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鹏[1](2021)在《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在排除过量饮酒、使用药物和慢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后,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蓄积超过5%的一种疾病[1]。NAFLD的病理演变过程复杂,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由NASH发展而来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NASH被认为是可以威胁NAFLD患者生命的转折点[2]。目前,亚洲NAFLD患病率约为27.37%,
詹若愚[2](2021)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资料并汇总分析,观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进展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可能代表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HBV感染提供体质病理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收集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第九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病程分为HBV携带组(96例)、慢乙肝组(106例)、乙肝肝硬化组(58例)、乙肝肝癌组(41例),比较首诊时四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可能影响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和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因素。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男性患者234例,女性患者67例,男女比例为3.49:1。(2)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区间为15~75岁,平均年龄为(39.71±13.92)岁。≤40岁有159例,占52.82%;41~59岁有115例,占38.21%;≥60岁有27例,占8.97%。(3)HBV携带组的平均年龄为(31.06±10.83)岁,慢乙肝组的平均年龄为(35.58±10.11)岁,乙肝肝硬化组的平均年龄为(51.07±10.67)岁,乙肝肝癌组的平均年龄为(54.39±10.37)岁。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4)HBV携带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平和质(73.96%)、气虚质(8.33%)、气郁质(6.25%),慢乙肝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27.36%)、平和质(16.98%)、阳虚质(16.04%)、气郁质(13.21%),乙肝肝硬化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29.31%)、湿热质(15.52%)、平和质(15.52%),乙肝肝癌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34.15%)、气虚质(12.20%)、湿热质(12.20%)。不同病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多见,男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6)不同性别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多见,女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乙肝肝癌组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青中年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多见,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湿热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HBV感染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HBV。(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进展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其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3)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辨识体质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潘谊[3](2021)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基本规律及脾虚证本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L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肝癌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湿困证与血清miRNA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肝癌脾虚证的生物学本质,为肝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文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病房,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符合纳入标准、及信息资料完善的病例纳入研究范围。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第二部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前期筛选出的肝癌差异miRNAs(miR-122-5p、miR-148a-3p、miR-92a-3p、miR-10a-5p、miR-22-3p、miR-26a-5p、miR-146-5p、miR-143-3p、miR-27b-3p、miR-192-5p、miR-130b-3p、miR-4429、miR-4488、miR-483-5p)进行qPCR验证,检测肝癌差异miRNAs在肝癌患者(6例肝郁脾虚证、6例脾虚湿困证)和6例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肝癌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湿困证与miRNA的相关性,从miRNA层面探讨肝癌脾虚证的生物学本质。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313例肝癌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26-90岁之间,平均年龄59.58岁,其中59-69岁(33.2%),为高发年龄段。原发疾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其次是肝硬化,乙肝肝硬化占主导地位。吸烟与饮酒是导致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2.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以乏力、口干、纳差、胁痛、腹胀、眠差、小便黄、目黄、腹痛、口苦为常见临床症状。3.该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多见。4.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1)与血常规的关系在WBC指标中,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在PLT指标中,气滞血瘀证>湿热蕴毒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WBC、PLT指标在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WBC、PLT与肝癌中医证型无相关性。在RBC指标中,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以气滞血瘀证最高,脾虚湿困证最低。其中气滞血瘀证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证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RBC与肝癌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HGB指标中,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以肝郁脾虚证最高,脾虚湿困证最低。其中肝郁脾虚证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GB与肝癌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与肝功能的关系在ALT指标中,湿热蕴毒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以湿热蕴毒证最高,肝肾阴虚证最低,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ST指标中,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以湿热蕴毒证最高,肝郁脾虚证最低;其中肝郁脾虚证与湿热蕴毒、脾虚湿困证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TBIL指标中,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以湿热蕴毒证最高,气滞血瘀证最低;其中,湿热蕴毒证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滞血瘀证与脾虚湿困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AST、TBIL指标中,ALT值在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证型与ALT无相关性;AST、TBIL在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证型与AST、TBIL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ALP、GGT指标中,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以脾虚湿困证最高,肝郁脾虚证最低。