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支持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威[1](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程子轩[2](2021)在《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人们交流、休闲、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以传播知识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涌现,微信公众平台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些综合性或专业领域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科普知识和前沿资讯,一些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专业发布学术领域内相关的学术知识,部分高校学报和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还专门开设“学术播报”、“学术快讯”等专栏,用于发布学术讲座及学术前沿知识。各类机构或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大量科普型知识、专业发展前沿资讯、专业学术知识以及学术专题等,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和认知层面的用户知识内容的需求。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知识内容以用户生成为主,其庞大纷杂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主体导致了平台信息和知识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信息过载和迷航现象,对海量知识资源缺乏科学高效的组织和管理。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简单提供知识资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智能时代,用户对知识质量和知识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和服务转型。如何在海量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资源内容不仅是广大微信用户面临的困扰,更是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知识聚合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组织及服务研究中,提出了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首先,构建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并对用户知识需求进行了分析,从知识单元和句子层面分别提出了基于标签聚类和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知识资源聚合方法,并基于不同知识资源聚合方法设计了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和知识集成服务两种知识服务模式。最后提出了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构建。通过辨析知识聚合服务与用户知识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微信公众平台面向用户需求开展知识聚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概念、目标与原则以及聚合服务要素,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是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通过计量分析、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分析挖掘知识单元的内在联系,将微信公众平台复杂多样化、数量庞大、无序碎片的领域知识资源重新组织和序化,形成结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通过分析面向用户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组成要素、动因及过程,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架构,将其划分为数据资源层、用户需求挖掘层、知识资源聚合层、服务提供层4个主要模块。(2)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与需求分析。基于VALS2模型从宏观层面对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者构建群体用户画像,将用户划分为初期引入参与型、成长型和成熟型用户3类,并绘制各类用户特征的标签词云。分析不同类型的用户知识需求形成的过程,并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模型。综合用户画像和用户知识需求层次构建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模型,凸显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服务现状与用户知识需求的巨大差距。(3)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提出融合Word2vec模型和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标签抽取方法,将关键词作为标签表达文本知识资源内容的主题思想及关键内容。提出基于改进BIRCH聚类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方法,在原算法执行过程中融合K-means算法初选聚类中心,并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因素。最后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认知计算”领域文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Birch算法的聚类结果主题分布较为合理,各个类之间的区分度较为明显,类簇大小的差距较小,其效果要优于基于K-means算法、基于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和基于Birch算法的聚合效果。(4)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提出基于改进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摘要生成方法,分别设计了单文本摘要生成和单领域多文本的知识摘要生成方法。在单文本摘要生成方面,通过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句子位置、标题相似度等因素提高摘要生成效果。在单领域多文本摘要生成方面,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文本向量化,对文档集中的句子进行主题细分,并运用MMR算法进行句子冗余处理,提高生成结果的准确性。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认知计算”领域文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运用本文方法生成的文本摘要能够较好的匹配用户需求,能够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抽取和生成,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且本文算法生成的摘要,具有较好的语意连贯性,便于读者的理解和进一步掌握文章主旨大意。(5)基于知识聚合的微信公众平台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以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为基础,针对不同层面的知识聚合,构建了基于知识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和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分别阐述了两种知识服务的概念、知识服务要素和知识服务过程。(6)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提升对策。分别从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及挖掘、新技术应用和融合改进和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理念及加强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从理论层面将知识聚合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微信公众平台,解决其知识组织和服务问题,扩展了知识聚合相关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同时,本文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知识内容进行知识主题聚类和自动化摘要生成,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聚合服务体系,丰富了社交媒体平台创新知识服务理论体系,为新媒体知识服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实践层面,本文面向微信公众平台中不同微信公众号发布资源内容的知识聚合,分别进行了知识主题发现和自动生成摘要知识聚合技术实证,为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组织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法和手段。