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 from Mixed Mineral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论文文献综述)
叶超,严伟平[1](2021)在《新型抑制剂y-As在硫砷分离中的抑制机理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多组黄铁矿、毒砂的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y-As在适宜的p H范围内能有效的抑制毒砂,大大地降低毒砂的可浮性,可有效的实现硫砷分离;通过对抑制剂的红外光谱图及药剂作用前后矿物Zeta电位变化图分析,初步探明了y-As的抑制机理; y-As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发现,其对毒砂矿物的抑制作用明显。
朱一民[2](2020)在《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收集了2019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浮选药剂的信息,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和废水处理六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郑文军[3](2019)在《大厂105号矿体铅锌分离无氰工艺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大厂105号特富矿体,铅锌硫化矿含量高,铅锌硫难分离,生产中长期使用氰化钠分离锌硫的现状,在优先浮铅采用无毒的腐殖酸钠+亚硫酸钠+硫酸锌组合抑制剂,丁胺黑药为捕收剂进行铅、锌硫分离;在锌硫分离中采用腐殖酸钠+石灰的组合抑制剂进行锌硫分离,铅锌回收率都获得了较高的指标,铅精矿含铅27.29%、铅回收率91.04%;锌精矿含锌48.76%、回收率92.18%。
敖顺福,乔吉波,王少东,刘志成,高连启,惠世和,孙立[4](2019)在《从硫精矿中浮选回收铅锌混合精矿的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某高硫铅锌矿选矿厂硫精矿含铅、锌较高,铅、锌主要分别赋存在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硫精矿中方铅矿、闪锌矿的粒度分别以微粒、细粒为主,且多为连生体,但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相对较好。为综合回收该硫精矿中的铅、锌金属,以石灰为黄铁矿抑制剂、硫酸铜为闪锌矿活化剂及DF-341为捕收剂,经1次粗选、2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后4次精选的工艺流程,粗精矿再磨细度-45μm占92%,获得了产率为3.16%、铅锌品位之和为54.96%的铅锌混合精矿。基于推荐的工艺流程,优化确定了合理的选矿工艺并选择了先进适用的选矿设备,建设了700 t/d再选车间投入生产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曾明[5](2019)在《新型组合抑制剂在铜砷矿物分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品位、易选铜矿资源越来越少,对于贫、细、杂高砷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15%的铜资源中,As:Cu之比为1:5。铜砷分离是目前浮选领域的一大难题,铜砷浮选分离时,由于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重金属离子,以及黄铜矿自溶解产生的Cu2+,这些重金属离子对毒砂存在活化作用,经Cu2+活化后的毒砂的可浮性与黄铜矿相近,这就造成了铜砷分离的比较困难。因此,要实现毒砂和黄铜矿的有效分离,对毒砂抑制剂的研制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论文针对铜砷矿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无机与有机”组合构成的新型组合抑制剂作为毒砂矿的高效抑制剂,论文以黄铜矿、毒砂单矿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各种浮选药剂对两者的分离效果。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抑制剂LAC对毒砂的抑制效果最佳,优于其它有机抑制剂,同时LAC对经Cu SO4活化后的毒砂有明显的去活化作用,Cu SO4能促进LAC对毒砂矿的抑制作用。在单一抑制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无机抑制与LAC”构成的组合抑制剂对铜砷矿(Cu2+活化)可浮性的影响,当Ca(Cl O)2与LAC用量为100mg/L+360mg/L时,此时毒砂矿的回收率为6.57%。采用Ca(Cl O)2与LAC组合处理人工混合铜砷矿(1:1)时,可得到铜品位为20.67%、回收率为96.27%的铜精矿,脱砷率达61.96%。与单一抑制剂相比,组合抑制剂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抑制剂,能成功实现铜砷混合矿的浮选分离。分析测试手段结果表明,抑制剂LAC及组合抑制剂能增强毒砂矿表面的亲水性,使毒砂矿表面电位向正向移动,同时能减弱丁基黄药在毒砂矿表面的吸附量,LAC和Ca(Cl O)2与LAC组合能促进毒砂矿表面砷离子的溶解。SEM-EDS结果表明,Ca(Cl O)2与LAC组合的抑制作用是由于Ca(Cl O)2的氧化作用与LAC的络合作用协同在毒砂表面形成并吸附了大量的亲水沉淀物。XPS结果表明,经Cu SO4活化后的毒砂矿表面铜离子与LAC中羧基等基团络合生成亲水性的络合物吸附在毒砂矿表面,增强LAC的抑制效果;TOF-SIMS分析结果表明,加入LAC后,毒砂矿表面羧基、苯环基团含量增加,LAC抑制毒砂起主要作用的是羧基基团。因此,采用LAC及Ca(Cl O)2与LAC组合抑制剂能有效的实现铜砷分离。
