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苑鹏飞[1](2021)在《基于改进可拓模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障搬迁后水库移民的生活质量,国家出台了各项帮扶政策,把“前期补偿和后期扶持”结合起来,以解决水库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并逐步建立了后期扶持监测评估机制。然而现阶段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缺少对指标体系筛选的客观性,且存在定性语言和定量数据转换的困难,难以对评价结果定量分析的问题。因此,如何选择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尤为重要。基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监测评估调查数据,本文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以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样本村、样本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复相关系数一信息灵敏度对备选指标进行客观遴选,有效的解决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时对剔除重复性信息指标的无能为力,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适于推广的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数据场的K均值聚类法对指标进行分级,为合理、客观地反映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在可拓距和贴近度的基础上构造了偏离函数,用以描述评价对象对评价集的偏离程度,建立了基于偏离函数的改进可拓模型,解决了传统可拓评价模型综合关联度不单调、采用最大关联度原则导致信息丢失而引起评价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实例中,评价结果和实际相吻合,说明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通过评价结果为当地政府的后续帮扶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王迪[2](2021)在《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多样化安置方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这方面工作能否妥善完成,直接关系整个水利工程能否在工期内顺利完工。征地工作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征地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则由移民安置工作是否安排妥当决定。但是,受不同地区的保障系统差异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移民安置方式有所不同,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征地移民安置措施,避免在水利工程征地移民过程中出现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中的安置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关征地移民安置策略和优化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水平的提升,充分保障人们的利益。
王兴太[3](2020)在《西北院环境保护专业的业务发展与技术进步》文中提出文章论述了西北院环境保护专业成立以来在水电水利行业河流梯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可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环境保护专项设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新业务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及取得的优异成绩,提出了环境保护专业永续发展的思路。
王长斌[4](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认为
刘俊楠[5](2020)在《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库移民不仅是一项涉及当地政治、社会及其环境治理的工作,还是当地经济资源优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水库移民问题的解决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独有的制约影响也不能忽视。要妥善处理好水库移民问题,就要保证新设水库工程顺利开展,稳定社会、经济、环境互相促进和互相牵制的局面。实现移民“搬的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了引绰济辽移民搬迁工程的核心任务。从宏观角度来看,妥善解决水库移民安置问题,既是有效协调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矛盾的途径,也是社会持久安定的乐观需求;既是充分开发水利资源、振兴区域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选择,也是水库移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理论界对水库移民工程的理论意义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进行不断探索和思考。因此,本文在学者们对水库移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家乡村振兴的科学战略规划下,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联系科学发展观理论,阐述分析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现状,找出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水库移民安置的可取经验,提出移民安置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为引绰济辽工程移民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赵钰湲[6](2020)在《DB模式下HD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2]293号)的发布,以及国家对勘察设计行业提出的“着力改变平行承包模式,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政策导向,开始有大型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企业在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程中尝试推广应用总承包模式。DB模式(Design-Build,即设计-建造模式)作为总承包模式中的一种,将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在质量、投资、进度方面有显着优势,但由于对总承包模式下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论文因此展开对总承包模式下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程的的成本管理研究。论文从DB总承包方的角度、以JB安置点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开展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梳理了DB模式的优缺点、成本管理方法,以及DB模式下各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应重视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以及对设计产品质量的把控;施工决策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为制定成本计划;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则应注重对目标成本的控制;(2)以JB安置点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该项目在设计阶段、施工决策阶段、施工实施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该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3)提出了DB模式下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移民安置工作作为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移民安置工程的资金来源为专项资金,国家对移民安置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实行稽查制度,一般经可研审定不允许变化;水电工程建设以“先移民,后建设”为方针,亦使移民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属性更为突出。