同时,提出的对策建议和服务模式也为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创新型知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王阮[3](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陈茫[4](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李积君[5](2020)在《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发展环境,图书馆应当积极谋求服务转型来适应外部变化。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其发展目标是怎样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当前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方兴未艾,需要将知识生态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转型之中,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并梳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地把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清晰地总结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相关理念。运用系统研究法对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趋势、障碍、措施做出考察与探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外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运用移植研究法将自然生态学的生态系统理念类比到知识生态系统理念进行研究,得出图书馆知识生态服务体系框架。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图书馆服务转型前与转型后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图书馆服务转型前后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性状变化。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是知识环境的改变、用户需求的提升、服务主体的多样和知识资源的泛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具有四大趋势,即图书馆基础服务的转型升级、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持续推进,但存在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和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等四个方面的障碍。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主要有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和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图书馆服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图书馆服务转型朝着优化基础服务、打造生态化的空间服务、开拓全新的知识服务、开展全面的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生态系统。
储节旺,陈芬[6](2020)在《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及服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在分析归纳创客需求维度和图书情报机构面向创客需求开展知识服务之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服务的策略。图书情报机构要有效开展创客知识服务,深度理解创客用户知识需求是关键,注重创客服务资源配置的完备性是基础,优化适宜开展创客知识服务的工作机制是保障,搭建并畅通创客与图情机构的互动交流平台是桥梁。
王益成[7](2020)在《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信息时代”到“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时代,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将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纳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涉及的专利数据、科技文献数据、实地调研数据与科技项目数据等,还应该涵盖更广范围的互联网数据资源、科研社交媒体数据资源、社交网络数据资源与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形式。数据资源驱动着科技情报服务从用户需求感知、科技情报内容获取与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这三个核心功能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了科技情报服务流程的创新。本研究旨在以新视角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以实证分析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服务向智慧服务模式转型的思路,为科技情报机构科学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情报、智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智慧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智慧服务、科技情报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情境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与模式构建法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数据环境、驱动模式、创新模式与模式实现以及保障策略的制定。围绕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成要素及表现特征为出发点对智慧数据、用户需求、智能技术、智慧情报、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情报分析方法这七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的地位以及数据驱动各构成要素的融合协作的服务特征;第四章以“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第五章就如何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多源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第六章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第七章就如何实现科技情报机构实现智慧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分析了相关保障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与特征。构成要素涵盖数据、用户、技术、智慧情报、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将从这七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而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需求敏感性、数据多源性、技术智能性与服务场景化等四个主要特征进行解读。系统分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是构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基础,在文献调研并借鉴其它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数据、用户、技术、内容、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着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2)构建了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从“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在此过程中优化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构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各个构成要素,实现模式最优化并体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四个特征,通过文献调研法探讨已有服务模式的优劣势,重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与流程,重点突出智慧实现流程,数据如何驱动智慧情报服务。