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板岭上种藕致富(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提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李现森[2](2020)在《荒山沟变成“聚宝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巍巍伏牛,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伏牛山既是河南"三山一滩"扶贫的主战场,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之一。伴随着对绿水青山的美好向往,如何带领山区群众开创性地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与地方党委、政府一道,勠力同心、携手奋进,在河洛大地上奏响了脱贫攻坚的最强音。
彭雪影[3](2019)在《岗南水库移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岗南水库位于滹沱河的中游,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是一座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根治海河水患的重点工程之一。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因其工程规模巨大、过程复杂,在移民问题上曾遭遇重重困难,水库移民人口众多,搬迁时间仓促,条件严苛,移民工作任务繁重,移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解决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负责移民工作的当地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首先,以高效率完成了向村民动员和宣传的工作;其次,立足人民利益及长远发展设计移民安置方案;第三,认真和积极应对在移民安置时出现的返迁、住房质量、生产资料恢复、重迁、饮水与交通等等诸多后遗症,为移民工程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在国家政策重视和扶持下,如今岗南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重步正轨,移民生活状况大幅度改善。回顾岗南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大体上较为成功,在思想动员和组织领导机构方面为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政府有力宣传以及移民群众较高的牺牲奉献精神,为移民思想动员奠定了基础;较为完善的领导组织机构的确立,为库区移民搬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因为时代背景限制、借鉴案例不足、法律法规欠缺等情况存在一定失误和疏漏,成为安置工作中的典型教训。修建岗南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探索,为中国之后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迪,时下移民牺牲和长远经济利益如何平衡,是工程移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梁洁[4](2018)在《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旨在通过整理晚明时期常州、苏州、松江三府辖境内山地园林的建造活动,聚焦私家园林建设,推理还原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的历史风貌,考察作为山地园林建设背景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归纳总结山地园林的建造特点。全文分作三个部分,主要使用园林史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考察、对照实物遗存和文献资料,展开晚明时期园林布局复原工作,进而分析、总结山地园林的建设背景和建造特点。第一部分“山地园林概述”考察山林地建设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重点案例研究”选取无锡惠山愚公谷、无锡惠山寄畅园、吴县寒山别业为重点研究对象,绘制晚明时期的园林布局复原图。第三部分“山地园林特点分析”即是在上述两个部分的基础上,对山地园林的建设背景、布局设计、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研究统计了明代江南山地园林的数量和地理分布,针对重要的山地梳理了山地开发建设的时间脉络,在深入进行各个山地园林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些稀见的历史材料,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讹误,最后讨论了山地园林特点,由社会经济到建造技术,以求多方面、多角度展现晚明江南山地园林建设盛况。
