文化也随之在中国快速传播。集社会矛盾和思想冲击于一体的社会背景下,使沙千里逐渐形成抗战救国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沙千里的民众抗战思想。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局势压迫,沙千里逐渐意识到中华民族参与抗日战争才是胜利的源泉,如果仅仅依靠军事上的片面抗战,只是杯水车薪。为激发人民积极性自觉建立抗日组织,承担民族救亡的重担,沙千里对民众抗战重要性的认识、民众抗战存在的误解、民众抗战的步骤、民众抗战中青年承担的责任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民众抗战的整体方案。第三部分,探讨沙千里的经济抗战思想。沙千里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相当深厚的功底,所以抗战开始后他便不断对国内经济在战时如何恢复和发展进行深思,强调要以经济绝交、发展工业、工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灵活结合,一方面要经济抗战,另一方面还要经济建国,多方位的巩固战时经济稳步发展,及时给予人民生存空间去推动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经济抗战的目的。第四部分,挖掘沙千里的宪政救国思想。沙千里作为律师对于近代中国的法律环境、国家体制有着很多见解。他认为法律应该以“法治”代替“人治”,在法律中应该贯彻男女平等的态度,法律发展和经济水平紧密相关,而抗战结束后,新中国建立则应该是宪政体制。文章的最后,对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沙千里个人奉行节约主义,抗战前曾积极推动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些都贯彻到他的抗战救国思想里,因此特点明显,对于当时的抗战,乃至于现代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凌梦月[10](2019)在《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文中指出1938年5月2日,保田与重郎经新日本文化会的派遣,与佐藤春夫、佐藤龙儿三人从山口县下关市乘坐关釜联络船“金刚丸”,次日到达釜山,在朝鲜半岛游历釜山、庆州、扶余等地后前往中国大陆。在大陆游历“满洲”、北京、“蒙疆”等地,6月9日乘坐大阪商船“乌苏里丸”从大连返回神户港。本次东亚之行,前后历时四十余天。保田在此期间及回国之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而后这些文章一道被收录进单行本游记《蒙疆》(1938年)之中,该游记亦成为其唯一的一部东亚纪行杂文集。毋庸置疑,这一着作会是我们探索“保田与中国”这一主题的绝佳材料。如果说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是其探索东亚之旅的“手电筒”,那么本论尝试探究的“东亚之旅”,也就是保田的朝鲜、“满洲”、北京、“蒙疆”之旅将是一段独特的“景观”。我们遵循保田的“手电筒”所照射出来的“光束”,通过阐述各个不同区域的“景观”,不仅能认识到“光束”照射下的东亚,同时亦能发现“光束”所折射出来的暗影,从而勾勒出保田心中的中国形象。尤为关键的是,我们亦可以由此来认识始终蛰伏在“手电筒”之背后的日本这一最大的“暗影”。换言之,透过保田的中国形象乃至东亚的形象,我们可以反过来确认与确证保田的日本式思维,进而针对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展开反思与批判。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就保田与重郎的生平及社会评价进行概述。因此,本章在一开始阐述了保田作为诗人、文艺评论家、思想者、文学家的阅历与活动;梳理了日本学界对保田的评价,即大多集中在对其个人的历史行动与价值判断上,间或穿插针对其文学评论的学术评价,且大致经历纯粹否定批判—否定批判与肯定赞美并存的历程;其次,围绕保田着作的出版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保田的相关前期研究,本章进行了详实的陈述与具体的评价,尝试指出保田研究的问题与缺憾;第三,围绕本论的研究对象——《蒙疆》,本章就保田旅行的始末、目的等进行了阐述,并就该书的形成与出版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提出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二章以保田的朝鲜之旅为中心,通过梳理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往朝鲜旅行的、具有不同身份的三位代表性日本知识分子的朝鲜认识,采用横向比较、多点测量的方法论述研究了保田在1938年的朝鲜之旅。保田的朝鲜之旅带有“怀旧”与“新鲜”的双重内涵:一方面,采取“怀旧”的态度来追溯历史,渲染日本与朝鲜的渊源与情谊;一方面,通过“新鲜”的体验,强调朝鲜人之中“日本主义者”的重要性,突出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就这样,保田通过朝鲜之旅论证了“日本精神”的创造力与有效性。