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基层医院对新生儿外科急诊的处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官玺[1](2021)在《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出生后早期就可能呈现危重状态,如不及时干预,自然病死率极高。随着先心病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救治已成为当前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随着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产前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分娩前即可明确诊断。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医疗单位对围产期心脏畸形的诊治水平存在差异,产科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对先心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为患者家属提供明确的咨询和指导,开展适当有效的围产期转运机制和多学科临床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团队结合阜外医院自身特点,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创建危重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平台”,包括“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结果。本研究通过总结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120例新生儿救治经验,探索建设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危重先心病患儿救治体系,在最佳时间提供最优治疗,切实提高我国危重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方法和结果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阜外医院以小儿心脏外科为主体,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开展多中心多学科“产前诊断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共同救治CCHD的经验,即宫内诊断、产前咨询、围产期管理、出生后急诊转诊及外科干预后有效长期随访等。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共47例CCHD在胎儿期诊断并在新生儿期获得有效救治,院内“零”死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论文第二部分,即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模式”收治的CCHD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两种新生儿救治方式的患儿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明确“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优势,可节省出生后诊断及住院等待时间,并及时进行外科干预,降低死亡风险。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患儿经过及时的外科干预,也可取得不错的治疗结果。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是当前中国胎儿新生儿先心病领域的热门内容。第三部分综述分析当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CHD的影响,宫内介入治疗,新生儿期外科治疗,并探索未来中国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方向。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未来中国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打造高水平“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平台”,提升不同区域诊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是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先心病救治能力的重点任务。结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平台对于救治危重先心病患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更有提高救治率的优势,可以在全国进一步推广,整体提升我国危重先心病的治疗水平。
陈桂娴[2](2021)在《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2010-2020)及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2010—2020)研究目的:通过2010—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231例)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此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为提出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毕节市所有县区(包括:七星关区、大方县、威宁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金沙县、黔西县)从2010年—2020年间231例死亡孕产妇的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资料、孕期保健手册、住院病历和各级专家评审资料。按照国家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通过毕节市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数据。所有死亡个案均按乡(镇)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由毕节市各县妇幼保健机构专人负责现场调查、核实孕产妇死亡个案、填写死亡报告卡和原始病历复印件。组织县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死亡原因,汇总评审资料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再组织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施逐级质控,从而保证资料的准确与可靠。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统计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2010—2020年毕节市孕产妇死亡共231例,可避免死亡为196例(占84.85%)。2.2010至2020年,毕节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3.2010—2020年毕节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正在发生变化,直接产科原因所致的孕产妇死亡比例逐年减少,间接产科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4.