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硅酸乙酯改性的GPMS有机-无机材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寒霄[1](2021)在《铝合金溶胶凝胶防腐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合金因其密度低,延展性好,可塑性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制造行业,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耐蚀性差,使得铝合金零件容易失效,因此铝合金表面处理与防腐一直是国内外材料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基底制备了TiO2、SiO2无机涂层,MTM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树脂涂层,以及MTMS-DMDP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改性硅树脂涂层。对比研究了TiO2、SiO2无机防腐涂层和两种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层制备方法、耐蚀性差异以及涂层的防腐机理。结果表明,MTMS-DMDPS改性硅树脂涂层耐蚀性最为优异。进一步,通过喷涂方法在铝合金微弧氧化(MAO)涂层上涂覆了MTMS-DMDPS改性硅树脂涂层,通过电化学测试以及盐雾试验等研究其封孔效果。全文得到如下结论:(1)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上制备TiO2和SiO2无机防腐涂层,并研究不同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TiO2和SiO2溶胶粘度低,喷涂流挂现象严重,因此无法通过喷涂法在铝基体上制备涂层。通过旋涂法将溶胶涂覆铝基体上可获得纳米级无机涂层,提高基体耐蚀性,但涂层容易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裂纹,盐雾试验168 h出现严重点蚀现象。(2)合成了单组分MTMS改性硅溶胶,并在6061铝合金上制备防腐涂层。MTMS改性硅溶胶的最佳配方为MTMS:TEOS(摩尔比)=1:3,水硅体积比2:1,酸硅体积比1:80。但所得溶胶粘度低于10 m Pa·s,不能采用喷涂方法均匀涂覆于铝基体表面。其溶胶采用旋涂方法可在铝合金上形成良好的耐腐蚀涂层,盐雾试验可达到168 h。涂层硬度6 H,附着力1级。(3)开发一种双组分改性硅溶胶,即采用MTMS和DMDPS作为有机硅氧烷原料对硅溶胶进行改性而得的有机-无机硅溶胶。MTMS-DMDPS改性硅溶胶的最佳条件:碱性硅溶胶调节p H至3-4后,再按硅溶胶与硅氧烷混合液重量比为5:6称取MTMS和DMDPS硅氧烷混合液加入,再加入溶剂二乙二醇丁醚,并回流搅拌2 h,再95℃脱水2 h。其所得溶胶粘度为176 m Pa·s,因此适合喷涂、旋涂方法涂覆于铝基体上。采用喷涂法在铝合金上可形成15μm厚且硬度为6 H,附着力2级,耐盐雾720 h的防腐涂层。(4)利用MTMS-DMDPS改性硅溶胶对铝合金微弧氧化(MAO)膜层进行封孔处理,并对封孔层防腐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铝合金MAO膜层上构筑自制双组分MTMS-DMDPS改性封孔层大幅度提高MAO膜层的防腐性能,可将微弧氧化铸铝工件的耐盐雾时间从72 h提高至480 h。
杨丛纲[2](2021)在《耐高温绝缘SiO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对散裂中子源、粒子治疗、空间效应辐照等大型科学装置需求的不断提高,对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高频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宽的工作频带、更大的动态范围、更高的加速梯度和稳定性。软磁合金是加速器的核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软磁合金表面需涂覆绝缘涂层降低其高频下的涡流损耗。此外,软磁合金在冷压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位错可引起内部残余应力,造成磁滞损耗。高温(~600℃)热处理是减少残余应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软磁合金用绝缘涂层还需满足耐高温条件。SiO2涂层是最常见的无机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在软磁合金基材上制备高质量SiO2涂层,系统研究了制备过程工艺参数对SiO2涂层结构与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论:(1)用小分子的盐酸、醋酸、硫酸等酸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得到的硅溶胶,研究了小分子酸催化剂对SiO2涂层成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分子酸催化溶胶的成膜性不佳,易出现干裂粉化等情况,无法得到完整SiO2涂层。(2)以大分子植酸为催化剂,催化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TEOS+MTES)混合液得到改性硅溶胶,并分析了植酸催化制备SiO2涂层的机制。通过提拉、镀膜、干燥及热处理后在软磁合金表面得到了表面光滑的SiO2涂层,但涂层方阻低于1010Ω/sq,绝缘性能有待提高。(3)在植酸催化TEOS+MTES制备硅溶胶基础上,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进一步提高硅溶胶的成膜性能,系统研究了KH-560对制备的SiO2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其提高SiO2涂层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合理的KH-560添加量可有效提高薄膜的稳定性和成膜性。特别是当KH-560的用量为0.04 mol时,SiO2涂层质量最好,包覆样品(SiO2-0.04 KH)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最佳,在100V时,表面方块电阻达2.95×1011Ω/sq。综上,本课题利用植酸催化和KH-560改性协同作用制备出高质量SiO2涂层,涂层具有良好耐高温和优异绝缘性能,可用于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软磁合金表面,有望加快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软磁合金表面绝缘涂层国产化进度。
候晔琳[3](2021)在《二氧化硅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抗菌型棉织物不仅可用于警示防伪等领域,也可以抵御细菌的侵蚀,提升棉织物卫生性能。本研究制备了荧光抗菌型棉织物。首先通过配体辅助再沉淀法制备了铋基钙钛矿量子点,进而选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分别对其进行改性,将改性钙钛矿量子点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中,获得荧光抗菌型棉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以无水乙醇和甲苯为抗溶剂制备Cs3Bi2Br9量子点,并进行了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间分辨荧光衰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抗溶剂制备Cs3Bi2Br9量子点,其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别为378 nm和434 nm,尺寸约为50-80 nm,部分发生团聚。以甲苯为抗溶剂制备Cs3Bi2Br9量子点,配体油酸和辛胺成功修饰在Cs3Bi2Br9量子点的表面,Cs3Bi2Br9量子点的激发峰分别为380 nm和400 nm,发射峰分别为467 nm和488 nm,Cs3Bi2Br9量子点的晶面间距为3.44A和3.28A,结晶度较高,尺寸较为均一,约为4-5 nm,禁带宽度约为2.19 eV。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Cs3Bi2Br9量子点,制备了二氧化硅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Cs3Bi2Br9 QDs@SiO2)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荧光发射光谱、时间分辨荧光衰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Cs3Bi2Br9 QDs@SiO2的荧光激发峰为379 nm,发射峰分别位于436 nm和457nm,禁带宽度约为2.22 eV。Cs3Bi2Br9 QDs@SiO2具有优异的紫外及水稳定性。应用结果表明,Cs3Bi2Br9 QDs@SiO2复合材料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稳定的荧光发光性能,即使在空气条件下放置81天,仍能保持明显的荧光性能;Cs3Bi2Br9 QDs@SiO2复合材料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采用正硅酸乙酯改性Cs3Bi2Br9量子点,制备了 Cs3Bi2Br9 QDs@SiO2,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发射光谱、时间分辨荧光衰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s3Bi2Br9(QDs@SiO2荧光激发峰位于376 nm,发射峰分别位于434 nm和455 nm,禁带宽度约为2.22 eV。剩余荧光结果表明,Cs3Bi2Br9 QDs@SiO2具有优异的紫外及水稳定性。应用结果表明,Cs3Bi2Br9 QDs@SiO2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即使在空气条件下放置81天,仍能保持明显的荧光性能,且棉织物对E.coli和S.aureus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性能。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改性Cs3Bi2Br9量子点处理织物的性能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荧光性能相差不大,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Cs3Bi2Br9量子点的抗菌性能较优异。
