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0)在《可定制型自动称重及远程监测系统》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商品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许多企业每天都有大量商品需要物流运输。这些货品的称重、销售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快速、准确、有序并低成本地进行称重和销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对载货汽车进行称重,效率低且容易出错误;有些企业采用了简单的称重软件,虽提升了效率,但是此类称重系统并不能柔性地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为解决上述两类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可定制型全自动称重及远程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可实现工厂内载货车辆的全自动无人值守自动称重和销售管理;并设计了可柔性化定制功能,可根据不同称重环境快速定制出适合的称重流程,能解决各种在称重环节中出现的复杂问题,鲁棒性较高。本系统还包含了远程监测系统,用户不用身临作业现场,即可完成对称重过程的远程监测。本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可定制型自动称重子系统的设计。本系统集成大量自动化设备于一体,利用RFID射频技术、车牌识别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硬件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将底层硬件设备数据汇总到上位机统一处理,通过控制红绿灯、道闸、LED大屏等设备实现车辆的自动称重,并将称重数据保存于本地服务器。在实现自动称重的基础上,系统提供了柔性定制功能,通过用户在软件中简单设置,即可定制出一套适合的称重系统。除此之外,该系统还提供了记录查询更改、数据维护、实时监控、销售管理、权限管理、报表统计等功能。该系统能适应多种企业称重场景,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物流运输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可实现工厂内多计量点联网称重,并行处理、统筹安排。(2)远程监测子系统的设计。本系统包含了远程监测网站和远程监测APP。通过前端、后端以及Android客户端的整合开发,采用网站开发技术、异步通讯技术、云服务技术,实现称重数据的远程监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对生产运营情况的随时掌握。(3)数据库的设计。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并分析称重过程所有数据实体,以及各实体的属性和关系,根据常用的数据库设计范式,设计出效率高、冗余少的数据库结构。本系统经过实验室调试以及现场调试阶段可以保证长期可靠稳定运行,目前已在郑州某钢管厂、沈阳某造纸厂、周口某垃圾场等多家企业投入使用。
盖东培[2](2019)在《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阿达》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早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而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英国数学家兼博学者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设计的庞大机械计算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巴贝奇的着作中已经包含了现代通用计算机的所有核心思想。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伟大成就时,总能发现一个女性的身影——奥古斯塔-阿达-洛夫莱斯(Augusta Ada Lovelace)。阿达主要以对巴贝奇提出的机械通用计算机——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所做的工作而闻名。她开创性地洞察到该机器能够运行超出纯计算范围的应用程序,并发布了第一个由这种机器执行的算法。因此,她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另外,阿达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她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唯一合法的女儿。为什么当今社会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行业的第一位从业者却是一位女性?为什么父亲如此的浪漫疯狂,女儿却成了一个充满理性的数学家和程序员?阿达是如何走上计算机编程的道路的,她对分析机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并通过阿达案例的启发,结合数据资料,用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所面临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通过对阿达的生平进行简单的回顾,分析阿达从事数学和科学事业的主要原因。第二个部分主要讨论阿达的成就——其为分析机编写的《注释》(the Notes)的价值和影响。第三部分,以中美两国女性参与科研领域情况为例,分析当今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情况与可能遇到的阻碍。第四部分简要阐述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以阿达为代表的女性在从事科学研究时的问题。