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的形态及生理变化与品种和营养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锋[1](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任淯[2](2021)在《作物不同胁迫与衰老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以贸易制裁为主要手段的国际政治博弈,农业生产与农业安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物胁迫与衰老的精准监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农药(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肥(氮肥等)的精准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感能够提供高效、无损、实时、大面积的田间观测,为作物胁迫与衰老的精准监测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作物胁迫与衰老的发生机理以及光谱响应机制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农药(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氮肥)的精准管理,进行基于小麦条锈病敏感指标的胁迫定量监测方法研究、基于理化参量植被指数的小麦冠层氮素含量估算及条锈病胁迫与氮素胁迫区分研究、基于吐絮程度的棉花衰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从而构建了作物胁迫与衰老的精准监测模型,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小麦生理生化参数数据与叶片/冠层尺度光谱数据进行小麦条锈病定量监测方法研究。首先探索不同条锈病严重程度下的植被生理生化参数的变化模式,以及该模式下的光谱响应规律;而后根据上述规律结合条锈病孢子菌落的光谱响应特征构建三个新型条锈病植被指数模型YROI(Yellow rust optimal index)、YRII(Yellow rust identification index)、YRSI(Yellow rust spores index);最后根据叶片与冠层尺度的田间光谱实测数据对新指数进行评估。与现有指数相比,三个新指数的估算精度高,鲁棒性强,其中YROI具有最高的精度和鲁棒性。该研究成果为及时、准确地定量监测小麦条锈病提供了支撑,同时为将来针对病害的农药(杀菌剂)变量精准使用提供了指导。(2)基于小麦正常水肥设置与氮梯度设置下的小麦氮素与理化参量数据分析,进行各生育期最佳的冠层氮素诊断方法研究。探究了不同生育期及不同氮梯度设置下作物氮素与理化参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冠层光谱数据,测试获取各生育期反映冠层氮素含量的最佳植被指数。由于起身-拔节期对于小麦氮素含量的准确监测能够指导拔节期的追肥,有利于生育后期的干物质量的增加,因此在研究中还重点针对起身-拔节期的小麦氮素进行了冠层氮素含量监测研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植被指数(Carotenoid/chlorophyll ratio index,CCRI)是该时期最佳监测指数,估算精度最高。同时由于不同胁迫的田间作物管理的差异很大,因此对于条锈病与氮胁迫的田间区分非常重要,根据对两种胁迫的光谱响应机理的深刻理解,与最佳指标的选取,进行了两种胁迫的精准区分,用于指导农药的喷洒或肥料的使用。(3)基于哨兵2号(Sentinel-2)卫星数据结合农学与遥感指标构建表征棉花衰老的监测方法研究。首先提出了一个新的用于反映棉花衰老程度的遥感指标——棉絮面积比例(Boll area ratio,BAR);而后分别建立用于反映棉絮面积比例(BAR)和农学指标吐絮率(Boll opening rate,BOR)的新型植被指数模型BARI(Boll area ratio index,BARI)和BORI(Boll opening rate index,BORI);随后在对新指数的测试中,BARI在对BAR的预测和验证中表现最佳,BORI在对BOR的估算中精度和鲁棒性最好;并得出了BAR与BOR之间呈现与棉花衰老生理模式一致的指数增长关系,进一步验证了遥感棉花衰老指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论文的主要创新性贡献包括:(1)结合辐射传输模型与线性混合模型,探究植被理化参量与病害孢子的定量光谱响应特征,获取条锈病敏感的特征波段,建立三个新型条锈病定量监测指数YROI、YRII、YRSI,提高了条锈病遥感监测精度。(2)针对不同生育期及不同氮梯度下的小麦氮素与理化参量的变化规律及光谱响应特征,筛选出监测起身-拔节期的最佳监测指数为CCRI,鲁棒性强。(3)针对目前对于棉花衰老的遥感监测研究较为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可表征棉花衰老状态的吐絮程度新指数BARI和BORI,与现有指数对比,具有更高的精度与鲁棒性。
苏文楠[3](2021)在《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高产品种和确定适宜施氮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选育并应用兼具高产与氮高效性能的品种对玉米生产极为重要,而探明玉米的氮响应特征和品种氮高效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开展玉米营养生理育种与养分管理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在陕西关中灌区,选取5个主栽的夏玉米品种,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基于产量的氮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对比划分不同类型的氮高效率品种:双高效品种(高氮和低氮条件氮效率都高的品种正大12)和耐低氮品种(低氮条件高产品种郑单958),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基于氮高效的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诊断,系统分析耐低氮品种的叶源与根系性状、籽粒灌浆特征及其过程中碳同化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玉米品种的农艺学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夏玉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与氮效率的品种差异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总体表现为正大12、先玉335和郑单958差异不显着,且显着大于强盛101,以陕单609最小。其中,郑单958与强盛101在N225(施纯氮225 kg ha-1)和N300(施纯氮300 kg ha-1)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N0(不施氮)和N150(施纯氮150 kg ha-1)处理下,郑单958产量显着高于强盛101。根据产量和氮素利用的表现将正大12定义为双高效品种,陕单609定义为双低效品种;根据在低氮和高氮下的产量表现将郑单958定义为耐低氮品种,强盛101定义为不耐低氮品种。根据产量、氮素表观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曲线,推荐在该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播前土壤供氮量(播前2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施氮量)为280~350 kg N ha-1。双高效品种和耐低氮品种的选择可以使产量增加11%~16%,与当地300 kg N ha-1的普遍施氮量相比可以使得施氮量减少25%~34.3%,保证其较低的表观氮素流失量,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减小硝态氮淋溶的风险。2夏玉米不同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对氮肥的响应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夏玉米产量差异是由粒重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其中穗粒数带来的差异大于粒重。与不施氮肥相比,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6.3~30%。植株生物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为71%。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可达84.8~93.7%,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的变化范围5~13.1%。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为37.3~57.9%;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为44.5~54.7%,其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为47.5~57.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籽粒氮浓度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呈显着正相关,同时籽粒氮浓度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可达到一半,其中先玉335高的茎氮素转运效率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维持高的籽粒氮浓度,最终保证了高的籽粒氮素积累。