(3)分析了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的三项核心功能为基础,在实现智慧服务核心功能基础上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从多源科研大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4)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在分析格微软件基本概况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并对其较为超前的实践应用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借鉴前述构建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研究,提出格微软件在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的策略。(5)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以构成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过程为主体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具体维度包含数据、用户、科技情报工作者、科技情报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技术与方法等维度。如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完备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与工具,科技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应依据重点保障关键要素、完备并疏通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流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整体平衡、联合共建共享等四项基本原则。数据驱动时代,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用户崛起的趋势以及内外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界定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有利于从方法论认知层面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构建的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也更具实践价值。
赵维[8](2020)在《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消费思维与方式、社交理念与规范等现代文明与日俱进。共享经济以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以P2P(个人对个人)方式,以共享平台为载体,充分联系闲置资源的个体,从而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当今时代,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轻资产化”观念也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求拥有,只求使用”。科研情报机构引入共享经济模式及理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将更好的为企业、个人以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部分科技情报机构也已经开始构建创新云服务平台,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文章从共享经济视角出发,对相关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平台、合作方式等部分进行调研,反思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综合法等方法。在阐述共享经济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科技情报机构的特征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对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知识服务内容、知识服务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原因。由于共享平台用户数量激增、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信任机制尚未完善、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导致出现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知识服务效率有待改进、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等系列问题。最后,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有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不断完善信任机制、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宋拓[9](2020)在《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选择在网络中获取知识和寻求答案,各种功能性网络社区就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间,使得数据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搜索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一时间,网络中的数据呈现出膨胀化、冗余化、碎片化等问题对网络用户获取需求信息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屏障。用户通过网络寻求知识的目的是想利用快捷、简便的方式获取到专业、精准的信息与知识,并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高效、精准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正是这种需求的存在,才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类型的网络平台与网络新媒体,网民可以通过个人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中检索自己喜欢的内容;例如虚拟学习型社区可以检索有关学习的相关内容并在社区中与相似知识需求的网友一起谈论或提问,典型的社区有知乎、小木虫等;例如交友社交类社区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查找相关的娱乐新闻或生活类帖子,亦或是与生活中真实好友或虚拟好友进行聊天互动,典型的社区有新浪微博、微信、博客等;例如生活型虚拟社区可以帮助百姓在互联网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缴费、预约、反映生活问题的情况,典型的社区有网上银行、网上交警、移动电话营业厅等;以上的例子反映出越来越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再网络中完成,不但节省了网民寻求答案的时间、提高了网民的生活效率也给大家带来了生活中的愉悦感。就此,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建立互联网医疗体系,此措施发出后必将缓解网民大病就医难、小病无人管的尴尬局面。在此之后,虚拟健康社区出现,网友进入社区后通常有两种活动方式,一是有明确目标后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后筛选自己想要的结果;二是没有明确目的在社区页面中寻找感兴趣的关键词或是感兴趣的板块进行浏览。但通过对虚拟健康社区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想要精确的查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或信息的准确答案还是有些困难,这就意味着虚拟健康社区中的后台医疗知识数据不能充分、精确的与网友的需求相匹配,此现象可能会降低用户粘性与活跃度,也对网友的生活没能起到更大的帮助。所以,现在虚拟健康社区中的服务还没能达到人性化,知识聚合还没能达到智能的效果,得到的结果就不能完全与网友的需求契合,本文就是意识到虚拟健康社区中的问题后通过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解决知识聚合的高效化和精准化。