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倒塌及其启示

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倒塌及其启示

一、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的倒塌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谢大伟[1](2019)在《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整体实力收获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同时与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体现在各类城市建设空间环境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空间塑造手法单一、建设质量缺乏细节、城市形貌刻板化、功能偏离受众等诸多问题成为高速发展语境下不能规避的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手段,在促进城市建设品质优化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了城市景观中的微观层面城市天际线这一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定义标准和分析方法后,以天津市众多传统商业区为例,探讨量化分析和美学认知体系下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评价方法,最终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对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构建理论与策略有所启示。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理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数理分析法通过构建天际线量化评价体系,经过对天际线图像的若干指标数据分析,找寻天际线图像静态指标特征和动态调整过程中这些数理指标的变化;专家调查法依据总结出的四个用于评价天际线审美意象的美学指标——主从统一、注重层次、凸显韵律和图底和谐,对天际线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调查,以获得主观认知层面对天际线图像的满意程度。最终综合量化分析和专业认知,找寻数据结果之间的耦合性,并探讨有关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构建策略与方法。本文对于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天际线数理评价指标和主观认知指标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两种指标应该互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天际线的构建;二是依据研究对象样本的数据,提出了比较优良的天际线数理指标具体数值,可对其他相同类型天际线的构建做出具有价值的参考;三是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找寻比较可靠的改善天际线形态的具体改造策略,如增加天际线细节、降低建筑密度等;四是将研究结果与控规相结合,以控规指标和导则约束天际线的管控。

王薇[2](2018)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文中提出2001年以降,“9·11”恐怖袭击事件逐渐成为美国小说虚构再现的书写对象,多位作家选择以多元艺术手法展现这一现实事件,逐渐形成了新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兴文类——美国9·11小说。在与不断演进的社会反思思潮相应和的过程中,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经历了从沉默到萌芽、从直述暴力、表征创伤到曲折再现事件的发展轨迹。其中,多部美国9·11小说透过对现实事件进行记忆书写的方式参与对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反思与重塑。可以说,美国9·11小说既蕴含着对创作主体对记忆书写主题的动态认知,也借助记忆不同侧面的展示,探寻后“9·11”时代美国社会中个体的与集体的认同问题。因此,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九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总结美国9·11小说由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维度展开对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具体探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概述了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现状,凸显美国9·11小说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文学价值;在梳理国内外美国9·1 1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前言论述本文选取记忆书写为研究视角和十部美国9·11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并简要陈述本文的研究观点和主要思路。第一章主要梳理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在论述美国9-11小说“由同到异”转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书写为主要策略,突破对“9·11”事件的相对同质化的文学再现方式,凭借以异质化为特征的记忆书写,参与反思、重塑后“9·11”时代“复数”的事件意义。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方面对美国9·11小说的记忆书写进行深入阐释。第二章聚焦于情感记忆书写,用以讨论通过情感要素介入记忆书写而形成的美国9·11小说特有的异质书写特征:美国9·11小说的情感记忆书写不仅以“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记忆书写为读者再现了当下时代的普遍同质的情感危机,更重要的是以“平静中回味过往”的记忆方式参与反思新世纪的社会精神。美国9·11小说主要将记忆主体的痛苦、快乐、欲望等异质交织的情感要素融入对事件的记忆书写,并分别以被保留的情感记忆、被修正的情感记忆和被再造的情感记忆三种情感记忆书写,合力形成具有“后见之明”的情感记忆书写,进而实现在后“9·11”时代的主体反思的叙事功能。第三章的研究视角为“他—我”记忆书写,指的是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为“镜”,分别从自我和他者两个角度各自将对方编织进记忆书写的脉络。美国9·11小说以赋予人性的方式重塑被同质化的“他者面孔”,并通过书写记忆中的“他—我”相遇时刻,为族群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契机。在对集体记忆的构建与反思过程中,透过从个体到集体、从对立到对话等“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美国9· 11小说凸显出从具有同质化的族群认知到逐渐关注族群差异的异质化转变。美国9·11小说也在警醒人们反思对异族或敌族的固有认知,借记忆为“镜”观看自我与他者,形成族群之间交互对话的互观模式。第四章的论述角度为性别记忆书写,用以分析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后“9·11”性别气质的影响和制约下生成的、对“9·11”事件的文学再现方式。通过归纳美国9-11小说中男性遗忘叙事和女性难忘叙事两种性别记忆书写的基本样态,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展示了性别记忆书写的能动力量:透过在性别记忆书写维度上男性话语与女性话语的异质交织,美国9-11小说打破了同质化于男性书写的叙事桎梏,男性遗忘叙事体现出为记忆“减负”的积极力量,女性难忘叙事体现出做“过去”主人的能动力量。纵然美国9·11小说中性别记忆书写的表象各异,但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透过宽恕与许诺忆见未来。结语部分在重申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记忆书写嬗变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作为反思并重构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媒介,美国9·11小说通过记忆书写实现了跨越界限的书写价值。在美国9·11小说中,记忆书写的内容并非单一静止,而是多元共存、动态发展;记忆书写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异质交织、形成对话。