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度倾斜下颌第三磨牙作固定基牙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载宇[1](2019)在《牙周致病菌对全身骨密度影响的表型研究&病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牙周炎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与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紧密联系,且研究证明牙周致病菌入血,引起一系列反应,可导致多种全身疾病。有学者通过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得出结论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二者之间的相关度极高。本文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牙周致病菌入血后导致的全身骨质变化。方法:将18只SD大鼠(雌性,16周龄)分为:对照组(WT)9只与牙周炎(PD)组9只,将实验组大鼠在全麻后用丝线进行牙周结扎,定期提取牙周结扎丝、全血、血清进行PCR和ELISA检测,PCR用以检测结扎丝和血液中的牙周致病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来检测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并通过Micro CT扫描分析、HE染色、TRAP染色检测全身骨质情况。结果:SD大鼠的牙周炎模型,造模成功,P.g、A.a、F.n细菌入血,实验组全身炎症介质水平IL-6、TNF-α远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BGP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CTX-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cro CT、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全身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数量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性SD大鼠可检测出有牙周致病菌P.g、A.a、F.n,进入全身血循环,引起IL-6、TNF-α升高,CTX-1水平增高,可能与全身骨密度降低有一定关联。
任伯义[2](2017)在《连接体处基牙不同肩台宽度对全锆固定桥强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旨在采用牙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工艺技术,制作后牙三单位全锆固定桥,研究全锆固定桥连接体处基牙不同肩台宽度对固定桥强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对临床全锆固定桥牙体预备及修复体制作提供参考。方法:1底座及基牙的制作通过对标准下颌模型的底座以及基牙进行设计,参考《口腔修复学》教材中固定义齿的基牙预备原则进行牙体预备。选取模型中右下第一磨牙缺失,右下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的三单位全锆固定桥设计。基牙的牙体预备标准为:面均匀磨除1.5mm,轴面磨除1.0mm,轴面聚合度为8°,刃状或平龈内线角圆钝的直角肩台,各部位无倒凹、无应力集中区。根据实验设计右下第二前磨牙肩台宽度为1.0mm,右下第二磨牙肩台宽度分别为刃状、0.5mm、1.0mm。2金属代型制作将设计好的底座以及基牙预备体利用加成硅橡胶印模材制备印模,选择专用的铸造蜡以1:1的比例制作底座及基牙预备体蜡型,按标准流程包埋、铸造、打磨、喷砂完成金属代型的制作。3修复体的制作将金属底座以及基牙代型利用加成硅橡胶模仿牙周膜组合之后,用橡皮泥固定在扫描仪观测台上,用3Shape TRIOS 2光学印模扫描出预备体的3D数字化模型,随即将数据导入到3shape Dental System软件,系统会生成标准形态的修复体。根据第三版《口腔解剖生理学》关于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形态的描述,利用虚拟调刀修整至实验所需基牙面厚度为1.5mm,轴壁厚度为1.0mm,连接体横截面积为16mm2的近矩形截面,连接体龈以及颊舌外展隙为“U”型,曲率半径均为0.90mm,冠边缘处与金属代型的肩台平滑相接。即全锆固定桥右下第二前磨牙的肩台宽度为1.0mm,右下第二磨牙的肩台宽度分别为刃状、0.5mm、1.0mm,然后把所得到的数据传递给cam切割机。采用赛瓷系列氧化锆加工18个全锆固定桥。具体分组:右下第二磨牙的肩台宽度刃状、0.5mm、1.0mm各6个,分别定为a、b、c组。4抗压缩破坏力实验将制作完成的全锆固定桥用dmg树脂水门汀分别粘固于金属代型上,指压就位,以50n的垂直力持续加压10分钟,去除多余的粘固剂,在37℃蒸馏水存储24小时后备用。将粘结好的全锆固定桥按顺序依次置于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强度测试,加载头以0.5mm/min的恒定速度垂直加载于金属垫衬垫硅橡胶缓冲材料的桥体上,直至全锆固定桥破坏为止,记录数值。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kolmogorov-smirnov和shapiro-wilk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ɑ=0.1)。levene检验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ɑ=0.1)。在本次实验数据均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p>0.1),实验数据可以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x?)。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肩台宽度全锆固定桥的抗压缩破坏力有无组间差别,若组间有差别再用student-newman-keuls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6全锆固定桥样本断裂分析利用高速摄像机和数码光学显微镜对所有的18例全锆固定桥样本进行断裂分析。结果:1各组全锆固定桥的抗压缩破坏力值a组(刃状肩台):(4457.33?564.06)n;b组(0.5mm肩台):(6439.65?551.32)n;c组(1.0mm肩台):(6513.00?609.38)n。