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86亿治理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倪琪[1](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自然边界与行政界限不一致,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由于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水资源的单向流动性,流域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常常陷入“囚徒困境”,上下游之间很难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流域的合作治理。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较大且见效缓慢,仅靠某一地方政府的单个治理行为难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仍存在市场或政府途径选择的困境、补偿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且界定不清、补偿方案较难达成共识、公众在补偿中参与不足等问题,使生态补偿难以在大范围、多主体、长时期内达成稳定的合作共识。本文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来设计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究将公众参与纳入政府主导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路径,在补偿政策关键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公众意愿和偏好,思考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建设和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框架,界定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并分别探讨了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提出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收益为依据、地方政府逐级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提出纳入公众意愿与偏好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并以渭河流域为例,结合1159份流域居民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双栏模型、多变量Probit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探析了渭河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分析了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探讨了公众对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基于公众参与的补偿政策能够代表全流域利益,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偿政策与公众需求的匹配度;上下游地方政府的逐级协商,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中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界定困难等问题,使跨区域生态补偿便于实施和操作。公众参与为逐级协商提供参考和依据,逐级协商是公众利益和偏好的代表。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地区,受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地区。上下游政府之间的静态博弈策略结果表明双方自主治理时存在囚徒博弈的困境,上下游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当引入上级约束和保障措施时,地方政府间长期行为能够向(保护,补偿)状态演进。第二,流域下游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决策过程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这两阶段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长期奉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导致普通民众形成了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越认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支付意愿反倒越低。结合调研中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为生态补偿应该是政府行为,当公众面对当前个人利益的损失与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时,他们往往选择规避当前的风险而不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额,从而支付意愿水平越低。通过强化下游公众对自身治理能力判断和感受的自我效能感、将其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保护行为的个人规范,对于促进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公众有效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以成本原则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全成本为142133.53万元/年,其中渭河流域上游地区治理维护的直接成本估算值为35021.27万元/年,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年。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基于收益原则,借助选择实验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对下游使用者的收益。若流域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发生142133.53万元/年的全成本,使得选择实验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设定的最佳状态,则今后10a流域城镇居民愿意平均每年支付1107.86元/户,高于流域农村居民的981.44元/户,这反映出相较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改善当前流域环境现状的意愿水平。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上限。当上下游分别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协商时,由于议价中的“耐心优势”和“先发优势”,下游省份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更大份额的净收益,这时补偿量更接近于成本原则测算的最低标准。在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有限期讨价还价博弈中,净收益份额取决于协商期限和谁在最后阶段出价。这就是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后动优势”。尽管下游具有先提出分配方案的“先动优势”,但弱势的上游仍然可以利用最终提出方案的“后动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第四,公众对补偿方式的选择行为实证结果表明:(1)实物、技术补偿与资金方式之间具有选择上的替代关系,项目补偿方式和技术补偿的选择具有互补关系。(2)个体特征变量中,男性选择资金补偿的方式的概率更高,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项目、技术等方式;文化程度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资金补偿这种输血式补偿方式。(3)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居住地到流域的地理距离,与公众对资金补偿方式的选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心理认知变量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项目补偿的造血式方式;越信任政府的受访者,其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大,而选择项目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小。公众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域受偿居民选择任一种生态补偿方式均不显着。最后,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设计了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困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刘远书,籍国东,罗忠新,罗敏[2](2020)在《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对山东段的环境与经济影响——基于EKC曲线理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属于跨流域与跨区域复杂系统污染治理问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治污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败。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相关理论,选取2003—2017年南水北调山东段沿线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菏泽6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数据进行拟合研究,通过对比东线区域内外的EKC曲线,实证分析了东线治污对南水北调山东段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东线治污模式。结果表明:①沿线区域内6市的工业废水与人均GDP的EKC曲线均呈"倒N"型曲线;枣庄市和莱芜市的工业COD与人均GDP的EKC曲线分别呈"倒U"和"U"型,其他市均呈"倒N"型曲线;临沂市的工业氨氮与人均GDP呈现"N"型,其他市均呈"倒N"型。②区域内的工业废水、COD及氨氮排放量与经济EKC曲线均呈"倒N"型,而区域外均呈现"N"型,"倒N"型反映目前区域内的工业排放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开始减少,而"N型"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外的污染排放仍在不断增大,污染治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这表明区域内的工业排放控制时间早,效果好。③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同期均明显低于区域外,而区域内人均GDP的平均增长率(13.5%)却高于区域外(12.4%),反映出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加快提升了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实现了环保治污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山东省在治污实践中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鼓励公众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共治先进模式,使区域内环境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引领东线治污更早跨越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壁垒,进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轨道。
