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名词短语汉译的等值转换

英语名词短语汉译的等值转换

一、英语名词词组的汉译等值熔铸(论文文献综述)

袁昊[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凃兰馨[2](2020)在《《被抹去的男孩》(第4-7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对英语小说《被抹去的男孩》(Boy Erased)第二部分第4—7章节英翻汉实践而完成的。Boy Erased是《纽约时报》最畅销的回忆录,由加拉德·康利(Gardner Conley)所着。2018年,《被抹去的男孩》被改拍为同名电影,很受欢迎。通过对该小说的深入阅读和分析,译者发现这是本回忆型的自传体小说,且其含有一些意识流手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作者介绍、作品简介、平行文本的选择、以及选材意义。第二部分简述翻译流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篇报告重点,分别是实践理论与案例分析和难点分析。译者选取等值翻译理论,从词、词组、句、超句体和篇章五个层面出发,结合翻译实际情况去分析学习如何实现表层、深层以及修辞层三方面的等值;以及探析意识流的翻译方法。最后是经验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不仅对西方意识流思想和小说翻译有更进一步了解,也收获了些经验教训:即译者应牢记使命和翻译目的,既要忠实于原文原作,又要考虑读者。

孙吉娟[3](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李智[4](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指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余婷婷[5](2019)在《“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文中研究指明“五四”为中华民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纵览封建中国几千年,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无不引发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思想意识、语言文化也随之嬗变。然而,以文学为突破口,推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声援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迎来新中国的胜利,这样的篇章恐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此时的中国,由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的外国文学翻译浪潮正在全社会激荡。其中,译诗在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急先锋。本文尝试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观察“五四”时期英美诗歌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解读“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文化功用,探讨“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对诗歌翻译的制约。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辨析“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阐发“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功用,以总-分-分的结构叙述。以胡适《尝试集》为眼,点明译诗的革命性影响。接着,从文学的层面,指明译诗是早期中国新诗成立的催化剂;又从文化的层面,分析译诗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第三章,分析“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展现当时的文人对“新”与“旧”的思考与挣扎;新诗观念的变革,是如何影响翻译内容的取舍和翻译标准订立的;最后介绍潜翻译,直观地揭示诗歌翻译、创作的过程。第四章重在反思,主要讨论“五四”社会文化对当时英诗汉译的制约。第一节,直陈政治意识形态指导翻译文本的选择;第二节,重新审视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第三节,从早期新诗的发生生态探究新诗发展的瓶颈。我们不仅要颂扬它的辉煌,而且要在困境中为它寻找希望。文章论述以1917年到1927年的诗歌翻译现象为界限,探究译诗与社会文化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了解其文学的、超文学的因素;揭示“五四”诗歌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的规律及其复杂性。

赵志勇[6](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魏家海[7](2017)在《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汉学研究成果的反思性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包括唐诗翻译)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不断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视,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研究获得的关注还不够,有待拓展和深化。本研究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翻译文本,对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轨迹进行了梳理,丰富了翻译史研究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引入了新的资源。通过总结他的翻译方法、翻译思想、传播和接受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典籍的翻译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寻找代言人,为培养更多紧缺的高层次的汉译英翻译人才,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图书对外推广政策和计划,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出版、发行和海外传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为促进美国社会对中美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海外唐诗研究的价值,为我国的唐诗研究提供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着作和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的文本出发,不仅总结了宇文所安在不同学术研究阶段中的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而且挖掘了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具有翻译文化史意义。