杨玉珠,周强[6](2018)在《2017年云南选矿年评》文中研究指明在广泛查阅2017年度国内矿业科技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对云南选矿工作者发表的选矿科技论文及云南选矿科技研究现状,从碎矿与磨矿、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及自动化、工艺矿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仇云华,黄勇彬,张慧,熊玉旺[7](2017)在《云南某低品位难选锡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云南某低品位锡铜多金属矿矿石复杂、难选的特性,开展了详细的选矿方案探索试验、浮选条件试验、重选试验、锡产品结构研究,最终采用"浮选—重选"工艺流程,在矿样含锡0.819%、铜0.322%、硫4.39%、砷0.740%、银62.60g/t的情况下,获得了铜精矿品位16.38%、回收率59.59%,锡精矿品位40.23%、回收率70.7%,锡富中矿品位3.35%、回收率6.52%,合计锡回收率77.22%的指标。同时,综合回收了银和硫,回收率分别为54%、82%。试验结果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磊,肖骏,邓春虎,李剑鹭[8](2016)在《某石英细脉型钨锡矿重-浮-分级磁选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国外某石英脉型钨锡矿中钨矿物以黑钨为主、钨锡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矿石特性,采用重-浮-磁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钨锡矿,即螺旋溜槽抛尾-摇床重选产出锡钨混合精矿,锡钨混合精矿浮选脱硫砷矿物,再分级强磁分离,分别产出锡精矿和钨精矿。全流程在原矿含Sn 0.64%、WO30.35%的条件下,得到了含Sn 60.21%、WO3 1.64%,Sn回收率为81.73%的锡精矿和含WO3 65.64%、Sn 0.69%,WO3回收率为69.42%的钨精矿。
杨玉珠,周强[9](2016)在《2015年云南选矿年评》文中研究表明在广泛查阅2015年度国内矿业科技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对云南选矿工作者发表的选矿科技论文,云南选矿科技工作研究现状,从碎矿与磨矿、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及自动化、工艺矿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李亚运[10](2016)在《硫化金铜矿浮选系统中硫和砷的迁移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湖北某矽卡岩型硫化金铜矿为例,对浮选法矽卡岩型硫化金铜矿选矿系统矿石组分中硫、砷元素的赋存和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浮选系统中的原矿、精矿、尾砂和选矿废水进行取样测试,展现了硫元素和砷元素在浮选系统中的迁移分布规律;结合尾砂毒性浸出试验和形态分析试验结果,评估了尾砂中砷的稳定性;采用化学物相法、XRD、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自动矿物分析仪)多手段的联合测试,诠释了原矿及浮选产品金铜精矿、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砂的构成物相及硫和砷元素的结合构型、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如下:1、浮选系统中的硫元素和砷元素迁移分布规律:(1)原矿中硫元素在浮选系统内的迁移分布比例依次为:金铜精矿>硫精矿>尾砂>损失>铁精矿。砷元素在浮选系统内的迁移分布比例依次为:尾砂>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选矿废水>损失。(2)砷元素形态Dold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各矿石中T1水溶态与T2可交换态砷含量极少,硫精矿和金铜精矿存在微量的T3羟基氧化态,铁精矿中存在微量的T4原生氧化铁态,各矿物中T5有机态及次生硫化铜态含量均极少,均含有一定量的T6原生硫化态,绝大部分则以T7残渣态存在。表明经过浮选过程后,微量的砷被氧化释放,但砷元素主要以T7残渣态存在的情况没有改变。2、尾砂中的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毒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尾矿中砷元素浸出值较低,暂不具备浸出毒性,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仅就砷元素而言,尾砂归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尾砂中砷元素98%以上均以残渣态形态存在,同时尾矿中砷的载体矿物为砷元素提供天然保护层,因而尾矿中砷元素其赋存状态较为稳定。