程晓梅[5](2018)在《宁波东钱湖传统渔村聚落形态研究 ——基于陶公山村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聚落形态的研究发展至今,不论是地域范围的丰富性,还是文化谱系的系统性,都已渐趋成熟。然而,已有的研究对特殊类型的聚落却鲜有关注,尤其是内湖渔村,作为农耕时代中渔、樵、耕、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宁波东钱湖陶公山村,是一个集自然环境、宗族社会、渔业生产于一体的大型整体聚落,其有机生长的聚落形态有着高度的稀缺性,为我国内湖渔村的经典案例。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保护规划的实践基础上,经历了前后三年的田野调查,贯穿了硕士阶段的研学过程,形成一部规划学科视野中的传统聚落的田野志。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陶公山村置于区域形态。从宁波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入手,东钱湖独立幽闭的自然环境、历代的水利治理和深入精神的渔樵文化,是湖域传统渔村聚落形成和演化的重要背景。第二部分将陶公山村置于演化历程。以陶公山“十姓宗族”的社会结构变迁为线索,研究发现从宗族避乱肇始隐居,到宗族聚居空间分域,再到房族发育组团完善,陶公山聚落形态的生长与宗族社会的分衍紧密相关。第三部分对陶公山村聚落形态进行推演分析。其聚落形态包含整体、簇团、单元三个层次:整体形态呈现为人地关系影响下倚山临湖的线性聚落;簇团形态呈现为社会关系影响下十姓环列的宗族结构;单元形态则是在房族社会与渔业生产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聚落肌理组织,三个形态层次共同体现出陶公山村有机生长的聚落形态。第四部分聚焦于聚落形态保护与更新的规划方法。从国际视野中认识陶公山村作为聚落文化遗产,其整体性、活态性和有机性所具有的保护价值,并结合规划实践,提出通过彰显主线、强化结构和优化地段的整体保护措施,构成陶公山村聚落形态的“关联性”保护模式。此外,还将聚落肌理的织补更新,落实在宗族结构内部的房族单元中,形成由识别、保护和修复三个步骤构成的更新方法。针对我国内湖渔村的稀缺性,本文对陶公山这一个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传统聚落形态的研究视野,同时提出的聚落形态的关联性保护策略和肌理单元的织补性更新模式,对其它类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何也[6](2017)在《嘎山》文中认为师徒之旅1像往时一样,清光绪乙未年初秋的一个圩日,凌子罟来到兜螺圩。缪家老宅在兜螺圩桥头。赴圩客过桥,直冲缪家而来,到了门口才转向圩尾街。住桥头老宅的缪家人,多少也算是认得字的,可这家人连吃饭嘬汤也要呕呃1,残老病死不经事,已破落得差不多了。直到前些年,圩日到兜螺圩摆命相摊的凌
李常生[7](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胡平江[8](2017)在《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文中提出人类社会是在“分”与“合”的二元矛盾中发展前进的。一方面,个体离不开群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另一方面,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基础。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认为,个体的“分”必然导致利益分化甚至利益冲突,且只有国家的介入才能有效调节以维系社会的“合”。但是,本论文通过对一个宗族个案的调查发现,同样面对家户利益冲突,在国家介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宗族通过自我治理也能够实现“分”与“合”的有效均衡。本论文主要采用“条件一形式”的研究范式,即通过对宗族社会形态与治理形式的关系考察,以此回答宗族依靠什么进行治理,治理的条件是什么。对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宗族社会形态的研究。即通过对家户与宗族关系的考察,以此探究传统中国宗族社会的历史底色。二是对宗族治理形式的研究。即宗族是否存在利益分化,面对此分化宗族又是依靠什么进行治理的。简而言之,就是在宗族这一社会形态下,是否存在“分”,又是通过何种形式的治理维系“合”。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氏族社会向家户社会过渡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炸毁和先后更替过程。在氏族解体之后,面对自然挑战与社会竞争,家户仍然面临“不合则不强”的选择。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族就是在氏族解体之后家户通过血缘、利益关系形成的“合”之一。其次,人类社会实现“分”与“合”的均衡关键在于治理的有效介入。家户是宗族社会的主体,因此“不分则不活”。而面对“分”导致的利益分化,则需要通过治理的调节将利益分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维系社会的“合”。再次,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自我治理。宗族之所以能够实现“分”与“合”的均衡,并非如经典理论所述依靠国家进行调节,而主要通过自我治理进行调节。最后,社会自我治理有效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特定的单元范围和共同利益支撑,否则难以发挥其作用。通过对传统中国宗族社会形态及其治理的研究,本论文认为,社会自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功能的重要补充。传统宗族是家户建构的共同体形式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宗族的自我治理整合、协调家户利益,提升家户在社会中的整理竞争力。当前社会宗族底色日益淡化,但家户仍然是中国的本源制度。家户仍然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进行自我整合,以此避免一盘散沙,被社会发展所抛弃。