第三章以保田的“满洲”之旅为中心,首先围绕新闻记者小林爱雄、政论思想家德富苏峰、小说家林芙美子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知识分子的“满洲”纪行,尝试回到1908年、1917年、1940年这三个不同时代,构筑起在保田前后经历满洲旅行,并留下独特记载的日本人的“满洲印象”;而后,通过回溯保田的“满洲”体验,即追寻近代日本经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乃至“七·七事变”以来的战争所留下的所谓“圣迹”,来追索近代日本是如何通过一次次战争从而实现自一个东亚一隅之地的小国向东亚霸主、乃至世界“一等国”的跨越的“日本精神”,从而构筑起自身的“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第四章以保田的北京(北平)之旅为中心,以保田与重郎在历史空间视域下的北京考察为着眼点,切入其现实空间视域下的北京文化体验,最后聚焦对话空间视域下的保田一行与中国文人的一场晚宴,由此探讨保田之所以对北京抱有一种“灰色与失望”的情绪之缘由。在如此情绪下,保田借助颓废不堪的古迹、无法共鸣的艺术、麻木的庶民、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搭建起一个看似了无生趣、毫无生机的北京形象。面对这样的北京,保田意识到“日本精神”难以改变它,由此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失望”。第五章以保田的“蒙疆”之旅为中心,首先探讨了“蒙疆”这一概念的多样性,而后就保田在蒙疆的城市掠影与人物掠影进行了文本分析,最后提示保田何以将“希望”落实于蒙疆的问题。具体而言,保田对蒙疆的考察始终在一个比较文化、比较文明的视野下,他通过构建“十九世纪”与“昭和精神”这一对立、对抗的空间结构,突出蒙疆的“原始”和“野蛮”之性格,从而呼吁“昭和变革”,以树立浪漫主义式的“昭和精神”。第六章作为结论,首先就保田的东亚之旅进行了概述总结。保田在朝鲜通过渲染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从而论证“日本精神”的创造力;在“满洲”通过朝圣战争遗迹从而印证“日本精神”的成型;在北京由于遭遇冷漠麻木的北京民众和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而把对“日本精神”的宣扬转为对北京的巨大失望;最后在蒙疆认识到具有未来性的“原始”和“野蛮”而重拾希望,进而大力宣扬他所谓的“昭和精神”。事实上,这样的精神带有近代的传承,即源自“明治精神”;亦带有时代感,即通过扩张与殖民而走向“世界史的创造”的“昭和精神”。保田的东亚之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建构这样的“昭和精神”。
二、中国交通建设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交通建设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贯通古今 呈现音画 ——长笛曲《古道掠影》音乐与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长笛曲《古道掠影》的整体分析 |
(一)张小平先生简介 |
1.张小平的经历 |
2.张小平的音乐创作 |
(二)长笛曲《古道掠影》的创作意义 |
1.创作思路 |
2.时代意义 |
(三)长笛曲《古道掠影》的曲式分析 |
二、长笛曲《古道掠影》音画的呈现 |
(一)天高云淡 |
(二)丝路映晖 |
(三)回首抒怀 |
(四)共生共荣 |
(五)行稳致远 |
三、长笛曲《古道掠影》的演奏研究 |
(一)连音与跳音的演奏 |
1.连续跳音的演奏 |
2.连续连音的演奏 |
3.连音、跳音交错的演奏 |
(二)装饰音的演奏 |
1.颤音 |
2.倚音 |
(三)连音的演奏 |
1.等分为两部分演奏的连音 |
2.不等分为两部分演奏的连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采访张小平先生记录 |
(2)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 |
一、中缅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二、缅甸政策与在缅华侨华人 |
第二节 缅甸粤籍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的形成发展 |
一、缅甸粤籍华侨华人数量 |
二、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二战后中缅建交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
第一节 中缅高层互访助推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活动正常化 |
一、修缮庙宇会馆,完善章程机制 |
二、从家乡认同转为民族国家认同 |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发展促进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迅速发展 |
一、粤籍华侨华人由商转工 |
二、超越“三缘”的社团迅速发展 |
第三节 缅甸对华友好政策促使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办学、办刊热潮兴起 |
一、兴办华校、华刊热潮 |
二、中华习俗与粤地民俗的传承 |
第三章 1964年以来中缅关系恶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
第一节 “国有化运动”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
一、缅甸的“国有化运动” |
二、粤籍工商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
第二节 “大排华事件”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数量锐减 |
一、“文化大革命”与“大排华事件” |
二、华文学校成为斗争中心 |
第三节 “缅人化”政策打断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正常更替 |
