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半导体市场高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月[1](2021)在《半导体企业股权估值研究 ——以中颖电子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我国半导体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呈现出快速良好的发展势头,半导体上市公司倍受投资者关注。但是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气氛沉重,伴随着股价的大起大落,许多投资者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投资回报,还陷入了严重亏损的境地。无数经验教训表明,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要想在证券市场中分享到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收益,必须合理认识和把握企业的估值水平,并据此进行理性投资。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半导体企业陆续加盟资本市场,如何对半导体企业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重视。目前在半导体企业的估值实践中较多采用市盈率估值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同行比较。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尚不健全,二级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股价常常出现异常波动,投资者可接受的市盈率经常为情绪所牵制,局限于单一指标,估值结果可能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本文同时运用DCF估值方法和EVA估值方法对半导体企业进行估值,既通过自由现金流对企业进行估值,又运用EVA方法发现企业的股权价值,综合两种方法进行估值有利于提高估值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将估值结果与实际股价进行比较,有利于投资者制定更好的投资决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为估值方法的应用奠定理论和思想基础;第二章,对半导体行业进行分析,重点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存在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半导体企业的估值因素。第三章,对不同的估值方法进行研究和比较,并最终选择DCF和EVA估值方法对中颖电子进行估值;第四章,运用两种方法对中颖电子进行估值分析,依据规范程序计算并得出估值结果,将两种估值结果分别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对估值结果进行总结评价;第五章,得出结论。EVA方法与DCF方法对中颖电子具备一定的估值适用性;通过对研发费用等会计科目的调整,EVA估值方法对公司科技属性、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展示得更为充分。此外,在将DCF估值方法和EVA估值方法运用到其他半导体企业进行估值之前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背景,熟悉企业技术特征、经营特点,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价值驱动因素。
邵冰[2](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尹健均[4](2020)在《中国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研究 ——以紫光国微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司价值评估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事项。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大基金扶持下,行业取得快速发展。目前在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市盈率估值法,这种方法虽然容易操作,但忽略了企业成长性、资本结构、市场潜力等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大,在技术水平提高和消费者需求增大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使用市盈率估值可能会低估或者高估公司的价值,现有的半导体行业价值评估方法亟待改进。在估值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方面,本文采用了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合的联合估值法进行价值评估,提高了估值结果的合理性。从行业角度,本文分析了半导体产业链IC设计、IC制造、IC封测、设备、原材料五个环节的国内外估值现状和问题。从企业角度,本文选择IC芯片设计上市公司典型代表紫光国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合理的估值方法能够促进企业加强价值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帮助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从研究的背景入手,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估值的发展历程、估值方法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第三章分析了国内外半导体行业估值现状和估值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结合半导体行业特征,提出联合估值法方案,从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中分别选择出一种可行的估值方法来建立联合估值模型。第五章以上市公司紫光国微为例,通过建立联合估值模型,计算形成最终的估值结果,并与市场真实价格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形成了本文的结论:采用联合估值法能有效解决单独使用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的弊端;市销率估值法能较好体现我国半导体行业成长特征;采用EVA估值能较好解决半导体行业高研发投入、在建工程等支出对利润的影响;案例中的公司价值被市场高估。本文在进行市销率估值时,通过SPSS软件对可比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找到更合理的可比公司;在EVA估值时,根据半导体行业高科技特征,对部分会计项目进行调整,从而计算出的EVA值更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企业价值。本文对紫光国微公司的估值评估过程和分析方法,为半导体行业其他公司的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思路。