因此,在国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划分治理单元,建构社会共同利益等形式,激活社会自我治理功能,以此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杨建华[9](2015)在《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州具有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明清扬州是中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地和南北漕运咽喉,加上康熙、乾隆帝分别六次南巡,就使扬州在经济、文化方面更加繁荣起来,并成为当时重要的都会之一。从城市性质来说,明清扬州是一座以盐业经济为主的运河沿岸长江下游的商业贸易都会型的大城市。目前研究扬州的专着和论文已经有不少了,但大多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城市文化等角度来阐述扬州历史和发展,成果偏重于少数专业性的个案探讨,对扬州明清城市史的整体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明清扬州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采取长时段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扬州城从明弘治1488年到清道光1850年时期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并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相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文献的记载进行印证相结合的方法,并将明清扬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活动与扬州城市空间的规模、结构、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扬州城发展的地理因素,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修通、盐法改制、永乐迁都、康熙乾隆南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揭示了扬州城市空间兴起与发展的先天优势和强大的外在动力;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文化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明清时期扬州经济的高度发达,富裕阶层、官员士大夫们对文化、教育的追求和推动,带动了扬州文化的高度发展,并对城市建筑产生影响;通过对明清扬州宗教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寺院是扬州城市中重要的空间类型。各种大小不一的宗教建筑充斥着扬州大街小巷,城外风景名胜区也有较大的寺观,并对城市空间微观形态产生影响;通过对扬州会馆空间的考察,可以看出扬州会馆与其他城市有着显着不同,与扬州的盐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盐商麋居区内;对扬州民俗生活方式以及茶馆、浴室、街道、寺观、瘦西湖风景区、教场等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考察考察,揭示了这个城市的空间是如何被使用的,人们在这个城市是怎样生活的;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防灾的研究,可以看到防灾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扬州城市空间扩张起到了保护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缓和了城市内的社会冲突,并导致诸如善堂等新的建筑类型的诞生和分布。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从城市规划学、城市形态学和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明清扬州城市空间从外部形态的演变到内部规划布局与结构以及内部空间形态作了全面的、整体性的分析和研究,以建立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印象。对扬州从春秋邗城到明清扬州城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同心圆式”,是“跃迁式”。分析了明清扬州“双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将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分解为城墙、道路、水系、街区、居住建筑、衙署建筑、园林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空间要素既有中国古代城市共同的地方,又具有扬州的地方特色。本文不仅着眼于分析物质实体空间形态,还系统、全面的研究了明清扬州实体空间形态演变背后动力机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以及地理交通背景因素,将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非物质空间与物质空间结合起来研究,揭示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本文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扬州城市史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案例。