第五部分,在综合二、三、四部分探讨的基础上,为我国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樊冬冬[3](2017)在《高铁轨道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需要对高铁线路的关键位置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由于高铁线路分布全国,南北气候差异大,监测系统需要耐受户外的风吹日晒雨淋及强电磁干扰,在这种恶劣服役环境下,在线监测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如程序跑飞导致监测设备死机,由于监测设备分布范围极广,如何快速高效地诊断和维护故障设备,这是实际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针对高铁监测的实际需求,从构建远程交互式设备控制系统的目标出发,分析了相关远程测控技术的优缺点,设计了对高铁安全监测设备进行远程测量控制的嵌入式ARM架构终端,以AM3354为核心设计了远程测控模块(Remote Control Unit)对高铁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编写了上位机软件,通过4G无线通信模块SIM7100C把数据上传到Web服务器和云平台,使铁路设备管理者可以随时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端App应用程序或者PC登入访问Web/Lab VIEW监控页面,掌握高铁监测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当高铁监测设备发生程序跑飞或停止运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继电器使设备强制关机后重新启动,当设备发生异常时进行报警,系统扩展了通过移动手机端或PC登入在线Web服务器进行必要的远程调试维护。高铁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可以解决大量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远程维护的工程技术难题,降低高铁安保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故障维修效率,对高铁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李奥林[4](2016)在《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表是一种信息组织和分析的有力手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表制作要求,并且支持多种信息形式的存贮与高质量的展示,必须研制专门的报表生成系统。报表生成系统的开发,不仅需要考虑提供丰富的报表类型,同时要提供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方式,并且兼顾主流软件开发的平台应用,以便既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又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再次开发。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医院类用户的特殊需求,在.NET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XML的报表生成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要点如下:论文首先研究了报表系统的一般模块划分和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技术,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分析,完成了报表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将系统按展示层、制作层和数据层的三层架构进行功能设计;面向外部信息系统的外部接口和面向系统内部控制与存取的内部接口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命名规范设计等;并完成了系统的各子模块设计,包括:报表设计模块,报表模板库管理模块,数据源模块等,详细描述了各模块的业务流程和基本功能。论文详细描述了报表生成系统的报表设计器、报表后台服务代理和报表控件三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报表设计器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了拖拽式报表设计、树状数据源管理、报表结果实时预览等通用报表设计器功能。其中设计器外壳采用了开源控件套包DevExpress进行设计,并对50多种GDI函数进行封装,实现了自定义绘制函数,减少了绘制算法代码量;数据源设计页模块采用哈希表作为数据缓冲区,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条件查询页模块通过与数据源模块的互动实现了查询条件实时传递;预览页模块实现了导出为Excel和导出为PDF等多种输出方式。报表后台服务代理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存取操作,实现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交互,还通过WebService接口为报表控件提供服务。报表控件实现了报表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它采用COM组件技术将报表设计器的主要功能封装为DLL控件,其中通过高度可扩展性的代码设计实现了对自定义接口的支持。论文还介绍了系统的实现中,结合医院用户的应用需求的特别功能设计,实现了体温单控件、医嘱打印等个性化功能,通过引用报表控件的库文件,能够为医院提供与HIS系统对接的导出PDF流服务。此外,还介绍了在解决绘制算法代码重复、大量数据时报表加载占用系统资源过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通过报表控件在实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集成,使用真实病患数据对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大量数据的加载运行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实现的报表系统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设计,并且在大量数据下并发下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论文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郑飞虎[5](2014)在《参数化产品文档快速生成系统》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生产模式的深刻变化,各种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产品生产、加工、装配、使用和维修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艺信息。