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结构调整看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彦[1](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李继洪[2](2016)在《蓝图已绘就 跨越正当时》文中研究指明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今天开始在本报发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洪波就《纲要》的意义、特点、战略定位、目标设置、发展形势等主要内容以及“十二五”时期全省发展成就接受?
刘小龙[3](2015)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和路径,并通过对比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数据和对比全国平均数据,来指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改变的方向。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是什么?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能力差在哪里?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什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并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来探讨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进行跨越式发展,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的现实性。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是进行相关理论的介绍,并运用相关理论指导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指出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在做指标界定能否实现跨越发展时遇到了一定困难,找不到合理的理论作为依据,最后只通过简单对比来尝试说明问题,而没有得出一个一目了然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与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转变,以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刘育麟[4](2014)在《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及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以对其他产业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力。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工业水平一直不高,信息化是湖南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研究湖南省信息化发展现有水平、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有研究意义。要想为湖南省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制定有可行性的战略规划,首先要对湖南省信息化水平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为了了解湖南省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本文采用了改进的IDI模型对湖南省02-11年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该模型衡量了湖南省的基础设施、产业技术、信息应用与消费、知识支撑、发展效果等五个方面的指标。为了对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具体的认识,本文注重横向上的比较,分析了湖南省与其他省份信息化的发展差距、与世界其他信息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以及对湖南省内部各地级市信息化发展速度作出了比较。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湖南省近十年来,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分类指标都有了明显增长,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各市之间的信息化发展并不平衡,存在数字鸿沟,会拉大我省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全省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另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湖南省仍然属于信息落后地区,有些分类指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跟世界信息发达国家的差距则更大。本文研究表明,湖南省目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属于世界第三类地区,因此如何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发展速度,从而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了湖南省信息化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发挥湖南省后发优势,通过推进信息化,全面带动其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认为主要是通过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坚持“科教强省”用教育带动信息化的推进、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信息源”“信息级”优先发展的策略。
胡灿伟[5](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李春明[6](2011)在《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个十年"的复始之年。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湖北如何发展,是全省上下深入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顺应发展潮流、回应人民期
刘光辉[7](2009)在《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辉煌成就。2008年,安徽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8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继续位列全国第14位。可以说,安徽省在最近十余年间的发展确实是非常迅猛的,人均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安徽省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禀赋,不逊于一些发达省份。特别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安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和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因此,如何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和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各方面优势,实现安徽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是摆在安徽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充满诱惑力的重大课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安徽经济若想实现快速、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明确自身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这样才能找到差距,认清自我,更好的实现跨越。本文首先通过众多指标的建立,对安徽经济工业化水平进行了一个客观评价,并针对性地对安徽省各个地级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推论,以期能够对安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作出更加具有指导性的判断。其次,本文把对安徽经济水平的分析建立在与周边省份的横向比较基础上。通过与安徽省相邻的几个省份经济水平的比较,发现安徽省经济发展程度确实滞后,就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也不容乐观。通过与周边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可以吸取更多的发展经验为我所用,尽快的迎头赶上。最后,综合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找出了安徽省经济结构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以及与周边省份相差的程度,并根据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及优势政策导向,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的、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为安徽经济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安徽省,作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经济基础、勤劳劳动人民的中部大省,其有利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是其发展的基石,在中部崛起大战略的指导下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安徽经济的美好未来,人们生活富足,社会安居乐业。祝愿安徽的明天会更好!