在ALP指标中,脾虚湿困证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GGT指标中,脾虚湿困证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中医证型与ALP、GGT有一定的相关性。在ALB指标中,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以气滞血瘀证最高,脾虚湿困证最低。其中气滞血瘀证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湿困证与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ALB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与肾功能的关系在UREA指标中,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以脾虚湿困证最高,肝郁脾虚证最低,且脾虚湿困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脾虚湿困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UREA与肝癌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CREA指标中,湿热蕴毒、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证,以脾虚湿困、湿热蕴毒证最高,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最低,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EA与肝癌证型无相关性。在e GFR指标中,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毒证>脾虚湿困证,以气滞血瘀证最高,脾虚湿困证最低,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 GFR与肝癌中医证型无相关性。(4)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在PT指标中,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以脾虚湿困证最高,肝郁脾虚证最低。其中,肝郁脾虚证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T与肝癌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PTA指标中,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以气滞血瘀证最高,湿热蕴毒证最低;并且气滞血瘀证与脾虚湿困、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毒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TA与肝癌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D-二聚体指标中,脾虚湿困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毒证>肝郁脾虚证,以脾虚湿困证最高,肝郁脾虚证最低,且脾虚湿困证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D-二聚体与肝癌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与AFP的关系在AFP指标中,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毒证,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型与miRNA的关系:(1)与对照组比较,肝癌肝郁脾虚证组中miR-148a-3p、miR-92a-3p、miR-146-5p、miR-27b-3p、miR-192-5p、miR-130b-3p、miR-4429、miR-4488、miR-483-5p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9个miRNA与肝癌肝郁脾虚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肝癌肝郁脾虚证区别对照组的生物标志物;miR-122-5p、miR-10a-5p、miR-22-3p、miR-26a-5p、miR-143-3p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肝癌脾虚湿困证组中miR-122-5p、miR-148a-3p、miR-146-5p、miR-27b-3p、miR-192-5p、miR-130b-3p、miR-4429、miR-4488、miR-483-5p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9个miRNA与肝癌脾虚湿困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肝癌脾虚湿困证区别对照组的生物标志物;miR-92a-3p、miR-10a-5p、miR-22-3p、miR-26a-5p、miR-143-3p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郁脾虚证与脾虚湿困证比较,肝郁脾虚证中miR-22-3p表达上调,miR-143-3p、miR-4488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2-5p、miR-148a-3p、miR-10a-5p、miR-130b-3p、miR-4429、miR-483-5p表达上调,miR-92a-3p、miR-26a-5p、miR-146-5p、miR-27b-3p、miR-192-5p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R-22-3p、miR-143-3p、miR-4488可以作为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湿困证辨证分型的生物标志物。(4)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湿困证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发现,miR-148a-3p、miR-146-5p、miR-27b-3p、miR-192-5p、miR-130b-3p、miR-4429、miR-483-5p表达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可能与两者共同证候脾虚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脾虚证的生物分子标志物。结论1.本研究发现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指标(RBC、HGB)、肝功能指标(AST、ALP、GGT、ALB、TBIL)、肾功能指标(UREA)、凝血功能指标(PT、PTA、D-二聚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WBC、PLT、ALT、CREA、AFP无相关性。五个证型中,脾虚湿困证的ALP、GGT、UREA、PT、D-二聚体指标最高;RBC、HGB、ALB指标最低;肝郁脾虚证的AST、ALP、GGT、UREA、PT、D-二聚体指标最低,提示脾虚湿困证病情较重,肝郁脾虚证病情较轻。2.本研究发现,miR-92a-3p可以作为肝癌肝郁脾虚证的生物标志物;miR-122-5p可以作为肝癌脾虚湿困证的生物标志物。3.本研究发现,miR-22-3p、miR-143-3p、miR-4488可以作为肝郁脾虚证区别脾虚湿困证辨证分型的生物标志物。4.本研究发现,miR-148a-3p、miR-146-5p、miR-27b-3p、miR-192-5p、miR-130b-3p、miR-4429、miR-4488、miR-483-5p与脾虚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参与肝癌细胞的增值、侵袭、迁移、凋亡等生物过程,可以作为脾虚证的生物标志物。
孙铭繁[4](2021)在《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肝癌(Liver Cancer,LC)是由各种诱因导致的肝脏原发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2018年新增患者84.1万例,死亡78.2万例)。肝癌也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2018年我国肝癌发病例数约39.3万例,死亡例数约36.9万例,占同年全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例数的9.2%和12.9%,占同年世界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例数的46.7%和47.2%。国内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5位,且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性别和地区差异显着,可能与暴露在某种特定环境或者和某些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潮汕地区目前尚未见关于肝癌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情况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综合病因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了解不同人群或地区的某些因素暴露状况与肝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根据潮汕地区肝癌流行情况,采用数据挖掘以及横断面研究,在肿瘤防治、环境、气象、工农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国家数据库中获得可靠数据,并通过调查了解潮汕人群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利用趋势面分析以及多因素模型(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潮汕地区肝癌的综合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肝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与潮汕地区的环境、生活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验证潮汕地区的肝癌-环境病因假说。