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仪器与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专刊征订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田明飞[1](2020)在《H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
刘国贤[2](2020)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考察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对丰富云南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今教育经费制度改革也能带来一些建议和启示。本文以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来源、管理、分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1912-1945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的起步(1912-1928):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教育经费制度的发展(1929-1941):教育经费独立、教育经费制度的停滞(1942-1945):教育经费失去独立,分析三个阶段云南省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管理机构、支出情况。1912-1928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经费筹集以政府为中心,但是这一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常被军费挤占,教育经费匮乏,教师薪资常常拖欠,政府拨款经费有限;教育经费管理机构混乱;经费投入数目最多的是初等教育。为了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云南省教育界人士发起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力谋教育经费独立。1929-1941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独立时期的发展,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卷烟特捐收入数目连年增加,教育经费充足;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改组以前经费管理散漫的状态,成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中的中学、师范教育。1942-1945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的停滞,卷烟特捐被收归国家管理,云南省教育经费收入数减少,各级各类教育颇受影响;经费管理呈现二级财政体制;中等教育是教育经费支出的大宗。通过考察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得出其在筹集、管理、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缺位”,非政府筹集经费渠道单一;管理体制紊乱;经费分配上呈现地域分配、教育类型支出不平衡,教师薪资低。并相应地提出对当今教育经费制度改革的启示。第一,明晰筹集主体:政府主导,开阔非政府渠道经费筹集;第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第三,精准分配经费: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郭海洋[3](2020)在《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教育史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近代石家庄地区教育的历史面貌,探索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石家庄的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主要概述石家庄古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和总结石家庄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介绍了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石家庄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三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第四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主要阐述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六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第七章内容为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第八章内容为石家庄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分析。石家庄传统教育自先秦时期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跌宕起伏,为近代石家庄新教育的萌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近代教育渐成体系。20世纪初,新学制的相继出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石家庄地区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让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创办新式教育的必要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石家庄地区的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比如,栾城龙冈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获鹿县和正定县都成立劝学所,倡办新学。近代石家庄中学堂的发展比较缓慢,清末时期主要有两所,即赵州官立中学堂和正定府官立中学堂。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和新式小学堂的大规模出现,创办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需求凸显而出,它是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本地区培养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石家庄随即沦陷,这一时期石家庄存在着日伪殖民区和中共根据地两种政权形式,在日伪统治地区,为配合其军事和经济侵略,日伪当局采取多种奴化教育手段,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建立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恢复创建学校教育。石家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下,各区县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办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学校,学校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批抗日游击学校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学制和班制,但是这一系列教育举措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清末及民国初期石家庄未出现高等教育,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办学,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石家庄开始创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其中着名的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走向正规化。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优秀领导、各类骨干人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通过研究石家庄地区的教育发展,可以发现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两次高峰时期,其中石家庄教育事业在古代时期发展较好时期是在元朝,一度成为了河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一个教育中心,书院教育较为突出,出现了着名的封龙书院;近代以来,20世纪初石家庄教育达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新式教育兴起,随着石家庄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石家庄地区教育兴与衰主要是受到了地缘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纵观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同时,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和其自身特点,这也是由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就此,在最后一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瞿锦秀[4](2020)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冷僻而被忽视;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类,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小众而鲜为人知,这个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文化遗产属性的跨学科交叉资源处于被遗忘和被边缘化的角落。