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油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华,康志宏,刘洁,杨德彬,汪彦,陈华鑫,贺煜[1](2021)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塌陷体结构识别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溶洞塌陷是一种特殊的岩溶型储集体,塌陷作用导致早期洞穴的坍塌、围岩多类型的角砾岩化以及孔隙结构在一定范围上的改造等。通过钻井、岩心、常规测井、FMI成像测井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和再现了塌陷体裂纹角砾岩、镶嵌角砾岩、混杂角砾岩和溶洞及其沉积充填物等独特的响应特征。展示了岩溶塌陷体及其上覆地层地震同相轴"下凹"和伴随"串珠"状—杂乱反射的地震结构特征。依据塌陷几何结构的生长指数(EI)、垂向海拔变化(ΔZ)以及宽度(W)等参数定量评价,指出塌陷形成具有多期次性,在下巴楚泥岩段达到峰值。通过实例剖面分析,将塌陷体分为3种类型:(1)早期(表生岩溶期)溶蚀塌陷,常发育多层洞穴垮塌,塌陷带内角砾岩发育,构成了灰岩和混杂角砾与泥质支撑的混杂角砾复杂岩性组合,储集体上下整体连通,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2)中期(早石炭世)负载塌陷,属于埋藏后塌陷,储集体由缝隙、裂纹角砾岩、镶嵌杂乱角砾岩、富碎屑基质支撑的杂乱角砾岩和洞穴沉积的石英砂岩组成,存在未充填的残余洞穴储集空间;(3)晚期(海西晚期)断控塌陷,海西晚期构造导致的埋藏后的古溶洞塌陷,形成新的"缝隙、镶嵌角砾岩、杂乱角砾和原始溶洞"的塌陷结构,储集性能较好。原始洞穴层、塌陷时间和主控因素三者的相互组合导致了古洞穴塌陷的复杂储集体结构。分析认为负载塌陷和断控塌陷发育有效的储集空间,可作为油气开发有利的潜力目标区。
徐嘉宏,康志宏,蓝茜茜[2](2020)在《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以岩溶缝洞为主,随着油田开发深入和地球物理技术长足进展,岩溶暗河地下形态渐为明晰。但由于岩溶缝洞储集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岩溶产物和储集体类型多样等特点,以至于岩溶储集体类型、结构和发育模式分歧较大。以T615缝洞单元为实例,以高分辨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单元内岩心、录井、测井、FMI成像测井和单井动态等资料,将井区内储集体划分为机械充填型(砂泥岩充填和细砂岩充填)、垮塌角砾充填型、溶洞(未充填)型和溶蚀裂缝4种类型。结合高分辨采集的三维地震属性刻画资料,对典型岩溶系统主要岩溶产物(厅堂洞、干流洞、末梢洞、落水洞和驻水洞)的分布特征及识别标志进行研究,将岩溶划分为4个期次。经过构造和充填改造,在4层洞穴中,洞穴结构、岩溶产物和储集体类型具有较大差异。结合水文地质和岩溶理论,建立典型岩溶系统的连井岩溶缝洞地质剖面图和连井缝洞发育模式图,揭示井间缝洞组合关系,对岩溶储层描述和表征具有指导意义。
史今雄[3](2020)在《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受多期构造变形和应力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多期次、多组系、多尺度断层及其相关裂缝,对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和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论文以塔河油田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阐明溶洞分布规律、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对溶洞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控岩溶的发育模式。塔河油田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六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在区域上形成有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四期断层,其中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断层主要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形成。断层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以走滑断层为主,兼具逆断层性质,可分为Ⅱ级、Ⅲ-1级、Ⅲ-2级和Ⅲ-3级四种尺度。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与断层形成时期一致。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裂缝方位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四组,在纵向上受岩层力学层控制。断层对其周围岩层中裂缝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尺度和不同方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区Ⅱ级、Ⅲ-1级、Ⅲ-2级及Ⅲ-3级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平均宽度分别为595 m、460 m、390 m和185 m。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分别为560 m和530 m,而近东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为380 m。不同断层部位的裂缝发育带分布也明显不同,在断层的交汇、叠置和端部等部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分布范围更大。多尺度断层─裂缝和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溶洞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断控岩溶主要有断层核型和断层破裂带型两种基本类型,其岩溶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断层的控制。断层的规模越大,其控制的溶洞发育数量越多,分布范围和规模越大,充填程度较低。研究区Ⅱ级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为450 m,Ⅲ-1级断层为350 m,Ⅲ-2级断层为250 m,Ⅲ-3级断层为150 m。相比于近东西向断层,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更为发育,分布范围较大。溶洞主要分布于距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350 m范围内,而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通常小于250 m。断层交汇部位、叠置部位及端部为大型溶洞的有利发育部位。建立了塔河油田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6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断控岩溶分布模式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吴俊[4](2020)在《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聚集效率和保存时间,其规模及分布影响油气藏的富集特征。