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

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

一、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燕[1](2021)在《超临界压力CO2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使得能源需求日益加大,使用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超临界CO2系统结构紧凑、效率高,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应用前景广泛。作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热设备的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超临界CO2在临界点附近剧烈变化的物性以及一些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复杂的通道结构,给换热设备的优化设计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阐明超临界CO2在不同通道内的复杂流动换热机理对于指导换热器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超临界压力CO2(sCO2)在通道内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不同通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单直通道模型,设置壁面受均匀热流,探究sCO2流动换热机理。在单直通道内,为获得较高对流换热系数,同时流动阻力和熵产较小,通道内热通量与质量通量的比值应相对较小,工作压力也应相对较小。相同水力直径的圆管、半圆管和方管中,圆管内整体对流换热系数最大,方管内流动阻力系数最小。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均表明,sCO2在黏性底层和过渡层内的有效热导率对管内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考虑到太阳能集热器、燃煤锅炉水冷壁等换热设备中周向热流明显不均的情况,通道内sCO2的换热性能更为复杂。建立有固壁的圆管模型,研究非均匀热流条件对管内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周向热流越不均,sCO2的流动换热性能越差。非均匀热流条件时,加热半周越接近通道底部,sCO2换热性能越好。为缓解非均匀热流导致的传热恶化,提出了四个局部强化的管道。强化管道内,sCO2的综合性能可提升23%左右,同时管道内壁的热流和温度不均匀度也明显降低。分布协同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非均匀热流导致的管内换热不均匀性。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通道结构复杂且通道布置方式多样,仅基于单个圆管中sCO2的流动换热规律,并不能满足其优化设计要求。因此,建立更接近实际流动换热过程的耦合模型,探究PCHE内的sCO2的流动换热特性。基于半圆直通道耦合模型的研究,首次提出使用二次流数与雷诺数的比值(Se/Re)对水平通道内变物性导致的浮升力效应进行判别:当Se/Re>0.1时,浮升力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与传统浮升力判别式相比,新判别式对水平通道内整体和局部的换热强化都有更好的预测。较低雷诺数条件下,直通道PCHE内轴向导热的影响不可忽略,已有轴向导热判别数并不能对PCHE内局部轴向导热的影响进行准确的判断。与直通道相比,之字形通道可以有效强化换热,但同时流动阻力也明显增大。同时考虑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评价指标,之字形通道的拐角在110°至130。之间时,sCO2在PCHE内可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场协同原理可对不同之字形拐角通道内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很好的解释。之字形通道拐角附近的回流可有效增强局部速度和温度梯度的协同,且减小局部熵产。通道拐角相对较小时,通道内二次流强度更大,整体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的协同更好。最后,基于课题组全温全压超临界CO2实验平台,对新翼型肋PCHE在不同质量流量、工作压力和入口温度条件下的换热和压降特性进行了测试。新翼型肋PCHE换热量最高可达100 kW,相同进出口条件下,新翼型肋PCHE的换热量与之字形通道PCHE相当,而压降仅为之字形通道PCHE的1/6左右。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增大新翼型肋宽对换热的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大通道内压降。较低温度和质量流量有利于减小翼型肋通道内的局部参数振荡,从而保证换热设备稳定安全运行。本文从单直通道受均匀热流的数值模型入手,到探究非均匀热流条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再基于实际换热器建立耦合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实验测试新结构PCHE,逐步深入。研究阐明了复杂工质在不同结构通道内的换热机理,获得了优化的通道结构,且针对水平通道内流体物性变化导致的浮升力效应提出了新的判别式,可为以变物性流体为工质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郑挺颖,罗梦雁,于宝源,宋潇阳[2](2021)在《专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韩文科:我国氢能发展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文中认为自去年9月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舆论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度。围绕这一系列话题,5月7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韩文科,请他给广大读者进行剖析和解读。

胡枭[3](2020)在《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能融合的不断深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已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广泛涉及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形式复杂耦合,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难度远超单一形式能源系统。本文从多能耦合、综合能效评价、能流分析与优化、源-网-荷-储联合规划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分层级Energy Hub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建模方法。以经典Energy Hub为基础,将RIES从能量输入到输出的耦合过程建模为分配层、转换层、集成层、储能层、网络层五个层次清晰的环节,全面涵盖了RIES源-网-荷-储复杂多能耦合关系,为输入与输出搭建桥梁,并能够确保能量供需平衡,不仅可融入各类优化规划模型之中,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建模,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2)提出了基于?分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方法。从能量“数量”与“品质”的双重属性出发,将热力学“?”的概念引入RIES,定义了能量品质系数用以量化RIES所涉及的各种能量形式的品质高低,详细推导了每种能量形式所对应的能量品质系数的表达式,并深入挖掘了其物理本质及内涵。进而提出了基于黑箱模型的RIES?效率计算方法,该方法涵盖了RIES所涉及的所有能量形式,无需考虑RIES内部数量众多且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仅依靠系统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信息即可,实现了RIES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合理评价。(3)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锥规划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流分析与优化方法。依据电/气/热/冷等各子系统物理本质,推导并建立了稳态能流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了RIES最优能流模型,针对模型非凸非线性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了转凸及近似方法,将模型由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锥规划问题,从而可通过凸优化理论进行求解,提高了求解效率,能够支撑大规模、多节点、强耦合的RIES最优能流问题的快速高效求解,并具备通用性和可扩展性。(4)提出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联合规划方法。构建了完整的RIES多目标规划模型,规划对象全面涵盖源-网-荷-储等各个环节,通过联合规划充分挖掘RIES各环节间的多能耦合互补潜力。在优化目标上兼顾经济性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求解方法上提出了若干转凸措施降低了求解难度,并联合运用ε-约束法和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法实现高效求解。规划模型涵盖了设备容量规划、网络拓扑设计,兼顾了经济性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整体提升,能够为RIES的优化规划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杜德春[4](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文中指出本翻译报告是基于对“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英中翻译任务的一份报告。所翻译的源语材料是国际能源署(IEA)为2019年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级会议而编写的一份报告。译者主要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Wordfast、Xbench以及Google Translate等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本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只针对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译者所翻译的文本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科技英语中多用复合句,甚至会出现多重复合句的情况,因此复合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对所翻译材料的具体情况分析,译者着重选取了其中的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对翻译任务的要求、翻译文本的特点分析、本报告的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包括文字识别、项目创建、术语库和记忆库创建、文件分析以及伪翻译处理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后编辑、质量保证以及译文导出等。第四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针对该翻译任务中的有关翻译处理案例进行分析。译者基于对所选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源语材料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基于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译为前置定语、译为主句、译为状语从句以及译为从属小句。其中部分大类中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译为前置定语这一类别又分为译为“所+v.+的”结构做前置定语以及“v.+Obj.+的”动宾结构做前置定语。译为状语从句这一类别又分为目的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以及让步状语从句。译为从属小句的类别又分为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以及总结性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第五章是译后反思与提高部分,通过对比译者译本与校对后的译本,总结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该部分,译者主要选取了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与“并且”的辨析、逻辑关系的误用以及“对+obj.+进行+v.”结构,从而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或翻译爱好者作为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第六章对本报告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报告对科技英语翻译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本报告仅仅是基于所选翻译项目的案例,对定语从句处理方法的进行了定性总结和分析,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相当大的扩展语料库进行类似的定量统计分析,其代表性和适用性则应更好。