本研究在中西诗学、修辞学、语言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的学术性和文学性相互交融这条主线,对着作中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语境进行宏观描写和分析,对译文文本和原诗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进行微观比较和解释,并把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文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翻译思想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如下:宇文所安的着作《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诗歌翻译的实验性,契合了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宇文所安的早期翻译的实验性,通过孟郊和韩愈诗歌翻译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翻译注重“可读性”,但努力追求忠实性。译文受到一些西方汉学家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特别是研究资料不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的僵化、讹误和过度阐释现象。这些翻译误读背后既有译者自己的局限性,也有翻译目的使然,还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总体而言,宇文所安《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翻译实践透视了学术研究初期阶段翻译理念的特征。《初唐诗》是宇文所安从唐诗个案研究向系统研究的转折点,开启了系统化翻译的新阶段。随着从耶鲁大学博士生到耶鲁大学职业汉学家的身份转换,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宇文所安受到各种理论思潮,特别是耶鲁大学学者们的理论的影响,其次,还有中国传统的哲学和诗学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是唐诗研究的理论资源,而且也是唐诗翻译研究的隐形理论支柱。翻译的差异性阅读和翻译的修辞性构成这个阶段的两个基本特征。他的唐诗翻译阐释中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译文虽有某些不准确和松散之处,但地道性和可接受性占主导地位。宇文所安在《盛唐》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法、训诂法、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翻译诗学的“正典”既有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的文论思想,又有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子。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中的审美自主性、审美陌生性和审美非大众性在宇文所安的翻译中有所体现。不过,宇文所安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消费者,他的“非虚构”诗学理论对翻译中意义的非隐喻化和显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中西诗歌创作中的方法论不仅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借入翻译研究过程之中,苦吟的诗学、隐秘的诗学,还有西方极简主义的诗学等都是创作经验的提炼,可用以观察、评价和阐释宇文所安晚唐诗翻译中的文学文化价值。宇文所安的晚唐诗翻译反映了“苦吟”诗学的本质特征。宇文所安在唐诗翻译中,也受到极简主义诗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翻译中对唐诗中某些复杂的意象和高难度词语的淡化处理,就是极简主义在唐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追忆”本是宇文所安的文学研究方法论,但可以解释宇文所安对晚唐诗中的文学文化的翻译。《中国文学选集》是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的标志,作为中国文学课程的通识教材,对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包括唐诗)的意蕴和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宇文所安的唐诗文本的选择标准、倾向、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唐诗传播版图的重构意图,在语言形式选择中,尽管他不把韵律效果作为翻译主要的考量标准,但通过补偿手段也能翻译部分音乐效果。宇文所安对意象的翻译以再现为主,变通为辅。副文本也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特色,对译文的正文本的语境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这对教材的阅读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在西方有广泛的传播力,深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宇文所安的翻译思想散见于译例言、导言、诗学研究着作、论文和访谈之中。他对文学翻译功能的认识,对翻译中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的“中和”式把握,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中和”思想。他的归化和异化相融合的理念,中国诗歌史的重构和民族文化可译性的观点,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对不同语域中的翻译策略的解释,以及翻译作为文化代言人的思想,构成了翻译思想的基本因子,藉此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规模、方法、赞助和效果等进行反思。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包括名人译者模式,翻译策略模式,翻译传播模式,翻译“代言人”模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并对国内的中国诗歌评论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主要是“学术翻译”,同时又有“文学翻译”的特性,他的唐诗研究或诗学研究类着作中的唐诗翻译以配合学术研究为目的,翻译的忠实度很高,通过大量的副文本中的训诂和文化典籍的语境补充,使翻译体现了学术性,并且兼顾文学性和可读性。