2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各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对各组全锆固定桥的抗压缩破坏力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的抗压缩破坏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组间存在差异。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样本观察利用高速摄像机和数码光学显微镜对所有的18例全锆固定桥样本进行断裂分析。所有全锆固定桥的实验样本均为远中连接体处的斜型折裂。A组与B组的断裂均越过固位体边缘的外缘和内缘,表现为累及固位体组织面的断裂,裂纹起源于固位体边缘的拉应力集中区,通过连接体,然后向加载点扩展延伸至断裂破坏;C组的断裂表现为越过固位体边缘外缘,未越过其内缘,故未累及固位体组织面,裂纹源于连接体龈端的拉应力集中区,通过连接体,然后向加载点扩展延伸至断裂破坏。结论:1全锆固定桥连接体处基牙肩台宽度为0.5mm和1.0mm的强度显着优于刃状肩台的强度,而宽度为0.5mm和1.0mm的强度无统计学差异,建议临床全锆固定桥基牙肩台宽度预备在0.5mm以上,才能提高其强度。2全锆固定桥连接体处基牙肩台宽度为刃状和0.5mm的断裂形式与1.0mm肩台的断裂形式不同。肩台宽度为刃状和0.5mm的全锆固定桥断裂均越过固位体边缘的外缘和内缘,表现为累及固位体组织面的断裂,肩台宽度为1.0mm的全锆固定桥断裂越过固位体边缘外缘,未越过其内缘,表现为未累及固位体组织面的断裂。
孙艳艳[3](2017)在《磁性附着体义齿临床病例报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义齿在修复缺损与缺失牙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并实施磁性附着体修复的10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在50至90岁之间,平均年龄72岁。所有患者都为牙列缺损,同时保有不同数目的剩余牙齿为残根、残冠。松动度不足二度,经过完善的牙体牙周治疗。10例患者一共设置19只Magfit磁性附着体,其中MagfitMD800型设置数量为10只,MagfitEX600型设置数量为9只。共修复磁性附着体义齿12件,其中包括:全口覆盖义齿5件、卡环与磁性附着体联合固位的可摘部分义齿6件、上颌修补义齿1件。修复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全身性疾病,口外检查颞下颌关节和开口度有无异常。对患者口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影像学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口腔内余留牙健康状况。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治疗方法、过程及所需要的费用。患者知情同意,最后确定修复治疗方案。修复中,经过完善根管治疗2周后,患牙叩(-)、无不适,基牙牙体预备,齐龈截冠,预备根管,制取桩道印模。衔铁蜡型完全覆盖根面。衔铁高于根面的部分应形成钝角,依根面的大小选择600型号或800型号的磁性附着体。镍铬合金铸造完成、抛光,用富士粘接剂将其粘固于根管内。将磁铁准确固定在衔铁表面,制取终印模。制作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8例患者10件义齿选择使用维他林金属支架或钛支架。患者在粘固磁铁前试戴义齿2周无不适后,用自凝塑料粘固磁铁。自凝塑料结固,打磨抛光,完成义齿修复。修复后6个月,患者来医院复查。通过患者对义齿的咀嚼功能、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语言功能等5项和义齿总体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了解修复治疗的效果和义齿的使用情况。通过检查义齿的完整性、基牙牙周情况、有无龋坏、粘膜是否有压痛,作出客观的临床评价。结果:10组病例患者均有过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经历。10组病例患者对磁铁粘固后6个月义齿的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均高于磁铁粘固前义齿的咀嚼功能的满意度。患者对磁铁粘固后6个月义齿的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语言功能、义齿总体满意度均较高。12件义齿获得了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满足了所有患者的要求。12件义齿未发现义齿固位不良、衔铁脱落、继发龋坏、基牙松动、义齿折断、义齿翘动、牙龈炎等不良现象。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对修复缺损牙列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明显提高义齿的固位力,提高稳定性,改善美观性与舒适性,在适宜的情形下,磁性附着体义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何心典[4](2016)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临床上许多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错畸形,对于因牙缺失引起邻牙倾斜或对牙伸长、牙列存在散在间隙以及龈下残根等,传统修复方法较难设计出完美的修复体,或者修复后极易出现问题。并且对修复体的设计、功能、美观、卫生和质量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而且在修复的过程中也可能损伤牙体和牙周组织健康。若修复前先通过正畸方法解除拥挤、调整缺牙间隙的大小以及基牙的位置等,去除病理性错因素后,再行义齿修复往往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