刘云飞[10](2015)在《民国时期陇南的匪患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匪患问题是民国时期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转型时期社会失控和社会病态的集中反映。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地带的陇南,是南入川蜀,东进陕西的重要交通孔道,地域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加之境内高山密林广布,因而为土匪的活动和藏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民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土匪众多、“流匪易来”的地区。此外,民国肇建以后,中央权势日衰,政治日非,陇南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地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异常频繁,使地方出现了权力真空,社会失控。加上吏治腐败、天灾和人祸不断,这一切致使很多人被迫铤而走险,踏上了为匪之路,也使陇南成为了甘肃匪患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概而言之,民国时期陇南的土匪具有总量多、匪股人数巨大、组织程度高、活动区域面广的特点。其危害程度自不待言,土匪不但直接与当地政府抗衡、掠夺地主富户,还直接危害到了广大贫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对陇南地方社会经济、地方基层政权、地方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匪患发生后,陇南地方政府和民众也采取了一系列诸如“联防”、“清乡”、“清查户口”、“保甲连坐”、“民枪登记”、“禁烟”、“遏制和防范帮会”、“禁赌”、“军事清剿”、组建“民团、神团”以及修筑“堡寨”等防匪措施,但由于土匪和陇南地方各方政治势力关系复杂及当权者对土匪是剿是抚态度不一等原因,治匪效果并不显着。大多数土匪都来自于农业社会,之所以为匪多半是因生计所迫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土匪行为投以同情的眼光,赋予其正当性。毕竟土匪是一个寄生的社会群体,本质上与现存的社会秩序格格不入,其破坏一切的恶劣行径使土匪的历史变成了广大人民的灾难史,更对区域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本文将在现存史料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试图对民国时期陇南地区的匪患概况、匪患成因、匪患对民国陇南地方社会的影响以及民国陇南地方政府和地方民众围绕匪患问题而展开的相关控制活动等作一初步探讨。在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当时陇南地区社会运行的基本面貌和规律的同时,亦在证明地域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匪势消长的基本前提,说明只有政治的进步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才是消除匪乱、确保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本,也可为当下的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历史借鉴。
二、石板岭上种藕致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板岭上种藕致富(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荒山沟变成“聚宝盆”(论文提纲范文)
治山造田由荒变绿 |
一村一景以绿带富 |
一沟多业全面发展 |
三产互动由富变美 |
(3)岗南水库移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岗南水库的修建与移民概况 |
(一)岗南水库的修建 |
(二)岗南水库移民概况 |
小结 |
二、岗南水库的移民动员与安置 |
(一)库区移民动员 |
(二)移民安置 |
三、移民安置中的问题及应对 |
(一)返迁问题 |
(二)住房问题及解决 |
(三)生产资料的锐减及恢复 |
(四)重迁问题 |
(五)饮水与交通 |
(六)其他问题 |
四、岗南水库移民的生存现状 |
(一)部分移民的现状调查 |
(二)移民生存现状的个案分析 |
五、岗南水库移民问题的思考 |
(一)岗南水库移民安置中的经验 |
(二)岗南水库移民安置中的教训 |
(三)岗南水库移民安置中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范围选择与界定 |
1.1.1 晚明 |
1.1.2 江南 |
1.1.3 山林地与山地园林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1.2.1 明代历史研究 |
1.2.2 园林史研究 |
1.2.3 山地园林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写作结构 |
1.4.1 研究方法:实物考察与文献考察 |
1.4.2 物质空间的复原:园林的设计与建造 |
1.4.3 精神空间的探讨:园林的使用与历史传承 |
1.4.4 写作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一部分 山地园林概述 |
第2章 常州府的山地园林 |