一、缅甸的“缅人化”入籍政策 |
二、粤籍华团的正常更替被打断 |
第四章 中缅关系正常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
第一节 中缅政治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
一、缅甸粤籍华团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
二、全球粤籍华团网络形成 |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恢复与加深强化粤籍华团经济功能 |
一、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功能加强 |
二、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国际化 |
第三节 友善的华人政策促进缅甸华文教育发展 |
一、华文教育的作用发生变化 |
二、粤籍华团承载的华文教育功能增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重建瓦城观音古庙 广东同乡会碑文 |
附录二 瓦城建筑广东仁济古庙重建碑文 |
附录三 武帝庙重建纪功碑 |
附录四 缅甸仰光梅氏书室章程 |
附录五 缅甸华商商会章程及备忘录 |
附录六 瓦城朱家馆章程 |
后记 |
(3)流变与转型:金沙县酒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金沙县酒文化的源流脉络 |
一、发生源头:文本记载和口传文化 |
(一)文本记载 |
(二)口传文化 |
(三)现代转型 |
(四)边际影响 |
二、发育河流:一江一河 |
(一)一江:乌江沿岸 |
(二)一河:赤水河上游 |
三、发展路径:茶马古道(盐茶古道) |
(一)金沙清池万寿宫 |
(二)金沙罗马街“兴盛隆”商号 |
(三)盐运促进新场繁荣 |
第二章 金沙县酒文化的历史缩影 |
一、宗族关系与家族谱系 |
(一)宗族与家庭 |
(二)技艺与传承 |
二、酿酒世家与传承意愿 |
(一)老年一代:酿酒是一种回忆 |
(二)中年一代:酿酒是一种生活 |
(三)青年一代:酿酒是一种责任 |
三、酿酒世家与消费群体 |
(一)老年一代:没有也要选的袁家酒 |
(二)中年一代:能选则必选的袁家酒 |
(三)青年一代:可选可不选的袁家酒 |
第三章 金沙县酒文化的流变轨辙 |
一、祭祀中的酒文化 |
(一)传统祭祀中的酒文化 |
(二)现代祭祀中的酒文化 |
二、节日中的酒文化 |
(一)传统节日中的酒文化 |
(二)现代节日中的酒文化 |
三、婚俗中的酒文化 |
(一)传统婚俗中的酒文化 |
(二)现代婚俗中的酒文化 |
第四章 金沙县酒文化的转型发展 |
一、金沙县酒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历史文化价值 |
(二)社会文化价值 |
二、金沙县酒文化的发展策略 |
(一)酒文化资源品牌化 |
(二)酒文化资源资本化 |
(三)酒文化资源产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田野调查日志 |
附录2 酿酒世家袁氏家训 |
附录3 非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实录(摘录) |
附录5 田野调查日记(摘录) |
附录6 田野调查掠影 |
(4)基于网络照片内容分析的海南旅游地视觉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
1.1.2 摄影活动的普及 |
1.1.3 游客角色的转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旅游的视觉研究 |
2.1.1 旅游与摄影 |
2.1.2 视觉表征与目的地形象 |
2.2 旅游的符号学研究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 数据采集与整理 |
3.3.1 问卷发放与人口学统计 |
3.3.2 网络照片的编码与分类 |
4 海南游客的摄影行为与表征功能探析 |
4.1 海南游客摄影行为分析 |
4.2 游客摄影行为与目的地形象表征的关系 |
5 海南游客照片与官方照片的表征对比 |
5.1 视觉表征的内容构成 |
5.1.1 照片的内容要素频率分布 |
5.1.2 卡方检验 |
5.2 视觉表征的聚合形象 |
5.2.1 照片内部的关系网络 |
5.2.2 海南形象的聚合地图 |
5.3 视觉表征的主观偏好 |
5.3.1 标准分数检验 |
5.3.2 照片的偏好组合 |
5.4 视觉表征的时空分布 |
5.4.1 照片的拍摄季节 |
5.4.2 照片的地理分布 |
5.5 视觉表征的符号学分析 |
5.5.1 拍摄手法与主观感知 |
5.5.2“打卡”现象与符号传递 |
6 海南旅游地形象建构与营销启示 |
6.1 网络语境下旅游地视觉表征的新特征 |
6.2 海南旅游地视觉表征的建构与循环 |
6.3 海南旅游地形象的官方表征与传播策略 |
6.3.1 权衡视觉表征要素与组合 |
6.3.2 推进形象表征的时空均衡 |
6.3.3 合理利用与创造传播媒介 |
6.3.4 深化重点要素符号的打造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
一、走向小农社区 |
二、小农社区个案 |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
第一节 田野考察 |
一、田野调查 |
二、社会仪式 |
三、物质文化资料 |
第二节 历史文献 |
一、经典载录 |
二、地方文献 |
三、官方统计 |
第三节 历史通识 |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
二、近代计划变迁 |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
一、钟情“乡巴佬” |
二、关注“小城镇” |