这些信息很大部分都是以离散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的,彼此关联性不强,往往还涉及到数据管理、文字处理和报表处理等问题。本文结合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工程实践要求,对传感器相关参数的工艺信息的动态生成进行了研究,并借助Word强大的文档处理能力,开发出了一套基于C++Builder的参数化产品文档快速生成系统。本文首先提出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对产品的工艺信息集成的需要,并指出了传统的工艺文件集成信息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然后结合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产品参数化的图形文档动态生成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开发所用的C++Builder可视化集成环境及采用OLE自动化技术调用Word文档的技术原理加以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本系统中用到的几个Word对象模型及其封装类功能。在相关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接着对构建系统的关键技术具体实施作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程序应用界面的构建以及OLE技术生成Word工艺文档。而程序应用界面又包括树形目录结构的构建和节点内容管理。一方面,分析了构建系统界面的相关组件及其实现方法。通过程序检索遍历一个描述了产品参数信息的数据及数据结构关系的PAR文件,完成了树形目录结构和节点内容管理在系统界面的呈现。另一方面,针对Word对象模型提出了设计方案,并调用Word应用程序实现了Word工艺文档的生成。应用这些技术,通过书签定位,将界面上的产品参数和Word工艺文档中的产品参数关联映射起来,实现文字、表格和图形等数据信息在Word工艺文档中的生成。最后在结合以上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传感器产品参数的文档快速生成系统。应用该系统,能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需要。通过系统程序界面,可用于指导产品研制、生产和维护等阶段的各种信息进行集成。这些信息以文字、表格和模型视图等形式在界面上显示,供工作人员参考。同时通过自动化技术生成Word工艺文档,实现界面上的信息在工艺文档中的实时更新和发布,很好地满足了工程实践的需求。
王寒益[6](2014)在《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收入的不断增加,私人用车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由于这个原因交通拥挤问题也随之而来,停车的安全与高效等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目前一些停车场多是利用IC卡进行车辆的收费管理,这种卡主要是存在需要近距离刷卡的缺点。还有些停车场使用的是所谓的“蓝牙卡”,这种卡大多是433MHz的射频卡,其存在两点不足之处,第一是抗干扰能力差,第二是卡的信息很容易被复制,安全性不好。现在的停车场入口的道闸都是一车一杆制的,也就是每次起落杆一次过一辆车,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这种控制方式大大降低了通行效率,浪费了人们许多的时间。本设计以节约时间、加强安全性为目的,有效的保证通信安全,实现车辆进出高效和自动收费等功能。利用ZigBee网络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红外激活技术,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其由车载RFID卡、车载卡读卡器、道闸控制器和PC机端管理软件组成,具有车载RFID卡不会被复制即安全性高,在车流量大时一次起杆多车通过,不停车自动收费和无线网络化管理等优点,并且可以兼容市面上的433MHz“蓝牙卡”,为停车场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效智能化解决方案,让车主真正体会到高效智能化停车场带来的快捷与舒适。
李松博[7](2010)在《基于ATMEGA169的嵌入式PLC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本论文综合运用嵌入式单片机技术、传统PLC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设计了基于AVR单片机ATMEGA169的嵌入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该系统在完成传统PLC功能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PLC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三大部分。首先是总体方案设计,在充分研究传统PLC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式PLC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是以ATMEGA169为核心的硬件电路设计,将常用的温度、压力等传感器信号变送电路集成在核心控制板上,并设计了多路模拟量采集通道;系统的通信模块引入性能可靠的CAN接口,使用Modbus数据协议与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系统通讯的距离、速度和可靠性;人机交互模块采用按键、数码管和液晶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整个系统的实时监控。接下来是单片机系统程序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程序划分为主程序、输入采集、输出控制、人机交互、故障诊断和通信等模块。最后从提高梯形图软件通用化和标准化角度完成了基于Borland C++Builder的梯形图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能够实现梯形图的绘制、修改、保存和编译等功能。