施政[5](2016)在《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对牙合龈间隙不足患者实施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验证在牙合龈间隙不足时的可摘局部义齿中使用侧向球帽式附着体的修复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附着体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修复科就诊,因牙列缺损伴牙合龈间隙不足需附着体修复的患者19例,其中男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岁,纳入标准:(1)牙合龈间隙在4.06.0mm,非固定桥适应证患者;(2)对美观要求较高者;(3)基牙无松动或松动≤Ⅰ°,牙周健康,牙槽骨吸收≤牙根长1/3的正常牙或经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4)无肢体障碍性疾病及生活不能治理的患者。19例修复病例中,肯氏Ⅰ类11例(其中覆盖式半口义齿3例),肯氏Ⅱ类6例,肯氏Ⅲ类1例,肯氏Ⅳ类1例,均采用侧向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观察116个月,以患者主观感觉和临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戴牙后无主观不适,义齿稳固,咀嚼有力,美观,舒适,摘戴方便,且检查基牙无疼痛或松动,牙龈健康,基托与黏膜密贴,黏膜无明显红肿溃疡,视为满意。患者自觉不适,义齿摘戴困难,咀嚼效率低,义齿松动脱落,异物感明显以及出现基牙松动,义齿固位不佳或稳定性差,基托与黏膜不密贴或有明显疼痛等,经调整扔不能达到者视为不满意。结果:经116个月随访观察,19例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18例,无主观不适,义齿稳固,咀嚼有力,美观,舒适,摘戴自如。附着体冠或核及基牙无松动或疼痛,牙龈健康,基托与黏膜密贴,无黏膜红肿溃疡。有效率为95%。1例侧向球帽固位半口覆盖义齿修复后3个月出现附着体基牙松动,牙龈红肿,基托下局部黏膜红肿溃疡,义齿固位欠佳,后经重新调整咬合,重衬基托组织面,义齿缓戴后一周后缓解。结论: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可以明显降低牙列缺损伴牙合龈间隙不足时使用常规附着体修复的难度,扩大适应范围,并可在获得良好的固位与稳定的同时,起到保护基牙,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吴娴[6](2011)在《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对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双端固定桥应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近中不同倾斜角度的第三磨牙作为基牙后受力时修复体、牙体组织及牙周膜的应力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1)选择一名健康志愿者,对其眼眶下缘至颏部下缘行螺旋CT扫描获得断层图像,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桥的三维实体模型。(2)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建立牙周膜、硬骨板、修复体、松质骨及皮质骨等组织,建立三维有限元的数学模型。(3)给不同部分赋予不同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边界约束条件,于修复体的颊尖的舌斜面沿牙长轴垂直及倾斜45°加载300N的力,分析在第三磨牙近中倾斜0°、10°、20°、30°及40°情况下修复体、牙体以及牙周膜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1)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牙齿、修复体、牙周膜和牙槽骨,共有4260835个单元和739986个节点。(2)垂直载荷下,修复体应力集中于连接体表面,牙体及牙周膜应力集中于牙颈部,第三磨牙近中根尖也有应力集中现象。随着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的增加,等效应力极值增加。第三磨牙倾斜30°时,第三磨牙近中牙颈部牙周膜等效应力极值剧增,约为0°时的2.4倍。(3)倾斜载荷下,修复体应力仍集中于连接体表面,牙体组织应力集中于前磨牙的根中部,第三磨牙远颊侧牙颈部及近中根尖部。牙周组织的应力集中于前磨牙的颊侧牙颈部以及第三磨牙的远颊根中部。第三磨牙倾斜30°时,第三磨牙远颊根的牙周膜等效应力极值急剧增加。(4)同等载荷时,倾斜载荷下牙周膜和牙体组织的等效应力极值大于垂直载荷下的等效应力极值。结论:(1)采用CT扫描,结合Mimics软件和Ansys软件,可以建立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较高的三维有限模型。(2)无论垂直载荷还是倾斜载荷下,修复体的应力集中于连接体表面。(3)当牙齿倾斜角度大于30°时,不适宜作为固定桥的基牙。(4)固定桥修复时,应适当降低牙尖斜度,减小基牙的侧向力。
满云娜[7](2010)在《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保留末端松动基牙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保留KennedyIII牙列缺损末端松动基牙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KennedyIII牙列缺损,末端基牙松动伴有牙周骨内缺损,拟行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20例。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保留末端松动基牙10例,作为试验组。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保留末端松动基牙1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并在牙周检查表上记录治疗后两组夹板范围内所有基牙0月,3月,6月的牙周指标:PD、CAL、BI、TM,测定咀嚼效率,拍摄末端松动基牙x线根尖片,拍摄口内数码照片。经过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各项指标变化,并使用事先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比较治疗后0、3、6月试验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示:将10例接受牙周植骨术的末端基牙记为“术牙”,夹板范围内其他牙记为“基牙”进行计算。术牙和基牙各自的PD值在3个时点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呈下降趋势。术牙CAL值在3个时点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下降趋势。基牙的CAL值在3个时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夹板戴用后未对基牙造成牙周损伤。联合治疗后0、3、6月测得夹板范围内所有基牙BI值显示:随时点变化BI均值减小,各时点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时点变化咀嚼效能显着提高(P<0.05)。