马敏达[5](2020)在《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将于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在三大排放部门(建筑、工业1与交通)中,建筑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部门,被认为具有显着的减排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稳健提升以及第三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部门用能需求与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若对其缺乏正确的研判、规划及控制,未来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将大幅攀升,势必对我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学界在建筑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可靠的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历史碳减排评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解耦分析,以及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等方向仍存在若干遗留问题,致使我国政府难以对建筑部门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开展精准把控,未来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局限性或可行性有限。本文在整合、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使用“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库”对建筑部门2000–2016年的碳排放强度进行量化表征,进而采用IPAT模型家族的Kaya恒等式与STIRPAT模型解析建筑碳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岭回归与指数分解法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建筑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水平,进而评估不同排放尺度下的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Tapio解耦指数解析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的解耦效应,并使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上述解耦效应进行验证。最后提出了基于Kaya恒等式的静态情景设定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动态情景分析相结合的建筑碳排放达峰情景推演方法,以此模拟未来建筑部门碳排放的发展轨迹以及相应的达峰状态。以上研究工作将为我国政府开展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提供详实客观的数据参考。全文核心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本文首先对建筑部门的历史碳排放强度进行量化表征,采用IPAT模型家族的Kaya恒等式以及STIRPAT模型解析建筑碳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运用岭回归与LMDI分解法量化上述影响因素对建筑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水平,最后评估不同排放尺度下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结果表明:1)2016年我国建筑部门能耗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tce),碳排放总量为19.61亿t CO2。2000–2016年居住建筑碳强度年均增长7.54%,2016年的强度为2737.28 kg CO2/户;公共建筑碳强度已于2012年达峰(74.04 kg CO2/平方米),“十二五”以来下降趋势明显。2)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家庭人均收入,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影响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碳强度的关键。3)2001–2016年全国居住建筑碳减排总量为18.17亿t CO2,公共建筑碳减排总量为12.21亿t CO2。(2)本文利用Tapio解耦指数探究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是否存在解耦效应,并采用不同排放尺度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解耦效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01–2016年居住建筑碳强度与家庭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弱解耦”效应,同期公共建筑碳强度与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耦合关系由“弱解耦”向“强解耦”演变。建筑碳强度的库兹涅兹曲线拐点已经产生,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的耦合水平逐年降低,解耦效应显着。(3)本文采用Kaya恒等式设置未来建筑碳排放的静态情景,进而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建筑碳排放动态情景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十万次动态模拟结果下未来建筑碳排放峰值服从正态分布,碳排放总量变化呈现“倒U型”曲线。95%置信度下,建筑部门将于2039(±3)年达峰,峰值24.110(±1.156)亿t CO2。2)敏感性分析表明,导致排放峰值与达峰时间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为公共建筑、城镇居建的能耗强度与人均建筑面积。3)建筑部门未来能耗总量建议控制在12.177(±0.630)亿tce,能耗达峰年份为2042(±3);公建、城镇居建、农村居建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为:28.08–29.17、12.58–13.07、10.25–12.97 kgce/平方米。最后本文从建筑能耗强度与总量控制、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工作、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有序推进建设模式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提出政策建议。在理论意义上,本文较大程度地丰富了建筑部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达峰情景模拟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证研究方法,为建筑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与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提供全新的研究借鉴。在现实意义上,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国政府更精准地开展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制定针对性与操作性强的建筑节能减排政策提供较有力的决策参考。

刘文峰[6](2020)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效果评价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世界各国积极构建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可再生能源政策效果评价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可再生能源政策设计与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剖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切入点、侧重点、制度体系特征及历史演化规律,厘清政策的作用效果,为未来政策取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构建了双视角双维度分析框架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双视角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可再生能源政策效果;双维度是分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和技术进步两个维度的具体影响,在该框架下本文对可再生能源政策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构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评价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发展规模维度进行政策效果评价。国际视角下,系统梳理了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体系,将该政策体系梳理为7类:财税激励政策、市场化政策、直接投资激励、规划类政策、规制政策、信息和教育投入政策、研发投入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聚合政策评价模型分析大类政策效果。进一步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延续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聚合政策下的具体细分政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合政策中市场化工具、研发投入、财税激励、规划类政策是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有效政策手段。具体政策中,战略规划是有效的规划类政策,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是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市场化政策中绿证交易和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具有协同效应。