材料与方法在海丰县、陆丰市、揭阳市、汕头市区、汕头市澄海区、潮州市区、饶平县和南澳县共8个地区,方便抽取当地的1~2所市级/县级高级中学,通过整群抽样确定要调查的班级,将整个班级同学的家长纳入调查范围,调查其所在地区的人口学特点、生活和饮食习惯和其他相关内容。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得到潮汕地区各县(市)的肝癌标化死亡率(Y)、各种环境氮污染数据、农业生产数据、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构建多个分析模型(包括趋势面、因子构筑式逐步回归模型、因子对数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从多个途径探讨影响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可能相关因素,并评估各种因素对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使用SPSS 25.0及SAS 9.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潮汕各县(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潮汕地区8个县(市)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数、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第一产值)、土地资源情况(人均耕地、旱地比、菜地比)、地理气候因素(年降雨量、年蒸发量、干燥度、平均海拔)、环境污染因素(猪氮负荷指数、耕地农药量、耕地氮肥量、耕地化肥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个县(市)的猪氮负荷指数(kg/ha/年)分别为:海丰县37.758、陆丰市38.379、揭阳市76.139、汕头市区18.917、汕头市澄海区30.974、潮州市区57.148、饶平县113.213和南澳县234.318。潮汕地区8个县(市)的男性吸烟率(60.26%)和饮酒率(30.15%),远高于女性吸烟率(3.06%)和饮酒率(3.21%),南澳县男性居民人均累计估计吸烟量在各年龄段均较高,海丰县男性居民人均累计估计饮酒量在各年龄段均较高(P均<0.05)。膳食方面,南澳县居民咸菜摄入频率较高;陆丰县、海丰市和南澳县居民咸鱼摄入频率较高;澄海、潮州、饶平地区居民较经常摄入鱼露,(30~岁)和(45~岁)年龄组居民较经常摄入鱼露;陆丰县居民的蔬菜、水果、豆类食品的摄入频率均最高(蔬菜:269.70±54.46天/年,水果:213.73±66.09天/年,豆类食品:143.32±61.90天/年);海鲜摄入频率最高为南澳(21.31±7.29天/月);肉类摄入频率最高为潮州(24.63±6.35天/月);潮州市和陆丰县居民蛋类摄入频率较高;汕头市和潮州市居民奶类摄入频率较高(P均<0.05)。潮汕地区男性居民经常饮茶率(74.48%)高于女性饮茶率(60.99%),三个肝癌标化死亡率不同等级地区均以“饮用功夫茶”和饮茶“浓度适中”的比例为最高(P均<0.05)。2.潮汕地区肝癌相关因素分析8个县(市)的肝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海丰县16.36(1/10万)、陆丰市12.89(1/10万)、揭阳市16.32(1/10万)、汕头市区15.19(1/10万)、汕头市澄海区17.11(1/10万)、潮州市区14.42(1/10万)、饶平县19.40(1/10万)、南澳县36.90(1/10万)。潮汕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与猪氮负荷指数的趋势面显示,在男性、女性以及整体人群中肝癌死亡率都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以粤东北部为起点,到粤东南部(南澳、饶平—陆丰、海丰)逐渐下降;二是沿海岸线,由粤东东部海岸到西部逐渐下降(男性:rs=0.938;女性:rs=0.931;整体人群:rs=0.955,P均<0.05)。在本研究构建的构筑式逐步回归模型以及因子对数回归模型中显示,均以猪氮负荷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耕地污染因子(F1)次之,温度因子(F2)标准回归系数为负值,且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较大。与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均与环境污染有关,主要是耕地污染因子(耕地农药量、耕地氮肥量和耕地化肥量)和猪氮负荷指数。与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相关的可能保护因素主要是温度因子(地温、十厘米地温、平均气温)和植物性食物因子(蔬菜、水果)。BP神经网络模型(BPNN)对本研究的30个自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2个因素,根据正态化重要性显示排前六位的因素是:年平均降水量、猪氮负荷指数、年平均气温、耕地氮肥量、耕地农药量、耕地化肥量。可见环境污染因素(特别是氮污染因素)以及地理气候因素在肝癌可能影响因素中的重要性。整个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9.49%。结论在考虑众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后,一定环境条件下猪粪氮污染与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结果支持潮汕地区肝癌氮循环病因假说。
梁婉娴[5](2021)在《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抑郁焦虑状态测评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中医藏象理论涵盖了内在脏腑及其外在生理、病理表现等内容。舌象能够直观反映人体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中医望诊和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舌象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情况下,舌诊主要关注舌形、舌色、苔色、苔质等方面,但一些特殊舌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意义。白涎线、肝瘿线是中医舌诊中的特殊舌象表现,白涎线又称“舌缨线”、“舌边白涎”、“肝郁线”,是舌部两侧边缘内约5mm处由涎沫凝聚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病机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阻;肝瘿线又称“肝积舌”、“肝淤舌”,是舌部两侧边缘的青紫色条纹或不规则细管状的斑样黑点,病机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白涎线、肝瘿线临床中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共同反映于舌象,见于多种疾病,以肝相关病变为主,且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异常。白涎线、肝瘿线属于肝藏象的病理特征的一部分。关于白涎线、肝瘿线和心理状态的研究目前仅限于病例报道,尚无有效、客观的心理测评证据证实白涎线、肝瘿线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了白涎线、肝瘿线的临床特点,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以及国际公认的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白涎线、肝瘿线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测评,探索白涎线、肝瘿线患者的心理状态,客观评价白涎线、肝瘿线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对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评估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收集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共计108例(白涎线66例,肝瘿线24例,白涎线+肝瘿线18例),采集舌象、填写临床信息,分析临床特点。②以观察组:对照组=2:1的比例,纳入观察组100例(由白涎线61例,肝瘿线21例,白涎线+肝瘿线18例组成),正常舌组成的对照组50例。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肝经相关脏器病变情况,得出结果,分析讨论。结果:运用SPSS24.0处理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①白涎线、肝瘿线的发病特点:白涎线、肝瘿线患者以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见。白涎线组患者以甲状腺疾病38/66(57.58%),肺部疾病28/66(42.42%),乳腺疾病25/66(37.88%)的患病率最高。肝瘿线组患者以肝胆疾病13/24(54.17%),乳腺疾病11/24(45.83%),甲状腺疾病10/24(41.67%)患病率最高。白涎线+肝瘿线组患者以消化道疾病10/18(55.56%),肺部疾病7/18(38.89%),肝胆疾病4/18(22.22%)和甲状腺疾病4/18(22.22%)患病率最高。②心理量表异常率:观察组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均值为46.11±12.01,对照组总分均值为32.91±8.35。观察组中90例(90.00%)患者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评分异常,对照组中25例(50.00%)患者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评分异常,观察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异常率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中65例(65.00%)患者处于焦虑状态,48例(48.00%)为轻度焦虑,14例(14.00%)为中度焦虑,3例(3.00%)为重度焦虑;对照组中8例(16.00%)患者处于焦虑状态,7例(14.00%)患者为轻度焦虑,1例(2.00%)患者处于重度焦虑状态,观察组焦虑状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中30例(30.00%)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其中12例(12.00%)为轻度抑郁,13例(13.00%)为中度抑郁,5例(5.00%)为重度抑郁;对照组4例(8.00%)处于抑郁状态,其中1例(2.00%)为轻度抑郁,2例(4.00%)为中度抑郁,1例(1.00%)为重度抑郁状态,观察组抑郁状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1)。