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蜜添加系统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华[1](2020)在《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制糖生产的发展状况,描述了制糖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制糖工艺流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制糖工艺流程中的“龙头”——压榨车间,得出了压榨车间的关键指标、重点参数及控制要求;根据控制要求,结合市面上现有的传感器,深化设计了压榨车间的控制策略,将压榨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融入到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中;糖厂压榨车间自动控制系统投入到西南某3000t/d的糖厂使用后,提高了车间的安全性,确保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制糖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压榨、澄清、蒸发、煮糖、分蜜、干燥、筛分、包装等过程,其中第一道工序是在压榨车间完成的,主要原理是对甘蔗进行压榨,从而提取甘蔗中含有的糖汁。通过对糖厂压榨车间常用的传感器及执行器的选型,着重介绍了输送带入榨控制系统的检测参数以及检测方式。对均衡入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从而实现均衡进蔗、均衡用电、均衡出蔗渣、均衡出蔗汁的要求;介绍了糖厂榨机高位槽料位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策略以及控制流程;对渗透水的温度流量以及液位加以控制,在保证渗透水的温度可以使糖分的抽出率最大的同时维持渗透水水箱及流量的相对稳定状态。液位变送器实时监测各座闸机的出汁状态,采用变频控制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压出汁与混合汁均匀的泵送。最后,设计了一个由程序进行控制的联锁保护系统,在某一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报警通知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查看修理。为了及时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设计了糖厂车间的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以无线wifi网络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稳定可靠无线调度指挥系统。本系统以指挥调度室为中心,实现了工业数据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建立糖厂统一的生产监控和管理平台,提升了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孙燕,蓝际荣,杜亚光,叶恒朋,杜冬云[2](2020)在《微生物和废糖蜜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两种细菌(Enterobacter sp.SL.和Acinetobacter sp.SL-1)和废糖蜜(碳源)去除液体溶液中的Zn(II)、Cd(II)、 Cr(VI)和Cr(Total)。结果表明,当Zn(II)、Cd(II)、和Cr(VI)初始浓度为87.0 mg/L,pH为7.0时,混合菌和废糖蜜在35°C下反应168 h,总铬和六价铬去除率超过98%,Zn(II)和Cd(II)的去除率为90%左右。废糖蜜主要通过去还原作用[Cr(VI),75.90%]和非生物吸附[Cr(Total),81.24%]减少重金属保护细菌;微生物对Zn(II)和Cd(II)的去除主要通过生物吸附(36.95%和45.69%)和生物代谢(24.37%和17.05%),并产生腐殖酸和富里酸等物质。这项研究对处理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废水有潜在价值。
孙燕,蓝际荣,杜亚光,叶恒朋,杜冬云[3](2020)在《微生物和废糖蜜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两种细菌(Enterobacter sp.SL.和Acinetobacter sp.SL-1)和废糖蜜(碳源)去除液体溶液中的Zn (Ⅱ)、Cd (Ⅱ)、Cr (Ⅵ)和Cr (Total)。结果表明,当Zn (Ⅱ)、Cd (Ⅱ)、和Cr(Ⅵ)初始浓度为87.0 mg/L,pH为7.0时,混合菌和废糖蜜在35℃下反应168 h,总铬和六价铬去除率超过98%,Zn (Ⅱ)和Cd (Ⅱ)的去除率为90%左右。废糖蜜主要通过去还原作用[Cr(Ⅵ),75.90%]和非生物吸附[Cr(Total),81.24%]减少重金属保护细菌;微生物对Zn (Ⅱ)和Cd(Ⅱ)的去除主要通过生物吸附(36.95%和45.69%)和生物代谢(24.37%和17.05%),并产生腐殖酸和富里酸等物质。这项研究对处理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废水有潜在价值。
张明,裴冬永,鲁明上[4](2019)在《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在饲料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体添加在饲料生产中应用广泛。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可以提升设备厂家的产品竞争力,并给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产品配置,更好的发挥产品性能。本文介绍了饲料添加液体的种类(水类、油脂类、糖蜜类)、液体添加工艺、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输液模块、储液模块、计量模块)以及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选型,为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在饲料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何双[5](2019)在《中试发酵糖蜜生产沼气及关联微生物的分离与生物强化》文中研究表明甘蔗糖蜜是制糖厂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之一,具有COD含量高、成分复杂、含有胶体杂质多和干物质浓度大等特点。糖蜜中所含的可发酵糖含量可达到30%~50%,是良好的发酵原料。在如今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沼气作为一种能通过厌氧发酵而得到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广西区内的糖蜜生产量大且需求量小,可利用糖蜜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探索研究,但目前鲜有相关方面的报道。本实验在以往实验室规模的的小试实验基础上,将甘蔗糖蜜作为底物,利用加入外循环泵的IC厌氧反应器进行中试厌氧发酵,以探究糖蜜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可行性。本实验分为前期中试发酵工艺试验及关联微生物的生物强化小试实验。利用体积为2.3 m3的IC反应器对糖蜜进行厌氧处理。反应器在自然温度下(20~38℃)进行发酵,在启动期过后添加外循环泵增强发酵效率。在不添加任何营养元素及缓冲物的条件下,每日进水400 L,水力停留时间时间为5 d,反应器负荷最高达到2500 mg/L,启动期的COD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8.00%,沼气日产量最高达到2.4m3,产气率达到0.58 m3/kgCOD,沼气中甲烷含量达49.8%。将发酵各阶段采取的活性污泥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相关微生物,并进行鉴定。前期得到的污泥样品按时期(加入外循环前为A,加入外循环后为B)分为A1-A4,B1-B5,在三个温度25℃、30℃、37℃下进行培养,分离到三个温度下微生物菌株。对每个得到的单菌落进行16SrRNA的PCR扩增并测序,得到的序列使用BLAST方法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在A阶段污泥中的主要细菌菌群是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和Bacillus(芽孢杆菌属),B阶段为Lysinibacillus(短小芽孢杆菌属)和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在整个厌氧发酵过程中均能筛选得到明串珠菌属。实验得到的17株菌都可以在糖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过程中生长状况最好的A3样品菌群加入体积为250 mL的发酵瓶进行生物强化实验。发酵瓶实验同样使用稀释糖蜜为发酵底物进行厌氧发酵。在驯化期完成后,加入A3样品菌群进行生物强化,共设置3个不同菌液量:1%、3%、5%及一个空白对照组,水力停留时间为4天,最高进水负荷为2500 mg/L。实验发现菌液量为3%的实验组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最高达84.84%,比对照组和其余两组实验组COD去除率高;氨氮最低含量为18 mg/L,VFA含量最低199.9 mg/L,比对照组和其余两组实验组都低研究结果说明糖蜜在中试水平上的实验可行,具有产业化的潜力;从中试发酵得到的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最多的菌株为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在250 mL的发酵瓶中直接添加混合菌群的生物强化的方式对糖蜜厌氧发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规模化发酵糖蜜生产沼气奠定了理论基础。