2.1 概述 |
2.2 锡、惠二山 |
2.2.1 龙光塔 |
2.2.2 碧山吟社 |
2.2.3 愚公谷、寄畅园 |
2.2.4 栖隐园 |
2.2.5 黄园 |
2.2.6 慧麓小圃(王园) |
2.3 胶山 |
2.3.1 安氏家族及其园林概述 |
2.3.2 西林 |
2.3.3 南林 |
2.3.4 东林 |
2.3.5 嘉荫园 |
2.4 其他山地园林 |
2.4.1 张公洞玉女潭仙居 |
2.4.2 南岳兰墅 |
2.4.3 定山葛惟善别业、黄山二岛小桃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苏州府的山地园林 |
3.1 概述 |
3.2 支硎、天平、灵岩 |
3.2.1 寒山别业 |
3.2.2 天平山庄 |
3.2.3 灵岩山涧上草堂(徐枋园) |
3.3 邓尉、光福、玄墓 |
3.3.1 虎山桥 |
3.3.2 邓尉山居 |
3.3.3 晚香林 |
3.4 常熟虞山 |
3.4.1 拂水山庄 |
3.4.2 虞山东南麓 |
3.4.3 虞山西北麓 |
3.5 其他山地园林 |
3.5.1 长洲阳山 |
3.5.2 昆山马鞍山 |
3.5.3 吴县东洞庭山 |
3.5.4 太仓穿山 |
3.5.5 宝华山董其昌别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江府的山地园林 |
4.1 概述 |
4.1.1 九峰 |
4.1.2 三泖 |
4.2 佘山 |
4.2.1 东佘山居 |
4.2.2 知止山庄 |
4.2.3 西佘山居 |
4.3 干山 |
4.3.1 周氏家族园林 |
4.3.2 瞿氏家族园林 |
4.3.3 太虚楼 |
4.4 其他山地园林 |
4.4.1 细林山张之象别业 |
4.4.2 横云山横云山庄 |
4.4.3 小昆山乞花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重点案例复原研究 |
第5章 惠山愚公谷 |
5.1 愚公谷原址前身考 |
5.1.1 明初僧房布局 |
5.1.2 冯夔的龙泉精舍 |
5.1.2.1 冯氏家族及冯氏园林简述 |
5.1.2.2 园址考辨:龙缝泉与龙泉精舍 |
5.1.3 顾起纶的玉鹿仙丘 |
5.1.3.1 顾氏家族及其建造活动简述 |
5.1.3.2 园林的命名缘起和建造时间 |
5.1.3.3 园址考辨 |
5.1.3.4 园景赏析 |
5.2 愚公谷复原研究 |
5.2.1 邹迪光的生平简述 |
5.2.2 文献辨析:《愚公谷乘》与《愚公谷记》 |
5.2.3 命名缘起 |
5.2.4 修建与解析时间考 |
5.2.5 边界考 |
5.2.6 遗迹考与复原研究 |
5.2.6.1 胡文昭公祠 |
5.2.6.2 至德祠 |
5.2.6.3 华孝子祠、尊贤祠及其他祠堂 |
5.2.6.4 复原研究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惠山寄畅园 |
6.1 研究背景 |
6.2 现状整理 |
6.3 遗构定位与辨析 |
6.3.1 木桩遗迹 |
6.3.2 石基遗迹 |
6.4 推测复原 |
6.4.1 涵碧亭复原 |
6.4.2 知鱼槛复原 |
6.4.3 卧云堂、先月榭复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寒山别业 |
7.1 赵氏家族简述 |
7.2 园林命名与修建缘起 |
7.3 园林文献辨析 |
7.4 园林布局复原 |
7.4.1 乾隆南巡后的园林布局复原 |
7.4.2 晚明的园林布局复原 |
7.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山地园林特点分析与总结 |
第8章 社会生活中的山地园林 |
8.1 买山力 |
8.2 产权流转 |
8.2.1 由城入山 |
8.2.2 公、私转化 |
8.2.3 舍宅为寺 |
8.3 山居生活 |
8.3.1 园林中的戏台 |
8.3.2 隐居者的生计 |
8.3.3 园主参与当地建设 |
8.4 园林的传承 |
8.4.1 诗文以传 |
8.4.2 立祠以守园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山地园林的设计和建造 |
9.1 景观格局 |
9.1.1 选址 |
9.1.2 景观布置 |
9.2 空间组织 |
9.2.1 前导空间 |
9.2.2 中心与边缘/边界 |
9.2.3 借景 |
9.2.3.1 山 |
9.2.3.2 塔 |
9.2.4 声境营造 |
9.2.5 山中小气候 |
9.3 水景营造 |
9.3.1 梳理水系 |
9.3.2 山中瀑布 |
9.3.3 涧中设堰 |
9.3.4 池间长堤 |
9.3.4.1 池上的建筑 |
9.3.4.2 木桩基础 |
9.4 叠山与花木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字文献 |
附录B 古代绘画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宁波东钱湖传统渔村聚落形态研究 ——基于陶公山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缘起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 |
1.3.3 理论基础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渔村的研究 |
1.4.2 聚落形态研究 |
1.4.3 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区域形态中的东钱湖 |
2.1 作为地理单元的东钱湖 |
2.1.1 地理演化肇发钱湖 |
2.1.2 水利治理培育钱湖 |
2.2 作为生产单元的东钱湖 |
2.2.1 东钱湖外海渔业 |
2.2.2 东钱湖内湖渔业 |
2.3 作为人居单元的东钱湖 |
2.3.1 东钱湖聚落体系 |
2.3.2 东钱湖渔村聚落 |
2.4 本章小结 |
3 陶公山聚落形态的演化历程 |
3.1 宋元时期:宗族迁入与聚落形态的起源 |
3.1.1 湖中之岛:自然环境奠定空间形态 |