彭笛[4](2020)在《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是一种具有可室温硫化、热稳定好、耐候与耐寒高、可憎水以及电绝缘等综合性能的硅氧烷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密封胶、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然而,RTV硅橡胶内聚能密度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其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补强改性是该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二氧化硅、蒙脱土、纳米碳酸钙等无机粒子由于来源广、价格低,是补强硅橡胶的传统无机增强材料,运用该类材料对硅橡胶进行补强时,尽管能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机械性能,但会引起体系粘度剧增而难以加工,同时填料的过多加入会严重影响透明性。而MQ硅树脂是由单官能团的M单元与四官能团的Q单元组成的兼具有机与无机特质的纳/微尺寸结构的疏水粉体材料,与液体硅橡胶共混改性具有优异的相容性、易分散性、补强性及透明性。MQ硅树脂传统的制备方法为硅酸钠法与正硅酸乙酯法,硅酸钠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但获得MQ硅树脂产率低、易凝胶、摩尔质量分布宽;正硅酸乙酯法制备MQ硅树脂摩尔质量分布适中、不易凝胶,但工艺繁琐、成本偏高。此外,两种方法制备过程中均需要采用有机溶剂来协同调控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不足,本论文采用一种全新的水捕获法制备粒径均一分布的MQ硅树脂,并以MQ硅树脂为补强剂构建不同系列的室温硫化硅橡胶体系,通过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其宏观/微观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工业大宗废物再回收原料四甲氧基硅烷为无机前驱体,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醋酸为活性物质,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MQ硅树脂。研究不同M/Q值、醋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MQ硅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热失重等仪器对反应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得出制备MQ硅树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M/Q值为0.8、OHAc/OMe=1.25、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温度为58℃时,制备的MQ硅树脂各性能良好,收率高,热稳定性优异。第二部分,选择不同M/Q值的MQ硅树脂对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进行补强,通过改变MQ硅树脂的添加量,研究其对形貌特征、热稳定性、透明性、力学性能、硬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M/Q值与添加量,结果表明:当M/Q值为0.8,添加量为30%(相对于基胶质量)时,制备的改性硅橡胶各项性能优良,热性能稳定,机械性能优异,硫化快。第三部分,控制M/Q值为0.8,改变MQ硅树脂与改性云母粉的比值(记为MQ/MP),研究其对缩合型RTV硅橡胶的表干时间、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MQ/MP值增大,表干时间逐渐增加,硬度逐渐下降。其中,当MQ/MP为3:2时,MQ硅树脂与改性云母粉在硅橡胶中均匀分散,制备得到的改性硅橡胶表干时间为41分钟,拉伸强度为1.21Mpa,断裂伸长率为672.56%,最大热分解温度达到578℃,相对介电常数为0.0817,综合性能最佳。
彭小红[5](2020)在《氧化硅基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溶胶-凝胶法是一种经典的湿化学合成方法,它利用金属的无机盐或有机盐溶液,通过醇解、水解、缩聚等一系列反应,生成纳米尺度的粒子并形成溶胶;再经凝胶、陈化、干燥等过程处理得到所需材料。该合成方法可用原材料十分丰富,通过各种反应和干燥条件的精细控制可以获得纳米粉体、块体、气凝胶、薄膜、纤维等多种形态的材料。氧化硅基溶胶-凝胶材料大多从正硅酸酯出发,形成以硅氧键(-Si-O-)为主体的材料。通过引入新型有机官能化的硅氧烷分子或者其他金属醇盐分子与正硅酸酯共聚,可以获得各种新颖的功能材料或改善正硅酸酯溶胶-凝胶材料的不足。这也是目前溶胶-凝胶制备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论文以应用需求为牵引,引入新型有机硅氧烷、锆醇盐分子作为共聚单体,设计合成了系列氧化硅基溶胶-凝胶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正丁醇锆(ZrBu)为锆源,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硅-锆复合多孔微球,研究了正丁醇锆的含量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影响,对复合微球的锆掺杂、形貌、孔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锆在微球中均匀分布,未出现锆富集或相分离。ZrBu和TEOS的摩尔比为0.1时,得到的复合微球球形规整均匀,平均粒径为6.55μm,粒径分布指数d90/d10为4.85。但是,如要在HPLC领域应用,复合微球的机械强度还有待提升。以TEOS为硅源、气相纳米Si O2为固体造孔剂制备多孔硅胶微球,研究了化学键合和物理共混两种加入造孔剂的方式以及亲水型和疏水型两种纳米Si O2对微球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亲水型纳米Si O2以物理共混的方式加入时才达到造孔的效果,且以4 wt%配比加入硅溶胶时,性能达到最好,平均粒径为5.5μm,孔径为90.43?,孔体积为0.72 cm3/g,比表面积为298.11 m2/g。(2)分别以三种有机官能化硅氧烷为单体,通过溶胶-凝胶与TEOS共聚,制备了四种硅溶胶,研究了它们作为化石保护材料的理化性质和性能。实验数据表明,所有的溶胶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加固能力、耐光老化和热老化性能。功能化的有机部分也能显着提高化石的疏水性,减少凝胶的开裂。结果表明,硅溶胶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化石保护材料,其中以环氧官能团改性的硅溶胶综合性能最好。(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丙烯酸酯官能团和环氧官能团的两种可光固化的功能化硅溶胶,通过DLP和SLA两种3D打印方式分别进行打印成型。结果表明,带有环氧官能团的预聚体更倾向于打印成型,但打印成品脆性大,由于固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成品在摆放过程中易开裂。因此,对材料的后处理和配方优化还需深入研究。
黄丽娜[6](2019)在《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合成酯类润滑油由于热氧化稳定性好、润滑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对极性物质较好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润滑油研究的重要方向。酯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气、金属等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从而引起油品变质,轻则影响润滑性能,重则形成油泥和漆膜,腐蚀机械设备,堵塞管路,加快换油频率,增加环境负担。因此,在酯类润滑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抗氧剂以延长润滑油的寿命。目前最常用的润滑油抗氧剂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较小的分子量会使其热稳定性较差、易挥发,从而影响其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减少挥发造成的物理损失,并提高抗氧化效率,是当前润滑油抗氧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期望通过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抗氧剂,包括通过无机纳米介孔材料对有机抗氧剂进行担载、原位包覆和有机抗氧剂修饰制备纳米材料几个方面。本论文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胶束模板上,制备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担载商用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研究了其作为抗氧添加剂对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抗氧剂经介孔二氧化硅担载后可以使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增长,减缓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有效抑制油品颜色的加深。当复合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的抗氧剂通过扩散进入润滑体系,并随着润滑油体系中有机抗氧剂的消耗不断向润滑体系扩散补充。此外,有机抗氧剂向润滑体系扩散后,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留下的空余孔道空间可以对油品产生的氧化产物进行吸附。在有机抗氧剂抗氧作用和介孔二氧化硅的缓慢释放和吸附作用的共同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2)选用介孔氧化铝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与有机抗氧剂制备的复合抗氧剂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首先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介孔氧化铝。