论文通过上述研究,为同类型企业在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秋儒[7](2019)在《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藏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的全部,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及黄河流域上游。藏族地区水电资源蕴藏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但工程实践表明,藏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相对复杂和特殊,是目前困扰藏族地区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的难题之一。因此,在对藏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创新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藏族地区水能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以藏族地区水电工程开发为背景,首先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对国内水电工程现行移民安置方式进行了梳理,分类研究了各种安置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其次,对藏族地区移民安置条件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对五个方面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农业安置方式在藏族地区的适应性相对较差;第三,通过抽样调查、现场调研,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藏族地区已经实施的三种安置方式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补偿安置是满意度最高的安置方式;最后,探索了藏族地区四种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对其适用条件和选用顺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政策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创新移民安置方式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在藏族地区实施创新移民安置方式是可行的,在解决好法律衔接等问题后,是可以推广应用的。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有效解决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郝运杭[8](2019)在《河南白龟山水库移民迁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但近代以来,外部侵略不断,国内动荡不已,国力衰退,水利失修,水旱灾害严重威胁着国计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以及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水运动,治理淮河成为这一运动的起步。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1950年10月,政务院组成治淮委员会规划和领导治淮工作。依照治淮规划,政务院决定在淮河上游进行重点蓄洪工程,即在淮河干支流修建水库,一方面调节洪水,减少水灾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拦蓄水流,变水为宝,充分利用水资源。淮河流域的洪水多来源于淮河上游,而淮河发源地及其最大的支流沙颍河均位于河南省境内,故河南省成为开展治淮工作的重点省份,治理沙颍河则成为治淮工作的重要一环,白龟山水库即是河南省为治理沙颍河而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库。白龟山水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南郊的沙河干流上,1958年12月-1962年10月,水库初建工程竣工,这一时期恰值“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客观上对水库的修建起到了推动与保障作用。但同时,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水库的设计与修建过分追求“大而快”,由此导致工程设计及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水库不得不于1963年11月开始进行续建,直至1966年12月,水库竣工验收。在水库初建时期,受当时普遍存在的“重水库,轻移民”思想的影响,水库移民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而随着水库续建工程的开始,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多,这给移民的迁置工作带来更多困难。为解决移民迁置问题,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但限于当时国家薄弱的经济实力,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颇为有限。“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以后,党政机关受到冲击,水库移民的后续安置工作也陷入停滞。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得到更大的重视。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国家开始有意识的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随着思想的解放,为水库建设做出重大牺牲的移民群体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逐步凸显出来的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部门纷纷组织力量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各项政策措施开始向移民倾斜,白龟山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迎来巨大转机。库区开发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为移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移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升。白龟山水库的建设是必要的。但在“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的摊子铺得太大,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广大群众尤其是移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水库建成后,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水库周边的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也是平顶山市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它为平顶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水库库区的开发,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移民问题的解决。
武菲[9](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汪有智[10](2018)在《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在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水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显得愈发重要。从1949年开始,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移民搬迁问题。对于移民搬迁,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而后者是极其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会造成当地人民群众生活难以保证,打破原有的经济结构等问题。社会和谐程度、良好的生态环境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继而引发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了在新的人地关系下,如何通过利用水利项目所在地的地缘优势,结合水利项目本身对移民点的效益,合理选取移民点,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移民收入,为移民打造和谐、稳定的宜居社区。本文首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工程影响到的空间范围、人口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该项目所在地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当地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安置地环境容量的分析,合理的选取了移民安置点并对人口的配比进行优化。其后通过对现阶段该区域的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和居民区的迁建规划设计。通过本研究,促进了移民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当地产业单一的问题,提高了移民的收入,改善了移民的居住环境,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维护改地区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可拓模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遴选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确定备选指标集 |