3.1.2 聚居起源:避乱隐居催生渔业生产 |
3.2 明清时期:宗族分域与聚落形态的完善 |
3.2.1 渔民落籍:历史事件促进渔业生产 |
3.2.2 环山排列:宗族分域划定簇团形态 |
3.3 清末民国:房族分衍与聚落形态的成熟 |
3.3.1 渔业兴盛:渔商资本扶助公共事业 |
3.3.2 房族聚居:宗族分衍形成房族单元 |
3.3.3 长街百巷:单元“复制”完善街巷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陶公山聚落形态的三个层次 |
4.1 整体形态:倚山临湖的线性聚落 |
4.1.1 环带状的平面形态 |
4.1.2 高密度的人居环境 |
4.2 簇团形态:十姓环列的宗族结构 |
4.2.1 环山排列的族际结构 |
4.2.2 宗祠为核的族内结构 |
4.2.3 水神信仰与族际关系 |
4.3 单元形态:房族林立的肌理组织 |
4.3.1 房族单元肌理 |
4.3.2 巷头:堂前——房族社会 |
4.3.3 巷尾:埠头——渔业生产 |
4.4 本章小结 |
5 陶公山聚落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
5.1 陶公山村的稀缺价值 |
5.1.1 整体性 |
5.1.2 活态性 |
5.1.3 有机性 |
5.2 陶公山村的保护困境 |
5.2.1 聚落形态的外部干预 |
5.2.2 肌理单元的内部异化 |
5.3 聚落形态的关联保护 |
5.3.1 整体形态的线路式保护 |
5.3.2 簇团形态的结构化保护 |
5.3.3 单元形态的地段型保护 |
5.4 肌理单元的织补更新 |
5.4.1 肌理单元的识别 |
5.4.2 肌理单元的“织补” |
5.4.3 实施主体的多元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不足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学界已有研究梳理 |
(一) 利益调节方案之一:国家治理 |
(二) 利益调节方案之二:社会治理 |
(三) 利益调节方案之三:自我治理 |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 |
(一) 家户并非简单替代氏族而是漫长过渡过程,宗族具有两者的双重特性 |
(二) 社会发展既需要“分”也需要“合”,关键在于有效的治理调节 |
(三) 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的自我治理 |
(四) 利益分化不一定需要国家进行治理,大量利益分化可以由社会自我治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五、个案介绍与背景交代 |
(一) 村庄的由来与历史 |
(二) 村庄自然条件与环境 |
(三) 社会变迁中的村庄底色 |
六、关键词的界定 |
(一) 共同体 |
(二) 宗族 |
(三) 利益 |
(四) 治理 |
第二章 不合不强:利益建构与宗族形成 |
一、宗族由来与缘起 |
(一) 谢氏宗族的由来 |
(二) 村庄里的“后来者 |
(三) 宗族的合作与竞争 |
二、血缘纽带的建构 |
(一) 对远祖的尊重 |
(二) 祠堂祭祀 |
(三) “祖赋人权” |
(四) 宗族的边界 |
三、利益联结的建构 |
(一) 共同地缘 |
(二) 共同财产 |
(三) 共同安全 |
四、小结 |
第三章 不分不活:利益激励与宗族发展 |
一、“不分不勤”:宗族分化的动力 |
(一) 家户地位 |
(二) 分家 |
(三) 分房 |
二、“以分促活”:宗族分化的功能 |
(一) 资源垦殖 |
(二) 财富追求 |
(三) 共同财产经营 |
三、“分中有合”:宗族分化的限度 |
(一) 宅与祠的分配 |
(二) 产权的安排 |
(三) 认同的维系 |
四、“合中有分”:宗族分化的结果 |
(一) 个体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
(二) 房支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
五、小结 |
第四章 分合均衡:利益整合与宗族崛起 |
一、基于政权关系的国家治理 |
(一)“带路人”:宗族中的保甲组织 |
(二) “收税派丁”:国家的治理功能 |
(三) “当一个桶”:国家调节的局限性 |
二、基于血缘关系的祖权治理 |
(一) 世系与辈份规则 |
(二) 权威及其资格 |
(三) 等级性权力 |
(四) 祖权调节的限度 |
三、基于利益关系的公权治理 |
(一) 共同利益的供给 |
(二) 个体利益的整合 |
(三) 秩序的协调 |
(四) 社会利益的建构 |
四、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自我治理的价值与条件 |
一、研究假设的回应与理论发现 |
(一) 氏族裂变为家户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宗族具有“分”与“合”两重性 |
(二) 社会发展中“分”与“合”难两全其美,关键在于通过治理寻求两者均衡 |
(三) 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的自我治理 |
(四) 社会自我治理能否有效实现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
二、社会自我治理有效实现的机制 |
(一) 共同性机制 |
(二) 差异性机制 |
(三) 保护性机制 |
(四) 约束性机制 |
三、社会自我治理的历史延续与限度 |
四、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日记 |
后记 |
(9)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西方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2 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3 明清扬州研究概况 |
