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正式团体和班级管理

关于非正式团体和班级管理

一、论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谢作俊[1](2021)在《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困境突破》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存在以下困境:班级发展中学生主体性功能与班级管理公共性功能失衡,非正式群体学生的惰性状态影响班级同一性,小群体学生文化影响班级建设。以群体交往理论为视角的班级管理是为了确立班级成员相互作用的教育和管理共同体,推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从主体性管理走向公共性管理的共生共育,发挥班级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双重价值,完成班级成员群体归属的统整,通过对小群体学生文化性质的判断、协商和改变来保障班级精神文化氛围的健康和谐。

陈雅文[2](2021)在《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郑銮珠[3](2021)在《农村高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路径研究 ——以汕头市J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王晓超[4](2021)在《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胶州市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艳萍[5](2021)在《改进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运用的行动研究 ——以L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赵佳琦[6](2021)在《小学高年级课间活动的“群体固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商圣强[7](2021)在《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极型非正式组织在班级内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把在消极型非正式组织中自发形成的,对组织成员有重大影响或者对组织性质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或者几个组织成员叫做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普遍具有能力强、知识广博、善于关心人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对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山东省郓城县XX初级中学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共538名中学生从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习特征、家庭特征四个维度对其存在的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初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具有以下特征,在生理特征方面,高大健壮,英俊潇洒的男生和貌美肤白,身材高挑的女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在心理特征方面,性格开朗,支配欲强,善于拉拢别人的学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在学习特征方面,学习习惯不好和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大部分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学习成绩不很好。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条件较好,监护人文化不高或者教育方法不合理的学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通过对被调查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班干部代表以及学校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归纳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面影响,第一,对自身的影响,影响自身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和学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身体健康。第二,对班内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由于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其他同学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学业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三,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影响班级学风建设和班级凝聚力以及阻碍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第四,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针对以上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面影响,提出改进措施,第一,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第二,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第三,发挥情感教育的教育感化作用。第四,构建家校合育的教育机制。

万兴玲[8](2020)在《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影响 ——以重庆市大足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以重庆市大足中学为例,研究了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成员变化,对于学生个体和班级的影响,家长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家长和教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以及对比高中三个年级以上几个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策略。从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来看,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人数一般2-10人之间,其中2-5人非正式群体随着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超过10人非正式群体随着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没有明确的规则和规范,没有核心人物,成员之间平等,相互尊重。值得注意的是高二年级有群体规范的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年级。见面和网络聊天是学生非正式群体最常用的联系方式,大部分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最常开展的课外活动也是聊天,聊天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学习,其次是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崇拜的偶像和明星,并随着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有趣的是高三年级学生谈论学习的最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增加较多。从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变化来看,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主要因为兴趣相似,好的性格和品格的吸引,其次是空间距离的临近。学生也会因为以上三个原因加入或者离开一个学生非正式群体。随着年级增长,成员变化越大。从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来看,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个人发展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其中对性格影响最大,对其他方面影响程度差不多,如学习,生活,爱好,能力,娱乐等。大部分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和伙伴们对于班级的影响,但是大部分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积极学习和遵守班级规章制度。高三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活动积极性高于其他年级,高二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没有兴趣的课程更容易放弃,班级管理的参与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从家长和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来看,大部分的孩子不会积极主动的让家长了解他们和伙伴们之间的交往,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伙伴群体的了解仅限于知道,积极主动去了解的并不多。高二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最需要和最愿意家长了解伙伴群体的交往,而高三年级的就不愿意家长过多干涉。从家长和教师对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来看,大部分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不希望家长和教师过多的引导的,他们只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在他们有问题的时候能够给予帮助和建议,并且是渴望家长和教师以一种平等沟通和尊重他们个人意愿的方式。高二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最愿意家长和教师对伙伴进行引导,而高三年级的最不愿意。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引导策略:1.建立共享的学生档案包括家庭背景调查,兴趣爱好,娱乐,朋友等方面;2.加强学校和家长紧密联系和合作;3.提供发挥和发展兴趣的平台和一些交友平台;4.干预空间距离。