尾矿库废水中,砷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原子荧光法的检出限,佐证了砷的赋存状态稳定,一般条件下难以释放到环境中。尾砂中砷的高度稳定性提示了尾砂综合利用的可行性。3、金铜矿中硫和砷元素的构成物相、结合构型、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1)硫元素在矿物中主要存在形式为磁性硫、硫酸盐硫和硫化物硫,在原矿、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硫元素均主要以硫化物存在,经过浮选工艺之后,硫化物富集至硫精矿和金铜精矿之中,磁性硫大多富集至铁精矿中,尾砂中全硫含量大大减少。砷元素在矿物中主要存在形式为氧化砷类、砷酸盐类、硫砷化物类和砷的其他形态。浮选系统中的原矿、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砷类,硫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砷酸盐类,原矿、硫精矿、金铜精矿、铁精矿和尾矿中均有一定量的砷硫化物存在,难氧化的砷其他形态含量较大,含量均在92%左右。(2)XRD图谱分析发现,原矿中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和斑铜矿以及脉石矿物石英、钙铁榴石和方解石;硫精矿中主要为黄铁矿、菱铁矿和石英;金铜精矿中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菱铁矿和石英;尾矿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和钙铁榴石;而尾矿中硫化矿可检测到的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透辉石。原矿、精矿、尾矿的XRD图谱分析结果中,未见含砷独立矿石的物相。(3)MLA测试结果表明,原矿中硫和砷元素共存的独立矿物为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毒砂,以毒砂为主,其中硫砷铜矿主要与黄铜矿、黄铁矿连生以及部分包裹在方解石内;砷黝铜矿包裹于石英内;毒砂主要以矿物单体存在,或是包裹微细磁黄铁矿颗粒。经过浮选过程后,与黄铁矿连生的砷黝铜矿转移至硫精矿中,与斑铜矿连生的硫砷铜矿,包裹于斑铜矿的砷黝铜矿、毒砂单体浮选至金铜精矿中。金铜精矿中主要为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毒砂,以砷黝铜矿为主。(4)硫砷矿石中砷的释放分析:原矿中氧化砷类物质占总砷的2.39%,这一部分氧化砷可能为部分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毒砂氧化产生的,毒砂中的部分[As S]2-被氧化成As(Ⅲ)或是As(Ⅴ)。在浮选过程中,碱性富氧条件对毒砂、砷黝铜矿影响较小,硫砷铜矿被氧化释放的可能性较大。表层尾矿优先氧化,这个过程可能氧化的含砷矿物为毒砂或是砷的载体矿物。
二、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 from Mixed Mineral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 from Mixed Mineral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抑制剂y-As在硫砷分离中的抑制机理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矿样制备及试验条件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黄铁矿和毒砂的单矿物试验研究 |
3.2 纯矿物的人工混合矿试验研究 |
4 检测分析 |
5 工业应用 |
6 结论 |
(2)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矿捕收剂 |
1.1 D25铅矿物捕收剂 |
1.2 KM捕收剂 |
1.3 BK 306铜捕收剂 |
1.4 捕收剂EP和丁基黄药组合 |
1.5 丁基黄药和丁基铵黑药混用 |
1.6 BK4及JD-Mo捕收剂 |
1.7 Y-89+戊基黄药混用 |
1.8 BK302捕收剂 |
1.9 BK906捕收剂 |
1.10 乙硫氮+3418A捕收剂 |
1.11 HCC、异戊基黄药组合 |
1.12 AT608A与丁基黄药组合 |
1.13 DF-341捕收剂 |
2 氧化矿捕收剂 |
2.1 GYB作为捕收剂 |
2.2 BK305捕收剂 |
2.3 油酸钠与曲拉通X-100组合药剂 |
2.4 BY-9和P86为组合捕收剂 |
2.5 油酸钠与苯甲羟肟酸组合 |
2.6 十二胺和油酸钠 混合 |
2.7 HYY与CF-813D捕收剂 |
2.8 CS-6捕收剂 |
2.9 YS-1#萤石捕收剂 |
2.10 捕收剂SH |
2.11 氧化铜矿捕收剂HZ |
2.12 BK317锂捕收剂 |
2.13 十二烷基硫酸钠 |
2.14 十二胺 |
2.15 TSY-15锂捕收剂 |
2.16 两性螯合捕收剂DTA-2与DRQ-3 |
2.17 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DYM-1 |
2.18 H106捕收剂 |
2.19 捕收剂DTL-1 |
2.20 苯甲羟肟酸(BHA)-铅配位离子捕收剂 |
2.21 F-716捕收剂 |
2.22 十二胺、十八胺、LU-1、LU-3捕收剂 |
2.23 油酸钠和聚醚P123组合捕收剂 |
2.24 辛基羟肟酸 |