然后通过旋转氧弹测试仪、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介孔氧化铝担载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复合抗氧剂对酯类润滑油DIOS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的抗氧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品酸值、粘度和颜色的变化。复合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有机抗氧剂的缓慢释放和孔道结构对氧化产物的吸附作用。(3)为了提高复合抗氧剂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加入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有机抗氧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包覆结构,有机抗氧剂的含量为70%。分散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DIOS基础油中的溶解分散性良好。通过旋转氧弹法、高压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对复合材料作为抗氧剂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酸值和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延缓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氧剂。(4)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含可反应官能团的受阻酚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DBHP),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无机纳米氧化锌表面(DBHP-ZnO),原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红外光谱和XPS谱图等结果证明抗氧剂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由于微粒表面存在有机抗氧修饰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在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把DBHP-ZnO纳米微粒作为抗氧剂加入酯类油DIOS中,研究了其对润滑油抗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DBHP-ZnO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显着提高DIOS的氧化安定性。其抗氧机理是由于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纳米氧化锌与有机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协同作用。(5)为了提高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修饰剂选用工作温度较高,抗氧耐久性好的二苯胺类抗氧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通过原位修饰技术中合成了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anh)修饰的纳米氧化锌(Panth-ZnO)。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以及碱液添加量对其形貌的影响。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Panth-ZnO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
赵耀[7](2019)在《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电化学行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池隔膜是影响电池安全性和循环性能的关键组件之一,优良性能的电池隔膜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含氟聚合物膜由于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对电解液的润湿性较差,较少用于电化学领域。本论文基于凝胶聚电解质、无机组分对于含氟聚合物多孔膜润湿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增强作用,对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其表面进行杂化改性,制备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循环体系下应用的含氟聚合物复合隔膜,与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相比,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其组装的电池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本论文为含氟聚合物隔膜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首先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凝胶聚电解质与氟碳表面活性剂(QS)结合,对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了亲水性与亲液性能良好的PTFE/PEI复合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膜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将其组装在锂离子C2032电池中,研究QS表面改性时间对PTFE/PEI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改性的PTFE/PEI复合膜对纯水接触角在4s内下降至0°,对有机电解液的吸液率由PTFE原膜的176%提高为212%,室温25°C下PTFE/PEI复合膜电导率升高至3.14×10-44 S/cm,界面阻抗下降至395.2Ω。该PTFE/PEI复合膜用于锂离子电池体系中进行充放电循环5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有率为73.1%,并且在高倍率测试中在1 C倍率下的比容量保有率为85.1%(相对0.2 C)。其次,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与聚乙烯亚胺(PEI)凝胶聚电解质杂化,通过TEOS的原位水解,对上述制备的PTFE/PEI复合隔膜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制备了PTFE/PEI-SiO2复合隔膜。电化学测试结果中显示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TFE/PEI-SiO2复合膜离子电导率由PTFE/PEI复合膜的3.14×10-44 S/cm提升至9.12×10-44 S/cm,其界面阻抗由PTFE/PEI复合膜的395.2Ω下降至119.85Ω,以PTFE/PEI-SiO2复合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保有率提升至84.8%,在高倍率测试中在2 C倍率下的比容量保有率为77.1%,且能够在后续低倍率0.2 C测试中恢复放电比容量的98.1%。无机组分的引入使得PTFE/PEI-SiO2复合隔膜的耐热性提高,以其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在80°C120°C下显示良好的循环性能。进一步地,采用本课题组制备的PDDA改性的TiO2纳米粒子(PDDA@TiO2)与PDDA聚电解质对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进行杂化改性,制备了PVDF/PDDA@TiO2复合膜。研究结果表明,PVDF/PDDA@TiO2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优于PVDF原膜,PVDF/PDDA@TiO2复合膜的离子电导率由原膜的1.61×10-44 S/cm升高至3.12×10-44 S/cm,其界面阻抗由原膜的114.5Ω下降至96.9Ω。PVDF/PDDA@TiO2复合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5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有率为79.8%,并且在高倍率测试中在2 C倍率下的比容量保有率为59.1%。
徐弘[8](2019)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超亲水涂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透明材料防雾性能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关于材料表面特殊浸润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超亲水涂层的制备途径主要包括光致超亲水以及在高表面能材料表面构筑粗糙结构。然而,由于光致超亲水在无光条件下其亲水性能会逐渐衰弱,一定程度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在高表面能材料表面构筑粗糙结构成为当下超亲水涂层的研究热点。此外,超亲水涂层的制备多涉及昂贵的仪器设备,复杂的工艺条件,高温热处理过程,难以实现大面积的涂层生产,使超亲水涂层的商业化过程倍受阻碍。为了推进超亲水涂层的生产应用,本文应用颗粒级配原理,采用简单制备工艺在常温下制备了超亲水SiO2涂层。本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酸催化和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径大小的稳定的SiO2溶胶,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SiO2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催化条件下,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溶胶粒径逐渐减小;随着水用量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胶粒径逐渐增大;随着pH值的增大,溶胶粒径先增后减,当pH=4时达到最大值。在碱催化条件下,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pH值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胶粒径均逐渐减小;随着水用量的增大,溶胶粒粒径先增后减,当水酯比为11时达到最大值。此外,无论在何种催化条件下,所得溶胶均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结合颗粒级配原理,采用浸涂法在常温下制备了SiO2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形貌,浸润性能以及防雾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粒径SiO2溶胶制备亲水涂层时,涂层的接触角随着溶胶粒径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溶胶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当溶胶粒径为9.26nm,浓度为2vol%时,涂层接触角减小至11.8°,具有良好的防雾效果。采用多级粒径SiO2溶胶制备亲水涂层时,根据二级颗粒级配中的六方最密堆积模型,选取的粒径为60.29nm和9.26nm的SiO2溶胶在浓度比为10:3时,所得涂层接触角达到6.6°。根据三级颗粒级配中的六方最密堆积模型,选取的粒径为60.29nm,9.26nm和3.68nm的SiO2溶胶在浓度比为7.5:2:0.5时,所得涂层接触角达到2.3°,实现超亲水特性,具有优异的防雾效果。