③心理量表测值积分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及肝经、焦虑、抑郁三个维度积分,Beck焦虑量表积分、Beck抑郁量表积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④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心理量表测值比较:匹配后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及肝经、焦虑、抑郁三个维度积分,Beck焦虑量表积分、Beck抑郁量表积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⑤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的信效度分析: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的焦虑维度积分与Beck焦虑量表测量值总分,抑郁维度积分与Beck抑郁量表测量值总分均有显着相关性(r=0.794,P<0.01;r=0.770,P<0.01);肝经维度积分与Beck焦虑量表测值总分、Beck抑郁量表测值总分均存在相关性(r=0.717,P<0.01;r=0.577,P<0.01);Cronbach’sα系数=0.889,折半信度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7。⑥观察组中,2个及2个以上肝经相关脏器患有“结节”、“增生”、“囊肿”、“肿块”类型病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①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为主。②白涎线、肝瘿线与抑郁、焦虑状态具有相关性,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较一般患者严重,白涎线、肝瘿线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具有提示性作用;③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在中医肝证及情绪测评信效度高,值得应用于更多相关的中医研究。④白涎线、肝瘿线患者更容易出现多个肝经相关脏器同时存在病变的情况。
吴凯旋[6](2021)在《肝癌患者铁蛋白表达分析及降铁药物抑制肝癌临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肝癌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居全球第一,目前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术、肝移植术以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等。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此五年生存率仍较低。铁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大量文献报道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临床数据显示,肝癌患者机体铁代谢异常。据报道,204例肝癌患者中45.1%的患者肝脏铁沉积,且汇管区铁沉积与肿瘤侵袭密切相关。铁蛋白(Ferritin)是机体内具有铁储存功能的蛋白质,包括H链(重链)和L链(轻链)两个亚基。本研究通过临床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FTH1)和轻链(Ferritin light chain,FTL)与肝癌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降低人肝癌细胞铁含量对肿瘤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期在临床上指导肝癌患者合理摄入铁元素以及为降铁药物的应用提供临床护理依据。目的通过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铁蛋白FTH1和FTL的表达在肝癌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以及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并通过细胞实验探讨降铁药物对人肝癌细胞中铁含量及肿瘤增殖能力的影响,为正确指导肝癌患者铁的摄入以及降铁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检索TCGA数据库并收集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癌患者铁蛋白FTH1和FTL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u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2.通过钙黄绿素分光光度法检测临床常用降铁药物甲磺酸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对肝癌细胞中不稳定铁池(Labile iron pool,LIP)水平的影响。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3.运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降铁药物DFO对人肝癌细胞(Hep G2、Huh7)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肝癌患者临床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铁蛋白FTH1和FTL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肝组织,提示肝癌患者体内的铁蛋白水平较高;铁蛋白FTH1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关系。2.钙黄绿素分光光度法测定降铁药物DFO对人肝癌细胞LI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FO处理后的人肝癌细胞中LIP含量明显降低,表明DFO能够减少肝癌细胞中游离铁的含量,提示降铁药物DFO可以有效降低人肝癌细胞中的铁负荷(P<0.01)。3.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DFO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高,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根据CCK-8的结果,确定DFO处理人肝癌细胞的最佳浓度为25umol/L,药物作用最佳时间为48h。平板克隆结果显示,DFO组肝癌细胞克隆数量明显减少,DFO能够有效降低人肝癌细胞体外的克隆能力(P<0.05);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连续监测96h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FO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结论1.肝癌组织中铁蛋白FTH1和FTL显着高于正常肝组织,且铁蛋白FTH1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关系;2.降铁药物DFO能够显着降低人肝癌细胞Hep G2和Huh7的铁负荷3.降铁药物DFO能够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和Huh7增殖能力。
冯璟[7](2020)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及血液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应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人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平衡的微生态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疾病状态会对人体微生物特定功能类群的结构和组成产生影响,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研究肝癌患者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寻找肝癌患者微生物群落中的关键类群,探索其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评估其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潜力,对早期诊断、治疗肝癌患者,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子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的粪便和血液细菌群落的构成、多样性、关键类群,及其与临床生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旨在阐明肝癌患者人体微生境中细菌群落的构建机制,厘清血液与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的关系,探究血液微生物的来源,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特征聚类分析及三元相图分析表明,肝癌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在科、属水平发生显着改变。AFPH组较AFPL组的肠道细菌α多样性发生显着改变(P<0.05)。说明疾病会对人体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肝癌患者中AFP的高低导致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并不相同。Metastats、LEf Se及随机森林分析筛选出Romboutsia、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两个差异类群。ROC曲线分析发现,Romboutsia、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Romboutsia与韦荣球菌属两者联合、以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消化链球菌科三者联合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RDA、Spearman方法分析表明,肝癌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类群与人体多种生理指标有显着相关性(P<0.05)。通过分子生态网络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肝癌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的关键细菌类群。