三、改造“乡土工业” |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
二、地方性知识 |
三、理解“他者” |
小结: 理论与生活 |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图像的研究 |
二、基于十三行的研究 |
三、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四、基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一、具体方法 |
二、理论框架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范畴 |
第一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绘本 |
一、原着绘本 |
二、编撰绘本 |
三、展览画册 |
第二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类型 |
一、画师画作 |
二、随行记录画 |
三、外销画画品 |
四、器物画作 |
第三节 十三行图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一、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优势 |
二、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三行图像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择研究文本 |
一、十三行图像的类别特征 |
二、十三行图像的研究文本 |
第二节 确定图像分类 |
一、图像分类的方法与设计 |
二、图像类别的定义与统计 |
第三节 制定分析框架 |
一、风景画分析方法 |
二、肖像画分析方法 |
三、风俗画分析方法 |
四、整体分析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风景:风景画视角下的风光景致 |
第一节 风景画的景致概貌 |
一、风景地点:“北京”至“港澳” |
二、风景类别:“自然”与“人文” |
三、风景内容:“多样”与“典型” |
第二节 风景画的景致特点 |
一、自然解读:展现秀丽风景 |
二、人文解读:呈现多样景观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景 |
一、彰显地域特征 |
二、关注港口城市 |
三、散发迷人魅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人物:肖像画视角下的百态民生 |
第一节 肖像画的人物概貌 |
一、人物构图:“正面”与“全身” |
二、人物性别:“重男”与“轻女” |
三、人物身份:“皇帝”到“乞丐” |
四、人物配饰:“烟袋”与“烟杆” |
第二节 肖像画的人物特点 |
一、身份解读:展示各个阶层 |
二、女性解读:体现地位差异 |
三、配饰解读:显现特殊爱好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物 |
一、表现社会等级 |
二、展现诸多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风习:风俗画视角下的风习文化 |
第一节 风俗画的风习概貌 |
一、风俗题材:四种类别 |
二、要素分析:内容多样 |
第二节 风俗画的风习特点 |
一、劳动解读:“创新”与“落后”并存 |
二、休闲解读:“富裕”与“贫困”对比 |
三、习俗解读:“礼仪”与“迷信”之争 |
四、刑罚解读:“宽宏”与“野蛮”同现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习 |
一、洞察社会风俗 |
二、凸显观念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图像分析:图像文本的中国形象表达 |
一、文本广度:增强中国形象的全面性 |
二、文本深度:展示中国形象的深刻性 |
第二节 新文化史观:西方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变化 |
一、形象呈现:“优越”与“糟糕”共存的中国形象 |
二、形象变化:“凝视”与“逆转”背后的原因发掘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 |
一、西方文明的霸权 |
二、跨文化传播观念的对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
一、乡村振兴的研究 |
二、苗族文化与银饰的研究 |
第二章 德榜苗寨 |
第一节 德榜苗寨被选缘由 |
一、选定凤凰县的缘由 |
二、选定凤凰县德榜苗寨的缘由 |
第二节 德榜苗寨的民族和文化 |
一、德榜苗寨的民族 |
二、德榜苗寨的文化 |
第三节 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德榜苗寨的生态 |
二、德榜苗寨的生产与生计 |
第四节 德榜苗寨银饰锻制技艺 |
一、德榜银饰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 |
二、国家力量对德榜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 |
一、苗族的历史 |
二、银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三、银饰传承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巩固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
一、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 |