然而,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资源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对它进行研究和管理,在国家战略层上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学术建设层上有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和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研究内容,拓展学科发展方向;在区域合作层上有利于集聚文化创新要素,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高地;在学校发展层上可以明晰中国大学发展路径,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建设提供思路。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手短缺一手闲置浪费、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试图从遗产资源管理的视角,为当前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画像”、“把脉”,通过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思维为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开方”、“调养”和“治疗”。文章总体的逻辑思路以回答“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理论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实证上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务虚和务实怎么做?”这五大问题为主线。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方面探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此立论依据下,从理论上界定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统计中国现有百年大学数量和具体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对教育遗产进行分类,从历史价值、艺术与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和包括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溢出价值在内的其他价值五个方面阐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并通过资源品相、资源价值、资源特色、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五个维度共计52个指标构建了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证上,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数量和类型在全国首屈一指,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考虑,以江苏省15所百年大学为例,考察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和管理现状,发现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有两个特点:1)总体规模体量庞大,质量各校参差不齐,有3所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位列第一等级,5所分布在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各3所,1所排在第五等级;2)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联结点。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基础配备不全、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开发不足和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缺少深度开发的意识和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考察情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行动边界和实践策略。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需要统一一个基本认识,即把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当作一个文化空间来开发构建。需要以创新为引擎,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需要绿色开发,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需要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最终实现共赢。需要有行动边界,能够统筹协调几组矛盾关系,即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通过加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加快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界定、普查、建档和数据库建设、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保护管理队伍水平、强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的行政手段和法治手段自觉保护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联动百年大学,共建跨区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线路;联动地方城市和百年大学,打造校城文化共同体;联动“政、事、企”,合力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概念输出,培育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市场;通过功能活化,创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产品;通过新科技引进,丰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体验,实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
陈祥兰[5](2020)在《华中大学的经费来源与运作研究(1924-1950)》文中研究指明华中大学是由英美五个差会合作共办的教会大学。作为一所由五个差会联办且以美国差会资助为主的教会大学,华中大学的经费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管理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从学校的外部关系来看,华中大学经费管理体制的隶属关系可表述为,各合作差会国内总部—华中大学设立者董事会—华中大学校董会;从内部管理来看,则为校董会—校长—总务会议的三级管理模式。其经费管理体制借鉴了美国私立大学的经费管理模式,经费管理分工细致明确,各部门协作紧密有序,某种程度而言,其经费管理体制之完善,较当时国内的国立、私立大学略胜一筹。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在经费来源方面,华中大学主要依靠各合作差会资助,具体分为差会拨款、差会薪水和基本金利息三个方面。在华中大学的整个办学期间,此三项是学校最稳定的经费来源。随着华中大学在中国办学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广泛,学校也逐渐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各基金机构及组织如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哈佛燕京学社及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等为其捐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华中大学的院系发展。而作为在中国成立的一所大学,华中大学也注定会受到彼时中国政府的照拂,彼时的中国政府也时常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资助。但站在中国政府的角度而言,此种资助现象的背后实则是为了显示政府对教会教育事业发展的控制,以借此机转变教会大学的职能。即便如此,在作为私立大学存续的整个发展时期,华中大学的宗教性质始终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华中大学也始终以其宗教传统而感到自豪,学校的宗教活动也从未停止。直至1951年底,华中大学被收归国有并改为公立,其私立教会大学的性质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大学。
