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二] 粤美的——上市公司MBO第一号(论文文献综述)
王梅英[1](2012)在《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纷纷采取并购重组,通过收购建立重要的市场份额、快速形成赢利能力、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优势,其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风险。并购尤如一场无硝烟战争,无论是国内企业之间并购还是国外企业之间并购,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并购并签订了有利的并购协议只是一切的开始。企业并购后涉及战略方案制定、组织结构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产品业务整合、并购后的管理等问题,然而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更是制约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节。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分析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应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三维动态理论模型,首先对XMAN公司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XMAN收购北京B公司的成功案例和收购湖南D公司的失败案例作对比,总结了 XMAN并购的经验,分析了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购文化整合的建议措施,最后运用该结论为XMAN并购SHCL的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策略,期望能够为XMAN的并购整合之路探索出最为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刘燕[2](2008)在《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层收购研究的基本方法,紧紧围绕着管理层收购三个核心问题(定价机制、财富效应和治理效应),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索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般性规律。在“国企改革”和“国资流失”的双重背景下,本文揭示了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发生的外部制度条件和内在诱因,探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价格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度量和解释了管理层收购短期、长期的股东财富效应和业绩变化,并直接和间接地检验了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应,最后紧扣本论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应的规范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政策建议。管理层收购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源于英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包括发展中的中国。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更多的是一种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的公司战略,而发生在我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则深深地打上了“改革”的烙印,导致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表现出了诸多特有的特征。本论文为这些特征提供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研究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首先就必须要认识我国管理收购的制度背景和典型案例。伴随着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变化,我国管理层收购经历了从“盛赞”到“批判”的过程,且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形式也屡有创新、变换不断。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中的退出;微观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建立以产权清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就是在这样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宏观和微观改革下的产物。可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在经历了初期的热烈追捧之后,渐渐被人们认为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侵占国有资产的有利途径,批判如潮,法令随之不断调整,政府甚至一度禁止了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但在私利的驱动下,还是有诸多上市公司采取了“曲线”MBO形式,避开了法律的壁垒,譬如:利用职工持股会名义(现已禁止)来收购;对第一大股东的分割瓦解;对目标公司母公司控制权的收购;分多次逐步收购股权等等。在收集了中国上市公司已发生的全部MBO案例的基础之上,本论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做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1、定价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而言,收购价格是问题的核心之一,因为诸多对于“国资流失”的指责都来自于管理层收购价格的偏低。而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选择每股净资产为定价基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账面资产、利润,从而得到有利于自己的收购价格;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准,价格形成绕开了市场竞争,使得“合谋”成为可能;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准,不能反映出管理层在MBO之后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价值,也不能反映出公司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从理论模型分析来看,如果管理层在收购之前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越大,那么其操纵公司会计信息的可能性也越大,管理层收购的价格就会偏低;而如果管理层收购的标的股权越大,那么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标的的估值期望就越高,导致管理层收购价格的提高;在动态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是被预期(甚至是被安排的)的,那么在收购前管理层对上市公司资源的累积、盈利能力的积聚都倾向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安排,因为这可以带来管理层收购价格的降低。对现有的中国上市公司直接管理层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2、财富效应。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管理层收购必然会引致市场股价的波动,这为从股价来理解管理层收购提供了可能,而这一直也是西方文献研究管理层收购的典型方法,且他们普遍认为管理层收购的财富效应是来自于MBO对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降低、约束机制的加强和税收挡板效应。具体到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产权不清、所有者虚置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而且过长的委托代理链条,增加了利益分享的主体,并导致监督无力,通过实施管理层收购可以明晰产权,实现管理者和所有者统一,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普遍缺乏约束激励机制,管理者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比例,难以充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MBO的实施能使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一致,使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财富。本论文分别从市场短期、长期两个角度来计量管理层收购给中国上市公司股东带来的财富效应。从结果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首次宣告日前一个月内财富效应会比较明显,而临近宣告日和随后的一个月,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从长期的计算结果来看,在首次宣告后的三个月内有明显的正的财富效应,而随后便不再明显。更进一步从财务业绩指标来看,管理层收购的业绩在收购之后反而出现下滑趋势。笔者认为我国异化的管理层收购目的(官员“下海”)、不成熟的管理层收购市场和残缺的管理层收购融资体系都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3、治理效应。无论中外,管理层收购的本质都是改变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结构以达到改善公司治理质量的目的。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弊端的分析已浩如烟海,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观点便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公司治理混乱,业绩低迷,管理层收购被认为有助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有助于公司股东、管理者利益的统一,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本论文最后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应,发现管理层收购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有显着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管理层收购并没有改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从全文的研究结论来看,基于“改革”目的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并没有表现出与西方国家类似的市场反应、业绩改善和治理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导致了收购定价形成不透明、有失公允;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导致管理层收购过程的异化;企业家市场的缺失导致管理层收购的重要一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无法得到恰当的资源配置,管理层收购不过成为了官员“下海”的渠道。管理层收购并没有改变收购前后上市公司的根本矛盾,在各方面配套法规、市场制度都不健全的情况下,管理层收购不过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侵占国有资财的另一途径。对于如何去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来规范我国管理层收购,政府、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已有太多的讨论。紧扣本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笔者提出五个政策建议:规范中国上市公司MBO定价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确中国上市公司MBO的目的,加强对管理层收购的法制建设;发展健全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国上市公司MBO的融资渠道;强化审计智能,加强对中国上市公司MBO全过程的监督;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建立一个成熟的高级经理人市场。