本论文完成了电路板的制作,并对系统的软、硬件主要模块进行了调试,验证了嵌入式PLC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型嵌入式PLC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秉肇[8](2006)在《大重集团多层分布式C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现代CAPP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对大连重工集团工艺系统重构前的整体性能分析,应用面向接口的设计理论,提出了根据数据流动状态进行层次划分的设计思路,建立了典型的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现代CAPP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且采用组件化编程思想从软件上实现了完整的多层CAPP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之后利用这些组件开发了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CAPP系统平台中得以实际应用。 首先,本文分析了CAPP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总结了大连重工集团的CAPP系统的功能和不足,提出本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和体系结构。为CAPP系统的开发确定了功能和体系的目标。并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流程和多层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以及数据集成的方案。 其次,本文根据面向生命周期的工艺的文件管理的特点,重点对功能组件层进行了设计,对包括工艺BOM管理,工艺卡片设计,版本管理,权限控制,工艺数据消费,工艺流程控制等在内的CAPP主要模块进行了流程分析和详细设计与编码,并对卡片定制,基础数据维护,产品结构管理等辅助模块制定了接口标准,提供了完善的具有工艺生命周期管理功能的CAPP的功能组件层的对外接口的定义和实现。 然后,在总结大连重工集团重构前工艺系统数据库部分在功能和性能的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分布式的数据库结构,并在数据库总体设计中兼顾到速度和性能上的因素,在第三范式的约束下对系统的表和字段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且抽象出了数据访问层,实现了对异构数据和分布式设计的兼容性和对上层的细节屏蔽性,并开发了SqlServer和Oracle两个版本的数据库访问组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最后,本文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应用需求为例,开发了Web客户端,结构件客户端,和机加工件客户端,有效的验证了本文组件化分层设计带来的快速响应性能和对于分布式异构数据环境的适应能力。
雒凤军[9](2004)在《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文中指出解决利用C++Builder编程时,在图书馆编目的卡片打印过程中,遇到的自动换行容易产生乱码的问题,从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更加全面掌握数据库技术。
孙振军[10](2004)在《哈飞汽车检测线微机联网系统》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对于汽车综合性能的检测仅处于手动或半自动检测状态,如何实现对汽车综合性能的全自动检测,是目前致力于汽车检测设备开发的企业及有关科研院所十分关注的问题。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技术,开发高集成化的智能系统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该文提出将目前最新的Windows2000网络通信技术、弱信号调理技术、分级分布式控制技术、光电隔离技术、抗干扰技术、模块化设计理论等多项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在保留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数字通信控制系统的优点基础上,把系统提升到网络平台上,每个检测项目构成一个独立的检测模块,采用一套独立的信号采集处理、动作控制、显示输出系统,各模块间以网络形式互连,形成以计算机局域网控制的全自动检测模式,从而开发研制成一套完整的、先进实用的系统设备,以满足中国目前日益发展的汽车综合性能全自动检测的实际需要。本文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检测过程控制的方法,并对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和基于Internet技术的系统远程诊断与维护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题是对哈飞汽车检测线微机联网系统系统的研究。分析国内外全自动汽车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并详细地介绍了哈飞汽车检测线微机联网系统的构成、总体方案的确定、检测线各工位的使用以及整车检测系统的维护。着重地在系统的使用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原理方面的概要阐述。详细说明了在程序设计中使用的编程技术,特别是C++语言编程技术中面向对象的设计,多线程技术和事件对象的应用等等。利用C++ Builder可视化开发工具设计了可以实现工况设定和编辑保存,数据处理和试验工况显示,与应用系统数据通讯的用户系统。在最后以这个试验设备在试验中所做的试验结果来说明这个试验设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哈飞汽车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WP=74> 根据本整车检测系统的应用环境、应用规模和企业特征,从网络安全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选用千兆以太网作为网络主干(可以实现与目前主流的骨干网相匹配),以快速以太网构建各应用子网;选用Windows 2000 Server作为网络的主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形成一个单域模型的Windows网络;PC产品的选型以中高端商用产品为主,服务器的选择则以塔式级服务器为主。汽车整车检测系统通过登录过程将车辆资料由登录终端输入并送往主机,由主机安排工位检查顺序并准备好该车上线检测。◆侧滑试验台:一般由测量装置、指示装置和报警器等组成,另外本系统采用的是电器式测量装置。◆制动试验台:主要介绍了该试验台的原理、组成以及联网系统的数据采集。着重介绍了该试验台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灯光试验台:重点在程序的编制和使用方面做了阐述。本文另外一个重点在检测系统维护、设备标定和数据管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为汽车仪表测试行业积累了经验。它的研制成功,不仅提供了可靠的汽车仪表测试的试验手段,解决了多年来无法自动完成多车型工况仪表的疲劳试验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因为要外购试验设备而花费大量的资金。