(2)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及三元相图分析,肝癌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组成在科、属、种水平发生显着改变。Konellia、Thermomonas、Romboutsia、韦荣球菌属是肝癌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的关键差异类群。对差异类群行ROC曲线分析,发现肠道细菌与血液细菌群落中的差异类群联合分析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注意的是,AFPL患者中厚壁菌门诊断HCC准确率高达0.939,有望为疑诊HCC的AFPL患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DA、Spearman方法分析HCC患者血液细菌与人体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发现关键差异类群与多种生理指标显着相关(P<0.05),可能参与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及肝癌的发生。明确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是肝癌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的关键类群,肝癌患者的关键类群较健康群体减少,AFPH患者的血液细菌中未能找到关键类群,说明肝癌患者中AFP增高的群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稳定性下降。(3)肠道和血液细菌群落的关系分析Venn图研究显示不论是健康还是疾病状态,在肠道和血液中绝大多数细菌是共有菌,仅小部分为各自特有菌。因此我们推测肝癌患者中的血液细菌大部分可能通过肠肝轴来源于肠道。肝癌患者特有的血液细菌明显增多,说明这些增多的血液细菌可能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通过对肝癌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健康人群肠道与血液细菌的α多样性呈一定负反馈关系,而肝癌患者肠道与血液微生物的α多样性无显着相关。使用聚类图及柱状图结合、Heatmap及配对样品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家庭中微生物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中患者及健康人肠道和血液细菌在属水平总体具有相似性。这可能是由共同的遗传因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所致。(4)微生物失衡促进肝癌进展可能的机制研究表明,失调的肠道微生物激活m TOR,导致肝癌发生。本研究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m TOR后肝癌细胞SNRPA1 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表明激活m TOR后SNRPA1 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通过敲减肝癌细胞的SNRPA1基因,研究SNRPA1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及在体外对HCC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SNRPA1基因可以在体内致瘤,并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因此推测,失调的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激活m TOR,使SNRPA1表达增加,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综上所述,肝癌患者中肠道及血液细菌类群结构在科、属、种水平发生显着改变。患者体内的生理指标与细菌群落结构显着相关,细菌群落的关键差异类群单独或与联合可能为肝癌非侵入性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松[8](2020)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PHC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规律,为PHC的中医辨治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PHC的4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主要症状、四诊情况、入院时实验室指标、并发症等资料。运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正态分布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检验方法,寻求组间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和相关性。结果:1.462例PHC患者中,男性患者327例,女性患者135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42:1,PHC的发病性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0.76±10.59岁),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4.42±10.12岁),男女患者发病年龄有明显差异(P<0.05),女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2.临床症状前20位分布如下:胁肋胀满346例(占74.89%),倦怠乏力322例(占69.70%),口干287例(占62.12%),纳差246例(占53.25%),小便黄243例(占52.60%),肝区不适236例(占51.08%),胁肋疼痛234例(占50.65%),腹胀226例(占48.92%),咳痰219例(占47.40%),口苦206例(占44.59%),腹泻188例(占40.69%),疼痛引背184例(占39.83%),眠差176例(占38.10%),身目黄染170例(占36.80%),大便溏泄165例(占35.71%),善太息153例(占33.12%),消瘦152例(占32.90%),腹痛150例(占32.47%),急躁易怒150例(占32.47%),排尿困难149例(占32.25%)。3.常见临床并发症:低蛋白血症214例(占46.32%),电解质代谢紊乱200例(占43.29%),腹腔积液195例(占42.21%),肝性脑病39例(占8.44%),上消化道出血27例(占5.84%),感染27例(占5.84%),肝肾综合征12例(占2.60%),慢性肝衰竭10例(占2.16%),脾肿大8例(占1.73%),代谢性酸中毒8例(占1.73%)。中医证型与并发症无相关性(P>0.05)。4.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血瘀证患者最多(200例,占43.29%),其他依次为湿热蕴结证(100例,占21.65%),肝郁气滞证(84例,占18.18%),肝肾阴虚证(35例,占7.58%),脾虚湿盛证(25例,占5.41%),痰凝热毒证(18例,占3.89%);PHC各中医证型在不同发病年龄中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最小(58.26±8.51岁),肝肾阴虚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最大(67.66±8.80岁)。5.中医证型与住院天数:各中医证型、患者年龄、患者性别在住院天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A级29例(占71.22%),B级103例(占22.29%),C级30例(占6.49%),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TBIL、DBIL、IBIL、ALT、AST、ALB、TBA、PT、RBC、WBC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8.发病季节情况:患者多发病于夏季(129例,占27.92%),春季(116例,占25.11%)与秋季(115例,占24.89%)发病人数较为接近,冬季发病人数最少(102例,占22.08%)。结论: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PHC患者的发病率与不同性别及发病年龄间存在差异性;男性患者发病率大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2.各中医证型发病率不同,以血瘀证患者最为多见,痰凝热毒证患者最少;证型分布与发病年龄间存在相关性;湿热蕴结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最小,肝肾阴虚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最大。3.实验室检查中,痰凝热毒证在TBIL、DBIL、IBIL、ALT、AST、TBA、WBC、RBC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中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痰凝热毒证在ALB结果中明显低于其他证型;血瘀证在PT中延长时间明显多于其他证型。痰凝热毒证较其他证型肝细胞破坏程度较重,肝脏合成功能较差,血瘀证较其他证型肝脏凝血功能较差。