二、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 |
一、银饰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
二、银饰制作使村民家庭收入增加 |
三、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
二、银饰的经济价值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要 |
第三节 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一、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不同观点 |
二、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
三、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困境的对策 |
第五章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 |
一、银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
二、银饰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
三、银饰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 |
四、银饰促使村寨更和谐有序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 |
一、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乡村建设理念 |
二、银饰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多方面实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访谈明细 |
附录 B 田野调查掠影 |
(8)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汤阴五陵运河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域旅游发展综述 |
1.3.2 乡土文化景观发展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全域旅游与乡土文化景观理论概述 |
2.1 全域旅游概念 |
2.2 乡土文化 |
2.3 乡土景观 |
2.4 乡土文化景观概念 |
2.5 乡土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分类 |
2.5.1 乡土文化景观特征 |
2.5.2 乡土文化景观分类 |
2.6 乡土文化景观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 |
2.7 当下乡土文化景观在全域旅游指导下面临的问题 |
2.7.1 文化认同不全面 |
2.7.2 景观全域无氛围 |
2.7.3 乡村全景少特色 |
2.7.4 方法全新缺引领 |
3.案例研究 |
3.1 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 |
3.1.1 区位条件优势 |
3.1.2 环境景观特质 |
3.1.3 重建城市空间与河流关系 |
3.2 华侨城古运河风情小镇 |
3.2.1 “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
3.2.2 古运河遗址深度体验、旅游度假 |
3.3 小结 |
4.汤阴五陵镇瓦查村现状分析 |
4.1 项目概述 |
4.1.1 区位关系 |
4.1.2 历史文化背景 |
4.1.3 自然资源状况 |
4.1.4 重要地物分析 |
4.1.5 基地景观特质 |
4.1.6 社会经济及产业状况 |
4.2 五陵运河小镇乡土文化景观资源构成 |
4.2.1 物质文化资源 |
4.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
4.2.3 五陵运河小镇乡土文化资源的综合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Strength) |
4.3.2 劣势(Weakness) |
4.3.3 机遇(Opportunities) |
4.3.4 挑战(Challenges) |
4.4 小结 |
5.全域旅游背景下汤阴五陵运河小镇景观总体规划 |
5.1 五陵运河小镇乡土文化景观设计思路 |
5.1.1 设计依据 |
5.1.2 研究与设计范围 |
5.1.3 设计目标定位 |
5.1.4 设计原则 |
5.1.5 设计理念 |
5.1.6 设计方法 |
5.2 五陵运河小镇乡土文化景观设计内容 |
5.2.1 总体规划构思 |
5.2.2 设计策略及语言提炼 |
5.2.3 功能布局规划 |
5.2.4 总平面图 |
5.2.5 交通系统规划 |
5.2.6 竖向设计 |
5.2.7 功能服务、旅游路线及景点规划 |
5.2.8 绿化景观设计(树种选取原则、街道与建筑绿化景观设计、种植设计) |
5.2.9 建设过程中乡土景观表达(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策划) |
5.2.10 分期建设规划 |
5.3 汤阴五陵运河小镇分区景观设计 |
5.3.1 运河小镇出入口景观 |
5.3.2 “五四老街” |
5.3.3 “桃花古渡” |
5.3.4 “浪漫田园” |
5.3.5 “密林探索” |
5.4 景观构筑物小品策略 |
5.5 导视标识策略 |
5.6 材料铺装策略 |
5.7 景观灯具设计 |
5.8 防灾避险设计 |
5.9 需求分析设计 |