国内视角下,基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框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整体体系梳理为五个方面:总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上网电价制度、费用分摊制度及专项基金制度,然后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总量目标制度、上网电价制度和专项基金制度对提高我国风电规模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退坡机制和可再生能源附加之间存在强烈的协同作用。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政策效果在风电发展初期促进效果显着,当风电大规模爆发增长后,由于弃风,并网难等原因,该政策对于风电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双视角下政策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阶段,规划政策、财税政策及研发投入是双视角下有效的政策,而市场化政策是国际视角下独有的且具有协同效应的政策工具。其次,本文构建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评价面板数据模型,探讨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国际视角下,基于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体系,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聚合政策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建立具体政策评价模型分析细分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市场化工具政策工具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大,财税激励、规划类政策、规制类政策、直接投资激励、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依次递减。具体政策中,战略规划和制度创新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具有显着的协同效应;价格政策和税收激励是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温室气体排放量许可和绿色证书交易是显着的市场化政策;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是有效的直接投资类政策;规范和标准、及其他强制性要求是有效的规制类政策。此外,国内视角下,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发电政策梳理为四个方面:战略规划政策、规制管控政策、需求拉动政策、技术推动政策,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修正标准误差模型对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规划政策、规制管控政策和技术推动政策是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的主流政策,而需求拉动政策对我国技术创新效果并不显着。双视角下政策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阶段,规划政策、规制政策与研发投入是双视角下显着的政策工具,市场化政策、财税激励及政府直接投资是国际视角下有效的政策工具。最后本文系统分析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的演化,梳理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的演进史,总结如下的政策演化规律: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国家能源转型为导向,服务于国家能源转型战略;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是政策的根基;高成本在发展初期是可再生能源的本质特征,强制收购和财政补贴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流政策;政策演变的路径基本一致;政策体系以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为主线。基于双视角双维度的政策效果评价和政策演化规律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战略定位,技术引领;布局优化,政策协同;配额支撑,市场增效;立法保障,动态调整。

陈杰[7](2020)在《自然空气条件下全细胞催化光生物学制氢》文中指出氢气由于其存储能量高,并且反应的最终产物仅仅是水,因此是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的、最为理想的可用于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物质。然而目前,可供于商业应用的氢气仍然是来源于天然气重整或者甲烷蒸汽重整,而这种制氢方式依然需要化石能源的消耗,所以无法实现纯绿色、零碳元素排放的氢能源的本质要求。在一系列新兴发展的制氢方法当中,光生物学制氢,因为其具有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和利用可再生的生物酶、生物体作为催化剂的优势,所以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可持续发展的制氢方法。本论文构建了两种具体的光生物学制氢体系,然后研究了它们各自产生氢气的能力,以及分析了它们内在的氢气生成原理。第一部分:莱茵衣藻自然空气条件下光生物学制氢,为第二章。第二章中,我们使用莱茵衣藻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并通过引入一个具有强劲氧气消除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维持体系p H的化学-酶级联反应,从而实现了在自然空气条件下持续光生物学制氢。莱茵衣藻之所以能够产生氢气是因为其在厌氧环境下能够表达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氢气生成的铁铁氢酶,铁铁氢酶催化氢气生成首先需要厌氧环境,其次需要合适的pH条件,因此确保培养体系维持在一个适宜pH的厌氧环境是莱茵衣藻高效产生氢气的必要条件。本论文为此设计了一种化学-酶级联反应,此化学-酶级联反应是由葡萄糖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所组成的酶级联反应,和一种无机绿藻絮凝剂-氢氧化镁所组成。在此化学-酶级联反应中,葡萄糖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所组成的酶级联反应能够快速有效地消耗培养体系中的氧气,而氢氧化镁则可以中和酶级联反应的终产物葡萄糖酸,从而保证体系pH不会降低。此外,由于氢氧化镁是一种绿藻絮凝剂因此可以诱导绿藻絮凝,而绿藻絮凝物的形成则更利于体系厌氧环境的维持。实验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光照培养体系在引入此化学-酶级联反应之后,培养体系一直处于厌氧环境,pH则维持在近中性条件,从而实现了长达26天的持续光照氢气产生,并且氢气生成的平均速率达到了0.44μmol H2 h-1(mg chlorophyll)-1。基于此化学-酶级联反应的莱茵衣藻制氢体系具有持久高效、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尺度的氢气制备。第二部分: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自然空气条件下光生物学制氢,为第三章。第三章中,我们使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使用具有良好光电效应、生物相容性理想的纳米金团簇作为光敏剂,以形成一个人工材料与人工改造的生命体杂合的光生物学制氢体系,即半人工光合作用制氢体系。在此半人工光合作用制氢体系中,纳米金团簇能有效地吸收光能而产生激发电子,人工改造的大肠杆菌因为超表达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因此可以利用纳米金团簇受光激发所产生的电子来还原质子从而产生氢气。此外,在该半人工光合作用制氢体系中,所使用的人工光敏剂通常具有比生命体的光系统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而使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可以更具操作性地人为改造其细胞代谢途径,以获得更高效的生物氢气合成途径,因此二者结合所形成的半人工光生物学制氢体系理论上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并产生更多的氢气。在上述体系中引入化学-酶级联反应以在形成厌氧环境的同时维持体系pH稳定,以实现高效产生氢气的最终目的。结果表明,镍铁氢酶Ⅰ高表达的大肠杆菌产生氢气的能力显着高于普通大肠菌。在加入纳米金团簇之后,杂合的光生物学制氢体系的氢气产量是缺少纳米金团簇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体系的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氢氧化镁所组成的化学-酶级联反应作为形成厌氧环境并维持体系pH的手段,实现了以莱茵衣藻为全细胞催化剂的,持续高效长达26天的光生物学制氢体系的构建。然后,还进一步地实现了以纳米金团簇作为光敏剂,以转基因大肠杆菌为全细胞催化剂的半人工光生物学制氢体系的构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以及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有望推动绿藻光生物学制氢的方案应用于实际大规模商业化的氢气制备生产。此外,本论文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光生物学制氢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以及氢气合成效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金之钧,白振瑞,杨雷[8](2020)在《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能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能源格局,因此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对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谋划都意义重大。文章在对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转型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五化"特征,指出了2016年以来出现的中美经贸摩擦、低油价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新变化特征,并就能源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低成本技术、信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3个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布局未来能源科技提供点滴参考。