张贤哲[3](2020)在《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东线枣庄徐州段作为两省连接处,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规划区的水质敏感区,其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东线供水工程水质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南水北调水污染鲁苏跨域区域协同治理是实现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协同治理在跨区域水污染治理中不仅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提高了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对协同治理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南水北调鲁苏区域水污染现状指出跨域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其次,利用调查的方式同两地涉及到南水北调治污相关单位人员开展深度访谈,并基于访谈所得信息对该区域的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已构建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水污染防治法律初步成型,已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等。但同时也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治理主体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观、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相关法律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不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治理主体协同治理意识淡薄,法律支撑滞后,社会公众参与不受重视。最后,从国内外水污染协同治理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统一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思想认知、完善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法律保障制度、构建跨流域政府间的协同治理体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水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
李溦[4](2020)在《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文中认为雄安新区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级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水资源短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水面萎缩严重且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雄安新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市因水而兴,水资源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雄安新区未来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要求,分析研判雄安新区现状及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专题5“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开展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广泛收集与整理雄安新区基础资料,掌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系统梳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剖析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和谐论”中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对雄安新区现状(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超载的主要原因为雄安新区水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开发利用率高而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等,以及出现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生态环境赤字现象。(2)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生态格局,综合考虑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人口增长不确定性)、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同等因素,设置“低目标”与“高目标”用水情景,其中低目标情景为人口 250万、白洋淀水位6.5m且水面面积约300km2、环淀河流形成“蓝色的河”,高目标情景为人口 500万、白洋淀水位7m且水面面积350km2、环淀河流形成“流动的河”,分别预测了未来(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城镇综合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雄安新区已有供水工程及有关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规划,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水、外调水及城市再生水3类供水水源;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拟定水资源配置原则,对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确定了雄安新区河道内、河道外用水量,综合评估雄安新区未来不同用水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未来(2035年)雄安新区低目标情景需水总量7.22~7.72亿m3,高目标情景需水总量11.51~12.51亿m3,可供水量9.0~10.6亿m3,未来低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尚不能满足,缺水量1.91亿m3,用水缺口主要为城镇生活和生态环境。(3)为满足雄安新区未来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考虑未来雄安新区水资源量与质目标要求,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与措施建议。其中工程措施方面,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进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可利用水源,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新增供水、河湖生态补水、海水淡化等4种可能途径,分析了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升后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可满足高目标情景需求,且留有余量。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为保障雄安新区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提供参考。
彭弢[5](2018)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干渠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快速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缓解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支撑该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跨流域、长距离的特大型、综合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以来,工程输水安全和水质保障一直是热点问题。山东段作为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输水安全风险评估与水动力水质仿真模拟,中线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源头和北京段。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干线多为开敞式,与当地多条交通干道立体交叉,且部分河、湖承担航运任务,输水安全受到多种潜在突发水质污染事故的威胁。因此,为能够在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控制和处置措施,开展南水北调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快速预测研究十分必要。文献检索表明,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国内外学者主要对污染物输移转化规律、水质模拟等借助模型软件建立了一些模拟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同时模型运行需要大量时间,而突发水污染事故往往事发突然,具有随机性与应急性。一旦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急需决策,不足以运行模拟模型进行预测,因此快速预测仍然是国内外学者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研究的重要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模型能够快速准确预测污染物的变化过程。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在南水北调山东段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水污染事故仿真模拟结果与现有的污染物输移转化经验公式,建立了南水北调山东段突发水污染事故快速预测模型,并利用仿真模拟结果率定了模型中的参数。最后,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快速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快速预测模型预测的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52%~4.83%和0.23%~7.15%,均不超过10%,满足应急决策的精度要求,对于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前人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对仿真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加工,综合考虑影响因素,进行污染物输移转化规律研究,分析沿程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结合现有的污染物输移转化规律及水利规程,进行南水北调山东段突发水污染事故快速预测模型研究,建立南水北调山东段快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检验所选方法的适用性。(3)为了进一步验证快速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与快速预测模型中的污染物输移转化规律进行对比,并选取随机突发水污染事故,利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精度进行比较,进行误差分析。(4)为了满足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时效性要求,提高预测效率,基于快速预测模型开发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快速预测可视化系统。将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参数输入系统后,可迅速预测污染物到达分水口时的浓度、临界值,及事故的影响时间、影响范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豫政办[2017]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年)》《南水北