揭示盖层分布特征和封盖性能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盖层为例,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FMI)→钻测井逐级标定,建立4类FMI定性判别模式(含块状、含层状、含斑状和含线状)和定量识别标准(RDRS≥1000Ωm且GR≤15 API)。碳酸盐岩盖层岩石类型分为4大类:泥晶灰岩、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云质灰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鹰山组共发育5套盖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碳酸盐岩盖层具有垂向上相互叠置且侧向上连续性较差的特点。盖层的孔隙类型以微裂缝和粒内孔为主,晶间孔和晶内孔次之。盖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6种类型。塔河地区盖层孔隙的分形维数随孔隙直径减小而降低,柯坪露头区随孔隙直径减小而增大,但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盖层封盖性能增强。平均遮盖系数和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指数或线性关系。毛管压力封堵控制着盖层的性能,上覆盖层和下伏储层之间的排替压力差≥3 MPa是封盖有效性的临界值。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受控于大孔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侧向上连续性好且厚度大的盖层明显地受层序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的中上部,对应开阔台地的滩间海与局限台地的泻湖。连续性较差或单层厚度小的盖层主要受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碳酸盐岩盖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胶结、溶解作用、机械压实、化学压实、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成岩路径决定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盖层封盖性能的差异性。提高盖层封盖性能的情况分为:(1)在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中胶结作用先于机械压实作用,(2)当内碎屑/球粒灰岩的颗粒尺寸增大,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粒间孔被胶结,(3)高度胶结的砂屑灰岩的胶结物含量>15%,(4)高丰度的缝合线被残余沥青充填,导致微孔隙和后期流体运移的通道被堵塞,形成油气向上运移的遮挡层。依照岩石类型、盖层厚度、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和成岩改造,碳酸盐岩盖层的封盖性能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碳酸盐岩盖层即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和高度压实的泥晶灰岩的封盖性能最佳。
谷雨[5](2020)在《塔河油田主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微相特征与展布》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利用钻井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和地震剖面,对塔河油田主区(主要为七区和八区)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和精细沉积相研究,以期明确层序结构和沉积相对高能颗粒滩体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有利滩相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根据野外资料、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综合识别出一个一级层序界面(T74)为一间房组顶界面,一个三级层序界面(T75)为一间房组底界面,依据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在一间房组内部,识别出两个四级层序界面(T74-1,T74-2),并以此将一间房组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Yjq1(一间房组一段)、Yjq2(一间房组二段)和Yjq3(一间房组三段),建立了四级层序对比格架。2.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在四级层序格架内识别出9种沉积岩相类型:鲕粒灰岩(Mf1)、亮晶内碎屑灰岩(Mf2)、亮晶生屑灰岩(Mf3)、泥晶生屑灰岩(Mf4)、颗粒泥晶灰岩(Mf5)、亮晶颗粒灰岩(Mf6)、生屑泥晶灰岩(Mf7)、泥晶灰岩(Mf8)和泥晶颗粒灰岩(Mf9),并进一步将其组合为四种沉积环境:滩间海、低能滩、中能滩和高能滩。3.通过岩心至成像测井,再至常规测井曲线的逐级标定方法,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和识别图版。根据单井和连井的沉积微相分析,确定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和纵向演化特点;一间房组主要发育中能滩和高能滩沉积,在一间房组三段内的单个滩体和整体厚度发育较大,并且具有较好的连通性,一间房组一段内的滩体发育厚度较小,仍具有一定的连通性。4.根据沉积微相展布、岩心薄片以及滩体发育厚度,确定有利滩相储层发育范围,主要对应于中、高能滩相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泥晶颗粒灰岩、泥晶生屑灰岩和砂屑泥晶灰岩,厚度主要集中在90m左右。
李曦宁[6](2019)在《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缝洞型储层中,裂缝和溶蚀孔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然而,缝洞体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测井定量解释和评价方法的精度。目前对于缝洞型储层,仍缺少行之有效的测井解释和评价方法。本文为提高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解释和评价水平,有针对地开展了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和声波全波列测井3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综合测井资料进行缝洞型储层定量表征和评价方法的认识。针对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缝洞型储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分析研究区不同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础,研究不同储层类型的常规测井响应,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综合缝洞评价指数,连续定量识别三类储层的改进方法,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类型划分标准和识别图版,实现了储层缝洞发育程度的综合快速评价。应用效果验证了综合缝洞评价指数的有效性,对于缝洞发育程度的评价以及与储层产能的关系获得了比传统测井处理方法更为合理的结果。为精细评价缝洞体孔隙结构和定量表征储层参数,针对高覆盖率和高分辨率的电成像测井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自动分离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快速算法。