1.2 论文研究界定 |
1.2.1 研究时段界定 |
1.2.2 名词解释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明清扬州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探讨 |
2.1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地理因素 |
2.1.1 自然地理因素 |
2.1.2 大运河与明清扬州的发展 |
2.2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1 唐宋以来的政治、经济格局 |
2.2.2 明清时期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扬州文化与文化空间 |
3.1 府学与书院——扬州教育的兴盛 |
3.1.1 扬州府学 |
3.1.2 扬州书院 |
3.2 艺术与学术——扬州文化的繁荣 |
3.2.1 扬州戏曲 |
3.2.2 扬州学派 |
3.2.3 扬州画派 |
3.2.4 扬州刻书与印刷 |
3.3 多元与多层——扬州文化的特质 |
3.3.1 多元交融的移民文化 |
3.3.2 多层复合的扬州文化 |
3.4 扬州文化建筑及空间分布 |
3.4.1 虹桥修禊 |
3.4.2 文选楼 |
3.4.3 梅花书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扬州宗教与宗教空间 |
4.1 明清扬州的宗教空间 |
4.1.1 佛教寺院 |
4.1.1.1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平山堂 |
4.1.1.2 莲性寺、白塔 |
4.1.1.3 文峰塔 |
4.1.2 道教的宫观 |
4.1.2.1 武当行宫 |
4.1.2.2 蕃厘观(琼花观) |
4.1.3 伊斯兰教建筑 |
4.1.3.1 普哈丁墓 |
4.1.3.2 仙鹤寺 |
4.1.4 西方宗教的教堂 |
4.2 明清扬州宗教空间分布与城市影响 |
4.2.1 与商业的结合 |
4.2.2 与戏曲的结合 |
4.2.3 与娱乐的结合 |
4.2.4 与文化的结合 |
4.3 明清扬州城的正祀与民间祭祀 |
4.3.1 明清扬州的正祀 |
4.3.2 明清扬州的民间祭祀 |
4.4 明清扬州祠祀空间分布 |
4.5 明清扬州的祭祀特征 |
4.5.1 财神崇拜的流行 |
4.5.2 外地神只的渗入 |
4.5.3 对水、火神的崇祀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扬州社会生活与社会空间 |
5.1 明清扬州的人口规模及其阶层分布 |
5.1.1 人口规模 |
5.1.2 人口结构与职业状况 |
5.2 明清扬州的市民职业生活状况 |
5.2.1 盐商 |
5.2.2 手工业工匠 |
5.2.3 小商贩 |
5.2.4 艺人 |
5.2.5 从事服务行业者 |
5.2.6 务农的小民 |
5.3 会馆与扬州社会空间 |
5.3.1 明清扬州会馆的兴建和分布 |
5.3.2 明清扬州会馆的主要功能 |
5.3.3 明清扬州会馆建筑 |
5.4 明清扬州的岁时节令与庙会 |
5.4.1 传统的岁时节令 |
5.4.2 扬州的庙会 |
5.5 明清扬州社会公共空间 |
5.5.1 茶馆 |
5.5.2 浴室 |
5.5.3 街道 |
5.5.4 寺观 |
5.5.5 瘦西湖 |
5.5.6 教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布局 |
6.1 城市空间形态学术视野扫描 |
6.1.1 中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述 |
6.1.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种思想体系 |
6.1.3 中世纪城市革命——中国古代城市内部结构的变革 |
6.1.4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和空间形态的差异 |
6.2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
6.2.1 从邗城到明清扬州城“跃迁式”空间形态演变 |
6.2.1.1 春秋邗城 |
6.2.1.2 汉广陵城 |
6.2.1.3 唐代扬州两重城 |
6.2.1.4 宋代扬州三城 |
6.2.1.5 明清扬州双城 |
6.2.1.6 思考一:为何明清扬州城市规模没有超越唐、宋时期 |
6.2.1.7 思考二:为何古代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是“跃迁式”的发展 |
6.2.2 明清扬州城的“双城”空间形态演变 |
6.2.2.1 1357年~1370年——旧城空间形成 |
6.2.2.2 1370年~1555年——旧城空间的成熟和新城空间的初步形成 |
6.2.2.3 1556年~1662年——“一水分新旧,东西两座城”的双城格局形成 |
6.2.2.4 1662年~1850年——双城格局的成熟和城市郊区化扩展 |
6.3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布局 |
6.3.1 城市规划布局 |
6.3.2 城市功能分区 |
6.4 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6.4.1 城市空间的扩张性——动态特性 |
6.4.2 城市空间的高密性——静态特性 |
6.4.3 城市空间的混杂性——社会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要素 |
7.1 明清扬州城墙——空间形态之边界 |
7.1.1 城墙规模和结构 |
7.1.2 城墙防御体系和城门 |
7.1.3 城墙修筑的经费来源 |
7.1.4 城墙的消亡 |
7.2 明清扬州道路、水系和桥梁——空间形态之骨架 |
7.2.1 道路系统和分布 |
7.2.2 河网与水系 |