马凯[6](2019)在《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文中提出中学教育是连接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桥梁,又兼具升学和就业职责,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学教育由西方传入,后经发展,成为中国“三段制”学制体系的重要一环。清末时期,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下令兴办新式学堂,云南中学教育在此背景下得以产生。本文以民国时期(1929—1945)云南中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在扎实史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1929年龙云主政后,着手整顿云南社会。政治社会环境的稳定,教育经费的充实为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中学硬件层面上,修建校舍、教室,增添教学用具、教学设备;中学软件层面上,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资水平。相比于民国前期,云南中学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云南中学师资力量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发展为云南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比如在培养社会发展人才方面、改变社会风气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比如中学地区发展不平衡、女子中学发展缓慢。近代云南中学教育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各种原因纷繁复杂,其中地理位置和教育经费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当时中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当今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区少铨(Au Siu chuan)[7](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王江燕[8](2018)在《沧潞文澜起春风 ——论民国时期保山县的学校教育》文中提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而言,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表现,而且深刻地影响其政治、经济、社会风气,影响着边疆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因此,元代云南首任平章政事赛典赤曾说:“夷人悍戾,瞀不畏义,求渐縻化其心者,其惟学乎!”保山县作为永昌郡(府)的治所,是中国西南最边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清末新政以后,保山抓住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良机,逐步建立起了新式学校教育,对边疆地带的民族与社会产生了作用。很显然,对民国时期保山县新式教育建立与发展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云南乃至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探讨西南边疆的社会变迁与民族交融,都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中国教育史而言,成果已经很多,但对诸如云南等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关注不够。从云南教育史的研究情况看,已有学者对大理、丽江地区的新式教育作过研究,但保山这一边疆前哨的教育研究尚处空白。蔡寿福等着《云南教育史》等类着作,不但研究尚不够深入,也未专门探讨保山县新式学校教育。有鉴于此,本文对民国时期保山县新式学校教育的建立与发展开展初步探讨。本文共分五章,从以下几个层次对民国时期保山县的学校教育展开研究:首先,在全国视角下分析了保山县学校教育的发展背景,一是在清末教育的改革浪潮下顺势建立了许多中小学堂,开启保山县新学的肇端。二是在民国两大思潮的助力下保山县的学校教育得以顺利发展。其次分期详细介绍了不同阶段保山县学校教育的学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学校环境设施等实况,分析了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局限。再者围绕教育经费的来源和支出讨论了保山县学校教育的经费问题。最后分析了民国时期保山县学校教育总的发展特点,即新学与私塾并存的过渡问题,坝区和山区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汉族教育与边地教育的双重性。当然,为了开展本文的研究,我对云南省档案馆、保山市档案馆、隆阳区档案馆所收藏的有关民国时期保山县学校教育的档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利用,这即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史料基础,也可为其他学者探讨保山及云南近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薄辉龙[9](2017)在《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现状研究 ——以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对“边、少、穷”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尤为重视,充分发挥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优越性,实现了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因此,对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贯彻过程中少数民族教育现状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阅读、整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相关文本材料,归纳出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文本中体现的价值取向以及涵盖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为两个研究维度,到莎车县教育局、学校两种“田野”开展调查,观察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问题作出政策性的建议。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选题意义等方面展开,为论文的论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总结了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价值取向。面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差距,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以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视角,分时期的归纳了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内容。经过归纳发现,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经历了形成-曲折发展-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完备的体系:财政政策、师资政策、办学政策、双语教育政策、教育援助政策。第四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以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价值取向为视角,从财政支持加大、师资力量充实、办学模式优化、双语教育完善、教育援助力度增强等方面论述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现状。第五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针对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执行效果欠佳问题、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问题、双语教学质量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第六部分,政策对教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改进的依据。论文的第五章针对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例如,增强群众政策参与和上级监督的力度、加大政策对南疆地区师资支持力度、制定稳妥的双语教育发展政策、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增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竞争机制、继续坚持学校政治教育政策等。
夏文华[10](2013)在《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异质文化,是伴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民国时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得以建立,开始进入学术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科学文化也随之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以现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1912-1949这几十年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独立出来,科学家的社会角色逐渐明确,中国科学文化开创了新的局面。对这一新局面进行的无论何种方法的研究,都具有相当的典型示范意义。再者,这一时期,中国的局面纷繁复杂,又遭受外族入侵,当时的社会文化多所变迁,种种的时代特征均给予科学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时期科学文化倍受学者重视,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截取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断面,提出新的科学文化研究模式,对该历史时期的科学史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无疑会使我们对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深入,这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所在。鉴于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性,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科学文化进行了探讨。