通过以上发现的问题,本文通过用户需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知识聚合的过程,并通过算法将其优化,以达到用户在虚拟健康社区中能够有效使用知识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用户画像的分析得出虚拟健康社区中用户的需求。通过挖掘用户的静态和动态属性标签,构建虚拟健康社区的用户画像,分析得出用户的分类及属性特征,并从不同角度将用户分组,这样能够更加专深化、精准化的从各方位掌握用的需求,在次基础上分析了用户需求动态的演化方向,能更加准确分析出用户需求,最后构建需求演化的过程模型。(2)构建了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模型。首先界定了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概念,分析认为虚拟健康社区是始于特定的医患需求或具体的健康问题,所以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语义网等技术识别社区内部的知识资源,而后通过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聚合的关系加之分析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目标及动因构建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框架,从而更有利于社区用户对健康知识的获取。(3)谱聚类算法下的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实现。基于“好大夫”健康平台展开分析,爬取好大夫健康平台中的内容进行处理,利用谱聚类算法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算法分析,可以帮助用户虚拟健康社区用户迅速了解相关主题及知识内容,并且帮助社区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4)评价聚合效果。运用信息聚合理论和信息传播效果理论,在指标构建依据的指导下,构建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用性,选取国内外多个健康社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知识的内容聚合程度得分最高对聚合程度影响最大,这说明虚拟健康社区对知识聚合程度的要求最高,提高知识聚合程度就可以提升社区运营的用户体验,这对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及用户对社区的认可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理论分析以及技术实现后,对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做出评价,最终给出了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优化策略,以此全方面提升虚拟健康社区中知识资源给用户带来的愉悦体验。
陈兴会[10](2020)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知识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性价比的知识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户获取知识的习惯也趋向于碎片化、精准化、多元化。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些知识需求,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应运而生,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2015年开始,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知识付费产品。这对长久以来专门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传统出版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探索知识服务的转型,可以充分借鉴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传统出版在知识服务转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出版业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笔者对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有关用户相关知识需求情况的一手资料。同时,笔者也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其次,从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基本模式和案例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托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从意识、内容、技术、盈利四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及相应的发展策略。此外,在结语部分,提出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如下三个趋势:融合化、移动化和人性化。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处:一是理论的创新。本次研究结合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提出专业图书出版应以用户为核心,通过各种路径补偿旧媒介的不足,并开展人性化服务。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次研究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无结构访谈法,以《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为主题,重点调研了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例如场景、时间、平台、工具、付费意愿等。这样可以从用户视角为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发展方向。知识付费视域下,如何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发挥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出版的技术优势,是专业图书出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的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能够为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供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实证调研,为专业图书出版的知识服务转型提供一定的用户调研基础。此外,从新的理论视角弥补了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开发支持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支持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用户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
1.1.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海量庞杂且质量参差不齐 |
1.1.3 用户日趋追求精准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1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1.2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微信公众平台 |
2.1.1 微信公众平台概念 |
2.1.2 微信公众号的类型 |
2.1.3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 |
2.2 知识聚合理论与方法 |
2.2.1 知识聚合概念 |
2.2.2 常用的知识聚合方法 |
2.3 文本挖掘与分析 |
2.3.1 文本挖掘概述 |
2.3.2 文本挖掘流程 |
2.4 知识服务 |
2.4.1 知识服务概述 |
2.4.2 常见的知识服务模式 |
2.4.2.1 知识检索服务 |
2.4.2.2 知识导航服务 |
2.4.2.3 知识推荐服务 |
2.4.2.4 知识集成服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 |
3.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必要性 |
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概述 |
3.2.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概念 |
3.2.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要素分析 |
3.2.3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目标与原则 |
3.2.3.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目标 |
