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地集团控股美国Infotide(论文文献综述)
王纯[1](2021)在《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其拿地、开发、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房产市场稍有动荡就有可能对房地产企业造成较高的财务风险。由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房产企业出现房屋积压现象,虽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房地产企业去库存,但是收效甚微。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加剧,大量企业为渡过风险开始融资,部分无渡过难关房产企业宣告破产。金科股份作为房地产行业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企业,其自身具有房地产大部分企业的特性,在房地产企业中有典型性的特征,因此选择金科股份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能提高其他房地产企业风险防控的意识。将金科股份财务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梳理,界定财务风险研究内容,对财务风险相关定义及理论进行阐述,为文章写作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报表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初步识别金科股份财务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再次,根据财务风险识别结果选取2020年9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能力选取14个财务指标为原始变量,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房地产行业建模,根据F值排序,确定金科股份财务风险范围,划分财务风险等级,对金科股份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最终得出金科股份存在显着的财务风险;最后,对金科股份不同财务风险详细评价,得出其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偿债风险、营运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并据此从偿债风险、营运风险、现金流风险、获利和发展风险以及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对金科股份的财务风险提出控制措施,提高金科股份经济效益。
陈薇[2](2021)在《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中研究指明为更好应对经济发展形势,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由粗放式的数量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式的质量增长方式转型过渡,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投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资本运行过程中,受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冲突等扭曲性因素干扰,企业资金错配问题成为常态化现象,致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普遍偏低,非效率投资问题严重。管理层权力和会计稳健性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均可独立或共同作用于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会计制度背景运行下,探讨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较高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的先导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以及管理层权力等理论为基础,从非效率投资行为产生根源出发,构建研究框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2012-2019年间164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逻辑演绎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主要变量和回归分析模型,应用EXCEL 2010、SPSS 19.0和STATA15.0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三者间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绝大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均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且投资不足现象更为常见;(2)会计稳健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即较高的会计稳健性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过度呈负向关联作用,与投资不足呈正向关联作用;(3)管理层权力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4)管理层权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间的关系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合理运用会计稳健性、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科学配置管理层权力、扩宽和创新融资渠道以及加大技术创新投资等几个方面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治理和改善非效率投资提出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拓宽了非效率投资理论的研究视角。关于会计稳健性、管理层权力、非效率投资,现有文献大多是以单独或两两一组的方式来展开的相关研究,而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研究较少。本文立足于非效率投资生成机理,将会计稳健性、管理层权力、非效率投资纳入同一研究体系,建立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非效率投资的研究分析框架,对三者关系进系统性探究。第二,丰富了非效率投资的研究内容。本文根据非效率投资作用方向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细化分类,更加全面地探究了管理层权力和会计稳健性这两个公司治理因素对整体非效率投资现象和不同类型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
葛世荣[3](2021)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一批采煤机制造商,为欧洲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设备。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绝大部分采煤机制造商分布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亚洲仅有日本小松公司涉足采矿设备,而在我国只有1933年设立的鸡宁机械制作所(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采煤机及相关装备制造厂,使我国采煤机制造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外煤矿煤炭开采量下降以及煤矿井型增大,采煤机需求量逐渐萎缩,迫使采煤机制造商走上了并购重组之路,目前的全球五大采煤机制造集团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艾柯夫、瑞典山特维克、波兰法姆尔。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制造企业加快了重组步伐,目前采煤机制造能力聚集到七大煤机集团,它们是中煤装备公司、天地科技公司、太重煤机公司、西安重装集团、郑煤机集团、山能重装集团、晋能装备集团。纵观采煤机15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截割性、高可靠性、高智能性一直是采煤机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采煤机产能与其机能、智能紧密相关,机器人化将是未来采煤机的重要创新方向。