死亡孕产妇具有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收入不高、多数为经产妇并有多次孕产史的特点。5.死亡孕产妇中分娩地点和死亡地点相对集中于县级医院。结论:1:通过分析2010—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得益毕节市政治、经济、医疗的综合实力提高。2:在政治、文化充分发展的当今社会,进一步深层次降低孕产妇死亡需要从提升医护人员的医疗救治水平入手,不断提高各级重症孕产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的能力。第二部分阶梯式亚专科(重症孕产妇救治)培训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效果探讨研究背景:产科急诊具有不可预测和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能发生。这对专科医师要求高,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才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重症孕产妇救治亚专科的培训提高产科医生对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识别和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欧美等国家的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因存在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差异性不可一味的照搬。我国目前的产科重症救治亚专科培训起步时间短,各级医院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不足并存在较大的差别,基层医生数量多,工作压力大,暂时难以全面铺开实现医疗的同质化。自上世纪实行的“医生进修制定”进行的亚专科培训的模式在一定时期起到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较多的不足和时代局限性,总体培训效果稍欠佳,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重症孕产妇救治亚专科的专业需求。另外近几年衍生出的各类学术会议也是目前对于亚专科培训的一种模式,缓解了之前对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交流的局限,对亚专科学术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以会议形式进行专科培训存在培训时间短、缺乏交流与思考、操作实践机会欠缺等不足。因此,我们现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性强的妇产专科医师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我国妇产专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提升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研究基于毕节示范区开展重症孕产妇救治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旨探讨以分层阶梯式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在基层医师培训效果评估和对当地重症孕产妇救治的临床效果观察。研究目的:借助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在毕节示范区实施重症孕产妇救治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探讨该模式对于临床医师培训效果及对当地重症孕产妇救治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1骨干师资资料在省级师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带领下,毕节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毕节市卫计委,经过协商和讨论,拟在毕节本市内选派19名产科医生作为“骨干师资”到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强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效果。1.2.产妇的临床资料2020年6月以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依托,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重症孕产妇救治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培养市级产科重症救治骨干,并持续深入到各县个乡镇的所有助产机构。观察该培训模式对孕产妇临床相关质控指标的效果,对2020年全年在本地区分娩的孕妇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项产科质控指标的变化以及母儿结局的分析。2.研究方法2.1建立省级重症孕产妇救治亚专科培训(大湾区母胎医师培训学院-产科重症模块化培训)。2.2建立市级(毕节市)重症孕产妇救治培训基地。2.3建立毕节市各县区重症孕产妇救治技术培训站,持续开展孕产妇救治基层培训。3分析指标3.1采用横断面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培训模式的效果,将“骨干师资”的基本资料、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本论文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误(x±SEM)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上述检验以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将两组孕妇的产科质量报表资料:重症孕产妇人数、产后出血人数、严重产后出血人数、羊水栓塞人数、子痫人数、阴道分娩产钳助产人数、足月新生儿窒息人数、孕妇死亡率等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统计表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探讨阶梯式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4结果:4.1基层培训医师的资料培训前学员的平均理论成绩为62.947±3.270分,培训后学员的平均成绩为81.7737±4.057分,培训后的笔试成绩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的技能成绩也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孕妇临床资料4.2.1 2020年1-12月份毕节市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市下半年的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上半年。4.2.2 2020年1-12月份毕节市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生率、羊水栓塞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毕节全市下半年的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生率、羊水栓塞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少于上半年。