在低氮条件下选择氮高效利用品种可以以氮素吸收效率作为筛选指标,在高氮条件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筛选指标。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氮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以正大12(双高效品种)和陕单609(双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比叶氮(specific leaf nitrogen content,SLN)的双高效品种可以达到水分、光能和氮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SLN时,双高效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SL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RU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产量都呈现很好的二次关系,SLN在1.5~1.8g N cm-2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不再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玉米产量。4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不同部位的氮营养诊断2个品种基于叶片(LDM)、茎秆(SDM)和植株(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正大12”方程为:Nc=2.64 LDM-0.204、Nc=1.58 SDM-0.388、Nc=2.33PDM-0.263;“陕单609”方程为:Nc=2.61 LDM-0.205、Nc=1.83 SDM-0.337、Nc=2.47PDM-0.237。不同氮效率品种基于叶片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差异不显着,植株氮营养差异主要由茎秆的氮素营养状态造成的。与双低效品种相比,双高效品种具有低的单位茎秆氮浓度(参数a值)和高的茎秆氮浓度稀释速率(参数b值)。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基于LDM和S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基于PDM建立的曲线进行代替。三种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产量进行预测比较时,发现相对产量(RY)与氮营养指数(NNI)、累计氮亏缺(AND)在十二叶期和抽雄期(V12~VT)R2值最大,证实了V12和VT两个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很好地说明了在限制和非限制氮下RY的变化,可以对夏玉米产量进行估计。该研究结果为玉米花前的氮肥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思路。NNI与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农学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源端特征以对低氮下不同耐性的品种强盛10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源端(叶源和根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低氮品种郑单958在较低的施氮量(0和150 kg ha-1)下产量较高,吸收较多氮素,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氮素生理效率。低氮条件下,郑单958能够保证叶片更高的叶片氮浓度和较低的比叶面积,减小低氮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从而确保更多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为保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供了结构和物质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率,从而达到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更深的根分布、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保证了高的氮素积累,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保证耐低氮品种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终实现其在低氮条件下高的物质生产能力。6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NSC利用特征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耐低氮品种郑单958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端籽粒,具有高的顶端籽粒灌浆速率和较早的灌浆起始时间,同时顶端籽粒保持相对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此外,耐低氮品种中较低的叶片淀粉和茎蔗糖也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源端与库端的协调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氮高效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和光、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及淋溶。耐低氮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氮效率的有效途径。优良的叶片光合特性、高的光合氮效率、较深根系分布、较长根系、较高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及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是耐低氮品种主要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植株特征,保证了耐低氮品种高产和高的氮素生理效率,可以用来作为氮高效品种选育以及生产上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王梦尧[4](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认为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叶玉秀[5](2021)在《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为探明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生理机制,试验于2014~2015年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开花期(抽雄-吐丝)、籽粒建成期(授粉后1-15 d)]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对糯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物质积累及转运、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光合作用、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方面分析了其影响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产量及物质积累与转运开花期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降低了糯玉米每穗粒数和粒重,进而降低产量。苏玉糯5号的籽粒产量在开花期干旱(DW1)、开花期渍水(WW1)、籽粒建成期干旱(DW2)和籽粒建成期渍水(WW2)下分别降低了 15.15%、20.17%、27.35%和35.52%;渝糯7号分别降低了 11.95%、15.97%、21.70%和30.26%,表明渍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均降低了籽粒干重,而籽粒含水量在DW1、DW2和WW1下均显着降低,WW2处理下籽粒含水量21 DAP前高于对照,21 DAP后低于对照,表明灌浆进程受抑。水分胁迫显着增加了糯玉米花前营养器官转运率和花前营养器官转运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转运量、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产量对花前营养物质转运量的依赖性增强。2光合荧光特性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降低了叶片含水量、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抑制了叶片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了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渍水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n、Tr、Ch1 a、Ch1 b以及Car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Pn、NPQ以及光合色素等光合参数,增加了 Ci,进而影响糯玉米物质生产过程。