结合电成像图中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响应特征,选取适应图像的结构元素和形态学滤波算子,实现井壁缝洞体电导率异常边缘检测。从一维形态学算法出发,针对原始纽扣电极极板数据,压制噪声,去除井周其他地质特征(除裂缝和溶蚀孔洞外)的影响,达到增强电成像图中缝洞体信息的目的;从二维形态学算法出发,建立了一种基于路径形态学算法的裂缝和溶蚀孔洞自动识别和提取方法。此外,构建了基于形态学算法的缝洞孔隙结构谱,实现了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定量表征。对研究区多井的实测数据测试表明,形态学方法对处理电成像测井数据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为精细评价缝洞型储层提供算法支持。为开展精细储层流体预测,从声波全波列数据出发,提出一种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算法获取纵波速度频散的全新方法。将声波数据分解成一系列频率成分,利用时间慢度相关方法获取每个频率成分波形的时间-速度域矩阵,计算相邻频率成分时间-速度域矩阵的互相关,获得速度梯度和速度频散曲线。分析XMAC仪器与DSI仪器的速度频散曲线特征,探究缝洞层段含油性对声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总结缝洞型储层的衰减机制和岩石物理特性,并进行储层流体预测。速度频散识别流体的结果与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对比表明,速度频散曲线与含油储层对应良好,验证了分频-互相关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识别储层流体提供有效的指示作用。缝洞型储层的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对于解决缝洞型储层评价、指导勘探部署、制定开发方案和选取开采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万吨的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韩长城[7](2017)在《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油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油气探明储量占全球油气总探明储量的60%,储集体成因分布是碳酸盐岩油藏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对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储集体研究程度较高,而对于深层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由于埋藏深、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造成对该类储集体识别预测难度大,岩溶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认识程度较低。塔河油田作为我国典型的深层潜山型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大油田,对岩溶储集体关注的重点多是与不整合面和潜水面控制的风化壳缝洞体,而对于潜山斜坡区和深层内幕区岩溶储集体的研究较少,这类储集体的形成与分布除了与风化壳岩溶作用有关外,还受到断裂作用及其差异性的控制。因此,本文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潜山斜坡区碳酸盐岩储集体为研究对象,以碳酸盐岩岩石学及沉积学、岩溶地质学和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生产动态以及相似露头区等资料,以断裂体系差异性和断裂带内部结构对岩溶储集体的控制作用为论文研究重点,探讨了断控岩溶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从控制断控岩溶储集体的断裂因素入手,明确了塔河油田奥陶系断裂体系在断裂组合样式、期次、分级、分段性等方面的差异性;以相似露头区断裂带内部结构为原型模型,提出了四种断裂带内部结构样式,利用测井方法和地震技术,实现了断裂带的识别,指出断裂演化的不同阶段和同一条断裂不同位置其断裂带结构和物性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了断裂带演化模式。(2)针对深层岩溶作用发生的流体来源复杂这一问题,本次研究在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微观薄片矿物组合分析、碳、氧、锶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等为依据,明确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存在大气淡水、热液流体、地层水等三种流体类型,分别探讨了不同流体类型的溶蚀机理,认为大气淡水溶蚀是最主要的岩溶作用,受控于溶有CO2的大气淡水补给条件;火山热液活动可以释放大量的CO2,H2S,SO2等酸性气体和热能,促进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建立了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模式和热液流体岩溶作用模式。(3)针对地震反射波场复杂,对缝洞储集体特别是内幕孤立岩溶储集体地震识别和预测难度大这一问题,以岩溶缝洞储集体地质成因为指导,在古地貌恢复和正演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震波形指示缝洞体反演方法,反演高频成分确定过程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变化,定量识别了不同类型储集体,有效预测了储集体空间展布规律,同时形成了一种基于构造属性处理后地震数据体的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实现了断控岩溶储集体内部缝洞结构的三维精细刻画。(4)探讨了断控岩溶储集体成储控储机理及发育演化模式。断裂控制岩溶储集体平面分布位置并使垂向发育深度加深,断裂交汇处、Ⅱ级断裂及其伴生的Ⅲ-1级断裂控制着岩溶储集体发育的有利部位,断裂带内部结构和构造样式的差异性控制着岩溶储集体的发育规模;综合考虑塔河油田构造演化、断裂体系差异性、岩溶流体类型以及断裂与流体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个重要时期的断控岩溶演化模式,其中,海西早期地表大气淡水沿断裂带向下运移,是断控岩溶储集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海西晚期深部热液流体在“地震泵”作用下流向断裂带,是热液岩溶作用发育主要时期。(5)根据断裂及其他影响岩溶储集体发育因素,建立了断裂-暗河型、断控孤立溶洞型、断裂-古地貌-古地表水系耦合、断裂-台内滩相耦合型型等4种断控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并揭示了不同类型断控岩溶储集体的分布规律。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成因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向深部勘探与开发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淡永[8](2017)在《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自早古生代沉积以来,经历了沉积、暴露、溶蚀破坏及溶蚀充填等漫长的多期次岩溶地质作用,伴随着多期次海平面的升降,致使岩溶形态多种多样、大小多变、组构复杂。