2.25 锂辉石捕收剂EMBH |
2.26 乳酸对棉油酸进行改性 |
2.27 捕收剂RA915 |
2.28 油酸钠和苯甲羟肟酸组合捕收剂 |
2.29 磷酸酯药剂Gz92、氨类药剂AE35 |
3 浮选调整剂 |
3.1 活化剂乙二胺膦酸盐 |
3.2 BY-5抑制剂 |
3.3 石灰、TW、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组合药剂作 |
3.4 磷酸酯淀粉 |
3.5 LY-2抑制剂 |
3.6 黄薯树胶 |
3.7 CCMA811活化剂 |
3.8 活化剂X-45、KT-51 |
3.9 Ce3+活化剂 |
3.10 絮凝剂CMS |
3.11 抑制剂T11和TC |
3.12 ZA抑制剂 |
3.13 FS活化剂 |
3.14 SY铋抑制剂 |
3.15 组合抑制剂CHP |
3.16 H2O2 |
3.17 有机酸L-半胱氨酸 |
3.18 次氯酸钠和焦亚硫酸钠 |
3.19 TS复合活化剂 |
3.20 阻垢剂 |
3.21 聚乙二醇400、淀粉 |
3.22 LY和硫代硫酸钠 |
4 起泡剂 |
4.1 730A起泡剂 |
4.2 聚丙二醇单甲基醚(DPM)和聚丙二醇单丁基醚(DPB) |
5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 |
5.1 生命周期排放评价模型 |
5.2 普遍化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5.3 疏水碳链中碳原子数目对胺类捕收剂起泡性能的影响 |
5.4 油酸钠浮选体系中EPE型双亲嵌段共聚物 |
5.5 乳化捕收剂稳定性的影响 |
5.6 混合黄药自然条件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 |
6 选矿废水处理 |
6.1 聚合硫酸铁(PFS)、七水硫酸亚铁 |
6.2 同种类黄药在矿石浮选过程中,充气、搅拌、黄药浓度及种类分布影响 |
6.3 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 |
7 结 语 |
(3)大厂105号矿体铅锌分离无氰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石性质 |
2 试验方案 |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 磨矿细度试验 |
3.2 浮选浓度试验 |
3.3 抑制剂用量试验 |
3.4 闭路试验 |
4 结语 |
(4)从硫精矿中浮选回收铅锌混合精矿的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硫精矿性质 |
2 选矿工艺研究 |
2.1 工艺探讨 |
2.2 试验工艺流程及指标 |
3 选矿工艺设计 |
3.1 设计规模 |
3.2 设计工艺流程 |
3.3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4 选矿生产运行情况 |
5 结 语 |
(5)新型组合抑制剂在铜砷矿物分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砷资源概述 |
1.1.1 铜资源概述 |
1.1.2 铜矿物性质及用途 |
1.1.3 铜的质量标准 |
1.1.4 砷资源概述 |
1.1.5 毒砂的性质及用途 |
1.1.6 砷的危害 |
1.2 黄铜矿与毒砂的浮游性 |
1.2.1 黄铜矿浮游性 |
1.2.2 毒砂的浮游性 |
1.3 黄铜矿与毒砂的分离研究现状 |
1.3.1 高效捕收剂研究现状 |
1.3.2 毒砂抑制剂研究现状 |
1.3.3 其他方法分离铜砷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仪器、药剂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 |
2.1.1 单矿物 |
2.2 试验药剂和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
2.3.2 接触角测定 |
2.3.3 Zeta电位测定 |
2.3.4 吸附量测定 |
2.3.5 砷离子浓度测定 |
2.3.6 SEM-EDS分析 |
2.3.7 XPS分析 |
2.3.8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
第三章 黄铜矿和毒砂单矿物浮选行为研究 |
3.1 pH值对铜砷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捕收剂用量对铜砷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 活化剂对铜砷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 无机抑制剂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1 KMnO4用量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2 Ca(ClO)_2用量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3 CaO用量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4 Na_2SO_3用量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 有机抑制剂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1 CMC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2 腐殖酸钠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3 LAC对毒砂浮选行为的影响 |