孙红杰[9](2020)在《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区域公平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造成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核心都集中于能源系统。目前关于已发生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相对较为成熟,但能源系统对未来减缓气候变化不同设定目标响应的相关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系统梳理了50多年来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能源消费演变的经验事实,归纳发展规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基准情景(CPol)、国家自主贡献情景(NDC)、2℃、1.5℃等四种不同气候情景,选取AIM/CGE,IMAGE,MESSAGEix-GLOBIOM,POLES,REMIND-MAgPIE及WITCH-GLOBIOM等六个综合评估模型对全球及区域尺度能源相关指标进行不同时间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转变轨迹,判断趋势特征及差异,以及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情况。通过假定2025年及以后全球各国在同一温升情景同一综合评估模型下,征收同一水平碳税,并将碳税作为能源投资的重要来源,以CPol情景为基准参照,测算不同温升情景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同时进一步假定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全部自行解决,为方便不同经济水平区域的统一对比,将能源投资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视为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同时将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与GDP比值和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占全球的比例,也视作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从新的视角揭示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对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对贡献。并进一步考察对比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对未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能源消费经验事实(1)1965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74倍,其中亚太地区增幅最大,对全球增长贡献了54.56%。发展中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增速大于发达国家,部分发达国家呈负增长,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脱钩理论。50多年来,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及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显着增大,同时核能、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的占比呈快速上升态势。(2)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显着提高,但非洲、亚太地区、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聚的区域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发达国家。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2000年之前一直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之前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也仅为美国同期的32.87%。(3)全球电力生产稳步增长,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占绝对比重,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发电占比呈上升态势。除亚太地区外,各地区发电能源均趋向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4)过去的50多年,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总体不平等程度呈减弱趋势。从地区来看,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发达国家相对较小,发展中国家较大。化石能源中,全球天然气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最大,煤炭最小。全球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显着大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对一次能源人均消费的总基尼系数贡献率,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2、能源系统对不同温升情景的响应(1)全球未来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不同温升情景(NDC,2℃,1.5℃)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将会下降,越严格的温升情景,下降幅度越大。中长期来看,化石能源占比在CPol、NDC情景中呈上升态势,在2℃、1.5℃情景中呈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在所有情景中均呈上升态势。(2)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从地区来看,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NDC情景LAM(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OECD90+EU(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地区的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严格温升情景(2℃,1.5℃)呈相反状态,ASIA(亚洲的国家,不包括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MAF(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REF(前苏联的国家)地区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3)全球电力生产,CPol基准情景燃煤发电的首要地位一直未变;NDC情景全球电力生产总量略低于CPol基准情景,但燃煤发电的绝对量并没有绝对减少;严格温升情景(2℃,1.5℃)相对于基准情景,全球电力生产短期内会呈一定程度下降,中长期将明显提高。严格温升情景下,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短期内将控制在30%40%,中期内将控制在1%4%,可再生能源占主导;长期到2100年全球太阳能、风能发电合计占比将达70%以上。(4)各地区未来电力生产构成来看,在CPol、NDC情景,化石能源发电的占比随时间推移呈下降态势,到21世纪末占比仍在30%以上,风能、太阳能合计占比到21世纪末仍不会超过50%。严格温升情景下,中长期,各地区发电均将以太阳能、风能为主导。(5)越严格的温升情景对应CO2排放量的减幅越大。严格温升情景(2℃,1.5℃),CO2排放量呈持续下降态势,LAM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率先实现CO2零排放,ASIA地区(除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国家)最晚实现CO2零排放;短期内大部分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影响,中长期主要受能源结构影响所致。3、不同温升情景能源投资缺口与政策成本(1)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从短期到中期来看,严格温升情景(2℃,1.5℃)全球能源投资缺口呈增大态势,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最大点位于2050年左右,缺口率达47.24%(72.15%);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相对平稳。NDC情景全球能源投资缺口较小,长时间序列呈收敛态势,中长期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小于1%。(2)从地区结合能源投资缺口角度来看,实现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以ASIA为主的发展中地区难度更大。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约占全球能源投资的20.63%,但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中国与美国比较来看,CPol情景能源净投资基本皆能满足NDC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和短期2℃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中长期来看,两国均存在较大的能源投资缺口,但中国能源投资缺口率明显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实现2℃减排目标,从能源净投资角度来看,中国的相对付出远远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3)从相对政策成本视角来看:发达国家集聚的OECD90+EU地区仅在NDC(国家自主贡献)情景短中期承担全球64%左右的政策成本;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严格温升情景(2℃,1.5℃)将一直承担全球80%左右的政策成本。(4)从相对政策成本国家视角来讲,中国在2℃情景、NDC情景(中长期)对全球GDP损失的贡献远远大于美国。这个分析结果应引起我们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承担划分的再认识。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实现严格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2℃,1.5℃),若无国际机制协调帮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未来面临的相对付出与其经济实力、所处发展阶段和碳排放的历史累计等均不匹配;为保证全球公平、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预定目标,发展中国家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理应得到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技术支持与资金帮助。本文研究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或国家筛选有效的能源发展策略,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客观论据。

洪振国[10](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期,农村能源同样受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农业农村节能已被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农村能源消费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宏观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能源消费,扩充能源消费列表,有助于深入分析农村能源消费演进特征。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背景下,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清洁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模拟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特征,进而选取实例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相关效益,可以为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阶梯理论和能源堆集理论、可耗竭资源理论和替代能源为基础理论。宏观上,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掌握农村能源种类、数量和设备保有量数据,阐明当前统计数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太阳能、畜粪和微小型发电三类能源消费数据,从消费量、结构、属性和模式四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演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的突出问题和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进而展开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的研究。以节能潜力和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农村能源消费和模拟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变动。