3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水分胁迫提高了叶片和籽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O2-的产生速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小于弱势粒,而渍水对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从而能更有效的清除活性氧,减轻细胞膜损伤。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与MDA、Pro、O2-含量呈显着负相关。4内源激素干旱或渍水增加了叶片和籽粒中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乙烯释放速率(ETH),降低了赤霉素(GA3)、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和3-吲哚乙酸(IAA)的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程度小于弱势粒。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更加敏感。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籽粒中ABA、IAA及Z+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GA3和ETH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较低的GA3、Z+ZR以及IAA含量和较高的ETH释放速率可能是粒重下降的重要原因。5碳氮代谢相关酶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AGP)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随着灌浆进程先升后降。叶片中淀粉含量、AGP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下降。籽粒中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上升。干旱或渍水使叶片和籽粒中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含量减少,且渍水的下降幅度大于干旱;干旱或渍水显着降低了淀粉合成相关酶、氮代谢相关酶、SPS、以及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提高了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影响以9 DAP时最大,且渍水影响程度显着大于干旱,籽粒建成期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处理在复水后14 d仍然恢复不到CK水平,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和籽粒淀粉含量、蔗糖含量、NR、GS、GOGAT、SPS、AGP、SSS以及SBE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梁鹏[6](2021)在《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渍水胁迫是世界范围内的非生物逆境,长久以来限制着高降水地区小麦生产。近年来,全球异常气候频繁发生,导致时空降水不均愈发严重,加剧了高降水地区小麦渍害发生。作为中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生育期间降水量充沛,但常超小麦生长正常需水,导致渍水逆境在各生育阶段均有发生。筛选和应用耐渍性强的小麦品种是应对渍水逆境的一项主要措施。本试验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盆钵场和仪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分别通过盆钵和大田种植方式开展,以江苏生产上推荐种植的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于三叶期、拔节期和开花期设置土壤渍水处理,研究渍水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和渍水耐受差异品种间关键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差异,以期阐明品种高产耐渍的机理,探索利用图像数据获取进行品种耐渍性评价的可能性,旨在为小麦耐渍品种选用和抗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三叶期连续15天渍水显着降低了 5叶期小麦地上部干重、苗高、主茎叶片数、单茎茎蘖数、叶面积和绿叶SPAD值,28个品种分别平均下降14%(0%-28%)、11%(1%-18%)、6%(0%-12%)、13%(0%-38%)、14%(2%-28%)和15%(5%-24%)。相关性分析表明渍水胁迫下单项农学指标降幅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采用单一指标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品种耐渍性评价。因此,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构建了综合耐渍评价指标值(D值)。经验证,各品种D值的估计精度均大于0.999,可较好地综合反映小麦耐渍性差异。农学指标与D值相关性分析表明,渍水胁迫后较高的植株地上部干重、茎蘖数和叶面积是耐渍品种筛选的最佳农学指标。进一步分析了 RGB图像参数与植株农学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俯视获取的RGB图片颜色参数H、b和2G-R-B可以反映叶片叶色;侧视和俯视图像的纹理参数dissimilarity、homogeneity和ASM可以反映植株形态特征。总之,渍水胁迫后俯视图像颜色参数H、侧视图像纹理参数dissimilarity、homogeneity和ASM可用于小麦品种苗期耐渍性的智能评价指标。2.拔节期连续10天渍水处理显着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22个品种降幅在30—59%。渍水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降低了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LAI和倒三叶SPAD值,造成了光合生产能力的下降。按籽粒产量及其渍后降幅进行聚类,将品种分为低产渍水耐受、高产渍水耐受、低产渍水敏感、高产渍水敏感4种类型。自然生长条件下,高产类型较低产类型具有高的孕穗期和开花期生物量和LAI和孕穗期倒三叶SPAD值,健壮的开花期单茎,显着高的成熟期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和单穗重。表明,高产品种在生育中后期具有较强的个体光合生产能力,提升了群体光合物质积累水平。渍水处理条件下,渍水耐受类型较敏感类型表现出开花期显着高的倒二叶和倒三叶SPAD值,成熟期较高的生物量、氮素积累量、结实小穗数、每小穗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重。暗示,耐渍品种在渍水胁迫后仍具有较强的花后光合生产和积累能力,提升了单穗生产力。在不同水分条件下,高产渍水耐受类型较其他类型孕穗期和开花期LAI均较高,且开花期单茎绿叶叶片更重。结果表明,高产渍水耐受型小麦品种具有叶片面积大和叶片光合物质储藏多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高空近红外图像参数与植株农学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和渍水条件下开花期获取的近红外、蓝光和绿光波段的DN值与同期农学指标和籽粒产量间相关性均未达极显着水平,表明获得的图像参数对小麦生长状况反映效果较差。3.花后连续7天渍水处理显着降低了籽粒产量,22个品种降幅在8—49%。渍水处理显着减少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降低乳熟期剑叶和倒二叶叶片绿叶面积、SPAD值和单位面积上三叶绿叶面积,以及乳熟期剑叶RUBP酶、POD酶、CAT酶、GOGAT酶、GS酶和NR酶活性,显着增加了 MDA含量;显着减少了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造成了叶片早衰,光合生产能力、氮代谢水平的下降,制约了籽粒灌浆物质供应,降低了单穗产量。不同品种自然生长条件下籽粒产量与渍后产量降幅间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说明品种产量越高花后受渍减产越多。自然生长和渍水处理条件下高产品种均有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和单穗产量;渍水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降幅大的品种,减产幅度更大。结果暗示,提升品种的有效穗数、降低籽粒产量对单穗产量的依赖可作为应对花后渍水、减少产量损失的途径。不同水分处理下高产品种均有着较高的成熟期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渍水造成成熟期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降幅大的品种,减产幅度更大。