赵梦瑶[9](2020)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原发性肝癌(PHC)、2型糖尿病(T2DM)及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尿酸(UA)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UA在其中的作用及与该类人群生化指标以及肿瘤标记物的关系,从而为PHC、T2DM以及PHC合并T2DM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1.纳入2017年9月-2019年9月医院体检科就诊及收住院患者。2.根据有无T2DM病史及初诊PHC病史分为四组:对照组,PHC组、T2DM组、PHC合并T2DM组。3.收集并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BMI。4.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组血尿酸(SUA)水平;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MN)等糖代谢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及肌酐(CR)等肾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脂代谢指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5.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受试者200例,其中PHC患者50例(男女比33/17),T2DM患者50例(男女比35/15),PHC+T2DM患者50例(男女比35/15),对照组50例(男女比24/26)。四组间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HC组年龄较高(52.58±10.763,59.22±10.674)(P<0.001);PHC+T2DM组及单纯PHC组BMI较低(27.59±2.61,24.31±2.67,23.74±3.77)(P<0.001)。2.四组间糖、脂代谢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及T2DM组FPG较高(4.81±0.88,8.04±3.34,8.34±2.63)(P<0.001),FMN较高(192.42±30.73,261.96±92.89,305.68±59.87)(P<0.001),T2DM组TG较高(1.26±0.50,2.40±1.94)(P<0.001),PHC组TC较低(4.33±0.81,3.69±0.87),LDL-C较低(3.69±0.87,2.62±0.67)(P<0.05)。3.四组间肝、肾功能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及PHC组ALT较高(21.34±17.96,39.42±48.23,39.80±26.30)(P<0.05);AST较高(17.48±5.70,55.60±64.16,66.08±61.04)(P<0.05)。GGT较高(27.40±24.07,146.90±210.01,147.52±193.46)(P<0.05)。与对照组相比,PHC组及合并组ALB较低(41.82±3.39,36.55±5.91,34.89±7.18)(P<0.001);T-Bil较高(13.11±6.59,21.09±19.73,24.69±17.06)(P<0.05);D-Bil较高(3.89±1.67,10.16±13.71,12.18±11.48)(P<0.05)。PHC组I-Bil较高(9.23±5.10,12.50±7.61)(P<0.05);T2DM组CO2CP较低(25.28±2.23,23.83±2.38)(P<0.05),合并组BUN较高(5.04±1.29,6.67±5.14)(P<0.05);而合并组及PHC组CO2CP较T2DM组高(26.10±3.90,26.40±2.84,25.28±2.23)(P<0.001)。4.四组间肿瘤标记物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及PHC组的AFP较高(2.96±1.42,260.53±407.59,414.17±499.14)(P<0.001);PHC组AFP较合并组高(414.17±499.14,260.53±407.59)(P<0.05)。与对照组相比,PHC组CEA较高(2.00±2.57,7.76±15.72)(P<0.05),CA125较高(11.1±4.40,54.95±99.17)(P<0.05)。合并组CA199较高(8.57±5.18,147.25±274.77)(P<0.05);而T2DM组及PHC组CA199均较合并组低(15.99±10.78,63.41±111.27,147.25±274.77)(P<0.05)。5.经协方差分析消除年龄、BMI差异后,组间尿酸指标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UA值较高(285.02±75.69,332.06±77.63)(P<0.001),PHC组UA值较低(285.02±75.69,230.9±57.39)(P<0.001);T2DM组及PHC合并T2DM组UA值均较PHC组高(332.06±77.63,298.66±153.22,230.9±57.39)(P<0.05)。6.在T2DM组中,尿酸与FPG、BUN及CR呈正相关(r=0.306,P<0.05;r=0.281,P<0.05;r=0.4,P<0.05);在PHC组中,尿酸与BUN及CR呈正相关(r=0.373,P<0.05;r=0.328,P<0.05);与FPG呈负相关(r=-0.410,P<0.05);在PHC合并T2DM组中,尿酸与BUN、CR及CA125呈显着正相关(r=0.650,P<0.001;r=0.506,P<0.001;r=0.795,P<0.001)。与年龄、TC、CA124呈正相关(r=0.342,P<0.05;r=0.389,P<0.05;r=0.447,P<0.05);与FPG呈负相关(r=-0.323,P<0.05)。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值增高是T2DM的危险因素,UA值下降是PHC的危险因素;性别、FPG增高是T2DM的危险因素,年龄、T-Bil、D-Bil的增高是单纯PHC的危险因素,年龄、T-Bil、D-Bil、BUN、FPG增高是PHC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ALB的下降是PHC及PHC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增高是T2DM的危险因素,UA下降是PHC的危险因素。年龄、T-Bil的增高是单纯PHC及PHC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而ALB的下降是单纯PHC及PHC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1.UA在T2DM中增高,在PHC中下降,其增高可能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2.在单纯T2DM或单纯PHC患病人群中,在检测血糖及肿瘤标记物的同时建议检测UA。
胡旭璇[10](2020)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温针灸在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肝外科病区接受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度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奥施康定止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行为状态之卡氏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症状分级评分,记录每次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分级量表(NRS),治疗后记录平均镇痛起效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爆发痛发作次数、奥施康定总剂量,从而评价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所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NRS评分比较,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经球形检验,P<0.01,拒绝球形假设,则数据间存在相关性。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体内效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29.85±2.816)分钟优于对照组(40.26±6.15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治疗后,两组行为状态之卡氏评分标准评分(KP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两组简明疼痛量表(BP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总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单项症状分级评分比较,除了痞块和消瘦外,其他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爆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奥施康定总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减少奥施康定口服剂量及其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增效减副”的优势作用。
二、饮食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食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XR和胆汁酸代谢 |
2 FXR和脂质代谢 |
3 靶向肠道和肝脏肝FXR通路药物 |
(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中医学对肝脏病变的认识 |
2 古代中医学对体质的论述和研究 |
3 中医体质学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对象分组 |
1.5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患者性别、年龄和中医体质类型的总体分布 |
2.2 HBV携带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3 慢乙肝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5 乙肝肝硬化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6 乙肝肝癌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7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图1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正面) |
附图2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背面) |
文献综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2 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
3 慢性HBV感染人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基本规律及脾虚证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主要中医临床症状 |
2.3 肝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2.4 肝癌证型与主要客观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患者一般情况 |
4.1.1 肝癌患者性别分布 |
4.1.2 肝癌患者年龄分布 |
4.1.3 肝癌患者饮酒史及吸烟史 |
4.1.4 肝癌患者既往肝脏疾病 |
4.2 肝癌患者中医症状分布 |
4.3 肝癌患者基本中医证型分布 |
4.4 中医证型与主要客观指标的关系 |
4.4.1 中医证型与血常规的关系 |
