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视“EVA热”的深层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陈韵[1](2018)在《基于企业创值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加深的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必须加快提升企业创值能力,进而提高其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其中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的完善十分关键。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已经逐步建立,但由于内部人控制、薪酬管制等治理问题,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有效性问题仍值得商榷;目前学者的研究多数是从外生视角下直接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视了企业产权特性和激励契约结构等内生因素,对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有效性评价仍停留在传统财务指标,无法辨析其实施的价值效应。因此,亟需构建与国有企业产权特性相结合的股权激励契约模式评价体系,以指导国有企业选择科学的股权激励契约模式。本文以企业创值为基础,结合平衡计分卡指标的框架,探索如何科学地构建我国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创值评价体系,指导国有企业构建以企业创值为导向的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创值效果。本文先从研究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开始阐述,第二,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如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和企业创值进行解释,并对现有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介绍。第三,分析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企业创值为基础的股权激励契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四,从EVA和BSC视角构建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评价体系,旨在对股权激励契约模式进行更客观的评价;最后,对A企业两次实施的不同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创值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研究结果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1.发现了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存在的不足。最突出的是过低的行权价格、宽松单一的行权条件、较短的激励期限等问题。2.构建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以企业创值为基础,根据BSC的四个维度选取指标,并突出企业创值考核指标的核心作用,开创新思路,构建出了针对股权激励契约的创值评价体系。3.对A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A企业两次股权激励前后九年的企业创值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发现A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模式仅在短期内提高创值能力,而限制性股票激励契约模式对企业提升创值能力更加长效。该结论证实了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选择对国有企业创值产生影响,并指导国有企业确定和优化股权激励契约模式。
郭劲松[2](2017)在《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已成为各国争相进行大规模发展的焦点。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掌握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上。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战略性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相关产业的调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各国的竞争中存在巨大的优势。所以,只有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不断地加快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其进行正确地、客观的企业绩效评价是目前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使得之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并不适用。所以,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其绩效进行正确评价,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对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和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进行深入了研究。基于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类型与特征,对可能涉及到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进行识别、分类,通过建立与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指标权重进行定性、定量地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创新型高新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出创新型高新技术技术企业在实施绩效评价时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文章的创新,具体来说:(1)梳理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当前发展现状。从企业绩效评价基本理论开始,首先阐述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定义及相关支持理论。然后,对于分析当前企业发展和绩效评价现状,指出其在绩效评价时所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2)建立了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给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给出整体的指标体系所划分的四个方面。(3)给出指标基础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和权重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及其实例分析奠定基础。(4)构建出符合于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并对绩效评价模型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分析。该评价方法既可以发挥出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又能兼顾到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灵活地掌握企业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计划。