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中基牙牙槽骨无继续吸收,术牙骨量均有-定程度增加;2)比较治疗后0、6月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的PD,CAL值基线情况(0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两组末端基牙PD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AL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咀嚼效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促进末端基牙牙周组织再生,而对修复后咀嚼效率的改善较单纯夹板修复无明显促进作用。比较两组治疗后6月x线片,均显示末端基牙骨质无继续吸收,试验组牙槽骨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1)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修复KennedyIII牙列缺损保留末端松动基牙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2)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前提下,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是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保留松动牙较好的修复治疗方式之-;3)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发现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固定可有效促进末端松动基牙牙周组织的修复重建。
李德利[8](2008)在《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周炎的修复治疗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床上通常使用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等恒久性牙周夹板对患者口内牙周基础治疗后仍然松动的余留牙进行稳定,以达到降低牙齿松动度、分散牙合力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及舒适度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牙周夹板的治疗作用及效果大都基于临床观察,缺乏严格有效的科学依据。为了证明并评价各类牙周夹板的真实治疗作用,同时对比其应用后相互间的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本课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实验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建立固定、可摘及套筒冠三种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牙周状况下应用三种夹板后牙周膜内应力分布的差异,为不同牙周状况下合理选择夹板类型提供临床设计的科学依据,以改善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几何模型的调整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精细调整已建立的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几何模型(包括牙列、牙槽骨及牙周膜等),并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以验证模型调整后的的有效性,从而为完整牙列和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提供有效平台。第二部分完整牙列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修整精细调整后的下颌牙槽骨,建立不同牙槽骨高度下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牙槽骨高度下应用三种夹板后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及彼此间的差异,从而为不同的牙周状况下选择较为适合的夹板类型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已建立的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牙列缺损的几何模型并完成不同牙槽骨高度下,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分析随着牙槽骨的不断吸收,应用三种夹板后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及其差异,从而为临床上牙列缺损后的牙周病患者进行夹板修复治疗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结果:第一部分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几何模型的调整及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课题设计要求,完成下颌牙列的精细调整,使模型尽可能符合临床实际状况,加载后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所施加载荷的大小及方向不同,得到如下分析结果:1.前牙牙根唇侧颈部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以尖牙牙周膜内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最低。2.在前磨牙区,第二前磨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要比第一前磨牙大,位于牙根近中舌侧颈部。3.磨牙的牙颈部、根分叉处及近中根根尖部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第二磨牙比第一磨牙的牙周膜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大。