4.4.2 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的关系 |
4.4.3 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的关系 |
4.4.4 中医证型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
4.4.5 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 |
5 讨论 |
5.1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 |
5.1.1 性别、年龄分布 |
5.1.2 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 |
5.2 原发性肝癌中医临床症状分布 |
5.3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5.4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 |
5.4.1 中医证型与血常规的关系 |
5.4.2 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
5.4.3 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的关系 |
5.4.4 中医证型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
5.4.5 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从miRNA探讨原发性肝癌脾虚证的本质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对照组入选标准 |
2 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引物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2.2 总miRNA提取 |
2.2.3 miRNA逆转录 |
2.2.4 qRT-PCR实验 |
2.2.5 qPCR数据分析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基线资料 |
4.2 各组miRNA相对表达量 |
4.2.1 肝郁脾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 |
4.2.2 脾虚湿困组与对照组比较 |
4.2.3 肝郁脾虚组与脾虚湿困组比较 |
5 讨论 |
5.1 miRNA表达结果分析 |
5.2 差异表达miRNAs分析 |
5.2.1 肝郁脾虚证差异表达miRNAs分析 |
5.2.2 脾虚湿困证差异表达miRNA分析 |
5.2.3 两证型差异miRNAs分析 |
5.3 脾虚证差异表达miRNAs |
6.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肝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3 样本量 |
2.4 研究方法 |
2.5 构建统计分析模型 |
2.6 分析软件 |
2.7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 |
3.2 潮汕各地区环境、经济等情况以及居民生活饮食习惯 |
3.3 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和猪氮负荷指数的地理相关性 |
4.2 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 |
4.3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 |
参考文献(综述)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四 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抑郁焦虑状态测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白涎线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白涎线的定义 |
2 白涎线的中医理论 |
3 白涎线的西医病理机制 |
4 白涎线与中医临床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肝瘿线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肝瘿线的定义 |
2 形成机理 |
3 临床意义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纳排标准 |
3 方法及工具 |
4 结果 |
5 讨论 |
临床研究二 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测评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纳排标准 |
3 方法及工具 |
4 结果 |
5 讨论 |
典型病例 |
1 病例一 |
2 病例二 |
3 病例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 |
附录2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 |
附录3:Beck抑郁量表第2版(BDⅠ-Ⅱ)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肝癌患者铁蛋白表达分析及降铁药物抑制肝癌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癌患者铁蛋白的含量和临床意义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降低铁负荷抑制肝癌增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研究小结 |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1 研究的创新性 |
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机体铁含量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及血液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人体微生态系统 |
1.2 人体微生态系统与机体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原发性肝癌简述 |
1.4 HCC与人体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
1.4.1 正常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 |
1.4.2 HCC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
1.4.3 肠道菌群失调促HCC的作用机制 |
1.5 人体微生态中血液微生物与HCC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1 血液微生物 |
1.5.2 HCC患者血液微生物失衡可能的原因 |
1.5.3 血液微生物失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
1.5.4 血液微生物失衡可促HCC进展 |
1.5.5 血液生物失衡促HCC可能的机制 |
1.6 总结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1.10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11 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HCC患者组研究对象 |
2.1.2 一级亲属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粪便样本采集及DNA提取、检测 |
2.4.2 血液样本采集及DNA提取 |
2.4.3 细菌16Sr RNA基因的高变区V3-V4 片段的扩增 |
2.4.4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文库的构建 |
2.5 Illumina测序分析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 分子生态网络构建 |
2.8 慢病毒感染及筛选 |
2.9 裸鼠皮下成瘤观察 |
2.10 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 |
2.11 总RNA分离和实时定量PCR分析 |
2.12 蛋白质印迹法 |
2.13 高函量筛选(HCS)细胞增殖测定 |
2.14 流式细胞术 |
2.1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特征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 |
3.2 Illumina Hi Seq测序分析 |
3.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4 HCC患者及CF组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相对丰度比较 |
3.4.1 CF组、AFPH组、AFPL组的肠道细菌群落组成 |
3.4.2 AFPH组、AFPL组、CF组间细菌群落的组成变化 |
3.5 HCC患者及CF组人群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
3.5.1 AFPH组、AFPL组、及CF组肠道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3.5.2 HCC患者及CF组肠道细菌群落差异性 |
3.6 HCC患者及CF组的肠道细菌的差异类群 |
3.6.1 CF组与LF组肠道细菌的差异类群比较 |
3.6.2 不同组间细菌类群丰度的显着差异分析 |
3.6.3 AFPH组、AFPL组、CF组组间差异类群的筛选 |
3.7 差异类群对HCC的诊断价值 |
3.8 肠道细菌群落与人体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
3.8.1 门水平肠道细菌与人体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
3.8.2 差异类群与临床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9 健康人群和HCC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生态网络分析 |
3.9.1 三组肠道细菌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拓扑学属性 |
3.9.2 CF组、AFPL组、AFPH组肠道细菌群落分子生态网络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
3.10 讨论 |
3.10.1 HCC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改变 |