张梦蕾[5](2020)在《山东华芯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芯片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推动了 AI、大数据、云存储、5G等产业发展。关键芯片和设备禁售导致国家遭受“芯”痛给我们敲响警钟,我国亟需发展信息产业中的高端芯片技术,解决当前缺“芯”软肋,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数量急剧、快速增加,信息的大量高速增长是当下社会的一大特点。由于纸张存储存在体积大,不利于查阅和维护的缺点。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使信息处理速度和存储效率得到了惊人的提高,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快速提升。所谓“固态存储”技术,指的就是以半导体存储器件为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的一种技术。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管理时代,智能的数据管理、调度、挖掘和分析,渐渐成了各行业所追求的技术,数据中心会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企业级SSD控制器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至2022年,企业级SSD控制器将成为存储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企业级SSD控制器市场将以近26%的复合年增长率爆发式增长。在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存储器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公司应如何创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将通过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工具、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资源和能力,研究公司在现有资源、现有能力基础上可实现的发展战略并制定战略实施计划,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满足电信、电力、互联网等关键领域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存储安全需求,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的高速可靠存储,保障“云端”数据的信息安全,改变国内大数据产业缺少自主可控的固态存储产品支撑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培育和积累,公司已形成一定的人才、技术、专利、产品和市场基础,且公司注重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山东华芯接下来的发展中,应在继续坚持现有产品业务拓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企业级SSD控制芯片研发,明确市场规划,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提高营销能力。利用公司完备的软硬件研发平台,面向市场开展研发,打造金刚钻产品。应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入手进行设计开发,提供全系列的可靠的服务。通过与大客户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化应用。同时建立健全组织、技术、管理、风险识别等机制,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对组织架构进行微调,需要不断引进营销和研发的高端人才并加强培训,需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更新,需要研发人员学习新的技术,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来保障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王华[6](2020)在《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全球半导体产业沿着摩尔定律持续推进,不断刷新着物理极限,整体维持高速发展。进入2019年,逐步成熟的5G技术将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行业的发展,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作为高科技行业的半导体是贸易争端的主要行业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重新确定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合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论文以KA半导体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KA半导体公司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阐释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详细剖析了KA半导体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现状和资源、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等,为KA半导体公司制定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再次,基于KA半导体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通过SWOT分析,论文提出KA半导体公司主要采用SO战略,具体从研发创新、收购创新两个方面制定实施策略,细化财务资源、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以及技术硬件等保障措施。从而确保公司争取保持自身产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市场占有率,进而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赵东华[7](2019)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半导体”一词对非从业者而言显得十分陌生,而随着“中兴事件”的爆发,“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等关键词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中兴事件”是指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未来7年内,美国公司不再向中兴通讯出售任何技术和设备。由于技术落后,在中高端芯片领域,我国极度依赖美国进口,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方案,如果此禁令被执行,中兴通讯的业务及发展在未来几年内将遭受重大打击。正是这一纸禁令使得半导体行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半导体涵盖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学科知识,又涉及制备、刻蚀、封装等专业技术。总之,半导体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型的综合型行业。整个半导体行业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上游部分;由光电子、分立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组成的中游部分;最后,由终端电子产品组成了半导体行业的下游部分。本文首先在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简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从国内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阐述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环境。再次围绕半导体行业的核心基础部分材料进行论述,重点详细介绍了以硅、锗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点、性能及应用,研究其制备技术的发展等等。