第二部分完整牙列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已完成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加载并对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值作进一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一)相同牙槽骨吸收情况下,不同牙周夹板应用后,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变化及彼此间的差异1.三类牙周夹板应用后,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均不同程度的降低。2.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可显着降低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值,明显优于可摘牙周夹板。3.可摘牙周夹板连接体的设计不同,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亦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用设计一易导致修复后尖牙区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改用设计二,增加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的小连接体后可以降低余留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值。二)不同牙槽骨高度下,同一牙周夹板修复前后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变化及彼此间的差异1.三种牙周夹板应用后,从牙槽骨未吸收至吸收1/3,牙周膜最大Von Mises应力值降低最明显,而由牙槽骨吸收1/3至吸收1/2时应力变化较小。2.采用设计一制作的可摘牙周夹板易造成尖牙区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因而需要加强对尖牙的保护作用。随牙槽骨不断吸收,尖牙应力增加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第三部分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牙列缺损后已完成建模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进一步分析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值,得到如下结果:一)牙列缺损前后应用不同类型牙周夹板修复后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变化及彼此间的差异1.第一前磨牙在牙列缺损后没有直接临近缺隙区,因此在受力过程中,所分担的载荷相对较少,其应力值变化也最小。2.第二磨牙的牙周膜面积大于第二前磨牙,因此其分担缺失第一磨牙的载荷相对较多。3.临床上应格外注意检查尖牙的牙周状况,一旦其牙周状况不良,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可摘牙周夹板进行松动牙齿的稳定及缺失牙齿的修复治疗。二)相同牙槽骨吸收情况下,应用不同类型牙周夹板后牙周膜内应力的比较1.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应用后,各基牙最大Von Mises应力均明显降低。2.可摘牙周夹板难以限制各基牙的运动方向,施加载荷后,其牙周膜内的应力明显增大,高于修复前。其中以尖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增大最为显着。3.应用三种牙周夹板后,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各基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及压应力大致相同,固定夹板各基牙拉应力均高于套筒冠牙周夹板,但随着牙槽骨的吸收,这种差别越发不明显。4.当使用可摘牙周夹板时,若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牙周病有较大复发可能时应慎重使用,尤其应注意尖牙的保护。结论:1.牙列完整情况下,三类牙周夹板应用后均可降低牙周膜内的应力,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优于可摘牙周夹板,两者间差别不明显。2.在牙齿缺失的情况下,应用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后仍可以降低各基牙牙周膜内的应力,说明此两类夹板的治疗作用是非常显着的。可摘夹板应用后,牙周膜内的应力呈上升趋势,高于修复前,相对于前两类夹板,其稳定作用较差。3.不同的连接体设计会带来不同的牙周膜内应力分布,连接体可以有效的发挥传递应力的作用。4.牙列缺损后,使用固定及套筒冠牙周夹板,尖牙内的最大主应力增加均较为明显,但剪应力下降显着;可摘牙周夹板尖牙应力增加较为显着。提示临床上,进行夹板修复治疗尤其是可摘牙周夹板,应注意检查尖牙的牙周支持能力。
贺瑞[9](2007)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回访》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治疗前及戴用长达5.5-7.0年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了解其远期临床疗效,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设计提供随访参考数据。方法:回访2000.1-2001.12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经牙周综合治疗后进行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患者9例,共制作套筒冠义齿13件,基牙共计90颗,其中Ⅰ°-Ⅲ°松动牙82颗,追踪观察时间为5.5-7.0年。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主观感觉;利用临床检查了解患牙修复前、后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的变化;套筒冠内冠边缘密合性、与龈缘关系等。结合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结果来评价以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说明:被回访的9名患者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是基本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3.3%;经修复治疗后,将他们的90颗基牙同修复前比较,绝大多数患牙松动度逐渐变小。