康瑞军[4](2021)在《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深沪两市83家上市企业数据》文中指出在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主基调下,在各级政府聚焦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由于其自身投资高、收益高、风险高的特征,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为降低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运用因子分析—TOPSIS法对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找出影响财务风险主要因子的主要指标,并深入分析在主要指标上表现较差企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通过阅读文献梳理相关理论,本文从偿债、营运、盈利、发展、现金流量、综合、治理能力七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选用因子分析—TOPSIS法对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本文以83家沪深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因子分析法对房地产开发企业2013年至2019年各年的截面数据分别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各年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出各年的综合因子得分F值;其次,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TOPSIS综合评价法计算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因子得分与理想解的距离C值,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据此评价财务风险与财务状况,评价结果表明:(1)有32.5%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处于较高等级及以上的范围内,整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发展水平不是很理想,企业间财务状况与综合实力差距比较显着,造成整体的财务风险偏高。(2)营运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与综合能力因子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较大。最后,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的结果,为企业提出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机制以缩短产品去化周期;依据企业情况储备适量土地以匹配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商业地产转型发展以优化企业资产质量;变革企业发展模式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投资管理模式以不断提高投资收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是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每股存货,来间接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储备金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第二是采用因子分析—TOPSIS法对样本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并对各年因子得分进行时间加权,最后得到2013—2019年各样本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结果。
邹日崧[5](2020)在《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装备产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对国家能源工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现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规模的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由单一线性合作转向多元网络化发展,但产学研合作网络功能不完善,合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制约。因此,结合石油装备产业具体情境,探索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特征规律与功能效用,对丰富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以及助推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专利视角出发,首先在概念与理论上对产学研合作网络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对社会网络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并由此提出了包含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两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其次聚焦到石油装备产业,通过对该领域产学研合作专利的计量分析研究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同时奠定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紧接着,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结合UCINET网络分析工具,构建并分析了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地,利用上述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与结构分析结果设计研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前期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针对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供参考。研究发现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成果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自2013年起网络连通性逐渐向好,进入知识流通的加速期。但合作网络内部关系发展失衡,且网络密度持续下降,连接功能亟待完善;随着集聚程度与趋势的加深,网络表现出非同类混合特征,高节点度主体之间各自为战现象严重,不利于行业内部信息交流与协同创新发展。此外,就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看,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关系周期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不显着;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节点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正向影响,但存在时效限制,一般延长至产学研合作后的5年;而节点位置则始终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综合研究结论,建议一方面从优化产学研合作网络环境入手,另一方面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入手,全力推动我国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胡林云[6](2020)在《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现代金融理论逐渐深入的研究,金融工程应运而生,其借助庞大而先进的金融信息系统,重新构造、拆解与组合现有的金融数据状况,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网络图解、仿真技术等方法来设计开发金融产品,而量化投资作为金融工程的一项重要应用分支,在当今的策略研究和产品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策略研究通常会从选股和择时两方面进行,常见的选股策略有因子选股、筹码选股、风格轮动等,而自2004年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提出以来,行业轮动策略成为资产配置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该策略应用在各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实际上,资产配置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由于行业配置可针对大类资产、股票、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在众多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都在积极地探索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配置法则,由于经济周期能够反映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在行业阶段之前首先要进行宏观经济的判断,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结合宏观经济和量化投资的相关分析技术完成一轮自上而下的分析,达到完成股票配置策略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本文通过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宏观经济学、信号处理再和量化选股的方法,分别构建多因子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并进行回测检验。首先依据已论证的投资经验及理论确立投资逻辑,基于Wind公司旗下的万矿量化平台,选取了2016年至2019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技术指标数据以及估值数据,建立了一个以估值因子、财务质量因子、成长因子、规模因子、资本结构因子、动量因子以及换手率因子所构成的因子库。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有效因子构建多因子模型和行业轮动模型。