然后,分别对国外、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分析了国外半导体发展的概况、在三代半导体材料方面的进展以及发展策略;对比了国内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策略,针对国内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使非从业者对半导体行业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引入的相关行业数据,可以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柴卫华[8](2019)在《INV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成为中国战略性产业。而大数据、物联网、自动驾驶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得电子信息产业急切需要感知技术的发展,图像感知相关技术尤为急切。在“双创”的背景下,中国创新型初创企业,尤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高科技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对老牌大型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初创企业想要存活与发展,就需要公司具有核心的竞争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INV公司作为一家初创型小微企业,研究其发展战略对国内初创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了PEST和五力模型对INV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图像传感器产业竞争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从而清晰地找出了影响图像传感器产业战略的关键因素。接着具体分析了INV公司拥有的内部资源与能力,指出了公司的优劣势。本文着重论述了INV公司的战略分析与选择。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SWOT工具对INV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确定了公司发展战略。本文对图像传感器及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围绕企业战略管理主题展开论述,可以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图像传感器产业战略研究和学习的参考。
王媛媛[9](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姜心宓[10](2019)在《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探析与借鉴》文中研究说明半导体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各国都把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对待,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规模的大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半导体产业又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100%的纯本土化制造,已经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供应链,要在这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位置,就需要提高我国半导体企业品牌的国际地位,推动自主品牌向全球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位置靠拢。目前我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存在核心技术无法突破、聚集在低附加值领域、高端领域品牌缺失、品牌国际市场覆盖面窄、全球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2018年4月的“中兴通讯事件”和“华为事件”更是暴露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短板,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提升迫在眉睫。美国是半导体技术的发源地,也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导者,美国半导体品牌在全球产业链上各关键环节都占据领先地位;同时,面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逐渐崛起,美国担心中国会对其全球霸主地位产生威胁,因此不断升级其对中国核心高科技企业的围堵,并试图打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要实现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既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也是最大的阻挠者。通过分析美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提升过程,能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启示和警示。半导体产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从发展初期的高度集成化逐渐向垂直细化分工不断演变,目前主要形成了前端设计、中端制造、后端封装测试及侧端材料和设备这几个关键环节,分别有大量的优秀企业品牌,形成白热化的竞争格局。本文通过详细对比中国与领先国家——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品牌的国际地位现状,发现中国品牌主要在品牌附加值、品牌核心技术、品牌国际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等核心指标上距离美国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期间国家也给予了很多帮助,为什么始终处于缺乏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状态呢?本文通过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落后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半导体是绝对的高精尖产业,技术壁垒十分高,我国品牌突破核心技术还需要一定时间;中国品牌在追赶国际龙头品牌过程中,陷入了僵化的“跟随模式”,忽略了国际市场需求;半导体产业客户认证壁垒高,作为后来者很难打入国际供应链;中国品牌常常受到西方国家的压制。美国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全球领军者,在推动其国家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提升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首先,美国努力建造出一个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美国的科学体制、人才制度、金融体系和专利环境十分完善,再加上美国追求科技、创新的国家形象,能为其国家的品牌在国际市场起到一定的背书作用;在产业政策上,美国政府针对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帮助美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另外,美国的企业研发能力过硬,品牌意识强,擅于利用行业规则、形成联盟来压制后来者,以及通过越过下游采购者直接在消费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等方法成功建设全球龙头品牌。基于半导体的产业特性,从中国品牌目前国际地位落后原因出发,通过对美国发展经验的合理借鉴,本文认为要提升我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单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建议政府改善国家形象,尤其是扭转“中国制造”的负面形象,完善我国专利制度,重视基础研究,为自主品牌营造健康有利的营商环境;产业政策方面,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投资力度,同时要明确发展目标,凝聚支持力量,同时政策支持必须形成持续效应,避免发展无主次,投资分散、中途暂停投资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企业方面,通过努力打入国际龙头品牌供应链建立行业声誉,直接向终端消费者营销打响品牌知名度,战略上有意识地从“跟随模式”转变为“赶超模式”以及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行业规则等方面不懈努力,提升品牌的国际地位。