二、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论文提纲范文)
(1)可定制型自动称重及远程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动称重研究现状 |
1.3.2 远程数据监测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2.1.1 自动称重 |
2.1.2 称重应用可定制 |
2.1.3 销售结算 |
2.1.4 报表统计 |
2.1.5 权限设计 |
2.1.6 操作日志 |
2.1.7 硬件通讯设置 |
2.1.8 远程监测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硬件总体设计 |
2.2.2 软件总体设计 |
2.3 本章总结 |
3 现场硬件设备集成设计 |
3.1 车牌识别摄像头 |
3.1.1 海康牌识摄像头 |
3.1.2 文通牌识摄像头 |
3.2 无线射频读卡器 |
3.2.1 IC卡读写器 |
3.2.2 中距离读卡器 |
3.2.3 远距离读卡器 |
3.2.4 蓝牙读卡器 |
3.3 电子汽车衡器与仪表 |
3.3.1 耀华仪表 |
3.3.2 柯力仪表 |
3.4 控制板卡 |
3.5 LED大屏 |
3.6 监控摄像头 |
3.7 本章总结 |
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自动称重模块 |
4.1.1 牌识认证 |
4.1.2 刷卡认证 |
4.1.3 先刷卡后牌识认证 |
4.1.4 先牌识后刷卡认证 |
4.1.5 自动称重流程 |
4.1.6 手动称重流程 |
4.2 记录查询更改模块 |
4.3 基础数据维护模块 |
4.4 各类报表管理模块 |
4.5 车辆信息维护模块 |
4.6 系统数据维护模块 |
4.7 用户密码维护模块 |
4.8 操作日志维护模块 |
4.9 系统通讯设置模块 |
4.9.1 数据库设置 |
4.9.2 仪表设置 |
4.9.3 读卡器设置 |
4.9.4 控制柜设置 |
4.9.5 LED大屏设置 |
4.9.6 监控设置 |
4.9.7 车牌识别设置 |
4.9.8 标准设置 |
4.9.9 多功能设置 |
4.10 本地数据库设计 |
4.10.1 本地数据库分类与选型 |
4.10.2 本地数据库E-R模型设计 |
4.10.3 本地数据库表设计 |
4.10.4 本地数据的操作与发布 |
4.11 本章总结 |
5 远程监测网站设计 |
5.1 开发语言及工具介绍 |
5.2 前端程序设计 |
5.2.1 登录程序 |
5.2.2 数据显示程序 |
5.3 后端程序设计 |
5.4 云数据库设计 |
5.5 本章总结 |
6 远程监测APP设计 |
6.1 开发语言及工具介绍 |
6.2 客户端程序设计 |
6.2.1 登录界面 |
6.2.2 主界面 |
6.2.3 报表显示界面 |
6.2.4 按条件汇总界面 |
6.2.5 自定义查询界面 |
6.3 本章总结 |
7 系统调试 |
7.1 实验室系统调试 |
7.2 现场系统调试 |
7.3 本章总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阿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阿达的生平 |
1.1. 社会背景 |
1.2. 家庭环境 |
1.3. 成长经历 |
1.4. 科学研究 |
2. 阿达与计算机编程 |
2.1. 巴贝奇与分析机 |
2.2. 阿达的《注释》与现代编程语言 |
2.3. 《注释》的评价与影响 |
3. 女性在科研领域的参与情况分析 |
3.1. 中美两国女性在科技领域发展情况 |
3.2. 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存在的阻碍 |
4.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探讨 |
4.1.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背景与起源 |
4.2.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内涵与经典流派 |
4.3.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与评价 |
4.4.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理论解读阿达案例 |
5.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与建议 |
5.1. 阿达案例及女性科技地位探讨的启示 |
5.2. 关于提高我国女性科技实力的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铁轨道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设备远程监测技术发展历程 |
1.2 高铁轨道远程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高铁轨道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工作原理 |
2.1 高铁轨道监测系统功能 |
2.2 远程控制终端总体架构及功能 |
2.3 远程无线控制方式及数据传输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远程控制终端的硬件实现 |
3.1 远程控制终端的硬件功能框图 |
3.2 嵌入式控制核心单元ARM |
3.3 远程数据传输单元4G通信模块 |
3.4 环境温湿度监测传感单元 |
3.5 继电器控制执行单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远程控制终端的软件实现 |
4.1 远程控制终端的软件功能框图 |
4.2 远程数据传输单元接口软件 |
4.3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接口软件 |