3.2.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原则 |
3.3 基于知识聚合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服务动因分析 |
3.4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 |
3.4.1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过程 |
3.4.2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及需求分析 |
4.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概述 |
4.1.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内涵 |
4.1.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原则 |
4.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 |
4.2.1 VALS2模型概述 |
4.2.2 基于VALS2的用户标签体系设计 |
4.2.3 用户画像标签权重设计 |
4.2.4 实证研究—以“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用户”为例 |
4.2.4.1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
4.2.4.2 因子分析及分类标签抽取 |
4.2.4.3 用户画像聚类分析及可视化 |
4.3 基于用户画像的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分类与知识需求分析 |
4.3.1 初期引入参与型用户 |
4.3.2 成长型用户 |
4.3.3 成熟型用户 |
4.4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分析 |
4.4.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形成 |
4.4.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划分 |
4.5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推荐服务 |
5.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的内涵及作用 |
5.1.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内涵 |
5.1.2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作用 |
5.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 |
5.2.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
5.2.1.1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
5.2.1.2 Word2vec词向量模型 |
5.2.1.3 融合Word2vec和TextRank的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
5.2.2 BIRCH聚类算法及优化 |
5.2.3 基于改进BIRCH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过程 |
5.3 实证研究—以“认知计算”领域为例 |
5.3.1 文本知识资源标签抽取 |
5.3.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号知识资源聚合 |
5.4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模式 |
5.4.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概述 |
5.4.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要素分析 |
5.4.3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模式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集成服务 |
6.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的内涵及作用 |
6.1.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内涵 |
6.1.2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作用 |
6.2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过程及改进思路 |
6.2.1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及过程 |
6.2.2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改进思路 |
6.3 基于改进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
6.3.1 基于TextT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改进 |
6.3.1.1 句子语义相似度计算 |
6.3.1.2 句子位置特征及标题相似度特征计算 |
6.3.1.3 基于MMR算法的句子冗余处理 |
6.3.2 融合用户需求与图模型的单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
6.3.3 融合主题与图模型的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
6.3.3.1 Doc2vec段落向量模型 |
6.3.3.2 微信公众平台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流程 |
6.4 实证研究—以“认知计算”领域为例 |
6.4.1 基于单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 |
6.4.2 基于单领域多文本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 |
6.5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模式 |
6.5.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概述 |
6.5.2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要素分析 |
6.5.3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模式构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
7.1 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及挖掘 |
7.1.1 提升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能力 |
7.1.2 深入挖掘用户多层次知识需求 |
7.1.3 培养用户知识服务评价和反馈意识 |
7.2 加大新技术应用和融合改进 |
7.2.1 引入新技术,优化和改进知识聚合方法 |
7.2.2 知识聚合服务系统搭建和开发设计 |
7.2.3 应用可视化技术加强用户服务体验 |
7.3 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理念及加强运营管理 |
7.3.1 加强主动知识服务意识,创新知识服务理念 |
7.3.2 构建和开展多元化平台知识服务模式 |
7.3.3 加强专业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示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口述历史档案 |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
2.3 本体理论 |
2.3.1 本体概念 |
2.3.2 本体分类 |
2.3.3 本体构建流程 |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4 知识发现理论 |
2.4.1 知识发现定义 |
2.4.2 知识发现过程 |
2.4.3 知识发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
4.4.1 术语词表构建 |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
4.4.3 充实、修正本体 |
4.4.4 本体模型转换 |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
5.2 模式层组织 |
5.2.1 本体解析 |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
5.2.3 关系界定 |
5.3 数据层组织 |
5.3.1 信息抽取 |
5.3.2 知识融合 |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
5.5.1 数据准备 |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
6.1.1 整体—局部分布 |
6.1.2 项目—时间分布 |
6.1.3 项目—地点分布 |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服务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5.2 研究的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