(5)结合实际案例来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并对结果和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其在实施绩效评价时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正是以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际运营状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企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给予定性、定量地评价。从理论上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企业绩效评价在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从实际上看,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借鉴,更好的补充和完善了国内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张旭东[3](2013)在《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EVA绩效考核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前提、依据和手段。绩效考核的实施必须要以当前银行的工作任务与未来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目的,从公司治理领域逐步向价值管理过渡。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商业银行在绩效考核上应当逐渐转变在衡量股东的价值上。对于反映经济资本增值或股东价值的指标,即经济增加值(EVA)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也逐渐有了较深的认识。由于EVA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反映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情况,它对财务成本、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都有充分的考虑,EVA能够帮助各行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业绩价值。有些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其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的,它们在进行考核指标的设置过程中实行考核结果的平分与排名多样化,既包括EVA排名,也包括经营绩效与业务发展以及EVA单项排名指标的综合排名。在这样的考核指标有利于商业银行在其日常工作中注重控制和降低各方面的成本。目前,EVA也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考核指标范畴内,这是就国内商业银行实践应用阶段来看。EVA是较为单一的考核指标,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价值管理的核心内容的实现应该以EVA管理为基础。在当前注重结果的管理价值理念形势下,现存的绩效考核方法,即唯一的EVA考核指标是难以真正满足考核和管理的需求的。正因如此,本文分析了在EVA管理理念下建立绩效考核指标的问题,即以EVA理论和绩效考核理论为出发点.本论文总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则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EVA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阐述了EVA与绩效考核的理论知识,并归纳分析了关于EVA和绩效考核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对工行吉林省分行绩效考核的现状进行描述。本文的第三章分析了EVA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以EVA管理理念下的考核指标设计为基础,分析了EVA绩效考核体系在工行吉林省分行的构建情况,进而阐述了EVA管理理念下的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和完善工作。第五案例分析,着重阐述了工行吉林省分行实施其绩效考核的情况与保障。绩效考核的指标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在选择绩效考核的方法时,采用了平衡记分卡的考核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全面的。通过结合EVA,建立了创新性的考核指标设计的构想,即EVA--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并将资本平分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内部经营过程、财务、学习与发展和客户,逐步建立各个岗位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EVA--平衡记分卡考核指标的建立,有利于商业银行找到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有效渠道,使经营者通过这些渠道的考核更好地调整和掌控其每一个阶段的经营发展目标。
王慧[4](2012)在《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并购作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整个并购过程中,最首要的环节就是客观、合理、准确的对目标企业的并购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并购活动的成败。因此,对企业并购价值评估进行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协同效应理论作为解释并购动因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在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对EVA估价法中的不足作出改进,提出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改进模型,以求在评估过程中将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考虑进来并计入到目标企业的价值预测中去,从协同效应的角度加深对EVA法的认识,进而加强对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具体来讲,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介绍国内外并购背景及写作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写作思路进行阐述:其次,文章论述了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并购相关理论及EVA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析了现行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三种主要模型即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相对估价模型、期权估价模型及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从侧面突出EVA法在价值评估方面的优势,也为后文根据协同效应对EVA模型进行改进作出铺垫:再次,通过前面理论部分对协同效应及EVA的初步了解,文章具体分析了EVA估价模型及应用该模型评估并购价值的不足,并基于协同效应改进了EVA模型中的不足。然后将改进的模型应用到实际案例,文章选取海信集团并购科龙电器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对案例中的目标企业即科龙电器的并购价值进行了评估;最后,对研究结论作出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总体来讲,整篇文章的写作是一个应用研究的过程,更是对前人成果和经验的学习与总结过程,希望为并购实践提供一点帮助。