姜屹峥[8](2016)在《目的论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选词策略 ——《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并对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地域文化方面的专着作为一种地方性历史文化文献,其价值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所选的翻译研究材料是关于本溪市历史文化发展建设的地域性文化专着《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可以说,做好这样一本文化专着的英译,对于传播现今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也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风貌,从而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一座“桥梁”。笔者选择《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一书作为翻译研究材料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域文化对于传播地方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翻译文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第二该文本介绍了本溪市文化、艺术、历史、旅游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要翻译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词汇,不仅要考虑到词汇的多样性和庞杂性,同时也要求笔者自身拥有较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思维水平。笔者以德国译论家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在该理论视域下对英译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冗余、缺省和词性转换等选词问题加以论述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翻译文本的翻译质量和译者的翻译水平。笔者在进行英译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词汇翻译所要遵循的理论和框架,还放眼全文对地方性文本的特点以及翻译进行了说明和论述,并辅之大量的案例分析,这对于笔者自身翻译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对翻译硕士学习的基本要求。

胡乐云[9](2016)在《《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俄译研究》文中提出形容词重叠式在汉语中不仅形式多样、功能灵活,而且应用广泛。国内汉语学家对其研究由来已久,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形容词重叠式的分类、句法功能以及语法意义,而关于形容词重叠式翻译研究的文献则比较少见,据此,本文以《红楼梦》及其58年俄译本为语料来源,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俄译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可译性及可译性的相关原理为理论依据,研究讨论语言普遍性和开放性特征,进一步证实语言的可译性。其次,根据朱德熙的理论,将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分为AA式、AABB式、ABB式和ABAB式,通过总结归纳该四类形容词重叠式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呈现的规律,体现了形容词重叠式在文化交流、民族交际层面的可译性。最后,本文论述了形容词重叠式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本文主要从音律、句法功能、语义三个角度分析形容词重叠式的独特性,进而指出利用翻译等值理论和翻译转换理论可以较好解决形容词重叠式的翻译问题,但要保留形容词重叠式的所有特点,实现百分之百的等值翻译则是不可能的。形容词重叠式是可译的,但其可译性也是有限的。

汤玉婷[10](2013)在《俄汉全译之合译研析》文中指出翻译是各国人民相互交流的纽带,它可帮助人传达实用信息并表达人的主观情感,因此为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人们对翻译这门科学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从而翻译学科应运而生。翻译学科的飞快发展要求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以及从事翻译研究的工作者不断对翻译理论进行细化分析。全译方法论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和合译七种,其中合译法,即融合式全译,以正确传达原语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为前提,译者根据译语表达形式习惯,将原语几个语言单位融合、重铸、化整为译语的一个语言单位。其原则在于合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目的是以相对简洁的语言传达原语语里意义的同时,兼顾译语受众求信求简的审美期待。目前国内外合译体系尚待完善,本文从全译翻译单位角度,即音位、词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和句群七个单位出发,对合译法进行分析与阐释,并用逻辑学、语用学、美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加以论证,充分证实合译方法论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二、英语名词词组的汉译等值熔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名词词组的汉译等值熔铸(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课题综述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0.5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3.1 接受美学理论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2.1.3 语料的预处理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选词标准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实施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
        3.3.2 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3.1 文化图示缺省
        5.3.2 文化图示冲突
        5.3.3 文化特色显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被抹去的男孩》(第4-7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作者