周亮[7](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范金林[8](2014)在《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治污是世界性难题。为治理流域污染,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流域污染问题都是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逐步解决的。发展中地区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实力不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社会背景决定了发展中地区不可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流域治污经验。如何既解决流域污染问题,又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发展中地区必须破解的难题。2003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历经十余年实践,在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十一年持续改善,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流域治污的新路子。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与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践,构建了适用于发展中地区的“治用保”(Treatment、Recycle、Restoration,简记为TRR)流域治污新模式,为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TRR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模式通过“污染治理”(T)促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水环境基本接纳的水平,通过“循环利用”(R)最大化减少废水排放,通过“生态保护”(R)提升水环境承载力。该模式通过将TRR模式三部分有机衔接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流域治污体系,有助于化解发展中地区的流域治污压力,使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成为可能。2.构建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针对发展中地区突出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在不能简单取缔和保护落后的前提下,转而通过分阶段逐步加严的环境标准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通过从行业性标准向流域性标准逐步过渡,即行业性标准→过渡性标准→流域性标准,最终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通过环境保护倒逼高污染行业主动“转方式、调结构”,为发展中地区的结构性污染治理找到了一条可操作性较强的路径。3.针对发展中地区区域再生水排放标准与区域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矛盾,以再生水生产、再生水需求、人工湿地接纳能力、调蓄容量、水文条件等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的统筹构建方法。提出了边界条件统筹平衡模型,为区域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通过进一步削减污染负荷,在降低流域污染治理压力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压力,提升了流域环境生态功能。4.提出了TRR模式中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通过研发规模化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微量充氧潜流人工湿地等技术,在进一步降低污染负荷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对南四湖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COD的削减比例分别为22%、31%、47%,氨氮削减比例分别为10%、28%、62%。5.以某小型流域为载体,对TRR模式进行了验证。地埋式生物处理系统出水通过潜流人工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进一步降解,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地表水Ⅲ类水质稳定达标,通过区域内再生水回用实现了水污染物“零排放”。对该小型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总氮的削减比例分别为52%、41%和7%。该研究积累了大量可靠数据,有利于TRR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柏山[9](2013)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7.2%。开发汉江流域水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汉江流域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但当前过快的水资源开发速度,导致汉江水资源开发面临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流域内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影响到汉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流域层面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汉江为对象,研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汉江水华发生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基于距离指数法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状态为:从流域来看,汉江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较高”,中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中等”;从地区来看,汉中市、安康市、十堰市、商洛市、神农架林区为“较高”,应城市、汉川市、南阳市、武汉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中等”,荆门市为“较低”,襄阳市为“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对中下游流域影响更为强烈,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较上游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图。此外,建立了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变化率,提出了包括开源、节水、治污等措施的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最优方案。(2)构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较低”,上游流域为“中等”,中游流域为“较低”,下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神农架林区为“较高”,汉中市、十堰市、商洛市、安康市为“中等”,汉川市、荆门市、南阳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为“较低”,襄阳市、武汉市为“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图。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新建引水工程、供水管网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3)在分析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框架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汉江干流梯级大坝的逐步开放,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电梯级开发将会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较为明显,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王甫洲和黄金峡运营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崔家营电站运营后,由于防洪功能和水资源调节功能的增大而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有所改善,但随着大坝的增大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又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利用SPSS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定量预测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程度。(4)对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汉江水华的发生主要受到气象、水文、水质和社会经济系统因素影响的结论。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限制条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汉江水华发生的显着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多个影响因子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确定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响应面分析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年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水华可能发生的限制条件。此外,构建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气温、流量、流速、总氮、氮磷比和COD排放量这6个指标作为决策变量。通过改变决策变量的值来得到不同方案下相关指标的模拟结果。再将模拟结果进行量化即可得到不同方案下藻类细胞数量的大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实施引江济(补)汉工程、丹江口水库与引江济汉工程联合调度、加大治污力度、实施生态补偿与湿地保护相结合,可使得全流域的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对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5)构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较低”,中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安康市为“较高”,十堰市、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商洛市、潜江市为“中等”,武汉市、荆门市、仙桃市、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襄阳市、天门市均为“较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图。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生态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6)构建基于综合健康指数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不健康”,上游流域为“亚健康”,中游流域为“不健康”,下游流域为“不健康”;从地区来看,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安康市、十堰市为“健康”,商洛市、荆门市为“亚健康”,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襄阳市、武汉市均为“不健康,,。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均有影响,并造成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分布图。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