论文以现代岩溶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塔中地区构造背景、鹰山组沉积地层、鹰山组暴露特征进行总结,对鹰山组暴露期古岩溶作用条件进行分析,运用“残厚趋势面和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古岩溶地貌和古水动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岩溶形态学、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等研究,开展了塔中鹰山组早成岩岩溶厘定和识别,证实了塔中鹰山组存在早成岩溶作用。随后进一步对早成岩岩溶储层缝洞空间进行识别、统计和储层类型划分与评价,由于塔中鹰山组缝洞充填严重,还对岩溶缝洞充填特征、充填段与优质储层段发育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全面认识了塔中早成岩岩溶缝洞发育与充填特征。论文将塔中早成岩岩溶特征与现代早成岩溶类比,判断出塔中地区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早成岩岩溶类似,由此以现代早成岩岩溶为理论指导,确定了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岩溶期存在三期相对稳定海平面,较大溶洞发育于这三期海平面控制的混合溶蚀带内。古海平面变化、古岩溶作用类型、断裂等因素,控制了缝洞的形成与充填。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影响,鹰山组碳酸盐岩抬升发生短时暴露(约7-11Ma),属于沉积不久弱成岩条件下暴露。在暴露期,塔里木盆地位于赤道附近(稍偏南),属于热带高温多雨气候,为塔中北斜坡岩溶提供了大量可溶性淡水。此外,沉积相分析表明鹰山组为一套台地相灰岩、白云质灰岩,将鹰山组碳酸盐岩进行岩溶层组划分为1类2型4个亚型。鹰一上、鹰一下、鹰二上为灰岩连续型亮晶颗粒灰岩亚型,属强岩溶层组;鹰二下为灰岩、连续型灰岩夹白云岩亚型属中-强岩溶层组。总之,强岩溶层组碳酸盐岩的发育、暴露期大量可溶性淡水以及加里东期发育的裂缝是古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2)初次运用“残厚趋势面和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古地貌。恢复发现鹰山组顶面古岩溶地貌整体为南西高北东低的岩溶大缓坡,地形起伏相对较小,坡降一般为1.02.05%,反映古水动力径流条件缓慢、地下水位较浅,岩溶作用主要位于地下水位附近。(3)厘定出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早成岩岩溶可分为四个期次。即:Ⅰ期碳酸盐岩沉积同生岩溶期、Ⅱ期一间房组浅覆盖准同生岩溶期、Ⅲ期碳酸盐岩台地全暴露岩溶期、Ⅳ期良里塔格海水海侵岩溶期。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显微薄片、成像测井、阴极发光及充填物地球化学等对早成岩岩溶进行综合识别,识别发现:(1)早成岩岩溶Ⅰ、Ⅱ阶段:孔洞一般分布均匀,具有组构选择性溶蚀,岩芯观察孔隙呈肺泡状,花边状、花斑状溶蚀形态、显微镜下为铸模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发育纤维状、叶片状、犬牙状等胶结物,胶结物阴极发光见多期环带状发光。(2)早成岩岩溶Ⅲ、Ⅳ阶段:单个孔洞大小在0.1-3m,常被泥质充填,具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平面上呈准层状分布。成像测井识别显示,垂向上溶蚀呈带状(5-15m厚),由多个小溶洞垂向叠加组成,溶洞边常见海绵状、蜂窝状、瑞士奶酪状溶孔,横向具有洞宽、洞多的特征。通过溶洞充填物岩石学、电子探针、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粘土X衍射、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包裹体等综合测试分析发现,充填物主要由鹰山组基岩溶蚀离解颗粒与碳酸盐岩砂、泥及钙质胶结物混合,充填物中粘土为淡水成因、砾石受大气淡水溶蚀形成,方解石沉淀于海水中,整体属于淡水或海水-淡水岩溶环境。由此综合确定了早成岩溶作用的存在。(4)基于露头、岩芯、测井、地震等手段,对岩溶缝洞空间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塔中鹰山组溶蚀缝洞普遍比塔北潜山偏小(孔洞高度大多在0.1-3m,局部发育<1cm蜂窝状孔隙),成像测井显示孔洞小,但数量多,且具有较大的宽高比,地震片状反射也呈大面积分布,可以推测这些孔洞为平面上呈网状交织的管状孔洞。根据识别的缝洞,将储层类型划分,分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其中主要储层类型为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根据物性测试结果对储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基质孔隙度极低,但受岩溶作用影响局部发育优质储层(Ⅰ和Ⅱ类)。塔中缝洞常被充填,通过钻井高GR测井曲线、成像测井分析,识别出61段具有溶洞充填成因高GR段。结合储层段(未充填段)统计,发现垂向上高GR充填段在鹰山组顶面以下0-40m极其发育,而63%储层段主要发育在高GR充填段下。横向上,上部高GR充填段(不整合面下20m内)主要分布于岩溶地貌高部位及缓坡,而内部高GR充填段(不整合面下>20m)位于岩溶地貌缓坡位置,同时储层段与充填段发育与Ⅰ号断裂带或古海岸线平行发育。因此,它们发育受古地貌、断裂及岸线控制。(5)根据塔中北斜坡鹰山组缝洞发育特征、充填特征、溶蚀形态特征及地化测试结果,与现代各种类型岩溶对比,判断塔中北斜坡早成岩岩溶与墨西哥尤卡坦早成岩岩溶类似,属于受滨海型海平面控制的混合水岩溶类型,而塔中早成岩岩溶主要受海侵期三期海平面控制。(6)建立由台内砂屑滩相暴露控制的早成岩岩溶Ⅰ期岩溶发育模式及由海侵期三期相对稳定海平面控制的早成岩岩溶Ⅳ期混合水岩溶及充填模式。
范卓颖[9](2016)在《塔河油田二、十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深、受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溶改造作用影响,与常规的碎屑岩油藏和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相比,该类油藏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各向异性差异较大,岩溶缝洞型储层和致密微孔隙型储层共存。本文针对塔河油田二区、十区奥陶系复杂储层参数定量表征难等问题,从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储层成因研究入手,在对岩性测井识别和储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储层岩性和电性特征。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岩心、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相互标定,重点开展了电测井响应数值模拟以及不同类型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实现了储层参数计算和测井表征,形成了一套适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为地质建模提供储层参数,指导油田有效开发。本论文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提出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溶洞型、裂缝型、缝洞复合型和微孔隙型四种储层类型,以溶洞型和缝洞复合型储层为主,微孔隙型储层次之,裂缝型储层较不发育。其中,微孔隙型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在颗粒灰岩和云斑灰岩中,是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力储层类型。