4.4 继电器控制接口软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数据分析 |
5.1 测试系统组成 |
5.2 无线通信传输功能测试 |
5.3 测量控制功能测试 |
5.4 测试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与技术综述 |
1.2.1 报表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2 报表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3 报表系统研发的方向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报表生成技术分析 |
2.1 报表生成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 |
2.1.1 报表生成系统的绘制模块 |
2.1.2 报表生成系统的数据加载模块 |
2.2 报表的构成 |
2.2.1 报表的组成元素 |
2.2.2 报表系统中的报表 |
2.3 报表的数据 |
2.3.1 报表的数据类型 |
2.3.2 报表的数据源 |
2.4 报表的输出 |
2.5 现有报表工具概述与比较 |
2.5.1 Microsoft Excel |
2.5.2 Super Visual Formade |
2.5.3 Crystal Report |
2.5.4 国内报表工具 |
2.5.5 报表工具比较 |
2.6 现有报表工具的实现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表生成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应用环境与设计目标 |
3.1.2 功能需求 |
3.1.3 性能需求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功能结构 |
3.2.2 系统逻辑结构 |
3.2.3 网络拓扑结构 |
3.3 接口设计 |
3.3.1 外部接口 |
3.3.2 内部接口 |
3.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3.4.1 数据库命名规范 |
3.4.2 数据结构设计 |
3.5 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
3.5.1 报表设计模块 |
3.5.2 模板库管理模块 |
3.5.3 数据源模块 |
3.5.4 条件查询模块 |
3.5.5 打印和打印预览模块 |
3.5.6 环境变量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表生成系统的编码实现 |
4.1 系统代码结构 |
4.2 系统核心技术实现 |
4.2.1 系统核心技术概述 |
4.2.2 采用XML技术实现数据结构化 |
4.2.3 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组件间通信 |
4.2.4 采用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数据库访问 |
4.3 系统功能实现 |
4.3.1 报表设计模块 |
4.3.2 模板库管理模块 |
4.3.3 数据源模块 |
4.3.4 条件查询模块 |
4.3.5 打印和打印预览模块 |
4.3.6 环境变量模块 |
4.3.7 各子模块间的联系 |
4.3.8 医院用户的个性化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报表生成系统的测试 |
5.1.1 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 |
5.1.2 报表生成系统的功能性测试 |
5.1.3 报表生成系统的病案系统集成测试 |
5.1.4 报表生成系统在大数据量下的测试 |
5.1.5 问题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参数化产品文档快速生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工艺文件生成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工具及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C++Builder的概述及开发环境 |
2.2.1 C++Builder 6 的简介 |
2.2.2 C++Builder的可视化开发环境 |
2.3 自动化技术探究 |
2.3.1 自动化 |
2.3.2 OLE自动化技术 |
2.3.3 OLE调用Word的工作原理 |
2.4 Word的自动化对象 |
2.4.1 Microsoft Word对象模型概述 |
2.4.2 BCB使用Variant和Automation对象控制Word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3.1 设计目标 |
3.2 系统的基本策略与设计思想 |
3.2.1 基本策略 |
3.2.2 设计思想 |
3.3 系统模块组成 |
3.3.1 系统文件管理 |
3.3.2 目录树管理 |
3.3.3 节点内容管理 |
3.3.4 系统生成发布 |
3.4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的实施 |
4.1 关于系统的关键技术的表述 |
4.2 实现系统界面构建的主要组件及实现方法 |
4.2.1 实现树形目录结构的TTree View组件及方法 |
4.2.2 实现节点内容编辑的TValue List Editor组件及方法 |
4.2.3 实现节点内容插入表格的TList View组件及其方法 |
4.2.4 系统界面的说明区以及视图区的实现 |
4.3 模板的构建技术 |
4.3.1 参数动态自定义技术 |
4.3.2 动态自定义文件的关键字说明 |
4.3.3 动态自定义文件和Word文档的映射关系 |
4.4 利用CB中的OLE技术生成Word工艺文档 |
4.4.1 利用Word对象模型提出解决方案 |
4.4.2 对Word进行VBA编程的操作实现 |
4.4.3 建立Word应用程序实现工艺文档的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数化产品快速生成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总界面 |
5.2 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 |
5.2.1 系统文件管理 |
5.2.2 目录树管理 |
5.2.3 节点内容管理 |
5.2.4 系统生成发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6)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 系统硬件 |