高产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开花期剑叶和倒二叶面积、乳熟期剑叶和倒二叶绿叶面积和RUBP酶活性;渍水造成单位面积上三叶绿叶面积和RUBP酶活性降幅大的品种,单穗产量和籽粒产量降幅更大。渍后乳熟期剑叶和倒二叶绿叶面积降幅与籽粒产量降幅相关性不显着。表明,具有较高剑叶和倒二叶面积且花后光合面积衰减慢的品种可高产耐渍。此外,高产品种具有乳熟期较高的抗氧酶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但其在渍水后降幅也较大。4.进一步分析了 RGB图像参数与植株农学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生长条件下纹理参数 contrast、homogeneity、energy、correlation、ASM 和 entropy与单位面积上三叶绿叶面积均显着相关,但渍水处理下纹理参数对单位面积上三叶绿叶面积反映较差。自然生长和渍水条件下形态参数area与单位面积上三叶绿叶面积间均呈显着正相关。花后渍水处理后形态参数area变化幅度与籽粒产量、单穗产量、成熟期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的降幅间均显着相关。说明,形态参数area可较好反映乳熟期绿叶面积,其变化幅度可用于品种耐渍性评价。5.分析三个时期渍水条件下耐渍品种,表明扬麦25在拔节期渍水后不仅产量较高且降幅较小,花后渍水后也表现为不同水分处理下均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但其在苗期渍水后生长降幅较大、耐渍不强。综上所述,苗期、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均对小麦的生长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拔节期和花后渍水造成了显着减产。对于苗期渍水后小麦生长能否恢复、对籽粒产量影响程度有待研究。不同品种小麦在三个时期渍水处理下所反映出的耐渍性不尽一致。部分品种表现出苗期渍水敏感,但拔节期和花后渍水耐受,这种差异性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图像参数在三叶期和花后渍水试验中对小麦生长和籽粒产量有较好反映,但在拔节期渍水试验中反映较差,这种差异可能与图像获取距离、清晰度和群体大小有关,还需试验验证。
吕士凯[7](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李萍[8](2020)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茎蘖成穗和产量的调控及其生理特性》文中指出试验于2017—2019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玄庄村(116°54′E,36°12′N)试验基地室外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以冬小麦品种山农29和衡0628为试验材料,在返青期和拔节期设置9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CK,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8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42.246.7 mm);返青后010 d轻度干旱(R1,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 mm)、重度干旱(R2,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mm);返青后1020 d轻度干旱(R3,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 mm)、重度干旱(R4,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mm);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T1,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 mm)、重度干旱(T2,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 mm);拔节后010 d轻度干旱(T3,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 mm)、重度干旱(T4,保持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mm)。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发育、成穗、结实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茎蘖发育动态与成穗的影响起身期之前衡0628的总茎蘖数大于山农29,起身至拔节前期两品种的总茎蘖数无显着差异,从拔节期开始,衡0628的总茎蘖数下降速度较快,表明衡0628春季分蘖较少,无效分蘖死亡较集中,最终成穗数小于山农29。干旱对两冬小麦品种的茎蘖数有调控作用,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及干旱时间的延长,总茎蘖数呈减少趋势。轻度干旱胁迫对幼穗分化时期无明显影响,重度干旱则延缓分蘖的幼穗分化进程。返青期干旱显着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拔节期干旱加速无效分蘖的消亡,干旱时间过长或程度过大,已发生的有效分蘖生长发育受限。山农29和衡0628的R1处理分蘖数量分别减少了9.20%和11.72%,最终成穗率分别提高了1.48%和0.33%,R3处理分蘖分别减少了3.39%和7.63%,最终成穗率分别提高了3.50%和3.12%,T1最终成穗率分别提高了2.97%和1.63%。R1、R3和T1三处理能合理改善群体环境,在保证主茎和低位蘖成穗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高位蘖的成穗率,增加有效分蘖数量。2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叶片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返青期和拔节期不同程度干旱均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且随干旱时期的后移,受影响程度呈增加趋势。复水后,返青期轻度干旱处理茎蘖叶片净光合速率恢复至对照水平,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恢复一致,重度干旱处理茎蘖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仍显着增加,活性氧平衡体系逐渐被打破,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净光合速率显着低于对照。轻度干旱处理可降低开花期叶片MDA含量,提高开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SOD活性。表明返青期和拔节期节轻度干旱可增加生育后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有效的延缓小麦植株的衰老,促进生育后期穗部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重度干旱处理对开花期旗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仍有一定的影响,光合速率的降低抑制同化产物的产生,穗部性状和产量受到抑制。3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茎蘖碳氮代谢的影响随干旱程度的加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加,全氮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糖氮比例失调,主茎和分蘖表现一致,干旱对主茎的影响小于分蘖,拔节期长时间干旱对两品种茎蘖碳氮代谢的影响均最大。拔节前后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了开花期茎蘖碳氮代谢的正常运行,R1处理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R3和T1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增加全氮含量,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仍显着高于对照,T4处理全氮含量显着降低。本研究发现分蘖成穗率与开花期叶片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糖氮比值呈显着的负相关,与全氮含量相关性较弱。4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茎蘖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两冬小麦茎蘖干物质质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分蘖增加量显着低于主茎。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茎蘖干物质积累速率显着降低,分蘖降低幅度大于主茎。复水后均发生补偿效应,短时间内茎蘖干物质积累速率表现为重度干旱>轻度干旱>CK,后期则变为轻度干旱>CK>重度干旱。R1和R3处理提高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的干物质积累强度,T3处理提高开花-成熟的干物质积累强度。说明重度干旱和拔节期长时间轻度干旱严重抑制了干旱期间生物量的积累,可能是延缓幼穗分化进程、降低穗数的原因之一,同时还影响了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速率,不利于穗部性状的发展。