总之,在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最具特色的维度上,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生成了“复数”的事件意义,使美国9·11小说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学中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李泳佳[3](2017)在《高地价背景下城市摩天大楼发展区域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上涨以及人地矛盾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摩天大楼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缓解了土地稀缺这一棘手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使用效率,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近年来摩天大楼的数量与高度不断刷新,城市之间差距悬殊,地区之间分化明显,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也日益加深。本文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区位基尼系数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摩天大楼区域分布特征进行测算和探讨;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摩天大楼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将我国摩天大楼建设分布合理与否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建设合理型城市、建设基本合理型城市、建设基本不合理型城市和建设不合理型城市,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摩天大楼数量目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例如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第二,近年来武汉、贵阳、太原等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摩天大楼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武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第三,总体来讲,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城市摩天大楼发展差异明显,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第四,影响摩天大楼建设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城市GDP、土地价格、城市年末常住人口、人均GDP、人均土地面积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城市GDP、土地价格、城市年末常住人口对摩天大楼影响程度较深,其次是人均GDP,然后是人均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后,根据我国摩天大楼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结合绿色建筑、建筑安全、可持续发展等热门话题对我国摩天大楼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金磊[4](2016)在《毁灭与重生——美国“9.11”事件十五周年纪念与反恐安全设计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中,从"9.11"事件中得到的最明显的"记忆",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指标中,要考虑恐怖的问题。恐怖事件不论是偶然的、还是常规的,都愈来愈清晰地留在了城市的记忆中,这个"印记"成为时间的"刻度"。反思"9.11"事件教训,认知恐怖事件不减的风险,从"9.11"记忆中警醒并汲取其中的灾难遗产文化要素,都会给反恐安全设计以重要启示。从疏散系统看"9.11"的教训,它已体现在重建的世贸中心一号楼中,因此它具备了如下的安全系统:防止进一步的连锁倒塌设计,强化混凝土核心筒、中心防火通道、相互连通的宽疏散楼梯、疏散标识系统、照明应急疏散系统、内部消火栓和外部空气过滤系统。

王峤[5](2013)在《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逐渐形成高密度的状态。城市发展中产生的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城市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环境下更突出地表现出来。城市中心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气候、生态问题,自身系统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发生灾害极易引起灾害扩大和蔓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各类要素高度密集、多种要素复杂相互作用等特征,又使其在避难布局、疏散组织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因此,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是城市防灾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问题。本文以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灾害特征。以综合防灾、平灾结合和适灾城市的原则,建构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提出了该体系下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常态防灾与应急反应相结合的全程化防灾理念、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立体化防灾理念、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灾理念和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形式防灾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策略:首先,本文从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开放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建筑空间环境方面提出了常态防灾规划策略。其次,在应急防灾方面,针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具有的立体化和一体化特征,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应在垂直方向上将其空中、地面、地下不同标高层相互联系,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统一考虑。本文将应急防灾根据灾害发生时序分为灾害发生初期和中后期两部分,对灾害发生初期提出降低致灾隐患、掌握灾害动态、消除或减少灾害直接影响、有效减弱或消除灾害、防止灾害扩大和蔓延,及人员安全疏散等防灾策略;针对灾害发生中后期,构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应急避难系统。另外,本文探索了数字技术、智慧技术等前沿科技与防灾规划的结合,并论述了社会防灾系统在城市防灾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相应策略。文章最后以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为例,对其进行了潜在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常态防灾和应急防灾系统规划。另外,本文进行了手机平台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APP初步设计,用于指导人员有效完成防灾准备和应急避难活动。