二、我国半导体市场高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半导体市场高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半导体企业股权估值研究 ——以中颖电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局限性及创新点 |
2 半导体行业分析 |
2.1 半导体及半导体行业简介 |
2.1.1 半导体定义 |
2.1.2 半导体行业简介 |
2.2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生存环境 |
2.2.1 国际环境 |
2.2.2 国内环境 |
2.3 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 |
2.3.1 研发投入不够充分,创新动力有待加强 |
2.3.2 市场需求大,但自给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2.3.3 产业发展基础不够坚实,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亟待破解 |
2.4 半导体企业估值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2.4.1 内部驱动因素 |
2.4.2 外部驱动因素 |
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分析与选择 |
3.1 企业价值评估概念 |
3.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3.2.1 DCF估值方法 |
3.2.2 EVA估值方法 |
3.2.3 其他估值方法 |
3.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
3.3.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
3.3.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4 中颖电子案例分析 |
4.1 公司简介 |
4.2 公司财务分析 |
4.2.1 盈利水平分析 |
4.2.2 经营水平分析 |
4.2.3 投资水平分析 |
4.2.4 融资水平分析 |
4.3 公司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商业模式突显公司优势 |
4.3.2 研发能力突出,产品专利丰富 |
4.3.3 人力资源丰富,相关激励机制较为完善 |
4.3.4 定位国内市场,行业地位领先 |
4.3.5 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项资金支持 |
4.4 利用DCF模型对公司股权价值的估算 |
4.4.1 历史业绩分析 |
4.4.2 参数的确定 |
4.4.3 基于DCF模型的公司股价计算 |
4.5 利用EVA模型对公司股权价值的估算 |
4.5.1 会计科目调整 |
4.5.2 基于EVA模型的公司股价计算 |
4.6 估值结果分析及比较 |
4.6.1 敏感性分析 |
4.6.2 估值结果比较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研究 ——以紫光国微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4 相对估值法理论 |
2.4.1 市盈率法 |
2.4.2 市净率法 |
2.4.3 市销率法 |
2.4.4 PEG指标法 |
2.4.5 市现率法 |
2.4.6 企业价值倍数法 |
2.4.7 市研率法 |
2.5 绝对估值法理论 |
2.5.1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Discount Cash Flow) |
2.5.2 剩余收益模型(RIM:Residual Income Model) |
2.5.3 股利折现模型(DDM: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2.5.4 EVA模型(EVA:Economic Value Added) |
2.5.5 期权定价法(OPM:Option Pricing Model) |
2.6 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对比 |
2.6.1 相对估值法的特点 |
2.6.2 绝对估值法的特点 |
第三章 半导体行业概况 |
3.1 半导体行业概述 |
3.1.1 集成电路的产业转移路径 |
3.1.2 半导体的产业链 |
3.1.3 半导体的经营模式 |
3.1.4 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 |
3.2 我国半导体行业环境特征 |
3.3 半导体行业估值情况 |
3.4 我国半导体行业估值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估值模型的构建 |
4.1 估值模型选择 |
4.1.1 相对估值法的比较和选择 |
4.1.2 绝对估值法的比较和选择 |
4.1.3 模型选择的结果 |
4.2 市销率法 |
4.3 EVA估值法 |
4.3.1 EVA的概述 |
4.3.2 EVA模型的假设前提 |
4.3.3 会计事项的调整 |
4.3.4 EVA估值模型 |
4.3.5 EVA参数的选定 |
第五章 紫光国微估值分析 |
5.1 紫光国微公司简介 |
5.2 紫光国微财务分析 |
5.3 市销率估值法 |
5.3.1 可比公司的选择 |
5.3.2 可比公司评比指标 |
5.3.3 因子分析 |
5.3.4 聚类分析 |
5.3.5 市销率的计算 |
5.4 EVA估值法 |
5.4.1 税后净营业利润 |
5.4.2 投入资本总额 |
5.4.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5.4.4 基期EVA值 |
5.4.5 预测企业的EVA |
5.4.6 预测的高速增长期EVA值 |
5.4.7 稳定期EVA值 |
5.4.8 EVA估值结果 |
5.5 估值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山东华芯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思路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工具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 |
2.2.1 产业基础观理论 |
2.2.2 资源基础观理论 |
2.2.3 制度基础观理论 |
2.2.4 动态能力观理论 |
2.3 前沿战略管理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2.1 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3.2.2 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3 竞争环境 |
3.3.1 半导体行业战略群组 |
3.3.2 主要竞争对手 |
3.4 机会与威胁 |
3.4.1 机会 |
3.4.2 威胁 |
3.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华芯公司价值链构建 |
4.1.1 基本价值活动 |
4.1.2 辅助价值活动 |
4.2 公司内部资源 |