5不同水分条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返青期和拔节期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两品种表现一致,返青期和拔节期短时间轻度干旱处理提高产量,拔节前后重度干旱和拔节期长时间轻度干旱显着降低产量;返青期轻度干旱处理(R1和R3)可提高穗数和千粒重,返青期010 d重度干旱处理(R2)显着降低穗数,返青后1020 d重度干旱处理(R4)显着降低穗粒数,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处理(T1)提高穗数,重度干旱处理(T2)显着降低穗粒数,拔节后010 d干旱处理(T3和T4)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着降低。返青期轻度干旱条件下单穗产量的增加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返青期和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处理(相对含水率6570%,土壤有效水含量33.437.8 mm)保证主茎和低位蘖成穗率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高位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提高。同时返青期和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处理提高了开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减缓了叶片衰老程度,增加全氮含量,降低糖氮比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弥补了干旱期间的损失,实现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得以提高。
张震[9](2020)在《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文中研究表明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气候变暖对稻麦生产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具有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是稻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管理措施。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稻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期,也是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因而,实时、准确、快速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及估算土壤CH4、N2O排放,是稻麦生产和农田减排的重要前提。地面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无损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但是,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量化监测稻麦抽穗期、开花期及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及冬小麦适时晚播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冬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长、农田CH4和N2O排放及冠层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冠层光谱构建了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和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降低了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分蘖数、净光合速率、分蘖期后的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夜间增温对水稻株高的影响与灌溉方式及生长阶段有关。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播期不同存在差异;与正常播种相比,适时晚播显着降低了两种温度(夜间增温和不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冬前分蘖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2)夜间增温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灌溉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提高了晒田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提高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降低了水稻土N2O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两种温度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土壤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低于传统灌溉。夜间增温提高了两种播期下冬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对冬小麦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播期而异。夜间增温显着增加了正常播种下小麦田GWP和GHGI,但未显着影响适时晚播下小麦田GWP和GHGI。(3)两种灌溉方式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水稻拔节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随后采样期的水稻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两种播期条件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冬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近红外平台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4)夜间增温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节水灌溉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传统灌溉提前。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734-R838)/(R734+R838-2R812)为监测水稻抽穗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夜间增温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播期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适时晚播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正常播种推迟。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446-R472)/(R446+R472)为监测冬小麦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5)综合比较所有两波段光谱指数(归一化光谱指数、差值光谱指数、比值光谱指数)、三波段光谱指数(4/)(5)+6))、(4)-5))/(4)+6))、(4)-6))/(5)-6))和(4)-5))/(4)+5)-26)))和已有光谱指数在估算稻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R1139-R960)/(R1139+R960-2R944)和(R656-R686)/(R656+R686)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R956-R456)/(R955-R456)和(R849-R850)/(R849+R1300)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
董玉新[10](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二、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的形态及生理变化与品种和营养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的形态及生理变化与品种和营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作物不同胁迫与衰老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作物胁迫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1 作物病虫害胁迫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作物非生物胁迫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