7.2.3 桥梁 |
7.3 明清扬州街区——空间形态之区域和肌理 |
7.3.1 街区空间形态与肌理 |
7.3.2 街坊空间结构构成 |
7.3.3 街巷空间 |
7.4 明清扬州空间标志——空间形态之节点 |
7.4.1 四望亭 |
7.4.2 文昌阁 |
7.4.3 东圈门、南圈门、北圈门 |
7.4.4 大东门、小东门 |
7.5 明清扬州居住建筑——空间形态之基本单元 |
7.5.1 建筑总平面布局 |
7.5.2 建筑结构和构造 |
7.5.3 建筑外观和建筑风格 |
7.6 明清扬州园林——空间形态之文化景观 |
7.6.1 扬州园林的空间分布 |
7.6.2 扬州园林的历史发展 |
7.6.3 扬州园林的园林艺术 |
7.7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空间形态之重要单元 |
7.7.1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的空间分布 |
7.7.2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实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清扬州城市发展保障体系 |
8.1 扬州城市灾祸 |
8.1.1 扬州火灾记录 |
8.1.2 扬州水旱灾害记录 |
8.1.3 扬州城的战争灾害 |
8.2 扬州城市防火 |
8.2.1 建筑防火 |
8.2.2 防火、救火措施 |
8.2.3 消防机构与设施 |
8.3 水旱灾害防御与赈灾措施 |
8.3.1 灾害来源 |
8.3.2 疏浚河道,修建堤、坝、闸的防洪措施 |
8.3.3 赈灾措施 |
8.4 扬州城的社会保障系统 |
8.4.1 明清时期扬州的仓储 |
8.4.2 明清时期扬州的善会、善堂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历代志书所附扬州城图 |
附录2 扬州历代修城历史一览表 |
附录3 乾隆皇帝巡视过的私家园林 |
附录4 18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 |
附录5 有关扬州古城保护现状和规划图 |
参考文献 |
考古报告 |
基本古籍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表 |
(10)民国时期陇南的匪患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与资料 |
四、文章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民国时期陇南匪患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陇南匪患的人数规模、活动区域及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陇南匪患的类别划分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陇南土匪的组织结构与规约 |
第四节 民国时期陇南土匪的生活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陇南匪患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土匪生聚与陇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条件 |
第二节 土匪生聚与民国陇南特殊的政治、军事因素 |
第三节 匪患与民国时期陇南的天灾、人祸 |
第四节 匪患与民国时期陇南的秘密社会 |
第五节 匪患与不合理的法律、官僚体制及其他社会性因素 |
第三章 匪患对民国时期陇南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匪患对民国时期陇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匪患对民国时期陇南地方基层政权的影响 |
第三节 匪患对民国时期陇南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四章 围绕匪患问题展开的相关社会控制活动 |
第一节 陇南地方政府对匪患问题的控制 |
第二节 乡村社会对陇南匪患的控制 |
第三节 土匪的反控制活动 |
第四节 陇南土匪的最终覆亡 |
结论:民国时期陇南土匪的特点及启示 |
主要征引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石板岭上种藕致富(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荒山沟变成“聚宝盆”[J]. 李现森. 人大建设, 2020(07)
- [3]岗南水库移民问题研究[D]. 彭雪影.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研究[D]. 梁洁. 东南大学, 2018(05)
- [5]宁波东钱湖传统渔村聚落形态研究 ——基于陶公山村的田野调查[D]. 程晓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嘎山[J]. 何也. 雨花, 2017(16)
- [7]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D]. 胡平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9]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D]. 杨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民国时期陇南的匪患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 刘云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