于方[6](2013)在《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超高层建筑因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宠儿。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亚洲迅速成为超高层建筑的活跃区。中国更是已经成为世界超高层建设的头号主力军。如何在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城市中建造能体现当地社会形象和价值观念的摩天大楼,就成为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的新趋势。西安的超高层建设也在最近的几年逐渐升温,作为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历史厚重的古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强烈的文化彰显诉求,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超高层的建设,不仅需要谨慎考虑各种影响,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同时也要妥善处理技术和经济,生态和人文等诸多因素。本文以西安鼎昊大厦项目设计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建设地点的自然、技术和社会三方面出发的整体地域性设计思路,以此去认识和解决超高层建筑与多方面地域条件相协调的各类复杂问题。首先根据整体地域理论的视角对若干典型的超高层设计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再从西安地域条件的认知出发,结合对西安超高层发展的调查研究,逐步梳理出当地的地域因素,通过合理运用所总结的设计策略和原则,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鼎昊大厦的工程实践中,指导大厦的相关内容设计。使鼎昊大厦取得经济与技术的双平衡,与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在本项目的实践基础上,对理论应用的普遍性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回顾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对比与普通高层建筑的区别,分析影响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多种地域因素,得出超高层建筑对地域条件更加紧密的依存关系。并对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和超高层建筑进行关联性研究,得出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可行性和适宜性。进而建构出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超高层设计原则。

于琍[7](2012)在《纪念性建筑的变迁 ——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念性建筑是一种以满足人们纪念性精神功能为目的的古老的建筑类型。在人类建筑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将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或某种事物的记忆长久的保存下来,通过营造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来获得永恒的纪念性。同时,通过保存历史记忆,来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功能。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人类没有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写在石头上。纪念性建筑的形态和意义又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从埃及金字塔到北京天坛祈年殿,纪念性建筑一方面通过建筑形式和空间充当了历史记忆物质载体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特定的建筑语言诠释了一个时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纪念性建筑文化与一个时代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时代精神潮流的洗礼中,纪念性建筑从纪念性精神到纪念性建筑形态,都不断发生嬗变和代谢;随着人类历史进入现代,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性精神的挑战下,传统的纪念性建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纪念性建筑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迁。在古代建筑历史上,纪念性建筑曾长期扮演了上层建筑和官方意识形态空间载体的角色,从希腊雅典卫城到中国敬天法地的坛庙;从罗马凯旋门到中国纪事表彰的碑碣、牌楼,纪念性建筑承载了颂扬统治者文治武功、维系宗法纽带、确立统治合法性的政治使命。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今天,虽然纪念性建筑表达宏大政治主题和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并没有被彻底消解,但是对公众的真实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表达已经进入纪念性建筑的主题,纪念性建筑的形式和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迁。纪念性建筑已经走下了神坛,正在经历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深刻转变:即纪念性主题从宏大叙事到世俗化,纪念性精神从威权主义到自由平等,纪念性形态从崇高化到人性化,规划设计决策过程从自上而下到公众参与。本文以追溯纪念性建筑的历史变迁为出发点,结合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工程的实例,对纪念性建筑的纪念性主题、纪念性精神和建筑形态的演变规律进行历时性的梳理。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启动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暨世贸中心纪念馆(WTCMemorial)工程,堪称二战结束后当代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纪念性空间,也是当代纪念性建筑变迁的风向标。从规划方案征集,到方案调整修改,再到最后的实施建设,该工程建设已经历时十年,期间由于各级政府换届、金融危机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谓一波三折,虽然至今尚未彻底完工,但是,其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过程,却从各个层面反映了当代纪念性建筑从纪念性主题、纪念性精神、纪念性建筑形态乃至纪念性建筑决策过程等方面的历史变迁。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规划以及9.11纪念馆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公众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介入与参与,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公众的纪念性情感。公众通过参与可以了解矛盾冲突的问题,有助于化解矛盾,就最优的方案达成一致。世贸中心重建工程纪念性主题的确定以及对于纪念性意义的表达上,多方面契合公众的纪念性心理,充分考虑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从而塑造了富于人性化城市纪念性空间。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规划以及9.11纪念馆虽然没有创造一个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形象,但是堪称当代纪念性建筑和城市纪念性空间创造的代表性作品。本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两个部分,本论文首先界定了纪念、纪念性等概念,追溯了纪念性建筑起源,梳理了其历史演变脉络,阐述影响当代纪念性建筑变迁的诸多因素。论文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工程为主要案例,分析了公众情感和集体记忆通过一定的公众参与程序融入纪念性建筑设计的过程。本论文力求通过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究和较为翔实的个案分析,为当今纪念性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徐本营[8](2012)在《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实证研究及动力机制分析》文中指出城市的发展无一例外总是伴随着新的建筑与空间形式的出现,高层建筑作为响应使用需求,代表城市形象乃至经济实力的空间形式,在当代城市中迅速发展起来。对于城市中各种要素最为多样和密集的中心区而言,高层建筑这一现代城市形象和特质的表现方式,更已成为了国内外城市中心区的共同选择。在此前提下,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不同的大都市中心区在具体的高层建筑布局上有何区别?同样都是高层建筑集群,为何形态与体验有异?……因此,无论是高层建筑在城市组构中的空间模式,还是这些空间模式所反映的城市文化,都需要进行更为深刻地认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展开了对于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对于物质空间层面,不同城市的高层建筑是如何布局的?二是对于动力机制层面,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样的布局方式?这既是本文的命题,也构成了本文简明的逻辑框架,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物质实体至动力机制的探究规律。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借鉴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对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高层建筑布局的物质影响要素及特征要素。