笔者在综合考量了各种研究之后,发现一个显着的问题,即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研究的对象有所局限,如科学史研究者关注点在于科学家,人文思想史研究者的关注点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家,无形中形成了对研究对象的分解,不利于全面完整地把握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形成、发展。事实上,在科学文化的兴起过程中,人文学者与科学家一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试图将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纳入共同的研究对象,从而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做出全面完整的理解。本文共十四章,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与第二章)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特征、结构、维系、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六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第三章主要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对科学事业的领导作用以及对科学文化塑造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1131名成员的整体社会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共同体成员在地缘、亲缘、学缘、业缘等方面的社会联系与特征,并分析原因,进而探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作用;第五章将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与同一时期另一重要的科研机构北平研究院的核心成员——会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在各个方面的异同;第六章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共同体成员的科学文化实践活动对科学事业与科学文化的贡献。第三部分(第七章至第十章)全面阐述科学文化共同体对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贡献。第七章探讨了以中央研究院成员为主的科学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科研机构的贡献;第八章考察了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参与科学学会的建设,并探讨中国现代科学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团结科学家群体,增进国际交流,传播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九章考察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起的特殊贡献;第十章以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图书馆为例,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对承载着传播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功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作用与科学考察实践。第十一章主要以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精英成员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学术示范作用,并以中央研究院的一份科学刊物为案例进行分析;第十二章主要以两次典型的科学调查活动来说明科学实践与科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部分(第十三章与第十四章)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在科学文化上的独特贡献。第十三章着重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第十四章通过科学文化共同体对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人才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以及后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奖项的设立,来阐明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影响力。结束语:通过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所做的全面的考察,可以得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主要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实践完成,共同体成员通过在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他们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注入了别样的内容,对中国现代科学与科学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通过全文的研究,说明将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纳入同一科学文化共同体更加有利于探寻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塑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建设也可以提供借鉴。
二、《教学仪器与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专刊征订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仪器与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专刊征订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六、难点与创新点 |
七、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八、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起步(1912-1928):教育经费独立运动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起步维艰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不足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起步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重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管理无序 |
一、省级教育经费管理的探索 |
二、县级教育经费的管理无序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失衡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发展(1929-1941):教育经费独立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责任担当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的显着增长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显着增多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减轻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规范有序 |
一、省级教育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
二、县级教育经费管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平衡增长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停滞(1942..1945):教育经费失去独立 |
第一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经费停滞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的日起减少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滞后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加重 |
第二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运作不力 |
第三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失衡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减少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少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渐趋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影响、问题及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教育影响 |
一、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起步 |
二、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发展 |
三、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停滞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民国云南教育经费筹集主体存在的问题 |