张亚涛[9](2019)在《聚偏氟乙烯基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具有离子选择透过性的功能高分子膜,在化工生产、食品加工、药物提纯、能源储蓄、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具有操作方便高效、节省能源资源、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应用于膜法钴电积或钴电积废水处理领域中,不但可以提纯和回收高品质的钴金属单质,避免有害性气体氯气的产生,而且还可以生产可循环使用的盐酸,基本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但是这项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对于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阳离子交换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和耐酸耐氧化性能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大多数商品离子交换膜,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普遍不是很高,耐酸耐氧化性能也十分有限,这严重限制了这项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本论文决定以有机-无机离子杂化离子膜的制备研究为突破口,选用成膜性能优异、物化稳定性良好的有机物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以往学者在此领域相关的研究及制备工艺,研制出一种在膜法钴电积工艺中具有应用潜力的有机-无机杂化离子交换膜。课题选用成膜性能优异、物化稳定性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制备杂化离子交换膜的有机聚合物膜骨架,选用表面荷电量大、耐酸耐氧化性优异的磷钨酸(PWA)和磷酸锆(ZrP)为制备杂化离子膜的荷电基团,首先通过直接共混法分别将磷钨酸和磷酸锆颗粒引入到聚偏氟乙烯基膜母体中,完成PWA/PVDF杂化离子膜和ZrP/PVDF杂化离子膜的初步制备,实验对聚合物基杂化离子膜的基本性能进行表征,对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和强酸强氧化性能进行测试,并使用SEM对膜的表面和截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然后在PWA/PVDF杂化离子膜的初步制备及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磷钨酸的有效固定和膜的热压处理等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制备,实验研究了膜的最佳改进制备条件及最佳基本性能,测试了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和耐酸耐氧化性能,使用SEM对膜的表面和截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使用FRIT对膜中的功能基团类型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在ZrP/PVDF杂化离子膜的初步制备及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原位反应直接在膜中合成磷酸锆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制备,实验研究了膜的最佳改进制备条件及最佳基本性能,测试了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和耐酸耐氧化性能,使用SEM对膜的表面和截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使用FRIT对膜中的功能基团类型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步制备的PWA/PVDF杂化离子膜,刚开始膜的反离子迁移数相对较高、氯离子泄漏率相对较低,但是在外加强电场下的长期作用下,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会出现严重损失,氯离子泄漏率也会大幅度升高,是因为磷钨酸颗粒在膜中存在不稳定造成的。通过对PWA/PVDF杂化离子膜改进制备后,膜的离子交换容量提高到1.19mmol/g,膜的反离子迁移数提高到0.94,膜的氯离子泄漏率降低到7.5%,在外加强电场下长期电解,可基本维持在8.2%左右,相比于初步制备的PWA/PVDF杂化离子膜,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较高较稳定,耐酸耐氧化性能良好;初步制备的ZrP/PVDF杂化离子膜,刚开始膜的反离子迁移数相对较低、氯离子泄漏率相对较高,在外加强电场下的长期作用下,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会出现部分损失,氯离子泄漏率还会进一步升高,是因为磷酸锆颗粒在膜中分布不均匀和固定不牢固造成的,通过对ZrP/PVDF杂化离子膜改进制备后,膜的离子交换容量提高到1.05 mmol/g,膜的反离子迁移数提高到0.93,膜的氯离子泄漏率降低到7.4%,在外加强电场下长期电解,可基本维持在8%左右,相比于初步制备的ZrP/PVDF杂化离子膜,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较高较稳定,耐酸耐氧化性性能良好。改进制备后的两种杂化离子交换膜进一步相比较,ZrP/PVDF杂化离子膜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更加具有应用于膜法钴电积工艺中的潜力。
陈颖[10](2019)在《铝颜料的表面双层包覆及其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颜料作为重要的金属颜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随角异色”效应和等独特的美观效果,还具有延缓涂层老化和保温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涂料、汽车涂料、印刷油墨和塑料加工业等领域。然而,铝颜料由于化学性质活泼、比表面积大容易被腐蚀失去光泽,甚至引发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对铝颜料进行耐腐蚀研究,并且不能破坏其光学特性。本文为了提高铝颜料的耐腐蚀性对铝颜料进行双层包覆改性,对其过程机理进行探索,并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制作成复合材料探究其力学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KH570为二元改性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对铝颜料进行包覆改性。二元改性剂TEOS/KH570能够在铝颜料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SiO2包覆层,并且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一元改性剂。当TEOS:KH570为1:3时,此时制备出的铝颜料在pH=1的盐酸中的缓蚀效率是61.17%,且表面包覆一层透明的SiO2膜层,光泽度较空白铝颜料仅下降7 Gu。2.首先在铝颜料表面包覆一层SiO2,再通过异丙醇铝水解产生Al2O3,从而形成Al@SiO2@Al2O3的双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表面包覆质量分数约10%的SiO2和4%的Al2O3,室温条件下,反应时间为4 h,Al2O3能够在铝颜料表面形成表面光滑、致密的包覆层,在0.1 mol/L盐酸中,缓蚀效率达92.83%;添加0.10wt%铝颜料,PVC树脂的拉伸强度提高45.77%,断裂伸长率提高46.55%;添加0.10wt%的铝颜料时,PVC树脂的硬度提高27.05%。3.铝颜料经硅烷偶联剂(KH570)、正硅酸乙酯(TEO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甲酯(PMA)有机-无机复合包覆改性之后,与聚氯乙烯(PVC)及其他助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PA@SiO2@Al/PVC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原位聚合包覆PA的最佳条件是在80 ℃下,加入0.5 g MMA、0.5 g MA和0.01 g AIBN,此条件下得到的PA/SiO2/Al复合铝颜料的耐腐蚀性能最强,在pH为1的盐酸中48 h未析出氢气,缓蚀效率高达100%;铝颜料经表面包覆后与PVC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得到极大改善,且能够增强PVC的力学性能,PA@SiO2@Al/PV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硬度随着表面包覆效果的改善呈增大的趋势,与未添加铝颜料的PVC材料相比分别提高123.82%、91.87%和15.71%;TG表明PA@SiO2@Al/PVC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有一定提高;光泽度也随着铝颜料包覆效果的改善而增加。