修复前、后松动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6颗基牙的牙龈虽出现了轻度的炎症,但均未探及牙周袋;3名患者的5个牙位出现了外冠崩瓷的问题。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者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治疗方法,患者对义齿的修复效果较满意,结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李堃[10](2007)在《牙周探诊重复性比较及牙周病松动前牙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牙周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要求探诊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而探针类型对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Williams探针临床应用最广泛,Florida探针在国内刚开始使用,本实验首先对这两种探针的测量重复性进行了比较。松牙固定术是固定牙周病松动牙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往临床研究的评价标准比较粗略,临床资料的搜集不够系统。本实验采用多种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四种牙周指数、咬合力和X线片,结合患者的四项主观满意度,对暂时性夹板和恒久性夹板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评价。本课题旨积累牙周探诊和夹板固定的临床资料;为两种探针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常见牙周治疗的近、远期疗效评估提供临床研究经验。目的:比较了Williams探针和Florida探针,测量探诊深度的重复性和工作特点,确保探诊技术准确可靠地用于夹板的疗效评价。然后采用同一纳入标准,选择牙周病导致前牙松动的患者,分别用树脂夹板和烤瓷冠桥进行固定;观察固定后半年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松牙固定方案,提供重要参考。方法:①探诊深度的重复性:选择2005年在我院就诊的1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入Williams探针组和Florida探针组。245颗牙齿共测量了4次PD值,洁牙前、后各两次,获得5880个位点值。比较1、2次的测量值计算洁牙前的重复性,比较3、4次的测量值计算洁牙后的重复性。②牙周夹板的疗效a.选择2005~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因牙周炎导致前牙松动的患者26例。尼龙丝加强树脂夹板组患者16例,保存松动III°的患牙,行双侧结扎固定;烤瓷冠桥组患者10例,拔除松动III°的患牙,3月后行烤瓷桥修复。b.纳入临床试验的患者分别于初诊、术后0月、术后3月、术后6月四个时间点:拍摄根尖X线片、口内数码照片;记录牙周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 PLI )、探诊出血( bleeding on probing, BOP )的值;记录松动度、最大咬合力和主观满意度的变化。c.所有患者夹板固定前行全口龈上、下洁治,PD值超过4mm的位点行局部袋内壁刮治术,术后3月及6月复诊时行夹板区龈上洁治。结果:①探诊深度的重复性:Williams探针和Florida探针测量PD值均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可靠地应用于牙周病临床研究。②牙周夹板的疗效a.牙周指数变化:树脂夹板组术后3月,PD值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3月至6月阶段无明显改变;烤瓷桥组的PD值术后6月时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D值的下降表明牙周炎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b.咬合力变化:两组夹板术后6月,咬合力均较术前显着提高,咬合无力症状改善。c.主观满意度变化:咬合力和舒适度均显着改善,两组夹板都有很高的患者接受度。树脂夹板的美观性和修复体质量在6月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烤瓷桥夹板的术后美观性显着提高;6月修复体质量无下降。d. X线检查是观察牙槽骨变化的直观指标,两组夹板术后6月牙槽骨密度和高度均有一定程度增长;但是该指标存在投射角度、曝光强度引起的误差,仅作为一个参考指标。结论:本研究比较了Williams手工探针和Florida电子探针测量的重复性和工作特点,同时取得了夹板固定的牙周病松动前牙,半年内系统、完整的临床资料。得出以下结论:①Williams探针和Florida探针重复性都很好,能准确可靠地用于牙周夹板的疗效评价。②两类夹板都是保存重度牙周炎松动前牙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患者接受度。树脂夹板更容易被拒绝拔牙或要求控制治疗费用的患者接受,烤瓷冠桥的远期疗效更加确切。③牙周指数用于夹板的疗效评估,较既往的良好、一般、较差的粗略评价方式准确性显着提高。结合患者主观满意度的调查,使医疗模式由单纯关注疾病的治疗效果,转入对患者心灵关怀的人性化层面。
二、重度倾斜下颌第三磨牙作固定基牙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度倾斜下颌第三磨牙作固定基牙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牙周致病菌对全身骨密度影响的表型研究&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SD大鼠体重统计结果 |
3.2 SD大鼠牙周炎模型构建 |
3.3 SD大鼠血液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
3.4 SD大鼠血清ELISA检测 |
3.5 SD大鼠Micro CT检查结果 |
3.6 SD大鼠标本切片染色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病例报告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致谢 |
(2)连接体处基牙不同肩台宽度对全锆固定桥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瓷固定桥连接体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磁性附着体义齿临床病例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 |
1. 病例一 |
2. 病例二 |