虽然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文献已层出不穷。本论文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可搜寻到的全部中国上市公司MBO的样本,做了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相对于既有的研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本论文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制度背景、典型模式的回顾分析基础之上,认为在市场缺位下形成的控股权转让价格是我国MBO问题的核心,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层收购价格的决定机制,并实证研究了影响MBO的因素。第二、在“国企改革”和“国资流失”的双重背景下,在监管手段和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具体形式屡有创新。本论文对逐一辨别各种管理收购的形式,并具体分析了直接和间接(曲线)管理层收购给股东带来的财富效应是否具有显着差异。第三、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下,MBO是改变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结构,藉以拓展公司发展的管理瓶颈,提升公司价值有效途径。本论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严格地实证检验了MBO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发现我国管理层收购并没有显着改变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并做出恰当的解释。限于研究样本和笔者研究能力的束缚,本论文仅从MBO价格决定、财富效应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给予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发展,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论文进行改进并做进一步研究:第一、本论文更多的是考察管理层收购价格及其实施效果,并没有回答在中国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发生管理层收购。随着MBO在中国的不断进展,我们有必要清楚认识那些发生管理层收购企业的典型特征,是那些政府主导型的企业?管理层主导型的企业?还是股东主导型的企业?第二、我国管理层收购对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研究。如同第二章文献部分所述,依靠资本市场证券价格的财富效应研究,和依靠上市公司会计业绩的研究,他们本身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显然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回答MBO到底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增加股东财富呢?基于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研究将更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Robust)。第三、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西方文献非常重视MBO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甚至认为企业家精神在企业中的束缚是导致MBO的根源,也是MBO后企业业绩提高的源泉。本论文并没有对于我国上市公司MBO中企业家精神展开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卫尔梅[3](2006)在《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管理层收购最早出现在英国,之后在其他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事实证明,管理层收购在降低代理成本、激励内部管理层积极性、改善经营状况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因而得到广泛的赞誉。然而,我国管理层收购出现的时间不长,其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问题是管理层收购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概念、特征、基本理论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实践,结合我国的管理层收购融资实践,研究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融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定位、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第二部分:管理层收购的理论综述。本部分先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特征。之后,对其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指出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分析。本部分主要探讨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在融资模式中,分别就英国、美国、俄罗斯及中东欧、日本为代表的四种融资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中,详细介绍了债务、权益及混合性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最后,本文对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问题分析。本部分首先在介绍我国几个典型融资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几个主要融资方式,并进行简单分析。之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指出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融资问题。第五部分: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对策。本文认为,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解决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在融到资金的同时优化融资结构;另一方面要放松金融管制,为管理层收购提供更大的融资空间。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论。
何江淮[4](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一度被认为是部分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降低代理成本、明晰产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和提高经营绩效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我国MBO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遭遇到很多困难,以至于到2005年4月中央政府暂时叫停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有关MBO活动。 本文在系统阐述MBO的定义、理论、模式、动因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1997年~2004年之间进行MBO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对MBO实施过程的行为特征及财务绩效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通过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若干主要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阐述了MBO的定义、模式、成功要素等内容,归纳了有关MBO现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MBO实践进展情况和国内学者对MBO的主要争议。 二、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分析。围绕MBO实施过程中的折价收购、融资结构、信息披露与监管以及MBO后的行为模式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给予佐证。其中折价收购部分采用了35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深入分析了折价和融资中的违规性质及其与市场化程度、法规健全性、信息不对称、协议收购等的内在联系。 三、上市公司MBO财务绩效变化分析。采用了上市MBO公司42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每股收益等12项指标来衡量,并与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做比较,表明我国上市公司MBO整体上基本没有达到政策和市场所预期的发展状态。 四、针对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如采用市场估值模型或国际通行方式对MBO目标企业进行定价、改革开放MBO融资渠道、完善MBO信息披露机制、改变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方式、加强MBO制度监管和建立中小投资者论坛等措施,保障和推动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我国中小国有企业早日实现经营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促进MBO的发展。
徐莹[5](2005)在《中国企业MBO的博弈抉择——从公平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角度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BO即管理层收购,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于西方。它是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企业的股权,从而改变本企业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企业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也就是说,现代公司起源是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的,而MBO则是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来化解企业的代理问题。由于它的这一特殊性质,使得与其他传统方式相比,MBO更能有效直接地激励约束管理人员。所以,在西方MBO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MBO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1999年5月6日四通集团首开先河之后,我国迅速形成了一股MBO热潮,管理层收购已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国企中蔚然成风。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在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等诸多基础性制度安排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所以 MBO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初衷的不透明、不规范、暗藏风险的异化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财政部于2003年3月紧急叫停MBO,也正是为了切实解决MBO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纷纷将MBO由明转暗,即实施所谓的“曲线MBO”,利用信托间接介入、间接收购、授权经营以及对子公司MBO等实施变相MBO。