(2)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发育泥微晶灰岩、颗粒灰岩、豹斑灰岩、岩溶角砾岩和泥灰岩、灰质泥岩等过渡岩性,考虑到该区岩性对微孔隙型储层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对研究区岩性敏感的测井参数,综合运用交会图和贝叶斯判别实现岩性的有效识别,准确率达86%以上,在沉积和成岩规律约束下,揭示了微孔隙型储层的分布。(3)针对溶洞型、缝洞复合型以及裂缝型储层电测井信息多解性强、储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溶洞型和缝洞复合型储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模拟,确定了影响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的地质因素,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溶缝洞型储层类型提供了新的方法。(4)引入经验模态分解算法,计算不同储层的能量熵,并应用Fisher判别算法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的精确识别,形成了经验模态能量熵储层测井识别方法。该方法摒弃了单层典型测井值选取的不确定性,有效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整体符合率达到96.4%。(5)选取常规测井、阵列声波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分别对储层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提出基于岩石矿物属性约束的脆性指数表征方法,实现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连续表征。论文研究成果不仅建立了研究区孔洞缝发育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表征方法,同时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后期开发提供了指导。
赵建,杨玉芳,马勇,罗云,马海陇[10](2015)在《塔河油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测井识别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发育储层类型有Ⅰ类溶洞型、裂缝-孔洞型和Ⅱ类裂缝型储层,常规测井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存在着多解性。利用碳酸盐岩储层缝、孔、洞常规测井综合特征参数及测井响应组合与钻井、岩心相互标定,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类型储层地质特征的分类组合参数,以达到在油田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准确识别储层的目的。
二、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油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塌陷体结构识别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岩溶塌陷的识别和特征 |
1.1 钻井 |
1.2 岩心特征 |
1.3 FMI成像测井 |
1.4 常规测井 |
1.5 地震响应特征 |
2 古岩溶塌陷体形成时间及演化 |
3 古岩溶塌陷体结构和主控因素讨论 |
3.1 塌陷体1——早期(表生岩溶期)溶蚀塌陷 |
3.2 塌陷体2——中期(早石炭世)负载塌陷 |
3.3 塌陷体3——晚期(海西晚期)断控塌陷 |
3.4 塌陷成因类型和结构模式 |
4 结 论 |
(2)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典型井储集体分析 |
2.1 岩性识别与解释 |
2.2 缝洞储集体划分与解释 |
2.2.1 机械充填 |
2.2.2 垮塌角砾充填 |
2.2.3 溶洞(未充填) |
2.2.4 溶蚀裂缝 |
2.3 单井储集体识别 |
3 岩溶洞穴类型 |
4 岩溶缝洞储层发育模式 |
4.1 岩溶缝洞储层空间展布模式 |
4.1.1 地震属性与储集体预测 |
4.1.2 岩溶缝洞空间展布预测方法 |
4.2 岩溶发育模式分析 |
5 结 论 |
(3)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断裂对缝洞型储层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储集空间类型 |
2.4.3 储层类型 |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发育规律 |
3.1 溶洞综合识别方法 |
3.1.1 钻录井识别方法 |
3.1.2 测井识别方法 |
3.1.3 地震识别方法 |
3.2 溶洞发育特征 |
3.2.1 溶洞规模 |
3.2.2 充填特征 |
3.2.3 充填序列 |
3.3 溶洞分布规律 |
3.3.1 纵向分布规律 |
3.3.2 平面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断层与裂缝发育特征 |
4.1 断层发育特征 |
4.1.1 断层性质 |
4.1.2 断层级次 |
4.1.3 断层组合样式 |
4.2 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裂缝成因类型 |
4.2.2 裂缝发育特征 |
4.2.3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断层与裂缝的相互关系 |
5.1 构造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
5.2 应力场与断层及裂缝形成的关系 |
5.2.1 断层形成与演化特征 |
5.2.2 裂缝形成期次及时间 |
5.3 断层与裂缝的关系 |
5.3.1 断裂带结构特征 |
5.3.2 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定量刻画 |
5.3.3 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尺度断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1 断层─裂缝与岩溶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 |
6.2 多尺度断层─裂缝与溶洞分布的关系 |
6.2.1 断层─裂缝对溶洞平面分布的影响 |
6.2.2 断层─裂缝对溶洞发育深度的影响 |
6.2.3 断层─裂缝对溶洞规模的影响 |
6.2.4 断层─裂缝对溶洞充填的影响 |
6.3 断控岩溶发育模式 |
6.3.1 断控岩溶基本类型 |
6.3.2 不同构造样式断控岩溶分布模式 |
6.3.3 断控岩溶形成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盖层的识别与分类 |
1.2.2 孔隙结构表征和分形理论应用 |
1.2.3 盖层封盖性能研究 |
1.2.4 盖层封盖性能的控制因素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 |
2.3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 |
3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与分布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泥晶灰岩 |
3.1.2 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 |
3.1.3 云质灰岩 |
3.1.4 粉细晶白云岩 |
3.2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 |
3.2.1 钻井及岩心识别 |
3.2.2 成像测井识别 |