阮甲[5](2012)在《基于EVA的中信证券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规模不断扩大,理财观念也越来越普遍的为人们所接受。价值投资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证券投资方法,也受到了更多投资者的重视。对有价证券的价值评估是价值投资的基础,只有在合理评估有价证券价值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指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行为。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财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同时以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增加值估值法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发展,并且正逐渐受到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重视。证券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完善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未来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证券公司是证券业的主要可投资机构,对证券公司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投资者科学合理的认识证券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把握投资机会,防范投资风险,指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本文以中信证券为例,重点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对证券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估应用。在研究中,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理论和具体的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并且对比分析了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和其他的估值方法。重点结合中信证券的基本面情况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在评估证券公司内在价值中实际操作层面的应用,探讨了经济增加值估值法的具体评估方法和步骤,得出了评估结果。并且对比分析了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对中信证券的价值评估,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经济增加值估值法相比相对估值法,能够更好的指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行为。同时,经济增加值估值法所得到的中信证券内在价值很好的反映了中信证券的市场表现,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可以有效的指导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的价值投资。
朱碧新[6](2011)在《基于EVA理论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要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实行价值管理(Value BasedManagement, VBM)。要保证实现价值管理,就必须对企业经营者价值管理的业绩进行评价。基于EVA(经济增加值)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正是这样一种以价值管理为第一关注、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尽管在理论上还不完善,存在一定非议,但自上世纪末以来,国际上许多着名公司采用了该体系,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不少中国公司也尝试引用EVA评价体系,2010年起,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普遍推行EVA评价体系,方向是正确的,对中央企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EVA评价体系的应用与作用的发挥,受企业自身素质、市场的发育和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在中央企业推行EVA评价,客观上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研究解决。中国的中央企业,是中国社会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经济体制的典型体现,是国有经济的脊梁,在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一方面使得中央企业在获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忽视资本价值、低效率使用资源、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比其他经济成分严重,特别是在垄断行业。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简单发展”时代,尽管仍存在不少问题,中央企业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作用和功能还是能完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社会矛盾的约束必将进一步加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定会越来越严,市场淘汰将无情地降临任何不适宜生存或者说没有资格生存的企业,将会对中央企业的体制机制和营运提出前所未有的严厉挑战。因此,对中央企业来说,积极主动推广EVA绩效评价体系,实施价值管理,自觉革新改造,既是形势所迫,也是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业绩评价、管理体系、激励制度和理念体系四个方面,它不仅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还能准确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情况。由于中央企业特殊的角色定位和行业特点,引入EVA绩效评价体系将面临适应性问题,亦即“本土化”改造问题。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可以有效地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EVA绩效评价体系,无论是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政府部门,还是对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将紧扣“基于EVA理论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这一主题,在介绍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发展过程、研究动态,对中央企业的特点及绩效评价环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般的EVA理论进行介绍,进而论证中央企业推行EVA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探索构建一个适宜中央企业的、基于EVA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对中央企业使用EVA绩效评价体系时将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加以提示。