二、民国云南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民国云南教育经费支出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借鉴启示 |
一、明晰筹集主体:政府主导,开阔非政府渠道的经费筹集 |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
三、精准分配经费: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
结语 |
附录 |
附录 A 1934年云南省政府发放全省公立小学教员奖慰金分配表.. |
附录 B 云南省厉行义务教育各县区新增小学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史料整理 |
一、研究现状 |
二、近代石家庄教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三、教育方志的功用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近代化 |
二、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三、近代中国教育史 |
四、石家庄 |
五、近代石家庄教育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设计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史概述 |
一、商周至隋唐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第二节 石家庄的书院教育 |
一、石家庄书院的历史嬗变 |
二、封龙书院及其历史影响 |
第三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的历史功绩 |
一、石家庄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教育的中心 |
二、义学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 |
三、传统书院为近代学堂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四、社学和义学对推动教育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五、传统教育使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
第二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教育环境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教育 |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
三、建立近代学校体系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一、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
二、学校的管理和课程适应社会发展 |
三、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三章 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清末小学教育的萌芽 |
二、民国小学校的兴起 |
三、铁路通车与职工子弟小学的建立 |
四、主要小学介绍 |
第二节 教育管理 |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
二、德育教育 |
三、教研机构及其活动 |
四、教师联合会及其活动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的设立及其成效 |
一、推行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背景 |
二、石家庄义务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
三、义务教育实验区的成效 |
第四节 教会小学、女子小学与少数民族小学 |
一、天主教教区的设立 |
二、天主教与教会小学 |
三、伊斯兰教与回民小学 |
四、女子小学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
一、新式小学的广泛建立扩大了受教育人群的范围 |
二、为中等教育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
三、培养了大量近代化社会公民,推动了社会发展 |
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 |
第四章 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新式中学堂的建立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学教育的启动 |
二、赵州官立中学堂 |
三、正定府官立中学堂 |
第二节 民国“新学制”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 |
一、新学制的颁行与中学“三三分段制”的确立 |
二、河北省省立第十五中学校 |
三、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 |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
二、招生与管理 |
三、行政管理 |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特点 |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难度较大 |
二、省立中学师资雄厚 |
三、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齐备 |
四、学生思想进步,投身革命事业 |
第五章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 |
一、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
二、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
三、石家庄师范教育的发展 |
四、师范教育的典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
五、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
二、石家庄地区职业教育的类型 |
三、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的评价 |
第六章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抗大二分校 |
一、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建立 |
二、教育宗旨 |
三、抗大二分校的教学与管理 |
四、抗大二分校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马列学院、中央外事学校与华北军政大学 |
一、马列学院 |
二、中央外事学校 |
三、华北军政大学 |
第三节 华北大学 |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
二、教学与管理 |
三、华北大学工学院 |
四、华北大学农学院 |
五、着名教育家在华北大学的教育实践 |
六、华北大学的历史功绩 |
七、华北大学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办的现实启示 |
第四节 华北高教会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
一、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
二、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三、对院系进行初步调整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综合评价 |
一、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
二、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
第一节 石家庄的沦陷与教育浩劫 |
一、石门伪政权的建立 |
二、日伪对教育的破坏 |
第二节 日伪奴化教育的实施 |
一、推行学校奴化教育 |
二、奴化社会教育 |
三、统制报刊强化奴化宣传 |
四、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宣传 |
第三节 日伪在石家庄推行奴化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
四、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御用知识分子 |
第四节 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
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教育实施办法 |
二、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 |
三、社会教育与冬学运动 |
四、抗日文化教育的宣传及其作用 |
第八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启示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变迁特点 |
一、新式教育不断正规化 |
二、企业办学是近代石家庄教育的重要支撑 |
三、私立学校发展迅速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
一、经济滞后制约教育发展 |
二、政府的管理不善 |
三、教育观念落后与人口素质低下 |
四、教育经费不足 |
第三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启示 |
一、经济发展与地方教育经费充足促进教育发展 |
二、政治变迁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三、文化因素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中国百年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遗产的研究 |
三、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认识基础 |
(二)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本体基础 |