    1.2 作品简介
    1.3 平行文本
    1.4 选材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翻译理论
    3.1 理论背景
    3.2 等值翻译理论
第四章 案例分析和难点分析
    4.1 句级
        4.1.1 词级
        4.1.1.1 表层
        4.1.1.2 修辞层
        4.1.1.3 语义深层
        4.1.2 词组级
        4.1.2.1 表层
        4.1.2.2 修辞层
        4.1.2.3 语义深层
        4.1.3 句级
        4.1.3.1 表层
        4.1.3.2 修辞层
        4.1.3.3 语义深层
    4.2 篇章级
        4.2.1 超句体
        4.2.1.1 表层
        4.2.1.2 修辞层
        4.2.1.3 语义深层
        4.2.2 篇章
        4.2.2.1 语义深层
        4.2.2.2 修辞层
        4.2.2.3 表层
    4.3 难点分析——意识流
        4.3.1 浅谈“意识流”
        4.3.2 “明晰化”搭配“读者责任”
第五章 实践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实践原文
附录2 翻译实践译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5)“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1.翻译文学的尴尬境地
        2.译诗的双重边缘化地位
        3.近年来翻译文学的研究趋势
    二、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诗歌翻译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学派眼中的诗歌翻译
        二、诗歌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
    第二节 五四译诗的现实基础
        一、政治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二、诗歌革命的迫切性
        三、诗人学养的充分性
    第三节 英诗汉译的历史图景
        一、初期的无序、多元
        二、英诗汉译蔚为大观
        三、英诗汉译的主题流变
第二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功用
    第一节 胡适《尝试集》是中国诗歌的新纪元
        一、白话入诗
        二、诗体引进
        三、观念突破
    第二节 五四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催化剂
        一、诗歌的可译度理论
        二、互文性理论的迁移
        三、诗歌翻译的媒介性
    第三节 五四译诗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合理阐释
        二、传教士译诗的前期准备
        三、时代精神的热烈呼应
第三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一节 矛盾的价值取向
        一、近代英诗汉译的保守性
        二、现代英诗汉译的叛逆性
    第二节 变革的诗学观念
        一、政治功利与文学艺术的碰撞
        二、译者主体性与诗学规范的平衡
    第三节 隐秘的创作途径
        一、作为诗歌创作手段的潜翻译
        二、潜在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对英诗汉译的制约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中的意识形态
        一、五四时期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政治意识形态与诗歌文本、新诗创作
    第二节 英诗汉译的创造性叛逆
        一、译者与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的尺度与英诗汉译的策略
    第三节 新诗发生生态与新诗定型的困境
        一、早期中国新诗的发生生态
        二、新诗定型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第一节 语元
        一、语元的提出
        二、语元的涵义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汉语词感调查
        二、语元形态调查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专家访谈结果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二、词汇学习内容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四、余论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第一节 问卷编制
        一、问卷设计
        二、预试施测
    第二节 实测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一、以概念为驱动
        二、以语元为内容
        三、以词为归宿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一、“用”的维度
        二、“义”的维度
        三、“形”的维度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宇文所安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际应用价值
        三、国际政治价值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一、近年国内外唐诗英译研究现状
        二、宇文所安的诗学思想研究和唐诗研究的述评
        三、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述评
第一章 《韩愈与孟郊的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实验性
    第一节 翻译镜像的实验性
        一、“想象界”的镜像
        二、作为“他者”的镜像
        (一) 句法顺序结构的翻译模仿
        (二) 以古语措辞译古语措辞
        三、原诗在译诗镜像中的凝视与被凝视
        (一) 译者的主题选材的选择性凝视
        (二) 译诗的认同与再现凝视
    第二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总体识度
        一、意象翻译的可读性
        二、语言修辞翻译的可读性
        (一) 语言翻译的简洁性
        (二) 修辞翻译的简明性
        三、文化翻译的可读性
        (一) 神名和圣贤名的翻译
        (二) 传说中的人物和风物的翻译
        (三) 精灵鬼怪形象的翻译
    第三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局部识度