在构建行业轮动策略时,本文首先使用信号处理的方法识别库存周期长度,然后根据CAPM模型理论将申万28个一级行业划分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接着将工业增加值作为需求端指标,工业产成品库存作为供给端指标从而划分最近一轮的库存周期。在划分好的周期阶段对行业进行相应的配置,在进入被动去和主动补库存时配置周期性行业股票,在被动补和主动去库存阶段配置非周期性行业股票从而建立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将前后两个模型的绩效指标和中证800对比,将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作为模型样本回测期,构建行业轮动策略和多因子模型结合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估值、财务质量、成长性、资本结构和技术指标等多个维度选取的39个候选因子测算发现,多因子模型中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ROE以及换手率等6个因子较为有效构建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策略累计收益率为45.98%,年化收益为13.09%,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观察到频点附近有明显的能量聚焦,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短周期集中在41.37个月,并基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作为指标划分库存周期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的因子占优情况,构建的基于行业轮动策略多因子模型获得累计收益率为83.91%,年化收益为21.91%。两个策略都战胜了基准收益率的22.54%和基准年化收益率为6.62%;(3)多因子整个模型期没有选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通信这三个行业的股票,较为集中的直接原因就是没对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进行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行业配置的这一操作所致。
郭冠楠[7](2020)在《楼市波动对我国上市房企资本运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行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楼市起伏波动较多,房企的资本运营面临较大压力。本文试图了解在起伏跌宕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企业的资本运营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为此,在梳理了楼市波动对房企资本运营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31家A股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07年—2018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财务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在统计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楼市波动与房企资本运营战略调整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当下和未来我国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的趋向,预测未来我国楼市的变化,以及在其影响下我国房企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据此给出建议。其中,用国房景气指数代表楼市波动程度,从融资(资本结构)、投资(资产结构)以及运营效果(利润)三个方面考评房企的资本运营。本文最终的研究结论表明:楼市景气时,房企较容易获得经营性负债和股东入资,倾向于进行专业化投资,且较易获得高水平和高质量收益;楼市低迷时,房企获得经营性负债和股东入资的难度增加,同时由于金融性负债的取得有较多不确定性,给资本配置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房企倾向于选择多元化投资来降低风险,但受投资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外部因素影响,预期收益率具有不确定性。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短期内楼市将保持稳定,而中、长期下行压力较大。房企在融资、投资、获取核心利润以及获现能力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据此,本文对房企的资本运营主要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结合楼市运行情况以及政府调控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融资结构;第二,投资布局要审慎而行,避免盲目多元化;第三,加强现金流管理,合理选择土地储备以及项目开发规模,尽可能缩短销售周期,提升现金流创造能力。
汪佳[8](2020)在《大股东掏空行为分析 ——以高升控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其中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掏空又称为利益输送行为,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Laporta等人提出,指的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凭借其对公司资源的控制权来侵占公司资产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实施掏空的现象频频发生且屡禁不止,严重侵犯了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随着我国开始全面施行股权分置改革措施和完善行管法律法规,市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就得到了较大的抑制,尤其是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违规担保等“现金流掏空”和“资产掏空”方式实行的掏空。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都导致控股股东的掏空方式变得更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比如通过并购重组多次转移公司优质资产、利用内幕交易与庄家合谋套取二级市场上的中小股东的利益等。虽然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在不断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却无法受到根本性的遏制,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干扰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和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本文以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控制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大股东掏空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带来的影响和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防范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对策建议。高升控股的大股东韦振宇在其掏空公司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为关联方资金占用和为关联方违规提供担保。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行为造成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下滑,公司整体价值与形象受损,同时中小股东因股价急剧下跌造成巨大投资损失,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探究高升控股被大股东掏空这一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公司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公司内部原因是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以及大股东与关联方之间关系错杂等,这些都为大股东掏空行为提供了有力条件;外部原因则是外部监管效力不足和掏空行为处罚力度低等,不仅为大股东掏空行为创造了方便的环境,也导致对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显得十分困难。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防范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公司内部关联担保审查监管机制和加大处罚力度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希望这些建议对防范大股东掏空行为有所帮助,使得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可以得到切实保护,上市公司能够正常经营发展,资本市场也能够稳定有序地运行。