裔兆宏[10](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二、投资86亿治理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86亿治理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范围 |
1.5.1 研究区域 |
1.5.2 数据说明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机制 |
2.1.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
2.1.3 公众参与 |
2.1.4 逐级协商 |
2.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2.3 协商理论 |
2.2.4 公平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概念模型 |
2.3.2 基本思路 |
2.3.3 基本原则 |
2.3.4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
2.3.5 补偿标准 |
2.3.6 补偿方式 |
2.3.7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
2.3.8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1.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
3.1.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3.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2.1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
3.2.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 |
3.3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及治理现状 |
3.4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3.4.1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
3.4.2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行为分析 |
4.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
4.2 跨区域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博弈行为分析 |
4.2.1 静态博弈分析 |
4.2.2 演化博弈分析 |
4.3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
4.4.2 模型设定 |
4.4.3 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补偿标准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公众参与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分析 |
5.2.1 补偿上限-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主体的收益 |
5.2.2 补偿下限-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受偿主体的成本 |
5.2.3 补偿标准-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协商标准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测算 |
5.3.2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测算 |
5.3.3 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
5.3.4 议价能力、协商阶段对补偿标准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理论分析 |
6.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
6.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
6.2.3 跨区域流域补偿方式逐级协商 |
6.3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 |
6.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
6.3.2 计量模型分析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7.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
7.1.1 以成本收益双视角作为跨区域协商补偿标准的依据 |
7.1.2 跨区域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
7.1.3 跨区域生态补偿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
7.2 针对其他相关措施的优化与建议 |
7.2.1 建立上下游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联盟 |
7.2.2 完善跨区域流域治理和补偿相关法规政策 |
7.2.3 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
7.2.4 培养跨区域流域保护补偿的生态价值理性 |
7.2.5 充分发挥流域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
7.2.6 建设跨区域流域的信息交流平台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对山东段的环境与经济影响——基于EKC曲线理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难点分析 |
2 研究模型 |
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2.2 计量模型 |
3 EKC模拟结果实证分析 |
3.1 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 |
3.2 工业COD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 |
3.3 工业氨氮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 |
4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治污模式分析 |
5 结论 |
(3)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基础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现状及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2.3 理论基础 |
3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现状 |
3.1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调查 |
3.2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成效 |
4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存的问题及原因 |
4.1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
4.2 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国内外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启示 |
6 完善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对策 |
6.1 统一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思想认知 |
6.2 完善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法律保障制度 |
6.3 构建跨流域政府间的协同治理体制 |
6.4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水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
6.5 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雄安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 |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 |
2.3.3 开发利用状况 |
2.4 水环境状况 |
2.4.1 废污水及污染物入河量 |
2.4.2 水质现状 |
2.5 水生态状况 |
2.5.1 河道干涸断流情况 |
2.5.2 白洋淀生态状况 |
2.5.3 地下水超采状况 |
3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 |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3.2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2.1 评价结果 |
3.2.2 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1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介绍 |
4.2 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 |
4.2.1 未来水平年与设计标准 |
4.2.2 需水情景拟定 |
4.2.3 需水量预测 |
4.3 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预测 |
4.3.1 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 |
4.3.2 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 |
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4.1 未来水资源供水工程布局 |
4.4.2 水资源宏观配置原则 |
4.4.3 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 |
4.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 |
5.1 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1 未来水资源量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2 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5.2 未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措施 |
5.2.1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
5.2.2 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干渠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快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与风险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建设概况 |
2.1.2 工程运行概况 |
2.1.3 工程水质概况 |
2.2 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
2.2.1 风险源识别 |
2.2.2 污染物来源分析 |
2.2.3 高危事故点分析 |
3 突发水污染事故快速预测模型研究 |
3.1 模型数据与理论基础 |
3.1.1 模型数据基础 |
3.1.2 模型理论基础 |
3.2 快速预测模型 |
3.2.1 模型内容 |
3.2.2 模型参数率定 |
4 快速预测模型应用与检验 |
4.1 随机事故选取与快速预测 |
4.1.1 随机事故选取 |
4.1.2 出口污染物浓度计算 |
4.1.3 参考临界值预测 |
4.1.4 安全临界值预测 |
4.1.5 影响时间与影响范围计算 |
4.2 模型检验方法 |
4.2.1 模型检验工具 |
4.2.2 参考临界值检验 |
4.2.3 安全临界值检验 |
4.2.4 出口污染物浓度检验 |
4.2.5 影响时间与影响范围检验 |
4.3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