沈璐[6](2019)在《乳源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 246菌株及其抗葡萄糖阻遏研究》文中认为葡萄糖阻遏(Glucose repression)是微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酵母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优先利用高效碳源的机制,使它们拥有了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竞争优势。而从发酵工业的角度而言,这种葡萄糖的存在抑制酵母细胞利用其它碳源的机制,往往是影响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效率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从采自内蒙古地区的3份酸马奶(Koumiss)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天然抗葡萄糖阻遏酵Kluyveromyces marxianus 246,通过RNA-Seq技术研究葡萄糖对KM246与对照菌株DSMZ5422基因表达影响及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解析其抗葡萄糖阻遏的分子机制。再通过乳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差异,进一步验证KM246菌株的抗葡萄糖阻遏效应。优化确定了KM246菌株直投式发酵剂制备的工艺条件。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抗葡萄糖阻遏酵母菌株的筛选及鉴定从内蒙古采集的3份传统酸马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抗葡萄糖阻遏作用的酵母菌,根据细胞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生物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arxianus),将其命名为KM246。(2)抗葡萄糖阻遏菌株KM246的转录组分析通过将KM246和K.marxianus标准菌株DSMZ5422分别在单独碳源培养基(葡萄糖或乳糖)和混合糖培养基(葡萄糖和乳糖)上培养,根据残糖量曲线,对不同碳源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调控机制。推测由于KM246菌株中Mig1基因表达量的降低,使受其调控的乳糖通透酶、乳糖酶以及半乳糖代谢网络中结构基因的转录得到解阻遏,所以乳源酵母KM246的相关基因获得适应性进化从而具有抗葡萄糖阻遏作用。(3)抗葡萄糖阻遏菌株KM246乳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研究本研究以DSMZ5422菌株为对照,分析KM246和DSMZ5422菌株乳糖酶活力和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KM246与DSMZ5422在混合碳源培养基中的碳源利用情况、乳糖酶活力情况以及乳糖酶基因的表达量趋势基本相符,也从乳糖酶活力和表达量方面验证了KM246的抗葡萄糖阻遏作用。(4)KM246菌株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本研究以发酵剂冻干后的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KM246的冻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7%、硝酸钾3%、酵母粉2%、初始pH为8.0、接种量为2%,在30℃,225 r/min条件下培养20h后终止发酵,得到3.04×108 CFU/mL的高密度发酵液。保护剂最佳组合为脱脂乳粉10%、蔗糖7.5%、谷氨酸钠2.5%、甘露醇5%,6000 rpm离心15min后与保护剂按照5:1比例充分混合,-80℃预冻1 h后进行冷冻干燥,冻干时间为40 h时其含水率降至6.9%,在此条件下得到活菌数为4.4×108 CFU/g的干粉制剂,满足生产要求。
张会贞[7](2017)在《小球藻—酵母混合培养处理糖蜜酵母废水研究》文中指出小球藻属(Chlorella)是一大类单细胞绿藻,营养方式多样,生长速度快,环境耐受能力强,能利用废水中的碳、氮、磷繁殖并净化水质;酵母(Yeast)有600多种,其中一些种类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生长速度快,培养周期更短。将小球藻和酵母混合培养用于废水处理,能充分利用两种微生物的优势,同时收获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微生物生物质,是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方式。酵母发酵废水是一种有机负荷高、色度高、可生化降解性低的工业废水,量大、难处理,严重制约了酵母行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先通过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混养培养优化,实现了快速扩种;随后在户外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蛋白核小球藻的扩大培养;通过研究了废水中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的生长特性及水质净化效果,评估了活性炭预处理废水的可操作性,在室外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培养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进行了废水处理研究,建立了这类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葡萄糖和硝酸钠均能显着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在盐度15‰、葡萄糖30 g/L、硝酸钠浓度3.75 g/L时,培养5天即可获得最大生物量14.32 g/L。硝酸钠浓度为5.00 g/L时,细胞内蛋白质、总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40.38%、3.79%和1.06%。甘油可以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及细胞内脂肪酸积累,但效率比葡萄糖低很多。醋酸、醋酸钠和2%CO2均能促进小球藻生物量增长,但添加醋酸和醋酸钠时,细胞内总脂肪酸和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以2%CO2为碳源,在盐度15‰、硝酸钠浓度3.75 g/L下培养8天,生物量可达到3.38 g/L,远大于自养培养,同时细胞内总脂肪酸和色素含量也均显着高于自养对照组。2.蛋白核小球藻在夏季较强光照条件下能旺盛生长,户外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3℃,高于室内摇瓶培养。以碳酸氢铵为碳源,通过补料,小球藻最大生物量可达1.00 g/L,比补料前提高了1.98倍,细胞内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可分别高达5.09%和1.32%。在秋季通过补加尿素,可获得1.25 g/L的最大生物量,细胞内叶绿素、总类胡萝卜和蛋白质的最高含量分别为4.69%、1.04%和55.32%。3.通过对比蛋白核小球藻在原废水、纳滤出水和超滤出水中的生长,发现原酵母废水更适合小球藻的生长和水质净化。在原废水中添加甘油能够显着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p<0.05),甘油浓度为15 g/L时,废水净化效果最好,培养6天,总COD、TN、TP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7.51%、52.18%和91.37%。与单独培养相比,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混合培养能够获得更高的生物量和更好的废水净化效果,粘红酵母和蛋白核小球藻接种比例为1:3时,废水COD、TN、TP和NH3-N去除率分别为57.33%、55.44%、88.99和75.13%。