刘歌[7](2011)在《基于EVA视角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为实现企业目标,以战略投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在并购决策过程中,恰当地估算并购目标企业价值是关系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价值评估作为投资和公司兼并的重要参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采用。面对多种多样的价值评估方法,如何能够合理、准确地进行并购定价,成为影响并购活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局限性进行总结。指出传统方法忽略了并购之后关联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等潜在的经济利润和价值,无法全面地衡量和评估企业的投资和经济价值,无法做出客观正确的决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经济增加值(EVA)理论、EVA估价模型及其几种特殊形式:EVA零增长模型、EVA固定增长模型及EVA两阶段增长模型。提出引入协同效应能产生EVA的概念,创建了EVA估价的改进模型,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加强EVA价值评估模型的研究,尽快探究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方式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价值评估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了如何应用EVA价值评估模型。作者将文章建立的应用框架应用在宝钢集团并购八一钢铁的案例中,检验了该评估框架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大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一章是导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当前企业并购定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论文框架以及相比以前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介绍,简单介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几种传统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各自优缺点。第三章是EVA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包括EVA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EVA的估价模型及几种特殊形式,同时引入协同效应产生EVA的概念。第四章,是结合宝钢集团并购八一钢铁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五章是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
王春龙,刘鑫[8](2010)在《透析EVA财务理念提升资本价值创造力》文中认为EVA是基于税后营业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要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衡量是企业创造的股东财富的多少,是公司业绩度量的重要指标。评定核心是经济增加值,是公司扣除包括股权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之后的剩余利润,其成本涵盖资金成本、债务资本成本、股本资本成本等全部成本。
高原[9](2010)在《建构视野下的建筑细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建构是“诗意的建造”,是连接的艺术。建构不仅仅是必要的物质活动,还呈现出审美性、逻辑性和诗意。建构的内核在于在尊重材料的力学特性和表现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某种逻辑关系,而整个过程中又介入了人的思考。建构的意义在于建造本质的回归,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里,建筑的本质因素的审美价值被强化,建筑的材料、构造和结构方式,建造的过程成为建筑设计和表现的主题,成为建筑审美的价值取向。建构理论研究涉及建筑细部的结构、材料、构造、建造方式及其外在的形式表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如何使建筑融于自然,融于城市,融于人类日常生活,使之亲切宜人,是建筑细部设计的研究方向。正如建筑师马可·法兰斯凯瑞把最初的细部——节点尊奉为构造的生产者,因而也是意义的生产者,建构的细部因此也成为创新和发明的源泉。把建筑意义定义为细部设计、实施和更替的结果。建筑细部提升了建筑的品质,使之更具人性化和美感。本文对建筑细部设计的内在秩序作进一步分析,用建构的思维重新审视细部设计,辨析了建构本体性、表现性和真实性问题。由于建构是组成元素之间建立一个恰当的、清晰的、诗性的联系,简单的说就是连接的艺术,明确建构视野下的细部注重的建构内核三方面:恰当——在尊重材料的自身特性及力学特性之上建立的关系;清晰——达到具有逻辑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诗性——它介入了人的思考。从物质和非物质方面来解析,在这里引用了表皮概念。从散普尔的《建筑艺术四要素》中有关表皮的建构理论和工业化时代建筑维护和结构的分离现象得到支持,物质方面的解析由表及里的分成“表皮”和“结”两大部分;非物质方面对建筑所表达的意境深入探讨。通过分步解析细部的建构组成及特征得出细部的建构原则,并展望目前建筑领域中细部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建筑创作细部设计有所益助。
彭根生[10](2009)在《基于EVA估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的发展素来与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居民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也将迎来一段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研究银行业的价值显得越来越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EVA估值理论对我国目前已经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序言,提出了研究商业银行价值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是EVA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企业价值评估的现有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第三部分介绍了EVA理论,并以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出了各银行的EVA值;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估值分析部分,运用公开的年报数据资料,实证研究了各商业银行在EVA理论下的企业价值;第五部分总结出了本文的三个主要结论;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在叙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的同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后续展望。