4.2.1 公司组织资源 |
4.2.2 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
4.2.3 公司财务状况 |
4.2.4 公司企业文化 |
4.2.5 公司品牌 |
4.3 公司能力 |
4.3.1 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
4.3.2 公司研发能力 |
4.3.3 公司服务能力 |
4.3.4 公司营销能力 |
4.4 优势和劣势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战略选择 |
5.1 使命与愿景 |
5.2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
5.2.1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制定 |
5.2.2 战略目标 |
5.3 战略措施 |
5.3.1 利用公司完备的软硬件研发平台,面向市场开展研发,打造金刚钻产品 |
5.3.2 明确市场规划,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提高营销能力 |
5.3.3 安全可靠,质量聚焦 |
5.3.4 通过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化应用 |
第6章 战略保障体系构建 |
6.1 从传统采购走向战略采购,有效控制成本 |
6.2 提升研发能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6.3 优化组织架构,细化人员分工 |
6.4 加强销售团队建设,引进高端人才 |
6.5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运行过程监督 |
6.6 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重视风险管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山东华芯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KA半导体公司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 |
2.1 KA半导体公司现状 |
2.2 KA半导体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文化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全球半导体行业分析 |
2.3.1 全球半导体行业现状 |
2.3.2 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 |
2.4 半导体行业竞争状况五力分析 |
2.4.1 现有竞争者 |
2.4.2 新进入者威胁 |
2.4.3 供方议价能力 |
2.4.4 买方议价能力 |
2.4.5 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
2.4.6 五力分析小结 |
3 KA半导体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KA半导体公司资源分析 |
3.1.1 有形资源 |
3.1.2 无形资源 |
3.1.3 人力资源 |
3.2 KA半导体公司能力分析 |
3.2.1 盈利能力 |
3.2.2 研发能力 |
3.3 KA半导体公司销售模式和收入分布 |
3.3.1 销售模式 |
3.3.2 收入分布 |
4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
4.1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挑战 |
4.1.5 SWOT分析小结 |
4.2 KA半导体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制定 |
4.2.1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4.2.2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4.3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4.3.1 开展研发创新工作 |
4.3.2 收购战略实施 |
5 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财务资源保障 |
5.1.1 研发资金保障 |
5.1.2 严控收购资金风险 |
5.2 知识产权保障 |
5.2.1 将基础专利放在首要地位 |
5.2.2 积极进行专利布局 |
5.3 人力资源保障 |
5.3.1 设立完整的研发人员奖励制度 |
5.3.2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梯队 |
5.3.3 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 |
5.4 技术及硬件保障 |
5.4.1 技术引入 |
5.4.2 硬件保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KA半导体公司产品明细表 |
致谢 |
(7)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半导体概述 |
1.2.1 半导体概念及导电原理 |
1.2.2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
1.2.3 半导体材料产业划分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章 半导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2.1 政策环境分析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3 技术环境分析 |
2.3.1 工业4.0推动半导体产业 |
2.3.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分析 |
3.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3.1.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1.2 第一代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3.2.1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3.3.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3.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4.1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概况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欧洲各国 |
4.2 各代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4.2.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4.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4.2.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4.3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策略 |
4.3.1 美国 |
4.3.2 日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5.1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概况 |
5.2 各代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5.2.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5.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5.2.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5.3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INV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回顾 |