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从公平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角度进行分析,阐明MBO是否适宜引入我国,并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这对促进MBO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对管理层收购引入我国后的发展及实践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管理层收购在我国是一种制度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社会意识、金融环境、公司经营管理监管等相关制度环境还很欠缺,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环境来探讨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问题。本文的结构安排和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管理层收购作了简单的介绍,考察了管理层收购的产生背景,并进一步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定义、特征等一般性问题。第二章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引入中国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在现实中的变异性。本章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性来论证MBO引入中国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同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阐述了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指出在相关法规、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得MBO没有达到预期<WP=4>的效果。第三章从公平性角度对我国企业MBO显失公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我国,只有企业管理层才是MBO的最大受益者,国家、流通股股东、竞争企业、国有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利益的损失。第四章从风险性角度对MBO引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出了阐述,主要包括法律风险、定价风险、融资风险、管理层道德风险、运作风险、财务和经营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MBO的引入变得险阻重重。第五章从效率性角度指出自从管理层收购引入我国后,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施效果并不乐观。有些公司非但没有激发活力,反而出现了经营不善、业绩大幅滑坡甚至虚假业绩等情况。因此,MBO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六章讨论了MBO在中国企业的适用性。由于我国目前实施MBO的条件和环境尚未成熟,因此MBO并不适宜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推行管理层收购更是不可行的。同时,本章还对暗流涌动的“地下”MBO提出了规范建议。本文主要采用规范法,并结合一些案例和数据做出具体分析。主要从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实际入手,同时具体透视MBO引入我国后面临的大量风险以及存在的显失公平、缺乏效率等问题,引出了MBO需缓行的事实以及规范“地下”MBO的必要性。事实上,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手段,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中国一些国有企业采用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赞成者有之,但极力反对者也不在少数。MBO在我国将何去何从,成了业界人士心中的一大“悬念”。对于MBO引入中国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MBO的内容相当纷繁复杂且极为分散,于是恰当选择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并加以组合,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加以叙述,使整篇文章自成体系。
韩雪飞[6](2005)在《MBO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管理层收购(MBO)这股反映了近20年来西方国家在公司结构与法人治理领域深刻变革和巨大变化的潮流,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企业界,它冲击了我们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上市公司实施MBO进入了一个小高潮,而事实上,上市公司的MBO热只是刚刚启动。然而,由于人们对MBO内涵缺乏系统的理解与理性认识,加上在中国本身的特殊国情和制度背景下,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一方面,面对MBO在西方取得的成功经验而对其采取的欢迎态度;另一方面,面对已经实施了MBO的部分上市公司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是否交易公平及操作规范等问题的质疑,使得人们在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态度上,始终徘徊在两个极端。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MBO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理性的取舍及规范运作MBO做出贡献。 在内容上,本文首先针对MBO进行理论的系统分析与研究,从而切实系统了解MBO的实质、理论基础、实施前提及动因,进而通过分析,在理论上对MBO予以肯定。在结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MBO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的意义及其应用所需前提条件,并得出结论,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适合实施MBO,上市公司应切实综合地分析自身情况,理性地面对MBO的取舍。随后,在MBO上市公司应用的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应用样本总体分析与典型
赵陈[7](2005)在《论我国MBO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文中提出MBO 即“管理层收购”,为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的一种,专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MBO 由于能够降低代理成本问题、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等原因,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 MBO 的引入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相连。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改革推进至今所面临的“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如何盘活国有资产、调整国有资产的运作效率,既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转让国有资产,而国有资产的受让对象是很多的,主要分为外部受让人和内部受让人,外部受让人又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内部受让人分为管理层和职工。管理层在国有资产转让的各种受让对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市场认知度、与政府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权力和资产重组的平稳过渡、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等。同时,我国实施 MBO 能降低代理成本、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我国 MBO 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存在诸如“管理层没有正常融资渠道”、“容易产生国有资产流失”、“内部人控制现象”等问题,因而被国资委暂时叫停。但客观来讲,目前 MBO 仍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有多重功能:既解决了国企改制的问题,又解决了贫富悬殊的问题,而且如果 MBO 成功的话,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将有积极作用,同时有效缓解国企改革与社会就业之间的矛盾。因此从长远来看 MBO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关于国有资产战略布局中还将扮演重要角色。基于以上叙述,本文将在介绍 MBO 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改革历程及出现的问题,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国有资产定价、融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方面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4路和方法。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章为MBO的及其理论假设。本章首先介绍了MBO的基础知识,比如 MBO 的概念、特点、产生以及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并购理论的发展以及 MBO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这一部分的叙述与 MBO 的产生紧密相连,是对 MBO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第二章为 MBO 在我国的实践及意义。本章首先谈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指出改革推进至今最主要的问题是“一股独大”妨碍了当前的产权改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转让国有股权,而管理层在各种受让对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管理层收购国有股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第二部分主要叙述我国 MBO 的重要意义,主要有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借鉴意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有利于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第三部分主要叙述 MBO 在我国的成功实施需要多种条件。MBO 成功实施除了相关法律作为铺垫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设立合法的收购主体、国有资产定价以及融资环节等条件。在这一部分本人指出:MBO 的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目标公司的 MBO 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每个环节都是 MBO 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我国 MBO 的操作案例及操作模式。从这些案例中,可以总结出目前 MBO 的基本类型:工会和高层管理人员共同组建新公司,间接持有该公司股权;高层管理人员组建新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目标公司的职工发起成立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被自然人控制的公司收购,间接完成 MBO;信托公司协助等。第三章叙述我国 MBO 操作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办法。我国政府对MBO 的态度变化较大究其因主要是 MBO 在操作过程中往往遇到比较敏感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与否和融资瓶颈问题,即定价问题与融资问题。定价问题分为我国 MBO 中国有资产定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两部分。在叙述当前我国 MBO 中国有资产定价的现状,包括定价方式、定价基准以及大量的定价实例后,本人针对定价产生的问题5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当前股权分置下的国有股以净资产定价有损市场公平、导致资源配置紊乱的结论,同时股权分置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解决思路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现市场定价的解决思路。此部分主要是解决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国有股资产评估中资产定价模型的选择问题。融资问题分为融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两部分。融资环节存在的问题的焦点有两个:一是防止银行资金流入股市而造成股市过热,使银行资金处于高危状态;二是防范用国家资产为管理层个人担保,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充分利用信托方式规避我国当前相关法律,从而顺利完成 MBO 的融资环节。第四章叙述 MBO 所必须理清的经济法律关系。除国有资产定价以及融资是我国 MBO 面临的两大难题外,还有大量的经济法律关系值得研究,比如 MBO 收购主体、收购中以及 MBO 后面临的经济法律问题。由于我国已经成功的 MBO 绝大多数是上市公司,并且上市公司涉及经济法律关系比较广泛,具有代表性,因此,第四章仅就?