二、透视“EVA热”的深层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EVA热”的深层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企业创值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股权激励契约模式概述 |
2.2 股权激励契约的理论基础 |
2.3 企业创值的界定 |
2.4 平衡计分卡BSC概念 |
2.5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现状分析 |
3.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现状 |
3.2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
3.3 基于企业创值的国企股权激励契约模式构建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
4.2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 |
4.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创值评价指标权重 |
4.4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指标的评定 |
4.5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等级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体系的应用 |
5.1 A国有企业简介 |
5.2 A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的调查 |
5.3 A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创值评价 |
5.4 基于企业创值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完善思路 |
5.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启示 |
3. 研究不足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体框架 |
第2章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
2.1 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
2.1.1 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2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支持 |
2.2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绩效评价分析 |
2.2.1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界定 |
2.2.2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分析 |
2.2.3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步骤 |
3.2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 创新型高新技术绩效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3.3.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及实例分析 |
4.1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标准 |
4.2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 |
4.2.1 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选择 |
4.2.2 绩效评价的主要步骤 |
4.3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实例分析 |
4.3.1 案例企业简介及分析步骤 |
4.3.2 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EVA绩效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行吉林省分行 EVA 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工行吉林省分行绩效考核情况 |
2.2 EVA 绩效考核的弊端 |
2.3 EVA 绩效考核问题成因分析 |
第3章 工行吉林省分行 EVA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
3.1 工行吉林省分行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3.2 工行吉林省分行绩效考核模型的建立 |
3.3 工行吉林省工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发展完善 |
第4章 工行吉林省分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和保障 |
4.1 绩效考核指标的结构组织 |
4.2 部门与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流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企业并购发展状况 |
1.1.2 国内企业并购发展状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 |
第2章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与EVA概述 |
2.1 并购与并购中的协同效应 |
2.1.1 并购概念的界定 |
2.1.2 并购的分类 |
2.1.3 并购协同效应的内涵 |
2.2 EVA概述 |
2.2.1 EVA的含义 |
2.2.2 EVA的计算 |
第3章 现行企业并购估价模型及其局限性 |
3.1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其局限性 |
3.1.1 什么是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
3.1.2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的局限性 |
3.2 相对估价模型及其局限性 |
3.2.1 什么是相对估价模型 |
3.2.2 相对估价模型的局限性 |
3.3 期权估价模型及其局限性 |
3.3.1 什么是期权估价模型 |
3.3.2 期权估价模型的局限性 |
第4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模型 |
4.1 EVA价值评估模型 |
4.1.1 EVA永续增长模型 |
4.1.2 EVA两阶段增长模型 |
4.1.3 EVA三阶段增长模型 |
4.2 应用EVA模型评估并购中企业价值的不足 |
4.3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模型的提出 |
4.3.1 协同效应的引入 |
4.3.2 并购中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 |
4.3.3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模型的内涵 |
4.4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模型的优势 |
第5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估价模型的应用 |
5.1 并购背景介绍 |
5.1.1 并购双方简介 |
5.1.2 并购动因分析 |
5.2 并购案例的研究思路 |
5.3 科龙电器并购价值的评估与分析 |
5.3.1 科龙电器2001年-2005年EVA的计算 |
5.3.2 科龙电器2006年-2010年EVA值的预测 |
5.3.3 应用估价模型评估科龙电器的并购价值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1.1 主要研究工作 |