(三)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方法基础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价值基础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框架 |
一、中国百年大学相关研究 |
(一) 中国百年大学概念界定 |
(二) 中国百年大学统计 |
(三)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及特征 |
(四)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二、教育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 “教育遗产”概念的分析框架 |
(二) “教育遗产”概念的语义解释 |
(三) “教育遗产”概念的层次结构 |
三、教育遗产资源的概念 |
四、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三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与评价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历史价值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艺术与审美价值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科学技术价值 |
(四)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教育文化价值 |
(五)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其他价值 |
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要素及指标设计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结构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概念框架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第四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 |
一、江苏省百年大学空间分布情况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现状的调查 |
(一) 南京大学——江苏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之魁 |
(二) 东南大学——可与南京大学相媲美的教育遗产资源宝地 |
(三)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四)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特色的教育遗产 |
(六) 南京工业大学——年轻的工科学校,教育遗产资源有限 |
(七) 南京工程学院——21世纪合并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单薄 |
(八)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为主 |
(九) 河海大学——水利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资源居多 |
(十) 苏州大学——教会大学背景,教育遗产资源丰富,质量上乘 |
(十一) 南通大学——有地方特色的新百年大学,张謇是其教育遗产的名片 |
(十二)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特色,教育遗产资源颇多 |
(十三) 江南大学——轻工特色,50年代之后的教育遗产丰富 |
(十四) 江苏大学——农机特色,教育遗产资源不多 |
(十五) 扬州大学——主打“张謇”品牌,教育遗产资源较少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特点 |
(一) 总体上,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规模体量庞大,质量上佳,但各校水平不一 |
(二) 内部关系上,江苏省各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价 |
第五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概况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一)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教育遗产资源 |
(二)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 |
(三)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弘扬百年大学文化 |
(四)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共享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现状 |
(一) 管理的基本情况 |
(二) 保护情况 |
(三) 开发情况 |
(四) 利用情况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基础配备不全 |
(二) 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不足 |
(四) 教育遗产资源的利用形式单一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 |
(二) 缺少对教育遗产资源深度开发的意识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 |
第六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
一、统一一个基本认识: 从遗产到资源再到文化空间 |
(一) “从遗产到资源”的启示 |
(二) “从资源到文化空间”的拓展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文化空间 |
二、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之道 |
(一) 创造性转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使其创新性发展 |
(二) 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 |
(三) 绿色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 |
(四)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 |
(五) 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共赢 |
第七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管理的行动边界 |
一、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 |
二、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 |
三、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 |
四、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 |
五、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 |
第八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策略 |
一、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 |
(一) 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 |
(二)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 |
(三) 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 |
(四) 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 |
二、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 |
(一) 自觉保护,保障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二) 联动开发,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活力 |
(三) 创新利用,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效用 |
三、管理类别上,物质教育遗产和非物质教育遗产各有侧重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五、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华中大学的经费来源与运作研究(1924-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1. 理论价值 |
2. 现实价值 |
(三) 概念界定 |
1. 华中大学 |
2. 经费 |
3. 差会 |
(四) 研究现状 |
1. 关于中国教会大学史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教会大学经费筹措的研究 |
3. 关于华中大学的研究 |
(五) 研究方案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思路 |
(六)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计量史学法 |
(七) 研究特色与不足 |
一、华中大学的经费管理体系 |
(一) 华中大学经费管理体系的形成 |
(二) 华中大学经费管理体系的建构 |
1. 外部关系 |
2. 内部管理 |
二、合作差会对华中大学的经费支持 |
(一) 华中大学成立初期合作差会的零星资助 |
(二) 华中大学发展时期差会经费资助体系 |
1. 差会拨款 |
2. 差会薪水 |
3. 基本金利息 |
三、中外捐助与华中大学的院系发展 |
(一) 各基金机构及组织对华中大学的捐款 |
1. 庚子赔款管理机构对华中大学的捐款 |
2. 哈佛燕京学社对华中大学的捐款 |
3. 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对华中大学的捐款 |
4. 其他团体及个人对华中大学的捐款 |