2.3 集成电路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
第3章 INV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INV公司背景介绍 |
3.2 INV公司的产业地位 |
3.3 INV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 |
3.4 INV公司的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3.4.1 技术资源 |
3.4.2 人才资源 |
3.4.3 生产及供应链资源 |
第4章 INV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INV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政府、法律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文化因素 |
4.1.4 技术因素 |
4.2 INV公司所处的行业分析 |
4.2.1 图像传感器市场和趋势分析 |
4.2.2 图像传感器行业竞争分析 |
4.2.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4.2.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2.3 客户的议价能力 |
4.2.2.4 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5 潜在替代品的威胁 |
第5章 INV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INV公司SWOT矩阵分析 |
5.1.1 机会分析 |
5.1.2 威胁分析 |
5.1.3 优势分析 |
5.1.4 劣势分析 |
5.2 INV公司的战略定位 |
5.2.1 目标市场分析 |
5.2.2 目标市场选择 |
5.2.3 战略定位 |
5.3 INV公司的战略规划 |
5.3.1 公司愿景 |
5.3.2 公司使命 |
5.3.3 公司目标 |
5.3.4 INV公司的战略选择 |
5.3.4.1 差异化战略 |
5.3.4.2 相关多元化战略 |
5.3.4.3 市场开发战略 |
第6章 INV公司战略实施与评价 |
6.1 INV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1 组织结构优化 |
6.1.2 产品结构调整 |
6.1.3 优化人力资源体系 |
6.2 INV公司战略实施评价框架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探析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际品牌的概念界定 |
1.2.2 国际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价 |
1.2.3 企业品牌提升国际地位的策略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全球半导体企业主要品牌国际地位现状分析 |
2.1 半导体产业国际化过程 |
2.2 半导体企业分类:产业链视角 |
2.3 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排名 |
3.中国半导体企业国际品牌取得的成绩及与领先国家的差距 |
3.1 中国半导体企业国际品牌取得的成绩 |
3.2 中国半导体企业国际品牌与领先国家的差距 |
3.2.1 品牌附加值 |
3.2.2 品牌核心技术 |
3.2.3 品牌国际市场覆盖面 |
3.2.4 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 |
4.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落后的原因 |
4.1 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
4.1.1 长期大量缺乏研发投入 |
4.1.2 前端设备、材料遭到西方国家限制 |
4.1.3 人才的缺乏 |
4.2 陷入僵化的“跟随模式” |
4.3 客户认证壁垒高 |
4.3.1 认证周期长 |
4.3.2 核心技术泄露隐患 |
4.3.3 国家品牌形象对中国品牌国际传播的背书障碍 |
4.4 中国品牌受到领先国家的压制 |
4.4.1 国际龙头品牌通过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来压制中国 |
4.4.2 国际领先品牌通过发动专利战拖住对手 |
4.4.3 国际领先品牌通过低价倾销打垮后来者 |
4.4.4 领先国家政府对中国品牌的战略遏制 |
5.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提升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通过国家营销提升国家品牌形象 |
5.1.1 确定中国国家品牌形象新定位 |
5.1.2 在国际电视频道推出半导体国家品牌计划 |
5.1.3 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
5.2 建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 |
5.2.1 国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5.2.2 致力于吸引全球人才 |
5.2.3 注重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
5.2.4 金融深化驱动技术创新 |
5.2.5 专业品牌咨询公司对半导体企业的支持 |
5.3 制定有利于品牌打造的半导体产业政策 |
5.3.1 产业幼稚期政府采购提供“需求拉力” |
5.3.2 产业高速成长期政府放松管制和鼓励竞争 |
5.3.3 特殊时期对内整和与对外打压相结合 |
5.3.4 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的重新调整 |
5.4 强化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国际品牌意识 |
5.4.1 通过大客户营销建立行业声誉 |
5.4.2 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展开营销活动 |
5.4.3 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
5.5 实现由“跟随模式”到“赶超模式”的转变 |
5.5.1 实现由“指标追赶”到“满足终端消费者”的战略目标转变 |
5.5.2 与颠覆式创新客户形成战略联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半导体市场高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导体企业股权估值研究 ——以中颖电子为例[D]. 李月.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中国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研究 ——以紫光国微公司为例[D]. 尹健均. 东华大学, 2020(02)
- [5]山东华芯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梦蕾. 山东大学, 2020(05)
- [6]KA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D]. 赵东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8]INV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柴卫华. 深圳大学, 2019(08)
- [9]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中国半导体企业品牌国际地位探析与借鉴[D]. 姜心宓.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