毕静[9](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是学生在课堂之外最为自由的活动时间,它能够缓解学生的疲劳,放松身心。2013年5月教育部提出“鼓励中小学校就延长课间时间进行试点”。近年来在我国众多的小学中,学生的“自由时间”被教师“占用”出现“课间沉寂”的现象。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同伴关系,表现形式通常在“课间十分钟”。本文是在对比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差异性的一次实证研究,根据教师不同的管理方式学生“同群行为”存在的差异,发现“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同群行为”的健康发展,亲班级型的“同群行为”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调查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和教师管理方式的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从而寻找出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及其教师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和数据分析总结得出教师的专制型、指导型和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体现了同群类型的变化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和反班级型群体的出现。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自我意识里性别选择倾向突出;班级存在“边缘生”;学生的同群中心里“核心人物”的盲从;偏离班级行为的“消极观望”的团体类型;以及教师“绝对权威”的教育共识。在了解存在问题的因素上,提出了优化班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为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使管理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优化群体类型使群体向心性从“分化”转向“凝聚”;强化群体建设使班级部分小群体由“非正式”转为“正式”;建立规章制度使课间法律法规重点从“安全”走向“活动”。

黄娅菲[10](2020)在《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笔者作为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也看到到了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各种问题和难处。针对于此,笔者在大量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调查研究的三个维度即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班级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和班级管理的外部环境,并基于这三个维度对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笔者以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层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三种研究方法进行调研,搜集到了许多一手的数据和素材。笔者针对搜集到的问卷数据、访谈素材以及实地观察搜集到的素材进行了深入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了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总体特点: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在班级目标的应用、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的民主管理以及班级管理的沟通等方面做得比较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班主任压力大,有职业倦怠感、班级干部建设不足、学生管理问题突出、家长不支持班级管理工作等等。笔者根据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现状的总体特点,分析了促成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的原因,也分析了造成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要振兴乡村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农村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教师也要端正心态、不断提升自我、用更多的爱和耐心来关心农村学生、实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二、论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困境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困境
    (一)班级发展中学生主体性功能与班级管理公共性功能失衡
    (二)非正式群体学生的惰性状态影响班级同一性
    (三)小群体学生文化影响班级建设
二、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思路
    (一)从主体性管理走向公共性管理的共生共育
    (二)发挥班级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双重作用
    (三)小群体学生文化性质的判断、协商与改变

(7)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对班集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2.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二)研究意义
        1.能有效地为班级管理提供思路
        2.能有助于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3.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内后进生的转化
    (三)文献综述
        1.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2.对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成员研究
二、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1.组织
        2.正式组织
        3.非正式组织
        4.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5.核心成员
    (二)理论基础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理论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初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点现状调查
    (一)各维度的调查与分析
        1.生理特征维度分析
        2.心理特征维度分析
        3.学习特征维度分析
        4.家庭特征维度分析
    (二)不同群体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认知的影响
        1.性别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认知的影响
        2.年级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的影响
        3.班干部与否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的影响
四、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向作用
    (一)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
        1.对自身思想品德养成的影响
        2.对自身学业水平的影响
        3.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对其他同学的消极影响
        1.对其他同学思想品德的影响
        2.对其他同学学业水平的影响
        3.对其他同学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对班级管理的消极影响
        1.对班级学风建设的影响
        2.对班级凝聚力的消极影响
        3.对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的消极影响
    (四)对区域社会治安的消极影响
        1.对区域居民财产安全的影响
        2.对区域居民人身安全的影响
五、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教育转化对策
    (一)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
        1.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2.坚持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
        3.学校层面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人转化
        2.因事施教,针对具体事件进行专项转化
        3.因时施教,针对具体时间点进行适时转化
    (三)发挥情感教育的感化作用
        1.理解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关爱学生,帮助其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
        3.激励性赏识,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2.相互信任,紧密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方法
        3.科研创新,培训学习,提高家校双方的合育能力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学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问卷
附录二:中学生班级内社会关系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班级非正式组织性质访谈提纲(班主任)
附录四:班级非正式组织性质访谈提纲(同班同学)
附录五: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班主任)
附录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任课教师)
附录七: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班干部代表)
附录八: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社区居民)
致谢