4.2.3 2020年1-12月危重症孕产妇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整体走向趋于平稳,下半年的危重症孕产妇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较上半年无明显降低。4.2.4孕产妇死亡率毕节市2020年的孕产妇死亡率为12.62/10万,较毕节市2010年下降了19.48个百分点。5.结论:5.1采用重症孕产妇救治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基层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技能,并改善危重症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子痫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羊水栓塞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复苏救治成功率等)。5.2孕产妇的死亡率明显较往年下降。5.3危重症孕产妇的总体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未有明显改变。
吴文妍[3](2020)在《广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有效地激励人员,对组织而言至关重要。公立医院应重视对医务人员的激励,通过合理的薪酬分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仍沿用固有的激励机制,未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作为薪酬的基本标准,相同职称人员之间薪酬差距较小,不能真实反映人员能力和水平的差异;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绩效工资无法充分体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需根据岗位、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工作量大小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公立医院的薪酬体系都是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制定的,薪酬模式单一,医务人员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未能成正比,导致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大大减弱。笔者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分析,发现医院现行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医改的深入,挖掘其产生原因,以点带面,探寻解决广州市公立医院在医务人员激励方面的应对措施,激发医务人员的潜能,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广州市公立医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同时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薛谭[4](2020)在《“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以苏北医院医疗集团为例》文中提出基层卫生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难题,政府虽然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强基层”,但基层卫生人才的现状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联体”模式改革是本轮医改的热点,从初步的试点到全方位铺开,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药局等机构强力推动。毋庸置疑,“医联体”模式改革充分整合了地区性的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管理力量,对于发展分级诊疗体系、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方便基层群众就医、缓解大医院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建设问题。如何利用好“医联体”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和大型公立医院技术上的专业优势为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助力,并形成相应的有效机制,是“医联体”模式改革探索的重点内容。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以扬州市苏北医院医疗集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旨内容有四:一是“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国内外分级诊疗体系的模式和内容,国内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归纳比较,精确界定了“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的相关概念。二是在简要回顾总结扬州市“医联体”改革历程和苏北医院医疗集团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苏北医院医疗集团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医联体”基层人才培养机制的状况。三是通过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医联体”管理人员和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对该“医联体”基层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详尽剖析,厘清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个中原因。如招聘机制不完善,培训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科学等。四是对照原因所系,就“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如人才招聘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紧缺性人才的引进,拓宽招聘渠道,优化招聘流程;在人才培养上要系统地规划培训流程,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力度,加强专科人才培训,加强师资力量;在激励机制上要提高工资待遇,优化绩效管理,拓宽发展空间等。而上述举措,大部分都要通过“医联体”并结合大型公立医院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管理上的经验才能顺利实施。因而依托“医联体”的力量,强调“医联体”的作用,无疑是关键之举。