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直接体现用能技术是否具备推广潜力的指标,论文选取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实例,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测,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从农户生活角度出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利用效率,分析其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以期为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能源从低效、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低的消费模式转向相对高效、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的消费模式。农村能源系统朝高效、清洁、可再生、便捷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村能源消费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9年的20.78%增长至2016年的31.64%。与此同时,LPG、电力、太阳能等高品质能源消费量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种类多元化趋势增强。(2)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有效能消费中低效、高污染的生物质能不再是主要贡献者。19892016年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实物量消费的比重从0.33%上升到10.04%。实物量消费中,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虽占48%以上,但在2014年以后化石能源有效能消费超过了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生物质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能源属性变化显示,农村能源清洁性、便捷性和能源用途多样性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清洁、便捷和多用途的能源,相比之下这类能源价格也更高。19892016年,农村能源经济性(单位用能支出)提高了4.86倍,清洁性和便捷性分别提升了5.97和3.34倍,用途多样性提高了1.85倍。(4)能源消费模式从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向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的消费模式。1989年农村能源消费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分别占实物量消费的98.82%和75.4%。19892016年,非固体能源消费从1.18%增加到34.15%,商品能源消费从24%上升到45%,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5)农村主导能源品味差、能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浪费严重、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能源的良性发展。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能助力农村能源走出当前困境,促进农村能源系统转型和生态新农村建设。2.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更强,节能潜力巨大。但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和未来消费量预测值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仍然需要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1)不考虑联网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时,到202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总节能潜力为32.31 Mtce,约为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量的10.61%。其中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的节能潜力分别为9.113 Mtce、23.11Mtce和0.088 Mtce。太阳能利用中,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到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寒冷冬季不适用”特殊性,对其节能效果有一定的高估。沼气利用方面,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单位有效池容节能潜力相当,但受劳动力外流、原料难以保障等因素影响,户用沼气发展状况不佳,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未来沼气发展重点领域。微小型发电仅有小型光伏发电获得了发展良好,微型水电和小型风电缺乏顶层设计,短期内发展前景不佳。(2)农村能源消费量持续降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GM(1,1)模型预测显示到2030年,农村能源实物量消费将降至272.6818 Mtce。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增加,马尔可夫预测指出,到203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占实物量消费的20.65%,约合56.07 Mtce。但对比2030年清洁可再生能源预测量和2020年节能潜力,还有23.76 Mtce的差额。能源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未来能源发展需求,未来十年内仍需加强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效率仅为理论转换效率的1/3左右,扩大热水用量的提升空间巨大。以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替代其它燃料提供热水时,结果显示热水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显着。(1)研究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可利用期为263天,期间太阳能热水器理论可转换热量为3661.7 MJ。但现实生活中,居民仅利用了1168.6 M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热效率仅为12.77%,为太阳能热水器理论热效率(40%)的1/3左右,仍有2/3的未用热量可用,同时区域内热水器应用普及率仅为123.86 m2/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7m2/千人,热水器推广扩散也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2)以实际利用热量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收益不高,但环境效益明显,社会影响显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1.837.89 t,其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与乘用车行驶10684550 km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相当。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安装使用时,能极大的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热水器的使用改变了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室内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3)基于实际利用的热水器推广建议:农民自身要改善使用习惯,提高热水器利用效率。在热水器选购时,根据家庭规模选择适当水箱容量的热水器。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热水器的购买者提供相应补贴,作为对热水器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补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的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和推广,引导农村能源向着低碳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压力CO2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临界压力CO_2热物理性质
    1.3 单通道内sCO_2流动换热性能研究现状
        1.3.1 均匀热流条件光滑圆管内的流动换热
        1.3.2 复杂几何及边界条件下的流动换热
        1.3.3 浮升力和加速度效应判别式
    1.4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研究现状
        1.4.1 PCHE概述
        1.4.2 PCHE内sCO_2流动换热特性
    1.5 换热强化理论
        1.5.1 二次流理论
        1.5.2 场协同原理
        1.5.3 熵产最小化理论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截面形状单直通道内sCO_2流动换热机理
    2.1 单通道数值模拟方法
        2.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2.1.2 控制方程
        2.1.3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实验验证
    2.2 单通道内sCO_2的局部流动换热
        2.2.1 无重力条件下通道内的流动换热
        2.2.2 浮升力效应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2.3 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峰值影响因素
        2.3.1 理论分析
        2.3.2 数值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均匀热流水平管内复杂流动换热特性
    3.1 光滑圆管数值模拟方法
        3.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3.1.2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实验验证
    3.2 光滑圆管计算结果与讨论
        3.2.1 数据处理方法
        3.2.2 壁面热流条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2.3 加热不同半周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3.2.4 浮升力效应判别式
    3.3 局部强化管道数值模拟方法
        3.3.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3.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局部强化管道计算结果与讨论
        3.4.1 数据处理方法
        3.4.2 壁面热流条件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3.4.3 通道内壁面热流和温度不均匀度
        3.4.4 强化管内换热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圆直通道PCHE内CO_2-CO_2耦合流动换热
    4.1 耦合流动换热数值模拟方法
        4.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4.1.2 实验验证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4.2 耦合模型数据处理方法