(8)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影响 ——以重庆市大足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四)概念界定
        1.班级管理
        2.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一、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构成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娱乐活动
二、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成员变化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变化
三、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个人的影响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家长的关系
四、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策略
    (一)家长和教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二)引导策略
五、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政策导向:延长课间“十分钟”进行试点
        (二)发展规律:儿童对同伴的“社会化”需要
        (三)课间沉寂:“自由时间”成为“危险时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与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小学高年级
        (二)“课间十分钟”
        (三)“同群行为”
        (四)非正式群体
    二、理论基础
        (一)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二)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三)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教育生态平衡理论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调查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意愿”:高“玩性”、低“思考”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偏好”:近“相似”、靠“权威”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现状”:广泛而普遍存在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边缘现象”:边缘行为与心理并存
        (五)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性别倾向”:重“同性”轻“异性”
        (六)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团体属性”:偏离班级性更加明显
        (七)小学高年级教师学生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属性”:放任性和专制性凸显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相关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同群意愿、同群偏好等与教师管理属性的关系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同群意愿、同群偏好等与团体属性的关系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团体属性与教师管理属性的关系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问题
        (一)同群中心:“核心人物”的群体盲从
        (二)边际个体:“边缘生”的群外孤立
        (三)自我意识:“性别倾向”的认识偏差
        (四)群体类型:偏离班级行为的“消极观望”
        (五)教师管理:“绝对权威”和“放任自由”的教育共识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成因分析
        (一)同群中心:“社会优势”的主体认同
        (二)边际个体:“习得性无助”挫败心理
        (三)自我意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四)群体类型:“利他行为”的参与方式
        (五)教师管理:强化“约束力”妥协“规定”
第五章 优化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引导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使管理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
        (一)明确管理主体:以“生本”的“花瓣式”代替“轴心式”管理体制
        (二)创新管理方式:以“态式”的“因群而异”代替“向师性”管理依据
        (三)注重管理效果:以“趣缘”的“交互式”代替“成绩论”的管理手段
    二、优化群体类型:使群体向心性从“分化”转向“凝聚”
        (一)同群中心:从“个人中心”到“群体交互”的中心转换
        (二)聚合行为:从“个人行动”到“恒参与”的主体转换
        (三)同群形式:从“小团体”到“班集体”的数量转换
        (四)同群主体:从“班官”到“公权力”的对称转换
    三、转化群体类型:使班级部分小群体由“非正式”转为“正式”
        (一)有效群体分析:克服“阿西效应”重塑群体认识
        (二)改进主体交互:转变“安全壁垒”寻求“异质分组”
        (三)增进群体交互:建立“教育信任”克服“本体性焦虑”
        (四)提升同群评价:采用“任务诱导”抓住“逆反心理”
    四、建立规章制度:使课间法律法规重点从“安全”走向“活动”
        (一)加强课间纪律:使课间“玩中有序”走向“自律”
        (二)推进教育立法:明确校园伤害责任,学生无需“圈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10)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3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国内外研究
        1.3.2 关于班级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1.4.1 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1.4.2 勒温的团体动力理论
        1.4.3 陶行知的爱的教育理论
        1.4.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农村小学
        1.5.2 高年级
        1.5.3 班级管理
    1.6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6.1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1.7.1 问卷调查法
        1.7.2 访谈法
        1.7.3 实地观察法
    1.8 研究方案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维度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与研究维度的对应
    2.5 研究工具
        2.5.1 问卷
        2.5.2 访谈
        2.5.3 实地观察
    2.6 数据的收集
        2.6.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6.2 访谈素材的收集
        2.6.3 实地观察素材的收集
    2.7 研究步骤
第三章 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各维度数据的统计结果
        3.1.1 问卷各维度数据的统计结果
        3.1.2 访谈素材的各维度统计结果
        3.1.3 实地观察素材的各维度统计结果
    3.2 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特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的总体特点
        3.2.2 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的特色
        3.2.3 促成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特色的原因
        3.2.4 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2.5 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4.1 减轻教师减负,克服职业倦怠
    4.2 调整工作心态,提升管理能力
    4.3 加强班干培训,改善管理方法
    4.4 关爱困境学生,促进健康成长
    4.5 营造温馨集体,增强学生归属感
    4.6 改善沟通方法,提升沟通有效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4 访谈提纲

四、论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交往视角下的班级管理困境突破[J]. 谢作俊.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20)
  • [2]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管理对策研究[D]. 陈雅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农村高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路径研究 ——以汕头市J中学为例[D]. 郑銮珠.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4]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胶州市X小学为例[D]. 王晓超. 青岛大学, 2021
  • [5]改进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运用的行动研究 ——以L学校为例[D]. 董艳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小学高年级课间活动的“群体固化”现象研究[D]. 赵佳琦. 吉林师范大学, 2021
  • [7]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 商圣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影响 ——以重庆市大足中学为例[D]. 万兴玲. 西南大学, 2020(05)
  • [9]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D]. 毕静. 吉林师范大学, 2020(07)
  • [10]T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 黄娅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标签:;  ;  ;  ;  

关于非正式团体和班级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