针对第二个问题,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的动力机制,包括多种动力所形成的动力系统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具体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两个部分分别研究,并最终统一到城市中。从鲜活的城市中可以看出物质空间与动力机制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并试图将高层建筑布局这一看似完全归属于空间形态研究范畴的内容扩展延伸至城市发展政策等较为深入的研究层面上,说明了高层建筑布局不仅需要物质空间层面的规划、建设,同时需要背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理论梳理:这部分首先将本文研究范围限定在城市中心区,厘清了研究的层面,对“高层建筑布局”及“高层建筑布局动力机制”两者已有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2、方法架构:基于城市形态学,指出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从物质空间角度可以划分为总体分布、自然地理、街区地块、界面轮廓以及其它城市空间等五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可以继续向下细分为多种要素。继而针对这五个层面及细分的要素进行分项阐述与分析,得到高层建筑布局的一般性特征。3、实证分析:本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选取了国内外高层建筑建设具有典型性的4个城市5个中心区,包括纽约曼哈顿、上海陆家嘴、香港岛、重庆解放碑及星系列。按照第二部分方法架构中得出的影响及特征层面及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地说明中心区相互间的差异,并通过对比讨论,总结出不同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特色所在。4、机制探析:这一部分是对物质空间层面实证分析的深入,对高层建筑布局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首先对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包括政策力、经济力、社会力、技术力等四种主要动力,分别探究每种动力对于高层建筑布局单方面的影响。其次,结合所选的4个城市样本,指出不同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主因力有所不同,对不同背景下的动力系统所产生的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总结。

欧阳华[9](2011)在《摩天大楼——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世界上的超高层建筑,即所谓摩天大楼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大楼的垂直高度越来越高。摩天大楼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摩天大楼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都有等我们进行全面的研究。一、摩天大楼的发展简史房屋建筑产业的初衷,是当人类从树上转移到地上生活时,为了防寒保暖和预防猛兽的侵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建房的目的不仅仅是防寒保暖和安全,而是如何使建筑更坚固、更舒适、更

蒋巍[10](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说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二、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的倒塌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的倒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规划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1.1.2 城市设计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
        1.1.3 大数据和跨平台为学科研究提供新支持
        1.1.4 社会热点事件聚焦城市天际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
        1.5.1 微观城市天际线
        1.5.2 传统商业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2.1.1 天际线的研究背景演化
        2.1.2 天际线的研究空间层次
        2.1.3 天际线的角色类别分异
        2.1.4 天际线的研究方法类别
        2.1.5 天际线的控制引导手段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天际线的研究视角分类
        2.2.2 天际线的研究方法演化
        2.2.3 天际线的研究技术手段
        2.2.4 天际线的控制指标研究
        2.2.5 天际线的控制引导探索
    2.3 本章小结
        2.3.1 概念理论层面
        2.3.2 分析评价层面
        2.3.3 控制策略层面
第3章 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美学认知
    3.1 传统商业区的样本选取
        3.1.1 以商业发展脉络为本底
        3.1.2 以商业层级划分为依据
        3.1.3 以天际线研究价值为导向
        3.1.4 确定研究样本
    3.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视觉特征
        3.3.1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空间本底
        3.3.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形态类型
        3.3.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审美特征
    3.4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美学特征
        3.4.1 富有韵律感的轮廓线
        3.4.2 统领视觉的中心景观
        3.4.3 层次突出的立面形象
        3.4.4 统一和谐的图底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量化评价
    4.1 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4.1.1 评价体系构建
        4.1.2 数理指标释义
        4.1.3 天际线图像提取
    4.2 层次感分析
        4.2.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4 层次感综合分析
    4.3 曲折度分析
        4.3.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4 曲折度综合分析
    4.4 紧凑度分析
        4.4.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4 紧凑度综合分析
    4.5 形状指数分析
        4.5.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4 形状指数综合分析
    4.6 分形维数分析
        4.6.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4 分形维数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规划管控策略
    5.1 研究结论的规划管控适用性分析
        5.1.1 与专业认知的耦合性评价
        5.1.2 对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论证
        5.1.3 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领域
    5.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指标管控
        5.2.1 控规指标管控策略
        5.2.2 层次感管控策略
        5.2.3 曲折度管控策略
        5.2.4 形状指数管控策略
        5.2.5 分形维数管控策略
    5.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导则指引
        5.3.1 指引原则的确立
        5.3.2 美学观念的引入
        5.3.3 控规导则的指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数据的引入