2.2.1 ZigBee 车载 RFID 卡 |
2.2.2 车载卡读卡器和道闸控制器 |
2.3 系统软件 |
2.3.1 PC 机端管理软件 |
2.3.2 数据库的选择 |
2.3.3 控制程序设计 |
2.4 ZigBee 协议栈与操作系统 |
2.5 无线通信部分应用设计方案 |
2.5.1 无线芯片的选择 |
2.5.2 无线通信方式及协议栈版本的选择 |
2.6 本设计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ZigBee 车载 RFID 卡设计 |
3.1 ZigBee 车载 RFID 卡硬件电路设计 |
3.1.1 硬件电路设计 |
3.1.2 硬件电路的优势 |
3.2 ZigBee 车载 RFID 卡固件设计 |
3.2.1 固件流程设计 |
3.2.2 固件功能的实现 |
3.3 利用芯片内部 Flash 存储用户信息 |
3.4 低功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卡读卡器与道闸控制器设计 |
4.1 车载卡读卡器设计 |
4.1.1 车载卡读卡器硬件电路设计 |
4.1.2 车载卡读卡器中 ZigBee 的固件设计 |
4.1.3 车载卡读卡器中 ARM 的固件设计 |
4.2 通信中数据加密的实现 |
4.3 道闸控制器设计 |
4.3.1 道闸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4.3.2 道闸控制器的固件设计 |
4.3.3 通信中校验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C 机端管理软件设计 |
5.1 PC 机端管理软件功能设计 |
5.2 管理软件整体界面设计 |
5.3 数据库设计 |
5.4 软件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6.1 红外发射与接收测试 |
6.2 数据通信测试 |
6.3 存在同频率干扰网络测试 |
6.4 下位机与 PC 机数据传输测试 |
6.5 系统整体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车载卡读卡器主控部分原理图 |
附录 2 车载卡读卡器电源与红外部分原理图 |
附录 3 车载卡读卡器通信部分原理图 |
附录 4 车载卡读卡器数据接收部分原理图 |
附录 5 道闸控制器电源部分原理图 |
附录 6 道闸控制器主控部分原理图 |
附录 7 道闸控制器通信部分原理图 |
附录 8 道闸控制器继电器部分原理图 |
附录 9 车载 RFID 卡原理图 |
附录 10 车载卡读卡器 PCB 图 |
附录 11 道闸控制器 PCB 图 |
附录 12 车载 RFID 卡 PCB 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7)基于ATMEGA169的嵌入式PLC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现状 |
1.2.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展趋势 |
1.3 嵌入式系统概述及其发展趋势 |
1.3.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1.3.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嵌入式PLC 的发展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2 嵌入式PLC 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嵌入式PLC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1 传统PLC 的硬件结构 |
2.1.2 传统PLC 的工作原理 |
2.1.3 嵌入式PLC 的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2 嵌入式PLC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单片机系统程序的设计方案 |
2.2.2 梯形图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结构的设计 |
3.2 硬件主要模块的设计 |
3.2.1 主控芯片的选择及其特性 |
3.2.2 电源及复位模块设计 |
3.2.3 输入模块设计 |
3.2.4 输出模块设计 |
3.2.5 人机接口模块设计 |
3.2.6 通讯模块设计 |
3.3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片机系统程序设计 |
4.1 单片机系统程序总体设计 |
4.1.1 程序设计思想 |
4.1.2 主程序流程图 |
4.2 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
4.3 按键扫描程序设计 |
4.4 LCD 显示程序设计 |
4.5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5.1 Modbus 协议简介 |
4.5.2 Modbus 协议的传输模式 |
4.5.3 CRC 校验方法 |
4.5.4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梯形图集成开发环境设计 |
5.1 梯形图语言介绍 |
5.2 Borland C++ Builder 编程环境介绍 |
5.2.1 C++ Builder 介绍 |
5.2.2 C++Builder 的编程语言特点 |
5.3 梯形图编辑模块的设计 |
5.3.1 梯形图绘制工具栏的设计 |
5.3.2 梯形图的编辑 |
5.3.3 梯形图的存储 |
5.4 梯形图编译模块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系统硬件调试方案 |
6.2 传感器的选择 |
6.2.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6.2.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6.3 系统硬件的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重集团多层分布式C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CAPP的概念和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CAPP的系统设计 |
2.1 大连重工集团重构前CAPP系统的分析 |
2.2 CAPP的系统的设计目标 |
2.3 CAPP系统的技术规划 |
2.3.1 对系统数据流动状态的抽象 |