2.2.3 备选指标分析 |
2.2.4 指标遴选 |
2.3 指标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
3.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2 物元可拓理论概述 |
3.3 基于改进可拓模型进行评价 |
3.3.1 关联函数的单调性 |
3.3.2 基于偏离函数的改进可拓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例分析 |
4.1 案例概况 |
4.2 评价模型应用 |
4.2.1 计算权重 |
4.2.2 综合评价 |
4.2.3 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多样化安置方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中的安置问题 |
2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多样化安置策略 |
2.1 农业安置 |
2.2 货币安置 |
2.3 留地安置 |
2.4 置换安置 |
3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方式优化措施 |
3.1 构建高效的移民安置机制 |
3.2 移民安置先于工程建设而行 |
3.3 多元化的征地移民安置方式 |
4 结束语 |
(3)西北院环境保护专业的业务发展与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规划环评业务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
2 工程环评业务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
3 环保专项设计业务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
(1) 废污水处理设施: |
(2) 水保设施与景观建设: |
(3) 生态流量下泄设施: |
(4) 鱼类保护设施: |
(5) 固体废物处置设施: |
4 环保监督管理业务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
5 新业务发展与科技创新 |
6 结 语 |
(5)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基本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 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概况 |
(一)引绰济辽工程的建设背景 |
(二)引绰济辽工程的基本情况 |
(三)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规划 |
1.规划设计水平年 |
2.征地范围及移民搬迁人口 |
(四)移民安置政策 |
1.生产安置 |
2.搬迁安置 |
3.农副业及个体工商户处理 |
4.水库移民人员的后期扶持 |
(五)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进展 |
1.编制年度征地移民计划建议 |
2.下达征地补偿费及其他投资 |
3.完成土地分户及补偿协议签订 |
三、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问题及原因 |
(一)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
1.经济补偿问题 |
2.基础设施问题 |
3.产业发展问题 |
4.劳动力问题 |
5.政策体制问题 |
6.其他问题 |
(二)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移民安置补偿标准由行政确定 |
2.移民补偿标准没有依据土地实际状况 |
3.我国移民搬迁安置相关法律不健全 |
4.当前移民搬迁安置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
5.农村牧区基础教育薄弱 |
四、国内外其他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水库移民安置经验 |
1.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进程 |
2.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经验总结 |
(二)国外水库移民安置经验 |
1.国外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进程 |
2.国外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经验总结 |
五、解决引绰济辽工程移民安置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移民安置规划体系 |
1.构建总体规划谋划长远发展 |
2.制定产业规划促进移民致富 |
3.结合乡村规划发挥基础作用 |
(二)建立健全水库移民安置的政策法规 |
1.制定和完善水库移民政策法规 |
2.重视水库移民安置政策法规的宣传 |
3.构建政策法规执行监督体系 |
(三)创新水库移民安置的管理体制 |
1.推进水库移民管理体制的改革 |
2.提高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人员素质 |
3.完善水库移民参与机制 |
4.加强水库移民监督部门建设 |
(四)合理设置移民安置补偿机制 |
1.全面评估移民所产生的损失 |
2.土地补偿费要按照市场价值 |
3.建立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机制 |
4.加强移民专项资金的管理 |
(五)加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
1.建立科学合理的后期扶持安置规划 |
2.重视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
3.加强移民安置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建设 |
4.多渠道提升移民综合发展能力 |
参考文献 |
(6)DB模式下HD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1.2.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实践状况 |
1.2.3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水电移民安置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程的概念和特点 |
2.2 DB模式概述 |
2.2.1 DB模式相关概念 |
2.2.2 DB模式的优点 |
2.2.3 DB模式的缺点 |
2.3 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
2.3.1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
2.3.2 成本管理方法 |
2.4 DB模式的成本管理 |
2.4.1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
2.4.2 施工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
2.4.3 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B模式下JB安置点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本管理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简介 |
3.1.2 合同范围 |
3.1.3 项目成本管理机构概况 |
3.1.4 项目特点 |
3.2 JB安置点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 |
3.2.1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
3.2.2 施工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
3.2.3 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
3.3 JB安置点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施工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3 施工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JB安置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评价及改进建议 |