二、正硅酸乙酯改性的GPMS有机-无机材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硅酸乙酯改性的GPMS有机-无机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铝合金溶胶凝胶防腐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铝及铝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
1.2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机理及现状 |
1.3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防护措施 |
1.4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防腐涂层 |
1.4.1 溶胶凝胶技术(sol-gel)的定义 |
1.4.2 溶胶凝胶技术的原理 |
1.4.3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防腐涂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及表征手段 |
2.1 引言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试剂、设备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实验设备 |
2.4 基体的表面预处理 |
2.5 材料表征和分析方法 |
2.5.1 显微组织分析表征方法 |
2.5.2 耐腐蚀性能分析表征方法 |
2.5.3 机械性能分析表征方法 |
3 溶胶凝胶无机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TiO_2和SiO_2 溶胶配方研究 |
3.2.1 TiO_2溶胶配方及成膜性研究 |
3.2.2 SiO_2溶胶配方及成膜性研究 |
3.3 无机防腐涂层的制备 |
3.4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表征 |
3.4.1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的物相分析 |
3.4.2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的微观形貌分析及成分分析 |
3.5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腐蚀行为及耐蚀性研究 |
3.5.1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极化分析 |
3.5.2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的阻抗及耐蚀性机理分析 |
3.5.3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的中性盐雾试验分析及腐蚀机制研究 |
3.6 TiO_2和SiO_2无机防腐涂层物理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溶胶凝胶有机-无机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组分和双组份硅氧烷改性硅溶胶配方研究 |
4.2.1 单组分硅烷改性硅溶胶制备及成膜性研究 |
4.2.2 双组份硅烷改性硅溶胶制备及成膜性研究 |
4.3 有机-无机硅树脂涂层的制备 |
4.4 单、双组分改性硅溶胶反应机理研究 |
4.5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形貌和成分分析 |
4.6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腐蚀行为及耐蚀性机理研究 |
4.6.1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的极化曲线分析 |
4.6.2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的阻抗分析 |
4.6.3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中性盐雾试验分析 |
4.6.4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耐蚀性机理研究 |
4.7 单、双组分改性硅树脂涂层物理性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双组分MTMS-DMDPS改性硅溶胶在铝合金微弧氧化层(MAO)上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MAO膜层及封孔层制备 |
5.3 MAO层以及封孔处理后膜层表面形貌分析 |
5.4 MAO层以及封孔处理后膜层防腐行为及耐蚀性分析 |
5.4.1 MAO层以及封孔处理后膜层极化曲线分析 |
5.4.2 MAO层以及封孔处理后膜层阻抗及耐蚀性分析 |
5.4.3 MAO层以及封孔处理后膜层中性盐雾试验分析 |
5.5 不同封孔层的防腐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耐高温绝缘SiO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软磁材料概述 |
1.2.1 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 |
1.2.2 纳米晶合金材料 |
1.3 耐高温绝缘SiO_2涂层概述 |
1.3.1 SiO_2涂层制备方法 |
1.3.2 SiO_2涂层性能 |
1.3.3 SiO_2涂层表征 |
1.4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植酸催化SiO_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小分子酸催化SiO_2涂层研究 |
2.2.1 实验部分 |
2.2.2 小分子酸催化Si O_2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2.2.3 小结 |
2.3 植酸催化制备SiO_2涂层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2 植酸催化SiO_2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2.3.3 植酸催化SiO_2涂层成分组成分析 |
2.3.4 植酸催化SiO_2涂层机理分析 |
2.3.5 植酸催化SiO_2涂层电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KH-560 改性SiO_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TEOS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影响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TEOS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表面形貌影响分析 |
3.2.3 TEOS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成分组成影响分析 |
3.2.4 TEOS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电学性能影响分析 |
3.3 KH-560 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影响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KH-560 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成分组成影响分析 |
3.3.3 KH-560 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表面形貌影响分析 |
3.3.4 KH-560 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电化学性能影响分析 |
3.3.5 KH-560 改性SiO_2涂层机理分析 |
3.3.6 KH-560 用量对改性SiO_2涂层电学性能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二氧化硅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结构 |
1.3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制备方法 |
1.3.1 热注入法 |
1.3.2 配体辅助再沉淀法 |
1.3.3 研磨法 |
1.3.4 阴离子交换法 |
1.3.5 一步合成法 |
1.3.6 其它方法 |
1.4 提升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稳定性的方法 |
1.4.1 离子掺杂 |
1.4.2 表面钝化 |
1.4.3 表面包覆 |
1.5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1 能源转换 |
1.5.2 化学反应助催化 |
1.5.3 有机污染物降解 |
1.6 课题的提出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及主要实验设备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 |
2.2.1 乙醇体系中铋基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 |
2.2.2 甲苯体系中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 |
2.3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 |
2.3.1 制备方案的探索 |
2.3.2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 正硅酸乙酯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 |
2.4.1 制备方案的探索 |
2.4.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5 应用实验 |
2.5.1 棉织物的退浆处理 |
2.5.2 棉织物的预处理 |
2.5.3 铋基钙钛矿量子点整理棉织物 |
2.6 表征 |
2.6.1 荧光光谱 |
2.6.2 时间分辨荧光衰减 |
2.6.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6.4 傅里叶红外变换 |
2.6.5 X-射线衍射 |
2.6.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6.7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
2.6.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6.9 视频光学接触角 |