        6.2.2 研究方法的优化
        6.2.3 研究对象的深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天际线平均高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B 天际线分形维数的测量方法
附录C 天际线在matlab中的测算结果
附录D 天际线数理指标的计算过程
附录E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指标结果
附录F 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主观视觉分析偏好程度调查
附录G 专业认知调查结果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2)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前言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记忆的文学研究与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第四节 本文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从同质到异质:美国9·11小说的书写嬗变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的同质特征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异质特征
    第三节 从危机事件到文学事件
第二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情感记忆书写
    第一节 “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痛苦、快乐、欲望交织的情感记忆书写
        一、情感记忆书写中的痛苦要素
        二、情感记忆书写中的快乐要素
        三、情感记忆书写中的欲望要素
    第二节 “平静中回味过往”: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与归位功能
        一、“死亡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功能
        二、“名字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归位功能
    第三节 情感记忆书写的异质交织与主体反思
    小结
第三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他—我”记忆书写
    第一节 双重记忆中的“他者面孔”
        一、褫夺人性:在他者记忆中构想“他者面孔”
        二、赋予人性:在自我记忆中重塑“他者面孔”
    第二节 “他—我”记忆书写中的相遇契机
        一、终结时刻:“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外在相遇
        二、身份的交集:“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内在相遇
    第三节 “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
        一、从“他—我”个体聚焦记忆到“他们—我们”集体聚焦记忆
        二、从“他—我”对立聚焦记忆到“你—我”对话聚焦记忆
        三、从“他们—我们”集体对立聚焦记忆到“你们—我们”集体对话聚焦记忆
    小结
第四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性别记忆书写
    第一节 男性气质与遗忘叙事
        一、支配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权威型遗忘
        二、共谋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失落型遗忘
        三、从属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男孩型遗忘
        四、为记忆“减负”:遗忘叙事的积极力量
    第二节 女性气质与难忘叙事
        一、浮出“地表”: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
        二、以难忘叙事参与建构集体记忆
        三、以难忘叙事凸显异质性别气质
        四、做“过去”的主人:难忘叙事的能动力量
    小结
结语 美国9·11小说:跨越界限的“文学事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高地价背景下城市摩天大楼发展区域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二、摩天大楼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一) 相关理论概念与假说
        1. 摩天大楼界定与历史沿革
        2. 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相关理论
        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4. “劳伦斯魔咒”及其验证
    (二) 中国摩天大楼发展概况
        1. 摩天大楼发展历程
        2. 摩天大楼优点与现存问题
        3. 摩天大楼发展现状
    (三) 中国的城镇化与空间集约利用
        1. 城市发展与快速城镇化
        2. 城市土地成本上升与空间集约利用
三、中国摩天大楼发展区域特征分析
    (一) 研究区域的选择
    (二)摩天大楼空间分布指标对比
        1. 摩天大楼首位度对比
        2. 相关指标选择与对比
        3. 区域GINI系数对比
    (三) 空间聚类分析
四、中国摩天大楼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均衡性分析
    (一) 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变量选取
    (二) 各个城市摩天大楼均衡数量测算
        1. 摩天大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情况
        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 摩天大楼建设均衡性分析
五、结论
    (一) 结论
    (二) 建议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毁灭与重生——美国“9.11”事件十五周年纪念与反恐安全设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进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感悟
二、恐怖袭击的综合应对与安全设计思考

(5)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密度是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世界范围内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
        1.1.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及其灾害特征
    2.1 城市中心区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2.1.1 城市中心区的定义
        2.1.2 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功能
        2.1.3 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特征
        2.1.4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趋势
        2.1.5 城市中心区的实例
    2.2 高密度的测度指标及环境特征
        2.2.1 高密度的相关研究
        2.2.2 高密度的测度指标
        2.2.3 高密度环境的特征
        2.2.4 高密度环境的转化
    2.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特征及范围界定
        2.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范围界定
        2.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特征
    2.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及灾害特征
        2.4.1 城市灾害及其发展趋势
        2.4.2 城市中心区的灾害特征
        2.4.3 高密度环境的灾害特征
        2.4.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易发灾害
        2.4.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灾害特征