4.3.1 数值结果对比 |
4.3.2 图形结果对比 |
5 快速预测可视化系统开发 |
5.1 可视化系统研发方法 |
5.2 可视化系统开发流程 |
5.3 可视化系统代码编写 |
5.4 可视化系统界面设计 |
5.5 可视化系统功能设计 |
5.5.1 模型选择区 |
5.5.2 模型输入区 |
5.5.3 输入检查 |
5.5.4 模型输出区 |
5.5.5 图形输出区 |
5.6 可视化系统包装 |
5.6.1 可视化系统安装界面 |
5.6.2 可视化系统运行界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3 技术路线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
4.1.3 评价权重厘定 |
4.1.4 评价单元选取 |
4.1.5 综合评价方法 |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章小结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本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8)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达国家的流域污染治理进展 |
1.2.1 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 |
1.2.2 TMDL模式简介 |
1.3 发展中地区解决流域污染问题面临的挑战 |
1.3.1 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新增压力大 |
1.3.2 污染物排放强度高 |
1.4 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案例 |
1.4.1 流域背景 |
1.4.2 流域治污过程与成效 |
1.4.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和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构建研究 |
3.1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策略 |
3.2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 |
3.2.1 TRR模式的概念模型 |
3.2.2 TRR模式的内涵 |
3.2.3 TRR模式与TMDL模式的比较 |
3.2.4 TRR模式的应用步骤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
4.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思路研究 |
4.1.1 国内外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基础 |
4.1.2 发展中地区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总体编制思路 |
4.1.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原则 |
4.1.4 发展中地区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
4.2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推进策略研究 |
4.2.1 行业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2.2 行业标准向流域标准的过渡阶段 |
4.2.3 流域综合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方法研究 |
4.3.1 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基础条件分析 |
4.3.2 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3 控制区划分与模式水质衔接研究 |
4.3.4 TRR模式流域性标准编制方法应用 |
4.3.5 TRR模式与TMDL模式环境增容与总量减排能力对比 |
4.4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RR模式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研究 |
5.1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识别 |
5.2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 |
5.2.1 区域内再生水生产分析 |
5.2.2 区域内再生水需求分析 |
5.2.3 区域内再生水调蓄容量分析 |
5.2.4 区域内水文条件分析 |
5.2.5 区域内下游人工湿地对再生水接纳能力分析 |
5.2.6 边界条件统筹分析 |
5.3 TRR模式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应用 |
5.4 南四湖流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环境承载力提升方法研究 |
6.1 TRR模式中的规模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6.2 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削减计算模型 |
6.3 南四湖流域湿地调研及目标污染物削减量计算 |
6.4 南四湖流域TRR模式总量控制效果评估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证研究 |
7.1 研究概况 |
7.2 TRR流域治污模式设计 |
7.3 TRR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效果评估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2 汉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2.4 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研究进展 |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
1.3.1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 |
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1 汉江流域概况 |
2.1.1 汉江流域自然概况 |
2.1.2 汉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2.1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作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 |
3.1 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汉江流域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
3.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3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
3.3.1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 |
3.3.2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 |
4.1 汉江流域城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1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模型 |
4.1.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
4.2.1 水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 |
4.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5.1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构建 |
5.1.2 单项指标计算方法 |
5.1.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2 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 |
5.2.1 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压力量化 |
5.2.2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5.2.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情况及分析 |
6.1.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概况 |
6.1.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规律分析 |
6.1.3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原因分析 |
6.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 |
6.2.2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2.3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3 汉江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3.1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3.2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4 汉江水华发生预测 |
6.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4.2 流域水华发生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7.1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7.1.1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7.1.2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
7.1.4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预测 |
7.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2.1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指标量化 |
7.2.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3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
7.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及待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投资86亿治理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D]. 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对山东段的环境与经济影响——基于EKC曲线理论的实证分析[J]. 刘远书,籍国东,罗忠新,罗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10)
- [3]南水北调鲁苏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D]. 张贤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 李溦. 郑州大学, 2020
- [5]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干渠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快速预测研究[D]. 彭弢. 山东大学, 2018(01)
-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8)
- [7]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8]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D]. 范金林. 山东大学, 2014(10)
- [9]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李柏山. 武汉大学, 2013(03)
- [10]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