原永胜[8](2004)在《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越式发展作为一种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方式,是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追赶先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一种理想途径。进入新世纪,我们面对着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国内外形势。今后五到十年,能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征程上取得良好开端,这是历史对我们提出的考验。本文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讨论了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含义与特征,剖析了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系统分析了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环境条件,提出了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在深入探讨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河南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及其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河南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策;从河南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角度,对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结构调整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河南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依托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三资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河南工业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并对在加入WT0后的过渡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基础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河南正面临着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后发优势凸现。河南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物产、市场、人力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明显。河南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质量效益逐年改善,产业优势较强。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大,具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投资拉动动力强劲,消费需求潜力较大,非公有制经济将增添新的活力,城市化和信息化将有力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实施终身教育,确立终身学习制度,构建学习型社会,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信息强省战略,建设数字河南。 <WP=4>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战略的系统研究,认为河南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河南省情出发,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与科技进步为动力,面向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体制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确保重点工程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发挥后发优势,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河南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结构调整战略的研究,认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跨越式发展的主线。进入新世纪,河南要着眼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在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宜遵循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区域合理布局和存量调整为主等原则。调整和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继续推行和实施名牌战略,加大产品创新投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河南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应从河南省情出发,确立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战略地位,并把它作为主导产业顺利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根本任务来抓,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大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化政策力度。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的系统探讨,认为提高技术水平是企业增强国内和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核心的措施便是从发展战略到具体政策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实行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目前,河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品创新力度不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不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够。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河南工业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技术创新需要很多与企业有关的特定知识,科研机构和大学都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河南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体系是沟通知识流动尤其是科研部门在中小企业间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在WTO框架下,政府更多的作用是促进有利于技术发展的组织措施建设,政府不必干预商业化技术,但应当干预技术基础设施,发展共性技术。 <WP=5>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创新战略研究,认为以制度创新推动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工业企业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河南来说,当前工业企业制度创新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重组、改
文腊梅,曹敏[9](2003)在《湖南省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该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并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刘清芳[10](2002)在《关于河北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二、从结构调整看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结构调整看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3)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当前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2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论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1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理论 |
2.2.2 沃尔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
2.2.3 赶超经济理论 |
2.3 跨越式发展理论 |
2.3.1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
2.3.2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2.3.3 邓小平的“两步走”发展战略 |
3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 |
3.1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 |
3.2 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的现实要求 |
3.3 欠发达地区多年以来积累的发展能力 |
3.4 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 |
4 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全国的对比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模型设计 |
4.1.3 研究假设 |
4.1.4 样本及数据选择 |
4.2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4.3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4.4 全国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4.5 结论分析 |
5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
5.1 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
5.1.1 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联动 |
5.1.2 加强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进行产业转型 |
5.2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1 二站后日本的跨越式发展 |
5.2.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
5.2.3“广东四小虎”的发展模式 |
5.3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
5.3.1 挖掘后发优势,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
5.3.2 以信息化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5.3.3 学习赶超型产业技术,提高欠发达地区产能效率 |
5.3.4 加大教育投入,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优质人才 |
5.3.5 积极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突破欠发达地区发展界限 |
5.3.6 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大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力度 |
5.3.7 扶持战略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
6 研究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及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信息化理论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对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跨越式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信息化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2.1 信息化的定义 |
2.2 信息化的特征 |
2.3 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2.3.1 信息化加速全球化 |
2.3.2 信息化引起了新一轮国际竞争 |
2.3.3 信息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
2.3.4 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2.4 信息化对跨越式发展的作用 |
2.4.1 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 |
2.4.2 全球信息化发展历程 |
2.4.3 国外信息化发展经验 |
第3章 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模型构建 |
3.1 信息化发展指数定义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选取 |
3.4 IDI 计算方法及 02-11 年计算结果 |
3.4.1 数据标准化 |