2.6.10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
2.7 性能检测 |
2.7.1 荧光性能 |
2.7.2 抗菌性能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乙醇体系铋基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结果 |
3.1.1 荧光光谱分析 |
3.1.2 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分析 |
3.1.3 X-射线衍射分析 |
3.1.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1.5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
3.2 甲苯体系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结果 |
3.2.1 荧光光谱分析 |
3.2.2 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Tauc曲线 |
3.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2.8 稳定性分析 |
3.3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结果 |
3.3.1 不同方案的探索结果 |
3.3.2 不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的影响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4 荧光光谱分析 |
3.3.5 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分析 |
3.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8 Tauc曲线 |
3.3.9 稳定性分析 |
3.3.10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 |
3.4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在棉织物中的应用结果 |
3.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
3.4.3 亲疏水性能 |
3.4.4 荧光性能 |
3.4.5 抗菌性能 |
3.5 正硅酸乙酯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结果 |
3.5.1 不同方案的探索结果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5.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5.4 荧光光谱分析 |
3.5.5 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分析 |
3.5.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5.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5.8 Tauc曲线 |
3.5.9 稳定性分析 |
3.5.10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 |
3.6 正硅酸乙酯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在棉织物中的应用结果 |
3.6.1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
3.6.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6.3 亲疏水性能 |
3.6.4 荧光性能 |
3.6.5 抗菌性能 |
3.7 综合性能对比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4)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概述 |
1.2.1 缩合型RTV硅橡胶 |
1.2.1.1 缩合型RTV硅橡胶的组成 |
1.2.1.2 硫化机理 |
1.2.1.3 性能与用途 |
1.2.2 加成型RTV硅橡胶 |
1.2.2.1 加成型RTV硅橡胶的组成 |
1.2.2.2 硫化机理 |
1.2.2.3 性能与用途 |
1.3 MQ硅树脂概述 |
1.3.1 MQ硅树脂的性质 |
1.3.2 MQ硅树脂的制备 |
1.3.2.1 氯硅烷水解法制备MQ硅树脂 |
1.3.2.2 硅酸钠法制备MQ硅树脂 |
1.3.2.3 正硅酸乙酯法制备MQ硅树脂 |
1.3.3 MQ硅树脂应用 |
1.3.3.1 有机硅压敏胶 |
1.3.3.2 液体硅橡胶 |
1.3.3.3 电子封装材料 |
1.4 MQ硅树脂增强RTV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
1.4.1 MQ硅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2 MQ硅树脂增强RTV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捕获法制备MQ硅树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MQ硅树脂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部分 |
2.3 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试方法 |
2.3.2.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2 核磁(NMR)分析 |
2.3.2.3 凝胶色谱仪(GPC)分析 |
2.3.2.4 热失重(TGA)分析 |
2.3.2.5 质量产率计算 |
2.3.2.6 硅羟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核磁共振 |
2.4.3 热失重 |
2.4.4 化学反应过程的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Q硅树脂增强型RTV硅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3.2.2 实验仪器 |
3.2.2.1 高强度缩合型RTV硅橡胶样条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3.2 粒径分析 |
3.2.3.3 热失重(TGA)分析 |
3.2.3.4 微观结构(SEM)分析 |
3.2.3.5 邵尔A型硬度测试 |
3.2.3.6 表干时间 |
3.2.3.7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3.2.3.8 光学性能表征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4.1 红外分析 |
3.2.4.2 粒径分析 |
3.2.4.3 热失重 |
3.2.4.4 微观结构表征 |
3.2.4.5 力学性能 |
3.2.4.6 光学性能 |
3.2.4.7 表干时间 |
3.2.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Q硅树脂/云母粉协同增强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云母粉成分测定 |
4.2.4 改性云母粉的制备 |
4.2.5 MQ/MP/PDMS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2.6.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6.2 元素能谱(EDS)分析 |
4.2.6.3 微观结构(SEM)分析 |
4.2.6.4 邵尔A型硬度测试 |
4.2.6.5 表干时间 |
4.2.6.6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4.2.6.7 介电性能 |
4.2.6.8 热失重(TGA)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 |
4.3.2 云母粉改性前后能谱(EDS)表征 |
4.3.3 微观结构 |
4.3.4 介电性能 |
4.3.5 力学性能 |
4.3.6 热失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氧化硅基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溶胶-凝胶法 |
1.2.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
1.2.2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工艺过程 |
1.3 溶胶-凝胶法的应用 |
1.3.1 高压液相色谱用硅基溶胶-凝胶微球材料 |
1.3.2 有机功能化硅基溶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硅基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用作色谱基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多孔微球的制备 |
2.2.3 多孔微球的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孔硅-锆复合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 |
2.3.2 多孔硅胶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有机/无机杂化硅基溶胶材料的制备及用于翼龙化石的保护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有机功能化改性硅溶胶的制备 |
3.2.3 有机功能化硅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3.2.4 加固效果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翼龙化石和基质的特征 |
3.3.2 有机功能化改性硅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能 |
3.3.3 化石的保护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可光固化硅基溶胶材料的制备及其3D打印成型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可光固化硅溶胶的制备 |
4.2.3 3D打印材料的制备 |
4.2.4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光固化硅溶胶的配方选择 |
4.3.2 可光固化硅基溶胶材料的光固化情况 |