        一、意象翻译中的弱化与误译
        二、词语的误读与误译
        (一) 词语的误译
        (二) 表达方式的误译
        (三) 翻译中过度阐释与误译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初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学术传统
    第一节 文本意义解构翻译中的修辞学传统
        一、道法自然与翻译修辞的“存在之真”
        二、修辞的翻译与翻译的修辞
        三、差异性修辞阅读中的翻译的修辞性
        (一) 翻译的隐喻性
        (二) 翻译的转喻性
        (三) 翻译的双重转喻性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翻译修辞的超越性
        (一) 对语言同一性的超越
        (二) 释义对译诗文本修辞的超越
    第二节 文本翻译中的结构主义诗学传统
        一、“语言”相对固化中的“言语”翻译的调整
        (一) 专有名词翻译的微调
        (二) 特殊词语修辞翻译的微调
        二、句子结构的翻译重组
    第三节 翻译阐释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一、作为创造者的译者主体性与中国人文传统的植入
        二、作为解释者的译者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解释
        (一) 解释译文中的语言意义
        (二) 补充译文中的文化蕴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盛唐诗》中翻译的中西正典影响
    第一节 中国诗学“道”“志”“情”的影响
        一、“文以载道”与正统之“道”在译诗中的还原
        (一) 德之“道”与译之“德”
        (二) 理之“道”与译之“理”
        (三) 事之“道”与译“事”之“道”
        二、“诗言志”与译诗中的世界关系的塑造
        (一) 言“政”与译“政”
        (二) 伦理之“志”与译诗的伦理定位
        (三) 作诗言“志”与翻译心理
        三、“诗缘情”与译诗中的情感跨越
        (一) 山水幽情
        (二) 边塞豪情
        (三) 友人别情
        (四) 狂幻纵情
    第二节 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响
        一、审美自主性与译者的审美自觉
        (一) 情美
        (二) 气美
        (三) 画美
        二、审美陌生性与译者的审美创新
        (一) 意象的陌生化翻译
        (二)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翻译
        三、审美非大众性与译者对审美传统的坚守
        (一) 浪漫情怀的审美价值
        (二) 诗的“诗性”审美价值
    第三节 非虚构诗学的影响
        一、意义翻译的非隐喻化
        (一) 生活经历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实现
        (二) 事件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反映
        二、潜在意义翻译的显化
        (一) 诗歌意义中的宇宙结构的感知模式的自然显化
        (二) 诗歌的意义和模式由隐变显
        三、翻译中联想方式“类”义的跨界
        (一) 译者对心理感觉“类”义的跨越
        (二) 译者对视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三) 译者对听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晚唐》中的唐诗翻译的文学文化的辐射
    第一节 诗歌创作方法论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苦吟的诗学与诗歌翻译的文学文化价值
        (一) “苦吟”与翻译的节奏
        (二) “苦吟”与声律和意象翻译的玩味
        二、隐秘的诗学与文学文化价值翻译的等化
        三、极简主义诗学与文学文化的淡化
        (一) 联想意义的淡化
        (二) 复义的单义化
    第二节 译者声音的辐射
        一、译者“声音”的翻译选材
        二、译者“声音”中的译文语言特征
        (一) 文化词语
        (二) 修辞与叙事
        (三) 语篇
    第三节 追忆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翻译中的诗性审美追忆
        (一) 审美追忆中的翻译追忆的本质
        (二) 对诗人审美认知和表达的追忆
        二、注释中的文化追忆
        (一) 译注追忆中的文化传承
        (二) 个案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文学选读》中翻译的经典重构与阅读
    第一节 文本选择论
        一、汉学家的唐诗文本选择对比
        二、唐诗译介选择的社会文化考量的分析
    第二节 语言选择论
        一、音韵节奏翻译的差异与补偿
        二、句法形式的移植与变异
        (一) 诗句结构的节奏转换
        (二) 对仗句的转换
    第三节 意象选择论
        一、心理意象
        二、生理意象
        三、物理意象
        四、史典意象
        (一) 文学语典意象
        (二) 文化典故意象
    第四节 副文本补偿论
        一、题解的时间维度对诗人形象的重构
        二、注释的空间维度对唐诗中的文化形象的重构
    第五节 小结
        (一) 有关宇文所安译作的国际译评
        (二) 有关沃森译作的国际译评
        (三) 关于西顿的译作的国际译评
第六章 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
    第一节 文学翻译思想
        一、文学翻译的功能
        (一) 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成为“世界诗歌”的前提
        (二)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思想中的融合与中和
        (三) 文学翻译对文学经典的重构
        二、文学和文化的可译性
        三、译者的角色
        四、文学翻译的效果
        (一) 文学翻译语域和风格的多样性
        (二) 文学翻译的透明性和本土性
    第二节 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名人译者模式
        二、翻译策略模式
        四、翻译“代言人”模式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8)目的论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选词策略 ——《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文本结构