田同辛[8](2004)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的披露是确保建立公开、公正、公平证券市场的重要条件,是构筑证券市场的基石。但其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须诚信,披露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信的,而非虚假的。然而各方的评价表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有失诚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诚信的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可信度,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依据有关理论对信息披露诚信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严重,虚假信息泛滥,资本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失效。新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揭示了失信的可能性;委托一代理理论则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委托人在没有解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这两个约束条件之前,失信有其必然性;而根据我国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人性可塑论”,提高诚信意识、解决失信问题是可能的。 其次,剖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的现状。依据证券投资者、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部门的评价,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严重。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和披露不规范等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危害到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 第三,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诚信主要与当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上市公司不合理的产权制度是失信的深层原因;由不合理的产权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失信的直接原因;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当前社会的道德环境不佳等也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诚信披露。 第四,提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度的对策。治理失信,提高上市公司的诚信意识要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既要改变国有上市公司不合理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又要重构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安排,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监管力度。从长远来看,要想消除失信现象还必须坚持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随着各种治理措施的落实,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失信问题将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赵月平[9](2004)在《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实践研究及规制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已是大势所趋,由于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激励管理层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MBO被认为是国有企业深化产权变革的理想选择。同样在民营企业中实施MBO,可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其利益和企业利益有效地捆绑在一起,并把原来家族组织或模糊组织变成规范化的公司治理,使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因而研究MBO对于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改革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从2000年国内首例MBO到今天, MBO的国有企业在与日俱增,且呈勃兴之势。MBO带来的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的融合,将使过去不合理的分配体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目前的MBO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亟待有关部门加紧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平台,使国内的MBO在规范中创新和发展,并有效制止滥用MBO行为的发生。为此研究本题并提出合理公平的MBO运作模式就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全文共分六章。引言部分分别从研究MBO的目的与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介绍了MBO的产生、发展及其积极作用。首先介绍了MBO产生的背景。MBO是在西方国家传统购并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美国,8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和通货膨胀持续进行,造成企业间收购兼并活动的增多,政府对于管理层及员工持股计划税收政策的优惠也有力的促进了MBO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等转型经济国家开始的<WP=58>私有化运动中也大量借鉴了MBO这种方式,并且被认为是可操作性最强的国有资产退出的方式。其次本文介绍了MBO的五个特点,并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激励机制方面、管理者约束方面对MBO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结合西方MBO理论,对英、美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及俄罗斯、罗马尼亚等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指出在实施MBO过程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转型经济国家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以避免我国在向市场转型经济过程中企业实施MBO时走弯路并造成国有资产极大浪费的社会现象。具体从运作的市场环境、常见的运作模式、 收购价格的确定、 融资方式的选择、收购完成后的退出方式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市场环境、产权交易体系、市场竞争机制都非常完善,有力的促进了MBO的进行并使MBO后企业得到了发展,而在经济转型国家,市场体系极度不完善,MBO的推行缺少必要的交易制度、融资方式、退出渠道。在完成MBO后,市场竞争机制的缺乏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存在也将激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MBO偏离政府的预期目的。第四章介绍我国实施MBO的发展历程及运作模式。首先文章回顾了我国MBO的实施背景及其发展历程。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政府就已经在企业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做了尝试。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六大中所做的报告为MBO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MBO得到不断发展,自四通集团首开MBO先例之后,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跟进,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业界人士也纷纷参与其中。由于中国还处在经济转轨的背景下,改革不配套、法制不健全、制度设计受到局限、市场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得我国的MBO在实践中遇到一些技术障碍,从而导致了财政部的叫停复函,但国内的MBO依然停而不止,呈现出了“曲线MBO”的发展趋势。其次本文还介<WP=59>绍了我国MBO的九种运作模式及其典型案例。最后对与国外MBO相比我国MBO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五章将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深入分析国内现有MBO操作案例为基础,指出了我国实施MBO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文章从法规环境不足、收购主体合规性问题、定价的合理性问题、融资方式单一问题、收购后公司独立性引发问题、信息不对称及内部人交易问题六个方面对我国的MBO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的MBO在制度上还存在很多漏洞,市场环境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收购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融资渠道窄、中介机构的独立作用发挥不够等由于法律不完善及市场化程度低所造成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诸如交易定价不合理、管理层道德风险等制度漏洞,为部分企业的管理层留下了可乘之机,借助MBO侵占了股东的权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从实质上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只有国家在逐步完善市场体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独立作用,并严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才能避免引发有失公允的MBO案例的发生。第六章根据我国实施MBO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MBO规范发展的规制建议:首先是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规范MBO行为,应逐步完善和细化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法律,扩大法律的适用对象,使之涵盖上市及非上市公司,形成连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体系,使MBO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规范运行,具体有:(1)提供比较明确的MBO产业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2)严格界定MBO的目标企业类型。(3)指导?