陶骏瑞[9](2020)在《民企债券违约分析 ——以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系列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下,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愈发紧张,近年以来债券违约加快,民企违约比例明显增加。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截至2019年5月末,国内债券是市场共有300余支债券违约,其中民企违约金额占比超六成。民企债券频频发生违约,背后不乏有国家去杠杆政策、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投资盲目扩张等众多因素。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如何转型,如何实现从非标融资向标准化融资的思路转变值得深思,同时叠加债券市场不断出现民企违约的现实状况,如何筛选优质的民企作为业务发展突破的方向一直处于疑问状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文献材料,借鉴过往学者对债券违约的研究经验,结合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情况,对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的背景、经济周期和监管政策的出台、公司自身经营的问题、财务数据的变化以及公司对投融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通过对债券违约的分析提出相关研究及实战建议。债券违约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整体形势息息相关。2018年的违约债券数量明显上升,就有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同时中美贸易战也对国内部分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在内忧外患的不利形势下,分析和筛选客户尤为重要,制定一套行而有效的准入标准将会大大降低业务风险,同时也能够更深层次地洞察客户的经营、财务、资信状况的变化,真正甄别出客户潜在的风险点。
李玉飞[10](2019)在《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化率逐年增加,人们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上涨,投资房地产的人越来越多,房地产“热”已成为一种市场形势。然而,房地产公司却隐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一方面,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出台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持续下滑、土地出让收入逐步减少、库存逐渐上升和销售额大幅下降等,这些情况会提高房地产财务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市场环境更复杂,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并且,该行业有资本密集的特性,生产过程的成本也较大,行业负债率居高不下,这些都会造成比较棘手的财务风险。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和目前的现实背景,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预警进行研究。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在定性研究部分:第一,通过对国内外财务风险相关文献研究的梳理,总结了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可能在此基础上的突破点;第二,通过对相关风险预警理论的梳理总结,本文确立了研究的思路和预警所用的方法。第三,通过对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合理的划分出了哪些企业属于本文研究的财务风险样本企业;第四,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合适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在定量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选取2017年间首次被“ST”的企业、部分净利润为负值的企业为财务风险企业与选取的财务健康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此次研究的两组样本,共计83家房地产上市企业。在指标选择方面,本文最初选择的指标有33个,对这33个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在33个指标里面通过检验的指标有20个,说明这20个指标在这两组样本之间有显着的差异,需要把这20个指标需要作为最后的变量放入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思路是以样本企业2015年的数据作为估计样本,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以2017年的数据作为检验样本,来检验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即以(t-2)期的数据作为估计样本以估计模型的参数,也就是ST公司首次发生亏损的那一年,然后用t期的数据对模型的准确度检验。所以,对筛选出来的20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用2015年的数据作为建模样本数据,基于提取出来的主成分因子建立Logistic预警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并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以及分析其预测结果,然后用2017年,即文章假设的t期的数据对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进行检验。实证的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本文的假设,结果显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能力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负相关。本文创新性的引入的股权结构因素和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负相关,并且在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里,股权结构是第三重要的,仅次于盈利因素和发展风险因素,可见其引入的必要性。通过相关指标可以说明股权越集中,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越小。且本文以2015年的数据构建预警模型,2015年企业财务状况预警的准确率为96.4%,用2017年的数据对预警模型的准确度进行检验时,模型的准确率也达到了96.3%,可见以(t-2)为研究期间的预警模型,既可以对企业的风险准确的预警,测算风险的大小,又可以对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对结论的分析,在建议部分提出了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希望对风险预警理论的完善以及房地产公司的财务健康出一份力量。
二、天地集团控股美国Infoti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地集团控股美国Infotide(论文提纲范文)
(1)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风险及分类 |
2.1.2 风险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现金流量理论 |
2.2.3 宏观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现状及识别 |
3.1 金科股份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发展历程 |
3.1.3 财务状况 |
3.1.4 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
3.2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分析 |
3.2.1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报表分析 |
3.2.2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比率分析 |
3.3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识别结果 |
3.4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评价 |
4.1 评价体系的确定 |
4.1.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
4.1.3 房地产企业均值的确定 |
4.1.4 因子得分 |
4.1.5 划分财务风险等级 |
4.2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评价 |
4.2.1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
4.2.2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因子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控制 |
5.1 偿债风险控制措施 |
5.1.1 调整长短期借款比例 |
5.1.2 调整融资渠道 |
5.1.3 逐步实现战略转型 |
5.2 营运风险控制措施 |
5.2.1 坚持清库存战略 |
5.2.2 重视发展核心业务 |
5.3 现金流风险控制措施 |
5.3.1 优化投资管理机制 |
5.3.2 做好现金流预算和监督工作 |
5.4 获利和发展风险控制措施 |
5.4.1 控制费用支出 |
5.4.2 积极关注房产政策和市场导向 |
5.4.3 强化房产品质建设 |
5.5 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