    4.3 浮升力效应对耦合流动换热的影响
        4.3.1 局部平均流动换热性能
        4.3.2 壁面流动换热性能
        4.3.3 浮升力效应判别式
    4.4 轴向导热对耦合换热的影响
        4.4.1 轴向导热对局部温度分布的影响
        4.4.2 壁厚对换热的影响
        4.4.3 直径对换热的影响
        4.4.4 两侧进口温差对换热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之字形通道PCHE内CO_2-CO_2耦合流动换热
    5.1 之字形通道数值模拟方法
        5.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5.1.2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实验验证
        5.1.3 数据处理方法
    5.2 整体流动换热性能分析
    5.3 局部流动换热性能分析
        5.3.1 沿程平均对流换热性能
        5.3.2 局部壁面换热性能和内部流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翼型肋PCHE实验测试及模拟分析
    6.1 实验测试装置
        6.1.1 全温全压超临界CO_2测试平台
        6.1.2 测试用新翼型肋PCHE结构
    6.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数据处理方法
        6.2.2 实验测试工况
        6.2.3 不同工况下换热量和压降
    6.3 新翼型肋PCHE实验验证
    6.4 数值模型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6.5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6.5.1 新翼型肋结构参数的影响
        6.5.2 翼型肋通道内换热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专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韩文科:我国氢能发展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论文提纲范文)

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一个必然
新能源产业在竞争中会发展得更好
新能源这块“蛋糕”欢迎各国来分
新能源发展还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技术扎根于科学和文化之中
新技术孕育的能源称为新能源
氢能是未来能源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竞争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控制住煤炭总量就可提前达峰
“双碳”目标承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
【绿色人物】
    韩文科

(3)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多能耦合理论及其建模
        1.2.2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及方法
        1.2.3 能流分析与优化
        1.2.4 规划模型与求解方法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分层级Energy Hub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研究
    2.1 引言
    2.2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设备
    2.3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建模现有方法
        2.3.1 经典Energy Hub模型
        2.3.2 图论Energy Hub模型
    2.4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分层级Energy Hub建模方法
        2.4.1 建模方法及步骤
        2.4.2 性能分析
    2.5 算例分析
        2.5.1 参数设置
        2.5.2 建模结果
        2.5.3 对比分析
        2.5.4 软件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3.1 引言
    3.2 多能系统特征及能量的双重属性
        3.2.1 多能系统的基本特征
        3.2.2 能量品质的概念及内涵
    3.3 多能系统综合能效评价现有方法
        3.3.1 一次能源率分析法
        3.3.2 熵分析法
        3.3.3 火积分析法
        3.3.4 能级分析法
        3.3.5 折标煤法
        3.3.6 能源转换系数法
    3.4 RIES?分析:理论、模型与方法
        3.4.1 ?的概念及内涵
        3.4.2 RIES?分析黑箱模型
        3.4.3 能量品质系数的定义及推导
    3.5 算例分析
        3.5.1 典型能源转换设备综合能效评价
        3.5.2 多能耦合场景综合能效评价
        3.5.3 工业园区应用实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混合整数锥规划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流分析与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流分析及建模
        4.2.1 能流模型
        4.2.2 求解方法
    4.3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最优能流模型及求解
        4.3.1 最优能流建模
        4.3.2 模型转凸及近似
        4.3.3 求解方法
    4.4 算例分析
        4.4.1 参数设置
        4.4.2 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联合规划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规划模型构建
        5.2.1 决策变量
        5.2.2 目标函数
        5.2.3 约束条件
    5.3 模型转凸与求解
        5.3.1 转凸措施
        5.3.2 求解算法
        5.3.3 总体流程
    5.4 算例分析
        5.4.1 参数设置
        5.4.2 方案设计
        5.4.3 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附表
    二.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一.论文
    二.专利
    三.标准

(4)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Overview
    1.1 Task Description
    1.2 Text Features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1.4 Report Structure
    1.5 Methodology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2.2 Project Creation
    2.3 Creation of Glossary and Translation Memory
    2.4 File Analysis
    2.5 Pseudo-translation
    2.6 Summary
Chapter 3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3.2 Quality Assurance
    3.3 Translation Export
    3.4 Summary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4.1 Translation into Pre-modifier
    4.2 Translation into Main Clause
    4.3 Translation into Adverbial Clause
    4.4 Translation into Subordinate Clause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 Versions
    5.1 Distinction between “而且”(erqie) and “并且”(bingqie) in Chinese
    5.2 Misinterpre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
    5.3 “对(dui)+obj.+进行(jinxing)+v.” Structure
    5.4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Acknowledgements

(5)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冲击与我国自主减排目标
        1.1.2 节能减排的关键部门:建筑
        1.1.3 现阶段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形势严峻
        1.1.4 未来建筑碳排放达峰面临巨大挑战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贡献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1.2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基础核算研究
        2.1.3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2.1.4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达峰预测研究
        2.1.5 文献评述
    2.2 研究基础理论与理论框架
        2.2.1 IPAT模型
        2.2.2 本文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建筑部门历史碳减排量评估
    3.1 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的总体模型框架
    3.2 建筑部门碳排放强度的表征
        3.2.1 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的现状
        3.2.2 建筑部门碳排放强度的现状
    3.3 碳减排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3.3.1 建筑碳排放强度的Kaya恒等式
        3.3.2 STIRPAT模型与线性回归
        3.3.3 指数分解分析
        3.3.4 二氧化碳减排强度与总量的测算
        3.3.5 数据来源
    3.4 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结果
        3.4.1 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3.4.2 碳排放强度分解结果
        3.4.3 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建筑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解耦效应分析
    4.1 解耦效应分析的总体模型框架
    4.2 解耦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
        4.2.1 基于Tapio指数的解耦分析
        4.2.2 碳排放库兹涅兹曲线模型
        4.2.3 数据来源
    4.3 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的解耦效应
        4.3.1 解耦效应的结果分析
        4.3.2 解耦效应的稳健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部门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
    5.1 达峰情景分析的总体模型框架
    5.2 静态情景分析模型的构建
        5.2.1 情景分析的适用性及步骤
        5.2.2 建筑碳排放总量的排放模型