1.3 作物衰老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实验方案、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 实验方案 |
2.1.1 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实验 |
2.1.2 小麦氮素遥感监测实验 |
2.1.3 棉花衰老吐絮程度遥感监测实验 |
2.2 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地面高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2 农学参数获取与处理 |
2.2.3 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2.4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 |
2.3 分类与统计模型概述 |
2.3.1 分类模型 |
2.3.2 统计模型 |
第3章 小麦条锈病遥感定量监测敏感植被指数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条锈病发病机理与光谱响应特征 |
3.1.2 PROSPECT-D模型概述 |
3.1.3 新建条锈病敏感指数构建方法 |
3.1.4 既有植被指数选取 |
3.2 研究结果 |
3.2.1 条锈病胁迫下小麦理化参量变化特征 |
3.2.2 叶片尺度下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结果 |
3.2.3 叶片尺度下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交叉验证结果 |
3.2.4 冠层尺度下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估算交叉验证结果 |
3.2.5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冠层氮素含量估算及不同胁迫遥感区分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植被指数选取 |
4.1.2 区分方法 |
4.2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氮素含量遥感估算研究结果 |
4.2.1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氮素含量变化分析 |
4.2.2 不同生育期小麦理化参量变化分析 |
4.2.3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氮素含量与理化参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2.4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氮素含量与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2.5 小麦起身-拔节期的冠层氮素含量遥感估算分析 |
4.2.6 结果讨论 |
4.3 小麦条锈病胁迫与氮素胁迫的光谱区分研究 |
4.3.1 小麦条锈病胁迫与氮素胁迫区分的敏感指数分析 |
4.3.2 小麦条锈病胁迫与氮素胁迫区分结果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棉花衰老进程中吐絮程度遥感定量监测方法 |
5.1 研究方法 |
5.1.1 棉花衰老监测指标选取 |
5.1.2 新型植被指数构建方法 |
5.1.3 既有植被指数选取 |
5.2 研究结果 |
5.2.1 基于植被指数的棉絮面积比例估算分析 |
5.2.2 基于植被指数的吐絮率估算分析 |
5.2.3 吐絮率和棉絮面积比例之间的关系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利用现状 |
1.2.2 氮效率定义 |
1.2.3 玉米氮高效品种 |
1.2.4 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
1.2.5 玉米光能、氮素和水资源利用 |
1.2.6 临界氮浓度曲线及其对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
1.2.7 玉米氮素营养与源端的关系 |
1.2.8 玉米氮素营养与库端的关系 |
1.2.9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差异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 |
2.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相关氮效率分析 |
2.2.3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平衡 |
2.2.4 施氮水平与产量、表观氮素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产量和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
2.3.2 品种氮吸收差异与土壤氮素平衡 |
2.3.3 适量施氮决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籽粒氮浓度、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 |
3.2.2 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 |
3.2.3 籽粒产量、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的相关性分析 |
3.2.4 籽粒产量和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组成的组分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3 相关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水平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耗水量、光能截获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 |
4.2.2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差异 |
4.2.3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4.2.4 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与比叶氮(SLN)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 |
5.2.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验证 |
5.2.3 生育期内两个品种施氮量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2.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产量以及氮亏缺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
5.2.5 相对产量模型的验证和最终模型确定 |
5.2.6 产量、氮效率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基于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之间的对比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
5.3.2 玉米氮素诊断建模的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高产的叶源光合和根源生物学响应机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和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6.2.2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RUE) |
6.2.3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
6.2.4 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 |
6.2.5 两个品种不同氮水平下的叶片质量、氮营养与光合生理特征 |
6.3 讨论 |
6.3.1 耐低氮品种高的干物质累积量保证了高产 |
6.3.2 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耐低氮品种高产的的生理基础 |
6.3.3 花后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耐低氮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 |
6.3.4 高的SPAD值、叶片氮浓度和低的比叶面积是耐低氮品种高净光合速率的基础 |
6.3.5 花后较高的PSⅡ活性保证了耐低氮品种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
6.3.6 低氮下耐低氮品种有较深的根分布 |
6.4 小结 |
第七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碳同化物分配规律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指标测定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单株小花数、受精情况和单株籽粒数 |
7.2.2 雌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征 |