5.5.1 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
5.5.2 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
5.5.3 落实审计委员会职责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 |
1.3.2 关于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 |
1.3.3 关于管理层权力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 |
1.3.4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框架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会计稳健性 |
2.1.2 管理层权力 |
2.1.3 非效率投资 |
2.1.4 高端装备制造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融资约束理论 |
2.2.4 管理层权力理论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非效率投资的产生机理 |
3.2 研究假说 |
3.2.1 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3.2.2 管理层权力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3.2.3 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 |
4 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研究设计 |
4.1 主要变量设计与度量 |
4.1.1 非效率投资 |
4.1.2 会计稳健性 |
4.1.3 管理层权力 |
4.1.4 控制变量 |
4.2 回归模型构建 |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样本选取 |
4.3.2 数据来源 |
5 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回归分析 |
5.3.2 管理层权力与非效率投资的回归分析 |
5.3.3 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合理运用会计稳健性,改善非效率投资 |
6.2.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
6.2.3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 |
6.2.4 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 |
6.2.5 加大技术创新投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
1.1 欧洲采煤机制造商 |
1.1.1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公司变迁 |
1.1.2 瑞典山特维克公司变迁 |
1.1.3 德国艾柯夫公司变迁 |
1.1.4 苏联戈尔洛夫工厂变迁 |
1.1.5 波兰格里尼克钻井机械厂变迁 |
1.1.6 英国安德森公司变迁 |
1.1.7 德国哈尔巴赫·布朗公司变迁 |
1.1.8 波兰皮奥特罗维卡机械制造公司变迁 |
1.1.9 奥地利奥钢联公司变迁 |
1.1.10 波兰乔沃兹尼科-米科洛煤机修理厂变迁 |
1.2 美国采煤机制造商 |
1.2.1 比塞洛斯公司变迁 |
1.2.2 鲍林·哈尼斯弗格公司变迁 |
1.2.3 美国久益公司变迁 |
1.2.4 卡特彼勒公司变迁 |
1.3 日本采煤机制造商 |
1.3.1 日本小松公司变迁 |
1.3.2 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变迁 |
2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
2.1 早期的采煤机制造商 |
2.1.1 鸡西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2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3 太原矿山机器厂变迁 |
2.1.4 太原重型机器厂变迁 |
2.1.5 西安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6 北方重型汽车公司变迁 |
2.1.7 郑州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8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公司变迁 |
2.1.9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10 辽源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11 无锡煤矿机械厂变迁 |
2.2 改革开放之后的采煤机制造商 |
3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并购 |
4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重组 |
5 结束语 |
6 后记 |
(1)简单采煤机时期(1870-1928年)。 |
(2)综合采煤机时期(1929-1948年)。 |
(3)高效采煤机时期(1948-1975年)。 |
(4)自动采煤机时期(1976-2005年)。 |
(5)智能采煤机时期(2005年至今)。 |
(4)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深沪两市83家上市企业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财务风险 |
2.1.2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
2.1.3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 |
2.2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
2.2.1 外部因素 |
2.2.2 内部因素 |
2.3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资本结构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3.1.1 财务风险通用评价方法 |
3.1.2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3.2 因子分析—TOPSIS法基本原理 |
3.2.1 因子分析法 |
3.2.2 TOPSIS法 |
3.3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及含义 |
3.3.1 偿债能力指标 |
3.3.2 营运能力指标 |
3.3.3 盈利能力指标 |
3.3.4 发展能力指标 |
3.3.5 现金流量指标 |
3.3.6 综合能力指标 |
3.3.7 治理能力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因子分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因子分析过程 |
4.2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TOPSIS综合评价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3.1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2 财务风险影响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5.1 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
5.1.1 营运能力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2 偿债能力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3 综合能力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 降低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
5.2.1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
5.2.2 不断创新营销机制以缩短产品去化周期 |
5.2.3 依据企业情况储备适量土地以匹配企业发展战略 |
5.2.4 加快商业地产转型发展以优化企业资产质量 |
5.2.5 变革企业发展模式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5.2.6 优化企业投资管理模式以不断提高投资收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情况 |
(5)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理论与研究假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石油装备产业 |
2.1.2 产学研合作网络 |
2.1.3 专利合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模块化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 |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
2.3.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
2.3.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 |
第3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析 |
3.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及分析数据来源 |
3.1.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 |