进一步添加20 g/L甘油进行混合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浓度8.0 g/L和平均比生长速率0.37 d-1,分别为不添加甘油的1.68倍和1.19倍,废水中COD、TN、TP和NH3-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29%、59.08%、96.20%和71.43%。4.200目活性炭粉T-80在最佳剂量3.0%(w/v)、初始pH 3.00下,对酵母废水COD、TN、NH3-N去除率和废水脱色率可分别达到55.69%、39.44%、37.80%和98.12%;活性炭处理后废水中PO43-含量明显增加,更适合小球藻和酵母的生长。放大预处理时,由于活性炭去除困难,处理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废水预处理。5.以砂滤、颗粒活性炭过滤、超滤三级预处理酵母废水为培养基,在室外700 L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培养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经逐级放大培养,全过程废水COD、NH3-N、TN和BOD5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0.98%、78.54%、83.21%和87.76%。采用先酵母后微藻-酵母共培养的两步法,在室外1300 L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的逐级放大混合培养,全过程废水中COD、NH3-N和TN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1.57%、67.27%和76.94%。在不同体积光生物反应器中,废水TP和PO43-的去除率均可达到100%。
昌盛[8](2012)在《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调控与产氢效能》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有机废水进行发酵制氢能起到污水治理和能源回收的双重功效,因而受到空前关注。厌氧发酵制氢技术以其底物利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产氢速率高和稳定性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制氢技术。针对目前厌氧发酵制氢反应器存在的污泥流失、反应器产氢效能不够理想等限制其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论文在优化设计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的基础上,围绕“AC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调控和产氢效能”开展了深入研究,确立了ACR发酵制氢系统乙醇型发酵的定向启动条件、运行控制参数和提高系统产氢效能的调控策略,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揭示了发酵产氢微生物顶极群落形成的机制,并研究了系统中同型产乙酸耗氢作用的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AC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产氢效能。试制的ACR发酵制氢反应装置,由一个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与一个固-液-气三相分离器串联而成。污泥回流技术的采用,使反应系统具有了更高的生物持有能力,为提高反应器的比产氢速率(HPR)奠定了基础。以啤酒废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污泥为种泥,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5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6h、温度35oC等条件下,反应器可在55d内形成稳定的乙醇型发酵。在OLR28-44kgCOD/m3·d内,随着进水COD的增加,ACR系统内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发酵产氢菌得到逐步富集,产氢速率也随之增加,在OLR为44kgCOD/m3·d时, HPR达到了3.51±0.45m3/m3·d。种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发酵制氢系统的启动进程及顶极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代谢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以啤酒废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产酸发酵厌氧污泥和生活污水排放沟底泥为接种物启动的ACR系统,虽然在HRT8h、COD5000mg/L条件下均能形成产氢性能良好的乙醇型发酵,但在群落结构上的差异使系统的产氢性能呈现显着差别。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以产酸发酵厌氧污泥启动的反应系统在达到稳定运行后,其生物多样性最好,而以生活污水排放沟底泥启动的系统最差;但在以生活污水排放沟底泥启动的系统中富集了更多的以E. harbinense YUAN-3为代表的发酵产氢菌,因而表现出更强的产氢效能,其产氢速率和污泥比产氢速率分别为14.0L/d和11.1mmolH2/g VSS·d。尽管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启动ACR制氢系统的效果不如生活污水排放沟的底泥,但其来源广泛且易得。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提高其发酵产氢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后,可成为一个比较理想的规模化发酵制氢系统启动的种泥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剩余活性污泥,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最终形成的微生物群落和发酵类型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经酸预处理的的污泥系统最终形成的是丁酸型发酵体系,获得的最大氢气转化率(HY)为1.82mol H2/mol-glucose;对于厌氧颗粒污泥,各种预处理方法和未经预处理的污泥发酵体系,均呈丁酸型发酵;经氯仿预处理的污泥发酵体系显示出更高的产氢效能,HY可达1.96molH2/mol-glucose。以未经处理、经热预处理和经曝气预处理的剩余活性污泥启动ACR发酵制氢系统,在HRT8h、COD5000mg/L条件下均能形成稳定的发酵产氢微生物体系,但以曝气预处理污泥启动的反应系统中的发酵产氢菌种最为丰富,高效发酵产氢菌E. harbinense YUAN-3占据绝对优势,使系统表现出了较其他两套系统更好的产氢性能,产氢速率达到了16L/d。发酵生物制氢系统启动种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无论是在序批式或连续流培养过程中,均会发生群落演替。不同来源的种泥,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取的接种物,构建了具有不同微生物组成的初始微生物群落,这一初始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乙醇型发酵或丁酸型发酵顶极群落的最终形成。初始污泥负荷率F/M、pH和进水碳氮比(简记为COD/N,其中N以总氮计)等控制参数对ACR系统的产氢性能影响很大。在初始F/M为1.5kgCOD/kgVSS·d、进水COD5000mg/L、COD/N200、HRT8h和pH4.3-4.5等条件下,ACR发酵制氢氢系统可在14d内启动成功并达到稳定的乙醇型发酵。通过响应面法(RSM)优化获得的最佳OLR为63kgCOD/m3·d,其中COD为11.3g/L,HRT为4.3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HPR和HY分别达到了5.8m3/m3·d和1.78molH2/mol-glucose。与一体化的CSTR发酵制氢反应器相比,ACR制氢反应器拥有更高的生物持量,因而可在更高的有机负荷下运行,获得更大的比产氢速率,是一种高效的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在以混合微生物体系为基础的发酵制氢反应系统中,常会有同型产乙酸菌的滋生,其耗氢作用严重影响了反应器的产氢效能,而氯仿(CHCl3)的投加则可有效抑制耗氢的同型产乙酸作用,显着提高系统的产氢效能。研究表明,以啤酒废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启动的ACR发酵制氢系统,存在大量的耗氢同型产乙酸菌,系统产氢效能低下,投加0.1%(V/V)剂量的CHCl3后,系统中以Eubacterium limosum和Eubacterium sp.SA11为代表的同型产乙酸菌迅速消失,而产氢能力较强的哈尔滨产氢产乙醇菌E.harbinense则大量富集,系统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从11.7mlH2/gVSS·d迅速增加并稳定在113.8mlH2/gVSS·d,基质的氢气转化率也从0.14molH2/mol-glucose跃升到了1.07molH2/mol-glucose。