黄国情[5](2019)在《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的困境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广东省服刑人员医疗保障机制采用国家全免费医疗保障管理办法,医疗保障工作在相对封闭的机制内运行,这一政策措施给隶属押犯大省的广东监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对广东省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提出适应广东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的医疗卫生优化策略,以适应服刑人员疾病防治工作发展的需要。研究以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为对象,以实际工作及实地考察结果为依据,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分析现阶段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广东省服刑人员医疗保障执行的优化方略。本论题从五个方面对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理论来源及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研究做准备。紧接着,对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包括《监狱法》的基本内涵以及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内容、以及费用支出保障等情况。之后,研究重点对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为例,调查分析广东省监狱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经验,以国内部分监狱的先进做法、西方发达国家当前的社会化体系为借鉴,总结分析出广东省可借鉴的经验。最后,结合以上问题,提出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对策建议。从加强人权保障责任风险管理、拓宽医疗保障经费来源渠道、建立适度免费医疗管理制度、注重执医行为盲区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同时提出适度社会化建议,让监狱医疗卫生工作与行业规范逐步接轨,保障服刑人员的人权的举措。期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解决困扰广东省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问题,并为其他省市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发展提供参考。
曾祥勇,樊纬,陈快,陶俊峰,刘智文,陶强[6](2019)在《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规范化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与规范化治疗。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与联盟医院合作建立的"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与围产期管理、生后治疗与随诊网络"体系中收集先天性膈疝的病例,总结先天性膈疝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生后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在此期间,我院共收治27例先天性膈疝,均为左侧膈疝。其中,15例患儿通过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膈疝,来我院新生儿外科进行咨询,制订治疗方案并随访跟踪。这些患儿的产前B超显示:胸腔内可见蠕动的腹腔脏器,腹腔内胃泡消失,心脏和纵膈移位,羊水过多;出生后X线胸片或CT显示:肠管及腹腔内脏器位于胸腔内,肺部受压迫,诊断为先天性膈疝。手术方式:24例先天性膈疝行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3例因胸腔镜下腹腔内脏器回纳腹腔困难,中转开腹完成手术。术后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随诊进行网络化管理,加强妇产科、超声影像科、小儿外科、急诊科、NICU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对出生后的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王文洁[7](2019)在《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医疗正处于一个特定的转型阶段,通过设计研究促进医改的推进,促进医院服务管理的优化是服务设计战略的核心。医护人员是一个需要被设计关注的人群,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以及其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威胁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门诊医生在医院不同功能区域中充当分流的始发层,接诊量最大。同时门诊医生在医院系统中也是最能关联基层医院并实现上下级互动的特殊群体。本文通过以三级医院的门诊医生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来研究不同视角与范畴下减轻门诊医生负担的设计策略。在具体案例的研究过程中,同时思考设计技术在改善医疗服务中的作用。通过跨学科研究认识并理解了智能技术服务的优势与不足,期望与医生协同设计下的轻度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合理的服务于医生,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并通过数据共享服务于更广泛的医护群体本文提出了针对门诊医生产品的服务设计分析方法。应用服务设计的分析方法针对服务的三个不同层面:界面层、系统层及战略层进行用户需求的探寻。区别于传统设计的思考角度,本文以服务的提供者门诊医生作为用户进行研究,研究门诊的医疗产品服务的优化改进。具体体现为通过列举门诊医生在工作流程中、医院环境中以及社会环境中不同的服务接触点、以及不同范畴系统内的交互关系,从服务不同层面认识医生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痛点,建立医生工作旅程体验,并输出典型用户特征。同时,设计介入专业医疗实践者所工作的领域中,创造产品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可期的服务设计创造方法,因此作者同时引入协同设计方法,并列举三项不同层面的改善服务的协同设计研究,最终通过优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原型以及协同设计服务蓝图验证服务设计思维与协同设计方法在专业领域具有潜力的应用价值。根据案例研究,输出基于服务与协同设计方法的任务流程模型,并针对相关的设计阶段,输出应用与实践的策略。最后,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医生减负,优化医生的工作流程与环境,为改善医患沟通、医患矛盾等社会消极现象提供参考策略,实现设计应有的社会价值。