4.3.3 3D打印成型工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2 新型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3 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4 抗氧剂的应用现状 |
1.2 酯类润滑油的氧化过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方法 |
2.1.4 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2.1.5 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2.2.3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4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DBHP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抗氧剂复合的抗氧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纳米微粒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介孔氧化铝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3.1.3 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方法 |
3.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介孔氧化铝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3.2.2 介孔氧化铝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及其抗氧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4.1.3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4.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4.2.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HP功能化的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DBHP-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5.1.3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5.1.4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5.1.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HP-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5.2.2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5.2.3 反应参数对DBHP-ZnO纳米微粒形貌的影响 |
5.2.4 表面修饰剂含量对DBHP-ZnO在DIOS中分散性的影响 |
5.2.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6 DBHP-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nth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6.1.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6.1.4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6.2.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6.2.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4 Panth-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电化学行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改性 |
1.2.1 锂离子电池隔膜种类 |
1.2.1.1 聚烯烃隔膜 |
1.2.1.2 新型聚合物隔膜 |
1.2.1.3 含氟聚合物多孔膜 |
1.2.2 锂离子电池隔膜改性 |
1.2.2.1 接枝改性 |
1.2.2.2 共混改性 |
1.2.2.3 填充改性 |
1.2.2.4 复合改性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来源 |
第2章 凝胶聚电解质对PTFE隔膜的亲液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TFE/PEI复合膜的制备 |
2.2.4 PTFE/PEI复合膜的表征 |
2.2.5 PTFE/PEI复合膜的电化学表征 |
2.2.6 PTFE/PEI复合膜的电池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TFE/PEI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2.3.2 PTFE/PEI复合膜的ATR-FTIR分析 |
2.3.3 PTFE/PEI复合膜的润湿性与吸液率 |
2.3.4 PTFE/PEI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2.3.5 PTFE/PEI复合膜在电池循环中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TFE/PEI-SiO_2 复合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制备 |
3.2.4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表征 |
3.2.5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电化学表征 |
3.2.6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电池性能测试 |
3.2.7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
3.2.8 PTFE/PEI-SiO_2 复合膜在钠电池体系中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3.3.2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ATR-FTIR分析 |
3.3.3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表面润湿性与吸液率 |
3.3.4 改性溶液中正硅酸乙酯含量对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结构影响 |
3.3.5 正硅酸乙酯含量对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3.3.6 正硅酸乙酯含量对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电池性能影响 |
3.3.7 PTFE/PEI-SiO_2 复合膜在电池循环测试中的性能 |
3.3.8 PTFE/PEI和 PTFE/PEI-SiO_2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 |
3.3.9 PTFE/PEI-SiO_2 复合膜与商业隔膜在电池循环中的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VDF/PDDA@TiO_2 复合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制备 |
4.2.4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表征 |
4.2.5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电化学表征 |
4.2.6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电池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2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ATR-FTIR分析 |
4.3.3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表面润湿性 |
4.3.4 PVDF/PDDA@TiO_2 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4.3.5 PVDF/PDDA@TiO_2 复合膜在电池循环中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超亲水涂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润湿性 |
1.2.1 材料表面的润湿性 |
1.2.2 材料表面润湿的理论模型 |
1.3 超亲水机理的研究 |
1.4 超亲水涂层材料体系 |
1.4.1 光敏材料 |
1.4.2 介孔材料 |
1.4.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5 超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模板法 |
1.5.3 相分离法 |
1.5.4 气相沉积法 |
1.5.5 层层自组装法 |
1.6 超亲水涂层的应用 |
1.6.1 光学领域 |
1.6.2 生物医学领域 |
1.6.3 油水分离 |
1.6.4 其他应用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SiO_2 溶胶的制备 |
2.2.2 SiO_2 涂层的制备 |
2.3 表征分析方法 |
2.3.1 溶胶粒度分布分析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扫面电子显微镜 |
2.3.4 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 |
2.3.5 水接触角测试 |
2.3.6 防雾性能测试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 溶胶 |
3.1 引言 |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 溶胶反应机理 |