易烈运[9](2011)在《饲料生产中糖蜜添加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糖蜜是甘蔗、甜菜等制糖业的副产品,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又廉价的饲料原料,其能量密度较玉米低,但是与玉米相比口感更好,消化吸收快且具有价格优势,降低了某些饲料的使用量及生产成本。在欧洲及亚洲一些国
秦文展[10](2011)在《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突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露天开采直接大量吞没良田和绿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导致废弃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小甚至消失。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露天采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严重。论文以平果铝矿资助项目(GX2008CACC02)研究成果为背景,在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多样性、生物学、生态恢复、土地复垦、水文学、系统工程、模糊数学等学科理论,借助Matlab7.0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从喀斯特露天矿生态复垦立地类型划分入手,首先阐述露天矿生态重建中土壤质量变化,然后从物种、植物群落、景观三个层面对平果铝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最后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喀斯特露天矿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经验总结,结合生态重建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阐述喀斯特露天矿生态重建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喀斯特露天矿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为土地整理、土地改良、供排水和蓄水、边坡防护、边坡治理等技术;提出喀斯特露天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主要有基于矿山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2)立地类型是植被立地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结合坡向、坡度和土壤(母质)等立地类型划分因子,提出喀斯特露天矿的立地类型可以分为5类,即赤泥阳坡缓坡、矿泥阳坡缓坡、灰渣场阳坡缓坡、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和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3)土壤质量状况关乎生态系统界面内是否能够维持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向良性发展,论文利用Fuzzy综合评价法,分析高效复垦示范区的土壤质量,不同高效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为经济作物>甘蔗>木薯>蔬菜>桉树。通过土壤质量指标的测算,在不同立地类型中,土壤质量为赤泥阳坡缓坡>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矿泥阳坡缓坡>灰渣场阳坡缓坡>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4)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受时间、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制约,相关数据难以采集,论文在研究喀斯特露天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时,仅涉及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层面。在研究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也仅以植物多样性状况作为研究重点,而对遗传、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未做研究。(5)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矿区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论文主要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种间联结和演替种组等几个方面分析。利用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几个指标计算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等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植物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运用种对间关联x2值并结合物种特性,对不同恢复演替系列中的衰退种、过渡种和进展种进行划分。(6)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是认识一定区域内植被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而群落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根据TWINSPAN对平果铝矿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利用重要值公式计算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分析植物群落物种分科特征和生活型结构,通过群落相似性系数和群落β多样性的计算,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7)论文利用景观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分析景观多样性,并对景观动态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露天铝土矿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土地仍然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复垦后土地利用结构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8)矿区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矿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对生物多样性是否能够得以充分保护和生态系统是否能够向良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过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别利用Fuzzy综合评价法、Daniel趋势函数值和分维理论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最后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作出诊断,为矿区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糖蜜添加系统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蜜添加系统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糖厂蔗糖压榨的工艺流程 |
2.1 甘蔗的压榨提汁 |
2.1.1 蔗糖的压榨 |
2.1.2 蔗糖压榨汁的渗浸 |
2.2 甘蔗的渗出提汁 |
2.2.1 蔗糖渗出提汁的基本原理 |
2.2.2 蔗糖渗出提汁的渗出方法 |
2.3 蔗糖渗出提汁后的蔗汁清净 |
2.3.1 蔗汁的基本成分及性质 |
2.3.2 蔗汁的清净方法及原理 |
2.4 压榨机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糖厂压榨的检测及传感器选型 |
3.1 压榨车间常用的传感器及检测仪表 |
3.2 输送带进榨控制系统的检测 |
3.2.1 核子称 |
3.2.2 甘蔗的水分检测 |
3.2.3 传送带速度的检测 |
3.2.4 传送带机械结构温度的检测 |
3.3 入榨控制系统的检测 |
3.3.1 常见的料位检测方式 |
3.3.2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料位传感器对比 |
3.3.3 单法兰液位变送器 |