袁智勇[10](2003)在《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及实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自四通的管理层收购被媒体披露以来,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理论及现实两个角度出发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理论部分的研究中,首先对MBO的定义、发生背景、原理进行了概述,而后对西方解释管理层收购的两种主要观点——财富创造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第二章中,研究了MBO与公司治理两者间的结合点,深入分析了MBO后管理层的激励约束状况和企业的决策权配置状况。得出结论,MBO仅是对现存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修正的一种手段;最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西方MBO发生的原因。 在现实部分的研究中,指出MBO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经济的调整、集体企业的产权明晰、企业家的培育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等方面;在实务操作方面不仅对我国目前实施MBO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还对不同的操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可行的操作模型,研究了中外MBO的异同点,并对一个现实问题——MBO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特点建立了一个MBO目标企业的定价模型。 文章结论认为,MBO的现实意义重大,虽然目前MBO交易的支撑体系还未建立,但随着我国制度的逐渐完善,未来几年内定会出现MBO的浪潮。
二、[案例二] 粤美的——上市公司MBO第一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案例二] 粤美的——上市公司MBO第一号(论文提纲范文)
(1)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设计 |
1.4 本文研究思路结构 |
第二章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2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2.3 企业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 |
2.3.1 企业文化整合模式的类型 |
2.3.2 文化整合的过程阶段 |
第三章 XMAN公司的背景分析 |
3.1 XMAN的基本资料 |
3.2 XMAN经营状况分析 |
3.3 XMAN的企业文化 |
3.4 XMAN的行业竞争及SWOT分析 |
3.4.1 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及趋势 |
3.4.2 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4.3 XMAN企业的SWOT分析 |
3.5 XMAN的战略目标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1 XMAN的战略目标 |
3.5.2 XMAN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6 并购成为XMAN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
第四章 XMAN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XMAN企业收购北京B公司 |
4.1.1 北京B公司简介 |
4.1.2 并购过程 |
4.1.3 整合结果 |
4.1.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4.2 案例二:XMAN并购湖南D公司 |
4.2.1 湖南D公司简介 |
4.2.2 并购过程 |
4.2.3 存在问题及并购结果 |
4.2.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4.3 XMAN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总结 |
第五章 XMAN并购文化整合的措施与应用 |
5.1 XMAN企业并购的现状及问题 |
5.2 XMAN并购的文化整合建议措施 |
5.3 XMAN企业并购文化风险分析 |
5.3.1 XMAN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识别 |
5.3.2 并购文化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应用:XMAN在并购SHCL的文化整合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研究的相关文献 |
0.2.1 中外管理层收购差异研究 |
0.2.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 |
0.2.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研究 |
0.2.4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框架 |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0.4.1 论文的创新 |
0.4.2 论文的不足 |
1.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和实践 |
1.1 管理层收购概念阐释 |
1.2 发生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特征 |
1.3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的利益博弈和价格决定 |
1.4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财富效应 |
1.4.1 对股东的回报 |
1.4.2 对投资者的回报 |
1.4.3 会计业绩 |
1.4.4 企业的生产效率 |
1.5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与公司治理 |
1.5.1 税收利益 |
1.5.2 代理成本 |
1.5.3 自由现金流 |
1.5.4 财富转移 |
1.5.5 交易成本 |
1.5.6 企业家精神 |
1.5.7 外部投资者 |
1.5.8 收购防御 |
1.6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的实践 |
1.6.1 管理层收购在英国的实践 |
1.6.2 管理层收购在美国的实践 |
1.6.3 管理层收购在日本的实践 |
1.6.4 管理层收购在俄罗斯和东欧的实践 |
1.7 本章小结 |
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制度背景与模式选择 |
2.1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制度背景:国企改革 |
2.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典型模式 |
2.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典型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研究 |
3.1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的描述 |
3.1.1 管理层收购典型定价模式的划分 |
3.1.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 |
3.2 理论模型 |
3.3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3.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3.3.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3.4 回归结果 |
3.5 对本章实证结果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研究 |
4.1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产生的机制分析 |
4.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短期财富效应的计算 |
4.2.1 财富效应的计算方法 |
4.2.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短期财富效应计算结果 |