7.2.3 不同施氮水平下耐低氮品种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NSC)水平 |
7.3 讨论 |
7.3.1 影响玉米籽粒形成的因素 |
7.3.2 籽粒灌浆特性差异 |
7.3.3 玉米花后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积累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8.1.2 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8.1.3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8.1.4 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8.1.5 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源、根源和库端的特征 |
8.2 创新点 |
8.2.1 分类评价了夏玉米高产高效和低氮高产两类品种氮高效的农艺学性状 |
8.2.2 系统揭示了耐低氮品种的叶源、根源和库端生物学特征 |
8.2.3 建立了夏玉米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
1.1 晚播小麦定义 |
1.2 小麦晚播原因 |
1.2.1 全球气候变暖 |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
1.2.4 人为因素 |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
6.1 密肥调控 |
6.1.1 密度调控 |
6.1.2 氮肥运筹 |
6.2 辅助措施调控 |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
6.2.2 稻草覆盖 |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
7 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
1.3.5 籽粒灌浆速率 |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
1.3.7 产量及其构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
2.3.1 茎蘖动态 |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2.3.3 干物质积累量 |
2.3.4 叶面积指数 |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干物质积累量 |
1.3.2 氮素积累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积累量 |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
2.5 氮肥利用效率 |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容重与硬度 |
1.3.2 出粉率 |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
1.3.6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次加工品质 |
2.2 二次加工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
1.3.3 产量及其构成 |
1.3.4 氮素积累量 |
1.3.5 籽粒品质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
1.3.1 密肥调控 |
1.3.2 辅助措施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物质转运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粒重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物质转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产量与光合特性参数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产量与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 产量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
3.3 产量与碳氮代谢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渍水胁迫对小麦的影响 |
1.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1.2 农艺性状 |
1.1.3 光合生理 |
1.2 小麦渍害降损技术 |
1.2.1 品种选用 |
1.2.2 工程措施 |
1.2.3 农艺技术 |
1.2.4 抗性锻炼 |
1.3 小麦品种耐渍性评价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叶期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生长条件 |
2.1.2 农学参数测定 |
2.1.3 图像获取和分析 |
2.1.4 综合评价指标值(D值)的计算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叶期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农学指标的影响 |
2.2.2 不同品种小麦各农学指标渍后降幅间的关系 |
2.2.3 不同品种小麦农学指标渍后降幅的主成分分析和评价指标筛选 |
2.2.4 不同品种小麦农学指标及其渍后降幅与综合耐渍评价值(D值)间关系 |
2.2.5 不同品种小麦图像参数与农学指标和D值间关系 |
2.3 讨论 |
2.3.1 基于农学指标的品种耐渍性筛选 |
2.3.2 基于图像参数的品种耐渍性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拔节期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生长条件 |
3.1.2 农学参数测定和方法 |
3.1.3 图像获取和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拔节期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产量和耐渍性小麦品种类型间孕穗期植株生长的差异 |
3.2.3 不同产量和耐渍性小麦品种类型间开花期植株生长的差异 |
3.2.4 不同产量和耐渍性小麦品种类型间成熟期植株生长的差异 |
3.2.5 不同生育时期农学指标与籽粒产量间关系 |
3.2.6 不同水分处理下图像参数与农学参数和籽粒产量间关系 |
3.3 讨论 |
3.3.1 拔节期渍水对小麦的影响 |
3.3.2 小麦品种高产耐渍的机理 |
3.3.3 高产耐渍小麦品种的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与生长条件 |
4.1.2 农学参数测定和方法 |
4.1.3 图像获取和分析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2 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
4.2.3 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4 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
4.2.5 花后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抗衰老性能的影响 |
4.2.6 花后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2.7 不同水分处理下图像参数与农学参数和籽粒产量间关系 |
4.3 讨论 |
4.3.1 开花期渍水对小麦的影响 |
4.3.2 小麦品种高产耐渍的机理 |
4.3.3 高产耐渍小麦品种的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
1.5 研究方案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
2.4 讨论 |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
3.4 讨论 |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等位性测验 |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
4.2.6 绘制遗传图谱 |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
4.4 讨论 |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文 |
附录B 附表 |
附录C 附图 |
致谢 |
博士毕业有感 |
作者简介 |
(8)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茎蘖成穗和产量的调控及其生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状况 |
1.2.2 分蘖成穗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
1.2.3 小麦生长发育特性 |
1.2.4 小麦分蘖生长发育的调控因素 |
1.2.5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6 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灌水量的确定 |