(二) 中外捐助对华中大学院系发展的功效 |
四、政府补助与华中大学的性质转换 |
(一) 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中大学进行资助态度的历史演变 |
1. 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对华中大学发展的限制 |
2. 注册立案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中大学发展的支持 |
(二) 政府资助与华中大学的性质转换 |
1. 政府通过资助形式使华中大学为己所用 |
2. 华中大学始终保存其宗教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对近代中学教育的研究 |
(二) 对近代云南中学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与难点 |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对“中学教育”的界定 |
第一章 1929——1945年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一、清末云南中学教育的产生 |
二、民国前期云南中学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近现代学制及中学法规制度 |
一、近现代学制及中学法规的变化 |
二、云南省改进中学教育计划大纲的制定 |
第三节 社会稳定和教育经费独立 |
一、社会趋于稳定 |
二、教育经费独立 |
第二章 学校管理与教学概况 |
第一节 学校管理 |
一、学校设施 |
二、校务组织 |
第二节 教学概况 |
一、课程设置 |
二、成绩考查 |
三、训育与卫生教育 |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
第一节 教师 |
一、教师任用 |
二、教师来源与培训 |
三、教师待遇 |
第二节 学生 |
一、学生待遇 |
二、学生运动及课外活动 |
三、毕业生出路 |
第四章 云南中学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
第一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成就 |
一、中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
二、中学教育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不足 |
一、发展不平衡 |
二、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缓慢 |
三、师资力量薄弱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8)沧潞文澜起春风 ——论民国时期保山县的学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保山县学校教育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清末教育改革浪潮下的顺势而为 |
一、势所必至——颟顸王朝趔趄而行的教育改革 |
二、理所必然——沧潞之地闻风而动的教育鼎新 |
(一)中学堂的建立 |
(二)小学堂的建立 |
(三)职业学堂的建立 |
第二节 思潮涌动下教育的枝叶繁生 |
一、民初“教育救国”汇成涌流之潮 |
二、“国族建构”语境下边地教育的推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保山县初等教育的发展实况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一、转型阶段(1912-1921年) |
二、义务教育阶段(1922-1938年) |
三、国民教育阶段(1939-1949年)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保山县中等教育的变化实况 |
第一节 初步发展期(1912-1915年) |
第二节 挫折困顿期(1916-1927年) |
第三节 繁荣兴盛期(1928-1946年) |
第四节 衰落凋敝期(1947-1949年)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保山县学校教育的经费状况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的来源 |
一、县级教育经费 |
二、地方自筹经费 |
三、国省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收入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的支出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保山县学校教育的总体特点 |
第一节 新学与私塾并存的过渡性 |
第二节 坝区和山区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汉族教育与边地教育的双重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现状研究 ——以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确定主题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教育优惠政策 |
(二)少数民族义务教育 |
五、本文构思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制定的理论指导 |
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实施目标 |
三、教育援助和政策倾斜: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实施的形式 |
第二章 建国以来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梳理 |
一、初创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1949-1956 年) |
(一)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推动民族中、小学发展 |
(二)加强民族团结,重视邻近省份的教育援助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1956-1976 年) |
(一)促进民族教育平等,加快民族基础教育发展 |
(二)增强民族团结,扩大师资队伍援助的范围 |
三、蓬勃发展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1978 年至今) |
(一)增强民族地区自主性,注重民族教育全面发展 |
(二)注重民族团结,加大教育援助力度和范围 |
第三章 优惠政策扶持下的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
一、全方位的财政补助政策,实现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发展 |
(一)全方位性的财政补助政策 |
(二)减轻了家庭支出压力,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 |
二、优越的教师待遇政策,促进了师资队伍质量的长足发展 |
(一)优越的教师福利待遇政策 |
(二)充实了师资队伍数量,提高了师资队伍质量 |
三、多元化的办学形式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 |
(一)多元化的办学形式政策 |
(二)优化办学模式,保障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 |
四、多类型的双语教育政策,平衡了民族发展与语言文字传承 |
(一)多类型的双语教育政策 |
(二)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平衡民族发展与语言文字传承 |
五、全面化的教育援助政策,促进了区域交流和民族之间互信 |
(一)大力推行教育援助政策 |
(二)推动了教育发展,加强了民族交流 |
六、注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整合 |
(一)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二)增强了国家认同,促进了民族团结 |
第四章 制约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因素 |
一、基层执行效果欠佳,成为影响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 |
(一)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执行能力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
(二)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通性不足 |
(三)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执行中利益诉求不一致 |
二、教师队伍质量有待提高,是制约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 |
(一)教师质量有待提升,约束师资队伍素质提高 |
(二)优秀教师引进困难,文化生活不适应造成流失 |
三、双语教育质量不佳,成为制约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
(一)双语教师的缺乏造成双语教学的困境 |
(二)双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导致教学质量低 |
(三)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挤压了民语授课时间 |
四、农村教育漏斗现象严重,不利于乡村地区民族发展和社会稳定 |
(一)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 |
(二)硬件设施存在差距 |
第五章 促进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 |
一、提高政策监督和民众参与,增强政策执行效果 |
二、创新教师队伍提升新政策,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
(一)加大对南疆民族地区教师编制的倾斜 |
(二)加强高校对南疆地区双语教师的培养 |
(三)严格奖惩与培训相结合的素质提升机制 |
三、制定稳妥的双语发展政策,推动双语教育发展 |
四、完善城乡教育均衡性政策,避免教育漏斗现象 |
五、制定竞争性教育发展政策,增强民族教育发展 |
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凸显教育戍边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后续研究 |