3.6 抑制剂对铜、砷(CuSO4活化)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6.1 KMnO4用量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3.6.2 Ca(ClO)_2用量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3.6.3 CaO用量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3.6.4 LAC用量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3.7 组合抑制剂对铜砷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7.1 CaO+LAC对铜砷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7.2 Na_2SO_3+LAC对铜砷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7.3 Ca(ClO)_2+LAC对铜砷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8 人工混合铜砷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C及组合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毒砂矿物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
4.2 毒砂矿物表面Zeta电位测试与机理研究 |
4.2.1 捕收剂、活化剂对毒砂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4.2.2 抑制剂对毒砂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4.3 毒砂矿物表面丁基黄药吸附量的测定与机理研究 |
4.3.1 丁基黄药的波长λ与吸光度A0的关系曲线 |
4.3.2 丁基黄药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测定 |
4.3.3 活化剂对毒砂吸附丁基黄药的影响 |
4.3.4 抑制剂对毒砂矿物吸附丁基黄药的影响 |
4.4 LAC作用下毒砂矿溶解行为研究 |
4.5 不同条件下毒砂矿物表面SEM-EDS分析 |
4.6 不同条件下毒砂矿物表面XPS研究 |
4.6.1 毒砂单矿物XPS研究 |
4.6.2 LAC作用后毒砂矿物表面XPS研究 |
4.6.3 CuSO_4活化后毒砂矿物表面XPS研究 |
4.6.4 LAC作用后毒砂(Cu~(2+)活化)矿表面XPS研究 |
4.6.5 Ca(ClO)_2+LAC作用后毒砂(Cu~(2+)活化)表面XPS研究 |
4.7 不同条件下毒砂矿物表面TOF-SIMS研究 |
4.7.1 毒砂单矿物表面TOF-SIMS研究 |
4.7.2 LAC作用后毒砂表面TOF-SIMS研究 |
4.7.3 CuSO_4作用后毒砂表面TOF-SIMS研究 |
4.7.4 LAC作用后毒砂(Cu~(2+)活化)表面TOF-SIMS研究 |
4.7.5 Ca(ClO)_2+LAC作用后毒砂(Cu~(2+)活化)表面TOF-SIMS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6)2017年云南选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碎矿与磨矿 |
2 选矿工艺 |
2.1 铜矿的选矿及铜精矿除杂 |
2.2 钼矿、镍矿、铋矿的选矿 |
2.3 铅锌矿的选矿 |
2.4 铁矿的选矿及除杂 |
2.5 硫铁矿的选矿 |
2.6 锰矿的选矿 |
2.7 磷矿的选矿 |
2.8 锡矿脱硫 |
2.9 多金属矿的选矿 |
2.1 0 金矿和银矿的选矿 |
2.1 1 伴生金、银的综合回收 |
2.1 2 非金属矿的选矿 |
2.1 3 稀有金属矿的选矿 |
2.1 4 铝土矿的选矿 |
3 选矿药剂 |
4 选矿设备及自动化研究 |
5 工艺矿物学 |
6 综述性研究及其它 |
7 资源综合利用 |
8 结语 |
(7)云南某低品位难选锡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样性质分析 |
1.1 化学性质分析 |
1.2 工艺矿物学研究 |
2 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
2.1 入选粒度试验 |
2.2 铜硫混合浮选条件试验 |
2.3 脱锡浮选试验 |
2.4 铜硫分离及铜精矿降砷试验 |
2.5 浮选闭路试验 |
2.6 重选回收锡的试验 |
3 结论 |
(8)某石英细脉型钨锡矿重-浮-分级磁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矿性质 |
1.1 原矿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
1.2 原矿中钨、锡的赋存状态 |
1.3 主要金属矿物的构造和嵌布特性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原则工艺流程的确定 |
2.2 螺旋溜槽重选预先抛尾试验 |
2.3 螺旋溜槽混合精矿分级摇床重选-中矿再磨再选 |
2.4 摇床混合精矿浮选脱除硫砷 |
2.5 钨锡分离 |
2.5.1 粗细分级磁选试验 |
2.5.2 筛上产品干式磁选磁场强度条件试验 |