乔媚[8](2019)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为妊娠期急危重症,发病率低但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妊娠结局,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改善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急诊科、ICU收治的7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API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脂源性因素在病因占比中逐年增加。从病因分析,7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以脂源性(30例,41.7%)及特发性30例(41.7%)最多,胆源性12例(16.6%)。三种不同病因(特发性、脂源性、胆源性)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不同(P<0.05),脂源性因素更易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发生(P<0.05)。三组病因在白蛋白值、血钙、血糖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源性APIP患者白蛋白更低、血钙更低,血糖值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三种不同病因(特发性、脂源性、胆源性)在终止妊娠方式、早产率、流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死胎率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API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脂源性因素在病因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脂源性因素及原因未明的特发性因素是APIP的主要致病因素,脂源性因素更易导致SAP。3.脂源性APIP更易出现低蛋白、低血钙、高血糖,导致不良预后的发生。4.APIP的治疗应兼顾母儿双方情况,依据患者病情、病因及孕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
纪永佳,杨洋,白华,黄列,杨武,陈少峰,杨文,陈彦香[9](2018)在《宁夏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宁夏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立经验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0名转运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病种、呼吸支持情况、申请转运地区及转归预后。结果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是起病及病情恶化的关键期,需要被转运的概率较大;转运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早产儿、新生儿重症肺炎和肺透明膜病;转运患儿中危重症占比较大;新生儿转运网络65.78%为三级医疗机构,34.22%为二级医疗机构,24.67%为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对新生儿转运需求较大;转运范围包括宁夏各市县及周边地区;转运入院的危重新生儿90%可治愈,放弃治疗患儿以先天畸型多见。结论在医疗资源相对不平衡的地区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李佳婧[10](2018)在《基于RBRVs的儿科医疗人力投入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厦门市为例,构建我国儿科基于资源消耗的相对价值尺度(Resourc-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测算部分医疗项目相对价值,制定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方案,并在试点医院实施和评估。方法采用文献法分析以往研究,建立儿科医疗服务RBRVs模型假设,分三阶段验证假设。第一阶段采用Delphi法初步论证假设。第二阶段采用问卷调查选取厦门市六所医院儿科相关专业临床医生,专家评分法评价各医疗服务项目与基准项目的比值。线性加权求法计算工作量和职业风险,最小二乘法进行专业间连接。采用手术相关规范要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外推出未调查项目的工作量,共同构架医疗服务人力资本投入的相对价值尺度。并对本研究和美国的RBRVs费率表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进一步验证假设。第三阶段为实证研究,采用DEA方法对试点医院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评价RBRVs指标体系的实用性。结果发放问卷551份,回收问卷331份,回收率58.26%。Delphi专家意见在第一轮达到一致,问卷调查中各二级指标除时间外均获90%以上认同度。基于本体系测算出238项儿科医疗项目的相对价值,外推多元回归模型表明手术工作量与技术难度、手术分级、手术耗时相关,R2=0.699。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 =-1.274,P = 0.211,说明本研究结果与美国费率表无统计学差异。试点医院科室职业风险评价结果中,风险最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最低的是皮肤科门诊、康复科门诊等,与以往定量研究结果基本一致。DEA结果显示,人力资源效率持续增长,医务收入松弛量明显降低,可认为薪酬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RBRVs指标体系适用于衡量儿科医疗项目工作量。儿科医生投入应从工作量、职业风险、患者年龄、工作时段和医师职称五个维度测度。学龄前儿童的医疗服务工作量相对较大,建议医疗项目定价考虑患者年龄。职业风险评分可以适度调整科室之间奖金分配,对于没有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二、浅谈基层医院对新生儿外科急诊的处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基层医院对新生儿外科急诊的处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研究部分一: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建立 |
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部分二: 两种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救治方式的对比研究 |
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进展:从胎儿到新生儿 |
1.精细产前诊断降低危重先心病出生率,提高治疗效果良好先心病出生率 |
2.产前诊断促进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 |
3.新生儿先心病外科的治疗水平的提高 |
4.宫内介入治疗 |
4.1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伴有进展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
4.2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伴有进展的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
4.3 房间隔完整或限制型房间隔缺损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简历 |
致谢 |
(2)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2010-2020)及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内外孕产妇死亡及产科重症救治现状分析 |
二、毕节示范区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现状分析 |
三、医学临床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探讨 |
第一部分 2010-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