3.2.3 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 |
3.2.4 岩心和常规测井标定 |
3.2.5 地震识别 |
3.3 分布特征 |
3.3.1 单井分析 |
3.3.2 连井展布 |
4 碳酸盐岩盖层孔隙结构与封盖性能 |
4.1 孔隙类型 |
4.1.1 微裂缝 |
4.1.2 粒内孔 |
4.1.3 晶间孔 |
4.1.4 晶内孔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塔河地区 |
4.2.2 柯坪露头 |
4.2.3 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
4.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
4.3.1 分形维数计算 |
4.3.2 分形特征对比 |
4.4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4.5 封盖性能 |
4.5.1 封盖性能对比 |
4.5.2 封盖机制 |
4.5.3 封盖有效性 |
4.6 孔隙分形特征和封盖性能关系 |
4.6.1 分形特征与孔隙度关系 |
4.6.2 分形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的关系 |
4.6.3 不同分形维数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4 平均分形维数和平均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5 孔隙直径比例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6 分形维数与实际产量的关系 |
5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
5.1 层序与沉积 |
5.2 成岩路径对比 |
5.2.1 成岩事件相似性 |
5.2.2 成岩阶段差异性 |
5.3 提高封盖性能的成岩要素 |
5.3.1 胶结和压实次序 |
5.3.2 胶结作用强度 |
5.3.3 缝合线、白云石化和焦性沥青联合 |
5.4 破坏封盖性能的成岩因素 |
5.4.1 与构造相关的溶蚀作用 |
5.4.2 微裂缝密度 |
5.5 多种因素叠加控制岩石封盖性 |
6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综合地质模型 |
6.1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分类 |
6.2 盖层孔隙结构和封盖性能演化模型 |
6.2.1 阶段1:同生阶段 |
6.2.2 阶段2:第1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2.3 阶段3:表生暴露阶段 |
6.2.4 阶段4:第2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3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地质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塔河油田主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微相特征与展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 |
1.2.2 沉积微相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认识成果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第3章 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 |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 |
3.2 层序地层划分 |
3.2.1 三级层序识别 |
3.2.2 四级层序识别 |
3.2.3 层序划分方案 |
3.3 钻井层序地层特征 |
3.3.1 INPEFA方法在层序上的应用 |
3.3.2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特征 |
3.3.3 连井层序对比格架 |
3.4 层序空间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
4.1 沉积相发育背景 |
4.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4.3 典型取心井段沉积微相分析 |
4.4 沉积微相连井对比 |
4.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4.6 沉积微相空间演化与有利滩相储层分布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常规测井缝洞评价 |
1.2.2 电成像测井缝洞研究 |
1.2.3 声波测井缝洞与流体识别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缝洞型储层的综合常规测井评价方法 |
2.1 缝洞型储层的孔隙类型及特征 |
2.1.1 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以冀中坳陷古潜山地层为例 |
2.1.2 孔隙类型及特征 |
2.2 缝洞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2.2.1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 |
2.2.2 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 |
2.2.3 密度和中子测井响应特征 |
2.2.4 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特征 |
2.3 基于常规测井响应的缝洞异常提取方法 |
2.3.1 三孔隙度比值 |
2.3.2 电阻率侵入校正差比 |
2.3.3 测井曲线变化率 |
2.3.4 等效弹性模量差比 |
2.3.5 次生孔隙指数 |
2.4 综合缝洞评价指数及其在缝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2.4.1 综合缝洞评价指数 |
2.4.2 缝洞型储层应用与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电成像测井数据预处理与二值形态学图像提取 |
3.1 缝洞等井壁地质结构的电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
3.1.1 FMI仪器的测量原理 |
3.1.2 井周地质结构在电成像图中的响应特征 |
3.2 电成像测井数据的预处理 |
3.2.1 奇异谱分析空白条带插值 |
3.2.2 Otsu成像图基质自动分割 |
3.3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提取与边缘检测 |
3.3.1 形态学结构元素 |
3.3.2 二值形态学的基本算法 |
3.3.3 形态学算子去噪与缝洞提取 |
3.3.4 形态学边缘检测 |
3.4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参数表征与实例分析 |
3.4.1 构建缝洞孔隙结构谱 |
3.4.2 裂缝参数定量计算 |
3.4.3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提取实例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和路径形态学算法的缝洞识别与提取 |
4.1 一维自适应结构元素的电极板数据缝洞识别 |
4.1.1 一维数学形态学基本变换及组合滤波器 |
4.1.2 自适应多尺度结构元素构建 |
4.1.3 模拟与实测数据去噪效果分析 |
4.1.4 地层层理和泥质条带的剔除 |
4.2 二维电成像图的路径形态学处理与缝洞子图像分离 |
4.2.1 路径形态学基本原理 |
4.2.2 基于电成像图特征的邻接图模式 |