5.10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求学时期(1901-1929) |
(二)工作时期(1929-1931) |
二、沙千里民众抗战思想 |
(一)民众抗战的重要性 |
(二)民众抗战的“先决问题” |
(三)民众抗战的步骤 |
(四)职业青年与民众抗战 |
三、沙千里经济抗战思想 |
(一)沙千里的抗战经济观 |
(二)沙千里的工业抗战思想 |
(三)工业合作社思想 |
四、沙千里宪政救国思想 |
(一)沙千里的法律观 |
(二)沙千里宪政救国思想 |
五、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
(一)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特点 |
(二)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保田与重郎 |
1.1.1 保田与重郎的生平 |
1.1.2 保田与重郎的社会评价 |
1.2 前期研究 |
1.2.1 保田与重郎着作出版概况 |
1.2.2 研究着作 |
1.2.3 研究论文 |
1.2.4 《蒙疆》研究 |
1.3 保田与重郎与《蒙疆》 |
1.3.1 《蒙疆》的成立 |
1.3.2 旅行目的 |
1.4 研究主旨、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主旨 |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怀旧与新鲜”的朝鲜之旅 |
2.1 近代日本的朝鲜考察 |
2.1.1 股野琢 |
2.1.2 德富苏峰 |
2.1.3 藤山雷太 |
2.1.4 小结 |
2.2 保田的第一次朝鲜之旅 |
2.2.1 寺庙、城址 |
2.2.2 朝鲜人 |
2.2.3 小结 |
2.3 1938年的朝鲜之旅 |
2.3.1 怀旧与新鲜交织的朝鲜之旅 |
2.3.2 历史与现实呼应的镜像 |
2.3.3 小结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 |
3.1 “满洲”的近代书写 |
3.1.1 小林爱雄的“满洲”之行 |
3.1.2 德富苏峰的“满洲”印象 |
3.1.3 林芙美子的“满洲”之行 |
3.1.4 小结 |
3.2 保田的“满洲”之旅 |
3.2.1 旅行目的 |
3.2.2 保田的“精神”之旅 |
3.2.3 保田的“朝圣”之旅 |
3.2.4 小结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灰色与失望”的北京(北平)之旅 |
4.1 保田眼中的中华古都 |
4.1.1 紫禁城 |
4.1.2 万寿山 |
4.1.3 卢沟桥 |
4.1.4 天坛 |
4.1.5 小结 |
4.2 北京的民众文化 |
4.2.1 市井文化 |
4.2.2 戏剧文化 |
4.2.3 小结 |
4.3 北京文人 |
4.3.1 竹内好与北京文人 |
4.3.2 佐藤春夫与北京文人 |
4.3.3 保田与重郎与中国文人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希望与重生”的“蒙疆”之旅 |
5.1 何谓“蒙疆” |
5.1.1 历史语境下的“蒙疆” |
5.1.2 日本想象空间下的“蒙疆” |
5.2 “蒙疆”之行的“浮光掠影” |
5.2.1 城市掠影 |
5.2.2 人物掠影 |
5.2.3 小结 |
5.3 “蒙疆”何以成为希望 |
5.3.1 诀别十九世纪 |
5.3.2 昭和的“变革” |
5.3.3 何以是“蒙疆” |
小结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保田的东亚之旅 |
6.1.1 朝鲜之旅 |
6.1.2 “满洲”之旅 |
6.1.3 北京之旅 |
6.1.4 “蒙疆”之旅 |
6.2 从“明治精神”到“昭和精神” |
6.2.1 “明治精神”的火炬 |
6.2.2 保田的“明治精神” |
6.2.3 保田的“昭和精神” |
6.3 结论 |
附录1: 保田与重郎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成果 |
四、中国交通建设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贯通古今 呈现音画 ——长笛曲《古道掠影》音乐与演奏研究[D]. 张明明. 武汉音乐学院, 2021(09)
- [2]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D]. 魏晓敏. 暨南大学, 2020(07)
- [3]流变与转型:金沙县酒文化研究[D]. 刘莎.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1)
- [4]基于网络照片内容分析的海南旅游地视觉表征研究[D]. 王飘逸. 海南大学, 2020(12)
- [5]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6]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D]. 李思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D]. 陈春花. 吉首大学, 2020(03)
- [8]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汤阴五陵运河小镇为例[D]. 鲍文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沙千里抗战救国思想研究[D]. 林芸.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10]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D]. 凌梦月.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