1.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全国、贵州省和毕节市的孕产妇死亡率 |
2.2 毕节市死亡孕产妇年龄分布 |
2.3 毕节市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 |
2.4 毕节市死亡孕产妇收入情况 |
2.5 毕节市孕产妇死亡病例孕产次 |
2.6 毕节市死亡孕产妇孕期保健情况 |
2.7 毕节市孕产妇死亡病例分娩地点和死亡地点 |
2.8 毕节市孕产妇死因构成及顺位 |
2.9 毕节市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 |
2.10 死亡孕产妇在各级医疗处理延误中构成比 |
3 讨论 |
3.1 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走势分析 |
3.2 死亡孕产妇基本情况 |
3.3 孕产妇分娩和死亡地点分析 |
3.4 孕产妇主要死因分析 |
3.5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
3.6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干预措施: |
4.结论 |
第二部分 亚专科培训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效果探讨 |
1.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实施过程部分展示 |
2.2 基层培训医师的资料 |
2.3 产妇资料 |
2.4 围产儿的结局 |
3.讨论 |
3.1 重症孕产妇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 |
3.2 培训效果 |
3.3 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
4.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医学临床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广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激励机制的定义 |
2.公立医院的性质 |
3.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特点 |
(二)理论基础——激励理论 |
(三)激励的方法、原则及作用 |
1.激励的方法 |
2.激励的原则 |
3.激励的作用 |
二、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现状 |
(一)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概况及其人员现状 |
1.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概况 |
2.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现状 |
(二)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现行的激励机制 |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三、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及原因 |
(一)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现存问题 |
1.医务人员对薪酬制度不满意 |
2.医务人员培训、晋升机会不足 |
3.工作负荷量大 |
4.医院中层干部管理能力不足 |
5.医务人员对医院形象不满意 |
(二)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定编定岗模式限制医院发展需要 |
2.人才梯队建设不足 |
3.人员配置不合理 |
4.对医院中层干部的激励方式相对滞后 |
5.医院文化渗透力不足 |
四、完善广州市公立医院激励机制的措施 |
(一)优化医院薪酬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收入 |
1.做好全成本核算 |
2.优化奖金分配制度 |
3.完善员工福利制度 |
(二)完善医院培训体系,建立员工职业晋升发展规划 |
1.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
2.服务技能、知识培训 |
3.管理人员培训 |
4.新员工培训 |
5.建立员工成长途径,明确职业生涯规划 |
(三)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人员结构 |
1.制定标化工作量 |
2.调整人员结构,灵活用工 |
(四)完善医院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
1.成立考核小组 |
2.考核指标 |
3.考核方法 |
(五)丰富精神激励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
1.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 |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员工激励满意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4)“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以苏北医院医疗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资料分析 |
1.2.5 质量控制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医联体” |
2.1.2 基层卫生人才 |
2.1.3 培养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第3章 苏北医院医疗集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
3.1 扬州市“医联体”及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发展历程 |
3.2 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举措 |
3.2.1 加强人才引进 |
3.2.2 突出培训考核 |
3.2.3 注重人员激励 |
3.3 基层卫生人员的问卷调查 |
3.4 对相关管理者的访谈 |
第4章 苏北医院医疗集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原因 |
4.1 苏北医院医疗集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存在问题 |
4.1.1 人才引进中的存在问题 |
4.1.2 人员培训中的存在问题 |
4.1.3 激励机制中的存在问题 |
4.2 苏北医院医疗集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招聘机制不完善 |
4.2.2 培训机制不健全 |
4.2.3 激励机制不科学 |
第5章 “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对策建议 |
5.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
5.1.1 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规划 |
5.1.2 加大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进力度 |
5.1.3 拓宽招聘渠道 |
5.1.4 优化招聘流程 |
5.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
5.2.1 系统地规划培训流程 |