第二章 任务描述
    2.1 任务介绍
    2.2 任务描述
第三章 任务过程
    3.1 译前准备阶段
        3.1.1 译前资料准备
        3.1.2 文本特征分析
        3.1.3 理论文献综述
        3.1.4 翻译策略选定
    3.2 翻译实施阶段
        3.2.1 初译阶段
        3.2.2 修改阶段
        3.2.3 改译阶段
        3.2.4 翻译问题界定
第四章 《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英译案例分析
    4.1 翻译材料的特点
    4.2 翻译的理论基础
    4.3 翻译实践问题分析
        4.3.1 词汇冗余问题
        4.3.2 词汇缺省问题
        4.3.3 词性转换问题
        4.3.4 词义抽象问题
        4.3.5 词义具体问题
    4.4 翻译实践解决方案
        4.4.1 省词译法
        4.4.2 增词译法
        4.4.3 转性译法
        4.4.4 具体译法
        4.4.5 抽象译法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5.2 翻译实践的局限及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
第一章 可译性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可译性概述
        一、语言的普遍性与可译性
        二、语言的开放性与可译性
    第二节 可译性相关理论
        一、翻译等值理论
        二、翻译转换理论
        三、可译性限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的可译性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分类
        一、AA式
        二、AABB式
        三、ABB式
        四、ABAB式
    第二节 《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的俄译
        一、《红楼梦》中AA式的俄译
        二、《红楼梦》中AABB式的俄译
        三、《红楼梦》中ABB式的俄译
        四、《红楼梦》中ABAB式的俄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的可译性限度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特点
        一、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特点
        二、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特点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可译性限度
        一、形容词重叠式语音和形式的可译性限度
        二、形容词重叠式句法结构的可译性限度
        三、形容词重叠式语义的可译性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附录:形容词重叠式表
致谢

(10)俄汉全译之合译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依据
    二、 论文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四、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俄汉全译之合译研究概述
    第一节 翻译策略范畴体系简述
    第二节 合译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合译的国外研究现状
        一、 欧美合译研究现状
        二、 俄苏合译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全译之合译体系简述
    第一节 合译概念历史变化考
        一、 “合译”称名流变调查
        二、 “合译”称名流变解读
    第二节 合译概念界定
    第三节 合译基本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全译之合译策略体系构建
    第一节 音位合译
        一、 俄汉译音表中音位合译
        二、 人名中音位合译
        三、 地名中音位合译
        四、 外来词音位合译
    第二节 词素合译
        一、 词素语法性合译
        二、 词素语义性合译
    第三节 词合译
        一、 词的语法性合译
        二、 词的语义性合译
        三、 词的语用性合译
    第四节 短语合译
        一、 短语合译为词
        二、 短语合译为短语
    第五节 小句合译
        一、 小句合译为短语
        二、 小句合译为单句
        三、 小句合译为新复句
    第六节 复句合译
        一、 复句合译为单句
        二、 复句合译为新复句
    第七节 句群合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全译之合译理据
    第一节 合译的逻辑学视角
        一、 概念与合译
        二、 判断与合译
        三、 推理与合译
    第二节 合译的语用学视角
        一、 语境与合译
        二、 等效与合译
        三、 译者主体性与合译
    第三节 合译的美学视角
        一、 音美与合译
        二、 形美与合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英语名词词组的汉译等值熔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2]《被抹去的男孩》(第4-7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凃兰馨.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5]“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D]. 余婷婷.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D]. 魏家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目的论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选词策略 ——《地域文化与和谐本溪》翻译实践报告[D]. 姜屹峥.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红楼梦》中形容词重叠式俄译研究[D]. 胡乐云.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10]俄汉全译之合译研析[D]. 汤玉婷. 黑龙江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英语名词短语汉译的等值转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