2.3.2 土壤养分状况的测定 |
2.3.3 主茎和不同蘖位分蘖的标记 |
2.3.4 群体动态及茎蘖成穗率的调查 |
2.3.5 幼穗发育进程的调查 |
2.3.6 顶展叶光合速率的测定 |
2.3.7 混合叶片衰老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8 干物质积累强度的测定 |
2.3.9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2.3.10 全氮含量的测定 |
2.3.11 糖氮比的测定 |
2.3.12 籽粒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分蘖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分蘖发育动态 |
3.1.2 幼穗发育阶段 |
3.1.3 成穗率 |
3.2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茎蘖叶片光合和衰老的影响 |
3.2.1 顶展叶净光合速率 |
3.2.2 衰老生理 |
3.3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
3.3.1 可溶性糖含量 |
3.3.2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3 全氮含量 |
3.3.4 糖氮比 |
3.3.5 叶片可溶性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及糖氮比与茎蘖成穗的关系 |
3.4 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1 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4.2 主茎和不同蘖位分蘖单穗产量 |
3.4.3 不同干旱处理小麦干物质积累量 |
3.4.4 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 |
4 讨论 |
4.1 茎蘖幼穗发育与成穗 |
4.2 茎蘖光合和衰老特性 |
4.3 茎蘖糖氮代谢 |
4.4 茎蘖干物质积累 |
4.5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增温模拟研究方法 |
1.2.2 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及晚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 |
1.2.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2.4 监测作物生育期及农田温室气体的传统方法 |
1.2.5 遥感估算作物生育期、温室气体排放 |
1.3 问题提出 |
1.4 本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试验 |
2.2.2 小麦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温度及生长参数 |
2.3.2 生理参数 |
2.3.3 产量 |
2.3.4 气体采集与分析 |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
2.3.6 光谱数据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4.1 一阶微分光谱 |
2.4.2 红边参数 |
2.4.3 光谱指数提取 |
2.4.4 回归分析与模型评价 |
第三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及生理影响 |
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温度的影响 |
3.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
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3.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分蘖数的影响 |
3.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
3.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
3.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田间被动式增温方式及增温效应 |
3.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 |
3.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
3.5.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N_2O排放影响 |
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4.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累积排放的影响 |
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2.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影响 |
4.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的影响 |
4.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和GHGI的影响 |
4.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4.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GHGI影响 |
4.5 讨论 |
4.5.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和 GHGI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影响 |
5.1 稻麦冠层原始光谱曲线特征 |
5.2 稻麦冠层一阶导数光谱特征 |
5.3 稻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 |
5.4 讨论 |
5.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
5.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及小麦开花期量化监测 |
6.1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1.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率动态变化 |
6.1.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2 基于冠层光谱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2.1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率动态变化 |
6.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3 讨论 |
6.3.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3.2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4 结论 |
第七章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和N_2O排放估算 |
7.1 CH_4和N_2O排放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
7.2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1 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3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1 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4 讨论 |
7.4.1 植株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
7.4.2 光谱指数对气体排放通量的估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的形态及生理变化与品种和营养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作物不同胁迫与衰老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 任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D]. 苏文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5]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 叶玉秀. 扬州大学, 2021(02)
- [6]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梁鹏. 扬州大学, 2021
- [7]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茎蘖成穗和产量的调控及其生理特性[D]. 李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D]. 张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