2.3.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2.4 基于层间通讯的数据集成的设计 |
2.4.1 大重集团重构前PDM/CAPP/ERR的数据集成路线 |
2.4.2 基于层次接口的数据集成的设计 |
2.5 CAPP系统的功能规划 |
3 CAPP系统功能组件层的设计 |
3.1 工艺BOM的生成与维护 |
3.1.1 BOM的基本概念 |
3.1.2 大重集团对工艺BOM维护的需求 |
3.1.3 设计BOM和工艺BOM异同和转化 |
3.1.4 工作区间的提出与工艺BOM的维护 |
3.2 工艺编辑功能的设计 |
3.2.1 大重集团系统重构前工艺设计系统的功能和不足 |
3.2.2 工艺卡片数据结构的抽象与实现 |
3.2.3 文档视图体系结构在工艺卡片设计中实现 |
3.2.4 GDI实现工艺卡片显示 |
3.2.5 工艺卡片编辑过程中撤销恢复的设计与实现 |
3.2.6 工艺卡片编辑过程中辅助功能的开发 |
3.2.7 打印与打印预览功能的设计 |
3.3 CAPP工艺管理功能的设计 |
3.3.1 大重集团重构前工艺管理系统的分析 |
3.3.2 工艺版本管理设计 |
3.3.3 权限控制的设计 |
3.3.4 工艺数据消费设计 |
3.3.5 CAPP工艺流程控制功能设计 |
4 数据存储层和访问层的设计 |
4.1 大重集团的数据环境分析与重构前工艺系统的数据库性能分析 |
4.2 数据存储层的整体架构设计 |
4.2.1 分表的策略的实现 |
4.2.2 分布的策略的实现 |
4.2.3 存储层的逻辑屏蔽 |
4.3 数据存储层的详细设计 |
4.4 分布式异构访问接口的设计 |
4.4.1 数据接口层的访问方式设计 |
4.4.2 数据接口层的接口定义及实现 |
5 表示层客户端设计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
5.1 表示层的设计任务和方法 |
5.1.1 瘦客户端的概念 |
5.1.2 智能客户端的概念 |
5.2 CAPP典型的客户端设计及其在大重集团中的应用 |
5.2.1 CAPP工艺设计与管理客户端设计主客户端的实现 |
5.2.2 CAPP Web客户端设计 |
5.2.3 CAPP结构件客户端设计 |
5.3 CAPP的在大重集团部署 |
5.4 系统重构前后性能比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哈飞汽车检测线微机联网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哈飞汽车整车检测系统设计 |
2.1 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 检测系统的标准构成 |
2.3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
2.3.1 硬件装置的选择 |
2.3.2 数据传输媒介的选择 |
2.3.3 网络连接设备的选择 |
2.3.4 服务器的选择 |
2.3.5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2.3.6 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 系统网络构成示意图 |
第三章 哈飞汽车整车检测系统使用 |
3.1 登录站使用 |
3.1.1 登录设备 |
3.1.2 登录计算机启动 |
3.1.3 登录项目 |
3.1.4 登录功能 |
3.2 侧滑工位使用 |
3.2.1 侧滑工位装置原理 |
3.2.2 侧滑台的检定和调整 |
3.2.3 侧滑试验台程序 |
3.3 转毂工位使用 |
3.3.1 速度工位装置原理 |
3.3.2 速度台的检定 |
3.3.3 速度试验台程序 |
3.4 制动工位使用 |
3.4.1 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原理 |
3.4.2 制动力检测方法 |
3.4.3 制动试验台程序 |
3.5 灯光工位使用 |
3.5.1 灯光试验台原理 |
3.5.2 灯光试验台检测方法 |
3.5.3 灯光试验台程序 |
3.6 控制台使用 |
第四章 哈飞汽车整车检测系统维护 |
4.1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介绍 |
4.2 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 |
4.2.1 用ADO接口访问数据 |
4.2.2 ODBC介绍 |
4.2.3 ADO结构层次 |
4.3 数据库维护 |
4.3.1 数据库备份/恢复 |
4.3.2 数据库恢复模型 |
4.3.3 数据备份类型 |
4.3.4 用户数据备份计划的建立 |
4.3.5 备份作业建立步骤 |
4.3.6 数据库恢复 |
4.3.7 系统数据库备份 |
4.4 检测系统硬件设备维护 |
4.4.1 标定程序的启动 |
4.4.2 标定程序的说明 |
4.4.3 系统设备标定数据 |
4.4.4 标定和设定操作的一般性步骤 |
4.4.5 系统设备设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定制型自动称重及远程监测系统[D]. 陈超. 郑州大学, 2020(02)
- [2]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阿达[D]. 盖东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高铁轨道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的研制[D]. 樊冬冬.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4]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奥林.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5)
- [5]参数化产品文档快速生成系统[D]. 郑飞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D]. 王寒益. 黑龙江大学, 2014(12)
- [7]基于ATMEGA169的嵌入式PLC的设计与实现[D]. 李松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8]大重集团多层分布式C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秉肇.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9]C++ Builder编程中实现卡片打印自动换行[J]. 雒凤军.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
- [10]哈飞汽车检测线微机联网系统[D]. 孙振军. 吉林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