4.2.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短期财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长期财富效应的计算 |
4.4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前后财务指标分析 |
4.5 对本章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附录 |
5.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 |
5.1 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机制分析 |
5.1.1 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根源分析 |
5.1.2 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的可能影响 |
5.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公司代理成本 |
5.2.1 变量选取、计量方法与数据描述 |
5.2.2 回归结果 |
5.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公司现金持有 |
5.4 对本章实证结果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政策建议 |
6.2.1 规范中国上市公司MBO 的定价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6.2.2 明确中国上市公司MBO 的目的,加强管理层收购法制建设 |
6.2.3 发展健全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国上市公司MBO 的融资渠道 |
6.2.4 强化审计职能,加强对中国上市公司MBO 全过程的监督 |
6.2.5 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建立一个成熟的高级经理人市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综述 |
1.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特征 |
1.1.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 |
1.1.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1.2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理论 |
1.2.1 委托代理理论 |
1.2.2 产权激励理论 |
1.2.3 企业家精神理论 |
1.3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
1.3.1 降低了代理成本 |
1.3.2 拓展了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1.3.3 解决了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问题 |
2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分析 |
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模式 |
2.1.1 英国:权益投资者主导的融资模式 |
2.1.2 美国:债权人主导的融资模式 |
2.1.3 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 |
2.1.4 日本:政府推动的融资模式 |
2.2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 |
2.2.1 债务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 |
2.2.2 权益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 |
2.2.3 混合性融资方式及其融资工具 |
2.3 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综合分析与借鉴 |
2.3.1 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综合分析 |
2.3.2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借鉴 |
3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问题分析 |
3.1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案例分析 |
3.1.1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案例 |
3.1.2 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案例的分析 |
3.2 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融资问题 |
3.2.1 融资结构不合理 |
3.2.2 中介机构参与的缺位 |
3.2.3 融资工具有限 |
3.2.4 融资方式受到限制 |
4 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对策 |
4.1 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 |
4.1.1 积极引导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 |
4.1.2 广泛引入战略投资者 |
4.1.3 规范并发展管理层收购基金 |
4.2 拓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空间 |
4.2.1 放宽现有融资工具使用的有关限制 |
4.2.2 创新融资工具 |
4.2.3 增加融资方式的灵活性 |
4.2.4 完善信托融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管理层收购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概况 |
2.1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原理 |
2.1.1 MBO的动因 |
2.2.2 MBO的运行机制 |
2.2.3 MBO成功的要素 |
2.3 MBO的国外实践概况 |
2.4 MBO的国内实践概况 |
2.5 中西方MBO实践差异 |
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3.1 研究样本 |
3.2 样本的选择依据 |
3.3 数据来源 |
4 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实证分析 |
4.1 折价收购特征及成因 |
4.1.1 折价样本概述及案例展示 |
4.1.2 折价收购的成因 |
4.1.3 我国上市公司MBO转让价格特征描述 |
4.1.4 MBO转让价格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特征 |
4.1.5 MBO转让价格决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 |
4.2 MBO融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
4.2.1 MBO融资结构特征 |
4.2.2 案例展示及分析 |
4.3 MBO监管及信息披露特征及其成因 |
4.3.1 我国MBO监管与信息披露的文件规定与特征 |
4.3.2 案例展示及成因分析 |
4.4 MBO后的企业行为特征及其成因 |
4.4.1 MBO后的行为特征与案例展示 |
4.4.2 MBO后企业行为特征的成因 |
5 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实证分析 |
5.1 样本及财务指标的选定 |
5.2 MBO的财务绩效特征分析 |
5.2.1 MBO前后绩效特征分类对比分析 |
5.2.2 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综合对比分析 |
5.3 MBO前后三年财务指标平均值差异的方差检验 |
5.4 MBO与上市公司绩效一般差异性比较 |
6 对策和建议 |
6.1 我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问题 |
6.2 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
6.2.1 对折价收购行为的建议 |
6.2.2 对融资行为的建议 |
6.2.3 对信息披露监管措施的建议 |
6.2.4 对MBO后经营行为的建议 |