4.2.3 电成像图中裂缝与溶蚀孔洞的路径开运算实现 |
4.2.4 基于路径形态学的图像数据噪声压制与缝洞提取 |
4.2.5 实际资料处理与应用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声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流体识别 |
5.1 声波全波列数据的频散与衰减模式 |
5.1.1 阵列声波测井的探测原理 |
5.1.2 孔隙介质中的声波频散与衰减 |
5.1.3 孔隙介质中的声波频散与衰减 |
5.2 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速度频散计算方法 |
5.2.1 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算法原理 |
5.2.2 算法误差讨论 |
5.2.3 算法计算流程 |
5.3 实测数据的速度频散与衰减分析 |
5.3.1 XMAC声波数据分析 |
5.3.2 DSI声波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控岩溶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岩溶缝洞储集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塔河油田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奥陶系地层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第三章 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
3.1 储集岩岩石学特征 |
3.1.1 颗粒灰岩 |
3.1.2 泥微晶灰岩 |
3.1.3 生物灰岩 |
3.1.4 云质灰岩 |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2.1 岩溶洞穴 |
3.2.2 溶蚀孔隙 |
3.2.3 裂缝 |
3.3 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
3.3.1 溶蚀洞穴型储集体 |
3.3.2 溶蚀裂缝-孔洞型储集体 |
3.3.3 裂缝型储集体 |
第四章 断裂体系差异性及断裂带特征研究 |
4.1 断裂体系差异性 |
4.1.1 组合样式 |
4.1.2 分期性 |
4.1.3 继承性 |
4.1.4 断裂分级 |
4.1.5 平面分段性 |
4.1.6 分层性和分区性 |
4.2 断裂带结构特征 |
4.2.1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 |
4.2.2 断裂带分类 |
4.3 断裂带识别及分布特征 |
4.3.1 断裂带测井识别 |
4.3.2 断裂带地震识别 |
4.3.3 断裂带的分布特征 |
4.4 断裂带差异性 |
4.4.1 断裂带物性特征 |
4.4.2 断裂带演化 |
第五章 岩溶作用流体类型及溶蚀机理研究 |
5.1 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和方法 |
5.1.2 分析测试结果 |
5.1.3 岩溶作用流体类型 |
5.2 岩溶作用流体溶蚀机理 |
5.2.1 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
5.2.2 热液流体溶蚀作用 |
5.2.3 地层水溶蚀作用 |
5.2.4 混合溶蚀作用 |
5.3 主要成岩作用及特征 |
5.3.1 破坏性成岩作用 |
5.3.2 建设性成岩作用 |
5.4 不同类型流体岩溶作用模式 |
5.4.1 大气淡水作用模式 |
5.4.2 热液流体作用模式 |
第六章 岩溶缝洞储集体预测技术研究 |
6.1 岩溶古地貌特征 |
6.1.1 岩溶古地貌恢复 |
6.1.2 古地貌类型划分及特征 |
6.2 缝洞型储集体模型正演模拟 |
6.2.1 缝洞体数值模拟方法 |
6.2.2 “串珠状”反射正演模拟 |
6.2.3 非“串珠状”反射正演模拟 |
6.3 缝洞储集体精细预测技术 |
6.3.1 地震属性技术 |
6.3.2 波阻抗反演技术 |
6.3.3 基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 |
6.3.4 断控岩溶储集体精细雕刻技术 |
第七章 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及岩溶演化研究 |
7.1 岩溶储集体宏观分布特征 |
7.1.1 剥蚀区储集体分布特征 |
7.1.2 过渡区和覆盖区储集体分布特征 |
7.2 断裂对岩溶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
7.2.1 断裂活动导致碳酸盐岩裂缝发育 |
7.2.2 断裂差异性控制岩溶储集体的分布 |
7.3 其他控制因素对断控岩溶储集的影响 |
7.3.1 断裂与流体活动匹配关系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2 古地貌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3 古地表水系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4 沉积相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4 基于模式的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 |
7.4.1 断控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 |
7.4.2 断控岩溶演化 |
7.4.3 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 |
7.5 潜力区预测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早成岩岩溶(滨海、海岛岩溶)研究现状 |
1.2.2 现代早成岩岩溶在油气古岩溶应用现状 |
1.2.3 塔中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古岩溶作用地质背景 |
2.1 塔中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断裂构造特征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岩性特征 |
2.3.2 鹰山组沉积背景及沉积相类型 |
2.4 鹰山组顶暴露不整合面特征 |
2.5 古岩溶作用条件分析 |
2.5.1 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 |
2.5.2 鹰山组碳酸盐岩岩石成分及可溶性分析 |
2.5.3 鹰山组碳酸盐岩溶层组类型划分与溶蚀强度分析 |
2.5.4 古地貌与古水动力条件恢复 |
2.5.4.1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暴露期古岩溶地貌恢复现状及难点 |
2.5.4.2 残厚趋势面与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鹰山组顶面古地貌 |
2.5.4.3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顶面岩溶古地貌与古水动力特征 |
第3章 早成岩岩溶作用厘定与识别 |
3.1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古岩溶过程厘定 |
3.2 早成岩岩溶作用识别标志及证据 |
3.2.1 岩石学与古岩溶形态学标志 |
3.2.1.1 野外露头识别 |
3.2.1.2 钻井岩芯识别 |
3.2.1.3 成像测井识别 |
3.2.1.4 显微薄片识别 |
3.2.1.5 显微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识别 |
3.2.2 岩溶作用产物(充填物)地球化学识别 |
3.2.2.1 塔中鹰山组岩溶产物类型 |
3.2.2.2 溶洞泥质充填物岩石学特征与常量元素组成 |