3.1.2 分析数据来源 |
3.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主体关系特征 |
3.2.1 主体关系分布 |
3.2.2 主体关系演化 |
3.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合作关系特征 |
3.3.1 合作关系周期 |
3.3.2 合作关系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 |
4.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基础 |
4.1.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内涵 |
4.1.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
4.1.3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架构 |
4.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与模型构建 |
4.2.1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
4.2.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
4.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 |
4.3.1 整体网络结构 |
4.3.2 网络集聚性 |
4.3.3 个体网络属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学研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1 自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2 因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3 控制变量选取与度量 |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t+1期回归分析结果 |
5.4.2 t+2期回归分析结果 |
5.4.3 t+3期回归分析结果 |
5.5 实证结果总结与讨论 |
5.5.1 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
5.5.2 自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关于优化石油装备产业创新网络环境方面的建议 |
6.2.2 关于提升石油装备产业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多因子选股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多因子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1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 |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2.1.3 套利定价模型理论 |
2.1.4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
2.1.5 小结 |
2.2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
2.2.1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
2.2.2 朱格拉周期理论 |
2.2.3 基钦周期理论 |
2.2.4 小结 |
2.3 行业轮动理论研究 |
2.3.1 行业轮动原理 |
2.3.2 产业链视角下的行业轮动 |
2.3.3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
2.3.4 经济周期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研究 |
3 多因子选股模型方案设计 |
3.1 多因子选股模型原理和方法 |
3.2 建立候选因子库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异常值处理 |
3.3.2 缺失值处理 |
3.3.3 标准化处理 |
3.4 因子有效检验 |
3.4.1 相关性检验 |
3.4.2 因子收益率分析 |
3.5 冗余因子剔除 |
3.6 构建多因子模型 |
3.7 模型评价指标设定 |
4 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分析 |
4.1 实证研究 |
4.1.1 实证数据选取 |
4.1.2 候选因子的选取 |
4.1.3 实证数据预处理 |
4.1.4 因子有效性检验 |
4.1.5 因子收益率检验 |
4.1.6 进一步筛选有效因子 |
4.2 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
5 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策略 |
5.1 库存周期的选取与划分 |
5.1.1 库存周期的经济含义 |
5.1.2 库存周期验证 |
5.1.3 库存周期划分 |
5.1.4 行业大类划分 |
5.2 行业轮动策略的构建 |
5.3 行业轮动策略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行业轮动因子IC测试结果 |
附录2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收益率测试结果 |
附录3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相关性测试结果 |
附录4 :策略选股情况 |
附录5 :模型构建的相关代码 |
(7)楼市波动对我国上市房企资本运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 |
2.1.1 资本运营 |
2.1.2 资本结构 |
2.1.3 投资多元化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资本结构理论 |
2.2.2 多元化投资理论 |
3 楼市波动影响房企资本运营的理论研讨及假设提出 |
3.1 楼市波动对房企融资选择的影响 |
3.1.1 楼市景气时房企较易获得经营性负债 |
3.1.2 货币政策使楼市波动对房企金融性负债获取的影响不确定 |
3.1.3 楼市景气常伴股市繁荣,房企较易获得股东入资 |
3.1.4 楼市景气时房企外部融资行为可致留存资本占比下降 |
3.2 楼市波动对房企多元化投资的影响 |
3.2.1 楼市景气有助销售提速进而加快存货周转 |
3.2.2 楼市不景气可致房企倾向多元化投资 |
3.3 楼市波动对房企利润水平与结构质量的影响 |
3.3.1 楼市景气时房企易增收、获高利润 |
3.3.2 楼市景气时经营活动高收益可助推高质量利润结构 |
3.3.3 受多因素影响,多元化投资效果不确定 |
4 楼市波动影响上市房企资本运营的描述性统计 |
4.1 2007—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以及市场反应 |
4.1.1 政策调控紧缩与宽松交替 |
4.1.2 楼市景气度受政策调控比较明显 |
4.1.3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整体下行,住宅与商业物业出现分化 |
4.1.4 土地购置面积及价款波动基本同步且增速渐回落 |
4.1.5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波幅超过均价增速 |
4.1.6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深,竞争加剧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
4.3 样本房企资本结构与楼市景气度关联性统计结果 |
4.3.1 经营性负债获取难易整体与楼市景气度正相关 |
4.3.2 货币政策使金融性负债占比随楼市波动趋势较弱 |
4.3.3 股市与楼市的高度关联影响股东入资 |
4.3.4 外部融资行为使留存资本占比与楼市景气度负相关 |
4.4 样本房企多元化水平与楼市景气度关联性统计结果 |
4.5 样本房企运营效果与楼市景气度关联性统计结果 |
4.5.1 资本运营整体效果与楼市波动同步性较强 |
4.5.2 利润结构质量整体与楼市景气度正相关,低迷阶段关联性显着 |
4.5.3 自有资本盈利能力与楼市波动同步性较强 |
5 楼市波动影响上市房企资本运营的实证检验 |
5.1 楼市波动对上市房企资本结构影响的检验 |
5.1.1 基本假设 |
5.1.2 变量选取 |
5.1.3 模型构建 |
5.1.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1.5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5.1.6 稳健性检验 |
5.2 楼市波动对上市房企多元化投资影响的检验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模型构建 |
5.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5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5.2.6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楼市发展预期 |
6.2.1 维持楼市稳定依然是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
6.2.2 多重因素作用下住房刚需增量近期维持上升,中长期稳中有降 |
6.2.3 楼市投资可能会被分流 |
6.3 未来房企面临的挑战 |
6.3.1 各路融资压力都会增大 |
6.3.2 投资结构布局愈发关键 |
6.3.3 业绩表现成为续命良药 |
6.4 房企未来发展建议 |
6.4.1 融资结构要动态调整 |
6.4.2 投资布局要审慎而行 |
6.4.3 保持现金不断流是发展的硬道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大股东掏空行为分析 ——以高升控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大股东掏空的方式研究 |
1.2.3 大股东掏空的后果研究 |