6.3 本文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企业MBO的博弈抉择——从公平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角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MBO概述 |
第一节 MBO的产生背景 |
第二节 MBO的定义及特征 |
一、MBO的定义 |
二、MBO的特征 |
本章小结:西风东渐--MBO |
第二章 MBO引入中国--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现实中的变异性 |
第一节 MBO引入中国--理论上的可行性 |
一、 委托代理理论与MBO |
二、 公司治理理论与MBO |
三、 博弈论与MBO |
四、 信息不对称性与MBO |
第二节 MBO引入中国--现实中的变异性 |
一、 MBO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 MBO引入中国企业后的异化 |
本章小结:中国企业的MBO--从期望到失望 |
第三章 公平性--中国企业MBO显失公平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MBO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股东 |
二、政府 |
三、管理层 |
四、债权人 |
五、中介机构 |
第二节 中国企业MBO违背公平性原则 |
一、国家--国有资产流失 |
二、流通股股东--应得利益受损 |
三、竞争企业--竞争显失公平 |
四、国有企业员工--福利丧失 |
本章小结:公平性的缺失--引入MBO的障碍之一 |
第四章 风险性--中国企业实施MBO的风险因素分析 |
一、法律风险 |
二、定价风险 |
三、融资风险 |
四、管理层道德风险 |
五、运作风险 |
六、财务和经营风险 |
本章小结:不可避免的风险--引入MBO的障碍之二 |
第五章 效率性--我国企业MBO后的绩效分析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二、 具体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实施效果不乐观--引入MBO的障碍之三 |
第六章 中国企业MBO的博弈抉择 |
第一节 MBO在中国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
一、学术界关于MBO在中国企业是否适用的意见分歧 |
二、我国企业实施MBO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实施MBO的规范建议 |
一、构筑市场环境 |
二、加速相关立法 |
三、确立定价模式 |
四、规范融资渠道 |
五、加强信息披露 |
六、完善MBO后的监管 |
本章小结:MBO应缓行、“地下”MBO需规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MBO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MBO理论分析与研究 |
2.1 MBO的概念阐述及重新界定 |
2.1.1 MBO的概念阐述 |
2.1.2 MBO的特征分析 |
2.1.3 MBO概念的重新界定-----中国特色MBO |
2.2 MBO理论基础研究 |
2.3 MBO的实施前提条件研究 |
2.4 MBO的动因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MBO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背景与环境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面临主要问题与MBO的应对 |
3.2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有利政策与外部环境 |
3.3 财政部暂停MBO的启示----MBO热的冷思考 |
3.4 理性的慎行MBO |
第四章 MBO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实证分析 |
4.1 我国上市公司MBO历史发展回顾 |
4.2 结合样本总体对我国上市公司MBO总体特征的实证分析 |
4.2.1 对上市公司MBO财富变化效应实证分析 |
4.2.2 对上市公司MBO操作过程中相关环节的实证分析 |
4.2.3 对上市公司MBO绩效的实证分析 |
4.3 结合典型案例对上市公司实施MBO进行案例系统分析 |
4.3.1 案例一:粤美的 |
4.3.2 案例二:深方大 |
4.3.3 案例三:宇通客车 |
4.4 小结 |
第五章 MBO定价问题的研究—创建MBO定价机制 |
5.1 现有MBO定价规定的不足 |
5.2 创新构建MBO定价机制 |
5.2.1 竞价区间的创建 |
5.2.2 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
第六章 完善MBO在上市公司应用的建议 |
6.1 对MBO融资问题的建议 |
6.1.1 引入MBO信托 |
6.1.2 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入 |
6.1.3 其他MBO融资创新 |
6.2 完善MBO在上市公司应用的其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7)论我国MBO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MBO 及其产生原因 |
第一节 MBO 及其发展 |
一、MBO 的概念及特征 |
二、MBO 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MBO 产生的原因 |
一、并购实践及理论的发展 |
二、MBO 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我国MBO 的实践及意义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第二节 MBO 的重要意义 |
一、MBO 对建立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
二、MBO 能促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三、MBO 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四、MBO 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三节 MBO 在我国成功实施的条件 |
一、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 |
二、选择合适的收购主体 |
三、合理的定价 |
四、恰当的融资渠道 |
第四节 我国MBO 的类型及案例 |
一、工会和高层管理人员共同组建新公司,间接持有该(上市公司股权 |
二、高层管理人员组建新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
三、目标公司的职工发起成立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
四、公司被自然人控制的公司收购,间接完成MBO |
五、信托公司协助 |
第三章 MBO 操作难点及解决思路 |
第一节 资产定价问题及解决思路 |
一、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二、资产定价模型探讨 |
第二节 融资问题及解决思路 |
一、融资环节存在的问题 |
二、解决思路 |
第四章 MBO 经济法律问题 |
第一节 设立MBO 收购主体的法律问题 |
一、设立MBO 收购主体的法律形式的选择 |
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型MBO 收购主体的弊端分析 |
第二节 MBO 收购中相关法律问题 |
一、MBO 收购的法律性质:关联交易 |
二、MBO 收购中的信息披露 |
第三节 对完成MBO 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制衡机制 |
一、合理限制管理层对股东大会等公司治理机关的控制权.. |
二、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管理的监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信息披露诚信问题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委托一代理理论 |
2.3 儒家管理哲学 |
第3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现状 |
3.1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度的评价 |
3.1.1 证券投资者的评价 |
3.1.2 注册会计师的评价 |
3.1.3 证券监管部门的评价 |
3.2 信息披露失信的表现和危害性 |
3.2.1 失信的主要表现 |
3.2.2 失信的危害性分析 |
第4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的原因分析 |
4.1 失信的制度环境 |
4.1.1 失信的内部制度环境 |