3.4 超声波流量计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压榨车间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
4.1 引言 |
4.2 均衡入榨控制系统 |
4.2.1 入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2 系统的计量标定及控制效果 |
4.3 榨机高位槽料位控制系统 |
4.3.1 压榨机系统的控制策略 |
4.3.2 槽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 渗透水控制系统 |
4.4.1 渗透水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4.4.2 渗透水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策略 |
4.4.3 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 |
4.5 压出汁与混合汁的匀速控制系统 |
4.5.1 压出汁与混合汁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4.5.2 系统控制策略 |
4.5.3 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
4.6 联锁保护自动控制系统 |
4.6.1 机械联锁保护 |
4.6.2 制糖车间压榨联锁的设计 |
4.6.3 联锁系统的控制框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糖厂车间的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与调度系统 |
5.1 引言 |
5.2 糖厂通信网络的总体结构设计 |
5.3 糖厂 Wi-Fi 核心网络的建设 |
5.3.1 建设原则 |
5.3.2 总体组网架构 |
5.3.3 Wi-Fi核心网VLAN规划 |
5.4 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 |
5.4.1 生产调度概论 |
5.4.2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建设 |
5.4.3 语音对讲子系统的建设 |
5.4.4 工业数据通信子网的建设 |
5.4.5 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微生物和废糖蜜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废糖蜜和化学药品 |
1.2 细菌的筛选和富集 |
1.3 重金属去除实验设计 |
1.3.1 重金属去除实验 |
1.3.2 生物吸附与纯细菌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重金属去除率 |
2.2 初始pH值对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 |
2.3 重金属去除机理 |
2.3.1 生物/非生物去除重金属和EEM的比例 |
2.3.2 XPS分析 |
4 结论 |
(4)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在饲料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添加液体的种类 |
2 饲料添加液体的工艺 |
3 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 |
3.1 输液模块 |
3.2 储液模块 |
3.3 计量模块 |
4 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选型 |
4.1 液体种类及液体泵配置基本原则 |
4.2 输送能力配置基本原则 |
4.3 计量模块的选择原则 |
(5)中试发酵糖蜜生产沼气及关联微生物的分离与生物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糖蜜 |
1.1.1 糖蜜的来源 |
1.1.2 糖蜜的特点 |
1.1.3 糖蜜的危害 |
1.2 糖蜜的处理方法 |
1.2.1 糖蜜的直接利用 |
1.2.2 发酵利用 |
1.2.3 造纸应用 |
1.2.4 改性应用 |
1.3 生物强化技术 |
1.3.1 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 |
1.3.2 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 |
1.4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
1.4.1 可培养微生物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1.4.2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前期实验材料 |
2.1.1 发酵装置 |
2.1.2 发酵原料 |
2.1.3 实验时间与地点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污泥驯化 |
2.3.2 运行阶段 |
2.4 生物强化实验材料 |
2.4.1 实验原料 |
2.4.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4.3 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分离 |
2.4.4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5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4.6 PCR产物的纯化与测序 |
2.4.7 小试厌氧反应装置制作 |
2.5 发酵瓶实验 |
2.5.1 装罐步骤 |
2.5.2 本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2.5.3 常用溶液 |
2.6 IC反应器及发酵瓶各项参数的监测及方法 |
2.6.1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2.6.2 比色法 |
2.6.3 pH的测定 |
2.6.4 沼气产量测定 |
2.6.5 甲烷含量测定 |
2.6.6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
2.6.7 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中试厌氧发酵 |
3.1.1 反应器启动处理 |
3.1.2 发酵参数总结 |
3.1.3 中试厌氧发酵的COD去除率 |
3.1.4 中试厌氧发酵pH的变化 |
3.1.5 VFA(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 |
3.1.6 沼气产量及产气率 |
3.1.7 外加循环泵 |
3.2 小结 |
3.3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
3.3.1 菌落形态观察 |
3.3.2 16S rRNA序列测序鉴定 |
3.4 生物强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生物强化发酵实验参数 |
3.5 微生物分离培养与生物强化实验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总结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试剂配制方法 |
符号与缩写说明 |
试验现场图和厌氧瓶发酵图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乳源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 246菌株及其抗葡萄糖阻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及分类地位 |
1.2 酵母菌的葡萄糖阻遏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
1.2.1 Snf1-Mig1 途径 |
1.2.2 Rgt2/Snf3 途径 |
1.2.3 cAMP-PKA途径 |
1.2.4 酿酒酵母中的葡萄糖信号传导网络 |
1.2.5 酿酒酵母半乳糖代谢网络 |
1.2.6 酵母抗葡萄糖阻遏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1.3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1 转录组学基本定义 |
1.3.2 研究转录组的基本方法 |
1.3.3 转录组学主要用途 |
1.4 乳糖酶研究现状 |
1.4.1 乳糖酶的酶源 |
1.4.2 微生物乳糖酶的特性 |
1.4.3 微生物乳糖酶的应用 |
1.5 酵母菌干燥技术的概述 |
1.5.1 酵母菌的干燥技术 |
1.5.2 酵母菌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
1.5.3 由冷冻干燥造成损伤的种类[106]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抗葡萄糖阻遏酵母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来源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剂配制 |