4.1 成本管理评价 |
4.2 存在问题 |
4.3 改进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现行移民安置方式分析 |
2.1 移民安置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
2.2 移民安置方式分类 |
2.3 传统移民安置方式及效果 |
2.3.1 农业安置 |
2.3.2 二三产业安置 |
2.3.3 投亲靠友 |
2.3.4 自谋职业 |
2.4 探索型移民安置方式及效果 |
2.4.1 长期实物补偿 |
2.4.2 定期支付现金 |
2.4.3 现金支付加养老保险 |
2.4.4 土地使用权入股 |
2.5 移民安置方式适应性分析 |
2.5.1 农业安置 |
2.5.2 二三产业安置 |
2.5.3 长期实物补偿 |
2.5.4 定期支付现金 |
2.5.5 现金支付加养老保险 |
2.5.6 土地使用权入股 |
2.6 本章小结 |
3 藏族地区移民安置条件的特殊性分析 |
3.1 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
3.2 移民收入来源的特殊性 |
3.3 文化教育程度的特殊性 |
3.4 当地民族文化习俗的特殊性 |
3.5 生产生活条件的特殊性 |
3.6 本章小结 |
4 藏族地区典型移民安置方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
4.1 评价原则和方法 |
4.1.1 评价原则 |
4.1.2 评价方法 |
4.2 移民安置效果定性评价 |
4.3 移民安置效果定量评价 |
4.3.1 移民安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4.3.2 移民农业安置效果评价 |
4.3.3 移民二三产业安置效果评价 |
4.3.4 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效果评价 |
4.3.5 藏族地区移民安置三种方式效果评价结论 |
4.4 典型移民安置方式实施效果综合分析 |
4.4.1 农业安置 |
4.4.2 二三产业安置 |
4.4.3 长期补偿安置 |
4.5 本章小结 |
5 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的创新探索 |
5.1 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的原则和方式 |
5.1.1 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的原则 |
5.1.2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
5.1.3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选用顺序分析 |
5.1.4 创新移民安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
5.2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实施情况分析 |
5.2.1 政策分析 |
5.2.2 经济分析 |
5.3 实施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保障措施 |
5.3.1 完善政策,规范前期工作 |
5.3.2 强化管理 |
5.3.3 注重城镇间的产业联动 |
5.3.4 加强经费配备 |
5.3.5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河南白龟山水库移民迁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白龟山水库的兴建 |
一、水库兴建的背景 |
(一)水利建设的兴起 |
(二)水利“大跃进”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白龟山水库的建设 |
(一)水库的自然环境 |
(二)水库周边的社会经济状况 |
(三)水库建设的过程 |
第二章 移民迁移与移民补偿 |
一、移民迁移 |
(一)迁安机构设立 |
(二)移民范围 |
(三)迁移方向 |
(四)迁置过程 |
二、移民补偿 |
(一)老移民的迁安补偿规定 |
(二)新移民的迁安补偿规定 |
(三)新老移民迁安补偿不同的原因 |
第三章 移民安置的问题与举措 |
一、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 |
(一)安置房紧缺 |
(二)生产条件恶劣 |
(三)邻里纠纷增多 |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解决问题的举措 |
(一)加快安置房建设 |
(二)组织移民二次外迁 |
(三)落实退赔政策 |
(四)加强财务管理 |
(五)强化思想教育 |
第四章 移民安置的完善与水库现状 |
一、移民遗留问题 |
(一)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
(二)移民大量回流 |
二、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 |
(一)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 |
(二)国家开发性移民政策 |
(三)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的具体措施 |
三、白龟山水库现状 |
(一)水库效益 |
(二)库区开发 |
(三)移民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移民安置规划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移民安置人口及规模的确定 |
2.1.1 移民安置容量的定义 |
2.1.2 土地承载能力 |
2.1.3 水源承载能力 |
2.2 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农业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2 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 |
2.3 移民安置人地关系理论 |
2.3.1 人地关系论的理论体系 |
2.3.2 土地资源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
2.3.3 移民安置后新型人地关系下的产业结构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藤峡水利枢纽项目移民安置规划的背景和现状 |
3.1 项目影响范围 |
3.1.1 项目影响的空间范围 |
3.1.2 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
3.1.3 项目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影响 |
3.2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移民接受地选择 |
3.2.1 安置地的地缘优势与产业结构 |
3.2.2 安置地容量分析 |
3.2.3 安置地选择与人口数量配比 |
3.3 移民安置的社会经济效用分析 |
3.3.1 生产安置效益分析 |
3.3.2 移民生活水平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藤峡水利枢纽项目移民安置空间规划 |
4.1 产业结构优化与镇域总体规划调整 |
4.1.1 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2 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
4.1.3 促进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合理布局 |
4.1.4 镇域总体规划调整 |
4.2 水库水域开发利用规划 |
4.2.1 规划的原则 |
4.2.2 渔业规划 |
4.2.3 旅游规划 |
4.3 移民搬迁安置规划 |
4.3.1 移民点位置选择 |
4.3.2 居民点迁建规划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可拓模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综合评价[D]. 苑鹏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多样化安置方式探讨[J]. 王迪. 住宅与房地产, 2021(15)
- [3]西北院环境保护专业的业务发展与技术进步[J]. 王兴太. 西北水电, 2020(06)
- [4]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引绰济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D]. 刘俊楠.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DB模式下HD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D]. 赵钰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D]. 王秋儒.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8]河南白龟山水库移民迁置问题研究[D]. 郝运杭. 河南大学, 2019(01)
- [9]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10]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D]. 汪有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