3.3.1 机理分析步骤 |
3.3.2 案例研究设计 |
3.3.3 案例简要介绍 |
3.3.4 过程机理分析 |
3.3.5 案例研究结论 |
3.4 管理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
4.1.1 扎根理论方法 |
4.1.2 具体操作流程 |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
4.3.1 编码有效性 |
4.3.2 开放式编码 |
4.3.3 主轴编码 |
4.3.4 选择性编码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量表的信度 |
5.3.3 量表的效度 |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
5.5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6.1.1 模型应用原理 |
6.1.2 模型构建步骤 |
6.1.3 模型应用意义 |
6.2 系统分析 |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
6.3 系统建模 |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 |
2.1 知识环境改变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
2.1.1 知识社会环境的改变 |
2.1.2 知识技术环境的改变 |
2.1.3 知识制度环境的改变 |
2.2 用户需求提升呼唤图书馆服务转型 |
2.2.1 用户的精准服务需求 |
2.2.2 用户的差异服务需求 |
2.2.3 用户的便利服务需求 |
2.3 服务主体多样刺激图书馆服务转型 |
2.3.1 图书馆自身服务的局限 |
2.3.2 传统知识服务机构竞争 |
2.3.3 新型的服务机构的冲击 |
2.4 知识资源泛化要求图书馆服务转型 |
2.4.1 知识来源渠道的泛化 |
2.4.2 知识资源形式的泛化 |
2.4.3 知识资源内容的泛化 |
第3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趋势 |
3.1 图书馆基础服务转型升级 |
3.1.1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 |
3.1.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3.1.3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
3.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 |
3.2.1 实体空间服务 |
3.2.2 虚拟空间服务 |
3.2.3 混合空间服务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 |
3.3.1 数据挖掘服务 |
3.3.2 创业咨询服务 |
3.3.3 成果转化服务 |
3.4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 |
3.4.1 知识智库服务 |
3.4.2 知识智联服务 |
3.4.3 知识智网服务 |
第4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障碍 |
4.1 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 |
4.1.1 不足的知识环境感知 |
4.1.2 不多的用户指向引导 |
4.1.3 不强的馆员转型意愿 |
4.1.4 不周的知识资源建设 |
4.2 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 |
4.2.1 有缺陷的实体知识空间 |
4.2.2 待调整的虚拟知识空间 |
4.2.3 待开发的混合知识空间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 |
4.3.1 繁杂的知识服务节点 |
4.3.2 较少的知识服务反馈 |
4.3.3 较低知识服务包容度 |
4.4 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 |
4.4.1 缺乏与支撑层的协作 |
4.4.2 缺乏与扩展层的协调 |
4.4.3 缺乏与相关层的构建 |
第5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 |
5.1 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 |
5.1.1 增强知识环境感知 |
5.1.2 加强用户指向引导 |
5.1.3 深化馆员培训管理 |
5.1.4 强化知识资源建设 |
5.2 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 |
5.2.1 转变知识场的理念 |
5.2.2 完善知识场的功能 |
5.2.3 增强知识场适应性 |
5.3 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 |
5.3.1 融合发展加固知识服务链 |
5.3.2 改进反馈调节知识服务链 |
5.3.3 加强竞争激活知识服务链 |
5.4 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 |
5.4.1 建立与知识供应商的协同机制 |
5.4.2 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集群协同 |
5.4.3 增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声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及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及影响因素 |
1.1 图情机构的知识服务 |
1.2 图情机构知识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 |
2 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及影响因素 |
2.1 图情机构创客知识需求 |
2.2 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 |
2.2.1 使用动机 |
2.2.2 服务资源 |
2.2.3 服务环境 |
2.2.4 服务感知 |
2.2.5 面向创客需求的图情机构知识服务关键影响因素归纳 |
3 创客需求导向的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机制 |
3.1 创客知识需求与图情机构知识服务的关系 |
3.2 图情机构创客知识服务机制 |
4 面向创客需求的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策略 |
4.1 深度理解创客用户知识需求 |
4.2 注重创客服务资源配置的完备性 |
4.3 优化适宜开展创客知识服务的工作机制 |
4.4 搭建并畅通创客与图情机构的互动交流平台 |
5 结语 |
(7)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2 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现状 |
2.1.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4 研究现状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信息链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需求层次理论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特征 |
3.1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 |
3.1.1 智慧数据 |
3.1.2 用户需求 |
3.1.3 智能技术 |
3.1.4 智慧情报 |
3.1.5 科技情报工作者 |
3.1.6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平台 |
3.1.7 科技情报分析方法 |
3.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要素间关联关系 |
3.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特征 |
3.3.1 数据多源性 |
3.3.2 需求敏感性 |
3.3.3 技术智能性 |
3.3.4 服务场景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 |
4.1 多源数据驱动 |
4.1.1 数据多源性 |
4.1.2 多源数据融合 |
4.2 智慧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
4.3 智慧服务模式核心功能设计 |
4.3.1 用户需求智慧感知功能 |
4.3.2 情报服务智慧决策功能 |
4.3.3 用户服务智能推送功能 |
4.4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 |
5.1 多源科研数据调研 |
5.1.1 数据结构 |
5.1.2 数据类型 |
5.1.3 数据属性 |
5.2 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科技情报用户需求智慧感知 |
5.2.1 用户结构分析 |
5.2.2 用户分层画像 |
5.2.3 用户动态画像 |
5.2.4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 |
5.3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公众政策感知智慧研究 |