2.5.3 筛下产品湿式磁选磁场强度条件试验 |
2.5.4 钨锡分离全流程试验 |
2.6 重-浮-磁全流程试验 |
3 结论 |
(9)2015年云南选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碎矿与磨矿 |
2 选矿工艺 |
2. 1 铜镍矿的选矿 |
2. 2 铅锌矿的选矿 |
2. 3 铁矿的选矿及除杂 |
2. 4 钛磁铁矿的选矿 |
2. 5 钒矿的选矿 |
2. 6 磷矿的选矿 |
2. 7 锡矿、钨矿、锑矿和钼矿的选矿 |
2. 8 多金属矿的选矿及脱杂研究 |
2. 9 金矿和银矿的选矿 |
2. 10 伴生金、银的综合回收 |
2. 11 非金属矿的选矿 |
2. 12 铝土矿的选矿 |
3 选矿药剂 |
4 选矿设备及自动化研究 |
5 工艺矿物学 |
6 综述性研究及其它 |
7 资源再利用 |
8 尾矿库 |
9 结语 |
(10)硫化金铜矿浮选系统中硫和砷的迁移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金铜矿石开发与环境污染 |
1.1.1 金铜矿石的特点 |
1.1.2 矿山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3 矿山尾砂的重金属污染研究 |
1.2 浮选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
1.2.1 金铜矿浮选工艺 |
1.2.2 浮选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 |
1.2.3 矿石中污染元素硫和砷物相组成及形态研究 |
1.3 矿物形态及物相研究手段现状 |
1.3.1 分级提取法 |
1.3.2 X射线衍射(XRD) |
1.3.3 化学物相分析法 |
1.3.4 MLA自动分析法 |
1.4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主要设备 |
2.2 实验部分 |
2.2.1 浮选系统各矿物中污染元素的总量测定 |
2.2.2 浮选系统各矿物形态分析实验 |
2.2.3 尾矿毒性浸出实验 |
2.2.4 浮选系统各矿物砷的化学物相分析法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原子荧光法 |
2.3.2 ICP-AES分析 |
2.3.3 XRD分析 |
2.3.4 MLA分析 |
2.4 实验方法对比分析 |
第3章 浮选系统中硫与砷元素迁移转化分析 |
3.1 硫化金铜矿浮选概况 |
3.2 浮选系统中硫与砷元素分布特点分析 |
3.2.1 硫与砷元素全量分析 |
3.2.2 选矿废水中砷元素含量分析 |
3.2.3 浮选系统中硫元素迁移分布规律 |
3.2.4 浮选系统中砷元素迁移分布规律 |
3.3 尾矿稳定性分析 |
3.3.1 毒性浸出试验 |
3.3.2 毒性浸出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尾矿库废水测试分析 |
3.3.4 尾砂稳定性分析 |
3.4 原矿精矿尾矿中砷元素赋存形态分析 |
3.4.1 砷元素赋存形态分析 |
3.4.2 浮选系统中不同形态砷迁移分析 |
3.4.3 砷形态与尾砂稳定性 |
3.5 矿石中硫与砷元素物相分析 |
3.5.1 硫化合物物相分析 |
3.5.2 砷化合物化学物相法 |
3.5.3 主要矿石XRD检测分析 |
3.5.4 主要矿石MLA检测分析 |
3.5.5 关于尾砂界定的探讨 |
3.6 硫与砷共存物质迁移转化特点分析 |
3.6.1 硫砷矿石稳定性概述 |
3.6.2 浮选系统中硫砷矿物迁移转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 from Mixed Mineral of Tin, Sulfur and Arsenic(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抑制剂y-As在硫砷分离中的抑制机理研究及工业应用[J]. 叶超,严伟平. 中国矿山工程, 2021(05)
- [2]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J]. 朱一民. 矿产综合利用, 2020(05)
- [3]大厂105号矿体铅锌分离无氰工艺试验研究[J]. 郑文军. 矿业工程, 2019(05)
- [4]从硫精矿中浮选回收铅锌混合精矿的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J]. 敖顺福,乔吉波,王少东,刘志成,高连启,惠世和,孙立.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02)
- [5]新型组合抑制剂在铜砷矿物分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 曾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6]2017年云南选矿年评[J]. 杨玉珠,周强. 云南冶金, 2018(03)
- [7]云南某低品位难选锡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J]. 仇云华,黄勇彬,张慧,熊玉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7(06)
- [8]某石英细脉型钨锡矿重-浮-分级磁选试验研究[J]. 关磊,肖骏,邓春虎,李剑鹭. 矿山机械, 2016(07)
- [9]2015年云南选矿年评[J]. 杨玉珠,周强. 云南冶金, 2016(02)
- [10]硫化金铜矿浮选系统中硫和砷的迁移转化研究[D]. 李亚运.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