6.1.2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局限性 |
6.2.1 EVA计算中相关调整数据存在不足 |
6.2.2 β系数存在不足 |
6.2.3 对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考虑不足 |
6.2.4 作者的知识水平不足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EVA的中信证券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EVA价值评估理论 |
2.1 经济增加值概述 |
2.2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
2.2.1 计算的基础 |
2.2.2 计算经济增加值的会计调整原则 |
2.2.3 计算经济增加值的会计调整项目 |
2.3 经济增加值与公司价值 |
2.3.1 基于EVA的公司价值 |
2.3.2 EVA价值与价值投资 |
2.4 经济增加值估值模型的形式 |
2.4.1 经济增加值零增长模型 |
2.4.2 经济增加值稳定增长模型 |
2.4.3 经济增加值两阶段增长模型 |
2.5 EVA估值法与其它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
2.5.1 EVA估值法与资产价值法 |
2.5.2 EVA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 |
2.5.3 EVA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 |
2.5.4 EVA估值法与金融工程估值法 |
第3章 中信证券的基本分析 |
3.1 证券行业基本分析 |
3.1.1 证券业与证券公司 |
3.1.2 证券业的发展趋势 |
3.2 中信证券经营状况分析 |
3.2.1 中信证券基本介绍 |
3.2.2 中信证券业务状况分析 |
3.3 中信证券财务状况分析 |
3.3.1 营运能力分析 |
3.3.2 盈利能力分析 |
3.3.3 资产负债分析 |
3.3.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4章 中信证券价值评估 |
4.1 中信证券的主要会计调整项目 |
4.1.1 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科目 |
4.1.2 计算总资本占用的调整科目 |
4.2 中信证券的资本成本率 |
4.2.1 债务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4.2.2 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4.3 中信证券的经济增加值 |
4.3.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
4.3.2 总资本占用的计算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
4.3.4 中信证券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4.4 中信证券的内在价值 |
4.4.1 模型的选择 |
4.4.2 参数的确定 |
4.4.3 中信证券的内在价值 |
4.4.4 评估结果分析 |
4.5 相对估值法下中信证券的价值评估 |
4.5.1 相对估值法的选择 |
4.5.2 中信证券的相对价值 |
4.6 两种估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EVA理论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质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沿革和研究状况 |
2.1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发展过程 |
2.2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状况 |
2.3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发展趋势预测 |
第3章 中央企业的绩效评价发展环境研究 |
3.1 中央企业的由来 |
3.2 中央企业的功能 |
3.3 中央企业特殊的现实地位 |
3.4 关于中央企业的效益问题 |
3.5 中央企业的绩效评价环境 |
第4章 EVA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4.1 EVA 评价体系产生的因由 |
4.2 EVA 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 |
4.3 对EVA 绩效评价理论的评述 |
第5章 EVA 绩效评价体系在中央企业的适用性研究 |
5.1 引入EVA 评价体系是中央企业选择的必然和必然的选择 |
5.2 EVA 方法在中央企业的可行性研究 |
5.3 中央企业使用EVA 方法的适应性修正 |
第6章 基于EVA 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
6.1 中央企业使用EVA 方法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重建基于EVA 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基于EVA 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 EVA 基础上的薪酬激励模型 |
6.5 模型评价 |
第7章 基于EVA 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7.1 样本采集与数据处理 |
7.2 国资委EVA 计算规则 |
7.3 通过本文模型计算的基于EVA 的财务指标得分排名 |
7.4 实证研究总结 |
第8章 建议 |
8.1 对中央企业系统引入EVA 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
8.2 深化市场化改革,为中央企业引入EVA 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
第9章 附录 |
第10章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基于EVA视角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写作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几种传统估价方法的介绍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国内外的几次并购浪潮 |
2.1.3 并购的分类方式 |
2.1.4 企业进行并购的优势 |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 |
2.3 协同效应的概念 |
2.4 传统估价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 |
2.4.1 成本法---账面调整法 |
2.4.2 市场法---比较估价法 |
2.4.3 收益法---折现现金流法(DFC) |
2.4.4 期权估价法 |
3 EVA 的估价模型及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
3.1 EVA 的基本概念 |
3.2 EVA 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法方法 |
3.2.1 EVA 的定义 |
3.2.2 EVA 的计算方法 |
3.3 EVA 估价模型及几种形式 |
3.3.1 EVA 的计算变量的确定 |
3.3.2 EVA 价值评估模型的几种主要形式 |
3.3.3 EVA 评价方法的优点 |
4 案例分析 |
4.1 基本情况介绍 |
4.2 运用EVA 估价法模型对八一钢铁进行评估 |
4.2.1 EVA 估价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2 EVA 存在的局限性 |
4.2.3 案例分析所需要素的预测分析 |
5 结论及未来展望 |
5.1 本文的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透析EVA财务理念提升资本价值创造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EVA的财务理念 |