4.1.2 失信的外部制度环境 |
4.2 失信的道德环境 |
4.3 失信的原因归纳 |
第5章 提高信息披露诚信意识的对策 |
5.1 建立合适产权制度,夯诚信之根基 |
5.1.1 对上市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
5.1.2 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与产权改革 |
5.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布御失信之防线 |
5.2.1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5.2.2 一个好的公司治理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
5.2.3 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5.2.4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新规则的启示 |
5.3 加大监管力度,悬遏制失信之利剑 |
5.3.1 加强监管的必要性 |
5.3.2 实施监管的策略 |
5.4 坚持道德建设,寻回归诚信之本源 |
5.4.1 道德建设对诚信的意义 |
5.4.2 道德建设的途径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实践研究及规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MBO产生、发展及其积极作用 |
1.1 MBO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
1.2 MBO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
2 国外MBO运作的经验及启示 |
2.1 运作的市场环境 |
2.2 常见的运作模式 |
2.3 收购价格的确定 |
2.4 融资方式的选择 |
2.5 收购完成后的退出方式 |
3 我国实施MBO的发展历程及运作模式 |
3.1 我国实施MBO的背景 |
3.2 我国MBO的发展历程 |
3.3 我国MBO的主要运作模式 |
3.4 我国MBO的特点 |
4 我国MBO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4.1 法规环境不足 |
4.2 收购主体合规性问题 |
4.3 定价的合理性问题 |
4.4 融资方式单一问题 |
4.5 收购后公司独立性引发问题 |
4.6 信息不对称及内部人交易问题 |
5 促进我国MBO规范发展的规制建议 |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规范MBO行为 |
5.2 加强监管,保证MBO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
5.3 完善市场环境,促进MBO发展 |
5.4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
结 论 |
注 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 记 |
(10)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及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理论部分 |
导论 |
第一章 管理层收购概述 |
一、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发生背景 |
(一) 、 管理层收购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二) 、 管理层收购发生的经济金融背景 |
(三) 、 管理层收购的作用 |
二、 管理层收购的原理 |
(一) 、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结构分析 |
(二) 、 管理层收购各参与方的收益分析 |
(三) 、 目标企业的特点分析 |
(四) 、 MBO后的经营绩效 |
三、 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理论 |
(一) 、 财富创造假说与MBO |
(二) 、 财富转移假说与MBO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 |
一、 管理层收购与管理者激励 |
(一) 、 研究思路 |
(二) 、 管理者与所有权激励 |
(三) 、 管理层收购的管理者激励问题 |
(四) 、 MBO与期股、期权之比较 |
二、 管理层收购与管理者行为约束 |
(一) 、 管理者行为的约束因素 |
(二) 、 管理层收购后管理者的行为约束 |
三、 管理层收购与企业决策权配置 |
(一) 、 知识决定企业决策权的配置方式 |
(二) 、 管理层收购与决策权的最优配置 |
第三章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 |
(一) 、 效用最大化动因 |
(二) 、 企业家动因 |
(三) 、 资产剥离动因 |
(四) 、 防御敌意收购动因 |
(五) 、 大股东退出动因 |
下篇 现实部分 |
第四章 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
(一) 、 国有企业与MBO |
(二) 、 集体企业与MBO |
(三) 、 企业家与MBO |
(四) 、 金融机构与MBO |
(五) 、 关于家族企业与MBO |
第五章 管理层收购的实务研究 |
一、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
(一) 、 收购主体方面的障碍及对策 |
(二) 、 融资方面的障碍及对策 |
(三) 、 其他方面的障碍 |
二、 实际操作模式研究 |
(一) 、 粤美的模式 |
(二) 、 宇通客车模式 |
(三) 、 恒源祥模式 |
(四) 、 辽宁盼盼模式 |
(五) 、 四通模式 |
三、 实务研究总结 |
(一) 、 模式总结及实际操作模型 |
(二) 、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分析 |
(三) 、 MBO与股利政策 |
四、 MBO目标企业的定价模型研究 |
(一) 、 问题的提出 |
(二) 、 拟解决的问题 |
(三) 、 模型适用对象的特征及模型的建立 |
(四) 、 例证、结论及模型缺陷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我国资本市场已实施和预实施MBO的公司一览表 |
附录2: 深圳方大MBO案例分析 |
附录3: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制度障碍--法律、法规政策明细条文总览 |
参考文献 |
四、[案例二] 粤美的——上市公司MBO第一号(论文参考文献)
- [1]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 王梅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2]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D]. 刘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3]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 卫尔梅. 山西财经大学, 2006(09)
- [4]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D]. 何江淮. 浙江大学, 2006(06)
- [5]中国企业MBO的博弈抉择——从公平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角度的分析[D]. 徐莹. 中央财经大学, 2005(03)
- [6]MBO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D]. 韩雪飞. 江苏大学, 2005(08)
- [7]论我国MBO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D]. 赵陈.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研究[D]. 田同辛.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2)
- [9]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实践研究及规制建议[D]. 赵月平. 吉林大学, 2004(02)
- [10]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及实务研究[D]. 袁智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03(03)
标签:管理层收购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论文; 代理成本理论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