        2.4.6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灾害风险
第三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
    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的主要原则
        3.1.1 综合防灾的原则
        3.1.2 平灾结合的原则
        3.1.3 适灾城市的原则
    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的主要理念
        3.2.1 常态防灾与应急反应相结合的全程化防灾
        3.2.2 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立体化防灾
        3.2.3 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灾
        3.2.4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形式防灾
    3.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
第四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常态防灾策略
    4.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常态防灾体系的主要内容
    4.2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规划策略
        4.2.1 宏观区域、城市层级的生态安全格局
        4.2.2 中观城市片区层级的防灾规划系统
        4.2.3 微观街区层级的防灾单元
    4.3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用地布局规划策略
        4.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用地选择
        4.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规模控制和用地混合
    4.4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4.4.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形式选择
        4.4.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区模式确定
    4.5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4.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开放空间体系的建立
        4.5.2 开放空间对高密度环境的改善作用
        4.5.3 开放空间对高密度环境的空间补偿
        4.5.4 高密度环境下开放空间的防灾作用
        4.5.5 高密度环境下开放空间的界面控制
    4.6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4.6.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常见灾害
        4.6.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防灾策略
    4.7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规划策略
        4.7.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基地环境风险规避
        4.7.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布局优化
        4.7.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安全设计
    4.8 小结
第五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应急防灾策略
    第一部分:灾害发生初期的防灾策略
        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防灾策略
        5.1.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的灾害特征
        5.1.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的防灾策略
        5.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防灾策略
        5.2.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
        5.2.2 地下空间的灾害特征
        5.2.3 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
        5.2.4 地下空间的防灾策略
    第二部分:灾害发生中后期的防灾策略
        5.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中防灾系统
        5.3.1 屋顶平台和停机坪
        5.3.2 高层建筑避难层
        5.3.3 普通建筑避难单元
        5.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面防灾系统
        5.4.1 防灾隔离空间
        5.4.2 应急避难场所
        5.4.3 应急避难道路
        5.4.4 应急避难行动
        5.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防灾系统
        5.5.1 地下点状防灾空间
        5.5.2 地下线状防灾空间
        5.5.3 地下面状防灾空间
        5.5.4 地下综合防灾系统
        5.6 小结
第六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非工程防灾策略
    6.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数字防灾系统
        6.1.1 灾害监测
        6.1.2 灾害预警
        6.1.3 应急信息
        6.1.4 实施保障
    6.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社会防灾系统
        6.2.1 应急反应
        6.2.2 防灾经济
        6.2.3 防灾宣传
        6.2.4 安全社区
    6.3 小结
第七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应用
    7.1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概况
        7.1.1 人口分布概况
        7.1.2 用地性质概况
        7.1.3 道路交通概况
        7.1.4 开放空间概况
        7.1.5 建筑环境概况
    7.2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灾害风险预测
        7.2.1 危险因子评价
        7.2.2 暴露因子评价
        7.2.3 潜在风险评价
    7.3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常态防灾系统规划
        7.3.1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用地布局规划策略
        7.3.2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7.3.3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7.3.4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7.3.5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建筑空间环境规划策略
    7.4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应急防灾系统规划
        7.4.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7.4.2 应急避难道路规划
        7.4.3 地下防灾空间规划
        7.4.4 应急防灾系统规划
    7.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
        7.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日常界面
        7.5.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准备界面
        7.5.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灾时界面
        7.5.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个人规划