5.2.2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力度 |
5.2.3 加强专科人才培训 |
5.2.4 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
5.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5.3.1 提高工资待遇 |
5.3.2 优化绩效管理 |
5.3.3 拓宽发展空间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扬州市苏北医院“医联体”基层卫生人才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5)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
2.1.1.1 监狱及《监狱法》 |
2.1.1.2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
2.1.2 监狱医疗制度 |
2.1.2.1 医疗机构和人员 |
2.1.2.2 服刑人员医疗经费保障 |
2.1.2.3 病犯管理 |
2.1.2.4 监狱医疗机构的特殊性 |
2.1.3 费用支付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的困境分析 |
3.1 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的现状 |
3.1.1 人权保障责任风险较高 |
3.1.2 医疗保障经费来源有限 |
3.1.3 免费医疗加重监狱负担 |
3.1.4 资源分配缺乏统一规范 |
3.1.5 执医行为存在监管盲区 |
3.2 医疗保障制度执行困境原因分析 |
3.2.1 财政投入不足额 |
3.2.2 人员管理不合理 |
3.2.3 费用支出不科学 |
3.2.4 法制建设不完善 |
3.2.5 执医行为不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的经验启示 |
4.1 国内经验借鉴 |
4.1.1 执行过程中的经费保障 |
4.1.2 执行过程中社会化的思考 |
4.2 国外经验借鉴 |
4.2.1 执行过程中如何保障服刑人员权益 |
4.2.2 执行过程中经费保障的国外经验 |
4.2.3 执行过程中执医行为的监管经验 |
4.3 国内外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执行对策 |
5.1 加强人权保障责任风险管理 |
5.2 拓宽医疗保障经费来源渠道 |
5.3 建立适度免费医疗管理制度 |
5.4 注重执医行为盲区监管力度 |
5.4.1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
5.4.2 拓宽渠道进行社会监督 |
5.4.3 完善监狱系统自我监督 |
5.5 完善监狱医疗预防保健制度 |
5.6 稳步推进制度执行的社会化 |
5.6.1 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
5.6.2 参照社会医院标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 |
5.6.3 稳步推进监狱医疗卫生工作部分社会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附件 |
(6)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规范化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病例资料的收集 |
1.2.2 产前诊断 |
1.2.3 围产期管理 |
1.3 手术治疗 |
1.3.1 手术指征 |
1.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
2 结果 |
2.1 产前诊断 |
2.2 围产期管理 |
2.3 手术治疗 |
2.4 预后 |
3 讨论 |
3.1 产前诊断 |
3.2 围产期管理 |
3.3 手术治疗与预后 |
(7)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1.1 针对门诊医生的工作流程与研究内容 |
1.1.2 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系统研究 |
1.1.3 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策略 |
1.2 研究背景 |
1.2.1 医护人员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 |
1.2.2 中国医疗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
1.2.3 政策力量与企业力量的双重推动设计介入区域医疗联合体 |
1.2.4 设计管理与分诊 |
1.2.5 医生诊疗能力的提升与设计改善工作环境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第二章 优化门诊医生工作体验的设计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优化医生工作设计的研究现状 |
2.1.1 各国“门诊服务”的发展现状对比与研究 |
2.1.2 国内外各类医疗问题的重点设计研究领域 |
2.2 国外针对公共医疗产品开发与服务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1 整合医疗设计策略改善“长期候诊”的门诊服务 |
2.2.2 多角色模型分析对医护人员工作体验的优化作用 |
2.2.3 交互优化改善医生操作服务的研究现状 |
2.3 门诊服务与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2.3.1 优化门诊服务效率的理论研究 |
2.3.2 医患沟通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 |
2.3.3 门诊服务优化管理策略的理论研究现状 |
2.3.4 预约、分诊等优化措施的研究现状 |
2.4 针对门诊服务的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服务设计思维与协同设计方法在医疗领域的价值 |
3.1 服务设计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1 服务设计的定义与价值 |
3.1.2 服务设计在营销、管理、公共事物管理等不同领域的发展 |
3.1.3 服务设计在医疗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
3.1.4 服务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 |
3.2 服务设计思维在医疗领域的价值及优势 |
3.2.1 服务设计在公共事物管理中的应用给予医疗设计新机遇 |
3.2.2 服务设计思维应用在医疗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
3.3 协同设计方法在医疗实践领域的价值与方法 |
3.3.1 协同设计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
3.3.2 医疗领域协同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 |
3.3.3 医疗领域的协同设计 |
3.3.4 基于经验的协同设计方法在医疗实践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
第四章 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分析 |
4.1 调研部份 |
4.1.1 基于观察法的实地调研 |
4.1.2 针对优化门诊服务的实地访谈 |
4.1.3 线上问卷调研医患双方对智能服务的满意度 |
4.1.4 针对医疗开发公司的线上访谈 |
4.1.5 协同设计探索焦点小组 |
4.2 服务设计视角下门诊医生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分析 |