        5.2.3 静态情景设计与参数设定
    5.3 动态情景分析模型的构建
        5.3.1 静态情景分析的局限性
        5.3.2 动态情景分析的适用性
        5.3.3 动态情景设计与参数设定
    5.4 建筑碳排放达峰静态情景与动态情景模拟结果
        5.4.1 碳排放达峰静态情景分析结果
        5.4.2 碳排放达峰动态情景分析结果
        5.4.3 未来建筑能耗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6.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历程简述
    6.2 “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与现阶段的主要存在问题
    6.3 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建议
        6.3.1 推行建筑能耗总量与强度控制工作
        6.3.2 更高标准的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工作
        6.3.3 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应用
        6.3.4 有序推进建设模式转变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效果评价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分类
        1.2.2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1.2.3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技术创新定量关系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效果评价:基于国际视角的研究
    2.1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2.1.1 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
        2.1.2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框架的构建
        2.1.3 聚合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2.1.4 具体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2.2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2.2.1 研究样本与数据
        2.2.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结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效果评价:基于国内视角的研究
    3.1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框架的构建
    3.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3.2.1 研究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3.2.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3.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3.3.1 结果与讨论
        3.3.2 结论
    3.4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规模效果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基于国际视角的研究
    4.1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4.1.1 研究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4.1.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4.2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4.2.1 实证结果
        4.2.2 分析讨论
        4.2.3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基于国内视角的研究
    5.1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5.1.1 研究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5.1.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5.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2.1 实证结果
        5.2.2 分析讨论
        5.2.3 结论
    5.3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技术创新效果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演化发展研究:基于典型国家的分析
    6.1 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的演化分析
        6.1.1 石油危机助力可再生能源起步
        6.1.2 环境保护促进可再生能源稳定发展
        6.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6.1.4 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引领新能源革命
    6.2 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的演进分析
        6.2.1 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演进分析
        6.2.2 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演进分析
        6.2.3 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演进分析
        6.2.4 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演进分析
    6.3 可再生能源政策演化发展规律:基于典型国家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取向建议
    7.1 整体思路
    7.2 战略定位,技术引领
    7.3 布局优化,政策协同
    7.4 配额支撑,市场增效
    7.5 立法保障,动态调整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自然空气条件下全细胞催化光生物学制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氢能源的特点
        1.1.1 氢能源来源多样
        1.1.2 氢能源清洁高效
        1.1.3 氢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互联媒介
        1.1.4 氢能源是理想的大规模应用储能介质
        1.1.5 氢能源应用场景灵活丰富
        1.1.6 氢能源安全
        1.1.7 氢氧燃料电池
    1.2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1.2.1 中国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1.2.2 美国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1.2.3 日本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1.2.4 欧盟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1.2.5 氢能源国际组织的发展现状
    1.3 氢能源的制备方法
        1.3.1 天然气重整制氢
        1.3.2 煤气化制氢
        1.3.3 生物质气化制氢
        1.3.4 生物质衍生液体重整制氢
        1.3.5 电解水制氢
        1.3.6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
        1.3.7 光电化学裂解水制氢
        1.3.8 光生物学制氢
        1.3.9 微生物生物质转化制氢
    1.4 氢能源的展望和机遇
    1.5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 莱茵衣藻自然空气条件下光生物学制氢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莱茵衣藻培养体系中氢氧含量结果分析
        2.3.2 莱茵衣藻絮凝结果分析
        2.3.3 莱茵衣藻培养体系pH结果分析
        2.3.4 莱茵衣藻叶绿素含量结果分析
        2.3.5 莱茵衣藻细胞及线粒体活性结果分析
    2.4 总结
第3章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自然空气条件下光生物学制氢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步骤
        3.2.2.1 大肠杆菌 MG1655 菌株复苏以及 MG1655 菌株基因组 DNA 提取
        3.2.2.2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大小亚基基因扩增以及表达载体质粒构建
        3.2.2.3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超表达菌株构建
        3.2.2.4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超表达菌株氢酶Ⅰ表达验证
        3.2.2.5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超表达菌株产氢能力气相色谱分析
        3.2.2.6 纳米金团簇合成步骤以及纳米金团簇光谱吸收测定
        3.2.2.7 纳米金团簇-转基因大肠杆菌杂合制氢体系制备及其产氢效果分析
        3.2.2.8 杂合制氢体系中大肠杆菌菌体内金元素含量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大小亚基基因扩增结果分析
        3.3.2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大小亚基表达载体质粒构建结果分析
        3.3.3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超表达菌株构建结果分析
        3.3.4 大肠杆菌镍铁氢酶Ⅰ超表达菌株产氢结果分析
        3.3.5 纳米金团簇合成结果分析
        3.3.6 纳米金团簇-转基因大肠杆菌杂合体系产氢结果分析
        3.3.7 杂合制氢体系中大肠杆菌菌体内金元素含量分析
    3.4 总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现状
    1.2 发展趋势
2 低成本技术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信息技术将重塑能源未来
4 颠覆性技术是未来能源最大变数
    4.1 油气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4.2 氢能源技术
    4.3 储能技术
    4.4 可控核聚变技术
5 结论

(9)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1.1.2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经验事实
        1.1.3 气候变化与能源的耦合关系
        1.1.4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已采取的行动
        1.1.5 中国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源
        2.1.2 能源系统
        2.1.3 能源系统转型
        2.1.4 气候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与科斯定理