    7.6 小结
第八章 论文结论及后续研究内容
    8.1 本文总结及主要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日本的防灾体系及管理措施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超高层“地域性”倾向的发展状况
        1.3.2 国内超高层“本土化”趋势和“地域性”研究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应用于“鼎昊大厦”的可行性研究
    2.1 整体地域建筑的理论框架
        2.1.1 建筑的地域性
        2.1.2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概念
        2.1.3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三轴心
        2.1.4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特点
        2.1.5 若干超高层案例的地域性呈现
    2.2 项目的宏观背景研究
        2.2.1 西安地区的基本地域条件认知
        2.2.2 西安的高层与超高层发展现状
        2.2.3 西安超高层的发展远景及存在的问题与机会
    2.3 项目的微观背景研究
        2.3.1 本项目的“设计愿景”构想
        2.3.2 本项目的“现实条件”分析
        2.3.3 “设计愿景”和“现实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
    2.4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应用于“鼎昊大厦”的可行性
        2.4.1. 以理论观点将“设计愿景”和“现实条件”融合的可能性
        2.4.2 本项目地域条件和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逻辑关系重构
        2.4.3 确定内在构成和外在表达相一致的设计主线构思
        2.4.4 确定内部功能和外部形式相统一的设计原则
    2.5 本章小结
3.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的“鼎昊大厦”内在构成确定
    3.1 针对城市规划和市场条件的项目定位与开发强度确定
        3.1.1 项目的规划背景
        3.1.2 项目的市场研判
        3.1.3 项目的定位与开发强度
    3.2 针对区域空间关系的建筑形态控制
        3.2.1 建筑高度的可能性分析
        3.2.2 空间形体的选择性分析
    3.3 针对周边城市条件的总平面布置
        3.3.1 可建设范围分析
        3.3.2 总平面布置分析
    3.4 针对功能布局的剖面初步分析
        3.4.1 主要功能的布局分析
        3.4.2 针对剖面的层高分析
    3.5 针对使用规模的交通影响评价
        3.5.1 交通现状与交通需求预测
        3.5.2 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3.5.3 停车需求分析评价
        3.5.4 结论与建议
    3.6 本章小结
4.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的“鼎昊大厦”外在表达生成
    4.1 外部设计的地域特征塑造(地域性的主线表达)
        4.1.1 针对西安城市历史文脉的建筑形象塑造
        4.1.2 针对楼宇微环境的抗风雨荷载和外立面维护
        4.1.3 针对高新区城市风貌的建筑材质表达
    4.2 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的关联性建立
        4.2.1 外部形式与标准层的关联性
        4.2.2 建筑形体与结构形式的关联性
        4.2.3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的关联性
    4.3 内部设计的地域性体现(地域性的支线表达)
        4.3.1 针对西安办公环境风格的底层大堂和顶部会所设计
        4.3.2 针对西安技术条件的核心筒优化与电梯配置
        4.3.3 针对西安地区救灾疏散条件的消防和避难层设计
        4.3.4 针对项目周边交通情况的地下停车设置
    4.4 本章小结
5.理论应用的普遍性延伸:由项目个案向一般性的拓展研究
    5.1 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合理性
        5.1.1 本项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解析
        5.1.2 超高层与一般高层的区别
        5.1.3 超高层建筑自身的独特性
        5.1.4 基于整体地域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合理性
    5.2 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适宜性
        5.2.1 “内在构成”和“外在表达”与地域条件的对应关系分析
        5.2.2 影响超高层设计的显性因素——自然、文化、技术
        5.2.3 影响超高层设计的隐性因素——市场机制、政治需求、人为因素
        5.2.4 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5.2.5 基于整体地域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适宜性
    5.3 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超高层地域性设计原则建构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当代性原则
        5.3.3 生态性原则
        5.3.4 人文性原则
        5.3.5 适宜性原则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主要论点
    6.2 创新点
        6.2.1. 得出项目“地域性”的构成要素
        6.2.2. 揭示影响超高层建设的显性、隐性因素
        6.2.3. 建构理论观下的超高层地域性设计原则
    6.3 有待深化和拓展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鼎昊大厦方案图纸:

(7)纪念性建筑的变迁 ——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2章 纪念性建筑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纪念与纪念性
        2.1.2 记忆
        2.1.3 纪念性建筑
    2.2 纪念性建筑的类型
        2.2.1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类
        2.2.2 按照纪念对象分类
        2.2.3 按照选址环境不同分类
        2.2.4 按照影响大小不同分类
    2.3 纪念性建筑的特征
        2.3.1 纪念性建筑的产生根源
        2.3.2 纪念性建筑的本质
        2.3.3 纪念性建筑的基本特征
    2.4 小结
第3章 纪念性建筑的发展与变迁
    3.1 纪念性建筑起源时期——原始的纪念形式
    3.2 纪念性建筑发展时期——神话与权力的统治
        3.2.1 两河流域的纪念性建筑
        3.2.2 尼罗河流域的纪念性建筑
        3.2.3 印度河流域的纪念性建筑
        3.2.4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
        3.2.5 古罗马的纪念性建筑
    3.3 纪念性建筑高潮时期——宗教集权的象征
        3.3.1 基督教影响下的纪念性建筑
        3.3.2 大乘佛教影响下的纪念性建筑
        3.3.3 伊斯兰教影响下的纪念性建筑
    3.4 纪念性建筑转折时期——人文主义复兴
    3.5 纪念性建筑蜕变时期——自由与民主的盛行
        3.5.1 纪念性建筑模式的转变
        3.5.2 纪念性建筑的社会角色的转变
        3.5.3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概况
第4章 纪念性建筑变迁的影响因素
    4.1 文化领域的影响
        4.1.1 社会文化的变革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1.2 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1.3 各种文化思潮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2 科学技术的影响
        4.2.1 技术的发展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2.2 技术的发展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影响
    4.3 政治导向性对纪念性建筑的影响