3.2.2.3 溶洞泥质充填物微量元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4 溶洞泥质充填物稀土元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5 溶洞泥质充填物粘土矿物类型与古环境指示 |
3.2.2.6 缝洞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7 缝洞方解石包裹体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3 早成岩溶作用综合识别 |
第4章 古岩溶储层发育与充填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 古岩溶缝洞空间识别 |
4.2.1 岩芯中缝洞识别 |
4.2.2 显微镜下微观缝洞识别 |
4.2.3 钻录井缝洞识别 |
4.2.4 成像测井中缝洞识别 |
4.2.5 古岩溶缝洞地震响应特征 |
4.2.6 古岩溶储层缝洞空间识别结果 |
4.3 储层类型划分与评价 |
4.4 缝洞充填特征与优质储层发育规律研究 |
4.4.1 缝洞充填段与高GR段测井关系研究 |
4.4.2 储层段与充填段发育关系及纵横向展布规律研究 |
4.4.2.1 储层段与充填段垂向分布特征 |
4.4.2.2 储层段与充填段展布规律研究 |
4.4.2.3 优质储层与充填段地震预测 |
第5章 塔中早成岩岩溶与现代岩溶类比研究 |
5.1 塔中早成岩岩溶特点与现代岩溶类型对比 |
5.2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早成岩岩溶主要特点 |
5.3 塔中早成岩岩溶类型判断及古海平面位置确定 |
第6章 古岩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古岩溶缝洞发育控制因素及形成机理 |
6.1.1 岩溶层组 |
6.1.2 不同期次的岩溶作用 |
6.1.2.1 早成岩岩溶Ⅰ和Ⅱ期 |
6.1.2.2 早成岩岩溶Ⅲ和Ⅳ期 |
6.1.2.3 埋藏岩溶期 |
6.1.3 古断裂 |
6.2 古岩溶缝洞充填控制因素及机理 |
6.2.1 古海平面变化 |
6.2.2 埋藏成岩作用 |
6.3 古岩溶储层形成与充填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塔河油田二、十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论文选题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识别 |
1.2.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 |
1.2.3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 |
1.2.4 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测井定量表征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古地貌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油藏特征 |
2.5.1 储层特征 |
2.5.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2.5.3 初期开采特征 |
第三章 岩性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典型岩性测井响应特征 |
3.3 测井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储层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
4.1 储层类型及特征 |
4.1.1 溶洞型储层 |
4.1.2 裂缝型储层 |
4.1.3 缝洞复合型储层 |
4.1.4 微孔隙型储层 |
4.2 不同成因类型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 |
4.2.1 沉积作用 |
4.2.2 受构造演化控制的成岩作用 |
4.2.3 岩溶作用 |
4.3 不同类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3.1 溶洞型储层 |
4.3.2 裂缝型储层 |
4.3.3 缝洞复合型储层 |
4.3.4 微孔隙型储层 |
第五章 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5.1 岩溶缝洞型储层电测井响应模拟 |
5.1.1 溶洞型储层电阻率测井响应模拟 |
5.1.2 裂缝型储层电阻率测井响应模拟 |
5.1.3 缝洞复合型储层电阻率测井响应模拟 |
5.2 基于经验模态能量熵的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5.2.1 测井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 |
5.2.2 测井参数选取以及能量熵的计算 |
5.2.3 基于Fisher判别的储层类型划分 |
5.2.4 基于经验模态能量熵的储层测井识别 |
第六章 储层参数计算及测井表征 |
6.1 储层关键参数计算 |
6.1.1 孔隙度计算 |
6.1.2 渗透率计算 |
6.1.3 致密储层脆性指数求取 |
6.1.4 裂缝参数求取 |
6.2 储层测井表征及分布规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塔河油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测井识别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构造背景 |
2 储层基本特征 |
2.1 岩性特征 |
2.2 储集空间类型 |
2.3 储层特征及划分 |
3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2 Ⅱ类储层 |
3.3 实例应用 |
4 结论 |
四、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油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塌陷体结构识别及成因分析[J]. 李新华,康志宏,刘洁,杨德彬,汪彦,陈华鑫,贺煜. 现代地质, 2021
- [2]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J]. 徐嘉宏,康志宏,蓝茜茜. 现代地质, 2020(06)
- [3]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D]. 史今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D]. 吴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塔河油田主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微相特征与展布[D]. 谷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李曦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7]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D]. 韩长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D]. 淡永.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9]塔河油田二、十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表征[D]. 范卓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塔河油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测井识别模式[J]. 赵建,杨玉芳,马勇,罗云,马海陇.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