1.2.4 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
2.1.1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概念 |
2.1.2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特点 |
2.2 与大股东掏空行为有关的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控制权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的案例分析 |
3.1 高升控股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股权结构 |
3.2 大股东掏空高升控股的事件介绍 |
3.3 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的手段分析 |
3.3.1 资金占用 |
3.3.2 关联担保 |
3.4 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分析 |
3.4.1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下滑 |
3.4.2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
3.4.3 损害公司形象与公司价值 |
3.4.4 扰乱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3.5 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的原因分析 |
3.5.1 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缺陷 |
3.5.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
3.5.3 大股东与关联方间关系错杂 |
3.5.4 掏空行为违法成本过低 |
4 防范高升控股大股东掏空的建议 |
4.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4.1.1 建立股权制衡机制 |
4.1.2 引入机构投资者 |
4.1.3 引入战略投资者 |
4.2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4.2.1 优化治理层成员筛选机制 |
4.2.2 优化公司治理层结构 |
4.2.3 健全与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
4.3 建立公司内部关联担保审查监管机制 |
4.4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9)民企债券违约分析 ——以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宄背景 |
1.1.2 研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宄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宄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信用风险理论 |
2.1.1 信用风险的定义 |
2.1.2 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 |
2.1.3 信用风险的类型分类 |
2.2 MM理论 |
2.2.1 理论含义 |
2.2.2 理论发展 |
2.2.3 理论作用 |
第三章 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债券市场情况 |
3.1.1 美国债券市场 |
3.1.2 日本债券市场 |
3.1.3 欧洲债券市场 |
3.2 国内债券市场情况 |
3.2.1 国内债市简述 |
3.2.2 债券的种类及监管 |
3.3 债券违约国外现状 |
3.4 债券违约国内现状 |
第四章 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
4.1 公司基本情况 |
4.1.1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4.1.2 上市公司新光圆成情况 |
4.1.3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情况 |
4.2 公司债券违约的背景 |
4.3 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约风险因素分析 |
4.3.1 经济周期及监管政策分析 |
4.3.2 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4.3.3 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
4.3.4 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
4.3.5 公司经营及管理能力分析 |
4.3.6 公司债券估值及交易分析 |
4.3.7 公司资信情况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新光控股集团违约案例启示 |
5.1.2 民企债券违约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财务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
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研究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界定 |
一、财务风险界定 |
二、财务危机界定 |
三、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关系 |
第二节 财务风险基本概念 |
一、财务风险内涵 |
二、财务风险特征 |
三、财务风险预警 |
第三节 财务风险预警相关理论 |
一、有效市场理论 |
二、企业预警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四、风险管理理论 |
第四节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概述 |
一、单变量预警模型 |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五、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及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基本特征 |
一、房地产行业基本概念 |
二、房地产行业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财务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部影响因素 |
二、内部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的选择 |
二、数据的选取 |
第三节 预警指标确定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二、指标初选 |
三、指标显着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预警指标的因子分析 |
一、因子分析概述 |
二、主因子的提取 |
三、因子得分模型 |
第二节 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预警模型的建立 |
一、Logistic回归模型概述 |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预警模型的建立 |
三、拟合度检验 |
四、预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Logistic预警模型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本文建议 |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2015 年样本企业指标数据表 |
附录 B:2017 年样本企业指标数据表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四、天地集团控股美国Infotide(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科股份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王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2]管理层权力、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D]. 陈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1(03)
- [4]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深沪两市83家上市企业数据[D]. 康瑞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D]. 邹日崧.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D]. 胡林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7]楼市波动对我国上市房企资本运营的影响研究[D]. 郭冠楠.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8]大股东掏空行为分析 ——以高升控股为例[D]. 汪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民企债券违约分析 ——以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D]. 陶骏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10]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D]. 李玉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