3.4.2 加权方法 |
3.4.3 计算公式 |
3.4.4 计算结果 |
第4章 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4.1 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迅速提高 |
4.2 湖南省分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 |
4.2.1 全省各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
4.2.2 各市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 |
4.3 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 |
4.4 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地位分析 |
第5章 信息化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
5.2 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 |
5.2.1 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5.2.2 坚持科教强省路线,以教育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 |
5.2.3 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信息化建设以带动全省的信息化水平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论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选题的前沿性 |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
1.6.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
2.5 启示与借鉴 |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
3.1 引言 |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
3.5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
4.1 引言 |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
4.6 结论 |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
5.1 引言 |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分析方法 |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
5.4.2 研究方法 |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7.1 引言 |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
7.6 小结 |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
8.1 引言 |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8.6 小结 |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9.1 引言 |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
9.3.1 制度变迁因素 |
9.3.2 资本因素 |
9.3.3 产业结构因素 |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9.4.1 模型 |
9.4.2 数据的来源 |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
9.4.4 实证分析 |
9.4.5 模型分析 |
9.5 结论 |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1 引言 |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6.1资源整合机制 |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越式发展就是湖北的科学发展 |
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代湖北人的神圣职责 |
(一) 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实现崛起的基本规律。 |
(二) 跨越式发展是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然要求。 |
(三) 跨越式发展是湖北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
(四)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积极作为的机遇意识和工作追求。 |
三、天时地利人和成就湖北跨越式发展 |
四、以科学的路径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 |
五、充分挖掘和利用软资源助推湖北跨越式发展 |
(7)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1.1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 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
1.3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
1.3.1 后发优势相关理论 |
1.3.2 追赶假说和赶超相关理论 |
1.3.3 比较优势相关理论 |
1.3.4 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
2.1 安徽省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步判定 |
2.1.1 基于人均GDP 的判定 |
2.1.2 基于产业结构的判定 |
2.1.3 基于工业结构的判定 |
2.1.4 基于空间结构的判定 |
2.1.5 基于就业人口结构的判定 |
2.1.6 对各判定指标结果的总结分析 |
2.2 安徽省各市级地区工业化程度的分析比较 |
2.2.1 安徽省各市级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判定 |
2.2.2 对安徽省各市级地区的聚类分析 |
2.3 安徽经济发展现状的横向比较 |
2.3.1 基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 |
2.3.2 基于产业结构情况的比较 |
2.3.3 基于进出口规模的比较 |
2.3.4 基于区域人均收入水平的比较 |
第三章 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在优势 |
3.1 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源优势 |
3.2 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中部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四章 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
4.1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发挥领军作用 |
4.1.1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继续发挥加工业、制造业带头作用 |
4.1.2 积极培育一批就业功能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 |
4.2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4.3 依托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
4.3.1 制定合理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
4.3.2 增加政府和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
4.3.3 加速人才积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
4.4 加速制度创新,优化政府经济行为 |
4.4.1 创新政府管理制度 |
4.4.2 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4.4.3 建设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
4.5 依托区位优势,积极融入经济圈,发展外向经济 |
4.5.1 积极主动地与长三角地区接轨 |
4.5.2 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展与长三角互补产业 |
4.5.3 采取梯次渐进策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
4.6 重视大型企业的培育,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
4.6.1 大型企业的培育对于增强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 |
4.6.2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区域经济活力的必要基础 |
4.7 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加速实现安徽经济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述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2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跨越式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
2.2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
2.3 跨越式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
2.4 小结 |
3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3.1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
3.2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环境分析 |
3.3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 |
3.4 小结 |
4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战略 |
4.1 信息化的含义与评价指标 |
4.2 信息化对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推动机理 |
4.3 河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信息化水平 |
4.4 推进河南信息化的战略对策 |
4.5 小结 |
5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结构调整战略 |
5.1 河南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5.2 河南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战略 |
5.3 河南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战略 |
5.4 小结 |
6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 |
6.1 技术创新、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
6.2 河南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
6.3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策 |
6.4 小结 |
7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创新战略 |
7.1 制度创新、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
7.2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企业制度创新战略 |
7.3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政府行为优化 |
7.4 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的科研项目 |
四、从结构调整看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2]蓝图已绘就 跨越正当时[N]. 李继洪. 云南日报, 2016
- [3]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刘小龙. 贵州大学, 2015(03)
- [4]湖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及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D]. 刘育麟. 湘潭大学, 2014(02)
- [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6]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J]. 李春明. 政策, 2011(03)
- [7]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D]. 刘光辉. 安徽工业大学, 2009(02)
- [8]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河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D]. 原永胜.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9]湖南省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 文腊梅,曹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
- [10]关于河北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刘清芳. 探索与求是,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