2.2.4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酵母菌的分离 |
2.3.2 同化乳糖酵母的筛选 |
2.3.3 抗葡萄糖阻遏作用酵母的筛选 |
2.3.4 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鉴定 |
2.3.5 系统发育分析 |
2.3.6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4 实验结果 |
2.4.1 酵母菌的分离 |
2.4.2 同化乳糖酵母的筛选 |
2.4.3 抗葡萄糖阻遏作用酵母的筛选 |
2.4.4 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鉴定 |
2.4.5 系统发育分析 |
2.4.6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5 讨论 |
第三章 抗葡萄糖阻遏菌株KM246 的转录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种 |
3.2.2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培养基中KM246和DSMZ5422 的碳源利用情况 |
3.3.2 转录组取样及样品处理 |
3.3.3 总RNA提取、文库构建以及转录组测序 |
3.3.4 信息分析流程 |
3.3.5 数据过滤统计及组装评估 |
3.3.6 基因功能注释 |
3.3.7 基因表达和差异性分析 |
3.3.8 功能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培养基中KM246和DSMZ5422 的碳源利用情况 |
3.4.2 样本信息 |
3.4.3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3.4.4 基因功能预测及注释 |
3.4.5 实时荧光定量RT-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准确性 |
3.4.6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3.4.7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途径分析 |
3.4.8 半乳糖代谢通路中差异基因的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KM246 乳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种 |
4.2.2 主要试剂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准备 |
4.3.2 抗葡萄糖阻遏酵母KM246 乳糖酶活性研究 |
4.3.3 抗葡萄糖阻遏酵母KM246 乳糖酶表达量研究 |
4.4 实验结果 |
4.4.1 KM246和DSMZ5422 利用碳源情况 |
4.4.2 抗葡萄糖阻遏酵母KM246 乳糖酶活性研究 |
4.4.3 抗葡萄糖阻遏酵母KM246 乳糖酶表达量研究 |
4.5 讨论 |
第五章 KM246 菌株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菌种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KM246 增殖优化的研究 |
5.3.2 KM246 冻干工艺的优化 |
5.4 实验结果 |
5.4.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增殖优化的研究 |
5.4.2 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活性干粉的研究 |
5.5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7)小球藻—酵母混合培养处理糖蜜酵母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球藻概述 |
1.1.1 小球藻的营养生长方式 |
1.1.2 影响小球藻生长及细胞组成的因素 |
1.1.3 小球藻高密度培养进展 |
1.2 小球藻户外大规模培养 |
1.2.1 开放式培养系统 |
1.2.2 密闭式培养系统 |
1.3 酵母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酵母废水的预处理 |
1.3.2 酵母废水的生物处理 |
1.3.3 酵母废水的深度处理 |
1.4 微藻和酵母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藻菌共生体系处理废水的优势 |
1.4.2 小球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3 酵母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4 小球藻和酵母混合培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白核小球藻混养培养的优化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分析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盐度和葡萄糖浓度优化 |
2.2.2 硝酸钠浓度优化 |
2.2.3 甘油代替葡萄糖作为碳源的优化 |
2.2.4 醋酸作为碳源的优化 |
2.2.5 醋酸钠和 2% CO_2作为碳源的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蛋白核小球藻户外培养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夏季户外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 |
3.2.2 秋季户外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酵母废水中小球藻和酵母的生长及净化水质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蛋白核小球藻在原废水和纳滤出水中的生长及水质净化效果 |
4.2.2 蛋白核小球藻在原废水和超滤出水中的生长及水质净化效果 |
4.2.3 甘油浓度对原废水中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2.4 原废水中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混合培养净化水质 |
4.2.5 甘油浓度对蛋白核小球藻和粘红酵母混合培养生长及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反应器中小球藻和酵母混合培养净化水质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两种活性炭粉不同剂量对酵母废水的脱色效果 |
5.2.2 200 目活性炭粉T-80 剂量对酵母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初始pH对活性炭粉T-80 净化废水效果的影响 |
5.2.4 活性炭粉T-80 放大预处理废水的可行性评价 |
5.2.5 700L小管道反应器中小球藻和酵母混合培养及水质净化 |
5.2.6 1300 L大管道反应器中小球藻和酵母混合培养及水质净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调控与产氢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厌氧发酵制氢原理 |
1.2.1 厌氧发酵产氢的代谢途径 |
1.2.2 厌氧产氢发酵类型 |
1.2.3 厌氧发酵产氢微生物 |
1.3 厌氧发酵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发酵产氢混合菌群的富集培养与构建 |
1.3.2 厌氧发酵制氢反应设备 |
1.3.3 主要环境因子 |
1.3.4 多元生物质的利用 |
1.3.5 基于生物质梯级利用的多级耦合发酵产氢系统 |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 |
2.1.2 CSTR发酵制氢反应器 |
2.1.3 间歇摇瓶发酵产氢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底物 |
2.2.2 试验污泥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分析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 |
2.3.2 PCR-DGGE微生物群落分析 |
2.4 计算方法 |
2.4.1 酸化率 |
2.4.2 COD衡算 |
2.4.3 累计产气量 |
第3章 ACR发酵制氢装置的试制与运行特征 |
3.1 引言 |
3.2 现有反应器存在的问题与ACR发酵制氢工艺的设计思想 |
3.2.1 现有厌氧发酵制氢反应器存在的问题 |
3.2.2 ACR发酵制氢工艺的设计思想 |
3.3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制作 |
3.3.1 关键设计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
3.3.2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制作与工作原理 |