第一章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可能与意义 |
1.1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 |
1.2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可能 |
1.3 开展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结构与研究内容 |
2.1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与特征 |
2.2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结构与维系 |
2.3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内容 |
第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分析 |
3.1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行政人员 |
3.1.1 中央研究院院长 |
3.1.2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
3.1.3 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长 |
3.2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研究人员 |
3.2.1 专任研究人员 |
3.2.2 兼任研究人员 |
3.2.3 国外研究人员 |
3.3 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人员 |
3.3.1 两届评议员分析 |
3.3.2 首届院士分析 |
第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地缘、亲缘、学缘、业缘分析 |
4.1 共同体成员的地缘关系分析 |
4.1.1 籍贯分布特点与原因 |
4.1.2 地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4.2 共同体成员的亲缘关系分析 |
4.2.1 科学文化精英家世的基本情况 |
4.2.2 家世对科学文化精英的影响 |
4.2.3 共同体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个案分析 |
4.3 共同体成员的学缘关系分析 |
4.3.1 学缘结构特点与原因 |
4.3.2 学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4.4 共同体成员的业缘关系分析 |
4.4.1 职业分布特点与原因 |
4.4.2 业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第五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
5.1 “院士”与“会员”之比较 |
5.2 “院士”与“会员”的年龄分析 |
5.3 “院士”与“会员”的籍贯分析 |
5.4 “院士”与“会员”的留学情况分析 |
5.5 “院士”与“会员”的任职情况分析 |
5.6 “院士”与“会员”的去向 |
第六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两个案例 |
6.1 竺可桢的科学文化实践轨迹与社会使命 |
6.1.1 在科研机构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2 在科学社团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3 在教育文化事业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4 在政府部门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2 胡适与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网络的个案研究 |
6.2.1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学关系 |
6.2.2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师生关系 |
6.2.3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事关系 |
6.2.4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书信来往 |
第七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发展 |
7.1 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发展 |
7.2 与私立科研机构的发展 |
7.3 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发展 |
第八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学会的发展 |
8.1 创立专门学会 促进学科发展 |
8.2 组织学术活动 沟通国内同人 |
8.3 创办科学刊物 传播科学文化 |
8.4 审查科学名词 统一学术用语 |
8.5 加强国际科学交流 扩大中国科学影响 |
第九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
9.1 大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力量 |
9.2 大学办学的掌舵人 |
9.3 编着中文教科书的实践者 |
第十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
10.1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博物馆 |
10.1.1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设立 |
10.1.2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要组织者 |
10.1.3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 |
10.2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图书馆 |
10.2.1 科学图书馆事业的设置 |
10.2.2 科学文献资源建设 |
10.2.3 工作人员情况分析 |
第十一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 |
11.1 科学文化共同体发表学术论文的考察 |
11.1.1 发表论文的整体情况 |
11.1.2 发表论文的学科分析 |
11.1.3 发表论文的刊物分析 |
11.2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期刊 |
11.2.1 植物研究所创办刊物概况 |
11.2.2 《植物学汇报》的内容与植物所学科建设 |
11.2.3 《植物学汇报》作者情况分析 |
11.2.4 《植物学汇报》的特点与影响 |
第十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考察实践 |
12.1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成就与文化意义 |
12.1.1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组建 |
12.1.2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调查经过及成绩 |
12.1.3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文化价值与影响 |
12.2 积石山探险:一次失败的科研合作活动 |
12.2.1 “积石山探险事件”本末 |
12.2.2 中国科学界对“积石山探险”的态度 |
12.2.3 对“积石山探险事件”的文化反思 |
第十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 |
13.1 科学文化中的学术自由 |
13.2 科学文化中的道德因素 |
13.3 科学文化中的现实观照 |
13.4 科学文化中的实践特性 |
13.5 科学文化中的社会担当 |
第十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影响力 |
14.1 科学文化的传播 |
14.2 科学精神的塑造 |
14.3 科学精英的培养 |
14.4 科学奖项的设立 |
结束语 |
附录 中央研究院职员录(1927-1949)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教学仪器与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专刊征订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H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 田明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D]. 刘国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D]. 郭海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4]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D]. 瞿锦秀. 苏州大学, 2020(06)
- [5]华中大学的经费来源与运作研究(1924-1950)[D]. 陈祥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D]. 马凯. 云南大学, 2019(03)
-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沧潞文澜起春风 ——论民国时期保山县的学校教育[D]. 王江燕. 云南大学, 2018(01)
- [9]莎车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现状研究 ——以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为视角[D]. 薄辉龙.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10]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D]. 夏文华. 山西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