3.3 反应条件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3.1 乙醇用量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3.2 水用量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3.3 p H值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溶胶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一粒径SiO_2 溶胶制备超亲水涂层 |
4.1 引言 |
4.2 涂层组成及形貌表征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透明度分析 |
4.2.3 SEM分析 |
4.2.4 FM分析 |
4.3 涂层浸润性分析 |
4.4 涂层防雾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粒径SiO_2 溶胶制备超亲水涂层 |
5.1 引言 |
5.2 颗粒级配模型 |
5.2.1 单一颗粒堆积 |
5.2.2 二级颗粒级配 |
5.2.3 三级颗粒级配 |
5.3 二级颗粒级配制备SiO_2 亲水涂层 |
5.3.1 涂层形貌表征 |
5.3.2 涂层浸润性分析 |
5.4 三级颗粒级配制备SiO_2 亲水涂层 |
5.4.1 涂层形貌表征 |
5.4.2 涂层浸润性分析 |
5.4.3 涂层防雾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聚偏氟乙烯基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离子交换膜的简介 |
1.1.1 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及分类 |
1.1.2 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及制备 |
1.1.3 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及应用 |
1.2 杂化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
1.2.1 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常用制备材料 |
1.2.2 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常用制备方法 |
1.2.3 杂化离子交换膜的重要应用性能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膜的性能的表征和测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膜性能的表征及测试 |
2.2.1 膜基本性能的表征 |
2.2.2 膜特殊性能的测试 |
3 PWA/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初步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膜的初步制备 |
3.2.1 PWA/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初步制备 |
3.2.2 ZrP/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初步制备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1 、膜的初步制备及基本性能分析 |
3.3.2 、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及耐酸耐氧化性能的分析 |
3.3.3 、膜的S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WA/PVDF化离子交换膜的改进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WA/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改进制备 |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1 、膜的改进制备及基本性能的分析 |
4.3.2 、膜的氯离子阻挡性能及耐酸耐氧化性能分析 |
4.3.3 、膜的SEM分析 |
4.3.4 、膜的FTI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ZrP/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改进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ZrP/PVDF杂化离子交换膜的改进制备 |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3.1 、膜的改进制备及基本性能影响的分析 |
5.3.2 、膜的氯离子泄漏率及耐酸耐氧化性能分析 |
5.3.3 、膜的SEM分析 |
5.3.4 、膜的FRIT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铝颜料的表面双层包覆及其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铝颜料的概述 |
1.2 铝颜料的特性 |
1.2.1 光学特性 |
1.2.2 遮盖特性 |
1.2.3 随角异色效应 |
1.2.4 屏蔽特性 |
1.2.5 金属光泽效应 |
1.2.6 漂浮特性 |
1.2.7 悬浮性 |
1.3 铝颜料的应用 |
1.3.1 工业涂料 |
1.3.2 印刷油墨 |
1.3.3 塑料加工业 |
1.4 铝颜料的表面改性 |
1.4.1 腐蚀抑制剂法 |
1.4.2 包覆膜法 |
1.5 铝颜料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KH570/TEOS水解缩聚制备SiO_2包覆铝颜料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药品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 |
2.3 表征与性能分析 |
2.3.1 析氢分析 |
2.3.2 铝颜料光泽度和沉降率分析 |
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图分析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2.4 包覆过程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l@SiO_2@Al_2O_3双层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药品 |
3.2.2 Al_2O_3包覆铝颜料的制备 |
3.2.3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 |
3.2.4 包覆过程机理 |
3.3 表征与性能分析 |
3.3.1 FESEM和 EDS能谱分析 |
3.3.2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3.3.3 粒度分析 |
3.3.4 XRD分析 |
3.3.5 TG分析 |
3.3.6 XPS分析 |
3.3.7 析氢分析 |
3.3.8 铝颜料光泽度分析 |
3.3.9 拉伸数据分析 |
3.3.10 PVC树脂的光泽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铝颜料增强PVC树脂力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药品 |
4.2.2 PA@SiO_2@Al/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2.3 样品的表征 |
4.2.4 PA与 SiO_2双层包覆铝颜料的理论基础 |
4.3 表征与性能分析 |
4.3.1 PA@SiO_2@Al的FTIR分析 |
4.3.2 PA@SiO_2@Al的微观结构及EDS分析 |
4.3.3 PA@SiO_2@Al粒径分析 |
4.3.4 析氢性能分析 |
4.3.5 PA@SiO_2@Al/PV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分析 |
4.3.6 PA@SiO_2@Al/PVC复合材料的硬度分析 |
4.3.7 光泽度分析 |
4.3.8 PA@SiO_2@Al/PV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文章亮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正硅酸乙酯改性的GPMS有机-无机材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合金溶胶凝胶防腐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寒霄.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耐高温绝缘SiO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丛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二氧化硅改性铋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中的应用[D]. 候晔琳.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D]. 彭笛. 湖北大学, 2020(02)
- [5]氧化硅基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D]. 彭小红.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6]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娜. 河南大学, 2019(05)
- [7]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电化学行为及性能研究[D]. 赵耀.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8]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超亲水涂层的研究[D]. 徐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聚偏氟乙烯基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亚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10]铝颜料的表面双层包覆及其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研究[D]. 陈颖.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