3. 病例三 |
4. 病例四 |
5. 病例五 |
6. 病例六 |
7. 病例七 |
8. 病例八 |
9. 病例九 |
10. 病例十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报告 |
病例报告一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二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三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方法 |
结果 |
病例报告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牙列缺损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固位装置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对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双端固定桥应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 三维有限元模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的双端固定桥修复垂直载荷 三维有限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的双端固定桥修复倾斜载荷 三维有限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保留末端松动基牙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3. 复查内容及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几何模型的调整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完整牙列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牙列缺损的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9)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回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材料 |
2 修复治疗前的准备 |
3 修复治疗 |
4 观察指标 |
4.1 患者的主观感觉 |
4.2 牙齿松动度 |
4.3 牙龈指数(GI) |
4.4 其他 |
4.5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问卷调查表结果 |
2 牙齿松动度 |
3 牙龈指数 |
4 临床综合疗效 |
5 其他 |
讨论 |
1 对基牙的影响 |
2 促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
3 对咀嚼效能的影响 |
4 对牙槽骨的影响 |
5 对固位力的影响 |
6 对美观、舒适度的影响 |
7 套筒冠修复后常见的临床问题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牙周探诊重复性比较及牙周病松动前牙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缩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牙周附着水平的测量方式 |
2. 暂时性牙周夹板的研究进展 |
3. 恒久性夹板的研究进展 |
正文 |
实验一 Williams 探针与 Florida 探针临床探诊重复性比较 |
1.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实验二 尼龙丝加强树脂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前牙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实验三 烤瓷冠桥固定重度牙周病松动前牙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重度倾斜下颌第三磨牙作固定基牙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牙周致病菌对全身骨密度影响的表型研究&病例报告[D]. 张载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连接体处基牙不同肩台宽度对全锆固定桥强度的影响[D]. 任伯义.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3]磁性附着体义齿临床病例报告分析[D]. 孙艳艳.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1)
- [4]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D]. 何心典.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5]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 施政.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6]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对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双端固定桥应力的影响[D]. 吴娴. 福建医科大学, 2011(10)
- [7]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冠桥保留末端松动基牙的疗效分析[D]. 满云娜.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3)
- [8]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夹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李德利. 北京大学, 2008(08)
- [9]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回访[D]. 贺瑞.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9)
- [10]牙周探诊重复性比较及牙周病松动前牙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D]. 李堃. 第四军医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