3.4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特征 |
3.4.1 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
3.4.2 产氢速率 |
3.4.3 液相末端发酵产物 |
3.4.4 pH和碱度 |
3.4.5 生物量 |
3.4.6 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 |
3.4.7 反应器的产氢能力 |
3.5 发酵类型的转变与产甲烷作用的抑制 |
3.5.1 发酵类型的转变机制 |
3.5.2 产甲烷的抑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CR发酵制氢系统启动种泥及其预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种泥对ACR启动运行特性的影响 |
4.2.1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
4.2.2 反应器运行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4.2.3 ACR发酵制氢反应器中形成的顶极群落结构 |
4.2.4 不同种泥启动反应器的对比分析 |
4.3 好氧活性污泥的预处理与产氢性能研究 |
4.3.1 种泥的预处理 |
4.3.2 污泥样品的发酵产氢性能测试方法 |
4.3.3 预处理污泥的首次批式发酵产氢特性 |
4.3.4 预处理污泥的重复补料批式发酵产氢特性 |
4.3.5 好氧污泥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
4.4 厌氧颗粒污泥的预处理方法与产氢特性研究 |
4.4.1 种泥的预处理 |
4.4.2 污泥样品的发酵产氢性能测试方法 |
4.4.3 预处理污泥的首次批式发酵产氢特性 |
4.4.4 预处理污泥的重复补料批式发酵产氢特性 |
4.4.5 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
4.5 污泥预处理对ACR发酵制氢系统产氢性能的影响 |
4.5.1 预处理与ACR启动运行控制 |
4.5.2 反应器运行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4.5.3 发酵类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4.5.4 污泥预处理方法的综合比较与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CR发酵制氢系统乙醇型发酵的定向调控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ACR制氢系统初始启动污泥负荷率的控制 |
5.2.1 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
5.2.2 初始F/M对反应器启动的影响 |
5.2.3 最佳启动F/M的确定 |
5.3 ACR发酵制氢反应系统PH值的调控 |
5.3.1 反应器的控制 |
5.3.2 不同pH下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
5.4 ACR发酵制氢反应系统进水COD/N的调控 |
5.4.1 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
5.4.2 不同COD/N下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
5.5 有机负荷对连续流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
5.5.1 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
5.5.2 有机负荷对CSTR发酵制氢反应系统的影响 |
5.5.3 有机负荷对ACR发酵制氢反应系统的影响 |
5.5.4 ACR和CSTR产氢效能的综合对比 |
5.6 ACR发酵制氢系统进水COD与HRT的优化 |
5.6.1 试验设计 |
5.6.2 底物的降解和产氢情况 |
5.6.3 比产氢速率和氢气转化率的响应面分析与目标参数优化 |
5.6.4 乙醇和挥发酸产率响应面分析及目标参数优化 |
5.6.5 模型的验证 |
5.6.6 ACR系统产氢效能的综合评价 |
5.7 ACR制氢系统中的同型产乙酸作用及其控制 |
5.7.1 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控制 |
5.7.2 ACR制氢反应器中的同型产乙酸作用 |
5.7.3 同型产乙酸作用的抑制剂及与剂量 |
5.7.4 ACR发酵制氢系统同型产乙酸作用的控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饲料生产中糖蜜添加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糖蜜添加系统的组成 |
2、糖蜜添加系统的工作原理 |
3、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
4、结束语 |
(10)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
1.1.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1.1.3 露天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矿山生态重建理论与技术 |
2.1 生态重建的理论依据 |
2.1.1 生态主导因子原理 |
2.1.2 时空分布的生态原理 |
2.1.3 干扰理论与人工诱导恢复 |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位和多样性原理 |
2.2.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3 物种多样性的科学定义及本质 |
2.2.4 生态系统多样性分类及测量方法 |
2.2.5 景观多样性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
2.3 露天矿生态重建技术 |
2.3.1 土地整理技术 |
2.3.2 土地整治程序 |
2.3.3 土壤改良技术 |
2.3.4 供排水系统 |
2.3.5 蓄水工程技术 |
2.3.6 采区边坡防护技术 |
2.3.7 边坡植被恢复重建技术 |
2.4 露天矿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2.4.1 开拓和采准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 |
2.4.2 采矿运营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 |
2.4.3 矿山闭矿阶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喀斯特露天矿生态复垦立地类型 |
3.1 矿山复垦场的立地条件与土壤资源 |
3.2 露天矿采空区复垦土地的利用分类 |
3.3 喀斯特露天矿坡地立地类型划分 |
3.3.1 立地分类的原则 |
3.3.2 立地类型划分的影响因子 |
3.3.3 喀斯特露天矿坡地立地类型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
4.1 露天矿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评价 |
4.1.1 样品的采集和测试方法 |
4.1.2 测试数据的统计 |
4.1.3 土壤质量的评价 |
4.2 露天矿重建坡地土壤质量变化分析 |
4.2.1 赤泥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
4.2.2 矿泥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
4.2.3 灰渣场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
4.2.4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
4.2.5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土壤质量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露天矿不同立地类型物种多样性研究 |
5.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5.2 矿区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模型 |
5.2.1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
5.2.2 生态位的测度 |
5.2.3 种间联结的测度方法 |
5.2.4 恢复重建演替种组的划分方法 |
5.3 赤泥阳坡缓坡重建坡地物种多样性 |
5.3.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
5.3.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
5.3.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
5.4 矿泥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