4.2.1 界面层级的门诊医生体验的痛点及需求 |
4.2.2 系统层级的门诊医生体验的痛点及需求 |
4.2.3 战略层级的门诊医生体验的痛点及需求 |
4.3 基于用户需求的用户旅程及典型用户特征创建 |
4.4 医患服务信息功能模型与设计机会分析 |
第五章 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设计探索 |
5.1 服务设计成果展示 |
5.1.1 针对门诊医生的动态服务系统图与服务蓝图 |
5.1.2 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电子病历系统原型 |
5.2 协同设计探索 |
5.2.1 以优化操作效率为例的服务协同设计探索 |
5.2.2 针对分诊需求以在线表单为协同创造工具的易症筛查设计探索 |
5.2.3 以智能分诊需求为例的服务协同设计探索 |
第六章 服务设计思维下的门诊医生产品与服务设计策略 |
6.1 服务设计思维下的门诊医生产品与服务的协同设计方法流程模型 |
6.2 确定用户需求阶段的策略 |
6.2.1 解决当下实际问题 |
6.2.2 系统角度认识问题 |
6.2.3 有明确目的性 |
6.2.4 医生的情感体验与实际用户需求间的关系 |
6.3 确定与实施协同设计过程的策略 |
6.3.1 协同设计人员的选择与参与 |
6.3.2 在协同设计过程中,将任务轻量化、实际化 |
6.3.3 在协同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结果标准化 |
6.3.4 为医生展现可以预见的服务价值 |
6.3.5 协同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阶段 |
6.4 设计应用以及迭代阶段的策略 |
6.5 服务设计战略下的设计价值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二 :实地访谈-陕西省人民医院 |
附录三 :实地访谈-西安航天医院 |
附录四 :实地访谈-长安区郭杜卫生服务中心 |
附录五 :实地访谈-基层民营诊所 |
(8)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宁夏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转运设备 |
1.2.2 转运方式及流程 |
1.2.3 转运后病例反馈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转运新生儿一般情况分析 |
2.2 转运居前3位的新生儿疾病及呼吸支持情况 |
2.3 转运患儿来源 |
2.4 转运里程以及车辆故障情况 |
2.5 转运入院后危重新生儿转归情况 |
3 讨论 |
(10)基于RBRVs的儿科医疗人力投入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背景与目的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医院薪酬制度及绩效考核方案对比 |
1.2.2 国内外RBRVs维度应用比较 |
1.2.3 RBRVs应用缺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提出假设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Delphi法专家评价结果 |
3.2 问卷调查结果 |
3.2.1 调查对象概况 |
3.2.2 工作量和职业风险意见 |
3.2.3 各专业资源要素权重的差异性 |
3.2.4 受调查的全部医疗服务工作量相对值 |
3.2.5 医师职称、患者年龄和工作时段相关的薪资要求 |
3.2.6 与美国RBRVs费率表对比分析 |
3.3 儿科RBRVs指标体系构建 |
3.4 手术工作量外推模型构建 |
3.4.1 选取手术项目的基本情况 |
3.4.2 手术工作量回归模型 |
3.4.3 外推结果 |
3.5 试点医院实证研究 |
3.5.1 深入了解试点医院人事管理现状 |
3.5.2 试点医院薪酬制度问题分析 |
3.5.3 临床医务人员新版薪酬方案制定 |
3.6 试点医院职业风险系数制定 |
3.6.1 科室风险系数 |
3.6.2 职业风险的三个要素评价结果 |
3.7 试点医院薪酬改革实施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儿科RBRVs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学龄前儿童增加医师工作量 |
4.1.2 教育的机会成本不容忽视 |
4.1.3 节假日工作的薪资要求讨论 |
4.2 手术工作量外推模型构建 |
4.2.1 手术工作量主要影响因素 |
4.2.2 手术收入分配要考虑人力相关要素 |
4.2.3 应用的问题及建议 |
4.3 试点医院职业风险评价结果讨论 |
4.3.1 医疗纠纷和医疗暴力占比最高 |
4.3.2 职业风险评价结果讨论 |
4.3.3 职业风险系数在薪酬体系中的应用 |
4.4 试点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前后效率评价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 |
5.2.2 不足 |
5.3 建议与展望 |
5.3.1 建议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RBRVs的开发及国际经验介绍 |
1.1 RBRVs开发方法及经验 |
1.2 RBRVs开发的国际经验 |
1.2.1 美国RBRVs开发及应用 |
1.2.2 韩国RBRVs测算及应用 |
1.2.3 台湾RBRVs测算及应用 |
1.2.4 国内RBRVs测算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基层医院对新生儿外科急诊的处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D]. 王官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毕节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2010-2020)及阶梯式亚专科培训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效果探讨[D]. 陈桂娴.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 [3]广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为例[D]. 吴文妍. 吉林大学, 2020(04)
- [4]“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以苏北医院医疗集团为例[D]. 薛谭. 扬州大学, 2020(05)
- [5]广东省G监狱中心医院服刑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执行中的困境与对策[D]. 黄国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规范化治疗[J]. 曾祥勇,樊纬,陈快,陶俊峰,刘智文,陶强. 江西医药, 2019(09)
- [7]针对门诊医生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王文洁. 江南大学, 2019(12)
- [8]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D]. 乔媚.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9]宁夏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立及应用效果[J]. 纪永佳,杨洋,白华,黄列,杨武,陈少峰,杨文,陈彦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10]基于RBRVs的儿科医疗人力投入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李佳婧.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