5.3.1 运用网络文本挖掘分析公众政策感知 |
5.3.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特征 |
5.3.3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热点主题 |
5.4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 |
5.4.1 向量空间模型的应用 |
5.4.2 场景化服务 |
5.4.3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5.4.4 场景化服务推送模型 |
5.4.5 场景化服务推送实验 |
5.5 科技情报服务智慧反馈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1.1 基本概况 |
6.1.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2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 |
6.2.1 发展模式分析 |
6.2.2 实现路径 |
6.3 格微软件向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转变的优化 |
6.3.1 用户维度优化 |
6.3.2 情报维度优化 |
6.3.3 服务维度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保障策略 |
7.1 政策保障层面 |
7.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7.1.2 优化科技情报机构管理架构 |
7.2 资源保障层面 |
7.2.1 完善科研数据安全保障策略 |
7.2.2 推进科研数据开放保障策略 |
7.2.3 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保障策略 |
7.3 技术保障层面 |
7.3.1 完善技术体系建设保障策略 |
7.3.2 完善科技情报服务反馈体系 |
7.3.3 创新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 |
7.4 人才保障层面 |
7.4.1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策略 |
7.4.2 完善科技情报人才教育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共享经济与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相关概述 |
2.1 共享经济 |
2.1.1 共享经济的概念 |
2.1.2 共享经济的特征 |
2.1.3 共享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
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及发展概况 |
2.2.1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 |
2.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概况 |
2.3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机遇 |
2.3.1 创新驱动知识服务转型 |
2.3.2 共享经济连续的政策激励 |
2.3.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
2.3.4 用户广泛参与信息服务 |
2.4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挑战 |
2.4.1 共享经济新业态缺乏法律法规 |
2.4.2 大量用户交互数据的形成 |
2.4.3 用户个人的权益难以保障 |
第3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调查 |
3.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 |
3.1.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内的知识服务平台 |
3.1.2 科技情报系统内纵向知识服务平台 |
3.1.3 省级情报机构间横向知识服务平台 |
3.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1 面向政府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2 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3 面向行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3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 |
3.3.1 传统知识服务方式的变革 |
3.3.2 创新型知识服务方式及典型案例 |
第4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及原因 |
4.1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 |
4.1.1 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 |
4.1.2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效率还较低 |
4.1.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 |
4.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问题存在的原因 |
4.2.1 共享平台上用户数量激增 |
4.2.2 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 |
4.2.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信任机制尚未完善 |
4.2.4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 |
4.2.5 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 |
第5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策略 |
5.1 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 |
5.1.1 设立知识交流社区 |
5.1.2 引进知识众创空间 |
5.1.3 注重用户价值创造 |
5.2 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 |
5.2.1 多方联合制定监管规范 |
5.2.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
5.3 不断完善信任机制 |
5.3.1 多方协同构建信任机制 |
5.3.2 知识服务全流程信任分析 |
5.3.3 完善信用认证与评论展示 |
5.4 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 |
5.4.1 探索共享经济视角下知识服务的制度变革 |
5.4.2 扩展知识服务参与主体 |
5.4.3 明确知识服务供需双方责任 |
5.5 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
5.5.1 全方位提升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 |
5.5.2 增强共享平台社交媒体服务 |
5.5.3 设立7×24小时云客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各省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知识聚合研究热点 |
1.2.2 国内外知识聚合研究主题 |
1.2.3 国内外知识聚合研究算法与技术 |
1.2.4 国内外知识聚合模型构建 |
1.2.5 国内外知识聚合实践与应用 |
1.2.6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虚拟健康社区相关理论 |
2.1.1 虚拟健康社区内涵 |
2.1.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方法 |
2.2 知识聚合的理论及方法 |
2.2.1 知识聚合内涵 |
2.2.2 知识聚合方法 |
2.3 知识生态理论 |
2.3.1 知识生态因子 |
2.3.2 知识生态系统 |
2.4 用户需求理论 |
2.5 绩效评价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分析 |
3.1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构建 |
3.1.1 用户画像数据获取 |
3.1.2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标签建模 |
3.1.3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服务能力评价 |
3.2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类型 |
3.2.1 用户显性需求 |
3.2.2 用户隐性需求 |
3.3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特征 |
3.3.1 知识内容与类型角度 |
3.3.2 用户特征角度 |
3.3.3 信息行为角度 |
3.4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的动态演化 |
3.4.1 用户知识需求动态演化的成因 |