        4.3.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纪念性建筑
        4.3.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性建筑
        4.3.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纪念性建筑
    4.4 创作主体对纪念性建筑的影响
        4.4.1 建筑师的审美体验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4.2 建筑师的思想意志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4.4.3 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第5章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变奏
    5.1 纪念性建筑的精神与功用的转变
        5.1.1 传统纪念性建筑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作用
        5.1.2 传统纪念性建筑在城市中的精神功用
        5.1.3 纪念性建筑在城市中的职能转变
        5.1.4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在城市中的精神与功用
    5.2 公众参与当代纪念性建筑的设计
        5.2.1 公众参与性的概念
        5.2.2 公众参与纪念性设计构思的确定
        5.2.3 公众参与纪念性主题的选择
        5.2.4 公众参与纪念性建筑形态的构思
    5.3 小结
结束语
图片索引及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实证研究及动力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层建筑集群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共同选择
        1.1.2 以高层建筑来彰显城市特质成为发展诉求
        1.1.3 城市组构中高层建筑的布局模式亟待研究
        1.1.4 高层建筑布局反映的城市文化需深刻认识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中心区
        1.3.2 高层建筑
        1.3.3 布局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2 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发展历程及既有研究概述
    2.1 高层建筑发展背景及历程
        2.1.1 国外高层建筑发展背景及历程
        2.1.2 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背景及历程
    2.2 高层建筑布局既有研究概述
        2.2.1 “布局”宏观层面:城市
        2.2.2 “布局”中观层面:街区与地块
        2.2.3 “布局”微观层面:建筑与场地
        2.2.4 小结与评价
    2.3 高层建筑布局动力机制既有研究概述
        2.3.1 人文生态学视角
        2.3.2 土地经济学视角
        2.3.3 土地利用类型学视角
        2.3.4 城市发展政策视角
        2.3.5 社会学视角
        2.3.6 其它视角
        2.3.7 小结与评价
3 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框架构建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3.2.1 整体论与还原论融贯下的空间研究
        3.2.2 描述性研究
        3.2.3 结构主义的观点
    3.3 高层建筑布局物质环境层面与要素划分
        3.3.1 高层建筑布局物质环境层面划分
        3.3.2 高层建筑布局物质环境要素划分
        3.3.3 影响要素与特征要素的双重性
    3.4 总体分布层面
        3.4.1 集聚度
        3.4.2 均匀度
    3.5 自然地理层面
        3.5.1 地形条件
        3.5.2 地质条件
        3.5.3 水系条件
    3.6 街区地块层面
        3.6.1 路网结构
        3.6.2 街区地块
    3.7 界面轮廓层面
        3.7.1 街道尺度
        3.7.2 天际轮廓线
    3.8 其它城市空间层面
        3.8.1 高层建筑与城市绿地
        3.8.2 高层建筑与城市广场
        3.8.3 高层建筑与其它城市空间
    3.9 布局要素关联耦合
        3.9.1 布局要素的耦合
        3.9.2 布局要素的突出与隐匿
    3.10 本章小结
4 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实证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研究样本城市的选择
        4.2.1 选择依据
        4.2.2 四大城市样本
        4.2.3 实证内容
    4.3 样本一:“纽约曼哈顿”
        4.3.1 历史阶段划分
        4.3.2 空间演进轨迹
        4.3.3 规划模式分析
        4.3.4 布局特征分析
        4.3.5 耦合:多样与秩序的统一
    4.4 样本二:“上海陆家嘴”
        4.4.1 空间演进轨迹
        4.4.2 规划模式分析
        4.4.3 布局特征分析
        4.4.4 耦合:传统空间原型的延续
    4.5 样本三:“香港岛”
        4.5.1 空间演进轨迹
        4.5.2 规划模式分析
        4.5.3 布局特征分析
        4.5.4 耦合:多重背景下的天际线竞争
    4.6 样本四:“重庆解放碑及星系列”
        4.6.1 空间演进轨迹
        4.6.2 规划模式分析
        4.6.3 布局特征分析
        4.6.4 耦合:山地特征的逐步弱化
    4.7 样本耦合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动力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高层建筑布局动力系统
        5.2.1 城市政体理论
        5.2.2 动力系统的划分
        5.2.3 政策力
        5.2.4 经济力
        5.2.5 社会力
        5.2.6 技术力
        5.2.7 多种动力与物质环境的关联
        5.2.8 多种动力的合力机制及主因力
    5.3 三种不同背景下的动力系统作用机理
        5.3.1 以经济力为主因力:纽约曼哈顿
        5.3.2 以社会力为主因力:香港岛
        5.3.3 以政策力为主因力:上海陆家嘴、重庆解放碑及星系列
    5.4 对比与总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的倒塌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D]. 谢大伟. 天津大学, 2019(01)
  • [2]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D]. 王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高地价背景下城市摩天大楼发展区域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D]. 李泳佳. 湖北大学, 2017(06)
  • [4]毁灭与重生——美国“9.11”事件十五周年纪念与反恐安全设计思考[J]. 金磊. 上海城市管理, 2016(05)
  • [5]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D]. 王峤. 天津大学, 2013(12)
  • [6]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D]. 于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纪念性建筑的变迁 ——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为例[D]. 于琍. 山东建筑大学, 2012(08)
  • [8]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布局实证研究及动力机制分析[D]. 徐本营. 重庆大学, 2012(03)
  • [9]摩天大楼——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A]. 欧阳华. 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 2011
  • [10]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标签:;  ;  ;  ;  ;  

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倒塌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