5.4.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
5.4.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
5.4.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
5.5 灰渣场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
5.5.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
5.5.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
5.5.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
5.6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
5.6.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
5.6.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
5.6.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
5.7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物种多样性 |
5.7.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
5.7.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
5.7.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露天矿不同立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6.1 植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 |
6.1.1 重要值计算方法Ⅳ |
6.1.2 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 |
6.1.3 β多样性测度方法 |
6.2 露天矿重建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 |
6.2.1 样方的划分 |
6.2.2 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 |
6.3 赤泥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
6.3.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
6.3.2 β-多样性性变化特征 |
6.4 矿泥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
6.4.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
6.4.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
6.5 灰渣场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
6.5.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
6.5.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
6.6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
6.6.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
6.6.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
6.7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
6.7.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
6.7.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多样性研究 |
7.1 景观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7.1.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
7.1.2 景观多样性指数 |
7.1.3 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 |
7.2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多样性动态分析 |
7.2.1 景观斑块多样性动态分析 |
7.2.2 景观类型多样性动态分析 |
7.2.3 景观格局多样性动态分析 |
7.3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动态模拟和预测 |
7.3.1 马尔可夫链 |
7.3.2 景观动态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
7.3.3 景观动态模型模拟效果分析与评价 |
7.4 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7.4.1 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 |
7.4.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矿区土地利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露天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8.1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8.1.1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评价模型 |
8.1.2 生态系统健康趋势评价模型 |
8.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模型 |
8.1.4 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 |
8.2 生态恢复中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8.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8.2.3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模糊评价 |
8.2.4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趋势评价 |
8.2.5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
8.2.6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8.3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计算主要程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糖蜜添加系统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陈春华. 广西大学, 2020(07)
- [2]微生物和废糖蜜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A]. 孙燕,蓝际荣,杜亚光,叶恒朋,杜冬云. 第十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3]微生物和废糖蜜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A]. 孙燕,蓝际荣,杜亚光,叶恒朋,杜冬云.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 2020
- [4]液体添加设备模块化设计在饲料工程中的应用[J]. 张明,裴冬永,鲁明上. 养殖与饲料, 2019(11)
- [5]中试发酵糖蜜生产沼气及关联微生物的分离与生物强化[D]. 何双. 广西大学, 2019(01)
- [6]乳源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 246菌株及其抗葡萄糖阻遏研究[D]. 沈璐.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7]小球藻—酵母混合培养处理糖蜜酵母废水研究[D]. 张会贞.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的运行调控与产氢效能[D]. 昌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3)
- [9]饲料生产中糖蜜添加系统的研制[J]. 易烈运. 南方农机, 2011(04)
- [10]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D]. 秦文展.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