3.10.2 差异菌属对HCC的诊断价值 |
3.10.3 人体微生境因子对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 |
3.10.4 HCC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细菌群落生态网络特征 |
3.11 结论 |
第四章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 |
4.1 血液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2 HCC患者及CB组血液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比较 |
4.2.1 CB组、AFPH组、AFPL组血液细菌群落的组成 |
4.2.2 CB组、AFPL组、AFPH组三组间细菌群落的组成变化 |
4.3 HCC患者及CB组血液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4.3.1 HCC组及CB组血液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
4.3.2 HCC患者及CB组血液细菌群落的差异性 |
4.4 HCC组及CB组组间血液细菌群落差异性分析 |
4.4.1 CB组、LB组血液细菌群落不同水平组成差异比较 |
4.4.2 不同分组间细菌类群丰度的显着差异分析 |
4.4.3 AFPH组、AFPL组及CB组差异类群的筛选 |
4.5 差异类群对HCC的诊断价值 |
4.5.1 HCC患者及CB组血液细菌差异类群的ROC分析 |
4.5.2 对AFPH组和AFPL组间的血液细菌差异类群的ROC分析 |
4.5.3 HCC患者及CB组血液及肠道细菌差异类群的联合ROC分析 |
4.6 血液细菌群落与人体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
4.6.1 门水平的血液细菌与人体微生境的关系分析 |
4.6.2 差异类群与临床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7 健康人群和HCC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生态网络组成 |
4.7.1 三组人群血液细菌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拓扑学属性 |
4.7.2 CB组、AFPL组、AFPH组血液细菌群落分子生态网络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
4.8 讨论 |
4.8.1 HCC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 |
4.8.2 血液差异类群对HCC的诊断价值 |
4.8.3 人体微生境因子对血液细菌群落的影响 |
4.8.4 HCC患者血液细菌群落的生态网络特征 |
4.9 结论 |
第五章 肠道和血液细菌群落的关系分析 |
5.1 HCC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及血液细菌群落的共有种 |
5.2 HCC患者肠道和血液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 |
5.3 HCC患者肠道和血液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5.4 HC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肠道和血液细菌代谢途径预测及差异比较 |
5.5 家庭中微生物的相似性分析 |
5.5.1 所有样品的细菌类群聚类及分布 |
5.5.2 Heatmap分析 |
5.5.3 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 |
5.6 讨论 |
5.6.1 血液微生物的来源 |
5.6.2 血液与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 |
5.6.3 亲缘个体间微生物的相似性 |
5.7 结论 |
第六章 微生物失衡促进肝癌进展可能的机制研究 |
6.1 mTORC1 调控SNRPA1 |
6.2 SNRPA1促HCC的发生发展 |
6.2.1 在体水平研究SNRPA1促HCC作用 |
6.2.2 离体水平研究SNRPA1促HCC作用 |
(1)SNRPA1 敲低抑制HCC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
(2)SNRPA1 敲低促进HCC细胞凋亡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古代医家对PHC病名的认识 |
2 古代医家对PHC病因病机的认识 |
3.现代医家对PHC病因病机的认识 |
4.现代医家对PHC中医证型分布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讨论 |
1.PHC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
2.PHC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分析 |
3.PHC常见临床症状分析 |
4.PHC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 |
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语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
1.1 病例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分组 |
2.方法 |
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
2.2 临床相关指标的收集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结果 |
1.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 协方差分析后组间糖、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
3 协方差分析后组间肝、肾功能指标的比较 |
4 协方差分析后组间肿瘤标记物指标的比较 |
5 协方差分析后组间尿酸水平的比较 |
6.2型糖尿病组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7.原发性肝癌组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8.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9.影响PHC、T2DM及 PHC合并T2DM患病的单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10.影响PHC、T2DM及 PHC合并T2DM患病的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流行病学 |
1.3 病因病理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疼痛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癌痛的发病机制 |
2.3 原发性肝癌疼痛的机制 |
2.4 癌痛的治疗 |
2.5 奥施康定的使用现状 |
3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疼痛的认识 |
3.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相关记录 |
3.2 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对肝癌疼痛的认识 |
3.4 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中止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指标 |
3.2 主要评价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4.1 疼痛程度疗效评价标准 |
4.2 体力状况的改善 |
4.3 安全性分析 |
5 统计方法 |
6 伦理学原则 |
7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立题依据小结 |
1.2 中医对HCC癌痛病因病机的再认识 |
1.3 应用温针灸的依据 |
1.4 选穴依据分析 |
1.5 疼痛评分工具选择的依据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治疗前分析 |
2.2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
3 温针灸的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
3.1 中医的作用机理 |
3.2 现代医学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
4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饮食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 李进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2)
- [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詹若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基本规律及脾虚证本质研究[D]. 潘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 孙铭繁. 汕头大学, 2021
- [5]白涎线、肝瘿线舌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抑郁焦虑状态测评分析[D]. 梁婉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肝癌患者铁蛋白表达分析及降铁药物抑制肝癌临床意义探讨[D]. 吴凯旋.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及血液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应用初探[D]. 冯璟. 山西大学, 2020(03)
- [8]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王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D]. 赵梦瑶.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D]. 胡旭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肝癌论文; 原发性肝癌论文; 肝郁脾虚论文; 脾虚湿盛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