        2.2.3 脱钩理论
        2.2.4 气候变化经济学模型
    2.3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2.3.2 文献数量
        2.3.3 作者分析
        2.3.4 研究机构分析
        2.3.5 期刊分析
        2.3.6 研究热点
        2.3.7 研究进展评析
第三章 全球及主要区域能源消费经验事实
    3.1 数据来源
    3.2 全球能源消费演变特点
        3.2.1 一次能源消费
        3.2.2 二次能源消费
    3.3 能源人均消费均衡性测度
        3.3.1 均衡性测度方法
        3.3.2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分解
        3.3.3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分项分解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变化响应格局
    4.1 研究基础
        4.1.1 数据来源
        4.1.2 预测模型
        4.1.3 气候情景设定
        4.1.4 研究区域
    4.2 不同温升情景一次能源变化响应
        4.2.1 全球一次能源的响应特征
        4.2.2 主要区域一次能源的响应
    4.3 不同温升情景二次能源变化响应
        4.3.1 全球二次能源的响应
        4.3.2 主要区域二次能源的响应
    4.4 不同温升情景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
        4.4.1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变化影响因子贡献分解
        4.4.2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量贡献分解测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温升情景区域能源投资缺口和政策成本
    5.1 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现状
    5.2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缺口
        5.2.1 不同温升情景未来能源投资
        5.2.2 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
    5.3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的政策成本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投资缺口及政策成本
    6.1 数据来源
    6.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系统响应
        6.2.1 一次能源响应
        6.2.2 二次能源响应
    6.3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净投资缺口
        6.3.1 中国能源投资现状
        6.3.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未来能源投资
        6.3.3 考虑碳税前提下中国的能源投资缺口
    6.4 不同温升目标中国政策成本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1.1.2 能源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1.3 家庭部门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
        1.1.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问题突出
    1.2 基本概念
        1.2.1 能源相关概念
        1.2.2 能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1.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1.3.3 家庭能源转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模式变动
    2.1 家庭能源消费和属性得分计算
        2.1.1 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2.1.2 能源属性赋值与计算
    2.2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量变化
        2.2.1 能源实物量消费
        2.2.2 有效能消费
    2.3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2.4 农村能源属性变化
    2.5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变动
    2.6 影响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2.7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2.7.1 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2.7.2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
    3.1 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分布
        3.1.1 太阳能
        3.1.2 生物质能
        3.1.3 风能
        3.1.4 水能
    3.2 农村太阳能节能潜力
        3.2.1 太阳能利用发展
        3.2.2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潜力
        3.2.3 太阳灶节能潜力
        3.2.4 太阳能暖房节能潜力
        3.2.5 小型光伏节能潜力
    3.3 农村生物质沼气节能潜力
        3.3.1 沼气利用发展
        3.3.2 户用沼气池节能潜力
        3.3.3 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潜力
        3.3.4 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化利用方式
    3.4 农村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3.4.1 小型风电利用发展
        3.4.2 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3.5 农村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3.5.1 微型水电利用发展
        3.5.2 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3.6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潜力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节能潜力的农村能源消费预测
    4.1 农村能源消费量预测
        4.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4.1.2 能源消费量预测
    4.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预测
        4.2.1 马尔可夫链预测
        4.2.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概率转移矩阵
        4.2.3 无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4.2.4 有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4.2.5 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效益评估—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5.1 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5.1.1 热水器分类
        5.1.2 工作原理
    5.2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区概况
    5.3 调研数据
        5.3.1 问卷分布及家庭基本情况
        5.3.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
        5.3.3 热水器实际使用情况
    5.4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与效益计算
        5.4.1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
        5.4.2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辐射量计算方法
        5.4.3 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计算方法
        5.4.4 太阳能热水器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5.5 太阳能热水器效益评价
        5.5.1 太阳能热水器理论转换热量和有效利用热量
        5.5.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
        5.5.3 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
        5.5.4 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影响
        5.5.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前景
        5.5.6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发展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压力CO2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D]. 张海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 [2]专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韩文科:我国氢能发展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J]. 郑挺颖,罗梦雁,于宝源,宋潇阳. 环境与生活, 2021(05)
  • [3]考虑能量品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研究[D]. 胡枭.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D]. 杜德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D]. 马敏达. 重庆大学, 2020(02)
  • [6]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效果评价及其发展研究[D]. 刘文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自然空气条件下全细胞催化光生物学制氢[D]. 陈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8]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 金之钧,白振瑞,杨雷.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5)
  • [9]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 孙红杰.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D]. 洪振国.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太阳能——未来能源的主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