3.4.2 需求演化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
3.4.3 用户知识需求动态演化的方向 |
3.4.4 用户知识需求演化的过程模型 |
3.5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与知识聚合关系 |
3.5.1 知识需求与知识聚合关系 |
3.5.2 知识需求与知识聚合匹配原则 |
3.6 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模型 |
4.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概念及组成要素分析 |
4.1.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概念界定 |
4.1.2 知识聚合组成要素分析 |
4.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动力 |
4.2.1 用户需求驱动 |
4.2.2 服务主体的效益价值驱动 |
4.2.3 大数据和服务技术驱动 |
4.3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影响因素 |
4.3.1 用户需求维度 |
4.3.2 虚拟健康社区维度 |
4.3.3 内外部环境维度 |
4.3.4 信息技术维度 |
4.4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过程 |
4.4.1 用户知识需求建模 |
4.4.2 用户知识需求采集和预处理 |
4.4.3 知识服务提供 |
4.4.4 知识聚合评价和反馈 |
4.5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的方法及实现 |
5.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方法流程 |
5.2 用户知识需求挖掘 |
5.2.1 用户显性知识需求挖掘 |
5.2.2 用户隐性知识需求挖掘 |
5.3 知识特征选择 |
5.3.1 知识特征表示模型 |
5.3.2 知识特征项选择 |
5.3.3 基于互信息的知识特征提取方法 |
5.4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方法 |
5.4.1 基于谱聚类知识聚合方法 |
5.4.2 知识特征相似度计算 |
5.4.3 知识内容相似度计算 |
5.5 实验过程及结果 |
5.5.1 知识内容相似度计算结果展示 |
5.5.2 知识聚类及知识需求可视化 |
5.5.3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评价问题提出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构建依据和原则 |
6.2.2 初始指标获取 |
6.2.3 筛选方法的选取 |
6.2.4 指标筛选过程 |
6.2.5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6.3 基于层次分析的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实证 |
6.3.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6.3.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
6.3.3 样本选取及评价结果 |
6.3.4 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的优化策略 |
7.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要求 |
7.1.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必要性 |
7.1.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可行性 |
7.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7.2.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目标 |
7.2.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原则 |
7.3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提升动力与反馈机制 |
7.3.1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提升动力 |
7.3.2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反馈机制 |
7.4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效果优化的策略 |
7.4.1 情境感知技术的可用性提升策略 |
7.4.2 知识资源挖掘的细粒度化提升策略 |
7.4.3 知识聚合适配性提升策略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相关理论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 |
一 用户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二 用户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
三 用户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分析 |
四 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
一 政策的推动 |
二 出版服务用户属性的回归 |
三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冲击 |
四 保护我国信息安全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史 |
一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基本模式 |
一 基于职业岗位划分的知识服务模式 |
二 基于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 |
三 基于行业研究咨询的知识服务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案例分析 |
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数据库” |
二 中国农业出版社——“智汇三农” |
三 人民法院出版社——“法信”平台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 |
第一节 融合意识薄弱,难以深入服务 |
一 服务主体合作不深入,机制仍需健全 |
二 服务客体需求难匹配,用户立场缺乏 |
三 服务产品市场难推广,缺乏垂直服务 |
第二节 内容难以互联,知识资源不足 |
一 知识关联仍需完善,忽视深挖专业价值 |
二 内容资源无法共享,难以提供深度服务 |
三 用户交互瓶颈尚存,难以实现知识增值 |
第三节 技术应用不足,内容难以赋能 |
一 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储备薄弱 |
二 缺乏数据采集,难以精准推送 |
第四节 盈利模式单一,亟需完善产业 |
一 版权价值尚未深挖,难以延伸产业价值 |
二 缺乏用户场景营销,产品变现难是痛点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强化融合思维,树立服务理念 |
一 推动多元主体联盟,加快出版深度融合 |
二 明确客体需求层次,优化用户场景体验 |
三 把握产品专业优势,注重垂直深度服务 |
第二节 知识资源互联,丰富内容生态 |
一 优化知识关联结构,盘活存量专业资源 |
二 完善资源联盟机制,推动同类资源共享 |
三 “旋转门”模式连接用户,挖掘隐性知识 |
第三节 技术赋能服务,智慧融合出版 |
一 区块链赋能,促进版权管理透明化 |
二 大数据赋能,实现多元信息数据化 |
第四节 完善盈利模式,丰富商业系统 |
一 开展知识电商,把握私域流量 |
二 布局行业合作,拓宽盈利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B: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的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开发支持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D]. 程子轩.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4]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D]. 李积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6]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及服务策略研究[J]. 储节旺,陈芬. 新世纪图书馆, 2020(06)
- [7]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D]. 王益成. 吉林大学, 2020(08)
- [8]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 赵维. 湘潭大学, 2020(02)
- [9]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及效果评价研究[D]. 宋拓.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D]. 陈兴会.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