二、EVA的经济功能 |
三、应用EVA考核的必要性 |
1、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创造的价值。 |
2、可以进行有效的财务预警。 |
3、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
四、4EVA更注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五、提高经济增加值 (EVA) |
1、要树立资本成本观念。 |
2、要加强资本性支出的可行性研究。 |
4.3做好存量资产经营工作。 |
(9)建构视野下的建筑细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1 国内建筑细部设计现状 |
1.1.2 国内建构研究的兴起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确立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的确立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内容概述 |
第2章 建构视野下的细部概述 |
2.1 建构认知的演变 |
2.1.1 建构概念的延伸 |
2.1.2 建构的本体性与表现性 |
2.1.3 建构的真实性思辨 |
2.2 细部的建构要素 |
2.2.1 材料要素 |
2.2.2 结构要素 |
2.2.3 构造要素 |
2.2.4 建造要素 |
2.3 细部的研究层面 |
2.3.1 建筑文化层面 |
2.3.2 建筑技术层面 |
2.3.3 心理感知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细部解析——"表皮" |
3.1 表皮的材料特性 |
3.1.1 材料的真实性 |
3.1.2 材料的色彩与质感 |
3.1.3 材料的呈现与隐匿 |
3.2 新材料与建筑细部 |
3.2.1 新型玻璃的运用 |
3.2.2 新型混凝土的运用 |
3.2.3 金属板材的运用 |
3.3 新技术与建筑细部 |
3.3.1 呼吸的表皮 |
3.3.2 蓄能的表皮 |
3.3.3 调光的表皮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细部解析——"结" |
4.1 "结"的联结属性 |
4.1.1 功能性联结 |
4.1.2 结构性联结 |
4.1.3 形态性联结 |
4.2 "结"的逻辑性 |
4.2.1 结构的逻辑 |
4.2.2 空间的逻辑 |
4.2.3 材料的逻辑 |
4.3 "结"的组合方式 |
4.3.1 材料连接 |
4.3.2 界面连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细部解析——意境 |
5.1 自然与文化氛围 |
5.1.1 自然环境对意境的渲染 |
5.1.2 历史沉淀对意境的升华 |
5.1.3 宗教信仰对意境的烘托 |
5.1.4 地域民俗对意境的凝练 |
5.2 场所与记忆重现 |
5.2.1 场所精神 |
5.2.2 记忆重现 |
5.3 理性与技术美感 |
5.3.1 理性思考的细腻表达 |
5.3.2 结构技术的震撼效果 |
5.3.3 声光技术的梦幻演绎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细部的建构原则与展望 |
6.1 细部的建构原则与方法 |
6.1.1 体现设计构思与建造的真实性 |
6.1.2 恰当的技术与材料的运用 |
6.1.3 清晰的细部元素组织方式 |
6.1.4 富有诗意的内涵韵味 |
6.2 建筑细部创作的展望 |
6.2.1 重视数字化技术 |
6.2.2 发展工业标准化 |
6.2.3 追求新材料与技术 |
6.2.4 挖掘传统地域文化 |
6.2.5 坚持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图片来源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EVA估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序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商业银行价值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对象和脉络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对象 |
3、本文脉络 |
二、企业估值方法与理论 |
(一) 资产价值法 |
(二) 现金流折现法 |
(三) 相对估价法 |
(四) 期权估价法 |
三、EVA 理论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
(一) EVA 价值评估理论 |
(二) EVA 的数据调整 |
(三) 应用于商业银行的EVA 调整 |
1、调整的原则 |
2、调整的项目 |
(四) 商业银行的EVA 计算 |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2、投资资本总额(CAP) |
3、商业银行资本成本的度量 |
4、计算各商业银行的 EVA 及其增长率 |
四、运用 EVA 理论进行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一) EVA 估值模型的假设条件 |
1、内部因素的假设 |
2、外部因素的假设 |
3、资本结构的假设 |
(二) EVA 增长模型的种类 |
1、零增长模型 |
2、固定常数增长模型 |
3、两阶段增长模型 |
4、三阶段增长模型 |
5、H 模型 |
(三) 评估各银行的价值 |
1、模型的选择 |
2、各参数的确定 |
3、计算银行的 EVA 贴现值 |
4、计算各银行的评估价值 |
五、结论 |
(一)我国银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
(二)中小银行资本利用能力较强 |
(三)大型银行“强者恒强” |
(四)各银行投资价值悬殊 |
六、结束语 |
(一)本文的创新与亮点 |
(二)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三)该领域可以进行的其他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透视“EVA热”的深层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企业创值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契约模式研究[D]. 陈韵. 福州大学, 2018(03)
- [2]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郭劲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3]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EVA绩效考核研究[D]. 张旭东. 吉林大学, 2013(04)
- [4]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D]. 王慧. 东北大学, 2012(08)
- [5]基于EVA的中信证券价值评估研究[D]. 阮甲. 山东大学, 2012(02)
- [6]基于EVA理论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朱碧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6)
- [7]基于EVA视角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D]. 刘歌. 河南大学, 2011(08)
- [8]透析EVA财务理念提升资本价值创造力[J]. 王春龙,刘鑫. 现代商业, 2010(20)
- [9]建构视野下的建筑细部设计研究[D]. 高原.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1)
- [10]基于EVA估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实证研究[D]. 彭根生. 新疆大学, 2009(01)
标签:新世纪福音战士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经济增加值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公司估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